龙虎金刚

状态: HD国语

主演: 王羽 

导演: 罗维

语言: 国语

首播: 1973(中国香港)

更新: 2024-05-27 05:05

类型: 动作片

  • 更新:2024-05-27 05:05
  • 状态:HD国语
  • 导演:罗维
  • 电视台:其他
  • 主演:王羽 
  • 地区:中国香港
  • 语言:国语
  • 首播:1973(中国香港)
  • 收录:4m影院
  • 时长:60分钟
  • 集数:完结
  • 类型:动作片
  • 关联: 龙虎金刚 龙虎金刚
6.1

非凡线路

  • HD国语
  • 剧情简介

    罗维,作为香港电影圈内的“超级捡漏王”,从捡漏郑佩佩开始,到捡漏李小龙,再到捡漏成龙,最后还捡漏李连杰,在这几位大牌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篇写完了罗维捡漏郑佩佩、李小龙的经过。

    "

    接下来接续来聊聊罗维是如何捡漏成龙、李连杰的,还有他如何将自己的名声搞臭的。

    话说,在罗维作为导演,李小龙作为主演,两个人合作了《唐山大兄》《精武门》,一举奠定了李小龙身为功夫巨星的天王地位。

    罗维也成了香港最卖座的导演。

    但是,在《精武门》之后,两个人积攒的矛盾爆发了,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详细说来,是李小龙原本与嘉禾签的就是两部电影的合同,也就是《唐山大兄》与《精武门》,两部电影大火,让濒临倒闭的嘉禾起死回生,一跃成为足以与邵氏相抗衡的电影公司。

    "

    嘉禾的老大邹文怀是既高兴又忐忑。高兴是挖到了宝藏,李小龙火了。忐忑是合约已结束,害怕李小龙被邵氏挖角。

    为了趁热打铁,邹文怀就想继续撮合李小龙与罗维合作,继续拍摄第三部电影,名叫《黄面虎》,讲的是陈真师父霍元甲的故事。从时机看,《精武门》捧红了陈真,在《精武门》之后推出《黄面虎》,打霍元甲牌,是非常符合观众心理和市场规律的。

    那个时候,李小龙已经成立了协和电影,按照邹文怀的想法,《黄面虎》可以作为协和的第一部影片,嘉禾只做投资,不干预创作。

    这部电影计划仍由罗维执导,李小龙主演。但是罗立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当罗维把拟定的剧本拿给李小龙过目时,一向做事痛快的李小龙却拖延了很久都没有给出回应。

    "

    因为这个时候,李小龙已经写了《猛龙过江》的剧本,他更想要的是自己完全主导的一部电影,对拍摄《黄面虎》的积极性并不高。

    罗维与邹文怀迟迟未得到李小龙的回应。李小龙给邹文怀的解释是处理私事无暇修改剧本,但实际上,李小龙却按照自己的意愿对《黄面虎》的剧本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只不过由于修改完的剧本还不是很令他自己满意,才迟迟不愿交给罗维。

    为了趁热打铁尽快让《黄面虎》开机,罗维强忍怒气主动打电话给李小龙询问剧本事宜,李小龙却依旧不肯给出明确的答复,《黄面虎》拍摄计划一拖再拖。罗维没有办法,只好请老板邹文怀出面敦促李小龙。

    "

    结果,邹文怀一出面,李小龙一见到他,不聊《黄面虎》,而是谈起了自己想要拍摄《猛龙过江》的设想,而且很快就把剧本交到了邹文怀手里。一边是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黄面虎”,一边是如日中天的李小龙,邹文怀如何取舍?

    这个时候,邹文怀又表现了壮士断腕的气魄,他毅然决定搁置罗维的《黄面虎》,积极协助李小龙与协和公司全力投拍《猛龙过江》!

    "

    得到这个消息后的罗维大呼上当,作为一个不服输之人,当时身为大佬的罗维决定把《黄面虎》改名为《冷面虎》,将剧情重新设定后请来在香港影坛有着“大刀王羽”之称的资深武打明星王羽来主演。

    罗维觉得自己对李小龙有着知遇之恩,但这个李小龙太忘恩负义,必须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李小龙方面在得知罗维起用王羽拍摄《冷面虎》的消息后,觉得很丢面子,于是跑到邹文怀处大发雷霆。

    "

    罗维也不是善主,第二天又打电话给李小龙想要好好刺激他一下,两人在电话里爆发了激烈的争执,终于彻底闹翻。而且,两个人、两个剧组的冲突在于多方面,就演员挑选而言,《黄面虎》时期女主就定下了由“嘉禾玉女”苗可秀来主演,她是罗维的干女儿,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是,李小龙也决意使用苗可秀,结果在他的邀请之下,《冷面虎》已经开拍了,可是苗可秀还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干爹,投入了李小龙的怀抱。

    顺便,李小龙还从《冷面虎》剧组中挖走了副导演植耀昌

    你说,这口气,罗维能忍得了吗?

    面对媒体时,李小龙指责罗维出尔反尔,让他不知如何所从。罗维却声称是李小龙在蓄意破坏《黄面虎》的拍摄计划,他才不得不与王羽重新拍摄全新的《冷面虎》。

    "

    谁赢谁输,最后还得由市场来决定。

    结果,李小龙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香港票房达到了530万,毫无意外的再度打破影史纪录,顺便打破了东南亚几乎所有地区的票房纪录

    《猛龙过江》的巨大影响力让好莱坞都侧目,立马邀请李小龙合拍了《龙争虎斗》,北美票房取得让人咂舌的2500万美元。李小龙由此在欧美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罗维执导的《冷面虎》,品质不错,票房也不错,拿到了230万。但与李小龙主的《猛龙过江》相比,还是相形失色。

    李小龙在离开了罗维之后,越来越红。而罗维则逐渐走低,执导的几部作品,都表现平平。

    "

    在跟李小龙闹翻之初,罗维自信地认为,既然他能捧红李小龙,肯定能再捧出来第二个李小龙。

    首先,他力捧的是许冠杰。先是由王羽带着许冠杰主演了《龙虎金刚》,接着又让许冠杰作为主演拍摄了《小英雄大闹唐人街》《绰头状元》,都不太成功。然后他还捧了郑少秋主演了《小山东到香港》,结果还是不成。

    "

    李小龙去世之后,嘉禾力推许冠文的鬼马市民喜剧,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其主导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等影片,多次打破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但是许冠杰不是许冠文,作为许冠文的弟弟,他的歌唱的更好,被誉为“歌神”,是谭咏麟、张国荣之前最大牌的香港歌星。

    "

    不过,歌曲唱得好,而且哥哥又非常火,许冠杰是妥妥的潜力股,缺的只是一部好作品。只要有了作品,足以借势大火起来,新捡一个大漏。可惜,罗维没能接住这次机会。

    许冠杰也只得老老实实回去唱歌,偶尔演一下电影。但许冠杰班主演的《笑傲江湖》,他饰演的令狐冲无疑是史上最棒的,被认为最接近原著精神,比李连杰版、吕颂贤版都要好。

    "

    就这样,给机会不要,那么别人就会抓住机会。

    嘉禾内部,文有许冠文,在功夫片方面,也有郑昌和(《黄飞鸿少林拳》)和黄枫(《跆拳震九州》)两位导演成长起来,不让罗维专美。

    嘉禾第一大导的地位,由此变得摇摇晃晃,最终跌下了宝座。

    这还没完,事业遭受打击的同时,罗维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与多年夫妻刘亮华离婚了。

    大公已经写过,这刘亮华也是一个厉害人物。从美国请回李小龙,刘亮华出力不少,正是她以女性的亲和力,顺利打开了李小龙的心门,让他很容易就接受了邹文怀的邀请。

    "

    再有,就是在筹备《冷面虎》时,罗维与王羽早已在邵氏合作《神刀》时就闹翻了,刘亮华是制片,王羽是首次参与导演工作,刘、王闹的不可开交,结果,六爷邵逸夫出面将刘亮华从剧组开掉,才算稳住了局面。罗维为了与妻子刘亮华共进退,公开宣传与王羽绝交。罗维为了与李小龙斗狠,决定邀请王羽,还是刘亮华利用与王羽太太的私交,才打开局面,获得了王羽首肯,答应来主演。

    曾经那么好的一对夫妻,结果还是闹着离婚了。让罗维无法接受的是,刘亮华与罗维离婚之后,马上就嫁给了他的老板,也就是嘉禾的老板邹文怀,成为了邹文怀的红颜知己。

    "

    是可忍孰不可忍。罗维一气之下,从嘉禾出走,成立了“罗维影业”,时间是1976年。

    此时的罗维,依旧不服输,依旧心高气傲,依旧觉得自己扶持李小龙有功,既然能扶起李小龙,就能再扶起一个来。

    他将眼光投向了成龙。

    成龙,原名陈港生,彼时艺名叫“元龙”。彼时的成龙在香港做了多年的武行,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尽管也主演过《广东小老虎》等片,但总体上没啥起色,看不到出头之日。眼看着李小龙去世,许氏鬼马风格崛起,香港动作片似乎已经没有了机会。无奈之下,陈港生决定转行,去了澳大利亚准备做厨师。因为成龙的父亲陈志平(原名房道龙)是美国驻港领事馆里的一个厨师,他也算是子承父业。

    "

    如果没有罗维,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名厨师,而少了一位功夫巨星。

    罗维还是有功的。

    “罗维影业”成立后,他开始到处物色潜力演员,以便签到自己名下,好好打造。

    “巨星推手”陈自强便将成龙推荐给了罗维。就此,成龙从澳洲回来,成为罗维旗下第一个签约的演员,两人的合作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将陈港生打造成“成为第二个李小龙”,罗维还专门为他取了一个艺名,就叫“成龙”。

    嗯,功夫小子就此拥有了一个大家所熟悉的名字。

    "

    要知道,罗维除了“捡漏王”这个王牌名字之外,还有一个王字头的名号,即“跟风王”,就是啥热他拍啥,跟风成狂。

    按说,以他的江湖地位,是应该主打原创的,一步步将自己的声誉与地位加重加厚。可是,他不,他跟风,炒冷饭,投机取巧。

    力捧成龙的第一个大作,《新精武门》(1976),就是在炒李小龙《精武门》的冷饭。毕竟这是他执导的作品里票房最高的作品,而且同演陈真,正好有利于借势打造第二个李小龙的招牌。《冷面虎》原本就是借势《精武门》的作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也给了罗维底气。

    "

    可是,他失败了,《新精武门》上映一周便被下架,票房只有区区29万,赔钱赔到姥姥家了。毕竟,大家心目中的李小龙只有一个,那时的陈真只属于李小龙。

    罗维赶紧再次请来王羽,与成龙联手拍摄了一部《风雨双流星》,请来古龙做编剧,好在这次票房达到了106万,算是没有辱没罗维“百万导演”的名头。但这个成绩在百万票房已不是稀奇事的当时,也算不上惊艳,只能是中规中矩。

    "

    "

    但是罗维觉得又行了,于是又让成龙独挑大梁,拍摄了《剑花烟雨江南》,继续请古龙担任编剧,毕竟那阵子古龙武侠风大热,跟风总没有错。可是,罗维跟风失败了,票房只有22万,又是一次惨败。

    "

    罗维惨了,在接下来拍摄《飞渡卷云山》时,惨到连工资都要发不出来的地步。

    此时已经到了1970年代末,香港已经在变了,香港的电影市场也在变化,硬桥硬马开始变得枯燥无味,不受大众喜欢了。成龙就是因为在旧功夫片里看不到机会,才不得不出走澳洲的。结果,请他回来还是这么演,怎么能火呢?

    "

    但是,罗维看不透。

    可是,有人能看透。

    谁啊?

    大导演吴思远、武术指导袁和平就能看透。他们在看过成龙的一些影片后,两人觉得这个小伙子功夫底子不错,可堪打造,于是就跟罗维签了租借合同。

    罗维自己公司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有人愿意租借成龙,能够白拿钱,实现资源套现,那何乐而不为?当然愿意。

    "

    谁知道,成龙在吴思远的手中就拍摄了两部戏,一部是《蛇形刁手》,还有一部是《醉拳》,这两部戏都大火。

    吴思远的这两部片,尽管也是硬桥硬马的打斗,但是这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打斗,而是多出了一些“诙谐幽默”的镜头,既感觉热血,又显得欢快,很新颖,富有朝气。

    "

    所以说,成龙之前拍摄的罗维的那些片子,不火不是成龙的问题,而是罗维的问题。

    但是,成龙的所有权属于罗维,他一看外租的成龙火了,干脆终止了租借合同,收回了成龙。然后,他又开始了跟风,模仿《醉拳》拍得了两部电影《拳精》和《龙拳》,都很卖座,隐约间又重新回到了与李小龙合作的时代。

    这是罗维的第三次捡漏。捡了一个大便宜,好资源自己捂着没法盘活,再收回时已经由璞玉变宝石,捡了一个大漏。

    "

    无论如何,成龙火了。

    然后,成龙争取到一次自编、自导《笑拳怪招》的机会,该片上映之后票房545万,刷新了香港票房纪录,比之美国大片也不遑多让。

    当时,成龙有多红呢?嘉禾的老板何冠昌亲自接见,以240万来签约他,都被成龙拒绝了。成龙还是很讲义气的,他觉得自己是罗维第一个发掘的,应该讲报恩。

    面对何冠昌的巨额合同,成龙都没有心动,宁愿拿着3000月薪也愿意跟着罗维干。

    "

    但是,资本并不选择放弃。

    当初,因为错过了李小龙,邵氏感觉巨亏。这一次,六爷不想再错失成龙,便和嘉禾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夺龙大战”。

    起初,嘉禾给成龙给出了100万港币一部戏。邵氏便加价。嘉禾不认输,直接加价到450万港币。邵氏为争人更是不怕花钱,给出500万的高价。

    刚成名的成龙,看到这些片酬眼花缭乱,很难抵住诱惑不跳槽,但是跳到哪个公司变成了难题。就在成龙犹豫不决时,嘉禾棋高一招,在成龙跑外国宣传时,嘉禾便派人跟了去,时刻在成龙耳边吹耳边风,这也让成龙心动了。

    "

    随后,成龙和经纪人陈自强开始了解嘉禾的体制,发现嘉禾公司成立年限虽短,但是内部自由度高,能够给艺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便在经纪人陈自强等人的建议之下,和师兄洪金宝签了嘉禾

    罗维那边当然不干了。于是,他开始了他的骚操作。

    罗维是怎么操作的呢?

    "

    既然现在成龙已经成了一棵摇钱树,罗维便企图用篡改合同的方式来捆绑成龙,让他一直为自己赚钱。因为在当初他与成龙签订的合同上写的是“成龙违约需要赔付十万”,可是这个“十”字却多了“一撇”,变成了“千”。然后,用一纸诉状将成龙告上了法庭,对簿公堂。

    前面大公写过,成龙是没有文化的,除了会签自己的名,别的字认识的不多,所以他对于合同完全是懵逼的。最后,还是罗维公司的一位退休的老管家,出面作证罗维作假。因为原始合同是老管家以传统的毛笔书法撰写的,是罗维在“十万”这个数字的“十”字上方巧妙地添加了一撇,金额翻番。在老管家的作证下,成龙只支付了10万违约金

    "

    但是,罗维依旧没有放过成龙。在成龙去嘉禾拍片的时候,罗维竟然使出卑鄙手段,不仅在成龙车上泼狗血,还趁成龙自己外出的时候,直接让人把成龙给绑到罗维公司,罗维嘴上说是把成龙请过来,实际上却胁迫成龙继续给自己公司拍电影,成龙自然是不愿意的。

    为了困住成龙,罗维不惜请来了“新义安”的打手围攻威胁他。成龙为此整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

    直到一次他和大师兄洪金宝吃饭,才说出自己的烦恼。洪金宝听后,建议他去找王羽帮忙,自己也从中找人周旋,或许能有转机。

    一说王羽,成龙认识啊,他们合作拍摄过《风雨双流星》,早就认识。

    "

    "

    王羽,可不仅仅是演员,在香港的时候就是“联公乐”龙头刘容驹的“义弟”,来到台湾后他又认识了“竹联帮”的老大何俊雄和陈启礼,成了“竹联帮”的骨干。加入“竹联帮”后,王羽也制造了与“四海帮”著名的三大血案,即“杏花阁血案”、“天厨餐厅喋血事件”、“法庭大厦血案”。

    成龙听从大师兄的建议,与经纪人陈自强一起找到王羽,一见面就跪下求他救救自己,王羽将他扶起,让他有话慢慢说。

    随后,成龙就向他诉说了自己与罗维的恩怨始末。王羽尽管与罗维有过合作,但交情并没有那么深。当他听了成龙的遭遇后,尤其涉及到了“新义安”,这就与王羽的势力有冲突了。

    "

    满是义气的王羽拍案而起,只说了一句:“欺人太甚,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王羽就找到了罗维,警告他以后不要再找成龙的麻烦,罗维因惧怕王羽的势力这才罢手,放过了成龙。

    就这样,成龙与干爹罗维之间的闹剧,才算告一段落,从此两人再也没有交往。

    成龙在离开了罗维之后,在嘉禾的保驾护航下,不断以动作片刷新香港票房纪录,成为新一代的武打明星,而不是“成为李小龙”。

    "

    后来,为了报答王羽,成龙主演了王羽出品的《火烧岛》,而且拉来了师兄洪金宝一起出演,王羽还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角色。

    "

    另一个影帝柯俊雄,也出于人情,参演了这部《火烧岛》,竹联帮对这三位也算是非常客气。不过,对于刘德华、梁家辉这两个影帝,却差点没折在这部电影上。

    1991年影帝梁家辉在国外拍戏时,突然被绑到了一架直升飞机上。梁家辉吓坏了,不知道得罪了谁,对方要干什么?结果,来者不是跟梁家辉有仇,而是想请梁家辉替他们拍一部电影。人在飞机上,也由不得不答应,难道想发生坠机事件吗?何况,梁家辉接到了电话,是他妻子打来的,说是自家被人莫名其妙地保护了起来。梁家辉没办法,只好跟原剧组请假,前往这个剧组进行拍摄,也就是《火烧岛》。

    "

    刘德华那边也没有安生。那天,拍了一天戏的刘德华,刚回到酒店,就看到房间里凭空出现了一个剧本,刘德华刚翻开剧本,就发现剧本里竟然夹着一枚子弹,混迹娱乐圈多年,刘德华明白,这部戏自己不接也得接,否则这颗子弹,就可能是自己的归宿,他也明白这部叫《火烧岛》的电影,背后投资人是王羽,圈内无人敢惹的存在,就连向华强都得礼让三分。

    "

    所有人都凑齐了,但不代表就没有问题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几位大咖包括成龙、刘德华、梁家辉、洪金宝,每个人都有片约在身,他们离开剧组一天,就能让公司损失严重。所以这几个人的公司,连忙跟王羽说情,看看能不能缩短拍摄时间。所以凑齐了五个影帝的《火烧岛》,开机还没几天就直接杀青了

    "

    强扭的瓜不甜,硬凑的剧组也难精彩,果不其然,《火烧岛》上映后,票房只有1100多万,成为五大影帝事业生涯中的滑铁卢。而王羽也一蹶不振。直到晚年,才因为因为陈可辛的《武侠》以及钟孟宏的《失魂》找到了一些存在感,还在金马奖上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

    "

    回说罗维,失去了成龙,则只能自食其果。

    失去了成龙,罗维又陷入了当年没有李小龙的地步,开始频繁“炒冷饭”,频繁跟风,模仿他人的作品。

    保守的罗维在后期几乎再无佳作问世,以跟风为主——袁和平的《奇门遁甲》火了,罗维就拍了灵幻功夫片《阴阳奇兵》;《倩女幽魂》成为经典,他就找来王祖贤、午马拍了《追日》来跟风;看到《踢馆》和《贼赃》无厘头功夫喜剧大获成功,罗维又把雪藏多年的《一招半式闯江湖》拿了出来。

    "

    罗维,因此得到了“跟风大师”的称号。

    当时正值港片盛世,如罗维这种跟风大师,照样如鱼得水,反正成本不高,不愁没钱赚——不仅香港有罗维公司,还在台湾设有一家丰年公司,多找本地班底拍片,如《暗夜》、《厉鬼缠身》,也为他赚了不少钱。

    但是江郎总是有才尽的时候,罗维甚至开始不择手段,他将成龙离开前的影片素材整合生产出了《龙腾虎跃》。这部片子的纰漏颇多,例如偷鸡摸泥鳅的片段来自《拳精》,结尾的大战则来自《笑拳怪招》。两位主演甚至没有和真正的成龙有过对手戏,全是罗维的剪辑之功,全是骚操作。

    "

    但是,他还是拥有翻拍的机会,因为捡漏李连杰的机会来了,千载难逢。

    那是80年代后期,善于识人的罗维,拿到了李连杰离开内地赴美的第一部戏约。

    此时的李连杰早已功成名就,从《少林寺》到《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火得一塌糊涂。

    但是就在事业上升期,李连杰却做出了意外的选择——选择了暂退演艺圈,跟随师姐黄秋燕前往美国,并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段时间里,黄秋燕先后为他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

    李连杰和黄秋燕购置了房产,并开设了一家拳馆。李连杰以为自己能够获得事业的第二春,但事与愿违,武馆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火爆,收入也开始变得捉襟见肘,夫妻俩的经济状况却相当窘迫。

    这简直就像是李小龙当初在美国时的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

    李连杰当时退出演艺圈,大概是当导演拍摄《中华英雄》时,突然病倒,病情严重到几乎瘫痪在床,生命垂危。笃信玄学的李连杰选择了退圈。

    这个时候,罗维出手了,再一次捡漏。他跑去美国,说服了李连杰复出,共同拍摄新电影《龙在天涯》(《台湾版名叫《龙霸天下》)。

    "

    如果不是罗维找上门来,估计现在黄秋燕还与他一起生活呢。

    李连杰起初犹豫不决,因为他对自己的电影事业失去了信心,并且担心这会影响到妻子黄秋燕怀二胎。但是,黄秋燕了解李连杰对电影的热爱,便鼓励他去香港,并保证自己可以照顾好大女儿和自己。

    在拍摄《龙在天涯》期间,李连杰遇到了利智,从此深陷爱河。男人啊,男人,嗯!

    "

    按说,以李连杰的名声,只要《龙在天涯》不差,肯定能够为罗维带来新的成功。

    可是,罗维是怎么操作的呢?

    还记得他是如何打造成龙的吗?

    他打造成龙的第一部作品《新精武门》是跟风。现在开始打造李连杰,结果他还是路径依赖,依旧是老套路,跟风。

    他为李连杰打造的作品《龙在天涯》就是一部跟风之作,在当年众多的港产时装动作片中并没有脱颖而出,反响平平。唯一值得一说的大概是李连杰与周星驰之间的合作吧,难得一见。

    "

    李连杰不傻,一看罗维不成事,立马改换门庭,改签嘉禾,与徐克合作拍摄了《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再一次获得成功,为“功夫皇帝”的名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成长为与成龙齐名的功夫巨星。

    "

    就这样,这次绝佳的捡漏机会也因罗维的“跟风”白白浪费掉了。

    这里面,还有罗维的儿子罗大卫的功劳,值得提一下。

    正是罗大卫,在拍摄《龙在天涯》时与李连杰相识,而且眼看这部片只是一部烂片,于是趁机挖自家老爹的墙角,把李连杰一通忽悠到嘉禾,还做了对方的经纪人。毕竟,嘉禾的老板娘刘亮华,是罗大卫的亲妈,罗维的前妻。罗大卫从左手到右手,从爹到妈,坐享其成。

    "

    一个好的经纪人还是蛮重要的,成龙的经纪人陈自强帮助成龙摆脱了罗维的魔爪,一跃成为新一代的动作巨星。

    而可怜的李连杰,则逃过了罗维的魔掌,又陷入罗大卫的深坑。

    在李连杰凭借《黄飞鸿》大火后,罗大卫又走了他爹的套路,扣下工资、威胁利诱、逼签霸王合约,最后还是靠着狠人蔡子明的帮助李连杰才顺利脱身。

    "

    至于蔡子明与李连杰的故事,那就更精彩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黄飞鸿》火了之后,李连杰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片酬。在《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拍摄一半时,李连杰不惜罢演,引起轩然大波。罗大卫作为经纪人,却不站在艺人一边,而是为嘉禾说话。直到蔡子明现身,挤走了罗大卫,替李连杰与嘉禾进行谈判。在《男儿当自强》拍完后,李连杰也终于在蔡子明的帮助下将片酬要到手,嘉禾这边拿蔡子明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到了《黄飞鸿4:王者之风》时,嘉禾还是选择了换人,找来了赵文卓来饰演黄飞鸿。李连杰则选择与王晶合作,拍摄了《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一地鸡毛。

    蔡子明为李连杰量身定制了《新龙门客栈》,但是他自己却突然被刺杀了。李连杰选择了避让,主角这才变成了梁家辉

    "

    就在蔡子明死后没多久,罗大卫再一次缠上了李连杰,这次站在风口浪尖的李连杰并没有乖乖就范,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摆脱罗大卫的纠缠,随后由自己的姐夫接手经纪人的位置,可没多久姐夫也在一场车祸中丧命了。最终李连杰在永盛电影公司向华强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度过人生低谷期。

    "

    扯远了。

    回说罗维,他的故事还没完。

    90年代初,港台流行起了清装功夫片,跟风大师罗维也蠢蠢欲动。

    1992年,罗维找来洪金宝做导演,砸下1800万巨款,赴内地取景,取材大刀王五和谭嗣同的故事,打造大制作《一刀倾城》。但是,票房仅100多万,罗维宣布破产。

    "

    不过,《一刀倾城》其实很经典,并不是烂片。只是时代变了,这部思想左倾的影片跟不上形势了。现在回头去看,会发现这部片存在很多可取之处,甚至是洪金宝导演生涯中最佳作品之一

    而且,《一刀倾城》的主演赵长军是与李连杰一样的“潜力股”,如果不是退役早,成为下一个李连杰绝对不是问题,因为他的功夫底子、战绩比李连杰要好很多。

    "

    可是,票房的失败,造成了双输。

    罗维彻底输了。

    赵长军也没有起来,非常可惜。

    "

    所以,罗维捡漏了郑佩佩,成功了;捡漏了李小龙,成功了,捡漏了成龙,成功了。但是捡漏的李连杰,没有成功,好在这个漏还是被他捡了。

    原本,他还可以捡漏许冠杰、赵长军的,但是自己功力不够,守着宝玉没有能力雕琢,总归是流产了。

    你说罗维这辈子,说他没有实力绝对是冤枉了他,但是实力有限。眼光绝对精准,作为星探是世界级的,但是缺乏造星的能力,只会跟风,只想走捷径,投机取巧,生生把自己的鼎鼎大名逐渐透支掉,沦为了悲剧,可惜。

    他这一辈子,呼风唤雨过,耀武扬威过,但终究以“捡漏王”“跟风王”两个极具讽刺性的名号缠身,沦为了香港影史的悲剧性人物。

    1996年,罗维去世。一代传奇,就此终结。

    #头条创作挑战赛#

    动作片龙虎金刚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龙虎金刚高清剧照,龙虎金刚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