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乐章

状态: 正片

主演: 法茹克 申恩盼 智宏 陆烜 

导演: 钟熙宇

语言:

首播: 2017(中国大陆)

更新: 2024-04-01 20:15

类型: 剧情片

剧情简介



一首澎湃激越的民族交响乐

李翔德《清明》系列(八)"

   —我国交响乐指挥第一人“满腹经纶李德伦”

李翔德《清明》系列(八)"


李翔德《清明》系列(八)"


李翔德《清明》系列(八)"

李翔德

李德伦一生为交响音乐和音乐美学教育而奔走呼号,犹如昔日的蔡元培。他的文章与谈话,就是一部很好的音乐美学。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交响乐”,“一部澎湃激越的民族交响乐”


住五七干校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结识一些平时未能结识的名人。我同山西省妇联主席黎颖就是在交城五七干校认识的。通过她又认识了我国中央乐团著名指挥、中国交响乐指挥第一人李德伦。他是黎颖的亲弟弟。李德伦1917年6月16日生于北京前外鹞儿胡同31号一个小四合院中。原籍河北沧县李天木新庄。其祖先跟随明成祖朱棣为明王朝立过汗马功劳。朱棣在北京被封为燕王,他的祖先也在河北扎下根来。到他这一辈已是17代了。李家曾是沧州回族八大家之一,但到了他祖父时,家道中落,带着他奶奶、大伯父李际春、大姑、二姑离开沧县到了丰润县南关,在这里生下了二伯父李荣春、父亲李宏春。大伯父李际春曾投笔从戎,进入保定讲武堂。吴佩孚是他的同学,北洋军阀中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张作霖还是他的拜把兄弟。他还曾作为袁世凯的总统府侍卫武官、将军府中的“际威将军”随王怀庆讨伐蒙古。二伯父是家乡的大地主。李德伦的父亲先念警察学校,后随伯父到沈阳上“法政学堂”,毕业后当律师,还曾在北京军警督察处任职,侦破过当时著名的“金店”抢劫案。父亲娶的是一位念过师范的回民女学生铁桂兰(铁敬欧),这便是李德伦的母亲。李德伦兄妹7人,李菊同是他的姐姐,李菊同即黎颖。李德伦从小生活无忧,是一位“小少爷”。1934年,李德伦上了北京师大附中,以后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加入少共(cy),同年冬被吸收为中共正式党员。他自幼酷爱音乐,抗日战争时期就读于上海的音乐专科学校,开始接触交响乐,练习指挥技术。1946年,他抵达延安,在艰苦的条件下,参予筹建中央管弦乐团。从此,他把终生献身于我国的交响乐事业。1953年,他成为中国派往苏联学习交响乐的第一人。学成回国后,进入中央乐团,为我国交响音乐作出了一系列贡献1980年,获文化部授予的指挥荣誉奖 。1985年,任巴黎国际梅纽因小提琴比赛的评委。1986年,获匈牙利政府文化部授予的李斯特纪念奖章。1987年,在首都体育馆,指挥11个音乐团体、800多名演奏者举办了“交响乐之春”音乐会 。1997年,被授予俄罗斯“友谊勋章”。1999年,在第二届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上,与斯特恩再度合作演出。2001年10月1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

他热爱交响音乐事业;爱惜人才,善于培养人才;乐于作宣传普及教育工作;强调学生的音乐美学教育;他提出要“培养观众”的口号,并亲自到学校、工厂、机关讲解交响音乐知识,足迹遍及全国;他甚至亲自跑基建,为兴建北京音乐厅而奔波。同时,由于他知识丰富,通晓历史,尤其对音乐的历史非常熟悉,因此能更深刻地理解交响音乐,把它贯穿于精湛的指挥艺术之中。对高雅音乐、通俗音乐、流行音乐、歌曲、普及与提高,音乐艺术的起源、发展,中西音乐,音乐艺术为谁服务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他的谈话,充满艺术辩证法,美学思想也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我同他相识太晚了。1980年初,我请她们姐弟二人到我家做客。那时我已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人,但仍住原单位山西日报宿舍的排房中。详情不记得了,但李德伦不坐沙发,这我至今记得清楚。他要坐椅子,因为他的肚子太大了。加上他的个头,真可谓一个“大块”。同年11月和1981年初,我去京到他所住和平里的家中做客。他的房子、客厅那是很排场的。可不像董寿平、张岱年所住的小房子。我们作了长时间的谈话。他还让他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的女儿,找票请我去看了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著名演员于是之等原班人员,演出的著名话剧《茶馆》。特别值得记述的是11月7日晚他同我的谈话,那可是只有好朋友才会有的非常交心的交谈。我记了整整5页的笔记。当时无法见报,所以一直保存了下来。稿子已经黄得快要发霉了。2004年来五台山参加五台山第一届佛教文化节,我把它带上,就在开幕式那天晚上,我拿出来看,艰难地辨认着我那潦草得连自己也难以辨认的字。那是很值得辨认的。因为几乎字字珠玑,思想闪光,超脱、超前、新颖,今日读之,亦爱不释手。我兴奋得睡不着了,不禁惊叹:好一个“满腹经纶李德伦!”

  他说:文学艺术当然包括音乐,不能往资产阶级的方向提高。其实,资产阶级文化也不是他自己的。没有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怎么能有无产阶级反资产阶级?工农兵、体力劳动者也有文化,也需要提高文化,不是把脑力劳动者变成体力劳动者。要知道往工农兵方向“提高”就有个往封建主义降低的问题。而封建主义文化连资产阶级文化也不如。

  农民自己在文化上的方向是什么呢?农民满足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不要知识,不要科学,“打天下,坐天下”等思想倾向,能往这些方向去“提高”吗?这从社会发展来讲,不是前进,而是在倒退。

  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经济,使人民富裕起来。穷,不是社会主义。名要与实副。穷,社会主义名不副实。财主姓王,你姓了王也不等于富。富不起来,叫社会主义也未必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从中央乐团来说,恢复容易,要上,要更进一步,就难了,就要看由谁领导了。外行领导内行,用最没知识的方法,搞社会主义建设,让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有的还被打成右派,他们的作用怎能发挥出来。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连的。有了工业,才有了交响乐。当然还要有人的思维、听觉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乐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才有交响乐的发展。不可能很通俗。但它要反映社会思想感情,而且很深刻,所以,不可能随便一听就懂,需要有一定文化艺术的修养。

  自从有了社会分工,产生了两种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也属于社会和人民,不只是属于资产阶级。我们的任务是把高雅的音乐、文化,还给劳动人民,使他们有更多的文化知识,更高的文化修养,使社会更进步。才能缩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最终消灭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曲高和寡”,不是优点,是缺点。群众的欣赏能力普遍提高了,和者就不寡了。而这正说明了社会的进步。

  通俗音乐,流行音乐也是社会所需要的。更多地反映生活,反映爱情,也无可厚非,但不能不要理想。

  交响乐之高雅就在于它为达到理想而不惜付出一切,甘愿为之牺牲,为之奋斗。从古典大师到近代大师,他们通过交响乐,所追求的都是人类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应当加以提倡的。不能因为“曲高和寡”就不要或轻视它。

  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李德伦认为在战争时期是非常正确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品和欣赏的水平要提高。过去“一把二胡闹革命”,现在不能还是满足于此。认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就没落了,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未必是如此。资本主义是不是发展到了垂死阶段,那是个经济学问题。对西方的艺术,不能一概抹煞。

  关于听懂听不懂的问题:李德伦说:在贝多芬那个时代,对贝多芬的音乐,人们就说听不懂,因为他的声音、技巧太大胆,不合贵族的口味。我们对古代和现代音乐,就听不懂。科学、哲学也是这样,对创新的东西,就不太懂,理解不了。现在已是原子、宇宙、航天时代了。12音体系,就很反映生活。人的语言、听觉,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一步步发展的。在原始社会初期,只有简单的呼号,以后,5声音节,7声音节,12个半音,12音体系,等。先别说违反常理,先别扣帽子。要了解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

  他说他1977年去西德,有一位袁女士也去了,听了音乐会,演奏的作品,是被人们称为形式主义的作品,很“反动”,根本不符合人的感情。曲名叫:《华沙幸存者》,内容是:一首诗,幸存者的叙述,朗诵,德文词,合唱,乐队演奏……。一听,我说够呛,听不出所以然。同我一起的袁女士她本来也不懂西乐,但她说:我很受感动,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抒发出一种对法西斯的愤懑、痛恨,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凶恶、毫无人性。说明形式主义其实并不只是形式,它也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容。所以,我们不能把听不惯或一时听不懂的东西一律斥之为反动。

  肖斯达科维奇,是苏联作曲家。1953年,他创作出《第十交响乐》。1954年李德伦去苏联时,听了这个曲子,当时心中觉得很压抑,阴暗而凄惨。第三、四章表现和平,也觉得莫名其妙,无乐观感。心想:苏联是我们的明天,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想不通。

  1976年,周总理逝世了,全国人民陷于绝望之中,忧虑重重。李德伦当时骤然感到处于危险状态,赶紧收拾屋内的东西,担心被抄家。当他翻出《第十交响乐》谱时,一看,呀!曲子所表达的情感与自己这时的感情完全一致,深感此曲内容非常深刻,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和盘托出来了。

  他心想:肖氏1953年写这首曲子,是否当时苏联也处于“十字路口”呢?苏联人民当时也有一个不知去向的问题呢?当时,斯大林刚死,人们在忧虑,整个人民心理已够呛。沉重得很,憋得慌,闷得很。预感到有一种不祥之兆即将来临。就像后来所发生的一切。《第十交响乐》,它确实表现了一个时代,表现了当时苏联人民的忧虑、苦闷心情。作曲家的伟大正在于此。他说:“但对它,我过了23年,76年我才理解了肖氏的作品。”

  李德伦说:“作者肖斯达科维奇,被认为是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不仅是苏联,他是世界伟大的作曲家。”

  “所以,认为帝国主义时代,艺术都没落了,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要分析,具体分析。”

  当时,北京搞了两个“新星音乐会”, “新秀音乐会”。我都亲临现场欣赏了。“梦想随着音乐飞”。这是我自已的体会。当时,李谷一正红极一时。邓丽君的歌曲,也在青年中流行。我问李德伦先生对于这种“音乐现象”,有什么看法。他说:“我不排斥通俗歌曲和音乐,但满足它情操就上不去。现在有人认为邓丽君的歌曲太软,应当批格调不高……。我不想为她们辩护,但说句公道话:我们很多领导推崇民歌,认为它反映人民的声音。其实,民歌中主要也是男女爱情或情爱,尤其是山西民歌,有的民歌描写两性之爱,并不是更高尚。山东民歌,粉得不得了。决不能用封建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现在的流行歌曲,是城市民歌。为什么把城市的民歌贬得那么低,而把农村的民歌捧得那么高呢?这岂不是要回到古代,用封建主义的东西代替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说什么提倡流行歌曲会降低情操,其实我们连资本主义的情操也没有达到。这就像苏联的索尔仁米琴不坐汽车,要求坐马车,回到地主贵族的庄园。”

  “贝多芬写人与命运的斗争,要求个性解放,同封建主义的压迫作斗争,追求人的理想境界。柴可夫斯基表现一个人一生的不幸与苦闷。表现知识分子的苦闷。对理想的描写真实、热烈。安纳其主义,走向农村,歌颂纯朴农民的快乐。现在,很多作品反映对原子弹的恐惧、不幸,整个社会受到压抑、反抗和呼号。”

  关于重大题材,他认为,这牵涉到时代精神,表现崇高精神、内涵深刻。

  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乐》第一乐章,开始使人感到压抑、低沉、叹息、寻找、追求、奔走、安静、理想、梦想,命运撞击,迷梦被打破,斗争,惨败,倒戈,理想,爬起,用沉重的脚步,重新走向生活,走向远方,消失。第二乐章,舞会。第三乐章,残暴势力胜利。第四乐章,伤痛,几度挣扎,死亡。

  他说:“赵丹遗体告别时,我配用了第四乐章和贝多芬《英雄交响乐》第二乐章。他临死时说他不喜欢哀乐,喜欢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捷克)的乐曲。就像读了《地主之家》、《前夜》,感到了知识分子在沙皇统治下的社会被压抑的状况,对生活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鼓舞人们为真理而奋斗。这比个人的失望、不幸的感情、境界要高得多。想的是为社会,为人类,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屠格涅夫的《地主之家》、《前夜》,表现了女性的内心之美,心灵之美。”

  谈到人才,李德伦说:山西有人才,不是没有。歌舞团,打了很多右派,因为都是乐队演奏员,只是对乐队建设提了些意见,就被打成了右派。傅聪的父亲傅雷,抗战时我就认识。当时上海处在日伪统治下,而此人很守节。我们学生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反对汉奸校长时,他支持我们。他教育孩子把我国优秀文化继承下来。傅聪虽是演奏肖邦、莫扎特的作品,但其中许多体现的是中国文学的意境。用中国文学、诗词的意境阐释其音乐,所以在世界钢琴家中是别具一格的。在反右中挨批,主要是因为他拔尖。在大跃进时,有人扬言让他回国后去劳动改造,好好整他。他得知回国后要让他到北大荒劳动,无法弹琴,便于1958年离开波兰去了英国。到英国后,从未说过中国的不好。他也不去台湾、以色列。凡是与中国无邦交的国家都不去。现在他经常回来讲学。只允许他讲学,不许公开演出。他是唯一一个在世界上站得住脚的中国钢琴家,自成一格,在世界上有特殊的地位。我们国内同他有同样水平的有四位钢琴家:顾圣婴、刘诗昆、殷承宗、李名强。顾在文革中自杀了。刘诗昆被关了6年。殷十年只弹了一曲。李名强手不好,难以发展。总之,没有一个把钢琴弹到底的。没有一个坚持把琴练下来的。而他,傅聪在国外的21年,一直练琴,一直在艺术上发展。

  难道我们的钢琴家多吗?只有5个。他越讲越激动,尤其对顾圣婴的夭折,痛惜不已。他说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天才的钢琴家,钢琴练得那么娴熟,快速的触键技巧,尤如珠走玉盘。她的琴声,那样纯美、激越而抒情,力度和节奏,都令人赞叹。1956年,他第一次见到她。她是由上海到北京参加音乐节演出的。那年她大约19岁,人很瘦,弱不挡风,坐在那默不作声,就像个病人。但一练起琴来,精神就焕发出来了,此时就像另一个人。上海交响乐团的指挥陈传熙很赞赏她。1957年,他在莫斯科又见到她,她是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在这次比赛中,她弹的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中有名的谐谑曲,还弹了一首肖邦的前奏曲。弹得非常好,非常动人,获得了金奖。评委们认为她的演奏“是一个奇迹”。她向世界宣示了她的才华,也为新中国音乐事业大大的争了光。但在1967年,她死了。她爸爸被下放到青海,她同她母亲与弟弟一起自尽了。李德伦先生说:“这对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心里特别难受。像她这样的天才,在钢琴上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主要靠自己努力,没有得到国家很好的培养和保护,连命也没有留住,我那时也在牛棚,没有力量保护她,没有留住她的生命,真是对不起她。”

  他说:“我培养过不少学生、接班人。得意的张凡,他在五十年代末期已能独立担任交响乐团的指挥,独当一面。将来有希望成为一个像样的指挥,很有发展前途。然而,由于他生活上不稳定,“文革”中积劳成疾,死了(1974年)。没接了我的班,我接了他的班了。”

  “另外,我还培养了四五个指挥,在五十年代末期已经可以出山了。有的可以指挥交响乐,在毕业时指挥中央乐团召开的交响乐音乐会。而毕业后,再没有能指挥了。因为没有交响乐团可供指挥了。毕业即失业。开始即结束。”

  最后,李德伦先生感叹他自己了。他说:“我在国外学习时,在学校虽不是最好的(国外有最好的)钢琴指挥,也并不很差。但现在我难以同人家相比。现在国外有名的指挥,一般也指挥了20多年,积累了大量曲目,有丰富的演出经验。而我虽也指挥国家乐队,也是20多年,好像同人家一样,实际上我原来在学校学的曲目,也还没用完。因为主要是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搞业务很少。若是能像人家那样,我也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名指挥了。”

  他说,去年(1929年)九月,他曾和北京音乐报的同志们谈及:“假如明年能给我们交响乐队三十一个星期进行正规的排练和演出,我们就可以医治好十年浩劫在艺术上给我们造成的创伤,恢复原有的水平。”

  “我团自1956年建立,24年来政治运动此起彼伏,下乡下厂连续不断,我们只能在此间隙中搞点业务,以至在艺术上停滞不前。文革前仅排演了108个中型以上的作品,演出两次以上的保留曲目37个。十年浩劫,艺术遭到很大的破坏,连仅有的这一点曲目也忘光了。”

  “四人帮”被粉碎后,经过三年恢复,到去年年底,他们共排了43个作品。其中恢复的22个,新的9个。可是这时又出现了一个经济压艺术的新情况。为了完成经济任务,乐团不得不拼命搞电影录音,搞轻音乐去赚钱。结果完成了上交任务,还有超额,大家还得到了超额奖。可是这一年,他们只排了4套交响乐音乐会节目。象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把交响乐专业搞上去呢!

  他们并不甘心,对此很为着急。近几年连续来了几个国家的交响乐团,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其中有的水平,他们并不是达不到的。去年九月,就是在上述的情况下,被批准了1个星期,排17套节目。

  现在是如愿以偿。今年自1月起,他们下定决心,订了计划,进行了正规排练,至今已坚持了39个星期,排练了19套节目,其中有一套完全是我国作家的交响乐作品。共演出了33场,其中新曲目12套,恢复旧的6套,共演奏了59个中型以上的作品。艺术上超过了过去的水平。从未碰过的难度大的如印象派和更现代派的作品,也能较好地演奏了。今夏在法国指挥皮里松先生的指挥下,用十个排练工时,就排出了一套难度很大的曲目。1980年是他们收获最大的一年,排练节目数超过了20年的一半。他说:“是的,我们是向前跨了一步,那么今后是否就可以大踏步前进了呢?

  但困难还很多,解决不好,步子仍是迈不开。所以,他呼吁:还需要进行认真地改革。”

  “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交响乐必将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的交响乐都很发达,如罗马尼亚,全国人口不多,却有14个交响乐队。而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的几个屈指可数的乐团。10亿人口,平均两亿人有一个交响乐队,还不能集中精力去搞交响乐。”

  他说,不要再搞轻音乐和电影录音了,专心搞交响乐这当然是“正业”。但交响乐赚不了钱(世界上各国交响乐没有赚钱的,多数靠国家出经费或靠募集基金),没法完成经济任务。搞轻音乐和电影录音还能有超额奖金。我们乐队一百余人,近百人工资在百元以下,最低的42.5元。他们都有了家室,生活负担重,因此,为了生活不得不在正规排演之后,挤时间去录音。如法国指挥皮里松指挥的两场音乐会,只用两周就排出了一些技巧很难的新节目,同时,还利用下午、晚上,完成了两部电影的录音。因为,微薄的奖金已经成为乐队队员生活中之必需了。他说:“既然,搞电影能从国家的电影经费中得到鼓励,为什么对于交响乐事业不能给予一些合理鼓励呢?为什么把这仅有的一点力量也抽去搞轻音乐呢?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从文化发展上来看,交响乐不是也应该加以提倡的吗?!”

  对于改革,李德伦感到非常迫切。他希望尽快地进行有效的改革。在未来的一年,首先是要改善领导,解决一向以行政方式领导艺术的弊病,希望建立艺术指导制度。其次建议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可以按业务水平评级,在交响乐队中可以从个人技术、艺术理解能力、演奏与合奏能力及乐队经验等方面考核评定,同时应有工龄津贴、职务津贴。要订立奖罚制度。

  关于创作问题。他认为我国写交响乐作品的作曲人才很少,可是现在写出作品来,连抄谱费都很难解决,试奏、演出机会很少。而写电影音乐一切都好解决,还有较优厚的稿酬。因此,建议文化部与音协、音乐出版社组成了一个评选委员会,每年能搞一次交响乐作品评选。优秀作品要组织公演、广播、录制唱片、出版总谱、颁发奖金。中等作品要组织试奏、给予稿费。较差些的作品也要指出不足,鼓励继续提高,并给适当稿费。这个办法是许多国家都在实行的。

  他一再强调交响乐的普及教育。要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听众面。学习外国乐团一些做法,举办青年学生专场,特别是中小学生音乐会,由国家补贴,使之成为音乐课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有一个音乐厅。由于没有音乐厅,我们只好到处“打游击”,听众不知我们在哪里演,何时演,影响了交响乐普及工作的开展。不然,可以组织听众欣赏,举办讲座以及出售定座的季票,争取基本听众等。

  最后,他认为应当加强内外交流。目前交流方面常常处于被动。应组织全国各地的乐团巡回演出,以及交流指挥和独奏演员。交响乐赚钱少付不起旅费,应由国家做出安排。对外交流也应有来有往,要加强计划性。特别应考虑,交响乐队也应出去,向国外介绍我国交响乐作品,显示我们的演奏水平。

  李德伦一生为交响音乐和音乐美学教育而奔走呼号,犹如昔日的蔡元培。他的文章与谈话,就是一部很好的音乐美学。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交响乐”,“一部澎湃激越的民族交响乐”。

  可惜在我手中留下来他的东西不多,只有一个谈话笔记和他的三封手书。

李翔德《清明》系列(八)"


李翔德《清明》系列(八)"


李翔德《清明》系列(八)"

  那是1980年11月他来太原讲学时,特意给谢铁骊、欧阳山尊、严文井三位大师写的信,请他们接待我。他的书法很棒,洒脱、豪放,书如其人,同88翁李翔德时给人以音乐感。当然,最可贵是他帮助朋友的那颗热诚豪爽的心。

88翁李翔德2004年8月写于五台山  

2022年4月3日清明节,改于太原书苑小居 未在报刊发表过

剧情片消失的乐章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消失的乐章高清剧照,消失的乐章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