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青春无悔

状态: HD中字

主演: 原节子 藤田进 大河内传次郎 河野秋武 

导演: 黑泽明

语言: 日语

首播: 1946(日本)

更新: 2024-04-12 12:55

类型: 国产剧

7.3

非凡线路

  • HD中字
  • 剧情简介

    "

    止庵

    "

    史航

    """

    主题:《京都》——一本终极版京都指南

    时间:2019年4月20日14:00

    地点:单向空间·爱琴海店

    嘉宾:止庵学者、作家

    史航编剧、影评人

    京都并非我们想象中

    一个出土文物一样的城市

    史航:止庵兄先谈谈什么时候知道有京都这个地方?什么时候第一次去这个地方?

    止庵:最早知道京都这个地方,其实是看二战时候一本关于原子弹的书。美国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原定是要投京都的,因为京都是一个军工城市。但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太太在京都住过很多年,她建议不要这样做。

    后来又看了电影《罗生门》。京都最有名的地点是罗生门。如果重建罗生门,全世界的人都会来。我读到另外一本书,梅棹忠夫——也是本书作者的朋友——写的《京都导览》,也说到要修就修罗生门。

    然后又读了《古都》,讲了好多京都的记忆和京都郊外的事情。再就是《细雪》,开始部分有一段关于京都赏樱的描写,先去哪儿,后去哪儿,最后去什么地方。这都是以前书上读到的内容,让我对于京都先有一个想象的了解。

    我1997年第一次去京都,开一个核医学展览会。到京都之后,发现完全跟我读书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第一个不同是火车站,怎么这么现代化、时髦的火车站?我一去觉得下错站了,不是我要去的京都。然后京都里面有很多大楼,非常繁华,完全是商业街,超乎我的想象。我以前想的是一个文物一样的城市,可根本不是那样。这个印象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扭转过来。

    史航:我关于京都的印象,不是从小说中来的,因为我读小说非常少,对日本印象最初都是来自于电影。1988年上大学,开始看一些黑泽明的电影。《我对青春无悔》,是讲京都大学的真实事件,1933年龙川教授被强迫离职的风波。他是自由主义思想,从当初校园对他的拥护追随,到之后打击制服,再到战后龙川被重新拥护回归,直到当校长。

    我看小说跟止庵兄不一样,不是看相对传统一点的,我了解京都甚至不是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是再往后。京都有两个人很厉害,对我来说是“京大双璧”,日本当代流行文学的两个人,两个宅男。一个是万城目学,写过《鹿男》《鸭川荷尔摩》,所以我觉得京都的鸭川最重要。《鸭川荷尔摩》也拍过电影。那个鸭川周围校园簇拥,在万城目学笔下,鸭川附近这么一个学校里面,他们的学生社团都在养小狗,进行各种校际之间的竞争,做下很多很疯狂的事情。

    “京大双璧”的另外一个作家,叫森见登美彦,写狐狸、天狗、人类在一起钩心斗角的世界。他讲到京都任何一个季节的庆祝,都能加上自己的无政府主义和捣乱色彩,非常好玩儿。像大文字山的送火会,每年8月16日,天际线没有霓虹灯了,没有各种灯牌了,没有各种建筑的轮廓了,看着山上所有的火光形成“大”字,而底下校园的英雄豪杰们忙着做一件事——能不能把“大”字上加一点,变成“犬”字,这是他们的追求。

    要知道京都大学跟京都人民不是离心离德,恰恰是一样的。他们有幽默感,有搞怪的信心。所以京都大学每年开学和毕业礼的时候,各种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全出现了,那些人平常可能几年都见不着。所以在东京是一个样子,在京都又是一个样子,这都是在文字中看到的。

    再一个,我跟止庵都喜欢买旧书,京都的旧书店很重要,有一本书叫《京都古书店风景》,里面讲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当时我关心的是一个叫云草堂的,那个地方首先资格挺老的,1891年开店,明治24年鲁迅和周作人都在那里买过画。这是很好的记忆,但我只逛了一天,很多重要的景点都没去。

    但是日本景点说实话有一点你比较放心,你现在不去,五年后再去还行。只要不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着火的话基本就是那样,你不用担心它随便给你改、修成另外一个样子,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失去首都地位之后京都反而更纯粹了

    止庵:刚才我有一本书没有提到,就是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金阁寺也是中国人、全世界的人到京都去首先要去的地方。

    我前前后后去京都大概有15次以上。我这次来这地儿,下次就不去了,每次去不断地蚕食它。从九几年到现在已经是二十多年了,不断地去,也没有去完。一般人去京都都是开始去清水寺、金阁寺、银阁寺、龙安寺,然后三十三间堂,逐渐地深化。都是我这种累积性的,先从最浅的地方去。

    刚才史航说了,这些地方你隔几年去也没有关系。我自己可以作证。比如说岚山有一个大河内山庄,我1996年还是1997年去喝过一次茶,20年之后又去了一次,只是抹茶的钱涨了一点,原来我记得是500日元,现在是800日元,就差这么多,没什么变化。我对日本茶道的理解比较深点,我觉得茶不如以前的好喝,但其实原来就不是特别好喝,那就不是最好的茶。

    回头说金阁寺,金阁寺是大家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京都的名片。其实按《京都》这本书作者的思路,金阁寺应该是最不值得一去的。因为金阁寺在1950年被一个和尚给烧了,现有的完全是新建的。京都二战的时候没有经过轰炸,保留下来了,但是和尚受不了了,说这么美的东西怎么不跟战争一起消亡,怎么能存在呢?就烧掉了。所以现在的金阁寺很新,不是七百年前足利义满的建筑。而且你看金阁寺,在二战前就已经收费了,你去参观得花钱,那时候已经是这么一个地方了。

    我觉得京都这种城市你需要很深入地去了解。你粗浅一看,可能看到的是城市最不重要的东西。比如刚才我谈到的这几个寺庙,在这本书里都只提到一个名,它们在京都的历史上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另外一些咱们游客不去或者消失了的地方。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城市,跟站在游客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京都不是像咱们想象的,那么一个像出土文物一样的古代建筑。而是从古到今,从旅游到商业再到工业,整个这么一个城市,我们叫“有容乃大”。用这句话来形容它,这城市确实博大精深,你需要很细地去看它,比如说到每一个小胡同里去看那些完全被大家忽略的东西,可能才能够领会它的真意。

    我一直觉得京都特别像中国一个已经不是完全存在的城市,就是我们现在待的这个城市。京都以前是首都,到明治维新以后失去首都的地位,它就变成了一个文化城市。日本历史上有很多都市,比如奈良、镰仓,丧失了首都的地位之后就衰落了,但是京都之后反而更纯粹了。

    20年代到40年代的北平很像京都,不是国家的首都,而是一个文化象征。它将很长时间段里的历史建筑,很完整保存下来。

    我们想象一个古都应该有城墙,古老的很窄的街道,一些老房子。但京都不是这样的,京都你到三条、四条看都是大马路,非常宽的马路。为什么很宽?因为二战的时候京都虽然没有被轰炸,但是必须得预防轰炸。日本人当时是町屋,只能用这个方式,把街拆宽了,所以现在的大街很宽。

    这么一个复杂的想法,就是我关于京都的联想。这个联想确实也是比较有依据的,因为我亲眼见过这个城市原来的样子。虽然我见的时候已经丧失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但那个样子其实不算太离开我们关于古都的想象。

    京都的文明是一个完整的生态

    史航:我们刚才说到北平,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它少了负重,世俗感更可以凝聚起来。京都也是一样的。在奈良的王朝时代,中产阶级、商人没有发展起来。光靠贵族,是不可能让一个城市像个样子的。所以奈良一旦不是首都了,就什么都不是了,就是一个首都的躯壳,像蚕蜕一样放在这儿了。但是当京都不再是首都,首都变成东京的时候,市民生活在传承中间自然形成的市民习惯,逐渐形成了生态,生态形成了文化,文化凝聚了文明,它反而更结实一点。

    我们看书里面也提到京都的一些历史。公元1177年,京都第一次着大火。那场大火很惨,虽然只烧死几十人,但是你感觉城市废在那儿了。那一段时间,人民突然有一种倾向,像书里提的“人民唯重马与鞍,不重牛与车”。骑着马是能跑路的,但是你要赶着牛车就够呛。慢慢人就变成这样的心态,这是一个很务实的心态。但城市在火灾之后依然生长得非常繁茂,就像我们的东京汴梁市井生活那样非常繁盛。

    刚才我说到每年8月16日大文字山的送火会,另外还有它的祇园祭。《京都》作者林屋辰三郎就说了,这个祇园祭是来自夏季市民的动态思维,因为祇园祭要走路的,但是到秋天大文字山送火会的时候就偏于静态了。这都体现市民的选择。这里面有贵族的痕迹,但不像唐朝,唐朝贵族和平民在两个地方,因为有宵禁制度等。但是宋朝的时候,你看东京汴梁城,这儿可能是一个理发院,隔壁可能就是一个洋行馆或者是脂粉库。京都也是这样一个犬牙交错的状态,京都的文明有一个完整的生态。

    这本书里有两个点特别有意思:一个是京都的别名“山紫水明处”,不是山清水秀,“山紫水明”,非常好,多了常态之外的一个时态。可能只有在黄昏的时候,天由黄变黑,快黑没黑的时候,山可能有紫的感觉,也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下。不是24小时、一年四季是紫色的,它把一个非常态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山紫水明之处”,像山清水秀一样不俗。小津安二郎也说京都周围的山像红豆补丁,也有一个颜色,不一定勾起你的食欲,但起码你视觉上有一个印象。

    还有一个是京都当时有一个肚脐石。咱们老说一块大陆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城市的腹地,京都也像一个身体,一个肚脐是凹进去的。还有一个凸起的东西,有一个五重塔。当时城中都是很低矮的民房,京都人们早起的时候一看就看到它,就跟你住在阜成门、白塔寺、北海那一带,你看到北海的白塔也高兴一阵,就像从前天气好、空气好的时候,人在后海看到西山。当你住在一个低矮之处能看到一个高处,不管是埃菲尔铁塔还是西山、五重塔,人都会高兴一阵。所以林屋辰三郎说它是京都市民的一种生活支柱、念想。

    所以京都的一切都是很稳定地保持着,这就是它的坐标系。但这本书又像是一个面对众多坐标的鼠标,你没有这个鼠标点不开它。但是点开,我先说明一点,这本书你不要以为好像是一个游走攻略的书。不是一个攻略书,不是画重点,它把日本史,“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拿这儿来看,觉得能串起日本史。在京都走路像踩着雷区,每一下都不知道踩着什么著名的景点。

    这本书还让你看到众生,各种大名、商人、贩夫走卒甚至贼寇,各种人在这里面出出入入。就像有的人特别爱去墓地,道理是我可以看到各种人的名字。我一下全看到了,就把我这教科书给激活一样,到了京都可能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京都是一个标准一种风格,一种生活,一种情景

    史航:京都人跟东京人,我是分不出来。首先我听不懂日语,我听不出人家的口音,关西、关东的听不出来。你说谁长得像京都人,谁长得像东京人,我根本肉眼凡胎看不出来。但是我记得三岛由纪夫说,现在回头一看京都人,跟东京还是不一样的,说京都人女子打伞的比东京多,而且东京的女子打伞,脸比较明朗,但是京都人很阴暗,因为伞的花色不一样,一打脸上就不一样了,就那种感觉。无论是她们选择伞的样子,和步态、仪容都有两种趋势,就像主流和非主流、过时和不过时一样,都有一种信息。但是他说都好,明朗的动人,阴暗的妩媚,如果说东京是普遍的动人,京都是一个妩媚之处。这本书里面有好多这样的,给我们的一些提醒。

    我觉得这本书很难归纳出重点,但是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说“众庶之所思,意外之繁华”。众庶,普通老百姓,众生中偏低贱的,没有发言权,说话不太占地方,一句不顶一万句的那些人。这个因果关系我很喜欢。王公大臣帝王将相想让这儿繁华不一定能繁华,但是老百姓在你们暂时没工夫管他们的时候,趁你不注意,他把这儿建设得挺好;趁你不注意,让一切有了市井的营养;趁你不注意,我们也传承了几百年。就是趁你不注意,我们“意外之繁华”。

    我们知道很多城市的街道招牌在改良,我现在觉得蛮好,上街的时候不用仔细看,你更多脑子里过的是你看过的电影《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现实的一切不过是粉底,真正的五官存于你的记忆中。你到底有没有阅读,你看没看过老照片、老电影、老插图、老版画,你要看过那些东西,那你有福了,看的时候就不一样。要不然你没看过,看字库就是字库,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

    《京都》这书不是你今天还在京都走着,低头赶紧看一眼,不行,你在这儿看5分钟,可能被车撞着了。要么你去之前一个月好好看,要么回来之后那一个月好好看。是这种东西,是慢慢沁人心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一个涵养的升级领略的东西。不是直接告诉你,你到这个商店买什么东西,到那儿要几路车,那儿的东西好买,我这儿有菜单,你看我这菜单还有店长和厨师的签名,像止庵兄的《游日记》能有这样的效果。这是两个书的不同。

    止庵:刚才史航兄说了两个词,我就这两个词说点事。一个是“山紫水明”。日本除了京都之外还有一些叫小京都的地方,小京都我大概去过十个以上。为什么要去小京都?去京都有一个压迫感,文化的压迫感,人群的压迫感。小京都就没有这个问题。别人也没几个去的,就是我自己去。“小京都”不是自己号称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什么样的城市能叫小京都?就是得山紫水明。我以前以为房子像就是小京都,因为这些地方确实论建筑可能比京都总体上保存得还完整。如果你到一个小京都,像仓敷、金泽,包括九州都有小京都,东京附近的镰仓、佐原都是小京都,你拍照片,背景比京都还有那种深入古迹的感觉。

    但是书里写的不是这个,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山紫水明。这地方得有水,有山,山得紫水得明。我有一种感觉,京都不光是一个城市,它是那么一个标准,或者说是一种风格,一种生活,一种情景。以京都为准,这是曾经属于日本历史一个时期的生活,这个生活现在还存在,这是比较重要的。

    真正气象大的城市文化不能被人所左右

    止庵:日本跟咱们有点不一样。中国是雇了一帮人穿着古代的衣服,是表演性的;他们那个东西是原来的生活延续下来的,是过去的生活,人家自己就那么做。比如说京都有很多小店,尤其是卖传统东西的店,你会感觉那店多年前就这样。不过京都因为是大城市,还有霓虹灯。你到小京都去,有的地方连电线杆子都没有,都修在城市外面不往里面修,就是为了维护。这些人还在那儿生活,没有一个人是负责表演的,所有人负责完成自己原来的生活,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第二个史航提到的肚脐石,这是在京都的六角堂。我对日本的插花有兴趣,六角堂是池坊派的总部。我到那儿看过两次,一个是春季花展,一个是秋季花展。每次四天,前两天是一批展品,后两天把前面的都撤了,换成新的。等于这一个展览含着两个展览。这个展览在花道里面是不得了的事,世界各地的人都来,外国人也穿着和服。但是当你离开这个地方,你到城市里面一看,这个展览跟这个城市就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巴黎,正好赶上世界杯。我发现世界杯是在巴黎举行,但是巴黎跟这个事没什么关系。你吃饭的时候聊天可能说的是这个,可能街头上有一个屏幕供大家看。但就到此为止。

    京都也是这么一个城市,大家各过各的生活,其中一小部分人做的事,对于其他绝大多数人来讲,跟这个事没有关系。京都是很大气象的一个城市,这个词说起来比较虚,但是你觉得这个城市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改我们的东西。

    京都有很多祭,这段时间很热闹,但是也不影响你随便走到一个小巷里面,那个人的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这个城市确实有力量,文化不能被人所左右。文化就是使我稍微结实一点,使我不太受人的影响。不能你让我往东我就往东,你让我往西就往西,有文化的人就不听你的。文化是给我自己一点支持,但是又不使我张狂,又不使我虚张声势。

    我觉得京都就是一个特别有文化的城市。这个城市有文化到什么程度?所有来的游客都必须特别细心去看它哪儿有什么文化,所以这不是很轻松的一个城市。刚才史航谈到,京都有自己的生活,这个生活是由他们的商人所创立的生活。虽然京都后来不是首都了,也无所谓,这个生活还继续存在。

    但是现在京都的生活得到很深的小巷里面去才能体会,因为绝大部分是卖东西给游客的商家。我去日本,我觉得京都、大阪、东京甚至名古屋都不是特别想去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太旅游了,大家都有一个“为旅游服务”的意识,本身的城市特色得深入去找。比如说我们到中国的周庄、乌镇这种地方,我觉得你去这儿,严格说你是旅游。因为大家都是商业,这已经不太像真实生活了。我觉得京都的真实生活在它的小胡同里面还确实存在。

    整理/雨驿

    国产剧我对青春无悔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我对青春无悔高清剧照,我对青春无悔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