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扎格罗斯

扎格罗斯 豆瓣评分:0

HD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Sahim Omar Kalifa
  • 地区:其它
  • 年份:2017
  • 语言:荷兰语
  • 更新:2020-12-15 13:49
报错 收藏
  • 扎格罗斯是由Maaike Neuville,Feyyaz Duman,Aziz Çapkurt主演的一部国产剧。很多人都说如今的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文化大熔炉,但以我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我并未觉得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真.. 更多

扎格罗斯剧情介绍

很多人都说如今的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文化大熔炉,但以我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我并未觉得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真的“熔合”到了一起,来自五洲四洋的大儿普遍还是各自以群集的方式居住在一起,生活方式和习惯上都保留着各自的特点。而且,种族之间的冲突和难以言说的歧视依然存在。


所以说,想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国,让原本属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的族群能够长期稳定地生活在一起,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连发达的美国都如此,更遑论那些曾经的古老国家了。

但历史上的波斯文明,可以称为“跨国级巨型文明公司”。它真正做到了包容并蓄,将数家老牌文明公司融为一体。鼎盛时期的波斯帝国疆域从撒哈拉沙漠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直抵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面积比后来的罗马帝国还要大。


波斯人如何做到这一切?他们如何统治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巨大帝国,经营好这么一家体量不可思议的超级跨国公司的?他们采用了哪些前所未有的管理方式,这些策略又有哪些隐患?

公元前612年亚述倒台之后,米底、新巴比伦,以及在小亚细亚接替赫梯做大的吕底亚,成了近东的新生三强。


可是,吞下亚述的米底公司胃口一下变大了,在兼并了乌拉尔图之后,它将目标锁定在了西边的吕底亚身上。两军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来回厮杀了5 年之久,仍未分出胜负。谁也想不到,最终终止两家战争的居然是老天爷:正在某次交锋之中,一场日食突然发生了,双方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再加上觉得继续耗下去也不是什么好办法,于是决定以哈里斯河为界,划分出彼此的势力范围。


此后的30年里,两家相安无事,直到某位超级领袖出山,才又重燃了战火……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米底公司的第四任总裁阿斯提阿格斯,是基亚克萨雷斯的儿子,他的两个姐姐分别是吕底亚和新巴比伦两大公司的老板娘,而他自己能征善战,将亚美尼亚高原纳入了自家地盘。所以,在阿斯提阿格斯执政期间,可以说米底公司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值得过分担忧的困扰。


然而,阿斯提阿格斯却不敢高枕无忧,他始终为某种莫名的焦虑所困扰,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一个怪梦: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阿斯提阿格斯梦见自己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婴儿一直流淌出金色的尿液,迅速淹没了整个米底王国……


很多人会觉得这纯属被害妄想症,可是阿斯提阿格斯认定此乃不祥之兆,他担心这个未来的外孙会成为颠覆米底公司的隐患。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阿斯提阿格斯做出了一个自认为明智的决定,他把女儿远嫁到位于安善的一个小部落。这个穷苦的部落也属于雅利安人,而且一向以游牧为生,极少惹是生非。阿斯提阿格斯认为女儿远嫁到这个偏僻的小部落,就不会发生梦中的情景了。这个小部落的名字,叫作波斯。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阿斯提阿格斯


此时的波斯还仅仅是米底公司下属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分部罢了。


排除梦境这种玄妙的东西,我们倒真的可以理解阿斯提阿格斯作为米底公司领导人的顾虑所在,他迫切需要独揽大权,实施中央集权统治,但是底下的分公司都是游牧部落出身,习惯于自治,很难忍受来自上层的管束。通过联姻或赏赐的方式加固统治,也算是个可取的办法。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阿斯提阿格斯的波斯女婿冈比西斯一世虽是个老实人,但他的儿子不仅天赋异禀,而且外貌奇特,巨大的鹰钩鼻让人望而生畏。知道自己的外孙终于出生之后,阿斯提阿格斯不踏实了,他又梦见这个孩子成了米底的心腹大患,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安排手下大将哈尔帕格去杀掉自己的亲外孙。


接下来的一幕有如《赵氏孤儿》的剧本,哈尔帕格被婴儿打动,拒绝执行谋杀任务,而是将他转交给一个牧羊人收养。10年后此事败露,暴怒的阿斯提阿格斯杀掉了哈尔帕格的儿子,还残忍地安排包括哈尔帕格在内的众臣分而食之。我们不难想象此时的哈尔帕格忍受着怎样的悲痛,不动声色的他一直在耐心等待机会,一个复仇且推翻这位暴君的机会。或许他清楚地知道,当年自己救下的那个孩子,就是让这个机会来临的关键。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揭晓这个孩子的真名了,他就是居鲁士。居鲁士所在的波斯部落,是时属于一个叫作阿契美尼德的家族,但谁也无法抹去他身上米底人的血脉,这位混血王子有着超凡脱俗的能力和极强的统率力。他不甘心部落被米底人压迫,于是决意在公元前553年起兵造反。


阿斯提阿格斯早就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他立刻安排大军进行围剿,可是居鲁士又展现出波斯人坚韧不拔的一面,他带领着全部落男女老少,愣是顶住了这一波围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史书中也无法很好地解释居鲁士是如何以弱胜强,在后来居然反客为主,攻灭了米底大军的。但是,我们如果借助心理学理论,就知道物质生活和外界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同为雅利安人,但米底人创立基业之后,已经安于富贵安逸的生活,他们甚至在扎格罗斯山里建造了豪华的宫城;而波斯人依然在穷困和艰苦的边疆求生存,因而他们的战斗意志显然也强得多。


还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在于,波斯和米底毕竟是同根同源的,而居鲁士更是王族一脉,所以米底公司很容易接受居鲁士的统治,不会产生被外族入侵时所激发出的强烈抗争意识。总而言之,居鲁士仅仅用时三年便征服了整个米底,将波斯公司的鼎鼎大名正式记载在了人类文明史的漫漫长卷中。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处理自己那个心狠手辣的外公呢?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年轻气盛的居鲁士非但没有处决阿斯提阿格斯,反而选择让外公在深宫中颐养天年,度过余生。这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居鲁士具有天然的仁慈之心。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居鲁士性格里的宽容,不仅对他后续的统治起到了莫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帮助他确立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早期的核心管理思想——怀柔。


相比亚述公司,居鲁士治下的波斯公司简直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不是靠着单纯的铁血和暴力,而是尽量善待被征服的国家,以宽容的态度收买人心,以实现更好的稳定。从以下几件事情可以看出居鲁士包括早期波斯公司的这一特性。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居鲁士


第一件事,在拿下米底公司之后,按照印欧人的老传统,上家公司的老员工必须连降数级成为奴隶,有些敢于反抗的还得掉脑袋。然而,居鲁士却并没有如此责罚米底老员工,而是将他们收编进了新公司,甚至还让一些米底贵族沿袭原本的职位,进入了波斯高管层。对于米底公司的总部埃克巴坦那,居鲁士也没有如同亚述巴尼拔那样动辄把城市付之一炬,他看中了此地的交通重要性(坐落于进出扎格罗斯山脉的必经之路,是巴比伦尼亚和伊朗高原连接的重要关隘),于是将此地修建成了夏日行宫。


第二件事,要先说到另一个人。公元前561年,吕底亚公司的新总裁克洛伊索斯上台。此人对货币行业贡献重大,因为他是人类史上首个公开发行纯金纯银货币,使其标准化并顺利流通的君主,可以说他一手确立了金银复本位制度,至今英语里还有一句俗语叫作“像克洛伊索斯一样富有”。对贵金属的需求,让克洛伊索斯看中了波斯公司的地盘,为此他撕毁了曾经的和约,带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渡过了哈里斯河,在战争的边缘疯狂试探……


居鲁士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立刻带兵接战。公元前547 年,吕底亚大军与波斯大军在今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地区激烈交火。两边又一次形成势均力敌之势,只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日食带来和平了……眼看凛冬将至,吕底亚军队不想在恶劣的天气下继续干耗着,克洛伊索斯只能宣布撤军回归本部萨迪斯,以暂避波斯大军的锋芒。


他万万没有料到,坚忍的波斯人不但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冒着苦寒和风雪,一路追击到了自己的老巢。而且,居鲁士早就做好了多方准备,他不仅给部队配备了抗冻的皮毛军装,而且带来了骆驼运输辎重。这番不可思议的奇袭让吕底亚人感受到了什么是绝望,他们彻底败下阵来。面对手下败将,居鲁士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宽宏大量,他没有处决克洛伊索斯,还让吕底亚贵族继续代管吕底亚公司,正如接手米底公司时一样……


如此一来,曾经的近东新三强就只剩新巴比伦一家了。而最后一件事就是关于新巴比伦是如何被征服的。公元前539 年,居鲁士率领波斯铁骑进入巴比伦,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文明公司兼并都不相同,这一次没有经历任何战斗,波斯人就和平接管了这座古城,终结了这家文明公司。他在这里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将尼布甲尼撒二世劫掠来此的犹太人释放了,他们就是著名的“巴比伦之囚”。不仅如此,居鲁士还批准犹大王国重建他们心心念念的第二圣殿。可以想见,一向苦大仇深的犹太人,对于他们的解放者居鲁士有多么感恩戴德,甚至以弥赛亚来称呼他。


可以说,正是怀柔的思想,加上相对和平的征服方式,帮助居鲁士建立起了史上第一个跨越不同种族和不同文明的巨型帝国,他甚至缔造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居鲁士文书》。中国人将这种管理方式称为“以德服人”,对新的征服者而言,这样做的好处是,那些被征服的民族不会产生深仇大恨,也不会有很强烈的被奴役之感。


所以,在吞下新巴比伦之后,波斯公司不仅坐拥兴都库什山脉两端的中亚和伊朗高原,而且几乎囊括了整个近东地区:亚述、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这是此前任何一家文明公司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千百年来,上述这些老牌公司因为自身已经长期统治当地区域,形成了一个个面积巨大的统一体,这也替波斯的兼容并包大大降低了难度。新波斯公司只需要适当保持当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就能维持暂时的稳定统治。


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居鲁士大帝的伟大,毕竟千百年来,唯有他做到了这一切,并且真实地让自己宽容的名声传遍地中海,获得了新老员工的一致认可。对古往今来任何一位顶级统治者而言,能有这样的声誉都是相当难得的。色诺芬在他的《长征记》中如此写道:居鲁士就是那种天然懂得统治的好手,所有被征服者都会从他的治理中获得快乐,发自内心地接受他的领导地位。这是此前任何一位领袖都无法做到的,在他之后也无人实现……


然而,被征服者并不代表地中海世界的全部,也有那么一小撮人根本不买居鲁士的账,他们甚至特意派出了一批使者去到居鲁士的营帐,不卑不亢地给出了警告:管好您的地盘,别把触角伸向爱琴海沿岸,否则我们斯巴达人定会还以颜色!


身居内陆的居鲁士显然不认识这群身穿鲜红色长袍的斯巴达人,除了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人外,他对爱琴海西岸的希腊人几乎一无所知。当然,他也决计想不到,这些偏远之地的小国寡民终有一天会成为波斯帝国的心腹大患,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关于居鲁士的离世,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为了巩固中亚的统治,在带兵前往镇压叛乱时不幸被仇家暗算。在他死后,他的长子冈比西斯二世接任他的位子,这位少主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他并没有满足于波斯帝国的现有地盘,依然想着向外扩张。


如果我们把当时的文明公司列出一个世界500强名单的话,排在冈比西斯二世兼并列表上的下一个目标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处于风烛残年的古埃及公司。对埃及的征服非常顺利,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人在这次战役中曾经为波斯人运送饮水,这是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这也可以从侧面表明此时的波斯公司有多么国际化。


拿下埃及之后,冈比西斯二世做了一件不太起眼却意义深远的事情:强迫埃及各个神庙向皇室上缴重税。这可是埃及历史上多少位法老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被波斯统治者轻而易举地搞定了。如果我们结合埃及篇来看就会发现,有些时候,在一家老牌公司陷入固化的思维模式之后,体制之内的领导人就难以做出改革之举,因为涉及的利害关系盘根错节,此时外来者反而能够给公司带来洗心革面式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可是,虽然当时的波斯公司气势浩大,但内部出现了隐患:冈比西斯二世的弟弟巴尔迪亚意图谋反。当初居鲁士知道这个小儿子自视甚高,特意将他安排在波斯东部分公司掌管大局,以防二子争权。可是这依然无法约束巴尔迪亚对于至高权力的欲望,当兄长远征埃及时,他一直在公司内部煽动群众,宣传自己才是最适合成为总裁的那一个。冈比西斯二世很快就觉察到了弟弟的意图,但在他赶回波斯本部的途中却不幸腿部受伤,很快死于伤口严重感染。巴尔迪亚顺理成章地成了这家超级企业的接班人,可他并不知道,因为长期以来管理过于严苛,已经有很多高管看他不顺眼了。不久之后,波斯公司一位元老级高管就和另外6 位高管一起发动了一次谋反,推翻了巴尔迪亚,夺走了公司的控制权。


这位变节者的名字同样如雷贯耳,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流士一世。说起来大流士一世也算是位皇亲国戚,还是冈比西斯二世的贴身护卫,但他毕竟不是公司的合法继承人,所以他一上台,各地就叛乱不断。可以想象,如果换成普通统治者,或者是亚述公司的那些暴力总裁,一定会动用各种武力手段镇压叛乱。大流士一世可不是一般人,他深知虽然公司各地人心惶惶,呈现四面倒戈之状,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属于高层人员的不满,并非来自大量底层员工的怨怒,所以情况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重。


为了应对这些高层权力斗争,大流士一世展现出了超人一等的管理手腕,他一边率军进行镇压,一边做着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通过大规模的公关宣传,重新树立自己的声望,保障继承公司的合法性。我们知道,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人际关系会变得极其复杂,很容易因为彼此的观念冲突发生内部斗争,这将严重削弱公司的凝聚力。这时候就必须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交流沟通方式,对员工做思想统一工作。所以,过去很多公司都会自办企业报刊,发放员工手册,也会通过不断举办包括年会在内的各种集体会议进行内部公关宣传。现在这些宣传则更为人性化、更加隐性,企业自媒体、团队建设、员工价值观管理,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大流士一世的年代,虽然没有如今的这些方式,但他所采用的办法和今天的公关宣传有着如出一辙的内核:为了削弱前任总裁巴尔迪亚的影响力,他声称真正的巴尔迪亚早已不在人世,一个名为高墨达的琐罗亚斯德教祭司潜伏在宫中多年,并冒名顶替了他。如此一来,大流士一世当年发动政变所推翻的,就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冒牌总裁,而不是居鲁士一世的儿子。虽然这个公关文案如今看起来很扯,历史学家也不断指出其中的重重漏洞,但在当年令许多人信服。大流士一世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这个故事包装得更加“高大上”,推广给更多的员工,以此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在那个年代,大流士一世就深深明白“流量”的重要性,想要让更多人接收宣传内容,就必须挖掘最大的“流量”。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电影中的大流士一世(右)


因此,大流士一世选择在整个扎格罗斯山脉最为高大神圣的山峰——贝希斯敦的山崖上刻下一座带着庞大浮雕的铭文。这座铭文不但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大流士一世制裁邪恶祭司高墨达的画面,而且煞费苦心地选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和新巴比伦语三种语言详细记录下了这段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多语言叙事,这座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才得以在1835 年被英国学者罗林森顺利破译。


可以想见,贝希斯敦铭文在波斯公司拥有着无可匹敌的顶级流量,它帮助大流士一世成功完成了对篡位的合理辩护,也巩固了这位新帝王的执政。正是利用了巧妙的公关宣传,大流士一世才得以名正言顺地驾驭波斯这家超级文明公司,他终于可以向前辈居鲁士看齐,自称“万王之王”了。平定了内乱之后,伟大的第二代“万王之王”也像过去的波斯领袖一样,想要继续扩张波斯公司的疆域。但是,一家看似弱小却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公司,如同大卫面对抗歌利亚一般,挡在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巨头面前。

早在居鲁士征服吕底亚之后,他就知道在这片小亚细亚半岛的最西端还存在一些和吕底亚人不太一样的民族。这些人以海洋为生,穿着白色的长袍,留着浓密的胡须和长发,身姿潇洒且散发着迷人的香水味,人们称之为爱奥尼亚人。爱奥尼亚属于希腊联盟,是古希腊人东渡爱琴海之后在小亚细亚半岛留下的殖民公司。和腓尼基人一样,爱奥尼亚人也崇尚自由主义,他们没有庞大的集权组织,只有散落在各地的小城邦公司。


公元前 494 年,大流士一世虽然名义上征服了整个爱奥尼亚,但他发现这里从来都没有真正接受他的统治,一直都在谋求独立和分裂。大流士一世想了各种方法,甚至给予了爱奥尼亚僭主们极高的自治权,可是依然没有效果。到了这一步,他终于明白,要想让爱奥尼亚员工彻底顺服,就必须把他们独立精神的真正源头——希腊联盟彻底征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流士一世发动了对希腊的入侵,史称第一次希波战争。我将在后文中用一篇专门详细介绍完整的希波战争全过程,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大流士一世的波斯远征军遭遇了迎头痛击,在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中惨败就可以了……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马拉松战役


波斯公司输掉了第一次希波战争,对于整个世界的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对当时的这家巨头企业而言,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况大流士一世本人并未亲自指挥这场战争,所以这场失利并不会过多损害他的名声。毕竟这位雄主在企业管理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称奇的天赋,他为壮大波斯公司所做出的贡献足以压倒性地掩盖征服希腊的失败。


那么,雄才大略的大流士一世都做了哪些大事呢?


大流士一世明白自己的公司地盘广大,只有一个总部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公元前520 年他在今伊朗境内的设拉子附近修建了一座新城,名为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背靠大山,三面都是高墙,更特殊的是,整座城市都建立在高达十几米的平台之上,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感,不愧是公司新总部的所在地。


除了波斯波利斯外,大流士一世还选择了另外三座重要的城市,设立为波斯公司的区域性总部,它们分别是米底人的山区交通要塞埃克巴坦那、埃兰人的老牌城市苏萨和新巴比伦历经千年沧桑的巴比伦城。除此之外,吕底亚的萨迪斯城也是一个重要分部。可以看出,大流士一世对于这个跨国公司不同籍贯的员工有着非常强的包容性,给予他们的家乡城市区域核心的地位。


除了设置不同的区域总部外,大流士一世深知这样幅员广阔的帝国,依赖中央集权是不够的,只会导致来自地方的反感和抵抗,因此适当的放权很重要。冈比西斯二世和巴尔迪亚就是因为没有领悟这一点,所以一直遭遇各式各样的叛乱。为此,大流士一世将整个波斯划分为20 多个行省,每个行省设置了一名总督,由其代理重要的地方事务,比如军事、税收、行政等。


这些行省好比大公司的各个片区分公司,总督就类似于分公司经理,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些总督显然都是封疆大吏,需要高度的忠诚感,因此他们大都是追随大流士一世多年的波斯贵族,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原先米底的高管。


行省和总督制度并非大流士一世的发明,但他是把这一套玩得最好的:各地总督有着高度的自治权,可以独立制定地方性政策,甚至只需要按期交税,连征兵发动小规模战争都是可以的;与此同时,大流士一世又保持着对总督们的监督,遇到关乎整个公司命运的大事件时,他都会亲自给出指导意见。可以说,在维护自己的最高权威与支持地方自主发展这两件事上,大流士一世都做到了精妙的平衡,这也是他政治手腕的高超之处。


除了这些大方向的管理外,大流士一世还是一个基建狂人,他在整个国家境内修建了大量的道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类史上第一条长途公路——从苏萨直通萨迪斯的波斯御道。这些道路除了运送货物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通信。越大的帝国,信息交互的速度就越发显得重要,否则政令到达地方就会彻底丧失时效性。


因此,在波斯的各条大道上,你都可以看见忙碌奔波的波斯信使,他们必须日夜兼程,在两周之内把信息从总部送达到帝国的任何角落。在希罗多德的笔下,波斯信使被描述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东西。或许你会好奇:在波斯那些地势崎岖的山地里,信使们无法策马奔腾怎么办呢?他们还有当年最强大的通信技术,即通过各种山洞和崖壁进行回声式传播,通过烽火台进行远距离光波传输,真正把声光的通信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大流士一世的治理之下,波斯公司一跃而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企业,人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居然会在希腊人那里吃了败仗。


人们更加无法想象的是,这家举世无双的巨头居然会第二次栽在希腊手中,不过那已经不是大流士一世时代的事情了。在大流士一世死后,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继承了总裁之位。和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比起来,薛西斯一世最多只能算是个平庸的管者,他既没有继承居鲁士自带的包容与仁慈(虽然他是居鲁士的外孙),也不理解大流士一世专擅的制衡和放权,而是一个时而笃信武力,时而优柔寡断的多变之人。历史无数次证明,这种性格的人无论能力如何,无论先天拥有多么丰厚的资本,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斯巴达与300勇士》的薛西斯一世


从几件事情上就能清晰地看出薛西斯一世和他的前任们有着多么大的区别。


薛西斯一世上任伊始,埃及就爆发了叛变,薛西斯一世觉得这是对自己权威赤裸裸的挑衅,暴怒之下立刻率军进行镇压。平叛之后,薛西斯一世再也没有恢复埃及分公司过去的自由,他用自己的亲弟弟取代了任命多年的埃及总督,并且大量干预了当地的政策:不但加重了赋税作为惩罚,而且强迫埃及人把修建神庙的钱作为纳税的一部分,这对后者而言,无异于亵渎神明。


论对神明的大不敬,薛西斯一世还做过更过分的事情。为了推广波斯宗教外加捞些外快,他甚至将一尊纯金制成的马杜克神像融化制成金币,此举大大激怒了巴比伦员工。难怪希罗多德在著作《历史》中把薛西斯一世描绘成一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对底层毫无怜悯之心的混蛋。


不难想象以薛西斯一世好大喜功的性格,他自始至终都以扩张版图为己任,这也是波斯帝国再次入侵希腊联盟的重要原因。不同于父亲大流士一世,这一次薛西斯一世可是御驾亲征了,然而他的统率注定是个灾难:在萨拉米湾海战中,薛西斯一世听信了假情报,贸然出击,导致全军覆灭……相比第一次希波战争,这一次的打击对波斯而言是致命的。倾举国之力发动的战争,不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而且让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动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再也无法宣传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巨头了,这让许多曾经臣服的分公司都产生了二心。如果当年有k 线图的话,我们会看到这只巨头企业的股票在这个时间点之后就开始一路迅速下滑,再也不复往日荣光。


事实也的确如此,薛西斯一世之后,波斯的领导层就处于无休止的宫斗之中,政变、暗杀、叛乱、分裂……不过希腊联盟那边日子也不算好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让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野蛮生长,只花了短短数十年就把整个希腊和波斯都吞并了。


这家公司就是马其顿,他们的领导人叫作亚历山大。


先不说那么远,我们再来看看波斯公司的一些问题。姑且不论薛西斯一世时代的穷兵黩武,实际上即便在大流士一世治下的盛世,也远远不是完美的体制,很多问题都已经暴露出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无可否认,波斯公司前所未有地实现了跨国公司的庞大体量,这在2600年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哪怕是秦帝国也要在其300 多年后),从没有任何统治者面对过如此规模的企业,也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照搬。因此,居鲁士的怀柔、大流士一世的总督制放权,都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但是,相比中央高度集权,总督制显然只是无奈之举,在此制度下,中央对于地方严重缺乏管辖能力,君主的统治力根本无以渗透到帝国的基层。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马其顿方阵


同时,在波斯帝国的时代,并没有完善的文官体系可以辅助君主加强集权,以当时的治理效率,也无法想象需要多么庞大的官员团队才能管理好整个国家,这些大小领导肯定会脱离生产不说,也势必带来数不清的人事斗争。因此,波斯只有粗放式的行省规划,在行省之下就没有再细分的行政规划了,被迫依赖总督进行代理。总督制度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归根结底,这是一种非常依赖总督个人能力及其对最高领导者忠诚度的管理制度。对波斯而言,总督世袭且权力过大,其管辖地区的文化、传统、宗教甚至语言都和核心区域差异很大,这些原因导致了帝国根基一旦有所动摇,就立刻会四处叛乱、人心向背。


所以,波斯公司就像那种需要依赖不断扩张吞并更多公司来拉升市值,维持股价不断上涨的巨头企业,一旦扩张的脚步放缓,就会立刻面临数不尽的问题。可惜,贪吃蛇最终吞噬的只会是自己。

  • 播放列表
  • 云播
排序
  • HD中字
  • 剧情介绍

    很多人都说如今的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文化大熔炉,但以我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我并未觉得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真的“熔合”到了一起,来自五洲四洋的大儿普遍还是各自以群集的方式居住在一起,生活方式和习惯上都保留着各自的特点。而且,种族之间的冲突和难以言说的歧视依然存在。


    所以说,想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国,让原本属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的族群能够长期稳定地生活在一起,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连发达的美国都如此,更遑论那些曾经的古老国家了。

    但历史上的波斯文明,可以称为“跨国级巨型文明公司”。它真正做到了包容并蓄,将数家老牌文明公司融为一体。鼎盛时期的波斯帝国疆域从撒哈拉沙漠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直抵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面积比后来的罗马帝国还要大。


    波斯人如何做到这一切?他们如何统治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巨大帝国,经营好这么一家体量不可思议的超级跨国公司的?他们采用了哪些前所未有的管理方式,这些策略又有哪些隐患?

    公元前612年亚述倒台之后,米底、新巴比伦,以及在小亚细亚接替赫梯做大的吕底亚,成了近东的新生三强。


    可是,吞下亚述的米底公司胃口一下变大了,在兼并了乌拉尔图之后,它将目标锁定在了西边的吕底亚身上。两军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来回厮杀了5 年之久,仍未分出胜负。谁也想不到,最终终止两家战争的居然是老天爷:正在某次交锋之中,一场日食突然发生了,双方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再加上觉得继续耗下去也不是什么好办法,于是决定以哈里斯河为界,划分出彼此的势力范围。


    此后的30年里,两家相安无事,直到某位超级领袖出山,才又重燃了战火……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米底公司的第四任总裁阿斯提阿格斯,是基亚克萨雷斯的儿子,他的两个姐姐分别是吕底亚和新巴比伦两大公司的老板娘,而他自己能征善战,将亚美尼亚高原纳入了自家地盘。所以,在阿斯提阿格斯执政期间,可以说米底公司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值得过分担忧的困扰。


    然而,阿斯提阿格斯却不敢高枕无忧,他始终为某种莫名的焦虑所困扰,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一个怪梦: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阿斯提阿格斯梦见自己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婴儿一直流淌出金色的尿液,迅速淹没了整个米底王国……


    很多人会觉得这纯属被害妄想症,可是阿斯提阿格斯认定此乃不祥之兆,他担心这个未来的外孙会成为颠覆米底公司的隐患。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阿斯提阿格斯做出了一个自认为明智的决定,他把女儿远嫁到位于安善的一个小部落。这个穷苦的部落也属于雅利安人,而且一向以游牧为生,极少惹是生非。阿斯提阿格斯认为女儿远嫁到这个偏僻的小部落,就不会发生梦中的情景了。这个小部落的名字,叫作波斯。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阿斯提阿格斯


    此时的波斯还仅仅是米底公司下属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分部罢了。


    排除梦境这种玄妙的东西,我们倒真的可以理解阿斯提阿格斯作为米底公司领导人的顾虑所在,他迫切需要独揽大权,实施中央集权统治,但是底下的分公司都是游牧部落出身,习惯于自治,很难忍受来自上层的管束。通过联姻或赏赐的方式加固统治,也算是个可取的办法。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阿斯提阿格斯的波斯女婿冈比西斯一世虽是个老实人,但他的儿子不仅天赋异禀,而且外貌奇特,巨大的鹰钩鼻让人望而生畏。知道自己的外孙终于出生之后,阿斯提阿格斯不踏实了,他又梦见这个孩子成了米底的心腹大患,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安排手下大将哈尔帕格去杀掉自己的亲外孙。


    接下来的一幕有如《赵氏孤儿》的剧本,哈尔帕格被婴儿打动,拒绝执行谋杀任务,而是将他转交给一个牧羊人收养。10年后此事败露,暴怒的阿斯提阿格斯杀掉了哈尔帕格的儿子,还残忍地安排包括哈尔帕格在内的众臣分而食之。我们不难想象此时的哈尔帕格忍受着怎样的悲痛,不动声色的他一直在耐心等待机会,一个复仇且推翻这位暴君的机会。或许他清楚地知道,当年自己救下的那个孩子,就是让这个机会来临的关键。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揭晓这个孩子的真名了,他就是居鲁士。居鲁士所在的波斯部落,是时属于一个叫作阿契美尼德的家族,但谁也无法抹去他身上米底人的血脉,这位混血王子有着超凡脱俗的能力和极强的统率力。他不甘心部落被米底人压迫,于是决意在公元前553年起兵造反。


    阿斯提阿格斯早就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他立刻安排大军进行围剿,可是居鲁士又展现出波斯人坚韧不拔的一面,他带领着全部落男女老少,愣是顶住了这一波围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史书中也无法很好地解释居鲁士是如何以弱胜强,在后来居然反客为主,攻灭了米底大军的。但是,我们如果借助心理学理论,就知道物质生活和外界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同为雅利安人,但米底人创立基业之后,已经安于富贵安逸的生活,他们甚至在扎格罗斯山里建造了豪华的宫城;而波斯人依然在穷困和艰苦的边疆求生存,因而他们的战斗意志显然也强得多。


    还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在于,波斯和米底毕竟是同根同源的,而居鲁士更是王族一脉,所以米底公司很容易接受居鲁士的统治,不会产生被外族入侵时所激发出的强烈抗争意识。总而言之,居鲁士仅仅用时三年便征服了整个米底,将波斯公司的鼎鼎大名正式记载在了人类文明史的漫漫长卷中。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处理自己那个心狠手辣的外公呢?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年轻气盛的居鲁士非但没有处决阿斯提阿格斯,反而选择让外公在深宫中颐养天年,度过余生。这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居鲁士具有天然的仁慈之心。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居鲁士性格里的宽容,不仅对他后续的统治起到了莫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帮助他确立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早期的核心管理思想——怀柔。


    相比亚述公司,居鲁士治下的波斯公司简直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不是靠着单纯的铁血和暴力,而是尽量善待被征服的国家,以宽容的态度收买人心,以实现更好的稳定。从以下几件事情可以看出居鲁士包括早期波斯公司的这一特性。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居鲁士


    第一件事,在拿下米底公司之后,按照印欧人的老传统,上家公司的老员工必须连降数级成为奴隶,有些敢于反抗的还得掉脑袋。然而,居鲁士却并没有如此责罚米底老员工,而是将他们收编进了新公司,甚至还让一些米底贵族沿袭原本的职位,进入了波斯高管层。对于米底公司的总部埃克巴坦那,居鲁士也没有如同亚述巴尼拔那样动辄把城市付之一炬,他看中了此地的交通重要性(坐落于进出扎格罗斯山脉的必经之路,是巴比伦尼亚和伊朗高原连接的重要关隘),于是将此地修建成了夏日行宫。


    第二件事,要先说到另一个人。公元前561年,吕底亚公司的新总裁克洛伊索斯上台。此人对货币行业贡献重大,因为他是人类史上首个公开发行纯金纯银货币,使其标准化并顺利流通的君主,可以说他一手确立了金银复本位制度,至今英语里还有一句俗语叫作“像克洛伊索斯一样富有”。对贵金属的需求,让克洛伊索斯看中了波斯公司的地盘,为此他撕毁了曾经的和约,带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渡过了哈里斯河,在战争的边缘疯狂试探……


    居鲁士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立刻带兵接战。公元前547 年,吕底亚大军与波斯大军在今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地区激烈交火。两边又一次形成势均力敌之势,只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日食带来和平了……眼看凛冬将至,吕底亚军队不想在恶劣的天气下继续干耗着,克洛伊索斯只能宣布撤军回归本部萨迪斯,以暂避波斯大军的锋芒。


    他万万没有料到,坚忍的波斯人不但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冒着苦寒和风雪,一路追击到了自己的老巢。而且,居鲁士早就做好了多方准备,他不仅给部队配备了抗冻的皮毛军装,而且带来了骆驼运输辎重。这番不可思议的奇袭让吕底亚人感受到了什么是绝望,他们彻底败下阵来。面对手下败将,居鲁士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宽宏大量,他没有处决克洛伊索斯,还让吕底亚贵族继续代管吕底亚公司,正如接手米底公司时一样……


    如此一来,曾经的近东新三强就只剩新巴比伦一家了。而最后一件事就是关于新巴比伦是如何被征服的。公元前539 年,居鲁士率领波斯铁骑进入巴比伦,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文明公司兼并都不相同,这一次没有经历任何战斗,波斯人就和平接管了这座古城,终结了这家文明公司。他在这里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将尼布甲尼撒二世劫掠来此的犹太人释放了,他们就是著名的“巴比伦之囚”。不仅如此,居鲁士还批准犹大王国重建他们心心念念的第二圣殿。可以想见,一向苦大仇深的犹太人,对于他们的解放者居鲁士有多么感恩戴德,甚至以弥赛亚来称呼他。


    可以说,正是怀柔的思想,加上相对和平的征服方式,帮助居鲁士建立起了史上第一个跨越不同种族和不同文明的巨型帝国,他甚至缔造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居鲁士文书》。中国人将这种管理方式称为“以德服人”,对新的征服者而言,这样做的好处是,那些被征服的民族不会产生深仇大恨,也不会有很强烈的被奴役之感。


    所以,在吞下新巴比伦之后,波斯公司不仅坐拥兴都库什山脉两端的中亚和伊朗高原,而且几乎囊括了整个近东地区:亚述、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这是此前任何一家文明公司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千百年来,上述这些老牌公司因为自身已经长期统治当地区域,形成了一个个面积巨大的统一体,这也替波斯的兼容并包大大降低了难度。新波斯公司只需要适当保持当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就能维持暂时的稳定统治。


    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居鲁士大帝的伟大,毕竟千百年来,唯有他做到了这一切,并且真实地让自己宽容的名声传遍地中海,获得了新老员工的一致认可。对古往今来任何一位顶级统治者而言,能有这样的声誉都是相当难得的。色诺芬在他的《长征记》中如此写道:居鲁士就是那种天然懂得统治的好手,所有被征服者都会从他的治理中获得快乐,发自内心地接受他的领导地位。这是此前任何一位领袖都无法做到的,在他之后也无人实现……


    然而,被征服者并不代表地中海世界的全部,也有那么一小撮人根本不买居鲁士的账,他们甚至特意派出了一批使者去到居鲁士的营帐,不卑不亢地给出了警告:管好您的地盘,别把触角伸向爱琴海沿岸,否则我们斯巴达人定会还以颜色!


    身居内陆的居鲁士显然不认识这群身穿鲜红色长袍的斯巴达人,除了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人外,他对爱琴海西岸的希腊人几乎一无所知。当然,他也决计想不到,这些偏远之地的小国寡民终有一天会成为波斯帝国的心腹大患,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关于居鲁士的离世,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为了巩固中亚的统治,在带兵前往镇压叛乱时不幸被仇家暗算。在他死后,他的长子冈比西斯二世接任他的位子,这位少主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他并没有满足于波斯帝国的现有地盘,依然想着向外扩张。


    如果我们把当时的文明公司列出一个世界500强名单的话,排在冈比西斯二世兼并列表上的下一个目标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处于风烛残年的古埃及公司。对埃及的征服非常顺利,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人在这次战役中曾经为波斯人运送饮水,这是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这也可以从侧面表明此时的波斯公司有多么国际化。


    拿下埃及之后,冈比西斯二世做了一件不太起眼却意义深远的事情:强迫埃及各个神庙向皇室上缴重税。这可是埃及历史上多少位法老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被波斯统治者轻而易举地搞定了。如果我们结合埃及篇来看就会发现,有些时候,在一家老牌公司陷入固化的思维模式之后,体制之内的领导人就难以做出改革之举,因为涉及的利害关系盘根错节,此时外来者反而能够给公司带来洗心革面式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可是,虽然当时的波斯公司气势浩大,但内部出现了隐患:冈比西斯二世的弟弟巴尔迪亚意图谋反。当初居鲁士知道这个小儿子自视甚高,特意将他安排在波斯东部分公司掌管大局,以防二子争权。可是这依然无法约束巴尔迪亚对于至高权力的欲望,当兄长远征埃及时,他一直在公司内部煽动群众,宣传自己才是最适合成为总裁的那一个。冈比西斯二世很快就觉察到了弟弟的意图,但在他赶回波斯本部的途中却不幸腿部受伤,很快死于伤口严重感染。巴尔迪亚顺理成章地成了这家超级企业的接班人,可他并不知道,因为长期以来管理过于严苛,已经有很多高管看他不顺眼了。不久之后,波斯公司一位元老级高管就和另外6 位高管一起发动了一次谋反,推翻了巴尔迪亚,夺走了公司的控制权。


    这位变节者的名字同样如雷贯耳,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流士一世。说起来大流士一世也算是位皇亲国戚,还是冈比西斯二世的贴身护卫,但他毕竟不是公司的合法继承人,所以他一上台,各地就叛乱不断。可以想象,如果换成普通统治者,或者是亚述公司的那些暴力总裁,一定会动用各种武力手段镇压叛乱。大流士一世可不是一般人,他深知虽然公司各地人心惶惶,呈现四面倒戈之状,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属于高层人员的不满,并非来自大量底层员工的怨怒,所以情况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重。


    为了应对这些高层权力斗争,大流士一世展现出了超人一等的管理手腕,他一边率军进行镇压,一边做着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通过大规模的公关宣传,重新树立自己的声望,保障继承公司的合法性。我们知道,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人际关系会变得极其复杂,很容易因为彼此的观念冲突发生内部斗争,这将严重削弱公司的凝聚力。这时候就必须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交流沟通方式,对员工做思想统一工作。所以,过去很多公司都会自办企业报刊,发放员工手册,也会通过不断举办包括年会在内的各种集体会议进行内部公关宣传。现在这些宣传则更为人性化、更加隐性,企业自媒体、团队建设、员工价值观管理,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大流士一世的年代,虽然没有如今的这些方式,但他所采用的办法和今天的公关宣传有着如出一辙的内核:为了削弱前任总裁巴尔迪亚的影响力,他声称真正的巴尔迪亚早已不在人世,一个名为高墨达的琐罗亚斯德教祭司潜伏在宫中多年,并冒名顶替了他。如此一来,大流士一世当年发动政变所推翻的,就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冒牌总裁,而不是居鲁士一世的儿子。虽然这个公关文案如今看起来很扯,历史学家也不断指出其中的重重漏洞,但在当年令许多人信服。大流士一世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这个故事包装得更加“高大上”,推广给更多的员工,以此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在那个年代,大流士一世就深深明白“流量”的重要性,想要让更多人接收宣传内容,就必须挖掘最大的“流量”。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电影中的大流士一世(右)


    因此,大流士一世选择在整个扎格罗斯山脉最为高大神圣的山峰——贝希斯敦的山崖上刻下一座带着庞大浮雕的铭文。这座铭文不但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大流士一世制裁邪恶祭司高墨达的画面,而且煞费苦心地选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和新巴比伦语三种语言详细记录下了这段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多语言叙事,这座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才得以在1835 年被英国学者罗林森顺利破译。


    可以想见,贝希斯敦铭文在波斯公司拥有着无可匹敌的顶级流量,它帮助大流士一世成功完成了对篡位的合理辩护,也巩固了这位新帝王的执政。正是利用了巧妙的公关宣传,大流士一世才得以名正言顺地驾驭波斯这家超级文明公司,他终于可以向前辈居鲁士看齐,自称“万王之王”了。平定了内乱之后,伟大的第二代“万王之王”也像过去的波斯领袖一样,想要继续扩张波斯公司的疆域。但是,一家看似弱小却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公司,如同大卫面对抗歌利亚一般,挡在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巨头面前。

    早在居鲁士征服吕底亚之后,他就知道在这片小亚细亚半岛的最西端还存在一些和吕底亚人不太一样的民族。这些人以海洋为生,穿着白色的长袍,留着浓密的胡须和长发,身姿潇洒且散发着迷人的香水味,人们称之为爱奥尼亚人。爱奥尼亚属于希腊联盟,是古希腊人东渡爱琴海之后在小亚细亚半岛留下的殖民公司。和腓尼基人一样,爱奥尼亚人也崇尚自由主义,他们没有庞大的集权组织,只有散落在各地的小城邦公司。


    公元前 494 年,大流士一世虽然名义上征服了整个爱奥尼亚,但他发现这里从来都没有真正接受他的统治,一直都在谋求独立和分裂。大流士一世想了各种方法,甚至给予了爱奥尼亚僭主们极高的自治权,可是依然没有效果。到了这一步,他终于明白,要想让爱奥尼亚员工彻底顺服,就必须把他们独立精神的真正源头——希腊联盟彻底征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流士一世发动了对希腊的入侵,史称第一次希波战争。我将在后文中用一篇专门详细介绍完整的希波战争全过程,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大流士一世的波斯远征军遭遇了迎头痛击,在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中惨败就可以了……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马拉松战役


    波斯公司输掉了第一次希波战争,对于整个世界的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对当时的这家巨头企业而言,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况大流士一世本人并未亲自指挥这场战争,所以这场失利并不会过多损害他的名声。毕竟这位雄主在企业管理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称奇的天赋,他为壮大波斯公司所做出的贡献足以压倒性地掩盖征服希腊的失败。


    那么,雄才大略的大流士一世都做了哪些大事呢?


    大流士一世明白自己的公司地盘广大,只有一个总部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公元前520 年他在今伊朗境内的设拉子附近修建了一座新城,名为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背靠大山,三面都是高墙,更特殊的是,整座城市都建立在高达十几米的平台之上,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感,不愧是公司新总部的所在地。


    除了波斯波利斯外,大流士一世还选择了另外三座重要的城市,设立为波斯公司的区域性总部,它们分别是米底人的山区交通要塞埃克巴坦那、埃兰人的老牌城市苏萨和新巴比伦历经千年沧桑的巴比伦城。除此之外,吕底亚的萨迪斯城也是一个重要分部。可以看出,大流士一世对于这个跨国公司不同籍贯的员工有着非常强的包容性,给予他们的家乡城市区域核心的地位。


    除了设置不同的区域总部外,大流士一世深知这样幅员广阔的帝国,依赖中央集权是不够的,只会导致来自地方的反感和抵抗,因此适当的放权很重要。冈比西斯二世和巴尔迪亚就是因为没有领悟这一点,所以一直遭遇各式各样的叛乱。为此,大流士一世将整个波斯划分为20 多个行省,每个行省设置了一名总督,由其代理重要的地方事务,比如军事、税收、行政等。


    这些行省好比大公司的各个片区分公司,总督就类似于分公司经理,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些总督显然都是封疆大吏,需要高度的忠诚感,因此他们大都是追随大流士一世多年的波斯贵族,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原先米底的高管。


    行省和总督制度并非大流士一世的发明,但他是把这一套玩得最好的:各地总督有着高度的自治权,可以独立制定地方性政策,甚至只需要按期交税,连征兵发动小规模战争都是可以的;与此同时,大流士一世又保持着对总督们的监督,遇到关乎整个公司命运的大事件时,他都会亲自给出指导意见。可以说,在维护自己的最高权威与支持地方自主发展这两件事上,大流士一世都做到了精妙的平衡,这也是他政治手腕的高超之处。


    除了这些大方向的管理外,大流士一世还是一个基建狂人,他在整个国家境内修建了大量的道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类史上第一条长途公路——从苏萨直通萨迪斯的波斯御道。这些道路除了运送货物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通信。越大的帝国,信息交互的速度就越发显得重要,否则政令到达地方就会彻底丧失时效性。


    因此,在波斯的各条大道上,你都可以看见忙碌奔波的波斯信使,他们必须日夜兼程,在两周之内把信息从总部送达到帝国的任何角落。在希罗多德的笔下,波斯信使被描述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东西。或许你会好奇:在波斯那些地势崎岖的山地里,信使们无法策马奔腾怎么办呢?他们还有当年最强大的通信技术,即通过各种山洞和崖壁进行回声式传播,通过烽火台进行远距离光波传输,真正把声光的通信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大流士一世的治理之下,波斯公司一跃而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企业,人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居然会在希腊人那里吃了败仗。


    人们更加无法想象的是,这家举世无双的巨头居然会第二次栽在希腊手中,不过那已经不是大流士一世时代的事情了。在大流士一世死后,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继承了总裁之位。和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比起来,薛西斯一世最多只能算是个平庸的管者,他既没有继承居鲁士自带的包容与仁慈(虽然他是居鲁士的外孙),也不理解大流士一世专擅的制衡和放权,而是一个时而笃信武力,时而优柔寡断的多变之人。历史无数次证明,这种性格的人无论能力如何,无论先天拥有多么丰厚的资本,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斯巴达与300勇士》的薛西斯一世


    从几件事情上就能清晰地看出薛西斯一世和他的前任们有着多么大的区别。


    薛西斯一世上任伊始,埃及就爆发了叛变,薛西斯一世觉得这是对自己权威赤裸裸的挑衅,暴怒之下立刻率军进行镇压。平叛之后,薛西斯一世再也没有恢复埃及分公司过去的自由,他用自己的亲弟弟取代了任命多年的埃及总督,并且大量干预了当地的政策:不但加重了赋税作为惩罚,而且强迫埃及人把修建神庙的钱作为纳税的一部分,这对后者而言,无异于亵渎神明。


    论对神明的大不敬,薛西斯一世还做过更过分的事情。为了推广波斯宗教外加捞些外快,他甚至将一尊纯金制成的马杜克神像融化制成金币,此举大大激怒了巴比伦员工。难怪希罗多德在著作《历史》中把薛西斯一世描绘成一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对底层毫无怜悯之心的混蛋。


    不难想象以薛西斯一世好大喜功的性格,他自始至终都以扩张版图为己任,这也是波斯帝国再次入侵希腊联盟的重要原因。不同于父亲大流士一世,这一次薛西斯一世可是御驾亲征了,然而他的统率注定是个灾难:在萨拉米湾海战中,薛西斯一世听信了假情报,贸然出击,导致全军覆灭……相比第一次希波战争,这一次的打击对波斯而言是致命的。倾举国之力发动的战争,不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而且让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动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再也无法宣传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巨头了,这让许多曾经臣服的分公司都产生了二心。如果当年有k 线图的话,我们会看到这只巨头企业的股票在这个时间点之后就开始一路迅速下滑,再也不复往日荣光。


    事实也的确如此,薛西斯一世之后,波斯的领导层就处于无休止的宫斗之中,政变、暗杀、叛乱、分裂……不过希腊联盟那边日子也不算好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让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野蛮生长,只花了短短数十年就把整个希腊和波斯都吞并了。


    这家公司就是马其顿,他们的领导人叫作亚历山大。


    先不说那么远,我们再来看看波斯公司的一些问题。姑且不论薛西斯一世时代的穷兵黩武,实际上即便在大流士一世治下的盛世,也远远不是完美的体制,很多问题都已经暴露出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无可否认,波斯公司前所未有地实现了跨国公司的庞大体量,这在2600年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哪怕是秦帝国也要在其300 多年后),从没有任何统治者面对过如此规模的企业,也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照搬。因此,居鲁士的怀柔、大流士一世的总督制放权,都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但是,相比中央高度集权,总督制显然只是无奈之举,在此制度下,中央对于地方严重缺乏管辖能力,君主的统治力根本无以渗透到帝国的基层。


    如果把古文明比作一家公司,波斯帝国企业是如何破产的?"

    马其顿方阵


    同时,在波斯帝国的时代,并没有完善的文官体系可以辅助君主加强集权,以当时的治理效率,也无法想象需要多么庞大的官员团队才能管理好整个国家,这些大小领导肯定会脱离生产不说,也势必带来数不清的人事斗争。因此,波斯只有粗放式的行省规划,在行省之下就没有再细分的行政规划了,被迫依赖总督进行代理。总督制度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归根结底,这是一种非常依赖总督个人能力及其对最高领导者忠诚度的管理制度。对波斯而言,总督世袭且权力过大,其管辖地区的文化、传统、宗教甚至语言都和核心区域差异很大,这些原因导致了帝国根基一旦有所动摇,就立刻会四处叛乱、人心向背。


    所以,波斯公司就像那种需要依赖不断扩张吞并更多公司来拉升市值,维持股价不断上涨的巨头企业,一旦扩张的脚步放缓,就会立刻面临数不尽的问题。可惜,贪吃蛇最终吞噬的只会是自己。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