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2:黛玉葬花

状态:

主演: 夏菁 陶慧敏 

导演: 谢铁骊

语言: 汉语普通

首播: 1989(中国大陆)

更新: 2023-01-05 11:31

类型: 爱情片

8.2

西瓜影音

  • 正片
  • 剧情简介

    作者 李海琪

    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为无声戏剧片。《定军山》是京剧传统剧目,取材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回与七十一回,讲述的是老将黄忠智斩夏侯渊,夺取定军山的故事。这部影片从内容上来说,经历了由小说到戏曲,再由戏曲到电影的艺术形式上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潮流,以此为开端,许多传统剧目被搬上了荧幕,大量三国戏、水浒戏等,纷纷被拍摄成电影。

    《红楼梦》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同样也是戏曲片。据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涯》中记述,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委托华北电影公司,找到了梅兰芳,并商定拍摄《西施》的“羽舞”、《霸王别姬》的“剑舞”、《上元夫人》的“拂尘舞”、《木兰从军》的“走边”及《黛玉葬花》等五出戏的片段。[1]可惜的是,作为表演者的梅兰芳,也仅仅看到了移植在《故都春梦》中的“剑舞”,其他四出戏均未看到。

    在1926年出版的《民新特刊·玉洁冰清专号》上的《上海民新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单》上有这样的记载:“梅兰芳之《木兰从军》、《天女散花》、《虞姬舞剑》、《上元夫人》、《西施歌舞》及《黛玉葬花》等剧。(二幕二千呎)。”[2]由此看来,这五出戏的片段也曾经公开发行过,只是我们无法从现存的资料中得知当时的反响如何了。


    「红楼影史」第一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梅兰芳《黛玉葬花》"

    第一节 梅兰芳版《黛玉葬花》简介

    1924年,此时电影引入中国不久,技术手段都较为落后,仅能完成黑白无声片的摄制。由小说到电影,由于表现方式的不同,对改编提出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对内容有着很强的制约,这对于早期的《红楼梦》影视改编者来说也是开拓性的尝试。早期的戏曲电影,由于懂戏曲的导演很少,很难改动戏曲的表演程式,大部分戏曲电影仅能靠演员的经验来演。而电影剧本其实就是在舞台表演的演出本。同《定军山》一样,梅兰芳版的《黛玉葬花》同样经历了由小说至戏曲,又由戏曲至电影的过程,但在由戏曲至电影这个过程中,除了布景及由“走圆场”改为“直行”之外,并未有根本上的变化,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在真实的园林中上演的舞台版《黛玉葬花》片段。但由于是无声片,表演的方式手段,比之舞台更有不如,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之下,仅能靠进一步的提炼动作语言来表现,这又是与舞台版《黛玉葬花》的不同之处。

    梅兰芳的《黛玉葬花》片段已经不可能复原,我们目前仅能从梅兰芳的回忆中去了解当时的情景。

    影片片段由上海民新影片公司拍摄,拍摄地点在东四九条,是梅兰芳借用了一位朋友的府第,清时为谟贝子府。此片没有正式导演,由民新影片公司的黎民伟、梁林光担任摄影。其中不仅有“黛玉葬花”的片段,还有“黛玉看《西厢记》”、“听梨香院里芳官等唱《牡丹亭》‘游园’曲文”的部分镜头。

    据梅兰芳回忆:“首先拍的是“葬花”的场面。这场戏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是一边唱一边做身段,电影虽然是黑白无声片,但要使群众有唱的感觉,这样才能根据唱词内容,用花囊、花帚、花锄等道具,做出葬花时缓慢的舞蹈化的动作。随后拍摄的“黛玉看《西厢记》和听梨香院里芳官等唱《牡丹亭》‘游园’曲文”的几个镜头……是在院子的另外一个角落里拍摄的。在舞台上表演,是坐在一块假石头的道具上;而拍电影,是坐在一块真石头上。所有的表情、动作基本上是照舞台的样子做的,但在电影里却起了变化。因为从舞台的框子里跑出来到了真的花园里,虽然电影镜头的框框又是比舞台更小,但自然环境与舞台究竟不同,因此,动作表情就不能完全用戏台上的程式和部位来表演,而自然地和花园环境结合起来。”[3]从此段回忆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与现在能看到的梅兰芳《黛玉葬花》演出本相对照,1924年所拍摄的片段,基本涵盖了演出本中黛玉的戏份。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演出本来了解当年拍摄的一些情况。

    梅兰芳通过“葬花”这个片段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想把林黛玉借着落花自叹的那种寄人篱下的孤苦心情和怀人幽怨的缠绵意绪表达出来。在拍摄时特别注意到面部表情,在眉宇间用了一“颦”字,以此来表达林黛玉的凄凉身世和诗人感情。

    从此一“颦”字可以看出,梅兰芳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红楼梦》第三回中,宝黛初见时宝玉送黛玉字为“颦颦”,第六十七回回目为“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一形象时,就将之定位为“颦颦”。“颦”字,意为皱眉,同时又有忧愁不乐之意,宝玉正是因为黛玉的“眉尖若蹙”,而赠字为“颦颦”,黛玉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同时又有着幽怨的诗人气质,梅兰芳用一“颦”的动作,将黛玉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

    梅兰芳的《黛玉葬花》,最早的表演是在1916年的正月十四与姜妙香合演的。据姜妙香回忆,梅兰芳为了演好林黛玉,曾请人详细讲解《红楼梦》,熟读葬花词,并多次和擅长文学的朋友们一起探讨林黛玉的性格。[4]也正是由于这些台下的功夫,才使得梅兰芳饰演林黛玉时,驾轻就熟,惟妙惟肖。

    由于是无声电影,本来在舞台上可以通过唱念来表达的内容,就无法表现出来,可以用来表达的只有动作和面部表情。因此“对于面部表情和动作,须要做一番适应无声片的提炼加工,要把生活中内在情绪的节奏重新分析调整。譬如面对满地落花的痴想,听过曲文后颦眉泪眼的表情,如果仍照舞台上的节奏,可能还未看明白就过去了,因而也就不能感染观众。《黛玉葬花》里那些含蓄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就需要演员自己想办法,调整节奏,加强内心表演深度,才能鲜明清楚地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5]对于此点,姜妙香有记述:“兰芳演《黛玉葬花》,出场时,走的慢,站得直。亮相时,头稍昂,凝望前方,目光闪闪象秋天的星星一样。走向台中时,眼睑略垂,眼珠缓缓的转动,然后站住,脸上透出几分哀怨的神情,嘴角仿佛微微有些颤动。”这不正是黛玉的生动写照么。

    与后期出现的很多《红楼梦》戏曲影片相同的是,梅兰芳版的《红楼梦》也是先有了舞台上的表演,而后才被摄制成电影。虽然我们已经没有机会看到这部影片,但是仍可以从梅兰芳的演出本中领略其中的风采。


    「红楼影史」第一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梅兰芳《黛玉葬花》"

    第二节 梅兰芳版《黛玉葬花》对前人戏曲改编的因袭

    梅兰芳曾有志于排演全本的《红楼梦》,但由于演员支配上的困难,又因为《红楼梦》偏重于家庭琐碎、儿女私情,编起戏来场子过于冷静,因此只得将此计划搁置,先排演了《黛玉葬花》这一出戏。

    《黛玉葬花》取材自《红楼梦》的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葬花词》出自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小说原文中,这两回各有一次黛玉葬花,同时又有“读西厢”、“艳曲警芳心”、“宝钗扑蝶”等经典片段。

    梅兰芳的《黛玉葬花》是由齐如山编写的。[6]据《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中所收录的《黛玉葬花》剧本来看,在情节设置上是将这两回合而为一的。[7]该剧本中选取的故事情节以茗烟为宝玉搜罗传奇等书始,穿插“林黛玉唱《葬花词》”、“宝黛读西厢”,又以“艳曲警芳心”作结,在顺序上与原书有部分差异。如将黛玉唱《葬花词》置于“宝黛读西厢”与“艳曲警芳心”之前等。此种改编,想来主要是因为将两次葬花合并,让黛玉先唱《葬花词》,而后穿插袭人寻宝玉、紫鹃寻黛玉等两场戏,而后又由宝玉持书上场,遇到黛玉手持花具共读《西厢记》。如此处置,让“葬花”这一主题总领了全剧,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整体。

    据《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记载:“我演的‘葬花’,外面流传的本子只有三场。其实前面还有一场,是晴雯跟袭人白天在吵嘴,宝钗与黛玉劝完了,晚上黛玉到怡红院拍门,没有拍开,听见里面宝钗与宝玉的笑声,黛玉忍不住就哭了,唱几句摇板,回到了自己的潇湘馆。” [8]此段故事发生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也是黛玉唱《葬花词》的引子。加上这场戏,《黛玉葬花》就更为完整了。

    齐如山在编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曾参考了流传于世的清代红楼戏。对《红楼梦》的戏曲改编由来已久,并且改编次数也比较多。据阿英的《红楼梦戏曲集》中所录,仅“黛玉葬花”这一片段的戏曲改编就有七篇,名字或有异同,或名之为《埋香》,或名之为《葬花》。巧合的是,第一部电影是《黛玉葬花》,第一部戏曲改编同样也是《黛玉葬花》,这或者是与“葬花”部分的情节有关,其缠绵动人处,读之使人落泪,而《葬花词》尤其感人,因此许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此片段作为改编的对象。

    1793年,即程甲本面世后的第二年,仲振奎写成了《葬花》一折,这应为最早的《红楼梦》戏曲作品。后又写出《红楼梦传奇》,《葬花》一折是其中的第七出。该作品中,将“宝黛读西厢”、“葬花”两部分作为故事的主体,将《葬花词》挪移到黛玉的第一次葬花故事中,抛开了小说中因晴雯与碧痕斗嘴未给黛玉开门、黛玉独自伤心、边葬花边唱《葬花词》这一情节的来龙去脉,直接让黛玉在第一次葬花中唱出,成了黛玉葬花自伤身世,从情节上来讲,黛玉的感伤因缺少了铺垫而稍显突兀。

    比较来看,齐如山所编写的《黛玉葬花》对仲振奎的《葬花》有沿袭之处,两剧都将黛玉的两次葬花合二为一,以简化故事情节,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

    从对故事顺序的处理上,齐如山所编写的《黛玉葬花》对朱凤森的《十二钗传奇》中的《葬花》一折有些相似,如都将《葬花词》置于“宝黛读西厢”之前。此种处理有利于突出“葬花”,同时弱化“宝黛读西厢”。

    从剧本的文字来看,齐如山的《黛玉葬花》大量引用小说原文,同时将《红楼梦》中的许多对联也穿插进来,如“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等等,[9]这两句皆为《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到的对联,用到剧本中更增添了几分对女儿薄命的感叹。《黛玉葬花》中的《葬花词》,与小说原文也非常近似,其中有几句就是原文,另外有些为了符合演唱的需要,略加改动,如“荷锄归去把重门掩”、“一捧净土把风流掩”等等。此种例子还有很多,不及一一列出。此种做法,又与吴兰征《绛蘅秋》的《埋香》一折有相似之处。在《埋香》中,吴兰征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句一字不改的写入剧本,又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略加修改为“一朝花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朱凤森《十二钗传奇》中也曾大段引用《红楼梦》中原文,如黛玉在出场时就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等等。其余如吴镐的《红楼梦散套》中也有这种现象。《葬花词》读来字字血泪,感人肺腑,在“葬花”这一情节中,如果没有了《葬花词》就会大为逊色,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性格也就难以刻画出来。如何将《葬花词》写进剧本,齐如山应该是借鉴了清人红楼戏的创作经验,将《葬花词》中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稍加改动,让它更通俗化,更能为观众所接受。

    在《红楼梦》中,“东风”一词多次出现,如黛玉所写的《唐多令》里有“嫁与东风春不管”一句,探春的判词中有“千里东风一梦遥”,黛玉所写《桃花行》中的“桃花帘外东风软”等不下十余处。“东风”在古代诗歌中也常出现,如李白的“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贺铸的“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曾巩的“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是陆游《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与唐婉本为恩爱夫妻,因母亲的横加干涉而被迫分离。陆游用“东风恶”来暗喻母亲的横加干预,于是,“东风”在春风与权贵之外,又有了第三个意象——“家长的象征”。而黛玉所写的“嫁与东风春不管”,所用的也正是此意。齐如山的《黛玉葬花》中,有“东风肆虐”一句,也是此意象。

    在“葬花”这一情节的戏曲改编中,齐如山用“东风”的这一意象也并非首创。在仲振奎的《葬花》一折里,有“问东风吾生奈何”、“恨则恨东风幸薄不耐久”两句,朱凤森的《十二钗传奇》也有“怨东风刮得我心儿碎”。这应当也是齐如山对清人红楼戏的借鉴之处。


    「红楼影史」第一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梅兰芳《黛玉葬花》"

    第三节 小结

    早期中国电影和戏曲有着深厚的渊源。当时的中国人缺乏拍摄叙述性影片的经验,而戏曲又是吸引观众热情的保障,所以早期的中国电影大多为戏曲片。

    梅兰芳的《黛玉葬花》,故事情节不完整,并缺乏连贯性,从资料中看,虽未有明示,但很可能只有一位演员。该片是实景拍摄,较之于《定军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属戏曲片段的影像记录。从此种意义上来讲,与《定军山》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无论如何,《红楼梦》影视作品改编的尝试始自于此,该片段是《红楼梦》影视改编史中的一座里程碑。梅兰芳在轻松驾驭戏曲表达的同时,也能够兼顾到电影对演员表演的特殊要求。姜妙春在《谈梅兰芳的<黛玉葬花>》一文中写道:“剧本是根据《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编写的。全剧一共五个角色,场面相当瘟[10],是一出人保戏的冷戏。但兰芳演来,使整个的戏展现出优美的意境,有情有色,宛如一首清丽、哀怨的抒情诗。”[11]这是对梅兰芳所演《黛玉葬花》的最贴切评价。



    [1] 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1月第1版,第15页。

    [2] 民新影片公司《民新特刊·玉洁冰清》专号,1926年7月出版,第11页。

    [3] 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9页。

    [4] 中国梅兰芳研究协会、梅兰芳纪念馆编《梅兰芳艺术评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第433页。

    [5] 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第2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第21页。

    [6] 齐如山在《齐如山回忆录》中写道:“我因为这些情形,早就想编几出言情的戏,于是也就编了几出,如:《晴雯撕扇》、《俊袭人》、《黛玉葬花》、《牢狱鸳鸯》、《洛神》等等几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19页。)马铁汉在2002年第4期的《红楼梦学刊》上发表《梅兰芳与<黛玉葬花>》一文,文中提到:“剧本由齐如山写出提纲,李释勘编唱词,再经罗瘿公等几位老友讨论、修改,然后定稿。”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记载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也提到:“其实仍旧是齐打提纲,李释勘编唱词,罗瘿公也参加了不少的意见。”(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年12月第1版,第二集,第88页。)

    [7] 中国戏曲家协会 《梅兰芳演出剧本选编》,艺术出版社,1954年12月第1版,第89-104页。

    [8] 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记载《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年12月第1版,第91页。

    [9] 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2月第一版。以下引用原文处,如未特别标示,均引自此版本,不另注出。

    [10] “瘟”,此处疑为“温”之误。

    [11] 中国梅兰芳研究协会、梅兰芳纪念馆编《梅兰芳艺术评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第427页。

    爱情片红楼梦2:黛玉葬花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红楼梦2:黛玉葬花高清剧照,红楼梦2:黛玉葬花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