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

最新好看的“voic”的搜索结果推荐

已完结

小飞龙剧场版

主演:塩谷翼 (voice),広川あけみ (voice),北浜晴子 (voice)
简介:《小魔镜剧场版》(日语:劇場版 ひみつのアッコちゃん)是基于原作漫画改编的日本动画电影,最初发布于1989年。这部电影是根据赤塚不二夫的同名漫画作品改编而成,并且是该系列动画首次在电影院公开放映的作品之一。 关于剧情简介,上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描述,但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小魔镜》的故事围绕着主角アッコ(阿酷)展开,她拥有一个神奇的小镜子,通过这个小镜子能够变身并解决各种问题或挑战。这种类型的故事情节通常涉及到成长、友情以及面对困难时如何使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小魔镜剧场版》曾多次上映,在东映动画祭中创下了五次上映的记录,这仅次于《狼少年Ken》的九次(包括限定上映)。此外,在与《排球女将 泪之旋转接球》同期上映时,由于两者名称相似,曾经引发过关于哪部作品先被公映的争议。最终确定,《小魔镜》剧场版更早公映,并且《排球女将》中没有对应的电视副标题来匹配争议中的内容。2011年5月21日,第一作和第二作被收录进了“赤塚不二夫DVD收藏集”中发行。 由于具体的剧情细节在网络上并不广泛存在,上述信息主要是基于提供的资料以及对这类动画电影常见元素的一般性描述。对于更详细的剧情分析,可能需要参考官方发布的剧情简介或其他观众的详细回顾。
塩谷翼 (voice),広川あけみ..
HD中字

冰雪女王5:融冰之战

主演:Yuriy Romanov,Irina Chumantyeva,Svetlana Kuznetsova,Konstantin Panchenko,Maksim Sergeev,Courtney Shaw,Mariya Shustrova,Andrey Tenetko,Aleksandr Vasilyev,Polina Voichenko
简介:《冰雪女王5:融冰》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冒险奇幻电影,讲述了冰雪女王艾莎和她的妹妹安娜再次踏上了拯救王国的旅程。在这部电影中,王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冰冻危机,整个世界都被冰雪覆盖,生灵涂炭,人们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 " 艾莎和安娜得知这一消息后,毅然决定踏上寻找解救王国之路。她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越冰雪山脉,穿过冰冻湖泊,最终来到了传说中的融冰之地。在那里,她们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冰雪女巫,女巫告诉她们,要解救王国,必须找到神之宝石,唤醒沉睡的神明。 " 于是,艾莎和安娜展开了寻找神之宝石的冒险之旅。她们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一次惊险的战斗中,她们成功找到了神之宝石,并将其带回王国。神之宝石释放出强大的力量,融化了整个王国的冰雪,恢复了生机。 " 王国重新变得繁荣和美丽,人们欢呼雀跃,感谢艾莎和安娜的勇气和智慧。冰雪女王和她的妹妹再次成为了王国的英雄,她们的友谊也变得更加坚不可摧。这部电影通过讲述艾莎和安娜的冒险故事,展现了勇气、友谊和家庭的重要性,感动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一部经典的冒险电影
Yuriy Romanov,Iri..
已完结

绝叫

主演:尾野真千子,安田显,小西真奈美,片桐仁,前川泰之,小柳友,郭智博,滨津隆之,奥贯薫,酒井若菜,要润,麻生祐未
简介:" 《绝叫》一部不甚新鲜的日剧,终于刷完了。 虽然只有短短四集,看完心情却沉重地 无法形容。 原来,在我们能看见的或美好、或悲伤、或无奈的生活之外,还有这么一种让人无法逃脱的绝望,一种让人求救无门、只能随波沉沦的绝望。 一直以来,关于家庭教育、重男轻女的问题,总是能引发网友一轮又一轮地激烈讨论。 影视剧 " 现实中 """" 现在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海绵女 " 这些我们能看到的被家人不平等对待的女子们,最后或多或少都有了不错的结局,靠着自己的努力,挣足够的钱、找靠谱的人恋爱、遇到心疼自己遭遇的好人等等。 可是,一向只希望看到大团圆结局的我们或许不知道,其实或许有更多的人,因为家庭爱的缺失,走上社会也受尽欺负,无力生活,或许还因为生活的太过无奈结识坏人,走上一条无法回头的末路。 《绝叫》里的主角就是这么一位女性。 故事从一桩日本常见的独居女死亡案件开始。 2018年3月,东京某公寓内发现一具成年女尸。 经检验,死者竟然死于半年前! 死的时候,陪在身边的是11只猫。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困在房间里的11只猫,因为肚子饿,啃食了主人的尸体。 于是,半年后警方打开房间,现场几乎只能用惨目忍睹来形容: 死者面目全非。 死猫遍地。 " 经警方初步调查,死者初步被认为是该公寓住户:铃木阳子。死亡原因:似乎是正常的“孤独死”。 但现场的细节却存在疑点。 11只猫居然都不会用猫砂盆,而是随地大小便,这对养猫人来说非常不寻常。 警方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让猫吃掉尸体,借此掩盖真正死因呢? 在对死者的深入调查中,更多的疑点被发现。 铃木阳子在过去4年,结过3次婚,且3任丈夫均因交通意外去世。更可疑的是,他们人寿保险的受益人都是铃木阳子。 难道阳子就是连环骗保杀人案的凶手? 除此之外,铃木阳子还涉嫌另一起杀人案。 2017年10月,中年男人神代在家中遇害,身体被武士刀连捅数十次,失血过多而亡。而阳子就是神代的情人。据神代下属交代,案发当晚,神代和阳子正好在一起。 种种疑问致使警方继续追查下去,也因此解开了铃木阳子悲惨的一生。 她只不过是一个在扭曲原生家庭关系里唯一被遗忘的女人。 自小,妈妈的眼里只有弟弟,弟弟什么都好,铃木阳子收不到任何来自妈妈的疼爱。 " 然而,弟弟却因为车祸去世了。 同样伤心的阳子却要承受妈妈扭曲的怒火。 " 终于,爸爸欠下巨额欠款丢下母女俩离开了。 " 房子要被收回,母女俩被迫搬出去,妈妈搬去了远方的哥哥家,留下阳子一人。 " 或许无数个被家庭不公平对待的孩子都曾有这样的疑问吧? 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难道不该也是被期待的那个生命吗? 不是自己选择的来到这个人世,为何做了决定的人却无法对自己负责? 因为无法生存,独自一人去往东京工作的阳子,生活工作均不如意。 工资低、租金高、无法交际、越来越孤独… 和所有的失足少女一样,她也无奈走上了“被骗”的一条路——成为保险公司的一员。 这似乎是一个好的开始? 事实却是… 被洗脑 " 被嘲讽 " 被鼓动 " 终于,她走上了以肉体换保单的路。 然而,好景不长,换了个上司,她因为违规被辞退。 终于,走投无路的她走上了那条路。 " 在这条路上,她和神代相遇了。 神代专做贫困生意,通过给生活困苦的人提供衣食住宿,让他们去申请生活保障金,然后拿走大部分保障金,从而获取利益。 面对生命的威胁,她此生第一次选择了反抗,她决定利用自己多年的保险经验“赚钱”。 " 阳子的计划很简单,找到渣男前男友,骗其结婚,买保险,假装车祸杀掉“丈夫”并获得保费。 用这样的手段,他们先后杀了三个人,并先后获得3亿日元高额保费。 终于,在神代计划第四起谋杀时,阳子又一次反抗了,她和即将“被谋杀人”串谋,杀死了神代。 那么,在“阳子”孤独死的背后,真相又是什么? 杀死神代,拿走巨额保费的阳子,害怕终有一日真相会被发现。 于是,她做了人生的最后一次反抗计划。 阳子遇到过去的同事,将其骗到自己的公寓,杀死了她,拿走她的身份证。 来到妈妈的住所,诱导妈妈自杀,将装有同事脐带血的香囊放在住所。 自此,阳子得以以另一个人的身份活在这个世上。 一年后,坚持寻找阳子的警察,终于偶遇了“重生”的阳子。 """" 阳子终于等到了她想要的解脱。 《绝叫》这部剧改编自叶真中显的同名小说。 《绝叫》作为一本畅销社会派推理小说,曾入选了第36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 和本格推理注重解谜、悬疑派注重氛围不同;社会派推理则更注重对人性的描绘与剖析,以及各种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 《绝叫》展现了众多社会的阴暗面。 原生家庭的恶劣带给子女悲哀的人生影响。 社会上怀有“恶”属性的人对弱者的欺压。 日本越来越多的“孤独”人群,被生活抛弃,简称“弃民”。 生活有多艰难呢,我们常常在灾难之后,对那些拯救我们于水火的英雄报以感恩,感恩他们负重前行;我们也会在虚弱时感叹家人对自己无私的付出;甚至在低落又重拾自信之后敬佩自己的勇气。 然而,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居然,存在着这样一类人。 他们拼尽自己的一切却依然走投无路,以为偶遇“转机”却一次次都是“骗局”,人心无常,末路却始终就在前方。 对生活发出野兽般的嚎叫,终无回想。
尾野真千子,安田显,小西真奈美,片..
已完结

憨豆先生卡通版第一季

主演:Rowan Atkinson (Voice)
简介:<p>  在世界各地,憨豆先生这部片受到了广大人的喜爱,借此继而又推出这一睰《憨豆先生动画系列》。憨豆先生是个智商号称“007”他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幼稚、有一点单向思维(脑筋不转弯),有一点腼腆,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个思维有一点短路的家伙,他的喜剧感乃来自你我都有可能会发生的日常生活中。剧中对白极少,几乎都是靠他“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变化多端的表情”来呈现。这部片的主人翁是按电视主角罗恩艾金森的形象构图而成,故事的内容构思巧妙、创意搞笑。</p>
Rowan Atkinson (V..
HD中字

正义联盟之新的边际

主演:Brooke Shields ... Carol Ferris (voice),Alan Ritchson ... Aquaman (voice),Lex Lang ... Rick Flag,Lucy Lawless ... Wonder Woman (voice),Phil Morris ... King Faraday (voice),Kyle MacLachlan ... Clark Ke
简介:" 文|以太光小昭 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西方世界以及全球170个国家的在线互联网,伴随着年末的欢愉和亢奋,一部描写后-世界末日的电影横空出世,即便这部电影无法覆盖的区域,大家有意无意,也会被一张蒙眼女人带着俩蒙眼孩子蹒跚前行的剧照所吸引。 如果很多人对这张剧照还是无感,不知所云,不明就里,社交网络上浓烟四起的花式“蒙眼挑战赛”,也会逼迫全世界好奇的网民们,省出来几分钟,刨根挖底,去瞅瞅这帮做怪的人,这又是中了哪门子失心疯。人们后来知道,这一切都是源自一部叫做《鸟盒》(bird box)的电影 " 从2018年12月14日开启为期7天在影院的小规模放映之后,在紧接着的12月21日圣诞假期期间,《鸟盒》和其他重量级原创圣诞娱乐内容大餐一起,被netflix推到了自己全球网站的首页大卖场。 截止到2019年的1月下旬,也就是《鸟盒》上映四周后,圣诞新年季同时推出的其他影片已经渐渐消隐在netflix无涯的内容海洋之中,只有《鸟盒》仍然被放置在全网首页首屏焦点图,netflix站内最为宝贵的推广位上。这种推广力度,对于一家内容高频发布的视频网站,并不常见。也许《鸟盒》被寄予了什么特别的使命。 " netflix 官网首页首屏 《鸟盒》的魔力 作为一款惊悚类型片,你可以说《鸟盒》没有什么魔力。 《鸟盒》在线下小规模试映的短暂旅程中,收到得几乎全都是专业影评人的负面评价;美国两大大众影评网站烂番茄和imdb,观众们也给出了档次一致的测评: " rotten tomato " 在剧情和制作上中规中矩,很多情节设计,甚至经不起推敲;可以说是一部标准的速食尝鲜产品。而正是这部开始并没有被寄予厚望的速食电影,如果用大家熟悉的内容评价指标,“阅读”,“点赞”和“收藏”来衡量,在“阅读”量单项数据考评上,却创出了netflix原创历史新高。 以至于netflix,这家全球视频流媒体第一巨头,打破产业行规,突破自我底线,在流媒体视频行业(amazon,hulu)大家对内容和用户行为数据三缄其口讳莫如深的大环境里,破天荒第一次公布该电影的线上数据:全网上映7天之内,总共有4500万(45,037,125)账户观看了《鸟盒》。并声称这是在netflix原创电影历史上,第一部首周上线就能达到该观影量的原创内容。 按照netflix披露的2018年q3全球订阅用户总量1.3亿来推算,也就是说,世界范围内,有三分之一的netflix用户,在7天之内,观看了该影片。 先来说说这部迷一样的电影。 《鸟盒》改编自乔什·马勒曼的同名小说。该小说在2013年,甚至还没出版之前就被环球影业买走。但命运不济,曾经被列入“黑名单”(剧本很好但没有投产的剧本名单列表),在好莱坞辗转并没有机会被投入制作,直到遇到了netflix。 《鸟盒》的导演是苏珊娜·比尔(susanne bier),58岁丹麦著名的电影导演,制片人兼剧作家。依照美国电影工业的倾向,比尔其实算是艺术片导演了。2006年她执导的电影《婚礼之后》(after the wedding)曾入围过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2010年她的《更好的世界》(h?vnen)赢得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016年执导的电视电影《夜班经理》(the night manager)又为她赢得了第68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鸟盒》的编剧埃里克·海瑟尔 (ericheisserer),2017年曾凭借科幻片《降临》(arrival),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要说《鸟盒》最大的显性卖点,就是领衔主演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了。 桑德拉·布洛克算是好莱坞一线大明星。在2010年就凭借剧情片《弱点》(the blind side)获得了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2014年又凭借《地心引力》(gravity)获得了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据说布洛克对剧本的选择非常苛刻和精明。 " 在《鸟盒》里,她以54岁高龄扮演的年轻妈妈马洛琳,与男配角,一个28岁的黑人影视新星之间的爱情对手戏,也非常反传统。 " 《鸟盒》 剧照 女主马洛琳和患难中相识的汤姆 《鸟盒》的故事并不复杂。一种神秘的死亡力量席卷全球,虽然这种恐怖的灵异没有在影片中正面出现,但正常人只要看到它,就会陷入神经紊乱和疯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自残自杀。几个幸存者发现了人类能够暂时逃避死神的方法,就是用布蒙住双眼,只要不看到它,就不会自残。但也有例外,神经病却能因为自身先天精神残疾,反而可以直视灵异,但其精神却已经灵异控制。 马洛琳和几个平民躲在一处民宿里,所有的窗户密封,本计划生人不得入内,但却因为善心救助了一个已经被灵异控制的神经病,引狼入室,导致其他避难者纷纷毙命。 在一次蒙眼外出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细心的马洛琳发现,鸟笼里的金丝雀不但可以存活,而且可以对危险产生预警。一旦它们发觉灵异出现,就会在鸟笼里死命扑腾。 " 《鸟盒》剧照 马洛琳躲躲藏藏度过了几年室外蒙眼生活之后,一次偶然的无线电讯号,告诉她在大河的下游,有一处人类的庇护所,那里可以给幸存的人们提供安全的生活。于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住宿,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孩子们蒙眼踏上了寻找避难所的艰难旅途,并在一路上克服了来自自然和灵异的双重威胁之后,抵达目的地——一所盲人学校。 这就是《鸟盒》所讲述的故事。做为一部惊悚片,没有特别烧脑的悬疑设置。看不出是几块钱的特效,作为巨大的反面威胁,灵异在影片中一面没露,却绝杀人类于一瞥;影片中出现的市区骚乱失控大火熊熊的场面,还为netflix引来了诉讼官司,因为netflix未经允许,使用了真实的车祸现场新闻报道视频资料。 据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鸟盒》的成功,要绝大部分归功于桑德拉·布洛克的影响力。另外,给她搭戏的几个角色也不能小觑。其中有俩都是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的演员,有一个是艾美奖获奖演员,有个演过《侏罗纪公园》的亚裔演员,还有那个和她演对手情感戏的黑人演员,曾凭借201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获得不少国际奖项。 这个卡斯阵容,秉承了netflix算法决策的机制。来自不同族裔,白的黄的黑的,都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在全球各大洲netflix覆盖的用户群体中,每张脸都极易被识别定位。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多元化,口碑覆盖面广泛的演员建制,以及这些配角在影片中精心设计的出场方式,才为《鸟盒》积攒一定的人气。 还有就是netflix给《鸟盒》匹配了不逊于传统电影的线上大规模营销攻势。浏览各大网站,桑德拉·布洛克那张带着孩子蒙眼探路的宣传片就会自动弹出。 另外,以推特为首的社交网站,网友们对“蒙眼狂奔”这个点的热议和狂热模仿,几乎引发病毒式线上传播,对《鸟盒》成功吸睛似乎也是功不可没。 但即便是这样,业内,不论是影视圈还是媒体圈对《鸟盒》的成功,对netflix对外声称7天4500万账户这组数据,还是将信将疑。 一个匿名制片人告诉美国知名的媒体businessinsider,“虽然我是netflix的粉儿,但让我相信有三分之一的订阅用户不但看了这个片子,而且是在它上线7天之内,这就有点深不可测了”,“这部电影可一点都不走心”。 cnn等各大知名媒体,不但纷纷质疑数据的准确性,指责没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来验证netflix4500万观看账户的真实性;而且认为netflix一反常态,对外公布内容观看数据这个举措,无疑将会引火烧身。 " 深不可测 没有第三方数据统计来做背调验证数据真实性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好莱坞报道说,依据传统电视收视检测机构尼尔森的svod content ratings(付费订阅内容评级)监测结果显示,在《鸟盒》上映的7天内,单是全美,就有2600万个观众观看了该片。鉴于netflix是全球线上发行,那也就是说除了美国本土,《鸟盒》的在其他国家的受众还有1600万。 但令产业仍然疑惑的是,netflix公布的“4500万个帐户”,到底怎么界定。 如果记录的是独立观看帐户,那就意味着实际真正观看该片的人次会更多,远远不止4500万,一是因为节日期间有可能一个家庭多人观影,二是因为netflix的账号可以被有限度的分享使用。 再者,如何界定有效观看帐户。传统电影行业,大家买了票进电影院看电影,如果不是中途有急事或者是影片太烂,大家哪怕在座位上把影片睡过去,也会坚持从头到尾电影足时放映完毕后离场。但线上播放电影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家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中间可以暂定,可以回放;不小心点错了,或者看十分钟,看20分钟不想看了,也算是这个帐户看过该片了。 真对这些疑问,netflix的发言人终于站出来发声,说他们是按照账号观看《鸟盒》时常超过该片总时长的70%后,才算做一个有效账号。也就是说4500万个观看账户,每个账号背后的用户都观看了至少87分钟的《鸟盒》(全长2小时4分钟);而且这4500万个账户,是排重后的独立观看帐户。也就是说,真正看过《鸟盒》的人会更多。 试想一下,在传统电影产业语境里,如果这4500万是首周的观影人次,如果按照美国平均票价9.14美金,换算成票房就有4亿多美金。首周全美4亿美金的票房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也算是很好的成绩了。更何况是相比《鸟盒》不到20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 当然网上也会有很多持反对意见者。鉴于该片本身比较平庸,因为订了netflix会员,观看《鸟盒》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他们才选择在线上观看;如果在圣诞季全家团圆的时刻,还得从家驱车出来,单独花钱买票到大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他们可能就放弃了。所以判定,线上观看人次和换算后的线下票房收入,应该会相差非常多。 " 真实观众的声音,是如此的宝贵。暗藏玄机。 你可以消极得去理解,《鸟盒》做为一部电影,质量上看来真得差强人意;但在电影本体口碑并不算特别积极的局面下,该片在线上还能收获这么多的关注和流量,这的确释放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是不是可以认定,单纯线上电影发行模式在商业层面被验证成功。 依据传统电影盈利模式,或许可能会导致《鸟盒》票房失利,因为第一,线下观影对人们来说,需要较为复杂的决策过程,任何口碑上的负面,都会直接打击用户的观影动机;第二,线下泛用户大规模宣发,投入产出比不能精确追踪。 相比之下,在netflix的线上订阅模式下,可以定位目标受众,并在定位后实施精准线上推广,即便片子口碑不好,但目标受众一旦被一个或两个营销因子所触动,他们就有可能去实施线上播放行为,因为决策简单,以非常低廉的成本(金钱,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一部网红内容,他们何乐而不为? 再深入去讲,在传统电影行业,也许像《鸟盒》这样剧本不硬,导演是中老年妇女的中小成本类型片,或许压根就没有机会被拍出来,这不但对多元化电影创作者的培养和发展会是一个阻碍,对观众接触多元化电影娱乐内容也将会是一个损失。 从以上这些层面去推导印证,《鸟盒》所带来的高流量,对netflix的商业模式,由算法主导的项目策划运营机制,它在原创电影内容上的布局和投入,对于电影人才,对于观众,对于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价值上都给予了检验和高度认定。 全球百年传统电影行业,一部电影成功与否,都是用实打实的票房销售数据来衡量。另外,已上映电影当天、首周的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周票房纯回收,电影上映周期票房整体回报与成本投入之间的产出比,这些数据都可以拿来评估一部新电影项目的题材,选用的演员,未来是否对电影受众有足够的吸引力。但《鸟盒》几乎完全摒弃了这些传统的产业标准。 《鸟盒》58岁的女导演苏珊娜·比尔有过这样的陈述:“一切似乎都不寻常,需要非常仔细地去思考这背后传递的信息;过去一部电影成功的经典标准要不是票房,要不是获奖情况。《鸟盒》对电影传统衡量标准提出了挑战,它开创的现象,必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说到这里,《鸟盒》的地标性价值和力量也慢慢现形。 1,它是netflix自己的一个较为成功的市场测试产品 通过这波运营,netflix积累了对原创电影内容制作和线上发行各个环节宝贵的数据和经验。特别是在营销环节,与以往上百部的netflix原创电影拍出来直接上架不同,《鸟盒》让netflix看到了,一定规模的线上营销付出物有所值;另外,只要运营得当,找准用户某些观影动机,线上电影发行,可以对某些负面口碑免疫。也就是说,线上电影发行,要比线下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获客空间。 2,它是美国流媒体影视内容行业的推助器和“搅局者” 此次netflix破天荒公布了观看数据,是对好莱坞传统产业电影人才的又一次强力号召,不但对自己有利,未来将会吸引更多一线大牌加盟netflix原创,而且会提升人才向整个影视流媒体产业的流动和渗透;但另一方面,随着netflix对数据的逐渐公开,也会迫使hulu、amazon prime这些主要流媒体玩家,apple、迪士尼等跃跃欲试想后来入局的重磅选手都得公开数据。整个产业会更加透明,形成更为合理健康的竞争环境。 3,它是netflix 自己的革命者 数据的口子一旦撕开,就再也没有收口的机会了。虽然最终订户的增长是netflix最为关键的估值标准,但嗜血的华尔街将学会向以往盯着某部片子的票房盈收一样,来同时关注netflix 高投入原创产品的数据产出;传统好莱坞将会比华尔街更加紧张netflix的这些线上观影数据,伺机寻找netflix的漏洞,因为一旦线上电影原创首发、线上观影成为强需求,将直接影响观众未来会有多大的动力再迈进电影院,为他们奉上票房。所以今后一旦在数据上有任何失利,netflix将会致自己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有趣的隐喻 需要特别提下《鸟盒》中的“鸟”。 在《鸟盒》的编剧埃里克·海瑟尔改编的上一部电影《降临》中,也有过对于笼中金丝雀的情节设定。《降临》中女主角语言学家路易斯一次次钻进外星生物的飞船,跟外星生物“七肢桶”交流的时候,每次都要拎着一个鸟笼。 " 《降临》剧照 《降临》中笼子中的鸟是用来检测外星飞船中的空气是否安全。这个方法已经在采矿业使用了上百年,短语canary in a coal mine(矿井中的金丝雀,意义为“危险的预兆”)也出自此处。 " 电影《鸟盒》中笼子里的鸟,是为了探测灵异的出现,也是用来危险预警。 " 截止到目前为止,根据netflix 公布的年终财报,《鸟盒》上线四周以来,全球已经有8000万家庭(household)观看了该片;在2018年的最后三个月,与以往季度相比有更多的用户订阅了netflix的服务,达到884万新增,比2018年10月份预期的760万超出100多万。 是福是祸。彼之砒霜,他之蜜糖。在netflix向全世界祭出的这个《鸟盒》之后,全球影视娱乐产业,终将会走向何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Brooke Shields ....
已完结

囧男窘事第三季

主演:Steve Dildarian ... Tim (voice)
简介:  这部剧是08年下半年冒出来好得出人意外的爆笑小喜剧。本来作者想拍个电视剧,但找不到真人演出,又找不到动画师帮他画,于是就自己摸索著用动画软体做了个短片,然后拿去参展,竟然被HBO看上,就此搬上萤幕,成为继Flight of the Conchords后,HBO又一最新喜剧杰作。本剧围绕主人公TIM的工作生活展开,讲述了这个囧男每天被同事调侃,被女友折腾,被朋友涮锅的种种窘事。整集25分钟的动画,虽说没有笑的前仰后合,不过一直是让人欲笑还抑之的状态。虽然画面很简单,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不过精彩诙谐的对白完全弥补了画面的缺憾,甚至使原本简单的画面更透出一股灵气。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配音演员口齿清晰,发音纯正,语速虽然快,不过用词简单,是难得的学习口语的优秀教材。不过先提一下,毕竟是成人动画,所以有些段子还是有点颜色的,不要把它想象成PG或者是G级别的动画。
Steve Dildarian ..
已完结

听见你的声音

主演:李宝英,李钟硕,尹相铉,李多熙,金海淑
简介: 10月17日,翻拍自韩剧《听见你的声音》国内奇幻爱情剧《没有秘密的你》正式上线。开画6.5,后上涨至6.8,评分两极分化。 喜欢的观众说:就喜欢这样不动脑子的轻喜剧,姐弟恋很甜很有意思。 不喜欢的观众则表示:看过原版就知道高下立见,有些东西真不是照搬照抄就能表现出来。 " 《没有秘密的你》开场的镜头莫名其妙,分明是目击犯罪现场的可怕场景,偏要用浪漫的慢镜头表示男女主角的相遇是多么命中注定。 戚薇比较适合精英女律师,但金瀚身上完全没有年下小狼狗的影子。选角失败就算了,连原作中最重要的「罪犯杀人动机」都改掉了,完全失去代入感。 " 就像网友说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一部不及格的翻拍作品上,倒不如再刷一遍高达8.6分的原作。重新感受《听见你的声音》这个悬疑而又浪漫的故事。 " 《听见你的声音》是由韩国实力派人气演员李钟硕、李宝英主演,俩人虽有10岁的年龄差,在剧中却cp感十足。并且两人当年凭借这部剧双双提名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男女主角奖,最终李宝英夺得视后桂冠。 " 截止目前,《听见你的声音》在豆瓣仍高达8.6分,被不少网友列入个人十佳韩剧之一。 " 十年前,一个平常的夜晚。 幼年朴修夏和父亲和一辆大卡车发生车祸,卡车司机十分凶残,将还活着的修夏父亲杀死。而后,又意图杀死修夏。紧要关头,马路边传来手机拍照快门声。偶然遇见凶杀案的少女慧星将司机准备杀人的照片拍了下来。 " 彗星非常害怕,被发现后当场就愣住了。直至同伴度妍提醒,才反应过来开始逃跑。 司机并没有抓到她们,也没有记住她们的脸。如果就这么一直躲藏下去,并不会有什么危险。 " 但,彗星并没有选择躲藏。 面对司机:“如果你们敢出来作证,我就杀死你们”的威胁,她仍旧勇敢站了出来,为修夏的父亲讨回公道。一晃十年过去,彗星和修夏都成长为大人,当年的凶手司机也出狱了。 能听见他人内心声音的修夏听见了司机想要找彗星复仇的想法。于是他死皮赖脸,不管彗星有多么烦他,都坚持留在彗星身边,保护她的安全… " 《听见你的声音》是2013年的作品,距离现在已经有整整六年时间。但这部剧的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每年夏天,剧迷都会去豆瓣评论区打卡:太好看了,我又忍不住重刷了一遍! " 故事中有三个重要的元素。 分别是:循环报复的仇恨,辩护律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修夏和彗星之间浪漫的爱情故事。采用单元剧形式,每三集一个案件,每个案件都跌宕起伏,折射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堪的事实。 " 与此同时,修夏和彗星之间的感情也随着案件的不断发生而变得亲密。 最开始时,彗星并不知道修夏是自己当年救的小男孩,非常讨厌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高中生。但最后,彗星慢慢被执着的修夏所感动。不管被推开多少次,修夏都一直在原地等候,给观众带来一个甜蜜的故事。 " 最重要的是,《听见你的声音》中有一条非常深刻的、对仇恨的处理支线。 因为害怕司机杀害彗星,所以修夏想要先下手为强解决掉司机。但彗星阻止说:“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不是受害者了,而是一个杀人犯。”用最柔和的态度去化解「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件事情,从而给予观众启迪。 " 另外,剧集中还有很多甜蜜的细节。 比如说,修夏总是恰到好处出现在彗星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时刻。又比如说,修夏因为意外而失忆,但后来,他又一次爱上彗星。 " 最让观众感到心动的,是修夏准备和司机做一个了解前告别彗星的画面。两人约在海洋馆见面,在海洋馆的「眼泪之吻」至今都被誉为韩剧中最经典的亲吻片段之一。 " 律师所处理的案件具有深度,对仇恨的处理方式非常理智,主角之间的爱情也是浪漫得恰到好处。这是《听见你的声音》成为经典韩剧最重要的三个原因。 再加上李钟硕和李宝英欧尼之间强大的cp感,这个故事注定会让无数剧迷心动。 " 再反观最近上线的《没有秘密的你》。 点点能理解翻拍剧可能水土不服的问题,但实在是没有办法接受「司机的杀人动机被修改」这一设定。 " 原作中是因为司机和修夏父亲有仇恨,这才呈现出对「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探讨。 但国产翻拍版中,司机最开始想过救孩子的父亲,但父亲死了。短短几秒内,司机的心态就从想要救人变成了杀掉孩子一了百了。不符合逻辑就算了,还毁掉了原作的精髓。 " 戚薇和金瀚之间有没有cp感这件事点点不做定论,但就从前两集的节奏、故事设定来看,这部剧远远不如原作。想要猎奇的观众可以看看,但如果是《听音》铁粉,就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
李宝英,李钟硕,尹相铉,李多熙,金..
HD中字

一场大火之后

主演:Razvan Lutac,Mirela Neag,Camelia Roiu,Catalin Tolontan,Tedy Ursuleanu,Vlad Voiculescu
简介:" 《集体》: 一次内植,一个问题与它的回答 以及 罗马尼亚纪录片新浪潮登上世界舞台? " 作者:胤祥 电影学者 2021年对罗马尼亚电影界是个不错的年份。先有拉杜·裘德加冕金熊,正式坐稳罗马尼亚当今“四巨头”席位,后有亚历山大·讷讷乌的《集体》抢下两个奥斯卡提名,而这也是历史上罗马尼亚电影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这是之前无论是前辈大师扬·波佩斯库-戈波或是卢奇安·平蒂列,亦或是新浪潮风头最劲的“三巨头”,均未能达成的成就。此前最好成绩是克里斯蒂安·蒙久凭借戛纳双奖作品《山之外》入围过最佳外语片短名单(另一个最接近提名的是,拿下克莱蒙费朗大奖和欧洲电影奖最佳短片的「圣诞礼物」,该片入围过最佳真人短片的短名单)。不过再往前数,蒙久的《四月三周两天》未能入围短名单,除了引发巨大争议(当年一篇著名吐槽评论的标题为《请问“奥斯卡丑闻”用罗马尼亚语怎么说?》)也引发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规则调整。 当然还可以聊聊的是罗马尼亚本国的提名程序。目前罗马尼亚选送代表本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评选的机构是罗马尼亚电影家协会(ucin,读音大概是“乌沁”)的一个专家委员会(而不是所有会员)。ucin虽然名称比较像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就是金鸡奖的主办单位),但是架构还是仿照奥斯卡背后的“学院”而建设的。ucin的投票结果经常很迷幻,比如在2016年他们就投出了普优的《雪山之家》,而并非人见人爱的蒙久代表作《毕业会考》。既然蒙久能撼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审规则,为了冲奥显然《毕业会考》是个更好的选择,很可能挤掉《禁忌之恋》砍下罗国影史第一个奥斯卡提名(当然那一年的局面是法哈蒂因为川普的政策意外反杀成功二封反正也没奖……)。蒙久在墙外更香那简直是不争的事实。莫说这个,蒙久跟罗马尼亚戈波奖闹翻也好几年了…… " 克里斯蒂安·蒙久代表作《毕业会考》海报 这次《集体》拿下两个奥斯卡提名,堪称罗马尼亚电影又一个历史性突破。当然2019-2020年的罗国电影并非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便是纪录片方面,拉杜·裘德的两部力作《大写印刷体》和《火车出站》也可以一战。那么为什么是《集体》?这个选择还是颇有些意味的。 " 《大写印刷体》海报 " 《火车出站》海报 首先可以看看《集体》的电影节路线。影片于2019年威尼斯电影节特别展映,并同时登陆多伦多电影节——这是典型的颁奖季电影的路线。影片好评如潮之后还入围了包括阿姆斯特丹idfa、哥德堡、圣丹斯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电影节,并拿下了2020年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影片在美国转了一圈电影节后进入发行流程,并收获一堆影评人协会的提名与奖项,还拿到了英国学院奖和独立精神奖提名(未颁奖)。这一通操作其实有点像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修女艾达》。 美国观众和影评人很容易理解这部影片。首先是社会公正-调查记者这个题材,影片里调查记者那条线剪得实在有点像《聚焦》,当然更大一个故事是个人对抗大公司/政府,官商勾结,线人爆料、腐败窝案、政治谋杀、内幕重重这种戏码,简直是美国电影电视剧的标配。这个故事易于共情的点还在于恰逢新冠疫情,不仅影片谈的就是医疗体系的问题,而且卫生部长那条叙事线,稍稍一联想就是川皇抗疫不力,有识之士勉力支撑屡败屡战的投射,简直不要太像。加上愿意在电影院里读字幕的观众(奉俊昊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而且其实《里夫金的电影节》里,“subtitled film”应该直接翻译成“外语片”才对嘛)本身就是教育程度较高的、政治上倾向民主党的观众。怎么可能不把这部片子“内植”成自己的经验? " 《聚焦》海报 稍稍解释一下“内植”这个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戴锦华老师提出的这个概念极好地解释了《阿甘正传》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戴老师认为《阿甘正传》对美国六十年代伤痛的处理方式,被中国(知识界/电影界)借用,象征性地疗愈了一部分文革及八十年代末的伤痛,这个内植的过程在于,我们这边的伤痛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无法被言说(只能是“伤痕”)和想象性的抚慰,而必须借助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文本,用以代替自己的经验,其实也带有“移情”的过程。类似的例子比如《悲情城市》,比如最近电影圈人人交口称赞的《亲爱的同志们》(这个译名才准确……)。美国观众和影评人对《集体》的内植稍有不同,只是因为他们还处在忙着拍《神奇女侠1984》这种打脸片的阶段,以及疫情来的太快,能用来抚慰和反思的影片还没拍出来,这时一部如此好看,如此对症下药的片子出现(不过恰好是罗马尼亚片而已),当然,要叫好。 回来说《集体》这部影片。译名方面曾长期被译作“科莱采夫”,这个翻译也蛮搞笑的,音译也不能这么译(标准音译是……科莱蒂夫)。港译“医官同谋”并不准确,因为还有供应商的问题;台译“一场大火之后”还算不错。不过直译“集体”还是比较准确的,“集体”俱乐部本身开在一个前工厂里,而这个工厂空间是一个典型的后冷战标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这也被认为是罗马尼亚的一段黄金时代),罗共执政时收归国有,罗共倒台后原来的所有者未能成功收回,反而成为了前厂长的私人财产——典型的后冷战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案例。“集体”这个颇具社会主义历史的命名,提示着工厂的空间和前社会主义历史,同时也暗示着后续事件中,记者与新卫生部长要对抗的也是一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成为既得利益联盟的“集体”。 影片主要人物托隆坦具备一切斯皮尔伯格影片男主角的特质,看上去是个“普通先生”,但被不公正激发出了惊人潜能。嗅觉灵敏,业务熟练,下手稳准狠,也有积极的社会介入意识。在调查“集体”事件(罗马尼亚对这一事件的说法叫做“稀释消毒剂丑闻”)之前,托隆坦是罗马尼亚第一大体育报纸《体育日报》的主编(2009年发行达6万多份)。《体育日报》创刊于1924年,一度也做得很大,2008年甚至还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2014年关闭),2010年改版后还曾刊发3d图片广告。2018年被瑞士荣格集团收购。不过影片中出现的报社印刷厂已经被报废并拆除了。托隆坦跟随这部纪录片也去了许多电影节,随着颁奖季的一片好评,他也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焦点人物,如今以数字出版为主的《体育日报》也自豪地在网站上援引《纽约时报》的评论“我真的想知道《体育日报》这种头版只关注足球的报纸,是怎么培养出如此出色的新闻调查团队的。” " 托隆坦 当然,如果你读托隆坦的博客的话,他自己就专门开了一个“调查”的分类,虽说他的第一分类是足球,但他的足球文章写得是越来越少了……现在基本上是个专业调查记者了。他在调查“集体”事件之前,就曾经调查过罗马尼亚足球界的洗钱案,其结果是包括著名球星格奥尔基·波佩斯库在内的8个人被判刑。最近他一直在报道跟疫情和疫苗有关的新闻。在奥斯卡提名揭晓后,他发了三篇文章。来看看题目吧: 3月15日:调查记者在哪里等待奥斯卡的新闻?在布加勒斯特法庭上是最好的方式 (这篇文章也很劲爆,托隆坦写到他最近三年一直在调查的中国黑帮拉皮条案……) 3月15日:narcis hogea:对父母而言,最悲惨的事情是失去了孩子,并感觉他死得毫无价值。我现在可以说:“alex,我们亲爱的儿子,世界将听到你的故事!” (本文发布于提名公布之后,是对火灾中烧伤、因无法出国治疗而在医院去世的alex hogea的父亲的采访。托隆坦写道:“这次的曝光,让这个故事不再仅仅属于我们,整个国家都在质疑,并且等待答案”) 3月22日:186次庭审0最终宣判,“集体”事件相关的5个案件中的司法公正 托隆坦在这篇跟踪报道中指出,时隔五年,仍然没有任何责任人受到法律的惩罚。五个案件分别为:“集体”俱乐部消防安全案(上诉中,4月2日下一次宣判)、malaxa医院经理挪用公款案(已有7人认罪并被判刑,主犯未审结)、malaxa医院经理虚假合同案(延期审理)【这一案件出现在纪录片当中】、hexi制药案(即影片中稀释消毒剂丑闻,这一案件被两个法庭拒绝审理,“没人想审理这个案子”。最终于2019年初审,此后被上诉法院推迟审理),以及“集体”中烧伤者医疗事故案(还在检察官办公室,连被告都没有被确定)。 看看是不是业界良心?热点都蹭的这么业务! 影片的剪辑和叙事线安排显然也是在向《聚焦》靠近(不少构图和细节安排都很像)。不过影片的结构也并非没有瑕疵,比如视点在后期切换到新卫生部长一边,虽说“书生救国+技术官僚+对抗体系”的人物弧线挺不错,但视点上就比较割裂,而且问题逐渐被带偏了,最后落到器官移植法案上面,不由得不说这是有些离题——但这也可以说是纪录片/non fiction的题中之义,由医疗体系的问题讨论到政治体系(尤其民粹政治势力把医疗问题政治化……)上。 " 新卫生部长 问题在于,中国观众或者美国观众,搞得清楚罗马尼亚政治么? 我来捋一下时间线: 2015年10月30日 火灾 2015年11月3-9日 罗马尼亚多地爆发群众游行,抗议政府无能。 2015年11月4日 总理蓬塔及社会民主党(psd)政府辞职。 2015年11月17日 总理乔洛什及无党派的技术官僚政府上台,执政至2017年1月4日。 2016年3月27日 追思会——电影时间线开始 【追思会文章链接:https://www.tolo.ro/2016/03/27/parintii-victimelor-de-la-colectiv-ne-ati-furat-suficient-25-de-ani-gata-lasati-ne-sa-traim/】 此后是托隆坦的调查,爆出丑闻,文章可以在他的个人博客上阅读,如2016年4月的几篇著名文章: https://www.tolo.ro/2016/04/ 比如这篇直接怼卫生部长的: " 2016年5月9日 原卫生部长辞职。 2016年5月20日(周五) 新任卫生部长弗拉德·沃伊库莱斯库上台。 2016年5月23日 hexi制药老板dan condrea死于车祸。 此后就是卫生部长的时间线,尝试改变,但是陷入了死结。 然后是结尾: 2016年12月11日 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得45%的选票,取得67个参议院席位及154个众议院席位(全部席位:参议院136,众议院329,最终由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联盟党联合组阁)。 看清楚了吗,政府在火灾之后就辞职了,影片开始于火灾发生的5个月后。托隆坦反复质询的是技术官僚政府的卫生部。所以影片的时间线聚焦在“集体”俱乐部大火发生之后一年内的事情,而且要点在于……体育记者可以搞调查,但技术官僚救不了罗马尼亚。卫生部长跟父亲那个电话,简直就是“如此生活三十年,大厦还没崩塌”。问题在于,当年罗马尼亚可是革命成功了啊,然后呢? " “集体”俱乐部大火 所以,影片这个奇怪的结构是有用意的,前半段是托隆坦的调查与提问;后半段转到卫生部长视点的段落,当然是一次试图回答,但并不是预想中的答案。一铲子挖下去,挖出来的是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所以这才是纪录片比起故事片更动人的地方,因为即便生活再像电影,它仍然不是电影,没有剧作法或者观众要求的大团圆结局,它的结局是,无解。 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不能不明白? 如果你以为影片说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揭露了腐败导致的医疗事故并导致卫生部长下台,那只是一个层面。影片对这个事件的分析还是得需要结合些国情才看得出来。比如,革命后的私有化/资本主义化进程,新既得利益群体的形成,新社会制度下旧的权钱交易和腐败的模式,社会运动的遗产,民粹主义的兴起,以及当今社会政党政治的弊病,环环相扣,死结纵横。 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导“火”索。 熟悉罗马尼亚历史的都知道,1989年圣诞节前那一个星期发生了什么。 我不禁怀疑导演讷讷乌有些历史循环论,不过只是在这一刻,才能发现这一代罗马尼亚导演,共同都在处理着一个命题:究竟1945-1989年的历史是如何在影响着今天。在普优那里,是“咖啡与香烟,还是这一套”,是勒泽雷斯库先生之死的偶然与必然;在蒙久那里,是《毕业会考》里让下一代赶紧离开这片土地;在波蓝波宇那里,是后革命社会中,一些改变了,一些尚待改变;在拉杜·裘德那里,影响着今天罗马尼亚社会的历史,得从二十世纪初数到直到革命之后。 " 亚历山大·讷讷乌 把现实的问题历史化,罗马尼亚导演太擅长了。 随着这两个奥斯卡提名,被罗国评论家宣布了好几次的“罗马尼亚纪录片新浪潮”终于算是站在了聚光灯的中央。从早年的安德烈·乌日克、弗洛林·耶潘和亚历山德鲁·所罗门开始,新世纪以来的罗马尼亚纪录片其实一直也相当扎实,还诞生过《齐奥塞斯库自传》《共产主义银行大劫案》这样的杰作。但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统治力如此之强(至少在国际电影节圈子里,2005-2013算是顶流),也掩盖了不少纪录片光芒。随着跨界过来的裘德大放异彩,加上2020年讷讷乌和拉杜·乔尔尼丘克的巨大成功(后者2020年纪录片《我的家》(acasa - my home)获得圣丹斯世界纪录片最佳摄影奖,并入围多个重要电影节),再来一个导演就可以正式宣布纪录片新浪潮了! 来源: 深焦deepfocus
Razvan Lutac,Mire..
HD中字版

声之形

主演:入野自由,早见沙织,悠木碧,小野贤章,金子有希,石川由依,潘惠美,丰永利行,松冈茉优,小岛幸子,武田华,小松史法,谷育子,镰田英怜奈,滨口绫乃,绵贯龙之介
简介:钢琴梦 " 鲸鱼梦 " 愿景 " 向日葵 " 天使下凡 " 天文馆 "
入野自由,早见沙织,悠木碧,小野贤..
HD中字

沉睡的声音

主演:茵玛·奎斯塔,Maria Leon,马克·卡罗特,Daniel Holguin,阿娜·瓦格纳
简介: 看完《银翼杀手2049》,让我念念不忘的除了年轻时的西恩·杨,还有大家的共享女友“乔伊”安娜·德·阿玛斯,这么善解人意的机器人女友请给我来一打。 " " 安娜的美过目难忘又意味深长。在她身上你可以同时看到伊莎贝尔·阿佳妮的忧郁、佩妮洛普· 克鲁兹的狂野以及玛丽莲·梦露的性感。 " " " " " " ↑安娜为《好莱坞报道者》拍摄的一组硬照 1988年出生安娜·德·阿玛斯是古巴人,她在少女时期就梦想成为演员。十六岁时,安娜参演了处女作西班牙电影《来自法国的玫瑰》。 之后,安娜离开生活了十八年的哈瓦那,前往西班牙追寻自己的表演梦。 安娜的祖父母都来自西班牙,古巴的官方语言也是西班牙语。她在西班牙的发展也还算顺风顺水,这个时期她的代表作包括电影《性,派对,谎言》、《死胡同》以及剧集《寄宿学校疑云》、《西班牙传说》等。 23岁时,安娜嫁给了大她八岁的加泰罗尼亚演员马克·卡罗特(代表作《沉睡的声音》),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2013年两人宣告离婚。 次年,安娜决定前往好莱坞发展,这也意味着她不得不放弃此前在西班牙的表演事业。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又得从新人做起。” " " " " " " " " ↑安娜为flaunt杂志第156期拍摄的一组硬照 到了好莱坞的第二年,安娜就连续跟基努·里维斯合作了《曝光》与《敲敲门》两本中小成本电影。这两部电影里,安娜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她的美丽与性感。 再到后来的跟埃德加·拉米雷兹合作的《石拳杜兰》,跟迈尔斯·特勒合拍的《军火贩》,与斯科特·伊斯特伍德搭戏的《超速驾驶》,安娜好像一直在扮演主角们的女朋友。 她本人对此的看法是: “好在那些角色不只是在家干等着,好在我还穿着裤子。” “如果我的角色能说上话,如果我能给画面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如果我是强大并且有力量,能够讲出睿智的对白,我不在意扮演别人的女朋友或者老婆。如果不是的话,这事就很没劲了。” " " " " " " " ↑安娜为西班牙版vogue 2017十月刊拍摄的一组硬照 安娜的下一部新片是跟裴淳华、克里夫·欧文合作的犯罪电影《三秒钟》。 希望《银翼杀手2049》之后,安娜不再只做大家的女朋友。 " " " " " ↑安娜为俄罗斯版vogue 2017十月刊拍摄的一组硬照
茵玛·奎斯塔,Maria L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