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之恋
主演:张国荣,钟楚红,柏安妮,胡大为,黄锦燊,郭追,琦琦,西瓜刨,何家慧,左燕翎,卢雄,欧阳莎菲,黄卓玲,肯·博伊尔,钟慧冰,金彪,许英秀,梁普智
简介: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仔,sir是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 而对于港片迷,今天是个不太好过的日子。 噩耗突袭—— 香港导演陈木胜因鼻咽癌去世,享年58岁。 " sir知道消息后犹豫再三,还是把手头正在写的稿子放下了。 没办法。 那些熟悉的镜头、光影与人,不断从脑袋窜出来。 《天若有情》《新仙鹤神针》《我是谁》《特警新人类》《新警察故事》《三岔口》《宝贝计划》《扫毒》....... 它们都出自陈木胜之手。 来吧。 一杯酒,一个下午,一篇可能仓促的文字。 让我们和这位老朋友好好道别。 " 01 初入影坛 作为导演,陈木胜几乎没有任何天赋。 非科班出身,无家庭背景,入行都是因为别人“捡”来的。 1981年中学毕业后,先是到丽的(亚视前身)电视台打杂,第二年跳槽tvb。 不得不说,陈木胜这次跳槽,是他很幸运的抉择,因为他遇到了一生的贵人—— 杜琪峰。 " △ 王天林、杜琪峰和陈木胜合照 作为杜琪峰杜助理导演,他经历了《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电视连续剧。 陈木胜回忆道:“在电视台我是跟他(杜琪峰)的,所以他对我影响更深。因为他对每一个镜头、对每一个演员的要求都很严格,所以很直接地影响我很大。” 当了9个月的副导演,学习最基本的导演技巧,他的这种用心,都被杜琪峰看在眼里。 有趣的是,杜琪峰在片场出了名爱骂人,连汪明荃、刘德华他都敢骂,但偏偏从来没骂过陈木胜。 杜琪峰培养过不少电影人才,游达志、游乃海、郑保瑞。 如果让他只选一个最爱,sir猜一定是陈木胜。 他不止教陈木胜导戏,还给了他做导演的机会,比如引见他给黄百鸣和梁普智,分别给他们执导了《呷醋大丈夫》和《杀之恋》。 这些都只是练手,最最最重要的是,让他执导了1990年的《天若有情》。 " 这部电影本来是杜琪峰、林岭东、王晶送给王天林的退休礼物(筹养老金)。 这么重要的任务凭什么给陈木胜这个新人? 按陈木胜的说法,当初他带杜去西贡采风,非常懂摩托车的他,给对方说了很多他当年飙车的经验。 说着说着,竟然还把杜琪峰折服了,于是让他试一试导演这部戏。 没人想到,这个富家女爱上古惑仔的电影一出,能有如此大影响,直接让吴孟达获得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吴倩莲得到最佳新人提名,更令刘德华有了“华dee”这个别号(刘德华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 华dee多少有陈木胜本人的投射。 那份义无反顾与世界为敌的痴情,那个不可一世的坏男子,那个单纯动人的女子,还有那辆如同白马般在马路上飞驰的摩托。 这一切都是《天若有情》给观众最动人的画面。 " 之后,“车”成为了陈木胜影片的关键元素。 摩托车,汽车,他总是喜欢在电影加段飙车戏。(最极致的当然就是《保持通话》,古天乐从头飙车和撞车到尾)。 《天若有情》的成功,让陈木胜在香港影坛走红,接着他认识了另一位贵人—— 徐克。 " 陈木胜曾说过自己是杜琪峰和徐克的徒弟—— “杜琪峰给予了我第一次当导演的机会。 徐克好像一个老师,每一次跟他见面,他都会不停地把他对电影里面的感觉,对电影的知识传给我,毫无保留。我跟徐克交谈就是吸收他的电影世界,每次见他就像是学生跟老师见面一样。” 他们两人曾合作过1993年的武侠片《新仙鹤神针》。 " 徐克亲自出任本片制片人和编剧,找来了梁朝伟、梅艳芳、刘松仁等大咖。 这部电影是徐克在《新龙门客栈》后写出来的剧本,当年很多人以为,这会是另一部徐克打造的《新龙门客栈》。 谁知道,完全跑偏了。 一部cult到极致的反类型武侠片。 里面那些借故讽今的对白,还有非常污的台词,都非常之徐克。 你在我体内留下的东西 我会用内力逼出来 我们不会有小孩的 " 但这样反而压制了陈木胜,虽然导演是陈木胜,但徐克没有给陈木胜太多发挥的余地,这始终是徐老怪的电影,不是陈木胜。 他真正确立自己的风格,要到1996年《冲锋队怒火街头》。 02 风格成型 " 《冲锋队怒火街头》是部致敬好莱坞《盗火线》的佳作,获得金像奖与金马奖的最佳剪辑。 sir心中陈木胜最好的电影。 也是陈木胜风格成型的作品。 警匪题材。 主演:刘青云、陈小春、吴镇宇、黄秋生。 客串:黄子华。 " 电影剧情无非是常见的警抓匪,但它足够带感。 节奏感十足的配乐,快刀斩乱麻的枪战,流畅自然的镜头组接,红红火火的爆破场面....... " " 这些元素,之后都成为陈木胜电影的标配。 《冲锋队怒火街头》之后,嘉禾的老板何冠昌先生对他说,“你先不要选择其他的方向吧,你就拍时装动作片,我觉得你在这个方向面发展会更好。” 也从这部电影开始,陈木胜成为了香港动作片的专业户,同时成为了华语电影界的“爆炸狂人”,香港的迈克尔·贝。 夸张了? 给你看下—— 《我是谁》。 " 《新警察故事》。 " 《男儿本色》。 " 炸炸炸…… 有陈木胜的电影,基本少不了炸药。 很多人会批评他的电影热衷于制造奇观,为炸而炸,刻意制造血腥暴力。 但他本人不同意这种讲法,首先他影片中的爆炸场面,大多数都是用远景或全景拍摄,而不会给你来个大特写,让观众反胃。 而且,每一场爆炸戏,他都做了大量准备工夫,为的是力求真实,爆炸一定要够逼真。 拍《男儿本色》。 他坚持要在香港商业中心地带的中环实地拍摄各种大型爆破镜头。 这就必须跟政府多个部门交涉。 程序很麻烦,但是为了真实,他坚持。 最终,他获得了香港开埠以来破天荒的拍摄许可证,封锁了中环的三条主要道路拍摄这场令人叹为观止的爆炸场面。 " 所有的视觉和听觉震撼,电脑和电视绝对是减分,只有在电影院里才能完整感受到。 无疑,陈木胜的电影是为电影院而拍的。 除了爆炸场面,动作戏同样是陈木胜的风格必备。 爆炸、枪战这些好莱坞都有,但是功夫动作,就只有香港有。 陈木胜一直认为,只有实打实的近身搏击,才最能代表香港动作片。 要求拳拳到肉,可不是每一个演员能满足他的要求。 成龙当然是其中一位,从《我是谁》,到《新警察故事》,然后到《宝贝计划》,最后到《新少林寺》。 " 成龙动作戏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但这并不是陈木胜调教有方,这是成龙本身的功底。 真正由陈木胜调教出来的动作演员,谢霆锋。 当年的香港电影依然奉承那个定律:男星怎能不会打。 两人第一次合作是在《特警新人类》。 " 《特警新人类》当年最大的动作卖点就是“跳伞”。 有两个跳伞场面,一个从飞机跳下,另一个则从大厦跳下。 这是因为在香港回归之前,陈木胜曾经亲见前驻港英军每逢周六、日的跳伞训练,觉得很有趣。 回归后,新机场的兴建,他再也看不到训练,怅然若失。 于是,拍片时,他拉着剧组去美国拍飞机跳伞这一场戏,“大厦跳”选在新加坡。 " 可惜,虽然打出成龙制造的名号,但谢霆锋等人并没有亲自上阵,都是用替身,与大哥的卖命程度还有一定距离。 《新警察故事》,陈木胜让谢霆锋真正豁出去。 在香港会展中心天台的那场戏,为了效果逼真,霆锋坚持亲自上阵,在一场悬空挂吊在会展外墙的戏份中,他被绳索勒至窒息休克。 " 到《男儿本色》。 片中一场追捕疑犯的动作戏中,谢霆锋不用替身,凌空被大巴抄起,单是这场戏就拍了六七次,令他左边面、肩头及手臂瘀血一大片。 稍微休整一下,又再连环跳过两架私家车顶。 " 而且,还要跟专业的武术演员吴京对打。 " 如此危险,以至香港本地保险公司不敢承保,剧组只好远赴美国为他投下6000万元的保险。 如果要问陈木胜对香港动作片的贡献,其中一样就是给香港武打明星提供了一张新面孔。 杜琪峰和徐克培养了陈木胜。 如今他培养了谢霆锋。 03 成为自己 如果杜琪峰和徐克给了陈木胜做导演的机会。 那吴宇森则是给了他风格上的启蒙。 陈木胜心中的吴宇森:“用动作来表达浪漫情怀,他是最厉害的。怎么可以在一个那么火爆的场面中加一些浪漫的情怀,那个就是他的性格、他的风格,一出来大家就非常喜欢。” 近几年,他最有名的《扫毒》正是一部对吴宇森致敬的电影。 " 陈木胜说:“拍《扫毒》的时候不断翻看吴宇森的作品,我也会想象导演那时候是怎样处理这三兄弟的情义,我有什么可以借鉴、又尽量避免重复。” 《扫毒》三人组, 如同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街头》一样,都是关于三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 阿伟(张家辉 饰)就如同《英雄本色》里的阿杰(张国荣 饰),同样都是偶像幻灭,同样都是手足情深。 《扫毒》的兄弟情,有那么点煽情,有那么点中二。 但好在,被一个人撑起来了。 张家辉。 《扫毒》前一个半小时,张家辉戏份很少,甚至有点唯唯诺诺,再看下去才发现,后段都是他的舞台。 “死而复生”的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听话的小跟班。 西装革履,留上胡须,沧桑地笑,说话不紧不慢。 " 但这些“黑化”的外表,都只是伪装。 怎么看出来? 看他不经意间泄露的真情实意。 比方说无端端溢出来一滴眼泪。 比方说沉不住气,转头威吓……结果变成了吼叫。 " 一直把刘青云当偶像的他,气焰早就高过了偶像。 而令他蜕变的,正是被出卖。 《扫毒》也好,《英雄本色》《喋血街头》也好,内核都是三个男人“誓要去,入刀山”的兄弟情义。 情比金坚,这个价值观对于香港电影来说,是一个朴素的传统。 陈木胜从前辈杜琪峰、徐克和吴宇森手中接过了这个主题。 但即便如此,陈木胜也没有决定要成为吴宇森、杜琪峰或者徐克中的任何一个。 陈木胜说:“他们的风格都很强,但他们对我最大的影响,就当导演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我不会成为吴宇森,不会成为杜琪峰,我是陈木胜。” 成为自己,是陈木胜最大的愿望。 他不需要像杜琪峰那样冷炼,也不需要徐克那样奇诡,同时不需要像吴宇森那样豪迈。 陈木胜自己的风格是什么? 《怒火街头》中,他展现过充满火气的直接干练,却昙花一现。 sir倾向于,他依然在摸索。 的确。 回看陈木胜的履历,他从未站上过顶尖。 票房,他不是最多;口碑,他不是最响;名气,他绝算不上大……甚至从未摘下过一座金像奖。 如果问香港电影圈,所有人都不会小看陈木胜。 陈木胜有个称号:“最让人放心的导演”。 什么意思? 投资人把一个项目交给他,最后他交出来的东西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陈木胜身上最珍贵的。 也是以杜琪峰、徐克、吴宇森为代表的整个香港电影行业传承于他的精神: 务实。 香港电影从来站在草根一边。 尽管它孕育过无数才华横溢的导演、演员,但它从不以此为傲。 现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能出名,能称“大师”。 所以它留给后辈的,永远是最简单的—— 做好自己的事,再谈其他。 陈木胜是最身体力行的一个。 他导演的近作《怒火·重案》,去年年底才杀青,哪怕拍摄期间身体已经不适,但他依然坚持前期的拍摄工作。 本来有望今年上映,但因为疫情,上映时间一拖再拖。 没人想到,这会是陈木胜的遗作。 " △ 拍摄现场,电影由甄子丹和谢霆锋主演 冯德伦第一时间发文怀念:“听到导演陈木胜去世的消息很震惊。他是香港电影一股很强的力量,他也是那么的善良、正直,一个真正的绅士。我们会想念你的,请安息。” “香港电影一股很强的力量”,这话非常贴切。 “强”不在一时。 在于不息。 今天我们送走陈木胜。 愿香港电影还会有更多“陈木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简介: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仔,sir是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 而对于港片迷,今天是个不太好过的日子。 噩耗突袭—— 香港导演陈木胜因鼻咽癌去世,享年58岁。 " sir知道消息后犹豫再三,还是把手头正在写的稿子放下了。 没办法。 那些熟悉的镜头、光影与人,不断从脑袋窜出来。 《天若有情》《新仙鹤神针》《我是谁》《特警新人类》《新警察故事》《三岔口》《宝贝计划》《扫毒》....... 它们都出自陈木胜之手。 来吧。 一杯酒,一个下午,一篇可能仓促的文字。 让我们和这位老朋友好好道别。 " 01 初入影坛 作为导演,陈木胜几乎没有任何天赋。 非科班出身,无家庭背景,入行都是因为别人“捡”来的。 1981年中学毕业后,先是到丽的(亚视前身)电视台打杂,第二年跳槽tvb。 不得不说,陈木胜这次跳槽,是他很幸运的抉择,因为他遇到了一生的贵人—— 杜琪峰。 " △ 王天林、杜琪峰和陈木胜合照 作为杜琪峰杜助理导演,他经历了《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电视连续剧。 陈木胜回忆道:“在电视台我是跟他(杜琪峰)的,所以他对我影响更深。因为他对每一个镜头、对每一个演员的要求都很严格,所以很直接地影响我很大。” 当了9个月的副导演,学习最基本的导演技巧,他的这种用心,都被杜琪峰看在眼里。 有趣的是,杜琪峰在片场出了名爱骂人,连汪明荃、刘德华他都敢骂,但偏偏从来没骂过陈木胜。 杜琪峰培养过不少电影人才,游达志、游乃海、郑保瑞。 如果让他只选一个最爱,sir猜一定是陈木胜。 他不止教陈木胜导戏,还给了他做导演的机会,比如引见他给黄百鸣和梁普智,分别给他们执导了《呷醋大丈夫》和《杀之恋》。 这些都只是练手,最最最重要的是,让他执导了1990年的《天若有情》。 " 这部电影本来是杜琪峰、林岭东、王晶送给王天林的退休礼物(筹养老金)。 这么重要的任务凭什么给陈木胜这个新人? 按陈木胜的说法,当初他带杜去西贡采风,非常懂摩托车的他,给对方说了很多他当年飙车的经验。 说着说着,竟然还把杜琪峰折服了,于是让他试一试导演这部戏。 没人想到,这个富家女爱上古惑仔的电影一出,能有如此大影响,直接让吴孟达获得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吴倩莲得到最佳新人提名,更令刘德华有了“华dee”这个别号(刘德华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 华dee多少有陈木胜本人的投射。 那份义无反顾与世界为敌的痴情,那个不可一世的坏男子,那个单纯动人的女子,还有那辆如同白马般在马路上飞驰的摩托。 这一切都是《天若有情》给观众最动人的画面。 " 之后,“车”成为了陈木胜影片的关键元素。 摩托车,汽车,他总是喜欢在电影加段飙车戏。(最极致的当然就是《保持通话》,古天乐从头飙车和撞车到尾)。 《天若有情》的成功,让陈木胜在香港影坛走红,接着他认识了另一位贵人—— 徐克。 " 陈木胜曾说过自己是杜琪峰和徐克的徒弟—— “杜琪峰给予了我第一次当导演的机会。 徐克好像一个老师,每一次跟他见面,他都会不停地把他对电影里面的感觉,对电影的知识传给我,毫无保留。我跟徐克交谈就是吸收他的电影世界,每次见他就像是学生跟老师见面一样。” 他们两人曾合作过1993年的武侠片《新仙鹤神针》。 " 徐克亲自出任本片制片人和编剧,找来了梁朝伟、梅艳芳、刘松仁等大咖。 这部电影是徐克在《新龙门客栈》后写出来的剧本,当年很多人以为,这会是另一部徐克打造的《新龙门客栈》。 谁知道,完全跑偏了。 一部cult到极致的反类型武侠片。 里面那些借故讽今的对白,还有非常污的台词,都非常之徐克。 你在我体内留下的东西 我会用内力逼出来 我们不会有小孩的 " 但这样反而压制了陈木胜,虽然导演是陈木胜,但徐克没有给陈木胜太多发挥的余地,这始终是徐老怪的电影,不是陈木胜。 他真正确立自己的风格,要到1996年《冲锋队怒火街头》。 02 风格成型 " 《冲锋队怒火街头》是部致敬好莱坞《盗火线》的佳作,获得金像奖与金马奖的最佳剪辑。 sir心中陈木胜最好的电影。 也是陈木胜风格成型的作品。 警匪题材。 主演:刘青云、陈小春、吴镇宇、黄秋生。 客串:黄子华。 " 电影剧情无非是常见的警抓匪,但它足够带感。 节奏感十足的配乐,快刀斩乱麻的枪战,流畅自然的镜头组接,红红火火的爆破场面....... " " 这些元素,之后都成为陈木胜电影的标配。 《冲锋队怒火街头》之后,嘉禾的老板何冠昌先生对他说,“你先不要选择其他的方向吧,你就拍时装动作片,我觉得你在这个方向面发展会更好。” 也从这部电影开始,陈木胜成为了香港动作片的专业户,同时成为了华语电影界的“爆炸狂人”,香港的迈克尔·贝。 夸张了? 给你看下—— 《我是谁》。 " 《新警察故事》。 " 《男儿本色》。 " 炸炸炸…… 有陈木胜的电影,基本少不了炸药。 很多人会批评他的电影热衷于制造奇观,为炸而炸,刻意制造血腥暴力。 但他本人不同意这种讲法,首先他影片中的爆炸场面,大多数都是用远景或全景拍摄,而不会给你来个大特写,让观众反胃。 而且,每一场爆炸戏,他都做了大量准备工夫,为的是力求真实,爆炸一定要够逼真。 拍《男儿本色》。 他坚持要在香港商业中心地带的中环实地拍摄各种大型爆破镜头。 这就必须跟政府多个部门交涉。 程序很麻烦,但是为了真实,他坚持。 最终,他获得了香港开埠以来破天荒的拍摄许可证,封锁了中环的三条主要道路拍摄这场令人叹为观止的爆炸场面。 " 所有的视觉和听觉震撼,电脑和电视绝对是减分,只有在电影院里才能完整感受到。 无疑,陈木胜的电影是为电影院而拍的。 除了爆炸场面,动作戏同样是陈木胜的风格必备。 爆炸、枪战这些好莱坞都有,但是功夫动作,就只有香港有。 陈木胜一直认为,只有实打实的近身搏击,才最能代表香港动作片。 要求拳拳到肉,可不是每一个演员能满足他的要求。 成龙当然是其中一位,从《我是谁》,到《新警察故事》,然后到《宝贝计划》,最后到《新少林寺》。 " 成龙动作戏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但这并不是陈木胜调教有方,这是成龙本身的功底。 真正由陈木胜调教出来的动作演员,谢霆锋。 当年的香港电影依然奉承那个定律:男星怎能不会打。 两人第一次合作是在《特警新人类》。 " 《特警新人类》当年最大的动作卖点就是“跳伞”。 有两个跳伞场面,一个从飞机跳下,另一个则从大厦跳下。 这是因为在香港回归之前,陈木胜曾经亲见前驻港英军每逢周六、日的跳伞训练,觉得很有趣。 回归后,新机场的兴建,他再也看不到训练,怅然若失。 于是,拍片时,他拉着剧组去美国拍飞机跳伞这一场戏,“大厦跳”选在新加坡。 " 可惜,虽然打出成龙制造的名号,但谢霆锋等人并没有亲自上阵,都是用替身,与大哥的卖命程度还有一定距离。 《新警察故事》,陈木胜让谢霆锋真正豁出去。 在香港会展中心天台的那场戏,为了效果逼真,霆锋坚持亲自上阵,在一场悬空挂吊在会展外墙的戏份中,他被绳索勒至窒息休克。 " 到《男儿本色》。 片中一场追捕疑犯的动作戏中,谢霆锋不用替身,凌空被大巴抄起,单是这场戏就拍了六七次,令他左边面、肩头及手臂瘀血一大片。 稍微休整一下,又再连环跳过两架私家车顶。 " 而且,还要跟专业的武术演员吴京对打。 " 如此危险,以至香港本地保险公司不敢承保,剧组只好远赴美国为他投下6000万元的保险。 如果要问陈木胜对香港动作片的贡献,其中一样就是给香港武打明星提供了一张新面孔。 杜琪峰和徐克培养了陈木胜。 如今他培养了谢霆锋。 03 成为自己 如果杜琪峰和徐克给了陈木胜做导演的机会。 那吴宇森则是给了他风格上的启蒙。 陈木胜心中的吴宇森:“用动作来表达浪漫情怀,他是最厉害的。怎么可以在一个那么火爆的场面中加一些浪漫的情怀,那个就是他的性格、他的风格,一出来大家就非常喜欢。” 近几年,他最有名的《扫毒》正是一部对吴宇森致敬的电影。 " 陈木胜说:“拍《扫毒》的时候不断翻看吴宇森的作品,我也会想象导演那时候是怎样处理这三兄弟的情义,我有什么可以借鉴、又尽量避免重复。” 《扫毒》三人组, 如同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街头》一样,都是关于三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 阿伟(张家辉 饰)就如同《英雄本色》里的阿杰(张国荣 饰),同样都是偶像幻灭,同样都是手足情深。 《扫毒》的兄弟情,有那么点煽情,有那么点中二。 但好在,被一个人撑起来了。 张家辉。 《扫毒》前一个半小时,张家辉戏份很少,甚至有点唯唯诺诺,再看下去才发现,后段都是他的舞台。 “死而复生”的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听话的小跟班。 西装革履,留上胡须,沧桑地笑,说话不紧不慢。 " 但这些“黑化”的外表,都只是伪装。 怎么看出来? 看他不经意间泄露的真情实意。 比方说无端端溢出来一滴眼泪。 比方说沉不住气,转头威吓……结果变成了吼叫。 " 一直把刘青云当偶像的他,气焰早就高过了偶像。 而令他蜕变的,正是被出卖。 《扫毒》也好,《英雄本色》《喋血街头》也好,内核都是三个男人“誓要去,入刀山”的兄弟情义。 情比金坚,这个价值观对于香港电影来说,是一个朴素的传统。 陈木胜从前辈杜琪峰、徐克和吴宇森手中接过了这个主题。 但即便如此,陈木胜也没有决定要成为吴宇森、杜琪峰或者徐克中的任何一个。 陈木胜说:“他们的风格都很强,但他们对我最大的影响,就当导演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我不会成为吴宇森,不会成为杜琪峰,我是陈木胜。” 成为自己,是陈木胜最大的愿望。 他不需要像杜琪峰那样冷炼,也不需要徐克那样奇诡,同时不需要像吴宇森那样豪迈。 陈木胜自己的风格是什么? 《怒火街头》中,他展现过充满火气的直接干练,却昙花一现。 sir倾向于,他依然在摸索。 的确。 回看陈木胜的履历,他从未站上过顶尖。 票房,他不是最多;口碑,他不是最响;名气,他绝算不上大……甚至从未摘下过一座金像奖。 如果问香港电影圈,所有人都不会小看陈木胜。 陈木胜有个称号:“最让人放心的导演”。 什么意思? 投资人把一个项目交给他,最后他交出来的东西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陈木胜身上最珍贵的。 也是以杜琪峰、徐克、吴宇森为代表的整个香港电影行业传承于他的精神: 务实。 香港电影从来站在草根一边。 尽管它孕育过无数才华横溢的导演、演员,但它从不以此为傲。 现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能出名,能称“大师”。 所以它留给后辈的,永远是最简单的—— 做好自己的事,再谈其他。 陈木胜是最身体力行的一个。 他导演的近作《怒火·重案》,去年年底才杀青,哪怕拍摄期间身体已经不适,但他依然坚持前期的拍摄工作。 本来有望今年上映,但因为疫情,上映时间一拖再拖。 没人想到,这会是陈木胜的遗作。 " △ 拍摄现场,电影由甄子丹和谢霆锋主演 冯德伦第一时间发文怀念:“听到导演陈木胜去世的消息很震惊。他是香港电影一股很强的力量,他也是那么的善良、正直,一个真正的绅士。我们会想念你的,请安息。” “香港电影一股很强的力量”,这话非常贴切。 “强”不在一时。 在于不息。 今天我们送走陈木胜。 愿香港电影还会有更多“陈木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张国荣,钟楚红,柏安妮,胡大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