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迷踪
主演:杜夫·龙格尔,William Shriver,余男
简介:病毒、隔离、视频通话。 是今年终生难忘的魔幻现实。 更是电影值得挖掘的题材。 硬菜终于来了。 号称第一部为新冠疫情而拍的恐怖片—— 夺魂连线 " 小片大惊喜。 导演默默无闻,演员东拼西凑,片长不到一小时。 结果? 烂番茄新鲜度满分(45人评价),观众打分79%。 " 有人看完评论,下好的资源愣是放了半小时不敢点开。 一方面。 桌面电影、远程视频、伪纪录片……电影在56分钟里玩尽各种吓人花招。 另一方面。 疫情隔离、线上“招魂”…… 鬼,仿佛就在你身边。 " 几位好友视频连线。 语言中透露着,他们今晚即将进行的某项神秘活动。 " 有人隐隐担心,有人不屑一顾。 直到最后一个人加入直播间—— 自称灵媒。 好嘛,连招魂都开启了线上业务。 " 条件实在有限,线上招魂的成本急剧缩小。 小到你只需要一根蜡烛。 关上灯,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腰间系着一根连接大门的绳,默念咒语,即可。 接下来就等着灵体的回应。 无语言限制,无物种限制。 " 听起来怎么这么不靠谱? 没过几秒,唯一的小哥被女友拉走。 唉。 疫情期间的欲望,真是说来就来啊。 剩下几个单身狗也只能半玩笑半认真地等待回应。 接下来。 导演开始酝酿氛围: 什么光电闪烁、感觉有人拍肩,听起来更像是神经紧张。 礼貌敲门的快递小哥也成为恐怖前菜。 " 好朋友珍玛。 突然反应大作,尖叫着说有人掐她的脖子。 灵媒说,别紧张,你成功了! 对方一定是你曾经的某个亲朋好友。 仔细想想? 珍玛想起来了,哭着默念出他的名字:杰克。 一个上吊自杀的朋友。 " 刚说完,神婆突然下线。 气氛烘托到位。 可这时珍玛却突然变脸,笑了起来。 原来,她口中的杰克是瞎编出来的人物。 恐怖片老手如sir,懂了。 作死人物出现,正戏开始。 怪事一件件发生。 女主角,说着话—— 椅子被拽走。 " 女三号,家里出现怪声,上阁楼检查。 手机扫过这样的画面: (前方小高能) " 怎么回事? 上吊的杰克,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影片名“host”早已给了答案。 这是导演罗布?萨维奇的长片处女作。 他此前拍摄过多部口碑不错的恐怖短片,脑洞猎奇、设定新颖。 " 疫情背景给了他发挥的机会。 伪纪录片的形式,居家的细节,大大增强浸入感。 户外,糟心的网络卡顿那是常事。 敷鼻膜的这位,像不像在家敷面膜的你。 " 闺蜜们难得聚一起。 话题总不自觉跑偏到对时局的吐槽。 " " 无聊如你。 视频软件自带的滤镜和贴纸,也能玩半天。 (前方小高能) " 好了,玩笑开够。 揭秘时刻。 杰克的确不存在。 但是凭空捏造死者身份,是对死者的不敬。 毕竟灵媒刚开始就划重点了: 一定要尊重鬼魂…… " 那这个招来的恶灵是谁? 电影没说。 但恶是真恶。 半小时之后,电影进入疯狂的吓人套招。 经典的。 如《隐形人》。 客厅中凭空出现一个面具。 又是滤镜吗? " 走近一看,慌了。 " 赶忙拿出奶粉疯狂泼向面具…… 没人? 等等。 头往下看—— 踩着奶粉的脚印。 一步…… 一步…… 到了跟前。 " 再次消失。 真的消失了吗? 好不容易逃出客厅,躲进被窝,消停了一会儿。 门…… 又开了。 熟悉的脚步声响起。 咚咚,咚咚。 在哪? 在这—— " 好好好。 更多的,sir就不剧透了。 总之作为一部低成本恐怖片,剧情不算惊喜。 一个人把全员作到死。 但从恐怖桥段的密度和花哨程度来说,算是今年的黑马。 还有一点值得探讨的,是《夺魂连线》的形式。 或者说。 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恐怖片”:电脑桌面式电影。 如2018年的《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暗网》等等。 手法略粗糙。 内容却充满巧思。 尤其它们背后,都指向日益占领我们生活的互联网世界。 《解除好友2》拍的是这个世界的最暗处。 《网络迷踪》则探讨它的温度。 " " 通过互联网,一个又一个互不知晓却又相互连接的隐性社会悄然而生。 《夺魂连线》有个细节让sir印象深刻。 影片开头。 女主开始视频聚会前的一个小动作: 撕下蒙在电脑摄像头上的遮挡物。 " 暗讽现实。 他们所用的视频会议软件zoom,此前频频爆出安全漏洞,在今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 还有电影多次出现的意象:面具、戴上面具作恶的鬼。 没错。 那个“杰克”是谁? 他可能是藏在网线另一端的任何人。 互联网又何尝不是一个“面具”集合地。 比灵异更恐怖的,是来自真实的恶意。 网络的集合性和匿名性导致了种种恶意的催生、放大、传播。 这其中大部分是不自知的。 消解了对未知全貌的事物应持有的基本礼仪和敬意。 《夺魂连线》中,主角和灵媒一再强调要对灵体保持敬意。 好友们却不以为意,最终招来恶灵。 " 《解除好友1》的罪恶根源,众人将好友酒醉失禁的视频发到网上,引发网络暴力,导致好友死亡。 而电影的最后,主角的行为被揭发,招致新一轮的网络暴力。 " 尽管这些道理都很浅显。 但放在复杂庞大的互联网中,多少人能意识到?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现实中演好一个“人”不难。 难的是。 当你坐到屏幕面前,双手摆在键盘上。 进入那个套子之后。 你,会不会变成鬼?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简介:病毒、隔离、视频通话。 是今年终生难忘的魔幻现实。 更是电影值得挖掘的题材。 硬菜终于来了。 号称第一部为新冠疫情而拍的恐怖片—— 夺魂连线 " 小片大惊喜。 导演默默无闻,演员东拼西凑,片长不到一小时。 结果? 烂番茄新鲜度满分(45人评价),观众打分79%。 " 有人看完评论,下好的资源愣是放了半小时不敢点开。 一方面。 桌面电影、远程视频、伪纪录片……电影在56分钟里玩尽各种吓人花招。 另一方面。 疫情隔离、线上“招魂”…… 鬼,仿佛就在你身边。 " 几位好友视频连线。 语言中透露着,他们今晚即将进行的某项神秘活动。 " 有人隐隐担心,有人不屑一顾。 直到最后一个人加入直播间—— 自称灵媒。 好嘛,连招魂都开启了线上业务。 " 条件实在有限,线上招魂的成本急剧缩小。 小到你只需要一根蜡烛。 关上灯,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腰间系着一根连接大门的绳,默念咒语,即可。 接下来就等着灵体的回应。 无语言限制,无物种限制。 " 听起来怎么这么不靠谱? 没过几秒,唯一的小哥被女友拉走。 唉。 疫情期间的欲望,真是说来就来啊。 剩下几个单身狗也只能半玩笑半认真地等待回应。 接下来。 导演开始酝酿氛围: 什么光电闪烁、感觉有人拍肩,听起来更像是神经紧张。 礼貌敲门的快递小哥也成为恐怖前菜。 " 好朋友珍玛。 突然反应大作,尖叫着说有人掐她的脖子。 灵媒说,别紧张,你成功了! 对方一定是你曾经的某个亲朋好友。 仔细想想? 珍玛想起来了,哭着默念出他的名字:杰克。 一个上吊自杀的朋友。 " 刚说完,神婆突然下线。 气氛烘托到位。 可这时珍玛却突然变脸,笑了起来。 原来,她口中的杰克是瞎编出来的人物。 恐怖片老手如sir,懂了。 作死人物出现,正戏开始。 怪事一件件发生。 女主角,说着话—— 椅子被拽走。 " 女三号,家里出现怪声,上阁楼检查。 手机扫过这样的画面: (前方小高能) " 怎么回事? 上吊的杰克,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影片名“host”早已给了答案。 这是导演罗布?萨维奇的长片处女作。 他此前拍摄过多部口碑不错的恐怖短片,脑洞猎奇、设定新颖。 " 疫情背景给了他发挥的机会。 伪纪录片的形式,居家的细节,大大增强浸入感。 户外,糟心的网络卡顿那是常事。 敷鼻膜的这位,像不像在家敷面膜的你。 " 闺蜜们难得聚一起。 话题总不自觉跑偏到对时局的吐槽。 " " 无聊如你。 视频软件自带的滤镜和贴纸,也能玩半天。 (前方小高能) " 好了,玩笑开够。 揭秘时刻。 杰克的确不存在。 但是凭空捏造死者身份,是对死者的不敬。 毕竟灵媒刚开始就划重点了: 一定要尊重鬼魂…… " 那这个招来的恶灵是谁? 电影没说。 但恶是真恶。 半小时之后,电影进入疯狂的吓人套招。 经典的。 如《隐形人》。 客厅中凭空出现一个面具。 又是滤镜吗? " 走近一看,慌了。 " 赶忙拿出奶粉疯狂泼向面具…… 没人? 等等。 头往下看—— 踩着奶粉的脚印。 一步…… 一步…… 到了跟前。 " 再次消失。 真的消失了吗? 好不容易逃出客厅,躲进被窝,消停了一会儿。 门…… 又开了。 熟悉的脚步声响起。 咚咚,咚咚。 在哪? 在这—— " 好好好。 更多的,sir就不剧透了。 总之作为一部低成本恐怖片,剧情不算惊喜。 一个人把全员作到死。 但从恐怖桥段的密度和花哨程度来说,算是今年的黑马。 还有一点值得探讨的,是《夺魂连线》的形式。 或者说。 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恐怖片”:电脑桌面式电影。 如2018年的《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暗网》等等。 手法略粗糙。 内容却充满巧思。 尤其它们背后,都指向日益占领我们生活的互联网世界。 《解除好友2》拍的是这个世界的最暗处。 《网络迷踪》则探讨它的温度。 " " 通过互联网,一个又一个互不知晓却又相互连接的隐性社会悄然而生。 《夺魂连线》有个细节让sir印象深刻。 影片开头。 女主开始视频聚会前的一个小动作: 撕下蒙在电脑摄像头上的遮挡物。 " 暗讽现实。 他们所用的视频会议软件zoom,此前频频爆出安全漏洞,在今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 还有电影多次出现的意象:面具、戴上面具作恶的鬼。 没错。 那个“杰克”是谁? 他可能是藏在网线另一端的任何人。 互联网又何尝不是一个“面具”集合地。 比灵异更恐怖的,是来自真实的恶意。 网络的集合性和匿名性导致了种种恶意的催生、放大、传播。 这其中大部分是不自知的。 消解了对未知全貌的事物应持有的基本礼仪和敬意。 《夺魂连线》中,主角和灵媒一再强调要对灵体保持敬意。 好友们却不以为意,最终招来恶灵。 " 《解除好友1》的罪恶根源,众人将好友酒醉失禁的视频发到网上,引发网络暴力,导致好友死亡。 而电影的最后,主角的行为被揭发,招致新一轮的网络暴力。 " 尽管这些道理都很浅显。 但放在复杂庞大的互联网中,多少人能意识到?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现实中演好一个“人”不难。 难的是。 当你坐到屏幕面前,双手摆在键盘上。 进入那个套子之后。 你,会不会变成鬼?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杜夫·龙格尔,William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