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镇第三季
主演:詹妮弗·莫里森,金妮弗·古德温,乔希·达拉斯,拉娜·帕瑞娅
简介:sir最近聊过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的式微。 好莱坞尽显老态,同时,另一股势力正在替代它的地位。 美剧。 一如好莱坞当时闯入我们视线时的样子—— 新鲜,热辣,无法预测。 几乎每年都会蹦出几个大爆款,把我们的舆论圈搅个天翻地覆。 比如今天sir要说的这部: 两年前破土而出,当即霸榜大半年豆瓣热门。 全网刷屏讨论,大大小小产生50多亿热搜。 五十万人评价,分数坚挺在9.4。 " " 最关键,它让我们第一次知道…… 剧,还可以这么拍。 女人,还可以这么横。 昨晚她们再次拿着刀杀回来。 粉丝再次疯狂: 不到24小时,1w+评价,打分9.1。 甚至剧还没播,评论区就已涌入不少“无脑五星”。 " 真“无脑”,还是真“五星”? 不废话,开箱,验货—— 致命女人 第二季 why women kill season 2 " sir现在还忘不掉,当年最后六分钟的高潮转场。 三条故事线,收于同一空间。 女人们最终“杀了谁”? 悬念和情绪,6分钟内一次性解锁、串联、爆发。 贵妇和艾滋病丈夫最后一次舞蹈; 开放式婚姻践行者女律师与绿茶搏斗; 金发主妇向丈夫丢去一把没子弹的枪。 " " " 一切尘埃落定,《致命》才道出三个家庭关系—— 以房子为载体的“传承”。 60年代的家庭主妇贝丝,卖房子给尚天真的单身贵妇西蒙;80年代时晚年贵妇又将房子卖给当代的律师小情侣泰勒。 " 剧的结尾,房子又卖出。 (疑似)出轨情节也出现。 " 第二季,该是延续这个房子的故事了吧。 《致命女人》再次反套路—— 新卡司,新故事,新开端。 没了刘玉玲,但阵容依然强大。 导演、编剧团的履历,涉及《绝望主妇》《蛇蝎女佣》《海豹突击队》…… 演员,也都是老牌美剧里的角色。 女主之一艾莉森·托尔曼,你肯定眼熟,《冰血暴》第一季里的警察。 " 女主之二拉娜·帕瑞娅,《童话镇》的邪恶皇后。 " 男主之一尼克·弗洛斯特,《僵尸肖恩》的主角团成员。 " 阵容齐全,直接开杀? sir先概括说说两集后的观感: 细节在线,但惊喜不足;野心更庞大,但套路感更明显。 想知道具体细节和野心是什么。 得先看看新一季提出的几个问题—— 英文剧名是,“why women kill”(女人为何杀人)。 那么。 谁在杀? 杀的谁? 以及,女人为何杀人? 01 “女人”是谁 第一季,故事分别发生在三个年代。 分别对应美国第二、三次,以及当代的女性主义浪潮。 这次,只在一个年代,1949。 即第一季金发主妇生活的年代。 地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尾声。 第二季女主,主角变成两个,地位悬殊。 贵妇丽塔,对应第一季刘玉玲的角色。 和她一样有钱,一样美貌。 " 也和她一样,敢说。 卡洛是个有心脏病的烂人 我们结婚时 他发誓自己活不到七十岁 他现在八十了 如果他不打算遵守结婚承诺 我又何必呢 " " " " " 敢“做”。 " 看起来就有够“致命”。 但仔细看,好像又没那么强大。 老丈夫会在外人面前故意让她丢脸。 " 一句话就能戳破她的虚假繁荣。 " " 刘玉玲的角色,自己掌握财产大权,不管生活多么不堪,对外都是“十全十美”。 而丽塔是嫁给年老富豪的好莱坞美人,天天盼着老头死,还要和继女斗智斗勇,才有可能夺取老头的遗产。 左盼右想,还带着诅咒。 终于,老头撞破她的奸情,气得摔下楼梯,中风。 美好生活来临? 得了吧,种种迹象表明,她可能更陷入一地鸡毛。 " 另一个主角,喜欢园艺的家庭主妇艾尔玛。 对应第一季的金发主妇贝丝,同样任劳任怨。 不同之处,前期的金发主妇更像是一个美丽符号,精致、乖巧、蒙昧。 而园艺主妇,平凡“实用”,一个从来不会被记住名字的“透明人”,甚至有时还有些粗鲁。 " 生平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以丽塔为首的贵妇组织“园艺俱乐部”,交上光鲜亮丽的朋友,然后,让人记住。 可她只是兽医的妻子,和这些富家太太身份云泥之别。 唯一可能有关联的,就是她有一身园艺技能。 她不知道的是,富太太们的“园艺”只是一个天天下午茶聊天social的名头,人家家里都有专业工人,根本不用自己去种。 人家只是把她当刘姥姥,取乐的工具。 园艺主妇每次尝试去接近,其实都是丢丑。 " 这样一个看起来笨拙的可笑角色,如何“致命”? 当然是因为狗男人啊。 园艺主妇的丈夫,胖墩墩的和善兽医,和社交封闭的妻子不同,他的朋友多到烦恼的地步。 小动物和人都喜欢他。 喜欢到给他发出看自己表演的邀约。 " " 三言两语,男人就透漏出自己有老婆且感情甚笃。 回到家,还想着支持一下老婆的梦想,然后温存一番。 这么正直,怎么可能去呢? " " 结果下一秒就被打脸。 " 还不忘把人家送回家。 出轨? 第一个被杀的男人? 尽管新一季的“女人”看起来还不太“致命”。 可sir依然不建议你们太早下结论—— 此剧最致命的地方,不是女人的凶悍。 而是藏匿于社会和观念中的“刀子”。 02 致命女人杀了谁? 第二季的剧名仍是:why women kill(女人杀人为哪般?)。 sir根据第一季的经验—— 杀人的不一定是女主,杀的也不一定是她们的丈夫。 只有危险是一定的。 很快,n个命案就出现了。 艾尔玛的丈夫伯特伦是个出轨男? 女主要上演手刃渣男戏码了? 错了。 伯特伦来到了驻唱歌手的公寓、鲜花、美酒。 一切看似朝着不可挽回的庸俗方向走去。 驻唱歌手突然头晕,无法动弹。 " 原来伯特伦早早地在酒里下了镇定剂。 他娴熟地掏出一支注射剂,往歌手身上扎了下去。 这是他平时给宠物“安乐死”的注射剂。 他自作主张为患癌症的歌手执行“安乐死”。 " 随后,他把买来的花插在花瓶上,倒掉喝过的红酒,镇定地掩门而去。 这么冷静,熟练,会是第一次作案? 很快,艾尔玛发现了丈夫的真面目。 她在家里衣柜的一个地洞下发现了一个盒子。 一张张的纸条上,记录着人名和时间。 配套的,还有“纪念品”。 " 其中一张纸条,是昨天的时间。 根据名字,艾尔玛找到了她的住处。 手一摸....... 终于明白过来了,丈夫是个连环杀人狂。 " “致命男人”上线? 说好的“致命女人”呢? 一尸未凉,一尸又起。 “致命夫妻档”上线。 正当两人在家里为这件事吵架时,邻居老奶奶顺着梯子趴在二楼的外墙上偷听。 艾尔玛对丈夫说,“别再有人死了!” 愤地把窗一关。 老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在艾尔玛修建花卉的大剪刀上。 大剪刀穿过了身体,死了。 " 一集死一个人,的确够“致命”。 可是这跟“致命女人”又有什么关系? 呵呵,想简单了吧。 留意这个细节—— 艾尔玛阻止了丈夫报警,选择藏尸。 这个开始“黑化”的眼神。 完完全全,跟原来那个敦厚的中年家庭主妇。 不一样了。 " 03 致命女人,瞄准自己 可以看出。 这一季的编剧很想“搞点不一样的”。 对比第一季,时代背景同样设置在二战后的其中一个女主角色。 第一季的贝丝一步步从幸福婚姻的幻觉中醒来,手撕出轨男; 第二季的艾尔玛,丈夫不出轨,看似对她还很好,但可惜是个伪善的杀人变态。 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三位女性的行为也跟背后的时代相关。 被背叛、被同妻、开放式关系已经不再是女性“杀人”的原因。 而是来源于自我的觉醒或欲望。 编剧marc cherry透露: 我的角色的主题是美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感觉有关。 “美貌”,在剧中是一个关键词。 开场,就是一个美丽光鲜的贵妇,她相信“美貌至上”; " 开场的剧照也隐藏着巨大信息量: 花裙子、注射液、刀、毒药。 整个预告片的背景音乐,就像一部时尚大片的配乐。 注意预告片里的几个镜头。 被嘲笑为土包子的艾尔玛,开始和贵妇们交往,也开始变得更加时尚光鲜。 (要么是发了意外财,要么是抓住了贵妇首脑的软肋) " " " 对比第一季,第二季加了很多悬疑色彩。 预告片里。 身穿贵妇服装的艾尔玛和丈夫,将一辆车推入河里; 艾尔玛手中握着注射液; sir预估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受害者接连死去。 " " 对比两季的海报。 第一季,三位女性手上都是“作案工具”。 第二季的海报,艾尔玛拿了一把花卉修剪器,围裙上溅着鲜血。 虽然这一季看似是双女主,艾尔玛和丽塔,但可以推测后面艾尔玛一条线会和丽塔这条线汇合。 艾尔玛和她的作案工具,是主导者。 " " 对比上一季,从目前两集来看。 sir不得不承认: 惊喜不够,四平八稳。 最明显的,是节奏感。 第一季里。 首集一开始,就埋下了“女人为何会杀人,杀了谁”这样的悬疑点。 " " 第一第二集,就已经把三位女性的处境、性格迅速交代完毕,不拖泥带水。 矛盾点和爽点,三个时空流畅转场中集中爆发。 “老公出轨,怎么办?” “我的帅气丈夫竟然是个gay。” “啊,幸福的三人行。” " " " 一路高歌,一路“毁三观”,爽爽爽。 如今呢? 《致命女人2》似乎不再想做单纯的“爽剧”。 第二季前两集,能看出编剧明显的降速。 可降速后的叙事,却也没有因为降速而更充实。 就目前来看,人物没有更丰满。 艾尔玛和丽塔的性格既不讨好,也很扁平。 艾尔玛,仅仅是为了进入贵妇俱乐部而黑化的家庭妇女吗? 丽塔,为了和小鲜肉在一起而不惜杀死自己的丈夫吗? 更重要的是—— 最终,剧情走向又将如何和“女性的决心和欲望”自洽? " 看来后面编剧需要填的坑,还有很多。 sir持观望状态。 这一季编剧试图更加去深入寻找“当一个女性想要杀人时是为什么”的答案。 似乎更“深刻”了。 不过sir也担忧—— 剧本和拍摄,可以支撑起概念的野心吗? 最最重要的—— 瞄准自己后的致命女人。 可以给出合理的“为什么杀人”的理由吗? 女性主义题材诚然吃香,可如果稍有不慎,停留在喊口号和高概念的水平,也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观众不是傻子。 这些年,市场早已对悬浮和虚伪的“女性主义”厌倦。 《致命女人》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 第一季为什么会如此“爆”? 除了复仇的爽感,杀戮的出格,sir觉得,更在于那些隐秘参与叙事与表达的细节。 比如,那个被女主“不经意”摔碎的花瓶。 那条始终绑在女主腰间,最后却消失不见的围裙。 " 它们当然折射出女性勇于突破桎梏时的决心。 可更扎心的—— 它们也展示出桎梏本身的牢固,以及当时“女性意识”崛起背后的脆弱和单薄。 这才是真实的“女性视角”。 期待拉满,前作封神。 如果想不被骂“烂尾”。 这群致命女人2.0,至少要给出一张90分以上的答卷。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小津安4郎
简介:sir最近聊过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的式微。 好莱坞尽显老态,同时,另一股势力正在替代它的地位。 美剧。 一如好莱坞当时闯入我们视线时的样子—— 新鲜,热辣,无法预测。 几乎每年都会蹦出几个大爆款,把我们的舆论圈搅个天翻地覆。 比如今天sir要说的这部: 两年前破土而出,当即霸榜大半年豆瓣热门。 全网刷屏讨论,大大小小产生50多亿热搜。 五十万人评价,分数坚挺在9.4。 " " 最关键,它让我们第一次知道…… 剧,还可以这么拍。 女人,还可以这么横。 昨晚她们再次拿着刀杀回来。 粉丝再次疯狂: 不到24小时,1w+评价,打分9.1。 甚至剧还没播,评论区就已涌入不少“无脑五星”。 " 真“无脑”,还是真“五星”? 不废话,开箱,验货—— 致命女人 第二季 why women kill season 2 " sir现在还忘不掉,当年最后六分钟的高潮转场。 三条故事线,收于同一空间。 女人们最终“杀了谁”? 悬念和情绪,6分钟内一次性解锁、串联、爆发。 贵妇和艾滋病丈夫最后一次舞蹈; 开放式婚姻践行者女律师与绿茶搏斗; 金发主妇向丈夫丢去一把没子弹的枪。 " " " 一切尘埃落定,《致命》才道出三个家庭关系—— 以房子为载体的“传承”。 60年代的家庭主妇贝丝,卖房子给尚天真的单身贵妇西蒙;80年代时晚年贵妇又将房子卖给当代的律师小情侣泰勒。 " 剧的结尾,房子又卖出。 (疑似)出轨情节也出现。 " 第二季,该是延续这个房子的故事了吧。 《致命女人》再次反套路—— 新卡司,新故事,新开端。 没了刘玉玲,但阵容依然强大。 导演、编剧团的履历,涉及《绝望主妇》《蛇蝎女佣》《海豹突击队》…… 演员,也都是老牌美剧里的角色。 女主之一艾莉森·托尔曼,你肯定眼熟,《冰血暴》第一季里的警察。 " 女主之二拉娜·帕瑞娅,《童话镇》的邪恶皇后。 " 男主之一尼克·弗洛斯特,《僵尸肖恩》的主角团成员。 " 阵容齐全,直接开杀? sir先概括说说两集后的观感: 细节在线,但惊喜不足;野心更庞大,但套路感更明显。 想知道具体细节和野心是什么。 得先看看新一季提出的几个问题—— 英文剧名是,“why women kill”(女人为何杀人)。 那么。 谁在杀? 杀的谁? 以及,女人为何杀人? 01 “女人”是谁 第一季,故事分别发生在三个年代。 分别对应美国第二、三次,以及当代的女性主义浪潮。 这次,只在一个年代,1949。 即第一季金发主妇生活的年代。 地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尾声。 第二季女主,主角变成两个,地位悬殊。 贵妇丽塔,对应第一季刘玉玲的角色。 和她一样有钱,一样美貌。 " 也和她一样,敢说。 卡洛是个有心脏病的烂人 我们结婚时 他发誓自己活不到七十岁 他现在八十了 如果他不打算遵守结婚承诺 我又何必呢 " " " " " 敢“做”。 " 看起来就有够“致命”。 但仔细看,好像又没那么强大。 老丈夫会在外人面前故意让她丢脸。 " 一句话就能戳破她的虚假繁荣。 " " 刘玉玲的角色,自己掌握财产大权,不管生活多么不堪,对外都是“十全十美”。 而丽塔是嫁给年老富豪的好莱坞美人,天天盼着老头死,还要和继女斗智斗勇,才有可能夺取老头的遗产。 左盼右想,还带着诅咒。 终于,老头撞破她的奸情,气得摔下楼梯,中风。 美好生活来临? 得了吧,种种迹象表明,她可能更陷入一地鸡毛。 " 另一个主角,喜欢园艺的家庭主妇艾尔玛。 对应第一季的金发主妇贝丝,同样任劳任怨。 不同之处,前期的金发主妇更像是一个美丽符号,精致、乖巧、蒙昧。 而园艺主妇,平凡“实用”,一个从来不会被记住名字的“透明人”,甚至有时还有些粗鲁。 " 生平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以丽塔为首的贵妇组织“园艺俱乐部”,交上光鲜亮丽的朋友,然后,让人记住。 可她只是兽医的妻子,和这些富家太太身份云泥之别。 唯一可能有关联的,就是她有一身园艺技能。 她不知道的是,富太太们的“园艺”只是一个天天下午茶聊天social的名头,人家家里都有专业工人,根本不用自己去种。 人家只是把她当刘姥姥,取乐的工具。 园艺主妇每次尝试去接近,其实都是丢丑。 " 这样一个看起来笨拙的可笑角色,如何“致命”? 当然是因为狗男人啊。 园艺主妇的丈夫,胖墩墩的和善兽医,和社交封闭的妻子不同,他的朋友多到烦恼的地步。 小动物和人都喜欢他。 喜欢到给他发出看自己表演的邀约。 " " 三言两语,男人就透漏出自己有老婆且感情甚笃。 回到家,还想着支持一下老婆的梦想,然后温存一番。 这么正直,怎么可能去呢? " " 结果下一秒就被打脸。 " 还不忘把人家送回家。 出轨? 第一个被杀的男人? 尽管新一季的“女人”看起来还不太“致命”。 可sir依然不建议你们太早下结论—— 此剧最致命的地方,不是女人的凶悍。 而是藏匿于社会和观念中的“刀子”。 02 致命女人杀了谁? 第二季的剧名仍是:why women kill(女人杀人为哪般?)。 sir根据第一季的经验—— 杀人的不一定是女主,杀的也不一定是她们的丈夫。 只有危险是一定的。 很快,n个命案就出现了。 艾尔玛的丈夫伯特伦是个出轨男? 女主要上演手刃渣男戏码了? 错了。 伯特伦来到了驻唱歌手的公寓、鲜花、美酒。 一切看似朝着不可挽回的庸俗方向走去。 驻唱歌手突然头晕,无法动弹。 " 原来伯特伦早早地在酒里下了镇定剂。 他娴熟地掏出一支注射剂,往歌手身上扎了下去。 这是他平时给宠物“安乐死”的注射剂。 他自作主张为患癌症的歌手执行“安乐死”。 " 随后,他把买来的花插在花瓶上,倒掉喝过的红酒,镇定地掩门而去。 这么冷静,熟练,会是第一次作案? 很快,艾尔玛发现了丈夫的真面目。 她在家里衣柜的一个地洞下发现了一个盒子。 一张张的纸条上,记录着人名和时间。 配套的,还有“纪念品”。 " 其中一张纸条,是昨天的时间。 根据名字,艾尔玛找到了她的住处。 手一摸....... 终于明白过来了,丈夫是个连环杀人狂。 " “致命男人”上线? 说好的“致命女人”呢? 一尸未凉,一尸又起。 “致命夫妻档”上线。 正当两人在家里为这件事吵架时,邻居老奶奶顺着梯子趴在二楼的外墙上偷听。 艾尔玛对丈夫说,“别再有人死了!” 愤地把窗一关。 老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在艾尔玛修建花卉的大剪刀上。 大剪刀穿过了身体,死了。 " 一集死一个人,的确够“致命”。 可是这跟“致命女人”又有什么关系? 呵呵,想简单了吧。 留意这个细节—— 艾尔玛阻止了丈夫报警,选择藏尸。 这个开始“黑化”的眼神。 完完全全,跟原来那个敦厚的中年家庭主妇。 不一样了。 " 03 致命女人,瞄准自己 可以看出。 这一季的编剧很想“搞点不一样的”。 对比第一季,时代背景同样设置在二战后的其中一个女主角色。 第一季的贝丝一步步从幸福婚姻的幻觉中醒来,手撕出轨男; 第二季的艾尔玛,丈夫不出轨,看似对她还很好,但可惜是个伪善的杀人变态。 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三位女性的行为也跟背后的时代相关。 被背叛、被同妻、开放式关系已经不再是女性“杀人”的原因。 而是来源于自我的觉醒或欲望。 编剧marc cherry透露: 我的角色的主题是美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感觉有关。 “美貌”,在剧中是一个关键词。 开场,就是一个美丽光鲜的贵妇,她相信“美貌至上”; " 开场的剧照也隐藏着巨大信息量: 花裙子、注射液、刀、毒药。 整个预告片的背景音乐,就像一部时尚大片的配乐。 注意预告片里的几个镜头。 被嘲笑为土包子的艾尔玛,开始和贵妇们交往,也开始变得更加时尚光鲜。 (要么是发了意外财,要么是抓住了贵妇首脑的软肋) " " " 对比第一季,第二季加了很多悬疑色彩。 预告片里。 身穿贵妇服装的艾尔玛和丈夫,将一辆车推入河里; 艾尔玛手中握着注射液; sir预估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受害者接连死去。 " " 对比两季的海报。 第一季,三位女性手上都是“作案工具”。 第二季的海报,艾尔玛拿了一把花卉修剪器,围裙上溅着鲜血。 虽然这一季看似是双女主,艾尔玛和丽塔,但可以推测后面艾尔玛一条线会和丽塔这条线汇合。 艾尔玛和她的作案工具,是主导者。 " " 对比上一季,从目前两集来看。 sir不得不承认: 惊喜不够,四平八稳。 最明显的,是节奏感。 第一季里。 首集一开始,就埋下了“女人为何会杀人,杀了谁”这样的悬疑点。 " " 第一第二集,就已经把三位女性的处境、性格迅速交代完毕,不拖泥带水。 矛盾点和爽点,三个时空流畅转场中集中爆发。 “老公出轨,怎么办?” “我的帅气丈夫竟然是个gay。” “啊,幸福的三人行。” " " " 一路高歌,一路“毁三观”,爽爽爽。 如今呢? 《致命女人2》似乎不再想做单纯的“爽剧”。 第二季前两集,能看出编剧明显的降速。 可降速后的叙事,却也没有因为降速而更充实。 就目前来看,人物没有更丰满。 艾尔玛和丽塔的性格既不讨好,也很扁平。 艾尔玛,仅仅是为了进入贵妇俱乐部而黑化的家庭妇女吗? 丽塔,为了和小鲜肉在一起而不惜杀死自己的丈夫吗? 更重要的是—— 最终,剧情走向又将如何和“女性的决心和欲望”自洽? " 看来后面编剧需要填的坑,还有很多。 sir持观望状态。 这一季编剧试图更加去深入寻找“当一个女性想要杀人时是为什么”的答案。 似乎更“深刻”了。 不过sir也担忧—— 剧本和拍摄,可以支撑起概念的野心吗? 最最重要的—— 瞄准自己后的致命女人。 可以给出合理的“为什么杀人”的理由吗? 女性主义题材诚然吃香,可如果稍有不慎,停留在喊口号和高概念的水平,也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观众不是傻子。 这些年,市场早已对悬浮和虚伪的“女性主义”厌倦。 《致命女人》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 第一季为什么会如此“爆”? 除了复仇的爽感,杀戮的出格,sir觉得,更在于那些隐秘参与叙事与表达的细节。 比如,那个被女主“不经意”摔碎的花瓶。 那条始终绑在女主腰间,最后却消失不见的围裙。 " 它们当然折射出女性勇于突破桎梏时的决心。 可更扎心的—— 它们也展示出桎梏本身的牢固,以及当时“女性意识”崛起背后的脆弱和单薄。 这才是真实的“女性视角”。 期待拉满,前作封神。 如果想不被骂“烂尾”。 这群致命女人2.0,至少要给出一张90分以上的答卷。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小津安4郎
詹妮弗·莫里森,金妮弗·古德温,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