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谎言
主演:阿诺·施瓦辛格,杰米·李·柯蒂斯,汤姆·阿诺德,比尔·帕克斯顿,蒂亚·卡雷尔,阿特·马里克,艾丽莎·杜什库,格兰特·赫斯洛夫,查尔顿·赫斯顿,马绍尔·曼尼
简介:前不久,金鸡奖颁奖典礼落幕。 内地电影人集体出动,场面十分热闹。 " 陈道明、张涵予帮成龙修椅子,刘德华围观 然而,盛会之外的电影市场,堪称惨淡。 影院几乎陷入「无片可放」的窘境。 为数不多的新片,都自带槽点。 例如海报就透着粗糙感的《林深时见麓》。 因为首日票房只有75元,被当成笑话,全网玩梗。 一度登上热搜。 随后片方辟谣:「实际是56元」。 更惨了。 " 而比国产片更惨的是引进片。 已经快三个月没有新的引进片上映了。 因此,就连《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等口碑一般的外国片定档,都好比久旱逢甘霖。 " 如此景象,让人不得不感叹今非昔比。 其实,引进片曾经是内地院线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集体回忆。 今天,鱼叔就和大家一期回顾,那些年轰动一时的引进片—— no.1《流浪者》 导演:拉兹·卡普尔 主演:拉兹·卡普尔 / 纳尔吉丝 / 普利特维拉·卡浦尔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豆瓣评分:8.4 " 对中国观众来说,这才是第一部爆款印度片。 比《摔跤吧!爸爸》早了半个多世纪。 1955年,正是中印关系最好的时期,官方牵头举办了印度电影周。 要知道,那时候的观众对于外国片的认知基本是由前苏联电影塑造的。 而《流浪者》让人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欢快的叙事,华丽的场景,印度特色歌舞,娱乐性十足。 " 不仅如此,片中对于出身论、阶级差异的讽刺也引起共鸣。 大法官坚信「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 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成了一个贼。 贼是如何形成的? 影片将根源指向了社会环境。 底层百姓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流落贫民窟的法官儿子,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更讽刺的是,平日里无人在乎他们的处境。 只有犯罪之后,他们才得到了重视,站在众人面前。 " 70年代末,影片重映。 片中对旧有思想的批判,也呼应了现实中的社会思潮变革。 插曲《拉兹之歌》火遍全国,也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人们历经动荡后的心理创伤。 精彩的故事加上富有当下性的议题,令印度电影深得国人的心。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no.2《宁死不屈》 导演:格齐姆·爱莱巴拉 / 皮罗·米尔卡尼 主演:eglantina kume / 纳伊姆·弗拉什里 / 里卡德·利亚亚 制片国家/地区: 阿尔巴尼亚 豆瓣评分:7.0 " 这是动荡时期第一部引进的外国影片。 在当时非常轰动。 一方面是因为尺度。 现在来看,这部电影并不是限制级,但对于当时受到禁锢的民众来说,确实是石破天惊。 " 「由于这个电影有女主角米拉换药时露出胸罩的镜头,电影院继续每天爆满……」 而女主角端庄大气的脸庞和她身上独有的坚韧气质,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唤起了民众「对美的意识」。 " 另一方面,展示了人民渴望的理想化的现代生活。 尤其是被打入「封资修」的吉他的出现,让许多人都很激动。 据说,正是这部电影的出现才引发了国内的吉他热。 " 因此,虽然它的电影情节不知所云,段落的衔接也并不自然,以至于被吐槽出了顺口溜「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但依然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解压良药。 " no.3《桥》 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 斯洛博丹·佩罗维奇 制片国家/地区: 南斯拉夫 豆瓣评分:8.8 " 一首歌能成就一部电影的爆红。 《桥》便是如此。 插曲《啊,朋友再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点睛之笔,描述出了游击队员牺牲时的悲壮。 "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南斯拉夫的消失,剧组同事因政治立场不同反目,都为这首主题曲增添了不同的意味,令人唏嘘。 no.4《卖花姑娘》 导演:朴学/ 金正日 主演:洪英姬 制片国家/地区: 朝鲜 豆瓣评分:7.1 " 它由当时朝鲜的国家领导人金日成担任编剧,他的儿子、超级影迷金正日导演。 风靡70年代的中国。 深夜十一点时,依然是满座。 许多人还不远万里跑去看这部电影。 为了一睹为快,莫言就曾连夜跑了50里地。 " 这部电影究竟有什么魅力? 说白了,就是催泪二字。 主人公花妮一家被地主欺压。 妈妈被奴役致死。 妹妹因为偷吃了一颗红枣就被地主烫瞎了眼。 " 哥哥则因为反抗地主的压迫,遭到报复,被关进了监狱。 花妮也差点被地主卖了出去。 " 中国人能够完全共情的悲剧,造就了「场内场外,哭成一片」的奇观。 导致许多影院不得不专门出一个公告—— 「看《卖花姑娘》,请自带手绢。」 据莫言所说,当时还有哭昏了,然后引起心脏病发作,被送去医院抢救的。 催泪弹这招,到现在都依然受用。 no.5《佐罗》 导演:杜奇奥·泰萨利 主演:阿兰·德龙 / 奥塔维亚·皮科洛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 意大利 豆瓣评分:8.1 " 说它影响了一代人的择偶观,绝不夸张。 阿兰·德龙饰演的佐罗,是彼时观众们从未见过的另类英雄形象。 没有丝毫伟光正的味道,反而透着潇洒不羁的神秘气质。 那双面具之下的蓝眼睛,俘获了7000万观众。 " 火到被写进了《编辑部的故事》的台词。 " 不可不提的是童自荣富有磁性的配音,为佐罗增添了不少魅力。 甚至有女观众表示,择偶标准就是要拥有佐罗般的迷人声线。 80年代,阿兰·德龙拜访中国,还与童自荣见面交流。 活动门票被炒到50元一张,要知道那时城镇人均月工资不到100元。 初代顶流男神,实至名归。 " no.6《追捕》 导演:佐藤纯弥 主演:高仓健 / 原田芳雄 / 西村晃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豆瓣评分:8.3 " 如果说佐罗是热情的火,那么高仓健饰演的检察官就是深沉的海。 他含蓄内敛,强大理性。 被冤枉后选择一边调查真相,一边逃避警察追捕。 " 被迫独自驾驶飞机,命悬一线时,也十分冷静,坦然面对。 「如果不是这样,活着就没意义了。」 即便最后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他依然面无表情,把摆酷进行到最后一刻。 " 戏外,高仓健引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大讨论。 起因是同时期的国产片中,盛行奶油小生。 例如《小花》中的唐国强。 与《追捕》中的冷面硬汉形成鲜明对比。 " 80年代有女作者在杂志上发表散文《到哪儿去找高仓健》,讲述自己找对象的心路历程。 感慨找不到像高仓健这样的真正男子汉。 继而,全国人民都开始讨论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男性形象。 猛烈的「拉踩」,一度导致奶油小生型男演员没戏演。 唐国强不甘心,给谢晋导演写信自荐出演《高山下的花环》。 直言若谢导认为他不合适,那么他就要从场记做起,回炉重造。 幸好,这背水一战没有白费力气。 《高山下的花环》成了神作,唐国强老师也早已是公认的顶级演员。 " 《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唐国强、倪大红、吕晓禾 巧的是,类似的话题,前几年随着选秀节目井喷而被重新提起。 但可惜,再也没有出现当年那样,对影视创作有益的「男神内卷」。 no.7《霹雳舞》 导演:joel silberg 主演:露辛达·迪姬 / adolfo quinones / 迈克尔钱伯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7.7 " 和上面几部电影相比,这一部的出圈方式就非常独特了。 它的剧情其实乏善可陈。 完全是靠舞蹈片段刷新了中国观众对舞蹈的认知。 直接令霹雳舞成为了80年代的时髦风潮。 " 据说,在观看时,有许多观众都站了起来,开始在狭小的影厅中跳舞。 而在大街小巷上,也突然出现了一大批穿着惹眼的模仿者。 几十年过去,提到霹雳舞,还是会让人「dna动了」。 导演贾樟柯就曾组建过霹雳舞舞团。 " 内娱霹雳舞王孙红雷还参加过大赛,拿过冠军。 可以说是更具有观赏性的初代社会摇了。 no.8《亡命天涯》 导演:安德鲁·戴维斯 主演:哈里森·福特 / 汤米·李·琼斯 / 雪拉·渥德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8.1 " 这部电影剧情中规中矩,可以说是好莱坞版《追捕》。 但它的历史意义非凡,是内地第一部进口分账大片。 戏外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电影本身。 先是影片的引进遭到抵制。 分账意味着票房当中要抽出一部分,给美国的片方。 不少影院、电影公司认为这是新时代的「洋买办」,是在给美国人打工。于是集体抗议。 在官方的支持下,《亡命天涯》才得以穿过重重阻碍抵达内地。 而就在首映前夜,还发生了惊险一幕。 影片突然被勒令停止发行。 负责人韩茂瑞不得不和有关部门会谈到半夜,没料对方领导又提出要「看一看电影拷贝」。 韩茂瑞怕再出什么岔子,便灵机一动,把所有的拷贝转移到了自己的车上。 然后开着车在北京街头「亡命天涯」。 「像地下工作者保护着秘密材料一般,心里直打鼓。」 到了早上,挨个给影院经理打电话,在蓟门桥下交接拷贝。 这才把拷贝保住,顺利上映。 " 来源:《传承》 作者杨林 果不其然,《亡命天涯》一上映就引起了很大轰动。 不仅刺激了市场,还让内地电影人感到了很大的「威胁」。 有压力,就有动力。 正如姜文所说: 「以前我们是与假想敌打,永远不可能赢;而现在是与真实打,就有可能赢。」 当时的主流媒体总结得好:从《亡命天涯》开始,中国电影一语成谶,亡命天涯。 no.9《真实的谎言》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阿诺·施瓦辛格 / 杰米·李·柯蒂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8.2 " 《亡命天涯》虽然打了头阵,但受到盗版光碟影响,最终票房未能大爆。 第二部好莱坞分账大片《真实的谎言》吸取其经验。 最终在中国取得了1.02亿人民币的票房,是当年票房第一的国产片《红樱桃》的三倍。 放到现在来看,其中的动作场面依然一流。 " "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那段「艳舞」莫属。 施瓦辛格让妻子假扮成妓女,执行色诱任务。 而他自己就假扮成任务对象,接受色诱。 " " 不愧是特工的情趣。 杰米·李·柯蒂斯的美丽胴体,令多少少男在影院大受震撼。 就如片中的施瓦辛格,一边暗自羞耻,一边又两眼冒光。 no.10《泰坦尼克号》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凯特·温丝莱特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墨西哥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豆瓣评分:9.4 " 说到一刀未剪的大尺度引进片,怎么少得了《泰坦尼克号》。 露丝缓缓褪下衣服,露出裸体的镜头让人惊艳不已。 " " 而浪漫的爱情故事是永恒的流量密码。 它以3.6亿票房创下了观影奇迹,占据内地票房冠军长达11年。 14年后,推出的3d版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 当时的段子就能说明这个现象。 「谁是中国市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答案不是冯小刚,不是张艺谋,而是从美国好莱坞走来的国际友人,卡梅隆。」 no.11《阿凡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萨姆·沃辛顿 / 佐伊·索尔达娜 / 西格妮·韦弗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8.8 " 有多少部电影,能够被称为「现象级」? 《阿凡达》绝对是最当之无愧的那个。 顶尖特效,3d视觉效果,宏大的潘多拉星球,给中国观众带来的震撼自是不必说。 " 因此,一经问世,一票难求。 媒体甚至打出了「购票看《阿凡达》难过买春运火车票」的标题。 它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只要跟「阿凡达」沾边的东西全都火了。 " 还有不少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无法接受现实世界的巨大落差。 一批人因此患上抑郁症,试图自杀。 " 除此之外,它还拉动了旅游。 当时,因为一些省份没有imax影院,所以许多影迷专程跑到东莞和香港观看。 一家影院因为放映《阿凡达》过于频繁,导致设备故障,胶片烧坏。 影院经理当场急哭,甚至两度下跪表歉意。 " 这样的火爆程度,十分罕见。 当然,也引起了内地影视圈的震动。 陆川就直白写道,如果《阿凡达》一直放映下去,注定会打破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纪录。 " 甚至还掀起了一波「中国电影完败」「中国电影人检讨」的舆论风波。 也许,与其说引进片需要中国市场,不如说我们更需要引进片。 正如前不久,贾樟柯导演感慨自己越来越像朝阳区的一个居民,出不了国,与国外的创作者脱节。 「我们始终要保持一种方法跟世界沟通,保持一种方法跟世界接触。」 旧日回忆很美好,但我们不能光靠回忆度日。 再精彩的电影也会在一遍遍咂摸中失色。 只有开放,才能让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 而鱼叔也希望,「救市之作」如期而至。 "
简介:前不久,金鸡奖颁奖典礼落幕。 内地电影人集体出动,场面十分热闹。 " 陈道明、张涵予帮成龙修椅子,刘德华围观 然而,盛会之外的电影市场,堪称惨淡。 影院几乎陷入「无片可放」的窘境。 为数不多的新片,都自带槽点。 例如海报就透着粗糙感的《林深时见麓》。 因为首日票房只有75元,被当成笑话,全网玩梗。 一度登上热搜。 随后片方辟谣:「实际是56元」。 更惨了。 " 而比国产片更惨的是引进片。 已经快三个月没有新的引进片上映了。 因此,就连《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等口碑一般的外国片定档,都好比久旱逢甘霖。 " 如此景象,让人不得不感叹今非昔比。 其实,引进片曾经是内地院线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集体回忆。 今天,鱼叔就和大家一期回顾,那些年轰动一时的引进片—— no.1《流浪者》 导演:拉兹·卡普尔 主演:拉兹·卡普尔 / 纳尔吉丝 / 普利特维拉·卡浦尔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豆瓣评分:8.4 " 对中国观众来说,这才是第一部爆款印度片。 比《摔跤吧!爸爸》早了半个多世纪。 1955年,正是中印关系最好的时期,官方牵头举办了印度电影周。 要知道,那时候的观众对于外国片的认知基本是由前苏联电影塑造的。 而《流浪者》让人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欢快的叙事,华丽的场景,印度特色歌舞,娱乐性十足。 " 不仅如此,片中对于出身论、阶级差异的讽刺也引起共鸣。 大法官坚信「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 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成了一个贼。 贼是如何形成的? 影片将根源指向了社会环境。 底层百姓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流落贫民窟的法官儿子,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更讽刺的是,平日里无人在乎他们的处境。 只有犯罪之后,他们才得到了重视,站在众人面前。 " 70年代末,影片重映。 片中对旧有思想的批判,也呼应了现实中的社会思潮变革。 插曲《拉兹之歌》火遍全国,也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人们历经动荡后的心理创伤。 精彩的故事加上富有当下性的议题,令印度电影深得国人的心。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no.2《宁死不屈》 导演:格齐姆·爱莱巴拉 / 皮罗·米尔卡尼 主演:eglantina kume / 纳伊姆·弗拉什里 / 里卡德·利亚亚 制片国家/地区: 阿尔巴尼亚 豆瓣评分:7.0 " 这是动荡时期第一部引进的外国影片。 在当时非常轰动。 一方面是因为尺度。 现在来看,这部电影并不是限制级,但对于当时受到禁锢的民众来说,确实是石破天惊。 " 「由于这个电影有女主角米拉换药时露出胸罩的镜头,电影院继续每天爆满……」 而女主角端庄大气的脸庞和她身上独有的坚韧气质,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唤起了民众「对美的意识」。 " 另一方面,展示了人民渴望的理想化的现代生活。 尤其是被打入「封资修」的吉他的出现,让许多人都很激动。 据说,正是这部电影的出现才引发了国内的吉他热。 " 因此,虽然它的电影情节不知所云,段落的衔接也并不自然,以至于被吐槽出了顺口溜「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但依然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解压良药。 " no.3《桥》 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 斯洛博丹·佩罗维奇 制片国家/地区: 南斯拉夫 豆瓣评分:8.8 " 一首歌能成就一部电影的爆红。 《桥》便是如此。 插曲《啊,朋友再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点睛之笔,描述出了游击队员牺牲时的悲壮。 "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南斯拉夫的消失,剧组同事因政治立场不同反目,都为这首主题曲增添了不同的意味,令人唏嘘。 no.4《卖花姑娘》 导演:朴学/ 金正日 主演:洪英姬 制片国家/地区: 朝鲜 豆瓣评分:7.1 " 它由当时朝鲜的国家领导人金日成担任编剧,他的儿子、超级影迷金正日导演。 风靡70年代的中国。 深夜十一点时,依然是满座。 许多人还不远万里跑去看这部电影。 为了一睹为快,莫言就曾连夜跑了50里地。 " 这部电影究竟有什么魅力? 说白了,就是催泪二字。 主人公花妮一家被地主欺压。 妈妈被奴役致死。 妹妹因为偷吃了一颗红枣就被地主烫瞎了眼。 " 哥哥则因为反抗地主的压迫,遭到报复,被关进了监狱。 花妮也差点被地主卖了出去。 " 中国人能够完全共情的悲剧,造就了「场内场外,哭成一片」的奇观。 导致许多影院不得不专门出一个公告—— 「看《卖花姑娘》,请自带手绢。」 据莫言所说,当时还有哭昏了,然后引起心脏病发作,被送去医院抢救的。 催泪弹这招,到现在都依然受用。 no.5《佐罗》 导演:杜奇奥·泰萨利 主演:阿兰·德龙 / 奥塔维亚·皮科洛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 意大利 豆瓣评分:8.1 " 说它影响了一代人的择偶观,绝不夸张。 阿兰·德龙饰演的佐罗,是彼时观众们从未见过的另类英雄形象。 没有丝毫伟光正的味道,反而透着潇洒不羁的神秘气质。 那双面具之下的蓝眼睛,俘获了7000万观众。 " 火到被写进了《编辑部的故事》的台词。 " 不可不提的是童自荣富有磁性的配音,为佐罗增添了不少魅力。 甚至有女观众表示,择偶标准就是要拥有佐罗般的迷人声线。 80年代,阿兰·德龙拜访中国,还与童自荣见面交流。 活动门票被炒到50元一张,要知道那时城镇人均月工资不到100元。 初代顶流男神,实至名归。 " no.6《追捕》 导演:佐藤纯弥 主演:高仓健 / 原田芳雄 / 西村晃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豆瓣评分:8.3 " 如果说佐罗是热情的火,那么高仓健饰演的检察官就是深沉的海。 他含蓄内敛,强大理性。 被冤枉后选择一边调查真相,一边逃避警察追捕。 " 被迫独自驾驶飞机,命悬一线时,也十分冷静,坦然面对。 「如果不是这样,活着就没意义了。」 即便最后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他依然面无表情,把摆酷进行到最后一刻。 " 戏外,高仓健引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大讨论。 起因是同时期的国产片中,盛行奶油小生。 例如《小花》中的唐国强。 与《追捕》中的冷面硬汉形成鲜明对比。 " 80年代有女作者在杂志上发表散文《到哪儿去找高仓健》,讲述自己找对象的心路历程。 感慨找不到像高仓健这样的真正男子汉。 继而,全国人民都开始讨论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男性形象。 猛烈的「拉踩」,一度导致奶油小生型男演员没戏演。 唐国强不甘心,给谢晋导演写信自荐出演《高山下的花环》。 直言若谢导认为他不合适,那么他就要从场记做起,回炉重造。 幸好,这背水一战没有白费力气。 《高山下的花环》成了神作,唐国强老师也早已是公认的顶级演员。 " 《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唐国强、倪大红、吕晓禾 巧的是,类似的话题,前几年随着选秀节目井喷而被重新提起。 但可惜,再也没有出现当年那样,对影视创作有益的「男神内卷」。 no.7《霹雳舞》 导演:joel silberg 主演:露辛达·迪姬 / adolfo quinones / 迈克尔钱伯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7.7 " 和上面几部电影相比,这一部的出圈方式就非常独特了。 它的剧情其实乏善可陈。 完全是靠舞蹈片段刷新了中国观众对舞蹈的认知。 直接令霹雳舞成为了80年代的时髦风潮。 " 据说,在观看时,有许多观众都站了起来,开始在狭小的影厅中跳舞。 而在大街小巷上,也突然出现了一大批穿着惹眼的模仿者。 几十年过去,提到霹雳舞,还是会让人「dna动了」。 导演贾樟柯就曾组建过霹雳舞舞团。 " 内娱霹雳舞王孙红雷还参加过大赛,拿过冠军。 可以说是更具有观赏性的初代社会摇了。 no.8《亡命天涯》 导演:安德鲁·戴维斯 主演:哈里森·福特 / 汤米·李·琼斯 / 雪拉·渥德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8.1 " 这部电影剧情中规中矩,可以说是好莱坞版《追捕》。 但它的历史意义非凡,是内地第一部进口分账大片。 戏外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电影本身。 先是影片的引进遭到抵制。 分账意味着票房当中要抽出一部分,给美国的片方。 不少影院、电影公司认为这是新时代的「洋买办」,是在给美国人打工。于是集体抗议。 在官方的支持下,《亡命天涯》才得以穿过重重阻碍抵达内地。 而就在首映前夜,还发生了惊险一幕。 影片突然被勒令停止发行。 负责人韩茂瑞不得不和有关部门会谈到半夜,没料对方领导又提出要「看一看电影拷贝」。 韩茂瑞怕再出什么岔子,便灵机一动,把所有的拷贝转移到了自己的车上。 然后开着车在北京街头「亡命天涯」。 「像地下工作者保护着秘密材料一般,心里直打鼓。」 到了早上,挨个给影院经理打电话,在蓟门桥下交接拷贝。 这才把拷贝保住,顺利上映。 " 来源:《传承》 作者杨林 果不其然,《亡命天涯》一上映就引起了很大轰动。 不仅刺激了市场,还让内地电影人感到了很大的「威胁」。 有压力,就有动力。 正如姜文所说: 「以前我们是与假想敌打,永远不可能赢;而现在是与真实打,就有可能赢。」 当时的主流媒体总结得好:从《亡命天涯》开始,中国电影一语成谶,亡命天涯。 no.9《真实的谎言》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阿诺·施瓦辛格 / 杰米·李·柯蒂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8.2 " 《亡命天涯》虽然打了头阵,但受到盗版光碟影响,最终票房未能大爆。 第二部好莱坞分账大片《真实的谎言》吸取其经验。 最终在中国取得了1.02亿人民币的票房,是当年票房第一的国产片《红樱桃》的三倍。 放到现在来看,其中的动作场面依然一流。 " "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那段「艳舞」莫属。 施瓦辛格让妻子假扮成妓女,执行色诱任务。 而他自己就假扮成任务对象,接受色诱。 " " 不愧是特工的情趣。 杰米·李·柯蒂斯的美丽胴体,令多少少男在影院大受震撼。 就如片中的施瓦辛格,一边暗自羞耻,一边又两眼冒光。 no.10《泰坦尼克号》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凯特·温丝莱特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墨西哥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豆瓣评分:9.4 " 说到一刀未剪的大尺度引进片,怎么少得了《泰坦尼克号》。 露丝缓缓褪下衣服,露出裸体的镜头让人惊艳不已。 " " 而浪漫的爱情故事是永恒的流量密码。 它以3.6亿票房创下了观影奇迹,占据内地票房冠军长达11年。 14年后,推出的3d版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 当时的段子就能说明这个现象。 「谁是中国市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答案不是冯小刚,不是张艺谋,而是从美国好莱坞走来的国际友人,卡梅隆。」 no.11《阿凡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萨姆·沃辛顿 / 佐伊·索尔达娜 / 西格妮·韦弗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豆瓣评分:8.8 " 有多少部电影,能够被称为「现象级」? 《阿凡达》绝对是最当之无愧的那个。 顶尖特效,3d视觉效果,宏大的潘多拉星球,给中国观众带来的震撼自是不必说。 " 因此,一经问世,一票难求。 媒体甚至打出了「购票看《阿凡达》难过买春运火车票」的标题。 它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只要跟「阿凡达」沾边的东西全都火了。 " 还有不少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无法接受现实世界的巨大落差。 一批人因此患上抑郁症,试图自杀。 " 除此之外,它还拉动了旅游。 当时,因为一些省份没有imax影院,所以许多影迷专程跑到东莞和香港观看。 一家影院因为放映《阿凡达》过于频繁,导致设备故障,胶片烧坏。 影院经理当场急哭,甚至两度下跪表歉意。 " 这样的火爆程度,十分罕见。 当然,也引起了内地影视圈的震动。 陆川就直白写道,如果《阿凡达》一直放映下去,注定会打破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纪录。 " 甚至还掀起了一波「中国电影完败」「中国电影人检讨」的舆论风波。 也许,与其说引进片需要中国市场,不如说我们更需要引进片。 正如前不久,贾樟柯导演感慨自己越来越像朝阳区的一个居民,出不了国,与国外的创作者脱节。 「我们始终要保持一种方法跟世界沟通,保持一种方法跟世界接触。」 旧日回忆很美好,但我们不能光靠回忆度日。 再精彩的电影也会在一遍遍咂摸中失色。 只有开放,才能让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 而鱼叔也希望,「救市之作」如期而至。 "
阿诺·施瓦辛格,杰米·李·柯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