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宁

最新好看的“张峻宁”的搜索结果推荐

超清

龙门飞甲

主演:聂远,叶璇,陈龙,张峻宁,毛俊杰,樊少皇,冯文娟,高虎,冯玉玺,吴旭东
简介:本文作者“痞影人科莱昂”,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 1992年版《新龙门客栈》,导演李惠民 2014年《绣春刀》的上映,很大程度上为内地武侠类型片以及武侠片影迷们打了一剂强力的兴奋剂,而《绣春刀2》的上映,更让人们对这一早已濒临死亡的片种重燃信心。的确,曾经我们可以在宿舍里聊一晚上的《龙门客栈》,可以被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迷得神魂颠倒,也可以谈起胡金铨、徐克来滔滔不绝... " 《绣春刀》(2014) 然而,进入新千年之后,香港武侠片的逐渐式微,让很多影迷们失望不已,出自李安之手的《卧虎藏龙》如昙花一现一般,除了催生出一大批跟风之作外似乎并未对这一局势带来太大改变,而作为继胡金铨后最重要的华语武侠片导演,2000年之后的徐克尽管继续着武侠片的创作,先后拍摄了《蜀山传》(2001)、《七剑》(2005)、《龙门飞甲》(2011)以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0)、《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等多部武侠电影,然而这些作品大多是毁誉参半,作为80年代以来武侠电影乃至香港电影的领军人物,徐克新千年之后交出的答卷实在难以让人满意。 " 张艺谋的《英雄》至今都是一部毁誉参半的电影 而纵观其他内地港台导演的作品,则更加让人目不忍视,《英雄》(2002)、《十面埋伏》(2004)、《锦衣卫》(2010)、《血滴子》(2012)、《四大名捕》(2012)、《太极》(2012)等坐拥大投资、大导演、大演员、大制作的武侠电影层出不穷,然而这些影片除了明星大腕带来的经济效益外,并没能使武侠片得以死灰复燃,更别谈如何发扬光大了。 曾经如日中天的香港本土武侠片,究竟是如何落败至今天这种地步? 早期武侠片的兴起--有“侠”无“武” " 《女侠李飞飞》演职员在苏州拍摄外景时合影,自右而左:高梨痕、邵逸夫、吴素馨、徐绍宇、邵醉翁 回看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武侠片 ,可能还要从上世纪20年代邵醉翁创办的“天一”公司说起,“天一”公司在创立之初就以尚古为口号,拍摄的影片极注重娱乐性。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民间出现了大批小说作家,其中武侠小说亦在此时兴起,当时出现了“南向北赵”等武侠小说作家,诞生了《江湖奇侠传》、《蜀山剑侠传》等脍炙人口的武侠作品,而此时嗅觉灵敏的“天一”公司首先闻到了其中的商业气息,1925年由邵醉翁拍摄的《女侠李飞飞》率先面世,影片带有明显的武侠元素,同时与中国传统伦理观相一致,即推崇“行侠仗义”的江湖道义以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严格来说,《女侠李飞飞》虽算不上正统的武侠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影片中缺少“武”而徒有“侠”),然而毋庸置疑本片还是开创了中国武侠片之先河,为之后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打下了基石。 《火烧红莲寺》的诞生--一口气拍了18部 " 1928年《火烧红莲寺》剧照 至此以后,在商业为首的早期中国电影行业中,由于“武侠片”有着投入小产出快易取材等多种优势,除了“天一”公司外,“明星”、“大中华百合”、“新人”等公司纷纷效仿,从20年代中后期开始,拍摄了《火烧红莲寺》(1928)、《飞剑女侠》(1929)、《侠盗一枝梅》(1930)、《荒江女侠》(1930)等多部武侠片,最早出现的这一批武侠片广义上又被称作“神怪武侠片”,即影片大多将神怪元素和武侠元素融合在一起。 " 早期武侠片受到好莱坞电影《三剑客》的影响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明星”公司1928年拍摄的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影片受到了包括《侠盗罗宾汉》、《三侠客》在内的好莱坞影片的影响,用土法研制出特技,并在前作《女侠李飞飞》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动作场面,即侠客专属的刀光剑影、飞檐走壁等,其中大火烧掉红莲寺的一幕可谓早期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与此同时,影片上映后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空前景象,在商业上取得重大成功,在此之后,“明星”公司又相继拍摄了共18集《火烧红莲寺》,1928-1931年间,各大电影公司出品了200余部武侠片,掀起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侠热”。 武侠片被迫转移阵地--从上海至香港 尽管20年代末期的中国电影届曾掀起了一阵“武侠热”,然而这一热潮并未持续太久,1931年国内局势动荡,素有“东方好莱坞”之城的上海受到各方势力波及,国民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包括《火烧红莲寺》在内的所有宣扬怪力乱神的电影,加之民间批评此类武侠片过于注重商业,内容对年轻人造成负面影响等,有关当局全面禁止包括武侠片在内的武打片种,这一波武侠神怪片热潮也由此戛然而止,不少导演因此由上海转至香港,并于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烧红莲寺》, 当时戏院的广告这样写道:“赛铁拐神杖宝贝,豪光万丈,金罗汉摇袖祭神鹰,瑞气千条,活僵尸毒害向药山,散发吐雾,飞道人不敌吕宣良,断头喷血。” 武侠电影的传统也在香港得到传承。 " “天一”公司创始人邵氏兄弟,30年代后期公司迁至香港 30年代中后期于香港出现的一些列武打片多以粤语拍摄,影片虽延续了上海时期此类型片的特征,然而受到抗战形势的影响,此时的香港武侠片并未真正得以发展,而此时的武侠片也大多统称为武打片,代表作包括《神鞭侠》、《方世玉打擂》、《红衣侠》等武打片。 1939年由洪叔云执导的《大破铜网阵》普遍被学术界看作30年代香港武侠片的起始,从1939年到1941年,相继出现了10多部改编自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电影,包括《七侠五义》、《小五义》等,这些武侠片继承了上海时期武侠片的优势,为战后香港本土武侠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黄飞鸿》到《如来神掌》--特效技术的兴起 香港本土武侠片直到战后才真正得以发展,1947年,任彭年拍摄的《女镖师》和但杜宇执导的《新天方夜谭》相继诞生,影片在早期上海武打片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聘请了邬丽珠、任艳等一批武侠演员主演,到了50年代初期,香港武侠片已日臻成熟,这一时期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即是黄飞鸿系列电影的开山人物--胡鹏,1949年,胡鹏由广东来到香港,自行组建电影公司,与1949年开始拍摄《黄飞鸿传》(上下集),影片摒弃了早期的神怪打斗元素,标榜岭南正宗武术,黄飞鸿作为广东武术名家,自然容易受到粤语地区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当时聘请了武侠名角关德兴饰演黄飞鸿这一角色, 50年代香港电影界一共出品了60余部黄飞鸿电影,而其中只有两部非关德兴主演,不仅如此,在70年代关德兴又赴香港无线电视台主演了多部黄飞鸿影视作品,可以说黄飞鸿成就了关德兴,而关德兴也成就了黄飞鸿。 " 演了一辈子黄飞鸿的关德兴 尽管早期的黄飞鸿电影仍存在粗制滥造的痕迹,然而导演胡鹏作为战后香港武侠电影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确为香港武侠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拍摄的这些影片注重南北两派武术的融合,并启用了大量北派武师充当演员,包括对七八十年代武侠片有着杰出贡献的电影人林蛟、袁和平、石坚、刘家良等等,在当时出现的几十部黄飞鸿系列电影中,这批演员也在长期的参演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片场经验,为之后的香港武侠片乃至功夫片累积了大量经验、人才。 " 1964年《如来神掌》(上集)宣传海报 进入60年代后,黄飞鸿系列逐渐式微,武侠片创作开始向港台新派武侠小说取材,同时积极培养新式武术特技人才,并积极发挥声音优势,结合刀剑、爆破等武术特效,大大增强了视听体验,与此同时,007式的谍战片以及意大利“面条西部片”在西方兴起,而此时的日本也诞生了大量武士片,其中不少影片都曾在香港本土上映,先进的香港电影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向外学习的机会,他们苦心钻研、学习其中的特技技巧以及叙事方法,例如将早期的“吊威亚”进行改良、出现了替身演员、丰富镜头语言等多种方式,此时期诞生的《如来神掌》系列电影即是最好的佐证,影片中出现的巨大手掌和脚掌在以往华语电影中可谓前所未有,影片特技师卢寄萍将模型特技与手绘相结合,将人手与电影技术完美融合,才造就了“如来神掌”的震撼效果。 " 《如来神掌》中的巨大脚掌 邵氏影业开创的新派武侠 " 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片基本是邵氏的天下 70年代开始,香港武侠片已自成一派,不仅吸引了本土观众,同时来自各地的海外华人乃至欧美观众亦被这一东方独有的片种而深深吸引,在此时期出品武侠片最多的当属“邵氏”影业,在60年代末期,邵逸夫就已经意识到当时的国语片和黄梅调影片已经在走下坡路,于是,邵逸夫开始另辟蹊径,于异军中突起,开辟了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的香港新派武侠道路。 " 胡金铨在《侠女》(1970)片场 彼时邵逸夫帐下有两员大将,胡金铨和张彻,其中张彻于1966年策划的《鸳鸯奇侠》和《文素臣》在票房和口碑上表现均不算成功,影片并未完全摒弃旧派武侠的特点,观念保守,打斗场面乏善可陈,直到1967年的《独臂刀》问世,影片在动作场面上进行了大量革新,融合了南北两派所长,在票房和口碑上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胡金铨于1966年拍摄的《大醉侠》同样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胡金铨在此片中发挥了其擅长“塑侠”的特长,塑造了传统武侠片中的“女侠”、“丐侠”等江湖人物,武打场面极具风格化,而由此奠定了此后胡金铨的作品风格,这部片在港台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广受欢迎。至此,邵逸夫信心大增,决定将新派武侠的路线进行到底。此后,邵氏又接连出品了《金燕子》(1968)、《十三太保》(1970)、《天涯明月刀》(1976)、《流星蝴蝶剑》(1976)、《三少爷的剑》(1977)等多部新派武侠片,并培养了王羽、楚原、程刚等武侠片编导和演员。而胡金铨在执导完《大醉侠》之后,辗转港台两地,拍摄了包括《龙门客栈》(1967)、《侠女》(1970)、《忠烈图》(1975)、《空山灵雨》(1979)等一批极具个人风格的武侠作品,也由此奠定了自己“武侠片大师”的地位。 " 1979《空山灵雨》 香港武侠片在张彻、胡金铨等人的努力下继续发扬光大的同时,70年代末期以后逐渐演化成了另一片种--功夫喜剧片,功夫喜剧诞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观众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李小龙的逝世使得功夫片这一空挡急需补上,此时深居幕后多年的武术指导得以来到台前,成龙、袁和平等武师受到重用,这批演员将京剧中的武打杂耍动作融入功夫片中,拍摄了《蛇形刁手》(1978)、《醉拳》(1978)等一批功夫喜剧,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声,形成了与传统武侠片分庭抗礼的局势。 从李连杰版《少林寺》到徐克版《黄飞鸿》 进入80年代,武侠片继续衍生发展,1981年中原公司来到内地,首次远赴河南少林寺拍摄了少林武术片《少林寺》,影片启用有武术功底的新人李连杰为主演,上映后在海内外均取得了票房佳绩,由此催生了之后一大批少林寺题材电影,包括1984年由《少林寺》原班人马拍摄的《少林小子》、《新方世玉》(1984)、《南北少林》(1986)等;同时另一方面电影人将奇门法术以及鬼怪僵尸加进传统武侠片中,发展出《奇门遁甲》(1982)、《僵尸先生》(1985)系列,而之后新艺城拍摄的《最佳拍档》系列以及成龙主演的警察故事系列电影也可以看作是传统功夫武侠片与现代都市元素的完美融合。 " 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1982),将武侠元素与少林题材完美融合 与此同时,七十年代香港电视业得到空前发展,无线、港台、rtv等电视台大量启用新人担任编导,制作本地节目,这一机遇也吸引了当时从海外学成归来的许鞍华、徐克、严浩、黄志强、方育平等人加入,同时电视台还开办训练班积极培养新人,包括之后香港电影界的中流砥柱杜琪峰、关锦鹏、林岭东等人均出自训练班,70年代末期之后,这批在电视业得到充分训练的新人开始涉足电影行业,于是,在1978年,香港新浪潮汹涌袭来。 " 年轻时的徐克 香港新浪潮的导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既学习了当时欧美的电影艺术,对西方电影甚为着迷,同时又接受了本土文化的熏陶,对香港文化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各自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拍片风格和观念,例如许鞍华擅长拍摄底层民众的平凡生活,对武侠片分外着迷的徐克,以及作品极具写实风格的方育平等。 " 徐克和胡金铨 作为香港新浪潮的主将之一,徐克义不容辞挑起了80年代武侠片拍摄的重任,自1979年拍摄第一部武侠片《蝶变》以来,徐克于80-90年代依次拍摄了《地狱无门》(1982)、《新蜀山剑侠》(1983)、《笑傲江湖》(1990,与胡金铨等人联合导演)、《青蛇》(1993)、《刀》(1995)等多部武侠片,接受过西方电影观念熏陶的徐克更是聘请好莱坞特技专家进行指导,注重影片的视觉效果,将传统特技与电脑特效相结合,不仅为影片增加了视听效果,同时也为香港本土培养了一系列技术型人才,如之后为多部影片担任美术指导的叶锦添、奚仲文等正是在此时累积了大量经验,也为之后香港电影美术造型的转变打下了重要基础。 " 李连杰和关之琳主演的《黄飞鸿》(1991)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徐克还将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进行重新创作,请来李连杰担任主演、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拍摄了《黄飞鸿》、《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黄飞鸿之龙城歼霸》等黄飞鸿系列电影,徐克在前人的基础上,将黄飞鸿塑造成一位民族英雄的同时,对其性格和能力上的缺陷也并不回避,例如其与十三姨初次会面时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闹出丢人的举止,以及虽身怀绝世武功却仍处处碰壁的尴尬;同时徐克还使用一系列广角镜头以及仰拍镜头展现黄飞鸿的英雄气概。 90年代出现的其他武侠片 除了徐克执导的一系列武侠电影外,这个时期同样出现了一大批出自其他导演的武侠片,例如李惠民执导、徐克等编剧的《新龙门客栈》、程小东执导的《倩女幽魂》系列和《笑傲江湖》系列、林岭东拍摄的《新火烧红莲寺》、陈木胜拍摄的《新仙鹤神针》、王家卫拍摄的《东邪西毒》等,均是此时期武侠电影的优秀代表。 " 王家卫《东邪西毒》(1994) 合拍片的兴起,武侠片的没落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胡金铨、张彻的相继去世,以及袁和平、刘家良等武术指导的老龄化,洪金宝、元奎、元彪又逐渐退居幕后,加之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远赴好莱坞寻求发展,香港武侠片的发展一度陷于停滞,也正因为香港本土人才的严重匮乏和外流,两岸三地的合拍片也由此兴起。 " 李安《卧虎藏龙》(2000) 2000年由李安导演的武侠片《卧虎藏龙》横空出世,影片启用了内地港台的多位知名演员,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多个国内外奖项,此后,合拍片陡然兴起,其中包括内地导演拍摄、港台乃至日韩演员主演的影片,如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拍摄的《无极》等影片;也有香港导演执导,启用内地演员主演的影片,如徐克拍摄的《七剑》、《龙门飞甲》、《狄仁杰》系列,于仁泰拍摄的《霍元甲》,袁和平拍摄的《苏乞儿》,陈可辛拍摄的《武侠》,刘伟强拍摄的《血滴子》、陈嘉上拍摄的《四大名捕》系列等等,然而这些影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票房尚可口碑糟糕,翻看以上电影的豆瓣评分,你会发现这些由香港导演拍摄的武侠片大多处于4分、5分档,连6分以上的都屈指可数,而最近一部由香港导演拍摄、内地演员参演的武侠片《三少爷的剑》也是只有可怜的4.9分,评价相当糟糕...21世纪刚开始(甚至更早),就已有人喊出“港片已死”的口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口号似乎越来越响亮也越来越难以反驳,而曾经作为香港片种中独一无二的武侠片,想必也很难在“港片已死”的口号中独自存活,而将武侠片放置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中,除了电影人外,相信受伤最深的一定是那一批老港片迷以及武侠迷们... " 2011年徐克执导《龙门飞甲》 如果有人要问我最近的一部还能看的香港武侠片是哪部,恐怕我一时之间也很难回答的出来,当然,如果一定要从21世纪的影片中选出一部,恐怕我还是会选《龙门飞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徐克坚持武侠创作的肯定和信心,回看胡金铨等武侠电影大师,他们的武侠电影创作生涯也不过三四十余年,所拍之作也并非部部精品,而如今一人扛起武侠电影大旗的徐克,也即将迈入他创作生涯的第四十个年头,从最早的《蝶变》开始,到现在的《龙门飞甲》,想必一定需要十分的热情与十分的热爱才能始终坚持武侠片创作近四十年不动摇,尽管在这之中有过彷徨也有过失手,但也请别忘了这条路现在乃至将来都会越走越孤独,也越走越艰难,当商业利益日渐成了电影人的终极追求时,你无法也不能苛求任何一位电影人会成为例外;而徐克2014年拍摄的《智取威虎山》也证明了自己才华犹存,尽管这并不能算作武侠片,尽管这依然是一部存在些许不足的电影。 " 已经67岁的徐克能否再创武侠片的辉煌 一位优秀的电影人必然能去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去主动适应科技的进步,当普通的刀剑打斗已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时,徐克开始了他的新探索,于是有了3d的《龙门飞甲》,于是也才有了改编自样板戏的《智取威虎山》,而我相信能拍出艳惊四座的《智取威虎山》的徐老怪,一定能再拍出艳惊四座的新武侠作品,相信许多影迷和我一样,仍旧期待着香港武侠电影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最后,引用《笑傲江湖2》中的台词为本文作结: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鸿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全文完) 本文作者“痞影人科莱昂”,现居barcelona,目前已发表了6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痞影人科莱昂”关注ta。
聂远,叶璇,陈龙,张峻宁,毛俊杰,..
完结

龙门飞甲

主演:聂远 , 毛俊杰 , 高虎 , 樊少皇 , 叶璇 , 张峻宁 , 陈龙 , 冯文娟 , 吴旭东 , 战立国
简介:该剧讲述明宪宗年间,宦官专权,残害忠良。侠客赵怀安在营救忠良行动中,引来东厂主万喻楼和西厂督主雨化田的追杀。赵怀安等人一路亡命,投宿龙门客栈。江湖险恶充斥血雨腥风,荒凉大漠儿女情长中。
聂远 , 毛俊杰 , 高虎 , 樊..
全36集

浪花一朵朵粤语

主演:谭松韵,熊梓淇,黄圣池,庞瀚辰,彭昱畅,王子璇,张峻宁,曹曦月,辛瑞琪,马骙,孙杨,蔡鹭,张恒,王茂蕾,袁福福
简介: 在上周播出的《我们相爱吧》中,上演了十分回忆杀的一幕,183club的成员们合体重唱了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偶像剧《王子变青蛙》中的主题曲。 " 旋律出来的那一刻,某盐真的是有种要泪奔的感觉啊! " 毕竟,在那个台湾偶像剧鼎盛的时期,《王子变青蛙》、《恶作剧之吻》、《流星花园》....这些现在看来颇具年代感的偶像剧几乎可以说承包了我们的整个青春! " 其实这些偶像剧的情节与设定,本质上大多是灰姑娘与王子的内核。 " 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设定或许十分玛丽苏,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对于广大平凡女生来说,相当有代入感啊! " 演员真挚的表演与梦幻美好的情节总是让我们一遍遍沦陷,还记得直树与湘琴的这场雨中告白吗?某盐看了绝对不下30遍! " 那时的偶像剧,除了浪漫旖旎的情节,还有频出的鸡汤与金句,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啊! b站人气王单均昊总裁的这句“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让多少人到现在都还在为《王子变青蛙》打call?! " 让我们永远对美好事物怀有憧憬,这大概就是偶像剧的魅力了。 在今年夏天,却有这样一部剧,让某盐找回了曾经的少女心,就是这部——《浪花一朵朵》。 " 《浪花一朵朵》改编自由酒小七所著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名超高人气的游泳选手与一名菜鸟体育记者之间的爱情故事,这般设定,听上去就粉红气息满满啊~ " 小说本身就是一部非常清新甜蜜的作品,从头到尾发糖不断,自小说改编而来的真人版《浪花》也是完美承袭了原著的基调,简直甜出天际。 " 生命不息,虐狗不止 作为本剧第一cp,由游泳选手唐一白和实习体育记者云朵组成的白云cp简直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发糖! " 两人的第一次正面接触也是颇具主角光环,云朵在一次采访中,意外落水,被唐一白救起。 " 其实,两人的缘分早已注定,在四年前,唐一白就曾救下过云朵一次,所以,想要有偶像剧女主的命,除了身娇体弱,还要易落水吗? " " 照理说,这算是两人的第一次正式见面,然而空气中却到处弥漫着粉红色的气息是怎么一回事? " 两人相谈甚欢,唐一白还直接把自己的泳镜摘了下来,送给了云朵。 " 泳镜对于一个游泳选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简直四舍五入约等于送定情信物了好嘛! " 当被云朵问到为什么要送她泳镜时,唐一白的回答也是很迷:绝对不是因为对你一见钟情。 " " 好吧,这个回答尊~滴~一点也不欲盖弥彰呢~ " " 作为一名颇具潜力的游泳选手,唐一白的日常出场方式应该是这样自带bgm的。。。 然而,自从女主出现后,什么狂拽酷炫都没了,只剩下一个一脸痴汉的迷弟 " 不管在哪里,只要有云朵,那么唐一白的眼神一定是focus云朵的。看到这样一个白白净净的大男生,一脸呆萌,眼里心里只有你,真的很想给他亲亲抱抱举高高啊! " 能让呆萌迷弟破功的,大概也就是唐一白的东亚小醋王属性了。看到云朵在教自己的队友英文, " 于是便戴了副眼镜,强行刷存在感来蹭课,不得不说有点萌啊。 " 更加幸运的是,白云cp的恋情几乎得到了全世界的助攻,队友不遗余力地给他们制造机会。 " 各种神助攻 " 就连唐一白的妈妈,也是对云朵宠爱有加, " 撞见唐一白与云朵的亲密互动, " 也是一脸“我懂我懂,你们继续”的吃瓜群众表情, " 唐一白内心os:我不要面子的啊! " 经历过波折,遭受过阻碍,在最新播出的剧集中,白云cp终于正式走到了一起,这下子,更是直接走上了高速虐狗的道路。 " 亲就亲吧,套路还不是一般的多, " 还冠以好朋友道别之名, " " " " " 不不不,我们这儿的好朋友从来不这样道别。 于是,单身狗某盐也只能静静地看着白云cp虐狗,被虐出一身内伤。 " " " 主副cp联合撒糖,成吨级暴击! 除了白云cp,由祁睿峰与向阳阳组成的这对副cp也是十分有爱了。 " 一个是男子泳队队长,一个是女子泳队队长,个性都极强的两人在一起的相处模式自然也比白云cp多了点鸡飞狗跳感。 一见面就互怼 " 但其实,这对“洋气”cp也有一个很美好的初遇。 " 因此,向阳阳虽然表面上总爱与祁睿峰斗嘴,实际上却早已芳心暗属,内心十分关心他。 祁睿峰上课睡觉,她便替他把风, " 默默地帮他整理好笔记, " 还在比赛前帮他准备爱心便当 " 这样贴心的小姐姐请给我也来一打! " 而祁睿峰虽然助攻起唐一白来十分得心应手,然而一旦轮到自己,却又后知后觉得可以,见到向阳阳只会吐槽她不像女生。 难得向阳阳穿了裙子,傲娇的祁睿峰却又心口不一地开始毒舌, " 骚年,你这样是要注孤生的啊! 被奚落的向阳阳少女心碎了一地,祁睿峰内心也不好受,于是开始了花式求原谅之路,最终还是放了个大招——穿女仆装,最终逗笑向阳阳。 " 也是很拼了... 剧情甜出宇宙,画面美出境界! 和整部剧超甜的剧情走向比较搭调的是,整部剧的画风也是非常之小清新。 演员一水儿的年轻俊俏面孔,90年的谭松韵在里头竟然是年纪最大的了! " 整部剧的调色与构图也十分小清新,随手一截,都仿佛画报一般唯美。 " 演员们的妆发造型也都十分干净清新,恰恰符合剧中人物的年龄与人设。 清新的妆容,精心修饰过的小短发,这些都让本就少女力十足的谭松韵显得更加娇俏。 " 某盐还特别中意向阳阳卷卷der狗毛刘海,平添了一股野蛮生长的气息,实在是可爱至极! " " 大白杨加盟,燃就一个字! 不过,既然是一个以游泳为主题的偶像剧,自然也是少不了竞技元素,剧中的游泳选手们为了梦想拼搏的精神,也让某盐十分感动。 " " 让人惊喜的是,《浪花一朵朵》还请来了孙杨进行客串,在电视剧中还可以饰演本人,大白杨也是6到不行了~! " 虽说是演戏,但谁说这不是孙杨真的心声呢? " " " 为大白杨疯狂打call! " " " 《浪花一朵朵》播出到现在也已近完结,清纯不做作的画风也成为了今夏荧屏的一股清流,让许多网友自来水。 " " " " 而在这周四,《浪花一朵朵》也将迎来大结局,某盐只希望,能一路甜到尾,白云cp,洋气cp,请尽情地发糖吧! "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谭松韵,熊梓淇,黄圣池,庞瀚辰,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