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婚启事1998
主演: 刘若英 / 王朝明 / 伍佰 / 陈昭荣 / 顾宝明 / 金士杰
简介: 到底是走心?还是走肾? 逢年过节作为一个单身狗回到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各种碎碎问, 你年纪可不小了,找对象了吗... 紧接着就会和你说: 那谁谁谁家的姑娘挺不错的,有时间就两个人见个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过亲,反正我没有。 在中国传统家庭里,父母一旦认为你“年纪不小了”,喃爸、妈就开始替你无色各种小姑娘、小伙子,生怕儿子闺女找不到对象。 " 有时候,我们为了应付父母会一天连着和好几个不同的人相亲,偶尔我们也会反感,故意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让对方排斥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玩笑话: 一对单身男女见面,年龄加起来小于50岁叫“联谊”,要是总和大于50呢,那就叫“相亲” 我有个朋友今年30了,前段时间他去相亲,一上来人家姑娘就问他有没有房,有没有车, 可能是因为缘分不够,可能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最后这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 相亲对蛮多人来说,就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总挑好看又新鲜的,不行就换一家。 其实仔细想想,现实好像就是这样的,在饭桌上相亲, 谈感情人家会说你矫情,谈条件人家反而会夸你实在。 说起相亲,我就想起了1998年刘若英主演的一部老片—— 《征婚启事》 " 片如其名,这片专门讲的就是相亲。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影片多用长镜头和特写,几乎没有配乐来作为辅助推进情绪,刘若英演技很稳,无可挑剔。 女主角杜丽珍(刘若英饰)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因为这则广告,她一天能接到上百个人的电话。 " 后来她辞去了医院的工作,专门每日在同一个茶馆里和不同的人见面相亲。 她留着简单的短发,略施粉黛,穿着黑色的长裙,淡淡的笑容,很干净。 这让前来相亲的很多人都蛮震惊的,他们习惯性认为会去相亲的人,要么年纪比较大,要么长的不大好看, 像杜丽珍这样相貌姣好又年纪不大的女性,几乎不可能相亲, 甚至还有人怀疑她是不是有什么隐疾。 " 在杜丽珍的饭桌上,我仿佛看到了各位中年少女们的相亲经历,你可以看见各种形形色色的男人,好似一个众生相的展览馆。 她的运气不太好,前来相亲的都是些奇葩,没有几个正常人。 " 有“少儿不宜癖好”的先生认真的跟她讨论那种影片的拍摄技巧; 有明目张胆连找女人都要省钱的有妇之夫,委婉地申请和她共渡一晚; 有上来就问她“有没有和前任发生关系”的高级皮客,想要给她介绍客人; " 有企图在同学面前证明自己魅力,找存在感恶作剧的17岁少年; 有光明正大,给七八十岁的老爹找情人的儿子; 给智障儿子找老婆的母亲、推销防身用具的推销员、寻找真爱的女同性恋…… " 他们常常会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秘密和要求, 因为一则征婚启事,遇到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人,有时候女主角都有点怀疑人生。 这些不按套路的出牌者,光怪陆离的面谈场面个,不禁令人骇笑,很多人因此把这部电影看成一部喜剧片。 " 她每天像工作一样按部就班的和这些人见面,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有时感觉到无可奈何,有时感觉可笑,有的时候也会觉得有趣。 但是,她始终落寞,她的嘴角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笑,始终隐忍,看的让人心疼。 " 每天相完亲后,杜丽珍都会打一通电话,她会絮絮叨叨的说起今天发生的事情: 我今天见了很多人, 但看到他们我还是会想起你。每天我会约他们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你突然走进来我该怎么办。 " 电话的那头始终没有人接,她也就这么执着地每天重复拨打。 她遇见的那些男人,各式各样的男人,除了反胃的皮条客,都还算可爱,也会有人试图勾画出和她的美好未来。 他们每个人对相亲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共通点。 “我不想浪费时间。” 第一次见面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样的台词,相亲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交易。 " 金士杰饰演的中年小学教师跑了个龙套,一上来就开始详细地介绍自我: 我不想浪费时间,就直接说我的优点和缺点吧。我人很好,但我有点小气。 那你跟我在一起的意愿有多少呢? 很明显,他意思就是说——我看上你了,你看我合适吗,你觉得可以,我们就可以马上领证结婚了。 " 另一个烟不离手,槟榔不离口的男人。 在介绍了姓名和收入情况后,就开始毫不耽搁地求婚: 如果你愿意嫁给我,我都可以戒,没钱我可以加班。 " 他们之间或许有真心地,但是真心的成分占多少呢? 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多花一分钟的时间去了解对方,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地人,想要怎样的生活,就可以随口求婚。 难道相亲是这样的吗?就连最基本的试探都没有 相亲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在彼此身上寻找共同点,直到遇见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不是一上来就丢给你几个选项,就像你在做考试选择题一样。 " 所有前来相亲的人,都不会知道,那个在饭桌上对他们礼貌有加的女人,其实从未真正打开过自己的心门。 其实她是一位失恋的女人,心里还住着一个男人,她爱上的是一个有妇之夫,突然有一天他失踪了。联系不到他,一气之下,她刊登了征婚广告。 因为被抛弃的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 " 张爱玲说:“忘掉一个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时间和新对象。” 人在痛苦的沼泽沉溺的时候,就会胡乱地抓住点什么,以解除那窒息地感觉。 杜丽珍和那些对她敞开谈条件的男人没什么两样,她需要疗伤,出于本能,她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填补内心的空白。 她需要从他们身上找到慰籍,但是见的人越来越多,她发现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 她遇到了一个颇有好感的男人,也许是因为他的长相,也许是因为他脸上的苦涩笑容,犹豫的神情,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她尝试着和他交往,也许有着同样受伤经历的他可以安慰自己。 她喜欢他的坦诚,喜欢他的笑,第二次见面人家约她钓虾的时候,她直接牵着他去了酒店。 一场大汗淋漓过后,她不能自制的大哭起来,那么悲伤。 " 因为,她想起来了曾经拼命爱过的那个男人,想起他们共有的孩子,她那么想生下他,最后还是打掉了。 用新情人来遗忘旧爱,她发现自己做不到,她心里还是满满的失去消息的那个男人,那个她爱的如此凄苦的男人。 见了这么多人,她没有一种解脱,反而更加的绝望了。 她开始怀疑相亲的正确性,她觉得自己该停止继续这样的征婚。 " 但也许,错的不是相亲,是她自己。 她还没有准备好,从过去那一段失败的恋情中走来。 爱情对于目前的她来说,就像是感冒时的一杯白开水,只是为了治愈伤痛。 将爱情当作是一个工具,这样注定不会幸福。 " 在一段感情中,说得直白点,无非就是两种——走心、还是走肾。 也有很多人,借着走心的幌子,谈着走肾的爱情。 走心的拥吻,最后变成了走肾的痛哭。 其实,并不只是杜丽珍是这样。 越长大,我们对于爱情的定义越来越模糊。虽然,我也知道,爱情它并不是生命里的唯一,可是我也不太喜欢它变得越来越有功利性。 " 从“喜不喜欢”到“合不合适”,从“爱不爱你”到“有没有钱”, 我知道,现实点也没什么不对,但是我们是不是误解了爱情。 爱情不是一个临时诊所,也不是一场莫名的交易。 它应该是两个人的惺惺相惜,在一起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理解,它需要磨合,需要两颗真心的交换。 " 就像杜丽珍的朋友在开导她的时候,对爱情的理解: 爱情分为“爱”和“情”。 其实,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想起刘若英和一位著名音乐人的故事,但在爱情这件事上,无论是明星还是平常老百姓都是一样, 爱是一种本能,它可以是性,可以是冲动之下的一句“我爱你”, 情是一种循环,它不是一霎那烧掉的,它包含了很多的关心、体谅、责任。 " 在这个各种快餐横行的时代,连爱情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也会变得功利。 但是,我们不应该只重视爱,而忽视了情。 没有情的爱,那不是真爱,而是乱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本文主笔 | 水妹
简介: 到底是走心?还是走肾? 逢年过节作为一个单身狗回到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各种碎碎问, 你年纪可不小了,找对象了吗... 紧接着就会和你说: 那谁谁谁家的姑娘挺不错的,有时间就两个人见个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过亲,反正我没有。 在中国传统家庭里,父母一旦认为你“年纪不小了”,喃爸、妈就开始替你无色各种小姑娘、小伙子,生怕儿子闺女找不到对象。 " 有时候,我们为了应付父母会一天连着和好几个不同的人相亲,偶尔我们也会反感,故意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让对方排斥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玩笑话: 一对单身男女见面,年龄加起来小于50岁叫“联谊”,要是总和大于50呢,那就叫“相亲” 我有个朋友今年30了,前段时间他去相亲,一上来人家姑娘就问他有没有房,有没有车, 可能是因为缘分不够,可能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最后这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 相亲对蛮多人来说,就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总挑好看又新鲜的,不行就换一家。 其实仔细想想,现实好像就是这样的,在饭桌上相亲, 谈感情人家会说你矫情,谈条件人家反而会夸你实在。 说起相亲,我就想起了1998年刘若英主演的一部老片—— 《征婚启事》 " 片如其名,这片专门讲的就是相亲。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影片多用长镜头和特写,几乎没有配乐来作为辅助推进情绪,刘若英演技很稳,无可挑剔。 女主角杜丽珍(刘若英饰)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因为这则广告,她一天能接到上百个人的电话。 " 后来她辞去了医院的工作,专门每日在同一个茶馆里和不同的人见面相亲。 她留着简单的短发,略施粉黛,穿着黑色的长裙,淡淡的笑容,很干净。 这让前来相亲的很多人都蛮震惊的,他们习惯性认为会去相亲的人,要么年纪比较大,要么长的不大好看, 像杜丽珍这样相貌姣好又年纪不大的女性,几乎不可能相亲, 甚至还有人怀疑她是不是有什么隐疾。 " 在杜丽珍的饭桌上,我仿佛看到了各位中年少女们的相亲经历,你可以看见各种形形色色的男人,好似一个众生相的展览馆。 她的运气不太好,前来相亲的都是些奇葩,没有几个正常人。 " 有“少儿不宜癖好”的先生认真的跟她讨论那种影片的拍摄技巧; 有明目张胆连找女人都要省钱的有妇之夫,委婉地申请和她共渡一晚; 有上来就问她“有没有和前任发生关系”的高级皮客,想要给她介绍客人; " 有企图在同学面前证明自己魅力,找存在感恶作剧的17岁少年; 有光明正大,给七八十岁的老爹找情人的儿子; 给智障儿子找老婆的母亲、推销防身用具的推销员、寻找真爱的女同性恋…… " 他们常常会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秘密和要求, 因为一则征婚启事,遇到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人,有时候女主角都有点怀疑人生。 这些不按套路的出牌者,光怪陆离的面谈场面个,不禁令人骇笑,很多人因此把这部电影看成一部喜剧片。 " 她每天像工作一样按部就班的和这些人见面,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有时感觉到无可奈何,有时感觉可笑,有的时候也会觉得有趣。 但是,她始终落寞,她的嘴角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笑,始终隐忍,看的让人心疼。 " 每天相完亲后,杜丽珍都会打一通电话,她会絮絮叨叨的说起今天发生的事情: 我今天见了很多人, 但看到他们我还是会想起你。每天我会约他们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你突然走进来我该怎么办。 " 电话的那头始终没有人接,她也就这么执着地每天重复拨打。 她遇见的那些男人,各式各样的男人,除了反胃的皮条客,都还算可爱,也会有人试图勾画出和她的美好未来。 他们每个人对相亲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共通点。 “我不想浪费时间。” 第一次见面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样的台词,相亲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交易。 " 金士杰饰演的中年小学教师跑了个龙套,一上来就开始详细地介绍自我: 我不想浪费时间,就直接说我的优点和缺点吧。我人很好,但我有点小气。 那你跟我在一起的意愿有多少呢? 很明显,他意思就是说——我看上你了,你看我合适吗,你觉得可以,我们就可以马上领证结婚了。 " 另一个烟不离手,槟榔不离口的男人。 在介绍了姓名和收入情况后,就开始毫不耽搁地求婚: 如果你愿意嫁给我,我都可以戒,没钱我可以加班。 " 他们之间或许有真心地,但是真心的成分占多少呢? 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多花一分钟的时间去了解对方,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地人,想要怎样的生活,就可以随口求婚。 难道相亲是这样的吗?就连最基本的试探都没有 相亲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在彼此身上寻找共同点,直到遇见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不是一上来就丢给你几个选项,就像你在做考试选择题一样。 " 所有前来相亲的人,都不会知道,那个在饭桌上对他们礼貌有加的女人,其实从未真正打开过自己的心门。 其实她是一位失恋的女人,心里还住着一个男人,她爱上的是一个有妇之夫,突然有一天他失踪了。联系不到他,一气之下,她刊登了征婚广告。 因为被抛弃的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 " 张爱玲说:“忘掉一个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时间和新对象。” 人在痛苦的沼泽沉溺的时候,就会胡乱地抓住点什么,以解除那窒息地感觉。 杜丽珍和那些对她敞开谈条件的男人没什么两样,她需要疗伤,出于本能,她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填补内心的空白。 她需要从他们身上找到慰籍,但是见的人越来越多,她发现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 她遇到了一个颇有好感的男人,也许是因为他的长相,也许是因为他脸上的苦涩笑容,犹豫的神情,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她尝试着和他交往,也许有着同样受伤经历的他可以安慰自己。 她喜欢他的坦诚,喜欢他的笑,第二次见面人家约她钓虾的时候,她直接牵着他去了酒店。 一场大汗淋漓过后,她不能自制的大哭起来,那么悲伤。 " 因为,她想起来了曾经拼命爱过的那个男人,想起他们共有的孩子,她那么想生下他,最后还是打掉了。 用新情人来遗忘旧爱,她发现自己做不到,她心里还是满满的失去消息的那个男人,那个她爱的如此凄苦的男人。 见了这么多人,她没有一种解脱,反而更加的绝望了。 她开始怀疑相亲的正确性,她觉得自己该停止继续这样的征婚。 " 但也许,错的不是相亲,是她自己。 她还没有准备好,从过去那一段失败的恋情中走来。 爱情对于目前的她来说,就像是感冒时的一杯白开水,只是为了治愈伤痛。 将爱情当作是一个工具,这样注定不会幸福。 " 在一段感情中,说得直白点,无非就是两种——走心、还是走肾。 也有很多人,借着走心的幌子,谈着走肾的爱情。 走心的拥吻,最后变成了走肾的痛哭。 其实,并不只是杜丽珍是这样。 越长大,我们对于爱情的定义越来越模糊。虽然,我也知道,爱情它并不是生命里的唯一,可是我也不太喜欢它变得越来越有功利性。 " 从“喜不喜欢”到“合不合适”,从“爱不爱你”到“有没有钱”, 我知道,现实点也没什么不对,但是我们是不是误解了爱情。 爱情不是一个临时诊所,也不是一场莫名的交易。 它应该是两个人的惺惺相惜,在一起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理解,它需要磨合,需要两颗真心的交换。 " 就像杜丽珍的朋友在开导她的时候,对爱情的理解: 爱情分为“爱”和“情”。 其实,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想起刘若英和一位著名音乐人的故事,但在爱情这件事上,无论是明星还是平常老百姓都是一样, 爱是一种本能,它可以是性,可以是冲动之下的一句“我爱你”, 情是一种循环,它不是一霎那烧掉的,它包含了很多的关心、体谅、责任。 " 在这个各种快餐横行的时代,连爱情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也会变得功利。 但是,我们不应该只重视爱,而忽视了情。 没有情的爱,那不是真爱,而是乱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本文主笔 | 水妹
刘若英 / 王朝明 / 伍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