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战士:灭绝
主演:艾米·曼森 / 路易·曼迪勒 / 多米尼克·马夫海姆 / 卢克·阿伦-盖尔 / 洛丽娜·卡姆布罗瓦 / 内森·库珀 / Hari Dhillon / Nina Bergman / Jemma Moore / Amer Chadha-Patel /
简介: 在如今的好莱坞,游戏改编成电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前有《生化危机》、《寂静岭》以及《古墓丽影》,近几年有《刺客信条》、《魔兽》和《极品飞车》等。 就连《狂暴巨兽》和《像素大战》这样的古早游戏都能依靠如今的电影工业重新火一把。 " 而且,在漫威和星球大战引领的好莱坞ip大战元年,各大电影公司也开始从各个领域挖掘能成为新一代摇钱树的大ip。 就连《黑衣人》、《霹雳娇娃》和《铁血战士》这样的作品都被重新拉出来服役了。 于是在b社发行的《毁灭战士4》(id software制作、bethesda公司发行)让这个经典射击游戏重新火了一把之后,环球影业再一次盯上了这部作品。 " 《毁灭战士》(《doom》)是id software在1993年10月8号在dos系统下,推出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早在2005年,该游戏的第三部就已经被环球影业翻拍成了电影,由安德列·巴柯维亚执导,道恩·强森、卡尔·厄本主演。 该电影为了尽可能的忠于原著,还找来了该游戏的制作者托德·霍伦谢尔德以及约翰·卡麦克等人参与制作。 " 同样作为电影制片人和该游戏深度爱好者的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和约翰·韦尔斯希望观众能在电影中获得如同游戏中一样的感觉刺激。 于是观众可以看到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游戏感十足。 " 《毁灭战士》(2005版)在电影创意上很不错,充足的预算使得电影场面也足够火爆,特效十分逼真。 但可惜的是影片上映后风评却相当糟糕。 该电影最终以6千万美元的投资在全球只拿下了5千5百万美元的票房。 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失败直接摧毁了环球公司开发该系列的信心。 " 可能是受到2005版《毁灭战士》滑铁卢的影响,这一次重启该ip的时候,环球影业直接选择了不在大荧幕上映。 可能环球影业更希望将该电影作为一个引子,先放出来看看观众的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因此其实影片中并未出现真正的毁灭战士,而主角们对战的魔怪也只是游戏中的基本怪物而已。 " 于是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本就应该高预算的科幻题材,低廉的成本竟然贯穿了这部《毁灭战士:灭绝》(《doom: annihilation》)影片的始终。 无论从太空飞船如玩具一般的质感还是太空太空基地过于绚丽的灯光效果,有些地方我们甚至都能看出《上海堡垒》的影子来。 " 我没有查到该影片的具体预算是多少,但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基本也就是5千万美元上下了。 对于一个依靠特效的科幻题材ip只投这么点钱,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环球比迪士尼还真是小气了不是一点半点。 想要打造一个大ip却不给预算,这样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达成。 " 影片的故事倒是比较忠于原著,就是讲述在未来世界,殖民外星已经成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而想要扩张星际殖民地,耗费大量时间的传统星际旅行则成为了人类的最大障碍。 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星际联合公司开始研究传送技术,其功能基本类似于哆啦a梦的传送门。 有了这个,想去哪就去哪,随时都能找到正在洗澡的静香。 " 这个星际传送门技术原本来源于星际联合公司找到的两块石板,一块在地球上,另外一块则是在故事发生的火星1号卫星上。 星际联合公司为了研究这两块石板于是围绕他们建立了研究基地。 根据考古发现,这两块石板来源于7000年前,石板上的语言是一种古老的地球语言——“闪族语”。 " 经过长达30年的研究,星际联合公司的几位专家们发现这两块石头便是星际传送门,而且他们可以通过地球的技术打开他们。 刚开始他们认为只要从一边进去,人体细胞便会被解构,然后在另外一边被重新组成,以达到传送的目的。 在确信研究成果后,他们展开了人体实验:实验者从地球上的传送门进入。 " 按照预定的结果,实验者成功从火卫1上的另外一个传送门出来了。 但超出预料的是,这个被传送过来的人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仿佛是被什么人控制了,且变得极其狂暴。 " 其实根据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传送门并不是将人体结构并重组那么简单。 进入这个传送门之后,人类会先被传送到一个未知的空间,这个地方貌似是一个监狱,关押着一些魔怪和他制造出来的一些怪物。 这些魔怪是地球的远古统治者,比人类要早得多,这两块石板也有可能是魔怪们制造的高科技产品。 " 但是7000年前他们却不知为何从地球上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 如今,人类为传送战士打开了回家的大门,那么魔怪men自然就不客气了。 这位通过地球上的传送门误入魔怪领域的实验者便是被空间内的怪物感染了,然后又通过火卫1号的传送门出来了。 " 以上这些只是电影的背景,方便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理解电影的内容。 电影的主线情节主要是以女主为主的特种部队进入火卫1被团灭的故事。 当然,顺带夹杂着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一贯喜欢作死的科学家、拖后腿的队友、拯救团队故意牺牲自己的队长以及坑爹的资本主义公司。 还有直到人都死光了才出现的仿佛是专门为主角定制的超级武器。 " 整部电影的节奏与游戏几乎无异,就是主角进入实验基地,不断打小怪升级,然后获得强大的武器杀到反派boss老家。 作为一部预算有限的科幻电影,如果忽略那些廉价的设备,《毁灭战士:灭绝》其实还算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当做业余的消遣,或者是当做游戏的外传来看也是意外地有些精彩。 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女主的选角太瘦弱了。 " 毕竟女主不是爱丽丝那样的改造人,过于清秀的脸庞完全无法驾驭轰炸外星怪物的桥段。 同样都是打外星怪物,反观《异形》中的西格妮·韦弗,简直就是战神附体。 " 这就是女版兰博,变了性的终结者。 " 可能是为了制作续集的时候方便,影片结尾制作团队还留了个悬念。 女主在外星空间大闹一番后被传送回了地球,而地球上的科学家却认为女主的言论是胡言乱语。 此时,传送门发生了异动,好像有什么东西紧跟着女主要一起来到地球了..... 电影突然结束。 " 尽管这部电影的风评比2005版的《毁灭战士》还要差,几乎电影党和游戏党都已经把它喷了个遍。 但受益于该片低廉的成本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如果最终蓝光碟卖得好,环球影业有可能真的加大投资将其搬上大银幕。 无论如何,我本人还是挺期待续集的,毕竟魔怪men都杀到地球了,怎么着也得是《独立日》的拍摄规模吧? "
简介: 在如今的好莱坞,游戏改编成电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前有《生化危机》、《寂静岭》以及《古墓丽影》,近几年有《刺客信条》、《魔兽》和《极品飞车》等。 就连《狂暴巨兽》和《像素大战》这样的古早游戏都能依靠如今的电影工业重新火一把。 " 而且,在漫威和星球大战引领的好莱坞ip大战元年,各大电影公司也开始从各个领域挖掘能成为新一代摇钱树的大ip。 就连《黑衣人》、《霹雳娇娃》和《铁血战士》这样的作品都被重新拉出来服役了。 于是在b社发行的《毁灭战士4》(id software制作、bethesda公司发行)让这个经典射击游戏重新火了一把之后,环球影业再一次盯上了这部作品。 " 《毁灭战士》(《doom》)是id software在1993年10月8号在dos系统下,推出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早在2005年,该游戏的第三部就已经被环球影业翻拍成了电影,由安德列·巴柯维亚执导,道恩·强森、卡尔·厄本主演。 该电影为了尽可能的忠于原著,还找来了该游戏的制作者托德·霍伦谢尔德以及约翰·卡麦克等人参与制作。 " 同样作为电影制片人和该游戏深度爱好者的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和约翰·韦尔斯希望观众能在电影中获得如同游戏中一样的感觉刺激。 于是观众可以看到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游戏感十足。 " 《毁灭战士》(2005版)在电影创意上很不错,充足的预算使得电影场面也足够火爆,特效十分逼真。 但可惜的是影片上映后风评却相当糟糕。 该电影最终以6千万美元的投资在全球只拿下了5千5百万美元的票房。 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失败直接摧毁了环球公司开发该系列的信心。 " 可能是受到2005版《毁灭战士》滑铁卢的影响,这一次重启该ip的时候,环球影业直接选择了不在大荧幕上映。 可能环球影业更希望将该电影作为一个引子,先放出来看看观众的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因此其实影片中并未出现真正的毁灭战士,而主角们对战的魔怪也只是游戏中的基本怪物而已。 " 于是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本就应该高预算的科幻题材,低廉的成本竟然贯穿了这部《毁灭战士:灭绝》(《doom: annihilation》)影片的始终。 无论从太空飞船如玩具一般的质感还是太空太空基地过于绚丽的灯光效果,有些地方我们甚至都能看出《上海堡垒》的影子来。 " 我没有查到该影片的具体预算是多少,但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基本也就是5千万美元上下了。 对于一个依靠特效的科幻题材ip只投这么点钱,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环球比迪士尼还真是小气了不是一点半点。 想要打造一个大ip却不给预算,这样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达成。 " 影片的故事倒是比较忠于原著,就是讲述在未来世界,殖民外星已经成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而想要扩张星际殖民地,耗费大量时间的传统星际旅行则成为了人类的最大障碍。 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星际联合公司开始研究传送技术,其功能基本类似于哆啦a梦的传送门。 有了这个,想去哪就去哪,随时都能找到正在洗澡的静香。 " 这个星际传送门技术原本来源于星际联合公司找到的两块石板,一块在地球上,另外一块则是在故事发生的火星1号卫星上。 星际联合公司为了研究这两块石板于是围绕他们建立了研究基地。 根据考古发现,这两块石板来源于7000年前,石板上的语言是一种古老的地球语言——“闪族语”。 " 经过长达30年的研究,星际联合公司的几位专家们发现这两块石头便是星际传送门,而且他们可以通过地球的技术打开他们。 刚开始他们认为只要从一边进去,人体细胞便会被解构,然后在另外一边被重新组成,以达到传送的目的。 在确信研究成果后,他们展开了人体实验:实验者从地球上的传送门进入。 " 按照预定的结果,实验者成功从火卫1上的另外一个传送门出来了。 但超出预料的是,这个被传送过来的人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仿佛是被什么人控制了,且变得极其狂暴。 " 其实根据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传送门并不是将人体结构并重组那么简单。 进入这个传送门之后,人类会先被传送到一个未知的空间,这个地方貌似是一个监狱,关押着一些魔怪和他制造出来的一些怪物。 这些魔怪是地球的远古统治者,比人类要早得多,这两块石板也有可能是魔怪们制造的高科技产品。 " 但是7000年前他们却不知为何从地球上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 如今,人类为传送战士打开了回家的大门,那么魔怪men自然就不客气了。 这位通过地球上的传送门误入魔怪领域的实验者便是被空间内的怪物感染了,然后又通过火卫1号的传送门出来了。 " 以上这些只是电影的背景,方便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理解电影的内容。 电影的主线情节主要是以女主为主的特种部队进入火卫1被团灭的故事。 当然,顺带夹杂着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一贯喜欢作死的科学家、拖后腿的队友、拯救团队故意牺牲自己的队长以及坑爹的资本主义公司。 还有直到人都死光了才出现的仿佛是专门为主角定制的超级武器。 " 整部电影的节奏与游戏几乎无异,就是主角进入实验基地,不断打小怪升级,然后获得强大的武器杀到反派boss老家。 作为一部预算有限的科幻电影,如果忽略那些廉价的设备,《毁灭战士:灭绝》其实还算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当做业余的消遣,或者是当做游戏的外传来看也是意外地有些精彩。 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女主的选角太瘦弱了。 " 毕竟女主不是爱丽丝那样的改造人,过于清秀的脸庞完全无法驾驭轰炸外星怪物的桥段。 同样都是打外星怪物,反观《异形》中的西格妮·韦弗,简直就是战神附体。 " 这就是女版兰博,变了性的终结者。 " 可能是为了制作续集的时候方便,影片结尾制作团队还留了个悬念。 女主在外星空间大闹一番后被传送回了地球,而地球上的科学家却认为女主的言论是胡言乱语。 此时,传送门发生了异动,好像有什么东西紧跟着女主要一起来到地球了..... 电影突然结束。 " 尽管这部电影的风评比2005版的《毁灭战士》还要差,几乎电影党和游戏党都已经把它喷了个遍。 但受益于该片低廉的成本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如果最终蓝光碟卖得好,环球影业有可能真的加大投资将其搬上大银幕。 无论如何,我本人还是挺期待续集的,毕竟魔怪men都杀到地球了,怎么着也得是《独立日》的拍摄规模吧? "
艾米·曼森 / 路易·曼迪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