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久溶

最新好看的“程久溶”的搜索结果推荐

已完结

女子特案组

主演:黄小戈,郭吴伦,李冰,赵子惠,娄艺潇,郭昊伦,赵冰,宣言,孙晨耀,孙黛涵,王力,孙嘉一,姚宏合美,孙辰耀,孙嘉,程久溶,董博图,张沛然
简介:《女子特案组》是杨亚安执导的一部都市警匪剧,由赵子惠 、郭昊伦、娄艺潇主演。 " 《女子特案组》讲述了石门市公安局决定成立女子特案组,原刑警队女探长陆捷担任组长,女特警赵欣瑜和警校毕业生周菲菲,电脑高手罗浩,成为工作拍档,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 《女子特案组》于2011年11月25日上海东方电影频道。 " 陆捷 演员 赵子惠 女子特案组组长,是个天生的警察,业务能力一流,头脑冷静,思维缜密,性格硬朗,大大咧咧,颇有男子气概,正义感爆棚,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 郭笑冬 演员 郭昊伦 刑警队长,陆捷的直接上司,和孙刚是警校的同学,郭笑冬是个兴趣广泛的杂家,什么都愿意去尝试,知识渊博,尤其对古玩很有一套,爱在卡拉ok唱歌,但是五音不全。 " 周菲菲 演员 娄艺潇 警校经侦专业刚毕业,满脑子的宏大理想,爱做白日梦,毛毛糙糙,眼高手低,说话办事都非常简单直接,咋咋呼呼,经常搞得别人很尴尬,别人评价她,很二很花痴。 " 赵欣瑜 演员 赵冰 从特警队退役,曾担任狙击手,射击和格斗是她的强项,后加入女子特案组,受家庭影响,她的外表给人非常女性化的感觉,穿衣打扮时髦得体,爱穿高跟鞋,一眼看去很像个白领。 " 罗浩 演员 宣言 原来的网监处警员,电脑高手,后进入女子特案组,人称“党代表”,他上大学的时候,是一个黑客,后来被招安,当上警察,他的行为举止和警察格格不入,懒散、没原则、油嘴滑舌。 " 王兰高 演员 孙晨耀 乔曼尼的忠实助手和秘密情人,对外身份是风华娱乐城老板,外表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又帅又酷,貌似有为青年,其实是个心狠手辣的亡命徒,精于暗杀、化装、格斗。他是很多女孩子中意的对象,有钱有才华有点坏,尤其追女孩颇有一套。 " 乔曼尼 演员 孙嘉 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在九鼎集团担任总经理贾志鹏的助理,是陆捷的中学同学,也是她唯一的闺蜜。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完美的女性,秀外慧中、知书达理、待人接物都很得体。 " 杨怀玉 演员 黄小戈 杨怀玉,凯乐门领班,见过大世面,很会来事儿的女人,为人泼辣,爱占便宜,唱歌很好听,后钟情于孙铁。 " 由于近一段时间涉及女性的犯罪频发,石门市公安局决定成立女子特案组,专门处理此类案件。 " 原刑警队女探长陆捷担任组长,又调入退役的女特警赵欣瑜和刚刚警校毕业的时尚女孩周菲菲,以及电脑高手罗浩,这四个人性格技能互补,经过工作和情感的磨合,最终成长为一个团结强大的团队。 " 陆捷带着女子特案组在破获“艳照门勒索案”、“网友强奸拐卖案”的同时,坚持调查一起贩毒案,终于扫荡了安东市的毒品终端市场,毒贩陈金瀚伏法。 " 陆捷趁胜追击,又挖出了一条毒品地下生产线。陆捷在支队长郭笑冬的帮助下,逃过了毒枭王兰高的陷害、追杀。 " 根据丈夫孙刚生前留下的线索,带领女子特案组最终除掉了整个贩毒网络,贩毒头目乔曼尼被擒。女子特案组在斗争中成长,陆捷等四个人各自找到了情感和人生的归宿。 " 陆捷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孙刚是派出所的所长,非常顾家,一度被陆捷讥讽为没有上进心,女儿苗苗五岁,在上幼儿园。 " 孙刚在一次抓捕中不幸牺牲,从此陆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人都变得有些疯狂和偏执,对下属严厉得过分,而且不苟言笑。 " 陆捷的所有目标都集中在破案、报仇,她的猛打猛冲经常搞乱全局的部署,令领导们很被动。直到新的情感慢慢融化心中的冰川。 " 陆捷的着装很中性,不论上班下班,除了警服就是牛仔裤、皮夹克、运动鞋,令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很酷的帅气。 " 在日常生活中,郭笑冬是个很随和的人,经常给同事起外号,拿人开玩笑,拉着大伙出去玩,所以上下级关系搞得特别融洽。 " 面对罪犯的时候,郭笑冬又是一个绝对的狠手,社会上给他取了外号叫“笑面虎”,他表面上跟人嘻嘻哈哈,其实心里很有谱。他的口头禅是,“刑警得是个杂家。”“警察要比坏人更坏。” " 郭笑冬有点大男子主义,觉得女子特案组不堪重用,是局里搞的面子工程,而陆捷对郭笑冬的工作作风也很有意见,认为他不像个警察,而且运气好。最令陆捷不能忍受的是郭笑冬有点邋遢。 " 她对新生事物有天生的敏感,喜欢各种新潮的东西,爱上网,还是某著名bbs的版主,热爱艺术,会画画,一碰到挫折就说,要出国学画画。 " 下班的时候穿着打扮像个日韩范儿的新潮辣妹。周菲菲对郭笑冬心存爱慕,然而在郭笑冬眼里,周菲菲只是一个小孩。 " 赵欣瑜有童年阴影,对男人有偏见,导致她为人有些偏激,说话刻薄,身边不乏追求者,但每个都被她整得很惨,有人在背后说她性冷感。 " 研究过半吊子犯罪心理学,老爱研究别人的心理,有时候很准,有时候很离谱,因为她自己的心理就很偏激,所以很难客观公正地看别人。用罗浩的话说,她的心理问题最严重。 " 罗浩是大家的开心果,爱开玩笑,常给三个女同事和稀泥,当出气筒。长得有点小白脸,看韩剧会哭,经常被三个女同事埋汰,他一开始对加入女子特案组很排斥,觉得有人给他穿小鞋,直到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周菲菲。 " 乔曼尼依靠自己的美丽智慧,在石门市的各个势力中周旋,把几个头目玩弄于鼓掌之间,从事贩毒、走私、网络赌博等罪恶的勾当。代号“小猫”。 " 乔曼尼本质上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在大学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导致她仇恨社会,有很强的报复心理。 "
黄小戈,郭吴伦,李冰,赵子惠,娄艺..
已完结

大捕房

主演:耿乐,杨蕊,应采儿,午马,吴孟达,许绍雄,方青卓,王力,肖雨雨,李泽锋,郑基成,程久溶,杜玉明,孙嘉,郭军,姜冰洁,程雍
简介: 应采儿 《大捕房》中饰 关青月,关青山。 " 杨蕊 《大捕房》中饰 杜莎莎。 " 方青卓 《大捕房》中饰 忠信妈。 " 肖雨雨《大捕房》中 饰 金茹茹。 " 崔煜林 《大捕房》中饰 白露。 " 贺勋《大捕房》中 饰 项一鸣。 "
耿乐,杨蕊,应采儿,午马,吴孟达,..
全35集

水上游击队

主演:于小伟,白冰,小李琳,穆佳男,李佳璘,王力,白红标,王鑫,李玉龙,三浦研一,金珈,程久溶,蒲冰墨,王沥,王卓,逯长恩,于又川,董博图,刘胜利,张沛然,康琳浠,邓钢
简介: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了胜利的一刻,中国军民浴血奋战14年。与琼崖纵队、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东江纵队,是众多抗战队伍中的一支。这支华南抗日劲旅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积极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对日反攻作战。作为“广东人民抗战的一面旗帜”,东江纵队有着归国华侨及港澳同胞多、知识分子多、妇女多的显著特点。而利用广东漫长的海岸线开展海上对日作战也是东江纵队的一大创举。 众多华侨回国参加东江纵队 由于广东的海外华侨众多,东江纵队的抗战也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除了捐款捐物,不少华侨子弟和港澳爱国青年先后回来参加游击队。 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会长李建国在接受“重走东纵抗战路”采访团采访时表示,东纵人员结构具有鲜明特点,归国华侨及港澳同胞多、知识分子多、妇女多。“不论何种出身,人人真的是为了信仰,为了理想,纷纷争先上前,抛洒青春热血,以血肉之躯抵挡侵略者的枪炮。”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在《坚持华南战场抗战的一面旗帜》中回忆:我们保护商旅安全,得到广大群众、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拥护和支持。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不仅从精神上、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我们,而且把儿女送回来,参加游击队。 据曾生回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笔者注)的经济来源,全部靠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支援。1939年初,海外华侨经宋庆龄转给游击队的捐款一次就达港币20万元。华侨子弟和港澳爱国青年先后回来参加游击队的达1000人以上,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杨康华在《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奋战八年》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八年奋战中我军牺牲指战员共2500多人,其中不少是爱国归侨和港澳同胞。 1944年5月,日军远道奔袭东莞县梅塘,暹罗(泰国)华侨、独立中队政委钟若潮(李中)率部抗击敌人于梅塘的高地马山,从拂晓坚持到下午,直到附近我军赶到进行合围,才使敌人大败溃逃。此次战斗中,钟若潮壮烈牺牲。此时,离他新婚刚刚3日。 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里陈列烈士照片的展板上,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的烈士李淑桓被誉为“革命母亲”。出生于广东鹤山县古劳维墩乡的李淑桓,年轻时接受了民主进步思想。曾在广州、香港开办女子私塾。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香港的抗日救亡活动,在送长子去延安参加抗日斗争后,又先后送6个子女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其中,3个儿子壮烈牺牲。 1941年春节过后,李淑桓来到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部队安排她在大岭山对面的大塘村,以教书作掩护做秘密交通情报工作。1941年10月6日,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她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时年47岁。 海上游击队击毁日军多艘大船 广东海岸线漫长,开展海上对日作战是东江纵队的另一大贡献。 《东江纵队志》中详细记载了1943年7月6日海上游击队进行的马鞭岛海上战斗:1943年,日军为遏止游击队进入大亚湾向稔平半岛发展,收编了红海湾龟灵岛一群海匪。1943年6月中旬,海匪从红海湾窜到大亚湾,锚泊在马鞭岛前400米海域。他们白天四处游荡,把整个大亚湾封锁起来,敲诈勒索大亚湾渔民和过往船只,严重威胁部队在大亚湾的活动及海上交通线安全。曾生接受群众要求,命令独立中队歼灭匪徒。 7月6日晚,海上游击队3艘风帆小木船伪装成渔船,趁夜色接近敌船,对准敌船投掷手榴弹。经过40多分钟激战,全歼伪军3艘武装船。这场马鞭岛海上战斗被誉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海战的范例”,为游击队控制大亚湾海上通道、挺进稔平半岛开辟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在《东纵战旗》一文中也回忆了当年海上作战的情形。根据文中记载,敌人因广九线被我军切断,开辟了两条海上运输线,因此,我军也相应在大鹏半岛两侧成立了两支海上游击队。两个中队刚成立时,都只有20多人,最初是挑选一些渔民出身的战士组织起来的。那些朝夕出没在风浪中的渔民,在茫茫大海中,凭着看多少叶风帆,便可辨认出哪是渔船,哪是“捞家”(即土匪)船,哪是汉奸、日军的船。“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我们就像多了一双‘千里眼’。”王作尧在文中称。 据王作尧回忆,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海上只有敌船是机动的,普通渔民多用单桅帆船。这种船比较小,像个半月形,航行时,扯满帆,船就侧向一边,尾巴翘得老高,呈“之”字形行驶。渔民们把它叫作“槽仔”。“槽仔”灵活,目标小,速度快,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都能使用。这样的小船就成了海上队的“战艇”。 海上队的装备也很差,用的大多是英军从九龙溃逃时留下来的陆上武器装备,就连渔民使用的鱼炮也是海上队的主要武器之一。 清晨,太阳从海面上露出半个脑袋,战士们便与渔民一道出海。远处,忽然出现了陌生的船只,富有经验的渔民报告说是敌船,于是,海上队的“槽仔”便赶在其他渔船的前面,缓缓地向敌船驶去。 日军看见了渔船,总想捞点便宜,大声叱喝让渔船向他们靠拢。“槽仔”不声不响地鼓满风帆,向敌船驶去。100米,50米,30米,20米,突然,“打!”一声令下,冲锋枪的子弹、手榴弹、鱼炮便像刮风似的扫向敌船,毫无准备的敌人在浓烟中倒下去了,敌船就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欲坠,成了海上队的俘虏。 用这样的装备和战术,海上队击毁过日伪军、海匪的机帆船和大木船十多艘。在香港到菲律宾的那条航道上还截获过日军3艘运输船。 百变刘黑仔让敌人闻风丧胆 日军侵占香港期间,香港、九龙曾活跃着一支威震港九、使日寇汉奸闻风丧胆的短枪队,这就是由刘黑仔率领的广东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短枪队。 刘黑仔,原名刘锦进,1919年生,广东省宝安县人。1939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发展教育和团结民众。1941年担任短枪队副队长,保卫民众,为民除害。因为他身体结实,皮肤较黑,人们便亲切地称他为“刘黑仔”。 他的枪术让汉奸、日军闻风丧胆,而行踪不定,“七十二变”又让汉奸和日军谈虎色变,心惊肉跳。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随即占领香港。短枪队直面日军“扫荡”,在九龙半岛一带进行游击活动,主动打击敌人。刘黑仔还研究出“满天神佛”的战术,将“处处都看见刘黑仔,天天都看见刘黑仔“的假情报散播出去,将敌人搞得身疲力尽,最后杀个措手不及,插入敌人“心脏”。 刘黑仔带领短枪队忽东忽西、时隐时现、神出鬼没地袭击日本军营,摸掉日军岗哨;在观音山坳巧计引诱六名密探躲进山洞,用手榴弹把他们炸死;化装成日军小部队,活捉日军高级特务东条正之;扮成敌探,驾着缴获东条正之的汽车前往汉奸特务队长肖九如举办的豪门宴,在肖九如大言不惭宣告活捉刘黑仔赏5000元后击毙了他;乔装打扮,扮成便衣潜入汉奸聚会,一举擒拿三个汉奸。 1944年2月,日军出动一个团的兵力,对港九大队游击基地西贡、沙田地区进行“扫荡”,妄图将港九大队主力一网打尽。刘黑仔率领短枪队潜入九龙市区,撒传单、贴标语,袭击日军巡逻艇,炸毁日军军火库,还袭击了日军的战略要地启德机场,使日军主力被迫撤回九龙,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1944年秋,刘黑仔奉命回到东江抗日根据地,参加东江军政干校学习。12月,东江纵队组成西北支队和北江支队,刘黑仔任西北支队参谋兼短枪队队长,他们开辟了以清远县大罗山文洞为中心的抗日基地,成立粤北指挥部。中秋节那天,刘黑仔所在的西北支队在龙头山消灭敌人一个班的兵力,随后胜利完成掩护撤退和保护电台、发电机的工作。 1946年4月,刘黑仔牺牲在广东与江西交界的界址圩,年仅27岁。 不论何种出身,人人真的是为了信仰,为了理想,纷纷争先上前,抛洒青春热血,以血肉之躯抵挡侵略者的枪炮。 ——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会长 李建国 有了群众基础,我们就像多了一双“千里眼”。 ——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实习生 何雅诗
于小伟,白冰,小李琳,穆佳男,李佳..
35集全

水上游击队

主演:于小伟,白冰,小李琳,穆佳男,三浦研一,金珈,程久溶,蒲冰墨
简介:(观察者网讯) “九一八”88周年前夕,香港唯一一个国家级抗战遗址乌蛟腾抗日烈士纪念碑遭破坏。17日,该纪念碑被发现有多处地方被涂污,喷上“反送中”、“反送中列(烈)士”等黑色字眼。 此事激发了许多引发内地和香港人民强烈愤慨。香港“东网”报道称,17日晚间有爱国爱港市民连夜赶往纪念碑处,清理被暴徒涂污的痕迹。 共青团中央17日发布文章介绍了这座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 香港市民连夜修复纪念碑 图源:香港“东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香港,英国殖民者旋即投降,香港人民进入日据时期。 港督向日军投降以后,东江游击队便进入香港地区。从1941年开始,乌蛟腾成为东江游击队在香港最重要的基地。游击队员以客家人的身份与乌蛟腾村村民建立关系,建立了农民常备队和抗日自卫队,帮助村民打击土匪;港九大队海上游击队配合大亚湾的游击队,在大鹏湾黄竹角击败日军的海上挺进队,乌蛟腾村民也参加其活动;肃清“汉奸”,活捉汉奸林通译在乌蛟腾被村民公审处决;进行滋扰日军的工作。炸毁亚皆老街第四号铁路桥、九龙宪兵总部附近的第十二号和深圳附近的草埔铁桥,乌蛟腾村民也参加其中活动。 由于乌蛟腾村民常与游击队联络,引起了日军的怀疑。1942年9月25日,趁着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时刻,派数百名军兵包围乌蛟腾地区,以捕捉正在庆祝节日的游击队员。日军逐户搜查,并捉了村长李源培和李世藩,拷问游击队队员下落。当时两位村长被日军严刑拷打、不断灌水,并以军马踏腹,仍不愿把游击队的情况供出。李世藩在审问中牺牲。 抗战时期,乌蛟腾村先后有40位青少年挥别故里,义无反顾地参加游击队,先后有9位抗日志士为国为香港壮烈牺牲。 他们的名字是:李世藩、李宪新、李天生、李志宏、李官盛、李伟文、王官保、王志英、李源培等。 " 乌蛟腾抗日烈士纪念碑碑文 图自广东老区网 1951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村民自发为烈士筹建了一座纪念碑,并于1985年重修。2009年12月,由特区政府出资,纪念碑迁于现址重建。 2015年8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位于香港新界沙头角乌蛟腾村的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成为香港唯一、也是首次上榜的地点。 9月17日,这处纪念碑被发现有多处地方被涂污,喷上“反送中”、“反送中列(烈)士”等字眼。《大公报》称,发现纪念碑被涂污的是获中央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年逾八旬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老战士林珍。这也是纪念碑自2010年揭幕以来首次遭蓄意破坏。 17日晚间,多个香港市民群体不约而同地连夜赶到乌蛟腾抗日烈士纪念碑,清理被暴徒涂污的痕迹。 "" 遭到破坏的乌蛟腾抗日烈士纪念碑 图自香港橙新闻 香港“东网”报道称,菁英会副秘书长暨社会民生研究会主任高松杰也与数位朋友到场清洁,把涂鸦抹掉。他表示,自己想在9月18日之前把纪念碑清理好。 抗日英烈纪念碑被涂污,引发内地和香港人民强烈谴责。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痛斥,涂污抗日英烈纪念碑的恶行人神共愤,侮辱英烈是对历史的无知、对恩人前辈的背叛,是禽兽不如的劣行,与当年侵略者与汉奸所为一样,定会受到历史的审判、人民的唾弃。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克勤指出,破坏纪念碑是野蛮、泯灭良知的行为,这种表达诉求的方式绝不能接受。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认为,狂徒侮辱民族英雄、抗日烈士,反映其卑劣本质。 不少香港网友也在网上声讨破坏纪念碑的行为,有网友表示,“先烈在天上看到你们这样,心都寒了”“看到只会令我们更团结,更爱国爱港”,还有网民讽刺狂徒“又写错字”,把“烈士”错写为“列士”。
于小伟,白冰,小李琳,穆佳男,三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