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起初电影给我的感觉和许鞍华导演的《桃姐》很像,但也的确很像,他们都是在讲香港这个城市病了,而且病的不轻。
说句题外话:
博纳影业集团现任总裁于冬曾说过:“许鞍华导演是我从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崇拜的一位女导演。”
我从接触电影至今,最喜欢的男导演是李安,女导演则是许鞍华。
正题进入:
香港这个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的地方却住着700多万人口,人均拥有面积0.15平方米。这就意味着在香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有20多万人租住在棺材房里。一个400平方米的套间,去除公共区域,还可以用隔板隔出20来个单间,每个单间,除开可以放一张单人床之外,可能最多还可以放一张单人床吧,这就是他们在自己房间里仅有的活动区域。
正如阿东邻居老大爷说的“空间,空你妈呀,这里就是没空间,困一个神经病在这里不是让他更疯。”
这是一个没有空间的城市,那么多人挤在这样的城市,到底在干嘛呢?而且还有更多的人不断地涌入。对于这些人来说,除了工作和机遇,这里到底还剩下什么?让人不想离开。到底是这些人病了?还是这个城市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了~
阿东妈妈病了,除了阿东还有谁会留下来照顾她呢?他父亲黄大海离开了,他弟弟阿俊离开了,也就只有他留了下来,每天照顾他妈妈。
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下,病人的性格和情绪总是很糟糕,更别说病人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养病环境,更何况照顾者阿东有躁郁症。
所以悲剧发生了,阿东妈妈死了,阿东进了精神病院。一年后,父亲黄大海听从医生建议将阿东接回了家。但是生活本身就已千疮百孔,我们到底该拿什么去补救他呢?还能拿什么来填补他呢?
一个开着货车生活紧张的年迈父亲,一间不足6平米的棺材房,一个说着宽恕却怨恨的未婚妻,一个让放弃家人的弟弟,一群瞧不起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一群生活不易的邻居,但所幸父亲是爱着儿子的,小男孩还保持着童真。
上帝说,世人勿去怨恨,世人应该宽恕。但是宽恕是一件多么多么困难的事情啊,记忆总在脑海,挥之不去,招之即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想通透彻,也不是每一个沙漠都有绿洲,但恰好阿东在长期的挣扎之后,遇到了自己的绿洲。
生活,生活中并没有幸福。
生活就是:扛着痛苦的“我”穿行世间。
而存在,存在即幸福。
存在就是:变成一口井,一个石槽,宇宙万物像温暖的雨水,倾落其中。
而我们,
我们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