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问一句扎心的:
今年,你能回家过年吗?
"
如果只能就地过年,握个手吧……你和sir一样。
一年一次的团圆,我们会失去其中一次。
而这段时光对年轻人而言,往往有着类似含义:
拉近距离,弥补隔阂,向父母证明长大的自己。
以往的春节,很像日本电影《步履不停》。
一开始,是久别重逢的亲切。
过两天,是小摩擦,小分歧,职业和选择,情感和婚姻,你和父母总有聊不拢的地方。
又过两天,你开始期待回去,回到自己的生活里。
可到了临别上车、登机的一刻,又总觉得该说的没说,该做的没做。
看着父母挥别的单薄身影,你又开始心酸……
"
又不禁自问:
这一年一次,我们弥补了什么吗?
为人子女,我们真能弥补什么吗?
今年,对很多地球人而言是一次共同经历的隔阂。
没想到“天涯共此时”这句古诗,还能这么用。
今晚,sir找了几部电影。
送给远在天涯的父亲。
我在长大,你在苍老。
那些我弥补不了的,用电影试试吧。
01
有一种父子,在高墙的两端
第一对父子,来自贾樟柯的《山河故人》。
他们之间有一道障碍,语言。
你能想象么?
父子之间的交流,还得靠电子设备即时翻译?
"
"
但这对真是。
老张和小张,是十年前移民澳洲的一对父子。
国,是父亲带儿子出的。
可语言,是儿子怎么也教不会父亲的。
转眼十年过去。
曾在国内叱咤风云的老张,成了个无所事事的老家伙。
异国他乡对他而言仍然陌生,因为语言这第一道坎他都迈不过。
他操着一口浓重乡音,一口口咪着老家的汾酒。
可想而知,说出的都是些什么话。
"
儿子小张,已经成了道地的澳洲佬。
他适应澳洲的天气,适应澳洲的工作,唯一不适应的就是。
这位鸡同鸭讲的老爹。
成天的,他们用彼此听不懂的方式,不遗余力地伤害对方:
“谷歌翻译才比较像是你亲生儿子。”
"
老张听得懂吗?
听不懂。
但儿子的态度,不用语言也能懂。
儿子对故土的选择性遗忘,不仅是语言。
“有些事太占据脑容量了
该删除就删除”
"
"
还有母亲。
因为母亲远在山西汾阳,七岁之后就失联了。
"
"
谁让他失去母亲?
还有谁呢,不就是那个带他远渡重洋的老张。
"
"
"
所以表面上他要的是遗忘,要的是自由。
"
而背后。
他要的是反抗,他厌恶这操持一切的父权。
电影中,老张有老张的难言之隐,老张无法在儿子面前挺直腰板做人,因为他自己都鄙视自己(因贪腐出逃)。
生活里,很多父亲不像老张,没那么特别的难言之隐,却依然与儿子有着“时空”间的隔阂。
中国几十年翻天覆地,语言隔阂的背后,是三观的巨大差异。
表面上,是英语与汉语的鸡同鸭讲。
但背后。
就是三观筑起的一道道高墙。
争吵的父子,就在高墙的两端。
无论墙两边的人再怎么真心,再怎么关心对方。
都是在“自说自话”。
你有没有为你的孩子,变快一点?
你有没有为你的父亲,变慢一点?
2021,或许我们都该想想。
02
有一种父子,在河流的两端
第二对父子,来自顾长卫的《孔雀》。
说到《孔雀》,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是那位母亲。
她会为渴望飞翔的女儿,在背后奋力奔跑,一路收拢被风吹散的伞包。
"
片中,这其实是个五口之家,除了母女,还有父子。
老高,和小高。
老高,典型的老实人,本分勤恳,话少嘴笨。
这样的父亲挺好,但这样的父亲,总有一点“不好”。
他关心孩子的方式,很笨拙。
“把这杯牛奶喝了
你也补养补养”
"
"
他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很套路。
说到底就是“三句半”。
好好学习;现在社会,没知识是万万不行的;千万别像你爸爸,错过了好多……
"
"
"
"
前面是三句,那个“半”呢?
你听这句——“回来!”
从小,每当小高展现了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老高就是这么一句:
“回来!”
小高就悻悻回去了。
"
这种父亲,会把世界分成两半。
一半是他看得见的;
一半是他看不见,也不想孩子看见的。
当然,小高会渐渐长大,会渐渐藏起一些秘密。
这些秘密有些老高会发现,会夺走。
比如,被青春期的小高,悄悄藏起的一张裸体画。
"
老高的反应,总是义正言辞的:
“滚!你个下流的东西!”
但这种正义的审判姿态,总会变成了插向小高心里一根根尖利的刺。
"
好吧,既然世界是未知的,父亲是“正义”的。
那么孩子就只能藏起“邪恶”的自己,直到他终于有一天,长出足够硬的翅膀。
一晃,就是很多年过去了。
漂泊归来的小高,回到了老高的老破小家里。
他戴着墨镜,穿着新潮喇叭裤,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他带回了父亲明显看不惯的媳妇,带回了不是亲生的孩子……
带回了未成年时,对父亲积攒的“所有报复”。
爸,你说我是流氓。
好的,我就是流氓,我还一家子流氓。
"
吃饭的时候,他露出了自己一根断掉的手指。
怎么断的啊孩子?
在外面这些年,你受了什么苦?
脸孔僵硬的老高很想问很想问,但问不出口。
他知道问,小高也不会回答了。
"
沉默的父子,就像在河流两端。
小时候,孩子好奇的目光总会投向对岸,而一些笨父亲啊,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扭回孩子的脑袋。
而到了孩子真划着船,一点点游上了对岸,他会拆了那条船。
父亲只能眼巴巴,在河这边干看着。
你有没有鼓励孩子,走远一点?
你有没有鼓励父亲,走近一点?
2021,或许我们都该想想。
03
有一种父子,在刀刃两端
这是一种特例。
但不能因为少,我们就忽视它的存在。
老帕迪,一名牛叉的格斗教练。同时,也是一个酗酒、暴虐的丈夫。
他有自己失败的人生。
不过好彩,他失败的人生有三个出口:
老婆,两个儿子,汤米和布兰登。
家暴,就是他的“出口”。
这样的父亲,下场显而易见,无非妻离子散,孤独终老。
可这天,小儿子汤米,突然出现在老帕迪的门口。
"
十四年了,整整十四年。
再见到父亲,汤米其实设想了无数种画面。
每一种,都是这可恶的老狗各种晚景凄凉的惨样。
可万万没想到……
父亲居然戒了酒,小日子井井有条,气质还相当人畜无害。
"
凭什么?!
凭什么一家人都没原谅他,上帝就原谅了他?!
"
十四年后,母亲穷病交加逝世了。
哥哥建立了新家,慢慢试着淡忘童年的伤害。
只有自己。
自己也酗酒,也从事着暴力的格斗行当,也整天没有好心情……
特么,多像那个垃圾老狗!
他其实很不想找父亲。
但没办法,自己人生的出口,就是一场全美格斗大赛。
而老狗,是最适合不过的教练。
他的暴力他的残忍他的无情,恰恰是最好的教练品质。
当然,汤米话也说得明白。
不是父子。
除了训练,一切免谈。
提一句“儿子”,马上走人。
"
啊忘记说了,电影名叫《勇士》。
敢打敢杀叫勇士吗?
不对,那家暴都有理由了。
只有勇于面对大错,才是勇士。
固执地立于刀锋两端,那不叫勇士,那只是死要面子。
影片真正的结尾,不是比赛赢了……人生的比赛太多,赢一场赢两场,不过就那么回事。
真正的结尾,是老爹终于做了正确的事:
他知道陪伴了,他知道付出了。
他知道人世间的所有失败,都比不上亲情的裂痕。
“我一直爱你
你和你哥,我的俩儿子”
"
彼此伤害的父子关系,像刀锋的两端。
很多中国父亲不也一样?
误以为“男人老狗流血不流泪”,误以为只有成为刀锋,才是男人的成功。
而立于刀锋两端,两个人无论多靠近,都只有鲜血淋漓。
那么,该怎么做呢?
04
有一种父子,吵归吵,冷战归冷战……
大过年的,说一点好的。
最后要说的这对父子,老牛和小牛。
他们的隔阂,也是亿万中国父子关系中的常见款。
和《勇士》类似,这对父子也有共同的爱好,音乐。
父亲老牛喜欢唱歌,儿子小牛喜欢打鼓。
猜对了,都怀才不遇。
老牛到中老年活动中心报名唱歌,阿姨们表示n脸怀疑。
"
儿子打得一手好鼓,却只有饺子馆开业才请他去。
"
这都不是大事。
最让老牛介意的,是话不到半句,气氛就凉。
儿子新买的鼓槌,老牛拿来绑马桶刷。
儿子骂:
“这可是人朗尼伍德(滚石乐队)用过的!”
"
老头回怼:
“洋垃圾!”
"
老牛想提提小牛他妈:
“我要是不管你,我对得起你妈吗?”
儿子回怼:
“我妈走的时候
您好像在加班是吧?”
"
老牛想缓和一下,沟通一下。
可一张嘴,还是给孩子下定义:
“今儿看了一篇好文章
说的就是你们这帮
z世代的孩子”
"
"
"
儿子不领情,继续回怼:
“最讨厌被你们下定义!”
"
互怼。
多么自然又纠结的相处方式。
你我为人子女,不要太熟。
行吧,父子俩就这么暗暗较着劲,眼看着春节也一天天临近了。
谁会赢?
谁能向对方证明自己?
"
"
时代,归根结底还是年轻人的。
没想到,小牛在饺子店一次风骚的剁肉视频,居然在网上火了。
热搜人设:“菜刀鼓王”。
"
老牛咋整呢?
这中老年文艺汇演,这春晚会转播的热闹演出,自己能行吗?
慌。
万一表现不好,这儿子,不是更不听话了吗?
真慌。
"
想知道这一对父子情如何收尾?
说实话,他们的收尾,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
发现没?
父子的隔阂,问题在哪?
关键词就一个:两端。
你们选择了站在两端。
那么无论是高墙两边的,河流两岸的,还是刀刃两端的……
都是两端。
走到另一边去吧,换种口吻,换种思考,换种沟通的方式。
无论何时,都不会晚。
其实。
父子是世间最相似的传承。
你们的个性如此相像,你们的性格一脉相承。
你们的差异,永远只是时代的差异,不是人的差异。
放下自己,了解彼此。
不管何时,何地。
走到墙的、河的、刀刃的另一边去。
这是一部真情流露的微电影《顶牛》。
请来的,也是真父子。
父亲陈佩斯,儿子陈大愚。
导演,更是最懂中国人亲情的张大鹏。
春节到了。
借着良机,你要走近他。
别顶牛了,有那个必要吗。
今年在一起,或不在一起,都别顶牛。
顶牛什么意思?
就是只说自己,不说对方。
只用“自己的话”说自己,不用“他的思考”思考对方。
别顶牛,好好聊个天。
放下自己的三观,放下自己的思考,倾听。
听的姿态到位了,对方的心就打开了。
他会对你说他想什么,想做什么,还没做到什么。
他会跟你说这么多年,你错过了什么。
如此才有机会聊一聊,在未来,还能热爱什么。
借着春节,努力支持彼此的热爱吧。
年轻,就该追逐热爱。
身为父亲,你早该放手一点;
而另一面。
老了,就不配有热爱吗?
呵呵,可别小瞧你的父亲。
愿你们的热爱背后,有爱支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