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闺蜜”这个词的含义,之所以要打上双引号,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如今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的,那就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差的,那就能因为一件事闹翻,到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
然而,女性直接投毒药死自己闺蜜的事,大部分人还是闻所未闻的吧?但2016年,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就曾真实发生过一起这样的案件。
一名女性短信邀约自己的闺蜜在一家咖啡厅相聚,监控中可以看到她们大声谈笑的场面。然而没过多久,女闺蜜就突然倒下来,口吐白沫,在送往医院抢救的过程中撒手人寰。
根据警方调查,死亡原因是因为喝了女闺蜜买的那杯咖啡。

本是关系亲近的好闺蜜,为何其中一人痛下杀手?凶手最后又是如何被确认下来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这起事件。
咖啡店内突然倒下的一名女性
那还是2016年的1月6号,新年刚过不久,外面商业街的店铺都非常热闹。位于雅加达商业街的一家咖啡店,正像往常一样营业。店内几乎坐满了人,仅只剩下来几个位子。
其中一张桌子上,一名女子正安静地坐着,她不时地向门口张望,看着像是在等什么人。当两名女子出现在店里时,她看着非常高兴,将二人招呼到自己位子这边。
三名女性,一个名叫杰西卡,是早就等在咖啡店的那名女性,一个名叫宛言,一位名叫哈妮,三人是很好的朋友关系。
挺长时间没有见面了,虽说有了一点陌生感,但聊了一会儿天,又像是找回了过去的默契,气氛变得逐渐轻松自在起来。

在宛言和哈妮抵达咖啡店之前,杰西卡早就已经给三个人都点好了饮料。她给自己和哈妮点的都是鸡尾酒,给最好的闺蜜宛言,则是按照她的喜好来,点了一杯越南冰咖啡。
然而,就在宛言端起冰咖啡喝下之后不久,她的身体突然不受控制地倒向一边。边上的两个还没反应过来,宛言就已经倒在咖啡店的地板上人事不省了。
众人不知道这名顾客究竟是怎么了,也不敢轻举妄动,赶忙掏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在等急救车的这段时间,宛言的好友都显得十分着急,脾气有点暴躁的杰西卡差一点就要和店员干仗,被人制止下来,这才作罢。
救护车很快就到了,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宛言很顺利地被抬上救护车,戴上氧气罩,两位好友也一起跟着上了车。
然而不幸的是,尽管救护车已经尽最大努力赶到现场,依然还是没能将宛言救回来——她在送医的途中就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警方的调查
宛言家境非常不错,她出生于雅加达当地有名的富商家庭,家里是做生意的,经营着好几家公司。宛言如今已经27岁,已经在逐步接手父母的生意,开始学习如何成为公司的掌舵人。
然而这样一位未来的女商人,却以这样突兀的方式死去了,这让人感到非常惋惜。正因如此,导致接手案件的警方对这起凶杀案十分重视。
警方首先就对事发地点,也就是那家咖啡厅进行查封,接着开始查看现场,并调查所有当时在店内的工作人员和客人。
当时店里有很多人,应该有人对事发前的事情会有一些印象,但问遍了一圈人,警方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物。唯一可疑的,可能就是在宛言倒地不起时的那两个朋友。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哈妮和宛言是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都有交流的,但杰西卡出现的契机就非常奇怪,因此警方首先将调查的重点放在杰西卡身上。
这一调查才发现,杰西卡的家庭条件其实并不比宛言家的差,她同样出身于商人家庭。她们两个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同一个阶层的,长相都漂亮,脾气相投,因此两个小女生很容易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她们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宛言的男朋友当时正在澳大利亚留学,宛言思念男友,就想在结束印尼的学业后去澳洲留学,杰西卡作为好姐妹,竟然也愿意陪着宛言一起去澳洲。
自然,因为这层关系,到澳洲后,两人之间的友情变得愈加深厚。她们一起学习,一起游玩,一起拍很多闺蜜照,一切看着都那么美好。

然而,当时的两人绝对想不到,这种美好会有被打破的一天。
是什么让她们的关系跌破冰点?
就二人后来的人生轨迹来看,在澳大利亚留学的那段时间,或许是杰西卡人生最幸福,也最单纯无忧的时光。
几年后,由于在澳大利亚的学业已经完成,摆在这对小姐妹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最终,宛言选择回印尼的家族企业,而杰西卡则留在了澳洲,还收获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尽管不在一起,尽管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圈和交际圈,但二人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在彼此的闲暇时间利用视频通讯,继续维持着这段友情,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时间来到2014年,宛言正好去澳洲旅游,这才与多年不见的好闺蜜杰西卡见上了一面。

然而见面之后,宛言才发现,与自己相比,杰西卡这两年,过得并不轻松。她交了一个渣男男朋友,对方抽烟酗酒,甚至是吸毒,坏毛病一大堆。
宛言对闺蜜找的这个男朋友,那是老大不满意了。为闺蜜考虑,她语气非常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请杰西卡赶紧分手。
杰西卡知道男朋友一身毛病,但耐不住她喜欢啊!尽管知道宛言是一片好心,但听着宛言对男朋友不客气的贬低,她心里依然不舒服,尤其是知道宛言回国后和男友感情发展稳定,生活幸福后,心理产生的落差一瞬间快要逼疯她。
这对好姐妹最终因为杰西卡男朋友的事情闹得不欢而散。宛言回到印尼后,她们的关系算是跌到了冰点,几乎彻底断了联系。
也许是赌气,宛言连结婚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告诉曾经的好闺蜜。

一个疯狂的想法
和宛言闹掰后,杰西卡继续在澳大利亚与男朋友过着她梦想中的幸福生活,然而现实却总是喜欢狠狠甩人一耳光。杰西卡的男朋友就是一个情场浪子,当发现杰西卡对自己已经不再有吸引力时,他立即就提出了分手。
杰西卡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她太爱男人了,为了挽留他,不惜搞出跟踪、自杀威胁的手段,要求复合。
但吸毒的男人哪里是什么良善之人?他直接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要求法院限制杰西卡的行程,禁止她再干扰自己的人身自由。
这操作彻底让杰西卡死心,但也变得更加堕落。
在生活中,在工作上,杰西卡都成了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她不分场合,不分时机的发脾气,最终也让她彻底失去了曾经非常喜欢的那份工作。
失去男友,失去工作,杰西卡的人生似乎被一片阴影彻底覆盖。尤其是当得知宛言结婚,通知了所有朋友参加婚礼,却独独没有通知她时,她心里一瞬间涌上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后来,杰西卡能够通过共同的好友以及社交动态,看到婚后的宛言生活的非常幸福,与犹如生活在脏乱地下通道的小老鼠一般的自己,有了悬殊的差距。
可是,为什么呢?她们当初明明都是一样的起点啊?为什么现在,宛言可以过得那么幸福,而自己,却变成了这副模样?
长久的痛苦生活,以及与宛言之间悬殊的差距,让杰西卡魔怔了。她接受不了这样的差距,于是,她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回印尼。
有了想法后,杰西卡立即就拿上签证等各种证件,踏上了多年不曾回去的印尼。
2016年1月6号,杰西卡抵达了雅加达。不久后,宛言和另一位曾经一同在澳洲留学的朋友哈妮都收到了杰西卡的邀请。

老实说,杰西卡突然现身雅加达,宛言非常意外,收到她的邀约,宛言就更意外了。毕竟自从上次不欢而散后,她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但她与杰西卡毕竟曾经是好朋友,她也难得回来,于是宛言应下了邀约,几人就约在了市中心的一家咖啡店。
在赶去咖啡店时,宛言收到了杰西卡发来的信息。
“你什么时候到?我点了你最喜欢的越南冰咖啡。”
“不急着点,等我们到了再说。”她看到消息后这样回复。但下一瞬,杰西卡就说,她已经点好了。
这直接没给拒绝的机会,让宛言稍微有点招架不住,但她倒也没有说什么。
下午的4点40分,宛言和哈妮一同出现在约好的咖啡店里。远远的,就看到杰西卡站了起来,正冲自己招手,灿烂的笑容看起来和过去并没有什么区别,就像是她们之间不曾出现过矛盾一样。

她们本来就是好朋友,在杰西卡的有意营造下,三个人很快就再次熟悉起来。
杰西卡将之前点好的鸡尾酒和咖啡分别推到哈妮和宛言的面前,对宛言说,尝尝的,你最喜欢的越南冰咖啡。
宛言毫无所觉地喝了下去。接着她就察觉到咖啡味道很奇怪,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对旁边的哈妮说,这咖啡味道有点奇怪,你要不帮我尝一下?
话音刚落,在哈妮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她就砰的一声倒在了地上人事不省,口吐白沫,看着像是中毒了一样。
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吓坏了其他人,然而就在所有人都着急找救护车,哈妮更是情绪激动的忍不住崩溃大哭时,一边的杰西卡却显得冷静异常,她对赶过来一起帮忙的咖啡店经理质问道:你们是不是在咖啡里下了什么东西?!
但经理明白,他们什么都没做。为了证明自身清白,女经理第一时间留下了宛言喝剩下的那杯问题咖啡,接着直接掏出手机就报了警。然而,这依然没有救回宛言的性命。

案件最终如何评判?
宛言死后,警方根据实地走访以及咖啡店里的监控,了解了宛言和杰西卡之间的关系以及案发时咖啡店的场景。
这让警方发现了猫腻。
咖啡店经理将留下来的那杯咖啡送给警方,不久后,根据鉴定结果,那杯问题咖啡里面,含有一种剧毒氰化物,而有机会对咖啡投毒的,只有杰西卡一人。
店员们做饮品时,后厨是有监控的,警方先将他们排除。这样一来,按理说送咖啡的服务生,以及唯一接触咖啡的杰西卡是唯一有机会投毒的人了。
咖啡厅同样也有监控,根据监控,警方发现,服务员在送咖啡的过程中并无异样。
怪就怪在杰西卡身上。在监控刚好能监测到的区域,杰西卡却放了三个大纸包,纸包铺散开来,刚好将咖啡掩盖在监控监测不到的地方。

这就巧了。尤其是警方查到,这三个硕大的纸包里面,每个包里只放了一小包液体香皂,说实在话,有点大材小用了。
在对店员进行询问时,店员也表示,当时她建议将三块香皂放在一个包里,但客人坚持要放在三个包里,因为这事,她对那位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合种种证据,警方合理怀疑,这三个大纸包,完全就是杰西卡投毒时用来阻挡监控视线的工具。
为了更快确认凶手,警方在征得宛言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尸体进行了尸检,结果不出意料地在宛言的胃中也检测到了氰化物。

尸检结果一出,宛言死于那杯有毒的咖啡,就成了案板上钉钉的事情。警方立即申请了搜查令,对杰西卡的住处进行搜查,但遗憾的是,除了发现案发当天杰西卡穿的那条裤子不见了之外,他们没有查到其他有用的信息,而杰西卡本人也一直否认自己杀了人。
但这依然不妨碍警方在刑侦专家、心理专家的分析下,确认杰西卡投毒者的身份,并给杰西卡定刑——死刑。
然而,杰西卡不是印尼人,她是澳大利亚公民,而在澳大利亚是没有死刑的。
最后,在澳洲政府的干预下,2016年10月27日,杰西卡被判处了有期徒刑20年。尽管这与宛言家人一命抵一命的初衷不一样,但他们却也没有办法,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更让民众感到奇怪的是,不论是面对外界媒体的采访,还是面对警方的询问,就是在最后的审判时,杰西卡经常会露出一种奇怪的微笑。
曾经的朋友死了,她却还笑得出来,这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了。

他们并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杰西卡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明明她的起点,最初时和宛言是同样高的啊!这可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结语:
了解宛言和杰西卡这对闺蜜间的故事后,笔者为此不甚唏嘘。她们曾经亲密地像是亲姐妹,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结局。
杰西卡为什么变成后来的样子?笔者觉得,这是因为一种病态的嫉妒心理在作怪。
一样的家境却过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生活的糟粕与美好的悬殊差距,毁掉了杰西卡这个曾经也柔和靓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