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小时候,我和爸妈住着一套 130㎡ 的四居室,每个屋里都有床。一家三口为啥需要 4 间「卧室」?因为热情好客是中国人的天性,虽然从小到大,家里来客留宿的次数,掰着手指都能数过来。
后来我上大学离家之后,又多了个空置的房间。整个家常用空间不到一半,老家的房子是便宜,但也禁不起这么浪费啊!
客卧摆张床,基本就满满当当了
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家,两口人住小两居,除了一间刚需卧室,也有一个「多出来」的房间。我暗下决心,绝不让它白白闲置!
于是我搞了一个「多功能室」:桌椅、书架、壁橱、沙发床全都有。结果入住五年,除了爸妈偶尔过来小住,我们进这个屋的次数还是屈指可数。

我家客卧基本就长这样,就多个衣柜。
不禁让我产生一个疑问:难道次卧就是用来浪费的?翻遍全网,竟找不到一篇关于「如何装修次卧才能不闲置」的正解。
后来我就一直在观察不同人家处理客卧的方式,才逐渐摸清一点门道,今天就分享给大家。按北京房价来算,看完这篇约等于省下 100 万吧,来抄笔记。

为啥最鸡肋的总是次卧?
先从次卧为什么会闲置说起。总结下来,规划客卧时我起码有 3 点没想明白,直接导致这 10㎡ 最终沦为鸡肋。
#1. 啥都想要,等于啥都没有
除非居住需求频次很高,譬如父母经常过来,否则多数人应该都不甘心客卧只摆一张床。
或许你也像我一样,希望这个小空间可以承担更多功能,最好能在客卧/书房/储藏室之间无缝切换。

但是要知道,中小户型的次卧面积通常也不会很大,让 10㎡ 的空间完成 50㎡ 的事,也怪难为人的啊。
而且第一次装修,回头看看会发现很多功能场景都是我臆想出来的,并没有以往的生活习惯作为支撑。「我想」和「我会」,根本不是一回事。

比如摆了桌椅和书架,但其实我更习惯在餐桌办公、在沙发看书。开阔公共区域,怎么不比一个憋屈小屋来得舒服?
所以在规划次卧之前,强烈建议大家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并排好需求的优先级进行取舍。一股脑把所有功能都塞进一个房间,要素过多反而会很拥挤。

#2. 功能这块,别卡太死
前几年很流行在次卧做定制家具,储物床+书桌+柜子连成一体那种,已经成为装修公司的一套固定模板。

看起来功能挺丰富,住起来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就我自己亲身经历踩过的坑,除了前面提到的「要素过多」,更要命的是都给你框死了,后面发觉不合适再想改造,都难以下手。

当然,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是否实用还是得结合需求来看。最忌讳的是,压根没想好次卧要做什么,就先套用了模板。毕竟定制家具不便宜,也别白花冤枉钱。

相比之下,这种成品家具起码还灵活点。
#3. 沙发床 vs 壁床,哪个更实用?
我家装修的时候,感觉壁床在国内还挺小众的。想让空间灵活一些,沙发床就是我为挽救客卧做出的妥协,平时也可以收起来,随时拉开就能满足临时睡眠需求。

宜家汉尼斯坐卧两用床,比一般沙发床舒服不少,也成为客卧常驻嘉宾之一。
但对于沙发床,有一说一:作为沙发平时真用不上;作为床它不怎么舒服;要说省空间,它至少也占了一张单人床那么大的地方。
之前我妈来我家,睡了两天就感觉腰不太行,也间接导致她老人家后面都不怎么愿意来我家住了,我家客卧最后这点价值都化为泡影。

如果让我重新选,我应该会选壁床(墨菲床)。搭配一个舒服的床垫,起码睡起来和普通的床差异不会那么大。而且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收上去也更省地儿。

现在有这种电动遥控的升降壁床,老年人也可以一键操作无压力。
到底怎么装,才能不闲置?
接下来,想带大家看几个住友家的实例,他们利用次卧空间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称得上是优质参考答案,值得抄一抄作业。
#1. 舍弃客房,换来更大的活动空间
家里必须要有客卧吗?在这个问题上,重庆屋主@九九二零的答案就是否定的。

100㎡ 的大两居,常住的只有夫妻两人。明确自己的生活习惯,也预估了未来几年的居住变量,大胆舍弃了客房。不迷信空间多,高效+实用才是硬道理。


大刀阔斧改造之后,原本的次卧改为步入式衣帽间,与主卧相连形成一个大套房格局。再加上开敞通透的 ldk 客餐厨一体空间,面积看上去足足大了一倍。

100㎡ 的 1 诗 1 厅,可以做到如此松弛、舒适,完全就是大平层的居住体验。比起将房间空置,让空间最大化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才不算是一种浪费啊。

#2. 可开可合,打造弹性空间
如果你认为客房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但又不愿为了一年没几天的需求,牺牲掉 95% 的居住日常,不妨模糊掉空间的界限,创造一个「可开可合」的次卧。

深圳屋主@小叶子猪家,是一套八十年代的老房改造。79㎡ 的面积,原户型强行改出三间卧室,未免显得局促,也不适合两口之家。
同样只保留一间主卧,边缘的两个小房间被打开并重塑,一部分作为西厨兼书房,另一部分作为榻榻米室。


左边是榻榻米空间,右边是西厨区,书房功能夹在中间,三个空间互相叠加融合。接近四米长的书桌足够容纳 4 个人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画画区、工作区、临时用餐区,配合音响和灯光,颇有咖啡厅的感觉。

榻榻米的部分抬高,柜内也可以储物,相当于一个迷你储藏室。用日式推拉门做分隔,平时保持敞开,和书房西厨以及客餐厅能连成一片开阔的整体空间;朋友偶尔来小住,拉上移门就也有足够的隐私。

#3. 巧妙留白,以不变应万变
不拆改,不动格局,也未尝不可。河北唐山的屋主@林簌眺望中的家,目前看来最接近我心目中的理想客卧。
作为断舍离的实践者,独居 76㎡ 的两居室,她对两间卧室的处理方式,真的很有意思。

主卧次卧对调,原本户型规划的次卧,其实是屋主日常住的主卧,如上图。为了实现三分离,给卫生间让了半墙的位置,刚好利用这块凹区嵌入一个壁橱收纳衣物。

主卧的家具只有一张床,和一个铁皮柜。百叶帘遮光性差,却刚好让屋主每天被阳光唤醒,保证工作日都不会迟到。

客卧则是大面积留白,平日主要用于健身活动,需要留宿时,就从旁边的壁橱中拿出折叠地铺——布団(ふとん),也是日本传统和室中常用的,晚上铺开睡觉,白天收起来就能腾出活动空间。

入住以来,屋主一到周末就跑到客卧「打地铺」,像是忙碌生活中开一次小差。因为窗帘遮光好,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更重要的是空无一物,心无杂念,睡眠质量极高。

规划次卧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在当下的需求与未来的变量之间,做好平衡。
也许未来几年会有小孩,也许再过几年父母年纪大了会来住,又也许这套房子只是个过渡。如果这些变量无法计算,不妨先等等,急于利用也可能是浪费的开始。

而所谓「多功能房」,也需要重新定义。在空间内做加法,或许能叠加 3 种功能;而做做减法,留白才能释放一万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