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取蜜意外遇“九里达”
8月14日清晨,地处深山的义乌市上溪镇山后金自然村,村子在公鸡的鸣叫声中醒来。72岁捕蜂人何德云带上老伴施春妹,他们准备去山顶的岩石下取野蜂蜜。

山道崎岖,穿越沿途茂密的荆棘杂草,老俩口来到地处山顶的一处岩石下,那里有两只圆蜂筒,这是何德云为野蜂安置的家。

正准备靠近,却发现了意外:三四只“九里达”大黄蜂(野蜂天敌,毒性强)正攻击野蜂,野蜂也在集群积极防御。面对如此惊险一幕,老伴施春妹上前,举起拖鞋,“啪啪啪”,边上的“九里达”应声落地。如不及时消灭‘九里达’,一桶野蜂就会遭殃。

遵循自然,爱护野蜂
何德云介绍,这两桶野蜂是今年春季从这岩石上诱捕到的。在取蜜前,他让老伴将点燃的艾草放入工具中,准备用烟薰的办法取蜜。

打开桶盖,只见桶内已是一层层隐约可见的琥珀色野蜂蜜。今年野蜂蜜品质是历年来最好的,何德云边招呼老伴烟薰,边动作轻缓地用工具取下蜂蜜块。

三十多分钟后,他取出半桶蜂蜜又封了回去。“留半桶取半桶,主要是确保野蜂蜜品质,为它们多留点口粮。”在何德云的观念里,遵循自然法则,爱护野蜂,是最重要的。

老俩口回到家,将取出的野蜂蜜分块分层割出,借助过滤工具,收集自然滴落的蜂蜜。


嫁接能手变捕峰专家
何德云夫妇深居山后金自然村数十年,是远近闻名的嫁接能手,兴趣广泛。长期的山区生活,让他十分了解山里的一切。春暖花开时节,山上岩石或树上时常会遇上野蜂分家另寻巢穴。何德云想,何不将野蜂诱捕入桶,不但能酿蜜,而且也会有收入。

20年前,他开始研究徒手捕野蜂,并很快掌握了技能。从最初的几只桶,发展到现在总共有八十只蜂桶,遍布周围山区。


只为分享大自然的甘甜
何德云放置蜂桶、诱捕野蜂有个原则,不人为干预野蜂入桶和产蜜。由于坚持纯自然状态,结果每只蜂桶长蜜不均,最好的蜂桶一年可产出十多斤野蜂蜜,有些几斤,甚至没有。他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就应该保留最本真的东西。虽然现在年岁已大,子女多次劝他下山安度晚年,但他仍乐此不疲。



年复一年,何德云一直恪守着山区捕蜂人特有的朴实,也希望更多人能尝到他家最地道的野蜂蜜,分享大自然的那一丝丝泌人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