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四月十一号晚上,在南锣鼓巷散步时遇到这位女子,就是下图这位。
这是一位极不平凡的写作者。
30年前,她最终没有躲过小儿麻痹。永远无法站立。
自学,阅读和写作,几乎成为她全部的生活。当然,这也从此让她的精神真正站立。
我蹲在她轮椅旁边,翻开她的书读。一本书叫《心的翅膀》,另一本叫《把我唱给你听》。前一本,写的是关于她和的故事,经历,病痛,爸妈,朋友,还有爱情~~后一本,是一些随笔。
每篇文章的篇幅都不长,标题很平实,叙述朴素而平静,读起来淡雅温婉,挺文艺的那种语感,像是一位孤独的女孩儿对着窗外的玫瑰说话~~
“孩子,你叫啥呀,从哪来?”
“老师,我叫罗爱群,叫我洛洛吧。承德那边”。她语气轻微,声音很小很细。
“文字真优美,看得出,有挺深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功底”。
“……”
“你怎么学习。”
“我没有上过学”。
“……”
“我跟爸妈学,我爸妈是老师”。
之后,她说了些她写书和出书的一些事。共写了两本书。正在写第三本。自费出的。靠卖书,糊口生活,再攒钱出书~~
“孩子,叔叔买你两本书吧。但是,有一个请求,希望你给我写个赠言。”
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她左手向内蜷跔着,右手已经无法取物。她让我把笔递给她并拔掉笔帽,翻开封面,她把书勾到自己下巴下压着,那只蜷岖的手就那么勾勾着,在扉页斜斜着写了一行字:
“相信美好,终会遇见。洛洛2019.4.11”
这几本书几十万字,竟是这样写成的?我有点不相信。
“你怎么写作?怎么用电脑?有别人帮你录?”
“不,我自己写的”
“你就这样写吗?你的手和眼睛受得了吗?”
“嘿嘿,习惯啦”
我实在忍不住,泪水在眼眶里转。是一种怎样的坚强和毅力,支撑着这孩子阅读和写作啊。
学习和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不少作家,为他们的书和他们书中的故事和思想感动。少年时,我曾敬仰保尔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后来又敬仰陈寅恪先生。这其中一个原因是,保尔和陈寅恪,一个是双目失明后写出激励几代青年人的伟大著作,另一位是迎着真理之光,在思想的长堤跋涉,直到双目看不见世界~~
和他们比起来,这个名叫洛洛的女孩,不算什么。但是,今天,在世界读书日的前夕,我把敬慕的目光,投给路灯下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她!
告别和致敬洛洛的最好方式,是我把这两本书读完,而后去认真的想些什么~~
这篇小文写好后,我迟迟没有发出去。做新闻的职业提醒我,洛洛的故事是真的吗?!
直到昨天,我才读完这两本书。我用自己的读后感,回答我自己:一个心地不纯洁的孩子,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谨以此献给第24个世界读书日,并致敬一位名叫洛洛的读书人和写作者,她是我寻找的最美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