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中国特警

中国特警 豆瓣评分:0

全24集
  • 分类:韩剧
  • 导演:于敏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2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4-05-17 03:31
报错 收藏
  • 中国特警是由候京健,丁甜,杨凡,侯京健,刘洋,孙清,马薇,张乃天,陶玉玲,王卫国,刘子恺,马澜菲,胡东,吴晓东,李峰,姚德强,贺龙波,于盛鑫,康林,王建国,于博宁,徐向东,扎西主演的一部韩剧。 " 1月24日,《刑警之海外行动》开播,当日即以强劲态势顺走了猫眼热度榜冠军;2月1日,豆瓣开分.. 更多

中国特警剧情介绍


"


1月24日,《刑警之海外行动》开播,当日即以强劲态势顺走了猫眼热度榜冠军;2月1日,豆瓣开分,《海外行动》直冲8.0,位居开年新剧前三甲。


在开播与开分的当口,1月27日,东仑影视合伙人、副总裁、《刑警之海外行动》制片人李晓宁接受记者采访,谈到了《海外行动》最迷人的三道“真味”——真人,真事,真情;谈到了他对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只要手握好ip,就可以同中国最顶级的导演和演员发生关系;影视行业需要很多复合型人才尤其商业奇才进来配合内容人,把行业做大做强……


?三道真味


由吴刚、柯蓝、宁理、任达华、俞飞鸿等领衔主演的《海外行动》,根据中国刑警海外执法的三大典型案例改编,讲述了以高笑天领导的专案组,与境外各方犯罪势力斗智斗勇,最终破获多起跨境案件、成功守护法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故事。全剧一共38集,以《劝返》《扫黑》和《诈骗》三个单元呈现。


"


■劝返:劝的是心,不是拿人


记者采访李晓宁当日,12集《劝返》单元结束,题材很新,值得咀嚼,但也有部分观众称文戏过多,节奏太慢。对此,李晓宁说:


中国刑警在海外没有执法权,不可能能像一般的商业片那样悬乎,又动枪又动炮的;有的国家和我们没有引渡协议,直接引渡也不现实。那就只能靠打心理战术,智取,巧取。但在实际劝返过程中,难度可能更大,周期可能更长,过程可能更反复。


所以,用大量的对话来推动剧情是技巧,更是实情。而且没有一句话是乱讲的。为了演好高笑天,吴刚和原型在一起聊了几天几夜,捕捉原型的气质、神态、习惯和语速语气,甚至他用的那个电话,也是原型用的那种。我觉得刚哥抓准了原型的特点,这个老刑侦老英雄,讲话不紧不慢,心里特别有数。


不动枪炮,人民警察是怎么一点一点把这些牛逼的人给攻克下来的?就像吴刚饰演的高笑天说的那样:“劝返劝的是心,而不是拿人。”这是《劝返》的最大魅力。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片子不是口水剧,不是悬浮剧,而是一股清流,一道浓茶,有层次,有营养,有味道,有嚼劲,值得细品。


■电诈:堪称场景式科普


“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是电诈。因为它离老百姓最近。”李晓宁说,我们每天都在说反诈骗,但老百姓不知道诈骗组织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咋干的,怎么可能打个电话一年就骗几百亿?他们老不信,所以也就老被骗。


因为深度参与,李晓宁对故事、对人物、对立意简直不要太熟。他说:


我们通过一个典型的诈骗案入手,两线并行,来讲故事——两个女孩到国外去玩没钱了,被骗到了电诈组织里,通过她们的经历和视角,展示出完整的电诈组织、链条和流程——诈骗团伙组织严明,分工明确,它有培训基地,有人专门招人搞培训,培训以后被统一送到房间去打电话;打电话是有剧本的,一批人专门写剧本,写得比影视剧本还精彩;还有一拨人负责倒账、洗钱、变现……


而在最初,中国警察展开调查屡屡受阻:被骗的不是本国人,人家可没有那么支持你,你都知道电诈组织在这了,没有搜查令,就是进不去。你想方设法拿到了搜查令,而电诈分子在当地的保护伞早就通风报信了,行动总是扑空。


国家强大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外交施压,电诈团伙失去了保护伞,被迫躲到东南亚一些三不管地区,最后被抓着了,但这些人全是台湾籍,按往常是要押回台湾的,判个三五年就释放了,犯罪成本很低。但他们骗的是大陆人的钱,这一次,专案组要把他们引渡到大陆受审。电诈犯人关在看守所等着押走,到底押哪不知道。大陆去了一架飞机,台湾去了一架飞机,停在那里谈判。最后他们被送到大陆受到严惩。


最关键的是,这个单元堪称场景式科普,看了这个片子,很多人都知道电诈究竟是咋回事了,绝对不能信了。这比喇叭天天喊,来得实惠有效得多。


■扫黑:欺压同胞,虽远必诛


“海外扫黑也很有意思。颇有点欺压同胞、虽远必诛的味道。”李晓宁介绍说:


任达华饰演的谢阿荣,儿子犯罪潜逃到a国成为当地一个黑帮首领,结果在黑帮火拼中被人杀了。当地黑帮叫貔貅帮,以福建人为主,欺压华人华侨华裔,特别猖狂和嚣张。a方请求中国警方协助。但那帮人根本不把专案组放在眼里。他们很多都是二代,都是a国籍了。


"


特别巧,专案组去的时候,和谢阿荣同一架飞机。他去领儿子骨灰盒。那时他还不知道儿子在那干什么,怎么死的。去了之后听说儿子是黑帮,被人拿枪打死的,就要找到真凶,给儿子复仇。在这个过程当中,把黑社会的事都给盘明白了,最后杀了杀死儿子的仇人,收编了小喽啰,自己成黑社会老大了,走私贩毒,做强做大。表面上还做着慈善。专案组数次往返,一点点地把他给打掉了。


“由静到动,由文到武,就是这部戏的节奏;真人,真事,真情,则是这部戏的味道。”李晓宁为记者讲述了《海外行动》的三道“真味”:


真人。真人分为两个部分,警察和坏人。警察都是有原型的,比如吴刚饰演的专案组长高笑天。每个原型人物我都见过。余淳导演更是率领编剧团队,对大量原型人物做了两年多的访谈。坏人也是真的,比如赵君饰演的廖启东,宁理饰演的宋成功,任达华饰演的黑老大谢阿荣。


真事。三个单元故事都是真的。其中《电诈》单元内容取材于2010年跨境特大电信诈骗案,被骗金额高达1.4亿元人民币,受害者遍布全国。


真情。本剧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艺术化呈现,致敬一线刑警,彰显国家实力,激发爱国情怀,甚至让全球华人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温暖——原来,我们并不孤悬于海外,遇到情况,祖国一定会管我们的。原来,祖国说了,能算。


剧中,高笑天带着6人工作组海外执法;剧外,亿万观众陪着他们一起到海外去执法,他们奔波着,辛苦着,观众开心着,骄傲着。


?一剪成名


李晓宁毕业于大连一所本地大学,修计算机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讲,学校不算太好,专业倒很吃香。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却与此无关,而是受朋友邀约去米其林轮胎上班,收入不错,九几年每月能挣一千多。干了一两个月,觉得挺没劲的。1999年10月3日,李晓宁南下进京,开始自己的传奇之旅。


李晓宁进京主要有两大原动力:一是为了开阔眼界,活得更加精彩;二是爷爷奶奶舅舅都住在北京,舅舅是国家话剧院(当时还叫青年艺术剧院)的副院长、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分管剧院影视部,和央视合作了多部剧集,李晓宁想跟着他受点文艺熏陶。


李晓宁先从场工干起,干了一个戏,两个来月挣了3000块钱,“估计有一半是我舅舅个人补贴的”。觉得挺有意思的,好玩,跟一群明星在一起,感觉自己身上好像也有光环。干着场工的时候又迷上了摄像,天天帮着摄像组搬东西,摄影师很开心,下一个戏就让他去当摄影助理。


这时候青艺影视部买了当时很先进的一线编辑设备,开始用电脑做一些后期制作。但那些老师傅们不会用电脑,李晓宁的专业到底派上了用场,成了著名剪辑师洪梅(代表作品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乔家大院》等)的操机手和学徒,两年下来,成了行家里手——师父喊停,他同时停,已经完全做到跟师父同步了。


他同时还帮著名录音师李进军(得过飞天和金鹰等诸多大奖)剪辑录音,也成了这位大师的徒弟。剪辑等于二度创作,这两年的锤炼令李晓宁终身受益。


2001年,于敏导了中国首部反恐题材电视剧《武装特警》,想找洪梅去做剪辑,但洪梅手中有活,就把李晓宁介绍给了于敏。李晓宁完成了这单活,“剪辑指导”和他的名字也第一次上了荧屏,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有了挂名剪辑的作品,李晓宁就可以出去谈活了。


也有很多活自己找上门来。因为那个时候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国很少。


李晓宁开始陆续接戏。第二部戏就是安建(代表作《安家》)的作品《新铁道卫士》。后来认识了很多导演并达成了合作。比如《汉正街》导演钱五一,他的《税务局长》《殷雪梅》等央视大戏都是李晓宁剪的。


2004年,李晓宁成立了自己的后期制作公司,国内很多有名的影视公司和导演都找他剪片子。


比如余淳导演。李晓宁连续给他剪了九部,从《马文的战争》《李春年的春天》,一直到《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这时候,李晓宁的徒弟已经上手了。


"


比如单联全导演。双方合作《我的丑娘》,李晓宁对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夺得全国收视冠军,火得一塌糊涂。加上和余淳后来做的《老牛家的战争》等几部剧集,李晓宁成了家庭伦理剧的剪辑专家。


“剪辑其实干的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你要站在导演的视角去看剪辑。”李晓宁说,给洪梅操机的时候,她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剪这场戏,为什么要用这个镜头,“其实这就是在教我创作”。而对台词的磨砺,则是一段时间院里的话剧都由他负责录像,因为只有一台机器,至少得录三遍,再剪成一个片子。


李晓宁说:“现在回头看,我能做制片人,机缘和功底全部来自于剪辑。”


?二进东仑


2008年5月,李晓宁的后期公司被东仑传媒合并。老乔总当时说了一句话:谁拉来项目,谁就做制片人。“那时候我就想做制片人,因为后期的天花板太低了。”李晓宁和安战军导演合作,拍了东仑投资的首个项目《成家立业》。


但李晓宁认为他真正作为制片人的第一部作品是《谁来伺候妈》。因为从选题策划开始他就参与其中,筹资,发行,全盘操控。该剧剧本最早名叫《男人也难》,讲的中年危机。李晓宁看完本子,就和编剧沟通,建议将故事内核改为“家庭伦理”,讲三兄弟在照顾老妈的问题上的不同状态。编剧重新写了大纲,将项目名称改为《谁来伺候妈》。李晓宁又找来余淳导演,搭起了班子。


《谁来伺候妈》效果不错。smg电视剧频道年全年收视第一。整体收益是投资额的三倍。


此后,李晓宁又牵头拍了《媳妇是怎样炼成的》,从开拍到播出只用了5个半月,投资2500万,卖了6000多万。播放排名全国第四,也算是小爆了一下。


因为个人原因,李晓宁中途有缘跟王平一起共事。李晓宁负责制作。王平负责版权——王平特别懂文学和故事,《全职高手》就是他操盘买下的ip。这也为李晓宁日后在ip上发力埋下了种子和伏笔。他也看到,连续多年来行业的爆款几乎全部来自ip。


一别四年,2018年,李晓宁回到东仑。一看公司,一个版权都没有,那还做啥?买吧。在他的张罗下,买了有六千多万的版权。包括1亿日元(约600万元rmb)日本作家陈舜臣的《三国史秘本》,“有个香港著名导演看上这个东西了,我们马上要跟他合作”;包括《夜天子》,已经在2018年完成了开发,口碑和播出效果都还不错,豆瓣评分7.5;包括洪晃的小说《张大小姐》,目前在知名剧本医生李小明的指导下,已经出了十集剧本,马上要和孙俪这个级别的演员去谈合作了;包括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一枫的《借命而生》,讲的一个警察和两个越狱犯人的故事,请的导演是陆川,编剧是沈嵘(代表作品《三叉戟》)……


"


除了内容储备,李晓宁还帮助东仑启动新赛道,全力进军网生内容领域,包括分账网剧和网络电影,增加产品品类,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比如投资分账剧《绝世千金2》。《绝世千金》是2019年度全网分账剧冠军,目前分账票房逼近9000万,长尾效应非常明显。《绝2》表现也很不错。


比如全速进入网络电影。为了了解网络电影长啥样子,李晓宁坚持每天看一部网络电影,将近两年,看了800多部。总结出了网络电影的爆款法则,认为有三种题材基本上不会赔钱。包括小人物喜剧、盗墓、古装玄幻。


只要不赔钱就能干。喜剧没人才少本子,古装玄幻有点泛滥了。李晓宁就从盗墓这一侧去进行突破,选了一本磨铁的小说《地宫笔记》,“我觉得网络电影还是要买版权的”,请来澳门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孙达和《破冰行动》的摄影师,“这都是我的哥们,不但来了,还都是友情价”,拍摄、制作、宣发总共花了七百万,被腾讯评为s级。现在已经分到快1200万了。


"


“复星看到了这股潮流,专门拿出5亿的基金来,支持我们干分账。”李晓宁说,有了投资人的加持,两年之内,在分账领域,东仑要成为头部公司,“这是我给自己定的kpi”。


目前,东仑的c端战线已经全面铺开:储备了70多个题材;今年还会做20多个剧本,开机10个网络电影;《地宫笔记2》的投资要升级到2500万;即将开发特种兵系列;启动“未来人才计划”,把优秀内容人签到东仑来……


?八条心得


"


1999年10月3日来京,从场工干起,到现今差不多20年,李晓宁有经历,有体验,也有观察,对于行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自然是“晓”得的。


?内容创作要像科技行业那样有研发思维。一要创新,二要升级,不要老想着克隆、复制、追着热点跑、跟着别人跑。


?大制片体系应该成为行业主流。导演比较注重个性化表达,与市场和受众有一些距离。而大制片体系就能弥补这个短板,让项目更具稳定性。这个体系里既有制片人,也有导演,可能还会有资深演员,由制片人主导,做集体决策。


?相信策划的力量。在欧美,一个金点子一个几百字的原创故事可能要拿走70%的编剧费,但在中国,除了工资,策划基本上拿不到什么钱。好点子决定好故事,好故事决定好本子。所以,请尊重策划人并给他们优厚的报酬。


?站在大数据上搞创作。其实就是掌握规律,了解观众需求,比如网络电影就特别典型,它跑了五六年,跑出三四种类型,投资这些类型就相对安全。同时也要注意到某种类型的淤积、下滑和消解,以及新题材和新类型的崛起。


?影视行业需要很多复合型人才尤其商业奇才进来配合内容人,把行业做大做强。一部影视剧耗费三五年时间,投入巨大的资金和心血,结果成了快消品,爆款也就火一两年。行业也因此只在千亿规模。它本该是万亿或十万亿规模才对啊。因为文化才是最大的流量入口。所有东西,当你赋予它文化意义的时候,价值就会提升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但文化人不太注重商业,不太会把好产品和好内容的价值做到极致。


?行业越做越大,市场越做越大,但个人要越做越细,越做越小。所谓的细,就是做好细节,所谓的小,就是要从小处着手。比如,你的内容再好,导演和演员再大牌,但你用心不够,手艺不精,服、化、道、美不行,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残次品,一次性消费都不够格,怎么可以有更多的延展?所以,在大商业体系下,每一个影视人更要坚守匠人精神。


?这个行业不应该有鄙视链。换句话说,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大小长短。你说你的东西高级吧,放在抖音和快手上都没人看;你说大体量和长剧集才有市场吧,短视频已经在蚕食你的地盘;你说网络电影很low吧,可如今大放异彩,风头不输院线。


?为什么要握有ip?最近几年的影视剧爆款大多都由ip改编。这是其一。ip就是水源,有了好内容,公司就值钱,这是其二。我可以不认识张艺谋,不认识徐克,不认识最顶级的演员,但我只要手握好ip,就可以同中国最牛的导演和演员发生关系,这是其三。(完)

………………………………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剧情介绍


    "


    1月24日,《刑警之海外行动》开播,当日即以强劲态势顺走了猫眼热度榜冠军;2月1日,豆瓣开分,《海外行动》直冲8.0,位居开年新剧前三甲。


    在开播与开分的当口,1月27日,东仑影视合伙人、副总裁、《刑警之海外行动》制片人李晓宁接受记者采访,谈到了《海外行动》最迷人的三道“真味”——真人,真事,真情;谈到了他对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只要手握好ip,就可以同中国最顶级的导演和演员发生关系;影视行业需要很多复合型人才尤其商业奇才进来配合内容人,把行业做大做强……


    ?三道真味


    由吴刚、柯蓝、宁理、任达华、俞飞鸿等领衔主演的《海外行动》,根据中国刑警海外执法的三大典型案例改编,讲述了以高笑天领导的专案组,与境外各方犯罪势力斗智斗勇,最终破获多起跨境案件、成功守护法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故事。全剧一共38集,以《劝返》《扫黑》和《诈骗》三个单元呈现。


    "


    ■劝返:劝的是心,不是拿人


    记者采访李晓宁当日,12集《劝返》单元结束,题材很新,值得咀嚼,但也有部分观众称文戏过多,节奏太慢。对此,李晓宁说:


    中国刑警在海外没有执法权,不可能能像一般的商业片那样悬乎,又动枪又动炮的;有的国家和我们没有引渡协议,直接引渡也不现实。那就只能靠打心理战术,智取,巧取。但在实际劝返过程中,难度可能更大,周期可能更长,过程可能更反复。


    所以,用大量的对话来推动剧情是技巧,更是实情。而且没有一句话是乱讲的。为了演好高笑天,吴刚和原型在一起聊了几天几夜,捕捉原型的气质、神态、习惯和语速语气,甚至他用的那个电话,也是原型用的那种。我觉得刚哥抓准了原型的特点,这个老刑侦老英雄,讲话不紧不慢,心里特别有数。


    不动枪炮,人民警察是怎么一点一点把这些牛逼的人给攻克下来的?就像吴刚饰演的高笑天说的那样:“劝返劝的是心,而不是拿人。”这是《劝返》的最大魅力。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片子不是口水剧,不是悬浮剧,而是一股清流,一道浓茶,有层次,有营养,有味道,有嚼劲,值得细品。


    ■电诈:堪称场景式科普


    “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是电诈。因为它离老百姓最近。”李晓宁说,我们每天都在说反诈骗,但老百姓不知道诈骗组织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咋干的,怎么可能打个电话一年就骗几百亿?他们老不信,所以也就老被骗。


    因为深度参与,李晓宁对故事、对人物、对立意简直不要太熟。他说:


    我们通过一个典型的诈骗案入手,两线并行,来讲故事——两个女孩到国外去玩没钱了,被骗到了电诈组织里,通过她们的经历和视角,展示出完整的电诈组织、链条和流程——诈骗团伙组织严明,分工明确,它有培训基地,有人专门招人搞培训,培训以后被统一送到房间去打电话;打电话是有剧本的,一批人专门写剧本,写得比影视剧本还精彩;还有一拨人负责倒账、洗钱、变现……


    而在最初,中国警察展开调查屡屡受阻:被骗的不是本国人,人家可没有那么支持你,你都知道电诈组织在这了,没有搜查令,就是进不去。你想方设法拿到了搜查令,而电诈分子在当地的保护伞早就通风报信了,行动总是扑空。


    国家强大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外交施压,电诈团伙失去了保护伞,被迫躲到东南亚一些三不管地区,最后被抓着了,但这些人全是台湾籍,按往常是要押回台湾的,判个三五年就释放了,犯罪成本很低。但他们骗的是大陆人的钱,这一次,专案组要把他们引渡到大陆受审。电诈犯人关在看守所等着押走,到底押哪不知道。大陆去了一架飞机,台湾去了一架飞机,停在那里谈判。最后他们被送到大陆受到严惩。


    最关键的是,这个单元堪称场景式科普,看了这个片子,很多人都知道电诈究竟是咋回事了,绝对不能信了。这比喇叭天天喊,来得实惠有效得多。


    ■扫黑:欺压同胞,虽远必诛


    “海外扫黑也很有意思。颇有点欺压同胞、虽远必诛的味道。”李晓宁介绍说:


    任达华饰演的谢阿荣,儿子犯罪潜逃到a国成为当地一个黑帮首领,结果在黑帮火拼中被人杀了。当地黑帮叫貔貅帮,以福建人为主,欺压华人华侨华裔,特别猖狂和嚣张。a方请求中国警方协助。但那帮人根本不把专案组放在眼里。他们很多都是二代,都是a国籍了。


    "


    特别巧,专案组去的时候,和谢阿荣同一架飞机。他去领儿子骨灰盒。那时他还不知道儿子在那干什么,怎么死的。去了之后听说儿子是黑帮,被人拿枪打死的,就要找到真凶,给儿子复仇。在这个过程当中,把黑社会的事都给盘明白了,最后杀了杀死儿子的仇人,收编了小喽啰,自己成黑社会老大了,走私贩毒,做强做大。表面上还做着慈善。专案组数次往返,一点点地把他给打掉了。


    “由静到动,由文到武,就是这部戏的节奏;真人,真事,真情,则是这部戏的味道。”李晓宁为记者讲述了《海外行动》的三道“真味”:


    真人。真人分为两个部分,警察和坏人。警察都是有原型的,比如吴刚饰演的专案组长高笑天。每个原型人物我都见过。余淳导演更是率领编剧团队,对大量原型人物做了两年多的访谈。坏人也是真的,比如赵君饰演的廖启东,宁理饰演的宋成功,任达华饰演的黑老大谢阿荣。


    真事。三个单元故事都是真的。其中《电诈》单元内容取材于2010年跨境特大电信诈骗案,被骗金额高达1.4亿元人民币,受害者遍布全国。


    真情。本剧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艺术化呈现,致敬一线刑警,彰显国家实力,激发爱国情怀,甚至让全球华人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温暖——原来,我们并不孤悬于海外,遇到情况,祖国一定会管我们的。原来,祖国说了,能算。


    剧中,高笑天带着6人工作组海外执法;剧外,亿万观众陪着他们一起到海外去执法,他们奔波着,辛苦着,观众开心着,骄傲着。


    ?一剪成名


    李晓宁毕业于大连一所本地大学,修计算机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讲,学校不算太好,专业倒很吃香。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却与此无关,而是受朋友邀约去米其林轮胎上班,收入不错,九几年每月能挣一千多。干了一两个月,觉得挺没劲的。1999年10月3日,李晓宁南下进京,开始自己的传奇之旅。


    李晓宁进京主要有两大原动力:一是为了开阔眼界,活得更加精彩;二是爷爷奶奶舅舅都住在北京,舅舅是国家话剧院(当时还叫青年艺术剧院)的副院长、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分管剧院影视部,和央视合作了多部剧集,李晓宁想跟着他受点文艺熏陶。


    李晓宁先从场工干起,干了一个戏,两个来月挣了3000块钱,“估计有一半是我舅舅个人补贴的”。觉得挺有意思的,好玩,跟一群明星在一起,感觉自己身上好像也有光环。干着场工的时候又迷上了摄像,天天帮着摄像组搬东西,摄影师很开心,下一个戏就让他去当摄影助理。


    这时候青艺影视部买了当时很先进的一线编辑设备,开始用电脑做一些后期制作。但那些老师傅们不会用电脑,李晓宁的专业到底派上了用场,成了著名剪辑师洪梅(代表作品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乔家大院》等)的操机手和学徒,两年下来,成了行家里手——师父喊停,他同时停,已经完全做到跟师父同步了。


    他同时还帮著名录音师李进军(得过飞天和金鹰等诸多大奖)剪辑录音,也成了这位大师的徒弟。剪辑等于二度创作,这两年的锤炼令李晓宁终身受益。


    2001年,于敏导了中国首部反恐题材电视剧《武装特警》,想找洪梅去做剪辑,但洪梅手中有活,就把李晓宁介绍给了于敏。李晓宁完成了这单活,“剪辑指导”和他的名字也第一次上了荧屏,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有了挂名剪辑的作品,李晓宁就可以出去谈活了。


    也有很多活自己找上门来。因为那个时候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国很少。


    李晓宁开始陆续接戏。第二部戏就是安建(代表作《安家》)的作品《新铁道卫士》。后来认识了很多导演并达成了合作。比如《汉正街》导演钱五一,他的《税务局长》《殷雪梅》等央视大戏都是李晓宁剪的。


    2004年,李晓宁成立了自己的后期制作公司,国内很多有名的影视公司和导演都找他剪片子。


    比如余淳导演。李晓宁连续给他剪了九部,从《马文的战争》《李春年的春天》,一直到《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这时候,李晓宁的徒弟已经上手了。


    "


    比如单联全导演。双方合作《我的丑娘》,李晓宁对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夺得全国收视冠军,火得一塌糊涂。加上和余淳后来做的《老牛家的战争》等几部剧集,李晓宁成了家庭伦理剧的剪辑专家。


    “剪辑其实干的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你要站在导演的视角去看剪辑。”李晓宁说,给洪梅操机的时候,她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剪这场戏,为什么要用这个镜头,“其实这就是在教我创作”。而对台词的磨砺,则是一段时间院里的话剧都由他负责录像,因为只有一台机器,至少得录三遍,再剪成一个片子。


    李晓宁说:“现在回头看,我能做制片人,机缘和功底全部来自于剪辑。”


    ?二进东仑


    2008年5月,李晓宁的后期公司被东仑传媒合并。老乔总当时说了一句话:谁拉来项目,谁就做制片人。“那时候我就想做制片人,因为后期的天花板太低了。”李晓宁和安战军导演合作,拍了东仑投资的首个项目《成家立业》。


    但李晓宁认为他真正作为制片人的第一部作品是《谁来伺候妈》。因为从选题策划开始他就参与其中,筹资,发行,全盘操控。该剧剧本最早名叫《男人也难》,讲的中年危机。李晓宁看完本子,就和编剧沟通,建议将故事内核改为“家庭伦理”,讲三兄弟在照顾老妈的问题上的不同状态。编剧重新写了大纲,将项目名称改为《谁来伺候妈》。李晓宁又找来余淳导演,搭起了班子。


    《谁来伺候妈》效果不错。smg电视剧频道年全年收视第一。整体收益是投资额的三倍。


    此后,李晓宁又牵头拍了《媳妇是怎样炼成的》,从开拍到播出只用了5个半月,投资2500万,卖了6000多万。播放排名全国第四,也算是小爆了一下。


    因为个人原因,李晓宁中途有缘跟王平一起共事。李晓宁负责制作。王平负责版权——王平特别懂文学和故事,《全职高手》就是他操盘买下的ip。这也为李晓宁日后在ip上发力埋下了种子和伏笔。他也看到,连续多年来行业的爆款几乎全部来自ip。


    一别四年,2018年,李晓宁回到东仑。一看公司,一个版权都没有,那还做啥?买吧。在他的张罗下,买了有六千多万的版权。包括1亿日元(约600万元rmb)日本作家陈舜臣的《三国史秘本》,“有个香港著名导演看上这个东西了,我们马上要跟他合作”;包括《夜天子》,已经在2018年完成了开发,口碑和播出效果都还不错,豆瓣评分7.5;包括洪晃的小说《张大小姐》,目前在知名剧本医生李小明的指导下,已经出了十集剧本,马上要和孙俪这个级别的演员去谈合作了;包括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一枫的《借命而生》,讲的一个警察和两个越狱犯人的故事,请的导演是陆川,编剧是沈嵘(代表作品《三叉戟》)……


    "


    除了内容储备,李晓宁还帮助东仑启动新赛道,全力进军网生内容领域,包括分账网剧和网络电影,增加产品品类,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比如投资分账剧《绝世千金2》。《绝世千金》是2019年度全网分账剧冠军,目前分账票房逼近9000万,长尾效应非常明显。《绝2》表现也很不错。


    比如全速进入网络电影。为了了解网络电影长啥样子,李晓宁坚持每天看一部网络电影,将近两年,看了800多部。总结出了网络电影的爆款法则,认为有三种题材基本上不会赔钱。包括小人物喜剧、盗墓、古装玄幻。


    只要不赔钱就能干。喜剧没人才少本子,古装玄幻有点泛滥了。李晓宁就从盗墓这一侧去进行突破,选了一本磨铁的小说《地宫笔记》,“我觉得网络电影还是要买版权的”,请来澳门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孙达和《破冰行动》的摄影师,“这都是我的哥们,不但来了,还都是友情价”,拍摄、制作、宣发总共花了七百万,被腾讯评为s级。现在已经分到快1200万了。


    "


    “复星看到了这股潮流,专门拿出5亿的基金来,支持我们干分账。”李晓宁说,有了投资人的加持,两年之内,在分账领域,东仑要成为头部公司,“这是我给自己定的kpi”。


    目前,东仑的c端战线已经全面铺开:储备了70多个题材;今年还会做20多个剧本,开机10个网络电影;《地宫笔记2》的投资要升级到2500万;即将开发特种兵系列;启动“未来人才计划”,把优秀内容人签到东仑来……


    ?八条心得


    "


    1999年10月3日来京,从场工干起,到现今差不多20年,李晓宁有经历,有体验,也有观察,对于行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自然是“晓”得的。


    ?内容创作要像科技行业那样有研发思维。一要创新,二要升级,不要老想着克隆、复制、追着热点跑、跟着别人跑。


    ?大制片体系应该成为行业主流。导演比较注重个性化表达,与市场和受众有一些距离。而大制片体系就能弥补这个短板,让项目更具稳定性。这个体系里既有制片人,也有导演,可能还会有资深演员,由制片人主导,做集体决策。


    ?相信策划的力量。在欧美,一个金点子一个几百字的原创故事可能要拿走70%的编剧费,但在中国,除了工资,策划基本上拿不到什么钱。好点子决定好故事,好故事决定好本子。所以,请尊重策划人并给他们优厚的报酬。


    ?站在大数据上搞创作。其实就是掌握规律,了解观众需求,比如网络电影就特别典型,它跑了五六年,跑出三四种类型,投资这些类型就相对安全。同时也要注意到某种类型的淤积、下滑和消解,以及新题材和新类型的崛起。


    ?影视行业需要很多复合型人才尤其商业奇才进来配合内容人,把行业做大做强。一部影视剧耗费三五年时间,投入巨大的资金和心血,结果成了快消品,爆款也就火一两年。行业也因此只在千亿规模。它本该是万亿或十万亿规模才对啊。因为文化才是最大的流量入口。所有东西,当你赋予它文化意义的时候,价值就会提升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但文化人不太注重商业,不太会把好产品和好内容的价值做到极致。


    ?行业越做越大,市场越做越大,但个人要越做越细,越做越小。所谓的细,就是做好细节,所谓的小,就是要从小处着手。比如,你的内容再好,导演和演员再大牌,但你用心不够,手艺不精,服、化、道、美不行,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残次品,一次性消费都不够格,怎么可以有更多的延展?所以,在大商业体系下,每一个影视人更要坚守匠人精神。


    ?这个行业不应该有鄙视链。换句话说,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大小长短。你说你的东西高级吧,放在抖音和快手上都没人看;你说大体量和长剧集才有市场吧,短视频已经在蚕食你的地盘;你说网络电影很low吧,可如今大放异彩,风头不输院线。


    ?为什么要握有ip?最近几年的影视剧爆款大多都由ip改编。这是其一。ip就是水源,有了好内容,公司就值钱,这是其二。我可以不认识张艺谋,不认识徐克,不认识最顶级的演员,但我只要手握好ip,就可以同中国最牛的导演和演员发生关系,这是其三。(完)

    ………………………………

    猜你喜欢
    暴君的厨师 6分 2025
    暴君的厨师
    林允儿,李彩玟,姜汉娜,崔奎华
    任意依恋 6.5分 2016
    任意依恋
    金宇彬,裴秀智,林周焕,林珠恩,刘五性
    龙影侠粤语 0分 1992
    龙影侠粤语
    李克勤,关礼杰,黎姿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7.3分 2022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曾田陵介,佐藤友祐,中山咲月,押田岳,畑芽育
    保留席位 5.1分 2023
    保留席位
    黃丞邦,陈玹宇
    秘密之家 0分 2022
    秘密之家
    徐夏俊,李英恩,正宪,姜星,李成延,张恒善,方银姬,尹雅真,安勇俊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6.6分 2018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川口春奈,横滨流星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0分 2018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三森铃子,杉田智和,久野美咲,阿部敦,森久保祥太郎,小西克幸,津田健次郎,长岛雄一,小松未可子,小山刚志,黑田崇矢,星野贵纪,置鲇龙太郎,植田佳奈,浪川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