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小哥喂喂喂

小哥喂喂喂 豆瓣评分:6.1

已完结
  • 分类:综艺
  • 导演:内详
  • 地区:大陆
  • 年份:2016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4-07-10 05:02
报错 收藏
  • 小哥喂喂喂是由费玉清,陈蓉,沈南主演的一部综艺。小时候,沟通不是很方便,一般情况下是求识文断字的人写信念信,还得搭上好大的人情。打封家信买个4分钱.. 更多

小哥喂喂喂剧情介绍

小时候,沟通不是很方便,一般情况下是求识文断字的人写信念信,还得搭上好大的人情。打封家信买个4分钱或8分钱邮票报个平安,见字如面,此致敬礼。几张薄薄的信纸承载着思念,珍而重之的收藏。至于男女朋友之间的通信,往往在信皮上标着“亲启”和“地址内详”字样,那一定是有情况,至少不愿让外人知道写信的是谁。那时人们表达感情还比较含蓄,不像现在搞个对象恨不得让满世界都知道。

若是想更迅速的通知对方就需要打电报了。邮递员喊你家有加急电报,心必一沉,定是远方亲人出大事了!拆开来一看果真:×病危速归!

电报是按字收费的,所以要用最少的字传递最重要的内容,连标点都舍不得点。又因字少,好多内容无法表达,容易误事。89年那个特殊的日子在家休假的我就收到住一个宿舍大学好友的电报,只有两个字“回吧”,本意是约好学校复课就给我打电报的。可爸爸多个心眼,心生狐疑:回吧!是让你回去复课还是去广场呀?等等再说吧!正好家里盖房子,你就在家监工吧。第二天一大早,大表哥就急火火地来砸大门:小表弟没走吧?广场出事啦!一看我还在家,以手抚胸,连呼谢天谢地。等三个月后复课时就见到给我打电报同学奋笔疾书的一张字条仍躺在我的床上,字里行间满是悔恨之意,生怕再也见不到面了。

至于打电话就是更加奢侈的事了。那时没有程控电话,基本是手摇的黑色机子,有插转台、接线员。我小时玩过从摇柄电话上拆下来的手摇发电机。别的孩子让摸着两个极点,手摇几下,瞬间被电,只觉得新奇,也不恼怒。像传销一样上瘾,再找下一个孩子去摸一下,直到所有的孩子都摸过都电过,再也骗不了人了,就拿去电鱼,功率太小,也没见有什么收获。

后来学了物理知道那个摇柄是发电形成信号通知接线员,一级一级的转接,若打个长途电话估计得等个小半天才能要通。邮电所里面都有专门的格子间,柜台上登记完后就排队等着接通叫号。等几个小时后听到女话务员扯着脖子喊:9号到3号话亭,山东长途!这边赶紧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只见那个亭子里伸出脸红脖子粗的半个脑袋,暴喝到:话务员,咋滴啦?我的媳妇儿还没找来接电话就给切了?!!一边愤愤地冲着话筒:喂喂喂,你要哪?你是哪呀?你找谁呀?我等我媳妇呢!你赶紧挂喽!门口这位等山东长途的当时就急了,别挂别挂,是我的!边吵吵边去抢话筒!就差动五把操了!柜台里的话务员也火了,嗓门提高了八度:你瞎吵吵啥?你到点了,赶紧地痛快儿麻溜地!别占着茅坑不拉屎!脸红脖子粗那位才悻悻地挪出来继续排队等下一次接通,一边斜睨着话亭里接通后幸福得嘴咧到后槽牙那位,一边小声地嘟囔着:真tmd,白瞎5块钱了!这傻老娘们儿,死哪去了?直到这时才理解,怎么信是写的,电报是拍的,电话却是要“打”的啊!

"


上高中的时候才有幸看到带拨号盘的电话,改成程序控制,不再用接线和插转。直接拨号就可以接通。那时班里有个县长的女儿,临别的时候留下4位数的家庭电话,那绝对是特权的象征!因为我没有电话,也不会拨打,所以她给我留电话号也没有用过。

直到上大学了,每个宿舍楼门口有个电话,看门的大爷值守,没事就听他喊:222的××,下来接电话!我们年级的神人张龑戴着手铐逃跑以后,海淀刑侦的警察还特地设个监听,每有电话进来需他们示意以后才可接起来。给他厌恶的仇人都给折腾一个遍,后来据说又换了身份考了大学,在南方当财务总监呢。

大学毕业以后,黄松甸开始有了私人电话。后院的戴叔是邮电所长,家里第一个安装了电话。区号是五位数的。单位长途方便,趁着没有人的时候,偷偷拨一个。那些年没少折腾戴叔、贾姑跑到我家去找人。后来,大表哥家也安装了电话。再后来,我家也安装了电话,与爸妈沟通就更方便了!但是,书信便写得少了!九七年时,单位分个小房,原来户主留个电话,因为装机困难,还得求人排队,初装费就要2500大洋,所以忍痛就留下了,基本上花掉一年的工资。因为话费贵,也舍不得打,就是个摆设,每个月还得花几十元养着它。毕竟算个家里唯一带响的家用电器,仅仅能满足一下虚荣。

当年单位老同志经常用公家电话给在大连上学的孩子挂长途,一聊就是半小时,大伙都有意见。因为涉及到全省的管理,每个月长话费都得好几百。每每电话单子来了,好多钱,领导看似不经意地提醒一下:这月长途不少啊!

后来随着南风北渐,港片里黑社会老大人手一个的大哥大逐渐流行,模拟信号不好,经常在街口看到摩登人士耳朵上扣着砖头一样的大哥大使劲的喊,生怕人家不知道一样。除了有小弟跟着拿着大哥大以外,一般都要揣在后屁股兜里,所以裤子最先撕坏的是后兜啊。随着传呼机的普及,大金链子、汉显摩托罗拉成了标配。人与人告别口头禅也成了:有事call(抠)我!

"


1999年花了好几千买了第一部手机诺基亚5110,打电话逐渐失去了原来沟通的本意,变成了炫耀的工具,想想那时候真傻!现在智能手机占据天下,人人成了低头族,打电话变成了打游戏、追剧。电话不仅占据了我们生活,也占据了我们的业余时间,占据了我们大脑,像鸦片一样令人上瘾!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陪家人,想想真的是好傻!

  • 播放列表
  • 非凡线路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20160904期
  • 20160911期
  • 20160918期
  • 20160925期
  • 20161009期
  • 20161030期
  • 20161106期
  • 20161120期
  • 20161127期
  • 剧情介绍

    小时候,沟通不是很方便,一般情况下是求识文断字的人写信念信,还得搭上好大的人情。打封家信买个4分钱或8分钱邮票报个平安,见字如面,此致敬礼。几张薄薄的信纸承载着思念,珍而重之的收藏。至于男女朋友之间的通信,往往在信皮上标着“亲启”和“地址内详”字样,那一定是有情况,至少不愿让外人知道写信的是谁。那时人们表达感情还比较含蓄,不像现在搞个对象恨不得让满世界都知道。

    若是想更迅速的通知对方就需要打电报了。邮递员喊你家有加急电报,心必一沉,定是远方亲人出大事了!拆开来一看果真:×病危速归!

    电报是按字收费的,所以要用最少的字传递最重要的内容,连标点都舍不得点。又因字少,好多内容无法表达,容易误事。89年那个特殊的日子在家休假的我就收到住一个宿舍大学好友的电报,只有两个字“回吧”,本意是约好学校复课就给我打电报的。可爸爸多个心眼,心生狐疑:回吧!是让你回去复课还是去广场呀?等等再说吧!正好家里盖房子,你就在家监工吧。第二天一大早,大表哥就急火火地来砸大门:小表弟没走吧?广场出事啦!一看我还在家,以手抚胸,连呼谢天谢地。等三个月后复课时就见到给我打电报同学奋笔疾书的一张字条仍躺在我的床上,字里行间满是悔恨之意,生怕再也见不到面了。

    至于打电话就是更加奢侈的事了。那时没有程控电话,基本是手摇的黑色机子,有插转台、接线员。我小时玩过从摇柄电话上拆下来的手摇发电机。别的孩子让摸着两个极点,手摇几下,瞬间被电,只觉得新奇,也不恼怒。像传销一样上瘾,再找下一个孩子去摸一下,直到所有的孩子都摸过都电过,再也骗不了人了,就拿去电鱼,功率太小,也没见有什么收获。

    后来学了物理知道那个摇柄是发电形成信号通知接线员,一级一级的转接,若打个长途电话估计得等个小半天才能要通。邮电所里面都有专门的格子间,柜台上登记完后就排队等着接通叫号。等几个小时后听到女话务员扯着脖子喊:9号到3号话亭,山东长途!这边赶紧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只见那个亭子里伸出脸红脖子粗的半个脑袋,暴喝到:话务员,咋滴啦?我的媳妇儿还没找来接电话就给切了?!!一边愤愤地冲着话筒:喂喂喂,你要哪?你是哪呀?你找谁呀?我等我媳妇呢!你赶紧挂喽!门口这位等山东长途的当时就急了,别挂别挂,是我的!边吵吵边去抢话筒!就差动五把操了!柜台里的话务员也火了,嗓门提高了八度:你瞎吵吵啥?你到点了,赶紧地痛快儿麻溜地!别占着茅坑不拉屎!脸红脖子粗那位才悻悻地挪出来继续排队等下一次接通,一边斜睨着话亭里接通后幸福得嘴咧到后槽牙那位,一边小声地嘟囔着:真tmd,白瞎5块钱了!这傻老娘们儿,死哪去了?直到这时才理解,怎么信是写的,电报是拍的,电话却是要“打”的啊!

    "


    上高中的时候才有幸看到带拨号盘的电话,改成程序控制,不再用接线和插转。直接拨号就可以接通。那时班里有个县长的女儿,临别的时候留下4位数的家庭电话,那绝对是特权的象征!因为我没有电话,也不会拨打,所以她给我留电话号也没有用过。

    直到上大学了,每个宿舍楼门口有个电话,看门的大爷值守,没事就听他喊:222的××,下来接电话!我们年级的神人张龑戴着手铐逃跑以后,海淀刑侦的警察还特地设个监听,每有电话进来需他们示意以后才可接起来。给他厌恶的仇人都给折腾一个遍,后来据说又换了身份考了大学,在南方当财务总监呢。

    大学毕业以后,黄松甸开始有了私人电话。后院的戴叔是邮电所长,家里第一个安装了电话。区号是五位数的。单位长途方便,趁着没有人的时候,偷偷拨一个。那些年没少折腾戴叔、贾姑跑到我家去找人。后来,大表哥家也安装了电话。再后来,我家也安装了电话,与爸妈沟通就更方便了!但是,书信便写得少了!九七年时,单位分个小房,原来户主留个电话,因为装机困难,还得求人排队,初装费就要2500大洋,所以忍痛就留下了,基本上花掉一年的工资。因为话费贵,也舍不得打,就是个摆设,每个月还得花几十元养着它。毕竟算个家里唯一带响的家用电器,仅仅能满足一下虚荣。

    当年单位老同志经常用公家电话给在大连上学的孩子挂长途,一聊就是半小时,大伙都有意见。因为涉及到全省的管理,每个月长话费都得好几百。每每电话单子来了,好多钱,领导看似不经意地提醒一下:这月长途不少啊!

    后来随着南风北渐,港片里黑社会老大人手一个的大哥大逐渐流行,模拟信号不好,经常在街口看到摩登人士耳朵上扣着砖头一样的大哥大使劲的喊,生怕人家不知道一样。除了有小弟跟着拿着大哥大以外,一般都要揣在后屁股兜里,所以裤子最先撕坏的是后兜啊。随着传呼机的普及,大金链子、汉显摩托罗拉成了标配。人与人告别口头禅也成了:有事call(抠)我!

    "


    1999年花了好几千买了第一部手机诺基亚5110,打电话逐渐失去了原来沟通的本意,变成了炫耀的工具,想想那时候真傻!现在智能手机占据天下,人人成了低头族,打电话变成了打游戏、追剧。电话不仅占据了我们生活,也占据了我们的业余时间,占据了我们大脑,像鸦片一样令人上瘾!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陪家人,想想真的是好傻!

    猜你喜欢
    创造101 5.9分 2018
    创造101
    黄子韬 , 陈嘉桦 , 张杰 , 胡彦斌 , 罗志祥 , 王一博 , Abby , 王玥 , 陈芳语 , Cindy , 陈怡凡 , 陈意涵 , 陈盈燕 , 陈语嫣 , 杜金雨 , 段奥娟 , Dora , 范薇 , 傅菁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李晨,郑恺,蔡徐坤,沙溢,郭麒麟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2015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刘烨,刘诺一,胡军,胡皓康,夏克立,夏天,邹市明,邹明轩,林永健,林大竣,王宝强,王子珊,刘霓娜,邹明皓,李锐,黄嘉千,周冬齐,安娜伊思·马田,冉莹颖,马蓉,苑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 , 李晨 , 郑恺 , 黄旭熙 , 蔡徐坤 , 沙溢 , 郭麒麟
    下一站传奇 4.4分 2018
    下一站传奇
    吴亦凡,陈伟霆,宋茜,邓紫棋,周笔畅,胡海泉
    小明星大跟班 7.2分 2016
    小明星大跟班
    吴宗宪,吴姗儒
    抖包袱大会 0分 2023
    抖包袱大会
    郎昊辰 张九林 王霄颐 陈九品 樊霄堂 张霄帅 徐筱竹 肖霄月 张霄雷 常霄鲲 王洋 赵鹏 张浩森 姬生虎 郭浩远
    这就是中国 0分 2019
    这就是中国
    张维为,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