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一路长大

一路长大 豆瓣评分:0

已完结
  • 分类:综艺
  • 导演:吴浩宇
  • 地区:大陆
  • 年份:2024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4-07-13 21:45
报错 收藏
  • 一路长大是由朱丹,郑恺,张颜齐,刘一阳,伯远,李湘,周奇奇主演的一部综艺。" 图①:刘佳和战友在感染病区岗位进行火线入党宣誓。 敖进鑫摄 图②: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 更多

一路长大剧情介绍
"

图①:刘佳和战友在感染病区岗位进行火线入党宣誓。 敖进鑫摄 图②: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90后”医护人员为战疫无偿献血。 傅凌艳 王炳轩摄影报道 图③:一位小朋友病愈出院,韩悦送上精心准备的卡片。 郭俊轶摄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青年官兵是我军的主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官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希望带给人民,谱写了感天动地的青春之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本色情怀。

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几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青年官兵和军队文职人员,一起来听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编者

“脸上的压痕,是最美的青春印记”

葛亚芳:1996年出生,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2003年非典,你们保护还是孩子的我们;2020年的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

出征武汉前,出生于1996年的葛亚芳,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这句话。

到武汉的第三天,葛亚芳和战友就进驻了汉口医院,后来转战到火神山医院。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葛亚芳各项护理技能毫不逊色。清理患者痰痂、口腔分泌物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最需要护士的耐心。有时,清理到病人嘴边的痰痂又滑进去。她看到不能开口说话的病人张开嘴巴,眼睛紧盯着自己,她意识到,这是她的责任,必须耐心地帮忙清理干净。

“你们比我的孩子对我还好!”患者拉着葛亚芳的手说。

icu病房里的患者病情较重,每当她和其他战友不顾危险抢救患者,看到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的那一刻,她感觉很骄傲很自豪。

这些天,葛亚芳心中牵挂着她曾护理过的一名老爷爷。“你们就是上海来的军医吧!我们有救了!”当时,老爷爷紧紧握住她的手,眼角还泛着泪光。一瞬间,她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巡视、护理、喂饭、翻身……一个班时下来,葛亚芳早已汗流浃背。只有在困难中,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打赢这场硬仗,加油!”交完班之后,她总要为自己鼓劲。

每天让她最开心的事,就是下班脱下防护装备。脸上那深深浅浅的压痕,仿佛一枚枚勋章,刻在了清秀的脸庞上,成为最美的青春印记。

“青春带给我的,是责任和希望”

王燕南:1995年出生,火箭军某医院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深夜星空,纯净幽远。

柔和的灯光下,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箭军某基地医院护士王燕南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她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摘下口罩,吃着盒饭,额头上隐约可见有汗珠在闪烁。

从进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那天起,王燕南和战友们就一直处在连轴转的工作状态,连夜清理病区、检测医疗设备、感染防护培训,接收一批又一批确诊患者入院。

由于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一向爱美的她脸颊满是压痕,有些部位开始过敏红肿;为了节约防护物资,每天上班前不敢喝水,20多岁的她穿上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她把头发剪得更短了。“在这场战疫中,青春带给我的是责任和希望。”王燕南说。

一名年逾七旬的患者独自住院,一开始情绪很激动,不太配合治疗,而且患者本地口音重,加上身上的层层防护,医护人员听不明白患者的言语。王燕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患者,她放弃休息时间,向湖北籍队员及轻症患者学习简单的湖北方言。这样既方便对老人进行护理,又增进了感情。老人没有指甲剪,她就把自己的拿来给老人用;老人记性不好,她反复叮嘱老人按时吃药;老人睡觉不踏实,她查房时耐心地陪在老人身边,拉着老人的手,直到安然入睡……

“我还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关键时刻能不能经受住考验,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他们是好样的!”医疗队队员、火箭军某基地医院院长吴永胜告诉记者。

“地震时解放军救过我,现在我来救援”

刘佳:1991年出生,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污染级别最高的区域,是刘佳与疫魔交锋的“战场”。

她像往常一样来到医院穿衣间,做进入感染病区前的最后准备。挑选型号适合的防护服、双手消毒、更换n95口罩……每个步骤都轻车熟路。

刘佳是去年10月新入职的一名“90后”军队文职人员,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比参加过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等救援任务的护理老兵,她的职业经历还显稚嫩。

第一次进感染病区,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很快就感觉头痛、恶心、缺氧,坚持了十几分钟就出来了。回忆起那个难受劲儿,刘佳记忆犹新。

刘佳一方面查找出护目镜过紧、过度紧张等原因,另一方面加强体能训练,想办法尽快适应感染病区的工作。很快,她就跟上了战友们的脚步,可以在感染病区坚持4个小时以上。克服了这个困难,也让刘佳信心倍增,她找各种机会进感染病区,说:“要把之前的时间补回来”。

2008年汶川地震,刘佳的家在北川县城附近,正在读高一的她亲眼见证了解放军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

“地震时解放军救过我,现在我来救援。每每听见患者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就安心了’,都忍不住热血沸腾。这些患者,多像当年的自己啊!”刘佳说。

“从被照顾到守护别人,这是青春的成长”

韩悦:1990年出生,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从通宵清理病区到检测医疗设备,从培训感控技能到接收患者入院……

进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那天起,韩悦和战友们就立马进入战斗状态。在战友们眼中,这个年纪不大、身材娇小的姑娘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感染病区特殊的工作环境,使韩悦一下子换了个“青春模样”——由于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一向爱美的韩悦脸颊布满了压痕,有些部位甚至过敏红肿。

感染病区护理虽然辛苦,却有很多感人的瞬间。有一位老奶奶,每次韩悦给她做护理,老奶奶都会跟她唠家常。一天,老人家特别认真地说:“姑娘,你能不能用纸把你的名字写给我,我年纪大了,怕出院以后忘了你……”

那一刻,自认为性格坚强的韩悦鼻子一酸,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从被人照顾,到守护别人,我觉得这就是青春的成长。”韩悦说。

在抗疫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让她体会了战斗的青春,读懂了坚守的价值。

人的成长,有时就在一瞬间。每次目送康复患者满面笑容走出医院,韩悦都感到满满的成就感。她说:“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青年一代理应站出来、冲在前。”

“我有力气,搬运重活让我来”

陈一:1999年出生,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战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嘀,嘀,嘀嘀嘀……”

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内,生命体征监测仪报警红灯闪亮。穿戴防护服跑入病房,配合医生,跑前跑后,这是负责卫勤保障的“95后”小伙陈一的工作日常。

刚满20岁的他还是一名上等兵。陈一说:“我虽然年龄不大,但身上的责任不轻。”

2月2日9点多,陈一随队乘军机抵达武汉。当时的火神山医院刚完成基础建设。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病房设施和卫生条件,为随时接诊患者做好准备。

两天两夜的准备工作,陈一始终战斗在最前沿。“我有力气,搬运重活让我来!”这是同队赴汉医护人员最常听到陈一说的话。

2月4日上午,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确诊患者,陈一所在的感染七科一病区,是第一批接受确诊患者的科室。他每天都要进入感染病区,有时不止一次。

问起这里与之前在卫生队工作的区别,陈一说:“以前,重活面前我们有力气,细活面前我们有时间。可到了火神山,重活变得更‘重’了,细活变得更‘细’了。比如,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搬运器材,三层手套包裹下用扎带为垃圾袋封口,这些都变得十分困难。”

前不久,icu病房需要补充一名新战士。icu病房中,很多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治疗。

陈一得知后,第一时间找到教导员王鑫申请,“我学过医学,有经验,让我去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这个坚强果敢的小战士,王鑫眼眶湿润了:“我们的队伍中,这么年轻的战士都在主动请缨,胜利还会远吗?”

“穿上军装,就要扛起使命”

姚许:2000年出生,空军雷达某旅战士。

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驾驶员。

“我身上的军装,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如果必须有牺牲,请让我来,我愿做那个守护者!”

2月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驻鄂部队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消息传来,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下士姚许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为什么参加运力支援队?姚许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刚入伍,司训大队组织实车分解,这是项简单的训练,可姚许怎么也掌握不了要领,错误一个接一个地犯。带教师傅主动开导他,可姚许听不进去,还打起“退堂鼓”。这时,师傅怒吼道:“你要对得起这身军装!”

姚许突然感到惭愧。他抿住嘴唇,拿起工具,从头开始学,一招一式练。从那一刻,姚许坚定了信念:穿上军装,就要扛起使命。

加入运力支援队没多久,姚许便遭遇了第一场硬仗。2月7日晚10点,姚许车组接到命令,武汉要建一所“方舱医院”,运力支援队要立即去5个地方转运床板、柜子等物资。

当姚许和战友把最后一批物资卸载到位,已是次日清晨7点半。看着大汗淋漓、精疲力尽的战士们,接管物资的医院负责人非常感动,说:“感谢你们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截至3月18日,姚许和战友们累计出动车辆3700余台次,运送物资13000余吨,累计行车41万多公里。

(李永飞、胡明欣、胡思佳、吴浩宇、张鹤、刘一波、李乐、谢析搏、罗杨、张旭航对本文有贡献)

记者手记

“该是我们这一代承担责任的时候了!”一名“90后”战士说。17年前的非典疫情,他们年纪还小,没有贡献力量;这一次,他们长大了,有能力保护祖国人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递交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不少青年官兵火速来到战疫一线。在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等军队支援医院以及运力支援保障前线,记者采访这些官兵时,虽然隔着口罩,看不见他们的脸庞,但透过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能强烈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他们富有勇毅和斗志,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怕去厕所浪费防护服,他们成年后第一次穿上纸尿裤;密不透风的三级防护下,他们第一次汗水顺着裤子淌到鞋子里……前线苦,但青年官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在这里,记者看到,他们裹上厚厚的防护服,拔出签字笔,互相在防护服上写各种“创意签名”。他们保持着积极乐观,把对风险和困难的恐惧抛在脑后,将满腔的热血化为勇敢前行的动力,没人喊苦、没人叫累、没人掉队。

抗疫一线是战场也是考场,青年官兵也在这里收获了成长。我们欣喜地看到,未曾经历太多风雨的一代,已经开始为他人挡风遮雨。这次大考,他们交出了合格答卷,未来的他们将格外令人期待。

(李龙伊)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2日 06 版)

  • 播放列表
  • 非凡线路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先导片
  • 第1期上
  • 第1期上纯享
  • 第1期下
  • 第1期下纯享
  • 第1期加更
  • 第1期陪看
  • 第2期上
  • 第2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2期加更
  • 第2期陪看
  • 第3期上
  • 第3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3期下
  • 第3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3期加更
  • 第3期陪看
  • 第4期上
  • 第4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4期下
  • 第4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4期加更
  • 第4期陪看
  • 第5期上
  • 第5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5期下
  • 第5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5期加更
  • 第5期陪看
  • 第6期上
  • 第6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6期下
  • 第6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6期加更
  • 第6期陪看
  • 第7期上
  • 第7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7期下
  • 第7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7期加更
  • 第7期陪看
  • 第7期陪看下
  • 第8期上
  • 第8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8期下
  • 第8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8期加更
  • 第8期陪看
  • 第9期上
  • 第9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9期下
  • 第9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9期加更
  • 第9期陪看
  • 第10期上
  • 第10期上真人秀纯享
  • 第10期下
  • 第10期下真人秀纯享
  • 第10期加更
  • 第10期陪看
  • 特别企划
  • 剧情介绍
    "

    图①:刘佳和战友在感染病区岗位进行火线入党宣誓。 敖进鑫摄 图②: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90后”医护人员为战疫无偿献血。 傅凌艳 王炳轩摄影报道 图③:一位小朋友病愈出院,韩悦送上精心准备的卡片。 郭俊轶摄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青年官兵是我军的主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官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希望带给人民,谱写了感天动地的青春之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本色情怀。

    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几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青年官兵和军队文职人员,一起来听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编者

    “脸上的压痕,是最美的青春印记”

    葛亚芳:1996年出生,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2003年非典,你们保护还是孩子的我们;2020年的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

    出征武汉前,出生于1996年的葛亚芳,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这句话。

    到武汉的第三天,葛亚芳和战友就进驻了汉口医院,后来转战到火神山医院。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葛亚芳各项护理技能毫不逊色。清理患者痰痂、口腔分泌物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最需要护士的耐心。有时,清理到病人嘴边的痰痂又滑进去。她看到不能开口说话的病人张开嘴巴,眼睛紧盯着自己,她意识到,这是她的责任,必须耐心地帮忙清理干净。

    “你们比我的孩子对我还好!”患者拉着葛亚芳的手说。

    icu病房里的患者病情较重,每当她和其他战友不顾危险抢救患者,看到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的那一刻,她感觉很骄傲很自豪。

    这些天,葛亚芳心中牵挂着她曾护理过的一名老爷爷。“你们就是上海来的军医吧!我们有救了!”当时,老爷爷紧紧握住她的手,眼角还泛着泪光。一瞬间,她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巡视、护理、喂饭、翻身……一个班时下来,葛亚芳早已汗流浃背。只有在困难中,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打赢这场硬仗,加油!”交完班之后,她总要为自己鼓劲。

    每天让她最开心的事,就是下班脱下防护装备。脸上那深深浅浅的压痕,仿佛一枚枚勋章,刻在了清秀的脸庞上,成为最美的青春印记。

    “青春带给我的,是责任和希望”

    王燕南:1995年出生,火箭军某医院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深夜星空,纯净幽远。

    柔和的灯光下,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箭军某基地医院护士王燕南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她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摘下口罩,吃着盒饭,额头上隐约可见有汗珠在闪烁。

    从进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那天起,王燕南和战友们就一直处在连轴转的工作状态,连夜清理病区、检测医疗设备、感染防护培训,接收一批又一批确诊患者入院。

    由于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一向爱美的她脸颊满是压痕,有些部位开始过敏红肿;为了节约防护物资,每天上班前不敢喝水,20多岁的她穿上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她把头发剪得更短了。“在这场战疫中,青春带给我的是责任和希望。”王燕南说。

    一名年逾七旬的患者独自住院,一开始情绪很激动,不太配合治疗,而且患者本地口音重,加上身上的层层防护,医护人员听不明白患者的言语。王燕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患者,她放弃休息时间,向湖北籍队员及轻症患者学习简单的湖北方言。这样既方便对老人进行护理,又增进了感情。老人没有指甲剪,她就把自己的拿来给老人用;老人记性不好,她反复叮嘱老人按时吃药;老人睡觉不踏实,她查房时耐心地陪在老人身边,拉着老人的手,直到安然入睡……

    “我还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关键时刻能不能经受住考验,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他们是好样的!”医疗队队员、火箭军某基地医院院长吴永胜告诉记者。

    “地震时解放军救过我,现在我来救援”

    刘佳:1991年出生,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污染级别最高的区域,是刘佳与疫魔交锋的“战场”。

    她像往常一样来到医院穿衣间,做进入感染病区前的最后准备。挑选型号适合的防护服、双手消毒、更换n95口罩……每个步骤都轻车熟路。

    刘佳是去年10月新入职的一名“90后”军队文职人员,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比参加过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等救援任务的护理老兵,她的职业经历还显稚嫩。

    第一次进感染病区,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很快就感觉头痛、恶心、缺氧,坚持了十几分钟就出来了。回忆起那个难受劲儿,刘佳记忆犹新。

    刘佳一方面查找出护目镜过紧、过度紧张等原因,另一方面加强体能训练,想办法尽快适应感染病区的工作。很快,她就跟上了战友们的脚步,可以在感染病区坚持4个小时以上。克服了这个困难,也让刘佳信心倍增,她找各种机会进感染病区,说:“要把之前的时间补回来”。

    2008年汶川地震,刘佳的家在北川县城附近,正在读高一的她亲眼见证了解放军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

    “地震时解放军救过我,现在我来救援。每每听见患者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就安心了’,都忍不住热血沸腾。这些患者,多像当年的自己啊!”刘佳说。

    “从被照顾到守护别人,这是青春的成长”

    韩悦:1990年出生,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护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从通宵清理病区到检测医疗设备,从培训感控技能到接收患者入院……

    进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那天起,韩悦和战友们就立马进入战斗状态。在战友们眼中,这个年纪不大、身材娇小的姑娘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感染病区特殊的工作环境,使韩悦一下子换了个“青春模样”——由于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一向爱美的韩悦脸颊布满了压痕,有些部位甚至过敏红肿。

    感染病区护理虽然辛苦,却有很多感人的瞬间。有一位老奶奶,每次韩悦给她做护理,老奶奶都会跟她唠家常。一天,老人家特别认真地说:“姑娘,你能不能用纸把你的名字写给我,我年纪大了,怕出院以后忘了你……”

    那一刻,自认为性格坚强的韩悦鼻子一酸,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从被人照顾,到守护别人,我觉得这就是青春的成长。”韩悦说。

    在抗疫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让她体会了战斗的青春,读懂了坚守的价值。

    人的成长,有时就在一瞬间。每次目送康复患者满面笑容走出医院,韩悦都感到满满的成就感。她说:“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青年一代理应站出来、冲在前。”

    “我有力气,搬运重活让我来”

    陈一:1999年出生,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战士。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嘀,嘀,嘀嘀嘀……”

    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内,生命体征监测仪报警红灯闪亮。穿戴防护服跑入病房,配合医生,跑前跑后,这是负责卫勤保障的“95后”小伙陈一的工作日常。

    刚满20岁的他还是一名上等兵。陈一说:“我虽然年龄不大,但身上的责任不轻。”

    2月2日9点多,陈一随队乘军机抵达武汉。当时的火神山医院刚完成基础建设。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病房设施和卫生条件,为随时接诊患者做好准备。

    两天两夜的准备工作,陈一始终战斗在最前沿。“我有力气,搬运重活让我来!”这是同队赴汉医护人员最常听到陈一说的话。

    2月4日上午,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确诊患者,陈一所在的感染七科一病区,是第一批接受确诊患者的科室。他每天都要进入感染病区,有时不止一次。

    问起这里与之前在卫生队工作的区别,陈一说:“以前,重活面前我们有力气,细活面前我们有时间。可到了火神山,重活变得更‘重’了,细活变得更‘细’了。比如,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搬运器材,三层手套包裹下用扎带为垃圾袋封口,这些都变得十分困难。”

    前不久,icu病房需要补充一名新战士。icu病房中,很多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治疗。

    陈一得知后,第一时间找到教导员王鑫申请,“我学过医学,有经验,让我去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这个坚强果敢的小战士,王鑫眼眶湿润了:“我们的队伍中,这么年轻的战士都在主动请缨,胜利还会远吗?”

    “穿上军装,就要扛起使命”

    姚许:2000年出生,空军雷达某旅战士。

    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驾驶员。

    “我身上的军装,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如果必须有牺牲,请让我来,我愿做那个守护者!”

    2月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驻鄂部队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消息传来,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下士姚许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为什么参加运力支援队?姚许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刚入伍,司训大队组织实车分解,这是项简单的训练,可姚许怎么也掌握不了要领,错误一个接一个地犯。带教师傅主动开导他,可姚许听不进去,还打起“退堂鼓”。这时,师傅怒吼道:“你要对得起这身军装!”

    姚许突然感到惭愧。他抿住嘴唇,拿起工具,从头开始学,一招一式练。从那一刻,姚许坚定了信念:穿上军装,就要扛起使命。

    加入运力支援队没多久,姚许便遭遇了第一场硬仗。2月7日晚10点,姚许车组接到命令,武汉要建一所“方舱医院”,运力支援队要立即去5个地方转运床板、柜子等物资。

    当姚许和战友把最后一批物资卸载到位,已是次日清晨7点半。看着大汗淋漓、精疲力尽的战士们,接管物资的医院负责人非常感动,说:“感谢你们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截至3月18日,姚许和战友们累计出动车辆3700余台次,运送物资13000余吨,累计行车41万多公里。

    (李永飞、胡明欣、胡思佳、吴浩宇、张鹤、刘一波、李乐、谢析搏、罗杨、张旭航对本文有贡献)

    记者手记

    “该是我们这一代承担责任的时候了!”一名“90后”战士说。17年前的非典疫情,他们年纪还小,没有贡献力量;这一次,他们长大了,有能力保护祖国人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递交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不少青年官兵火速来到战疫一线。在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等军队支援医院以及运力支援保障前线,记者采访这些官兵时,虽然隔着口罩,看不见他们的脸庞,但透过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能强烈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他们富有勇毅和斗志,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怕去厕所浪费防护服,他们成年后第一次穿上纸尿裤;密不透风的三级防护下,他们第一次汗水顺着裤子淌到鞋子里……前线苦,但青年官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在这里,记者看到,他们裹上厚厚的防护服,拔出签字笔,互相在防护服上写各种“创意签名”。他们保持着积极乐观,把对风险和困难的恐惧抛在脑后,将满腔的热血化为勇敢前行的动力,没人喊苦、没人叫累、没人掉队。

    抗疫一线是战场也是考场,青年官兵也在这里收获了成长。我们欣喜地看到,未曾经历太多风雨的一代,已经开始为他人挡风遮雨。这次大考,他们交出了合格答卷,未来的他们将格外令人期待。

    (李龙伊)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2日 06 版)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2015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刘烨,刘诺一,胡军,胡皓康,夏克立,夏天,邹市明,邹明轩,林永健,林大竣,王宝强,王子珊,刘霓娜,邹明皓,李锐,黄嘉千,周冬齐,安娜伊思·马田,冉莹颖,马蓉,苑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李晨,郑恺,蔡徐坤,沙溢,郭麒麟
    创造101 5.9分 2018
    创造101
    黄子韬 , 陈嘉桦 , 张杰 , 胡彦斌 , 罗志祥 , 王一博 , Abby , 王玥 , 陈芳语 , Cindy , 陈怡凡 , 陈意涵 , 陈盈燕 , 陈语嫣 , 杜金雨 , 段奥娟 , Dora , 范薇 , 傅菁
    奔跑吧第一季 5.8分 2017
    奔跑吧第一季
    邓超,李晨
    燃烧吧少年 8.1分 2015
    燃烧吧少年
    李宇春,舒淇,伊一,白举纲,华少,蔡国庆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 7.6分 2017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
    井柏然 , 陈柏霖 , 杨祐宁 , 张若昀 , 江疏影 , 古力娜扎 , 宋祖儿 , 赖雨濛
    全民星攻略 0分 2020
    全民星攻略
    曾国城,蔡尚桦
    蓝天娱乐快报 0分 2015
    蓝天娱乐快报
    内详
    影片评论
    对不起,评论暂时关闭
    热播排行
    1我让最想被拥抱的男人给威胁了 8.3分
    2周生如故 7.3分
    3志愿军:存亡之战 6.9分
    4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5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6父子 6.9分
    7铁石心肠2019 7.9分
    8太平洋战争 9分
    9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10创造101 5.9分
    11爱在黎明破晓前 8.8分
    12快乐大本营2014 7.4分
    13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14活着再见 8.1分
    15花儿与少年第三季 7.6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我让最想被拥抱的..   周生如故   创造101   伊藤润二惊选集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铁石心肠2019   下辈子做你的女人   父子   火影忍者   丁宝桢   特工任务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  
      • 首页
      • 电影 ►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