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几年,蒂姆·罗斯虽然一直有拍电影,但谈得上叫好又叫座的并不算多,而在今年,他主演的一部小成本电影,就在北美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议——《卢斯》
在开始讲故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个小孩,出生在战乱国家,从小就加入军队学会开枪,后来去到和平的发达国家长大,接受良好的教育,你能相信他的内心完全不再受童年经历的影响吗?
本片主角卢斯,就是这样一个身世曲折的高三学生,他出生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厄利垂亚,曾一度进入军队,被训练为当地童兵。
然而突然一天,这个美妙的“美国梦”变成了“噩梦”。
威尔逊是卢斯的历史和政治老师,她在课上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学生们选一个历史人物的口吻写一篇文章,而卢斯选择了一位泛非洲革命者——弗朗茨·法农。
一个来自战区的难民小孩疯狂推崇暴力镇压?卢斯作文里透露的危险想法让威尔逊警惕,她甚至擅自搜查了卢斯的储物柜,并发现了一袋杀伤力较大的非法烟花。
知晓此事的艾米和彼得立刻回家质问卢斯,卢斯却发誓非法烟花与他无关:
“我什么都不知道,学校的储物柜是朋友间共用的,应该是他们放在我的柜子里。”
卢斯班上的一位亚裔女同学史蒂芬妮,因为在派对上喝醉了,被男同学带到地下室,疑似遭到了他们的性侵犯。由于当时地下室里太暗,史蒂芬妮看不清哪些人在场,她只听说是卢斯制止了男同学的行为,并将晕倒的她带出了地下室。
《卢斯》虽然在国内比较小众,在北美却是今年的现象级电影,一上映评论界就炸开了锅,烂番茄上影评人新鲜度高达91%,被称为“十年来最重要的美国电影”;而由专家打分的metascore上也有72分,要知道,年度爆款《小丑》也才59分。
阵容一般、投资不大的《卢斯》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很多人不免想到那四个字:政治正确。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黑人至上”的政治正确思潮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已经愈发明显,前年的《逃出绝命镇》从《三块广告牌》手中抢下最佳原创剧本;
今年更闹出了《美人鱼》选角风波,强行让美人鱼爱丽儿公主变了色。
去年,《绿皮书》在奥斯卡风光一时,连续斩获最佳电影和最佳男配角,形成反差的,是男主角维果·莫腾森在整个颁奖季遭到冷遇,究其原因,是维果·莫腾森的一次口误。
在《绿皮书》的一次映后问答中,维果·莫腾森提到了带有侮辱性的“黑鬼”(nigger)一词,此事一出,尽管莫腾森此后一再致歉,也无法改变他被“驱逐”颁奖季的事实。
对于这种说法,《卢斯》狠狠地打了一次脸。他用卢斯的存在戳破了美国社会的伪善,这种从“白人至上”转变为“黑人至上”的政治正确,不过是美国社会虚伪的优越感。
威尔逊老师保护他,在卢斯之前,威尔逊就因为在学生德尚的柜子里发现大麻,铁面无情地告发了他,导致德商失去奖学金,前途一片灰暗。
艾米和彼得纵容他,在卢斯的行为越来越反常、真相一步步揭晓后,艾米为了保护他的名声,不惜向校方撒谎,否认作文和烟花的存在,导致威尔逊老师失去了付出一切的工作。
然而这些人是发自真心地相信卢斯、保护卢斯吗?
不,他们保护的,不过是卢斯身后的象征:自立自强的黑人,自由民主的结晶,现实版的美国梦。
同样的,对于美国社会来说,真实的黑人是怎样一个种族也不重要,他们需要的只不过是行走的政治正确,是宣传美国自由、民主、开放的一个“广告”,当黑人们还在为“黑人至上”的政治正确自豪时,本片却犀利地捅破了这场骗局:对黑人的保护和推崇,来源于美国社会的伪善。
忘记曾经的姓名,放弃内心的痛苦、隐藏真实的想法,卢斯们只有成为民主的一面旗帜,才能在美国过上优越、受人尊重的生活。
我是嘴贱心善,微胖好看的玛妮,每天分享有趣的给你看~如果看的不过瘾,还可以来微信找我玩:money_money_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