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带一路”电影周期间, “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各成员机构推荐的24部影片中,《水晶天鹅》《第一次的别离》《斯堪的纳维亚的沉默》《创世纪》《印度制造》《比莱》《早安》及《头顶太阳永不落》等8部影片,将竞争“一带一路”电影周“媒体关注影片”“媒体关注电影人”,以及“最受观众喜爱影片”三项荣誉。
最终,经由观众与媒体评审的推选,来自匈牙利的阿尔帕德·博格丹(《创世纪》)和来自中国的王丽娜(《第一次的离别》)获选“媒体关注电影人”;俄罗斯影片《头顶太阳永不落》和白俄罗斯影片《水晶天鹅》获选“媒体关注影片”;《头顶太阳永不落》成为“一带一路”电影周“最受观众喜爱影片”。
1.《水晶天鹅》(crystal swan, 2018)

【故事简介】
醉心于电子乐的维尔雅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明斯克,由于伪造的赴美申请书中电话填错,不得不来到偏远的小镇恳请电话主人替她圆谎。本片以经典学院画幅呈现复古韵味,各种充满年代感的道具、环境与怀旧电子乐将观众带回上世纪的白俄罗斯,处处可见变革对两代人的影响。影片画面有着阿莫多瓦电影般色彩丰富明亮的特点,女主角艳丽的服装与周围灰暗的环境形成对比,凸显荒诞喜剧特质。本片代表白俄罗斯参选第91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看点:时髦女孩在小镇一夜长大,阿莫多瓦式的视觉奇观。
2.《第一次的离别》(a first farewell, 2018)

【故事简介】
塔里木沙漠边缘的沙雅县,男孩艾萨的母亲因病在家,年幼的他肩负着照顾母亲的重任。他与凯丽努尔比姐弟一起享受着童年,也即将一起面对人生的各种离别。导演王丽娜出生在沙雅,她启用原本筹拍的纪录片中的真实人物,拍摄出这部虚实结合的儿童电影。非职业演员的本色表演和唯美的摄影让影片兼具现实与诗意。怀着对故乡深厚情感的导演带领观众来到这片胡杨林繁茂的地方,与三个孩子一起经历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离别。
看点:戈壁芦苇棉花田,小牛小羊小毛驴,男孩女孩的成长与离别,横扫国际影展的国产佳作。
3.斯堪的纳维亚的沉默 (scandinavian silence,2019,国际首映)

【故事简介】
我们从来不梦想有完美生活,我们只梦想有平凡生活。男人出狱,女人迎接,两人相互倾诉,追忆过往。本片是爱沙尼亚的天才导演马尔蒂·黑尔登继技惊四座的《横风之中》后的第二部长片。延续前作的半默片形式,黑尔登再次挑战实验影像,仅靠38万欧元预算,利用黑白影像叙述个体记忆所承受的痛苦压抑来揭示生活本质。影片以三段式叙事模式,通过人物的极端对话与沉默,灵活运用视听语言,将情绪在最后一刻彻底释放。
看点:天才导演新作,绝美风景中的另类情感公路片。
4.《创世纪》(genesis,2018)

【故事简介】
本片取材于真实事件,分为三个独立章节,围绕种族主义掀起的暴力浪潮,针对罗姆男孩、失聪少女和困苦律师三人展开故事。匈牙利导演阿尔帕·博格丹自编自导,将自己幼年惨痛经历融于影片之中,以灰暗色调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探索暴力的发生原因。本片绝妙手持摄影配合独特剪辑技巧和奇巧声音设计,透过画面直抵人心,荣获2019年欧洲电影节三项大奖。
看点: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在这个时代携手面对人性之恶。
5.《印度制造》 (sui dhaaga-made in india,2018)

【故事简介】
贫穷的缝纫机售货员不幸失业,在妻子鼓励下不惧困难创立服装公司。本片灵感来自于导演夏兰特·卡塔利亚童年在德里街道所见的裁缝,仅花了二十天完成剧本,但耗时一年打磨,前后修改十余稿,最终完美塑造平凡“英雄”形象。印度两大当红影星安努舒卡·莎玛(《我的个神啊》)和酷似基努·里维斯的瓦伦·达瓦联袂出演。
看点:从缝制病号服开始的印度时尚设计界改革。
6.《比莱》(bille,2018)

【故事简介】
本片根据拉脱维亚著名女诗人维兹玛·贝尔塞维卡的自传体小说改编,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拉脱维亚为背景,讲述贫穷家庭的女孩比莱,是如何观察成人世界并逐渐成长的。影片以优雅的音乐与油画质感的摄影展现出孩童眼中的现实与梦境。家庭中成人与孩子对世界不同视角的对比,让失去童真的成人再次发现贫穷生活中被遗忘的温情。本片荣获2018年拉脱维亚国家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看点:诗人的少女时代,找寻梦中的乐园。
7.《早安》(good morning,2018)

【故事简介】
一个退伍的将军和一个退伍的军医每天早上都会去街角咖啡馆的二楼碰面,做填字游戏,以此对抗阿尔茨海默症。本片像单场景的多幕戏剧,在咖啡馆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通过两位老人的对话以及与其他顾客的互动,折射出黎巴嫩的社会百态。两位老演员演技了得,沉稳历练中带着可爱诙谐,小小的咖啡馆可以回忆过去,也能映照未来。本片荣获黎巴嫩电影奖六项提名,并最终从《何以为家》手中抢走了最佳编剧奖。
看点:像《邻居家的山田君》一样的温馨四格漫画体结构,阿兹海默症老人在咖啡馆目睹国家的变迁体验最后的生活。
8.《头顶太阳永不落》(the sun above me never sets,2019,国际首映)

【故事简介】
影片讲述互联网时代的雅库特族青年阿尔坦前往荒芜小岛看护养殖的狐狸,年迈的拜巴尔是阿尔坦唯一的邻居。老人自觉不久于人世,恳请阿尔坦将自己埋在妻子的坟墓边,然后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种种意料之外的趣事。影片只有两位主要演员,却巧妙的将社交媒体画面与自然风光融合,利用各种互联网符号给“跨年交”题材注入新鲜感与喜剧元素,关于生死的沉重话题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本片在刚刚结束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入围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观众选择奖。
看点:论如何在北极圈无人岛上成为网红。
9.绝密突袭(the balkan line, 2018)

【故事简介】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一支小型俄罗斯特遣部队受命控制科索沃的斯拉蒂纳机场,与恐怖分子展开背水一战。本片三条线索以好莱坞搭档片的形式进行戏剧性的历史还原,悬疑惊悚的元素悄然渗透。借由宏大叙事情境,井然有序地描摹正反两派群像。硬气十足的电子配乐与细微声效带入感极强,身临其境般置身于枪战现场,更有塞尔维亚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的友情客串。
看点:战斗民族血战机场。
10.《别告诉她》(the farewell, 2019)

【故事简介】
奶奶被诊断出肺癌晚期,海外亲属在告诉还是不告诉她病情这个问题上产生了矛盾。这是华裔导演王子逸的第二部长片,根据其家庭真实故事改编,拍摄于其祖母的真实居住地长春,采用喜剧的方式讲述一个伤感的告别故事,借助多国不同价值观念,反映东西方思想观念大碰撞。片中主角由凭借《瞒天过海:美人计》而走红的亚裔女星奥卡菲娜担任,在2019年圣丹斯电影节放映后口碑爆棚。
看点:美国东北大妞归乡省亲记,亚裔电影新篇章。
11.《休戚与共》(we are all together,2019)

【故事简介】
濒临倒闭的某航空公司为了骗取巨额保险费,召集了一批想要自杀的旅客乘坐“死亡航班”,一个执意登机的旅客让计划变得曲折离奇。影片在绝妙创意下有着诙谐曲般的喜剧效果,通过“死神”灵魂拷问的形式,以倒叙逐渐拼凑事件真相,悬疑感十足。片中的每个角色性格特征明显,自杀理由看似荒诞实则讽刺现实。客舱内的群戏宛如神仙打架,各式迷影桥段的运用更显编剧功力。
看点:《一次别离》女主蕾拉·哈塔米新作,爆笑坠机版《十二怒汉》。
12.《狼人》(werewolf,2018)

【故事简介】
1945年,一群集中营的孩子被救出后送到丛林中的废弃别墅,原本艰难的生活随着前集中营狼狗的到来而陷入绝境。控诉纳粹死亡集中营的影片已有很多,本片另辟蹊径,从深远影响这一角度来描写其对人性的摧残——机械式的服从命令、丧失伦理礼仪。影片大多以近乎无声的镜头制造窒息的恐怖气氛,恐怖类型片外在形式与精神层面内在恐怖同时发力,使人背脊发凉。本片荣获波兰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配乐奖。
看点:一部摄人心弦的密闭空间惊悚片。
13.《非凡之夜》(ext. night,2018 )

【故事简介】
一位濒临崩溃边缘的电影导演巧遇一位司机和一名神秘女性,展开了一场开罗奇妙夜之旅。本片是埃及独立电影新浪潮导演艾哈迈德·埃博达拉的最新讽刺喜剧,利用三个不同身份、性别的人物,揭开传统社会与现代观念的矛盾与差异,阶级制度、女性主义等热门话题随之浮现,将现实与虚构交叠。饰演司机的谢里夫·埃尔·德索基摘得2018年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看点:开罗城市荒唐夜游,遇见一生的朋友与一生的爱人。
14.《西贝尔》(sibel,2018)

【故事简介】
哑女西贝尔饱受邻里歧视,只能用口哨与他人交流,在一次森林追踪狼迹时,一位神秘男子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本片是夫妻档导演纪尧姆·乔瓦内蒂与查拉·赞基尔吉联合编导的最新作品,灵感源于一本哨语之书和一次口哨语之村库斯科伊的旅行,借由该地探索土耳其黑海地区濒临灭绝的语言。土耳其当红女星黛姆拉·苏奈马兹担纲主角,她耗费三个月学习哨语,并于田间劳作体验村庄生活。本片荣获2018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奖。
看点:哑女与逃犯的虐恋。
15.《我走以后》(the day after i'm gone,2019,亚洲首映)

【故事简介】
约拉姆是野生动物园的兽医,丧妻的他与17岁的女儿独自生活在一起,女儿试图自杀,这让他不知所措。导演尼姆罗德·埃尔达曾是声音设计师,在这部自编自导自剪的长片处女作中,他设计了各种嘈杂环境声侵入父女俩的生活,他们被这些声音填满又置之度外,凸显了他们内心的伤痛孤独。影片表现了失衡家庭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更以无处不在的创伤意象隐喻以色列深处的伤痕。本片入选2019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
看点:想自杀的女儿和日常“丧”的父亲的真情之旅。
16.《天堂等候处》(heaven’s waiting,2018)

【故事简介】
拉桑因举止不当无法升天堂,故在天堂等候处滞留两年,不料刚去世的前男友成了她的邻居,曾经的隔阂过往再次被揭开。本片采用了《下一站,天国》式的“死后超现实”概念,聚焦于一对老年情侣的“死后”爱情,讨论人类生死观、情感与家庭等话题。饰演片中这对欢喜冤家的是两位菲律宾老戏骨埃迪·加西亚(《我们昨天像这样,今天又如何》)和吉娜·佩罗娜(《情欲电影院》),两人真挚细腻的表演成为影片的致命“催泪弹”。
看点:菲律宾老年喜剧版《下一站,天国》。
17.《叛徒》(the traitor,2019)

【故事简介】
意大利殿堂级导演马可·贝洛基奥80岁时交出的诚意之作,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该片取材自意大利西西里岛黑手党首脑多玛索·布西达的人生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期,西西里黑手党各个帮派间矛盾重重,斗争不断。布西达本想金盆洗手,从意大利移居巴西以遁世。然而,黑帮之间的火拼仍在蔓延,布西达的哥哥与幼子也相继被杀害。为了复仇,他决定违背对黑帮的誓言,和意大利警察合作。他主动选择被引渡回国,成为政府的线人,成为黑帮的“叛徒”。
看点:西西里黑手党文化+拉美风情+精彩法庭戏+男主角铁汉柔情。
18.《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sorry we missed you,2019)

【故事简介】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纽卡斯尔的蓝领工人ricky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直与债务纠缠不清。为了给自己的家庭挣到更多薪酬,他转投快递行业,成为了一个送货工人。夫妻间的隔阂、父子间的矛盾、上司的剥削加上生活的重担似乎都让男主人公的生活变得更加悲惨。在继续隐忍和奋起反抗的抉择中,ricky对生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点:双金棕榈导演肯·洛奇拍快递员的甜苦人生。
19.《伊莉娜》(irina,2018)

【故事简介】
本已窘迫的家庭因为伊莉娜的失业和丈夫的身残而陷入绝境,无奈之下的她只能选择代孕。影片将人物置于生存与母性的两难抉择中,女导演纳什泰德·柯西瓦以写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富有争议的代孕故事。女主角玛蒂娜·阿波斯托洛娃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面对困境极度冷静坚毅的女性形象,荣获2019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看点:一位保加利亚代孕妈妈的心路历程。
20.《搁置的心》(parking,2019)

【故事简介】
影片根据罗马尼亚当代作家马林·马拉奇·洪德拉里的小说《靠近》改编,讲述阿德里安住在西班牙一个废弃车停车场里做保安,希望成为作家的他爱上了一名女歌手。影片以8毫米胶片拍摄的段落为片中代表文学与音乐的两人之间的相识、试探、相爱的不同阶段分章。富有哲理的诗歌与曼妙摇摆的西班牙音乐相得益彰。废弃停车场则隐喻了爱情之火熄灭之后的一地鸡毛,那些离不开又不能在一起的种种。
看点:落魄罗马尼亚作家与巡演西班牙女歌手的命运邂逅,一个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
21.《萨沙曾在这里》(sasha was here,2018)

【故事简介】
一对中产夫妇希望领养女儿,误打误撞却领回了一位12岁的叛逆男孩,他们该如何度过第一天?本片是立陶宛导演厄尼斯塔斯·扬考斯卡的长片处女作,利用精妙的剪辑将主故事线倒置,打乱时间线的同时,穿插闪回镜头制造悬念,大量留白给予充分想象空间,展现孤儿院领养机制的种种弊端,揭开创伤家庭重拾生活希望的艰难与决心。入围2018塔林黑夜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长片竞赛单元。
看点:天降逆子如何养?做父母意味着什么?做儿女又意味着什么?
22.《忘,不忘》(unremember,2018)

【故事简介】
1979年,巴西宣布大赦。青春期少女随家人从巴黎迁回巴西,寻找有关生父的记忆。本片是导演弗雷维亚·卡斯特罗自编自导的半自传长片处女作,以巴西真实历史与阶级革命为背景,杂糅异乡客的身份认同与幼时的残影余像,描绘一段少男少女的青春成长史。浑浊梦幻的主观镜头和诗意唯美的客观镜头交相辉映,在甜蜜的梦魇中释放荷尔蒙。本片入围2018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看点:少女视角看家国记忆,青春的欢愉与记忆的沉重交织。
23.《春风里》(in spring breeze,2019)

【故事简介】
影片灵感来源于提托·拉赫曼的短篇小说《布科塔角》,以编年体的方式讲述了孟加拉归属于巴基斯坦的1951年到1952年间,东孟加拉邦一个村庄内的孟加拉人逐渐觉醒保护自己母语的故事。影片的美术、服装、音乐都充满了年代感,与其他抗争类历史影片不同的是,导演在直击现实的同时融入了爱情、喜剧等元素,以巧妙的场景动作设计取代枯燥的对白,严肃中带着诙谐又极尽讽刺。
看点:保护母语,人人有责。
24.《地平线》(horizon,2018)

【故事简介】
丈夫发现妻子出轨后在孤岛疗愈伤痛。本片是缇娜汀·卡里斯维莉自编自导的第二部作品,灵感来源于离婚率不断上升的当今社会。作为现代社会精明观察者的她,擅长描绘两性关系,利用冷酷现代城市与壮美静丽大自然的对比,精准剖析婚姻悲剧和心碎灵魂。本片无配乐,以高超的交叉蒙太奇,将记忆碎片贯穿于现实生活。本片入选201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并荣获圣达菲独立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单元评审团大奖。
看点:《瓦尔登湖》般的神仙生活也无法减缓与爱人分离的苦楚吗?
本次电影周的24部影片类型丰富、题材多元……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与题材,超越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表达,都存在于这些影片之中。
24部影片在用精彩的视听语言向观众展现各国多元文化图景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人心中共有的光亮。
来源:澎湃新闻、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
编辑:雷露
审核:向雯
主编:邓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