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

状态: 正片

主演: 高发 马崇乐 

导演: 张华勋

语言: 汉语普通

首播: 1994(大陆)

更新: 2024-04-01 18:53

类型: 动作片

7.3

剧情简介

1.引言

相传春秋末期,有一个极擅铸剑的隐士,名叫欧冶子,他有一个得意的传人名叫干将,楚王闻之,派人寻访干将,命他锻造一把绝世无双的宝剑,干将于是采茨山精铁,引溪成湖,在湖心冶铁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终于铸成两把宝剑,乃是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正是绝世神兵,于是干将以自己夫妻的名字为这一对宝剑命名,分别为干将、莫邪。

干将擎着干将剑,即将进入宫中献给楚王,临行之际,干将嘱咐妻子莫邪,自己此去必是有去无回,暂将莫邪宝剑深埋地下,待到有朝一日孩子长大成人,再将宝剑掘出,替父报仇。楚王得到干将宝剑,抽剑砍向巨石,只见“剑试一痕秋,岩倾水断流”,如此好剑确是天下无两,为保只有自己拥有的这把宝剑永保天下第一,楚王当即处死干将,自此,干将赴死,唯有莫邪宝剑沉埋院中,夜夜悲鸣。不久,干将莫邪的孩子出生,起名为“赤”,待到赤长成,重新将莫邪宝剑挖出,便踏上了替父报仇的道路。

却不料此时楚王竟夜梦赤来替父报仇,于是便广传捕令,赏赐千金捉赤,赤走投无路,只能逃到山中,正在叹息踟躇之间,遇到了一个侠客,侠客被少年赤的身世打动,决心为赤报仇,但条件是要得到赤的宝剑与首级,赤当即自刎,托付与侠士。

侠士来见楚王,献上赤的首级,并让楚王将赤的头颅放在锅中煮,没想到却煮了三日不烂,楚王亲临查看,就在此时,王的身后,一道寒光闪过,楚王已被侠客斩首,接着,侠客自己也随即自刎,三颗头颅全部都堕入沸水中,扭打起来,最终,鼎中煮成一锅肉汤,无法分辨,只能分为三份下葬,留下了一个“三王冢”。

这个故事,就是广为人知的《搜神记》中《干将莫邪》的故事,如今也被收录在苏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而在 1926 年 10 月,经历了三一八惨案的鲁迅,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无尽的情感汇集于笔端,写下了《故事新编》中《铸剑》这篇短篇,这篇基于上述故事改编的短篇小说充满了反抗与复仇精神,是鲁迅革命意志与革命思索的深刻提现,就连鲁迅自己也说:

《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故事新编》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

这个周末,在书店中偶遇了插画师昔酒的绘本《铸剑》,用极富张力的色彩对比,淋漓再现了鲁迅这部短篇,令人深有感触。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2.第一幕 – 复仇前夜

2.1 老鼠

与《搜神记》原本的故事不同,《铸剑》的故事起始于主人公眉间尺的十六岁生日前夜,他被不慎掉落在水翁中的老鼠吵醒。落水的老鼠为了求生拼命抓着水翁的四壁,年轻的眉间尺一边觉得老鼠活该,一边又觉得老鼠挣扎的可怜,于是救出了老鼠,可是救出老鼠后又不由自主地踩死了老鼠。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在这厌恶、拯救与杀戮的反反复复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内心存在的优柔寡断。面对底层的生灵,他一边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劣质感到厌恶,一方面却又有着恻隐,而最后,他仍然无法控制自己对他们的伤害。极具深意的是,眉间尺的母亲问道:

可是你在做什么?杀它呢,还是在救它?

2.2 复仇

被吵醒的母亲给眉间尺讲述了他父亲的死因,唤起了眉间尺为父报仇的斗志:

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

眉间尺掘出深埋的宝剑,他的母亲对他说:

“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他的母亲说。

“我已经改变了我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著名的电影《色戒》,在电影中,一腔热情的学生们举办了爱国话剧,在“中国不能亡”的呼声中,一组蒙太奇手法的画面切换,庆功宴的炒菜大火的场面把学生的一腔热血宣泄到了荧幕上。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这团猛火,是新一代知识分子身上燃烧的革命烈火,但这一腔热血也不过是一时冲动,这猛火是如此强烈,强烈到转瞬便会烟消云散;这拳头是握得如此坚硬,坚硬到竟只能在空气中挥舞。

电影《色戒》中,学生中领头的由王力宏扮演的邝裕民激动地念出了一句诗: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表面上,这表达了知识分子们坚定的斗争意志,但实际上,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句诗是彼时早已成为头号大汉奸的汪精卫早年所写,学生们并不了解这句诗的背景,仅仅是重复性地念出来,像极了《铸剑》中,眉间尺对母亲那句话的重复,这重复的背后,是年轻知识分子内心并不坚定、强行用语言麻痹自己、为自己壮胆的内心写照。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2.3 剑

在眉间尺母亲的介绍中,我们得知了铸剑的经历,原来在二十年前,王妃生下了一块铁,眉间尺的父亲干将便应召入宫锻铁成剑。

鲁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情节呢?我们知道,中国近代革命的序幕是由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六百举人公车上书而揭开,自皇宫之中,一场声势浩大的戊戌变法开启了由上到下的百日维新。

彼时,革命的意志在皇宫之中刚刚孕育便随着戊戌六君子的陨落而匆匆收场,然而,这次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革命的意志孕育而生,并在革命志士的手中成型,成为了冰冷、坚硬的宝剑。然而,正如小说中所写到的,第一个用血来饲革命者自己炼成的剑的人,就是他自己。如同鲁迅自己的诗中所写: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然而,正如鲁迅将原本故事中的“楚王”改为“王”,正是为了增强意象的普遍性,此处,眉间尺的父亲要去上交宝剑之前,他的母亲说:

你这回有了这么大的功劳。

可是,眉间尺的父亲终究还是被杀戮了,鲁迅已经见多了为革命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反而被戕害事例。

而此时,新生的年轻革命者即将秉持着这革命意志踏上新的复仇之路。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2.4 人物弧光

小说中用开篇的老鼠暗示了眉间尺踏上复仇道路的深层动机 – 为了拯救困在窘境任人宰割的苍生。在昔酒的绘本中,这一动机则通过眉间尺与现实交错的梦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亦真亦幻的清明梦中,蒙太奇手法的镜头语言下,渲染出了老鼠这一意象对眉间尺的影响。

在眉间尺梦中,剑化作了一粒发光的种子,种在了土壤里,这意味着,革命的意志已经深埋在他的心中,但此时尚未生根发芽,他还尚未改变优柔的性情;与此同时,成群的老鼠在眉间尺脚边鼠窜,展现出了他们的麻木,同时也展现了眉间尺内心的踟蹰与他的恻隐之心,而最后,画面定格在了老鼠的死亡,让我们感受到梦境中眉间尺对这些底层生灵的同情与惋惜。

在这一组极富创造力的场景切换下,实现了眉间尺人物内心的塑造,让他产生了丰富的出走动机,完成了最初的第一次成长,从此,他不仅仅背负着替父报仇的动机,还肩负着为拯救苍生革命的使命。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3.第二幕 – 复仇路上

3.1 街市

背负着复仇的使命,眉间尺踏入了街市。小说写道:

他径自向前走,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几乎碰着他背上的剑尖,使他吓出了一身汗。转出北方,离王宫不远,人们就挤得密密层层,都伸着脖子。人丛中还有女人和孩子哭嚷的声音。他怕那看不见的雄剑伤了人,不敢挤进去;然而人们却又在背后拥上来。他只得宛转地退避;面前只看见人们的背脊和伸长的脖子。

他害怕伤到路人,他优柔的性情让他无法拔出剑来复仇,果然,他错过了王的车队,错失了一次复仇的机会。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3.2 看客

眉间尺本是要复仇的,但却被周围的群众捏住了脚:

路旁的一切人们也都爬起来。干瘪脸的少年却还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必须保险,倘若不到八十岁便死掉了,就得抵命。闲人们又即刻围上来,呆看着,但谁也不开口;后来有人从旁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脸少年的。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这样地经过了煮熟一锅小米的时光,眉间尺早已焦躁得浑身发火,看的人却仍不见减,还是津津有味似的。

如此荒诞的场景,尽显了看客的麻木荒谬。直到黑色人来解围:

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只向眉间尺冷冷地一笑,一面举手轻轻地一拨干瘪脸少年的下巴,并且看定了他的脸。那少年也向他看了一会,不觉慢慢地松了手,溜走了;那人也就溜走了;看的人们也都无聊地走散。

性情优柔的眉间尺无法独自解围,只能依靠突然出现的黑色人,黑色的人通过他无情的对视,实现了对看客的复仇,正所谓: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看客们无聊的溜走,如同前文中的老鼠,在黑色人复仇的凝视下纷纷逃窜开来。

黑色人的形象无情的对视,洞穿了看客们麻木的灵魂,这直击灵魂的对视,就是鲁迅对看客的复仇。

3.3 黑色人

性情优柔的眉间尺最终还是没有复仇,“他向南走着,心里想,城市中这么热闹,容易误伤,还不如在南门外等候他回来,给父亲报仇罢。”

在城外,他再次遭遇了黑色人,后文我们知道,黑色人来自汶汶乡,名叫宴之敖者,我们知道宴之敖者是鲁迅用过的一个笔名,鲁迅解释道:

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

“宴之敖者”是鲁迅有感于自己被滴滴周作人的媳妇赶出家门而命名,黑色人便是鲁迅的化身,他是一个来自昏暗之地的革命者,他承诺为眉间尺复仇,但要眉间尺的剑和头。

暗中的声音刚刚停止,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在昔酒的绘本中,特意在此处增加了8组分镜,展开册页的一瞬间令人深感震撼: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短暂的自刎情节中,拥有着丰富的内心与情感的变化,眉间尺先是回想他挖掘出莫邪剑、日常生活,过渡到对自己的思考,刹那间,他从优柔的神情改换成了坚定的神情,他看到了历史的车轮与他脚下的万千民众,于是他下定了决心,抽剑自刎。

这16个分镜画面,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眉间尺的再次成长,他已经真正地从优柔的性情蜕变成了一个革命斗士。

宴之敖者斩杀了围过来的狼,这些别有用心的革命窃取者们。然后唱出了爱之歌。

眉间尺走上复仇的道路是因为爱,他无法实现复仇是因为对世人的爱,而宴之敖者决定替眉间尺完成复仇的使命同样是因为爱,因此宴之敖者亲吻了眉间尺的头颅。

4.第三幕 – 入宫复仇

游山并不能使国王觉得有趣; 加上了路上将有刺客的密报,更使他扫兴而还。上自王后,下至弄臣,看见这情形,都不觉手足无措。

王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可以随便找理由滥杀王身边的弄臣与妃子。是什么造就了王的狂妄,又是什么造成了弄臣与妃子的境遇呢?正是弄臣与妃子自己。

宴之敖者面见王,要用手中的头颅耍一个把戏,而把戏的目的是“为一人所见,便解愁释闷,为万民所见,便天下太平”,无论是解愁释闷还是天下太平,不过都是穷奢极欲的王自身的诉求,妄图让既得利益者良心发现革自己的命只能是痴人说梦。

此时,宴之敖者将眉间尺的头颅放入金鼎中,随着他的歌声,头颅在金鼎中沉浮舞动: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近前,“刚在惊疑,黑色人已经掣出了背着的青色的剑,只一挥,闪电般从后项窝直劈下去,扑通一声,王的头就落在鼎里了”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很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湃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他的敌人的后面去。眉间尺偶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这一回王的头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叫痛的声音。

果然,眉间尺斗争经验不足,无法战胜王,黑色人此时也从容自刎,加入了金鼎的斗争中,三个头咬在一起,最终,眉间尺与宴之敖者一起战胜了王,“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里去了。”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5.第四幕 – 复仇之后

在《搜神记》原本的神话中,故事到此便已经结束。但在鲁迅的小说中,还有最后一幕情节。

讽刺的是,当三个头颅在金鼎中相互撕咬时,王身边的近臣、妃子却是: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皮肤上都一粒一粒地起粟;然而又夹着秘密的欢喜,瞪了眼,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

而当一切结束,到了“烟消火灭,水波不兴”之时,大家却“争先恐后地拥上去了。有挤在后面的,只能从人脖子的空隙间向里面窥探”。

众人打捞起三个骷髅,开始争论起哪个才是王: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这场闹剧最终以“三个头骨都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收场。

一场革命,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拼尽全力的奋斗,换来的是看客们围作一团的观瞻,王的歌舞升平没有被中止,只要这些大臣、太监、侏儒等辈仍然存在,只要百姓仍然作为看客府伏围观,死了一个王就会有新的王再次走上这历史的舞台,什么都不会改变。

6.结语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们回想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小说中,唯一看清吃人真相的狂人高呼着“救救孩子吧”,他想要逃避被吃的命运,最后却被治好了疯病,仍然成为了吃人的人。

在多年后的《铸剑》中,鲁迅终于意识到:

眼泪决不能洗掉运命。

革命不能光是靠文字,还需要血与剑。

从结局来看,与《狂人日记》中一样,故事的结局,历史仍然周而复始地开启了新的循环,狂人回到了吃人的正常生活中,百姓府伏围观着大王的大出丧,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这让我们不禁在感受到历史的车轮周而复始中产生的厚重感的同时,沉思革命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时至今日,读起《铸剑》,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故事带来的震撼,而昔酒通过他笔下的艺术张力,在我们面前用另一种形式重现了这篇令人无限感慨的小说,真是一出难得的视觉盛宴。

鲁迅《铸剑》:眼泪绝不能洗掉运命"

动作片铸剑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铸剑高清剧照,铸剑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