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七月四日

状态:

主演: 汤姆·克鲁斯 雷蒙德·J·巴里 卡罗琳·卡瓦 乔希·埃文斯 Jamie Talisman 安妮·博比 Samantha Larkin 汤姆·贝伦杰 弗兰克·威利 杰里·勒维尼 Richard Panebianco Rob Ca 

导演: 奥利佛·斯通

语言: 英语

首播: 1989(美国)

更新: 2024-04-01 19:09

类型: 恐怖片

7.8

量子线路

  • HD中字
  • 剧情简介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生于七月四日》是由奥利弗·斯通执导,汤姆·克鲁斯、凯拉·塞吉维克主演的传记电影,于1989年12月20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退伍老兵朗·柯维克的同名自传小说改编,讲述的是热血青年朗被美国总统的越战演说激励后从军参战,在战争中受伤导致身体瘫痪,并且永久丧失生育能力,战后朗作为退伍军人回到家乡,本来以为自己的牺牲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可是周围人都是反对战争的,觉得朗的牺牲毫无意义,朗自己也明白这场战争并不像当初以为的那样正义,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为自我辩护,攻击那些反战的人,怒斥他们不爱国,在经历了抗拒、放纵、逃避后,他终于放弃自我辩护,走上赎罪之路,弥补曾经的错误,最终加入了反战队伍,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现实当中,像朗刚开始那样,为自己的过失辩护,找借口推卸自己责任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往往自我辩护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冲突,为什么大多数人犯错后都会本能的自我辩护,而不是正视错误呢?有一本书《错不在我》可以为我们揭开谜底,接下来我会通过朗的故事,从什么是自我辩护、人进行自我辩护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避免掉入自我辩护的陷阱三个方面来叙述。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01什么是自我辩护

    《错不在我》是由被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的艾略特·阿伦森和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合著的书,作者告诉我们,自降临人世的那一天起,我们每个人便拥有了自我辩护的冲动,我们会为自己那些具有伤害性、不道德和愚蠢的行为推卸责任。

    第一,自我辩护的定义。

    《错不在我》中说:“自我辩护不同于撒谎或者辩解,它比显而易见的谎言具有更大的威力和欺骗性。大多数人在面对所犯错误的证据时,不仅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方式,反而会顽固地对其加以辩护,它会让人们确信自己已经尽力了。自我辩护会令我们的错误和糟糕决策看起来无足轻重,它会将我们与他人的道德失误区别开来,并且混淆我们的行为和道德信念之间的不同。”

    简单来说,自我辩护其实就是为自己做错的事找理由、找借口。自我辩护心理每个人都有,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只要犯了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觉得这不是我的错,是别人的错。

    第二,自我辩护的表现。

    自我辩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下面的情境你是不是很熟悉?

    当爸妈唠叨我们很少和他们联系的时候,我们会为自己推脱:“最近工作太忙了”...

    当妻子抱怨丈夫回家晚或者对孩子疏离时,丈夫会反驳:“我应酬也是为了这个家”、“工作就够让我头疼了,哪还有精力管孩子”...

    被领导指责工作不到位时,总能听到这样的潜台词:“因为...这不是我的错,不能怪我”...

    当你被别人激怒大发脾气的时候,你或许不会承认自己情绪管理能力差,而是安慰自己:“那个人太讨厌了”、“都是因为他”...

    很多人觉得自我辩护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好像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如果把这个概念深挖下去,就会觉得这个现象没有这么简单。为什么你会迟到呢?因为今天交通管制了,因为早上孩子不肯起床,因为闹钟的电池没电了,没有到点响铃。但是,如果别人迟到了,你会怎么想呢?你并不知道他们的切身处境,所以,你会想,一定是因为这家伙太懒了,朽木不可雕也。

    第三,自我辩护的本质。

    艾略特·阿伦森认为:

    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过于强调情境;而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却强调本质

    我们用两套标准对待自己和他人,这就是自我辩护的本质。但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糟糕的,它不仅会扭曲现实,而且也是大多数冲突和矛盾的本源,是矛盾冲突最初的出发点。

    在现实当中,当两个情侣吵架的时候,其实两个人都是在自我辩护,结果越吵越凶,直到有一个人受不了,摔门而去,但是事后想想,其实没有多大事,如果当初放弃自我辩护,向对方道个歉,这段冲突就结束了,现实当中类似的情景不胜枚举。

    朗回到家乡后,面对周围人反对战争的态度,他不能接受自己是错的,他标榜自己的贡献,诋毁那些不认同他的人,他的自我辩护导致自己变得更不受欢迎。

    我为国家打仗,我是越战荣民。

    我该得到像样的对待,那是我争取来的权力。

    上帝诅咒你,该死,我是越战荣民。

    他们对那边的事,同胞牺牲生命,一无所知,这里没有一个人关心,一堆该死的混蛋。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02人进行自我辩护的心理机制分析

    《孟子》里有这样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说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很好的品质,但是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为自己愚蠢的看法,糟糕的决策和伤害性的行为辩护呢?

    其实是因为人内在的自我保护机制起作用,使人们免受认知失调的痛苦。

    错误有大有小,其导致的结果有严重的,也有不严重的,有可以弥补的,也有无法弥补的,这些结果带来的一系列情绪都是一样的,懊悔、内疚、自责、失望,这些混合起来的情绪都很伤身体,受到过严重打击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但人是有自我保护机制的,大脑不会经常让身体受这种折磨,它会保护身体,所以一开始把责任推卸掉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这种推卸责任,想办法把自己做的事(尤其是错误的行动和决策)合理化的力量在心理学上叫做“认知失调”。它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状态所以自我辩护的本质就是避免认知失调,也就是当自己的行为和事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调和这种矛盾,让它变得统一,变得能解释得通。

    在影片中,对于这场战争,并不是朗所认为的充满正义和光荣的,一方面朗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健全的身体,一方面是被自己误杀的战友和婴儿,前者是为国牺牲的大英雄,后者是可恶的杀人犯,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使朗处于认知失调中,不管是承认自己被骗,还是自己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这都会让他陷入巨大的痛苦中,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他选择更加相信自己是为国效忠,是应该被尊敬的英雄。

    说到底,当觉得事情不对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自我辩护来让自己免受失调的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会维护自尊,但这种不经意的自我辩护会让我们对现实进行扭曲,制约我们发现自身的错误,更别说纠正错误了。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03我们要如何避免掉入自我辩护的陷阱?

    想要避免掉入自我辩护的陷阱,就要想办法减少由于认知失调产生的痛苦,艾略特列出了四个步骤帮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对待错误:区分—接受—弥补—感恩

    1、区分,把错误和人格区分开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评价别人时,会强调本质,举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小孩儿成绩考得好,我们不会夸他努力,而是会夸他聪明,考得差我们会说他笨,我们会把一个人的行为和他的智商挂钩;同样的,当一个人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我们会说这个人是坏人,而做了帮助别人的事我们就会说他是好人,我们也会把一个人的行为和他的人格挂钩。而区分的意思是我们要单独地、客观地看待错误,犯了错就是犯了错,和这个人的智商、人格没有关系,就是单独地犯了一个错而已,只是针对这个错误说事就可以了。这种把错误单独拎出来看,就能大幅度地减轻认知失调的痛苦,让我们敢于面对错误。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以色列是同盟好友,以色列跟德国关系并不好。但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却接受了参观德国军人公墓的邀请,这个公墓里可是埋了49名纳粹军官。有记者去问当时的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什么感想,佩雷斯既没有以个人的名义进行指责,也没有缩小这件事情的影响,而是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区分。他说当一个朋友犯了错误的时候,朋友仍然是朋友,但是错误仍然是错误。

    2、接受:要全然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

    印度有一位哲学家叫克里希那穆提,他写过一本书《生命之书》,里面就对接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接受可以换一个词来理解,叫做诚服,就像虔诚的佛教徒完全诚服在佛像面前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首先需要完全诚服在事实的面前,接受眼前的任何事情,接受任何境况,不做任何的抵触。这与悲观认命不同,诚服的目的是将自己从对事实的抵触情绪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变上。

    在影片中,朗没有办法接受现实,一方面因为自己残缺的身体,他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人,不会有人爱这样的自己,另一方面,战争留下的阴影始终在他心中挥之不去,被误杀的战友,战争中婴儿的啼哭声,折磨着他的心灵,提醒他曾犯下的过错。他终日酗酒,对家人脏话连连,甚至跑到遥远的墨西哥,在妓女的身上寻找男性的自尊,然而这一切都没能让他得到解脱,反而在深渊中越陷越深。

    直到他与另一名越战伤残老兵被遗弃在荒郊野外,两人因为各自悲哀的命运互相咒骂,此时朗流着泪,感慨地说:“我有个家乡,有爸爸,有妈妈,凡事都合乎逻辑,你记得在变成一片茫然之前,有合乎逻辑的事情,有你可以依靠的事情吗?我们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这是朗内心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经历了对抗、放纵、逃避后,他终于开始接受现实,直面过往。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3、弥补,犯了错肯定会造成一些损失,伤害到一些人,这时我们应该拿出实际行动尽力弥补损失,你要相信当你真心拿出行动的时候,别人是可以感受到的。

    有很多人纠结于既定的已经发生的错误,却对当下自己能做的事情置之不理,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错误,最大的损失。我们要知道真正让自己摆脱痛苦的一定是在弥补的过程中。

    当朗接受了现实,彻底接受了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确实是被忽悠着去打这一场本来不该打的仗,他的生活也由此发生着改变。他开始弥补曾经的过错,向他打死的那个战友的家人道歉,开始给伤害过的人道歉,开始四处游行反对越战,这个过程让他一点点从深渊中爬出来,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演讲家。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4、感恩。当犯了错误后,人难免会陷入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里,可能是自责、内疚,也可能是懊恼、悔恨。就像朗一样,他觉得自己不再是完整的人,人生全被毁了。

    艾略特认为,当人觉得难受的时候,是觉得失去了某些东西,如果越把注意力集中在失去的东西上,坏情绪就越严重。相反,把注意力集中在拥有的东西上,就会觉得富足。

    一件你看来错误的事情,多想想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经验、教训,得到了什么人生的启发,一旦做出这个举动,你的感觉就会变得好很多,也更容易从痛苦中重新振作起来。

    《生于七月四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浅析如何走出自我辩护的窠臼"

    04结语:

    圣经上讲:“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呢?”想要避免自我辩护带给我们的不必要的伤害,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犯错误的不都是他们,也可能是自己。

    孔子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会受到别人的诋毁或蔑视,相反这才是最值得敬仰的人。错误不可避免,我们要学会和错误相处,从错误中学习,把它当作生命中成长的契机。

    恐怖片生于七月四日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生于七月四日高清剧照,生于七月四日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