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无语
人的感情是流动的,有时的确会有审美疲劳,会有厌倦的感觉,究竟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人死死地拘禁在一起呢?为什么一定要建立你完全属于我,我仅仅属于你的归属关系呢?
离婚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迫不得已。
在决定离婚之前,两个人都经历过一段漫长的、痛苦的、艰难的思索理由的过程,即从个人的需要、利益、见解、价值观的角度全面为自己的决定提出根据的过程。
老舍的小说《离婚》叙述了北京旧时政府机关里一群小职员的婚姻生活,它把人性的脆弱与思想挣扎,在转变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著名评论家李长之认为《离婚》高出于老舍先前的一切作品,赵少侯评之曰:《离婚》的幽默是“真正的幽默”。
爱是与生俱来的苦楚,源自对异性之类的关注和过度的思慕,它使每个人渴望他人的拥抱超过了一切
平淡的生活让有些人深感无聊,总希望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于是他们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思想渐渐松动,期待诗一般的浪漫。
张爱玲说过:“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上的一颗朱砂痣。”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能做到及时止损的便是智者。
老李本不想接妻子进城打破他平静的生活,可在张大哥生活的感染与帮助下,他还是把家眷接到城里安顿妥当。
那个不够体面的妻让他深感不快,但儿女绕膝的快乐又让他知足。
当他发现邻家马少奶奶与妻子的差异,幻想着与她在一起的浪漫。
想念一个人是痛苦的,现实的困扰与妻子的举动让他打了退堂鼓。
离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离了婚,孩子该如何安排?这是他不得不考虑的,何况马少奶奶并没有与他结合的欲望。
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周围的境况,他终究选择回归家庭。
追求诗情画意的生活,现实却让他退缩
毫无疑问,幻想的爱情要比真实的爱情更瑰丽,但那种热情总是短暂的。
现实中,我们无法摆脱婚姻中的烦恼如影相随,它不会摧毁人的肉体,但会一点点侵蚀人的灵魂。
为了家庭,有时一方不得不容忍对方的嫌弃,委屈自己。
老李同事中的那些妻子,原以为在与丈夫的博弈中会赢得胜利,结果却迫于生存选择了接受与屈服。
夫妻之间,谁都希望对方能坚守对婚姻的忠诚,对家庭完整的重视而相守终生。然而人的思想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转变,经济不独立的一方往往会因生存的艰难而向对方妥协,却还要在外人面前找出些许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懦弱。
如果女方缺乏独立性,许多时候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会高高在上,即使她包揽了所有家务,任劳任怨,也摆脱不了丈夫的嫌弃。
男人们认为自己养着整个家庭,妻子就该唯命是从,毕恭毕敬。
当夫妻之间的天平渐渐倾斜,不平衡便由此产生,幸福会慢慢疏远,心与心也悄悄隔离。
看透生活,寻求解脱
有时生活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美好,有的女性在家庭中付出了青春年华,依然会得到婚姻的失败,因为不独立,她无法应对对方感情的变故,胆怯使她没有勇气去追求未来。
一个人想要走出婚姻的不幸,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去改变。
当你看透了生活,就会变得淡定与从容。
老李同事之间的一系列变化,让他感到厌倦与不满,那样的生活不是他所向往的,于是他毅然辞职,以反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对抗。
结语
当爱情过了保鲜期,厌倦和不满时常会涌入脑海。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与对方沟通交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婚姻,来满足彼此的需求,赢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