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艾伦

最新好看的“蒂姆·艾伦”的搜索结果推荐

玩具总动员

主演: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Gregory Grudt,Danielle Judovits,Spencer Aste,Greg Berg,Lisa Bradley,Kendall Cunningham,Cody Dorkin,Craig Good,Sam Lasseter,Brittany Levenbrown,Scott McAfee,Shane Sweet
简介: 《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帮助了我们重温童年的田园风光,比如一场比萨星球的探险之旅。即使是剧中一个普通的玩具盒,也能勾起我们最大程度的怀旧之情。 但是,这些电影的核心可并不只是让你回忆起你童年的那些玩具伙伴们。如果你仔细地观看《玩具总动员》所有的电影,你会发现所有电影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怕被遗弃。胡迪和他的玩具朋友们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他们害怕每一个圣诞生日聚会和庭院销售,因为这在些节日中,他们随时有被丢弃的危险。 " 他们遇见过那些曾被抛弃过的玩具,比如《玩具总董3》中的抱抱熊。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紧迫,因为安迪最终会长大,不再需要他们。《玩具总动员》系列使我们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被遗弃是我们在生活中,一直普遍存在的恐惧。 在《玩具总动员4》中,胡迪就像一个被放空了的角色。这次的他终于可以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并不断反复问自己:除了一直定义他与主人的关系之外,生活是否还有其它的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使如何迫使我们直面隐藏在我们生存本质之下,对恐惧和压抑的看法。 " 害怕被遗弃的我们。 在《玩具总动员》的许多场景中,胡迪和他的伙伴们把自己的主人安迪和邦妮,当成是自己的父母,依靠着他们。他们像是些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们,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脆弱,他们多么害怕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 虽然《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们,有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安迪。他是真心地关心着他们,但这些脆弱的玩具们,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依旧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创伤。他们的许多朋友,在他们的面前被遗弃。随着时间的流逝,安迪的玩具都知道,自己会被缺乏情感的安全感所困扰,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总是可以被替换的。 " 就如同《玩具总动员1》中,胡迪和巴斯光年,安迪的喜好成了他们两人竞争的因素,就如同孩子们一般,有的时候会通过打斗来博得父母们的重视。由于过度竞争和不全的环境,对主人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玩具们长期处于危机的紧张意识中。 因为这样的不安感,导致他们相信只有让自己保持完美,才能深受主人们的喜爱。在《玩具总动员2》中,伍迪认为安迪不会带他去野营,只是因为他的帽子不见了。虽然到最后,胡迪找到了自己的帽子,但由于不小心被撤坏了胳膊,安迪最终还是决定不带胡迪一起。胡迪的恐惧感就如同我们当今社会上的孩子一样,总认为自己要做得最好,才能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喜爱。 " 克服恐惧,不要害怕被抛弃。 《玩具总动员》遗弃的恐惧告诉我们,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被遗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电影向我们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心目中那个最重要的人,哪天不需要我们了该怎么办? 《玩具总动员2》和《玩具总动员3》中的两个反派角色(抱抱熊和邋遢矿工)告诉我们什么是不该做的。这两个角色因被遗弃而感到痛苦,并成为残暴的恶棍作为回应。在他们的回忆中,矿工从来没有被一个孩子拥抱和喜爱,抱抱熊则因为遗忘而被遗弃。他们的不幸经历使得他们害怕被爱。他们不断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其它的玩具们,他们接下来会迎接的结局。 " 电影迫使着我们面对这些被遗弃的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用在最极端的方式来看待这种经历。从本质上讲,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即使被爱是短暂的经历,它仍然是值得的。在《玩具总动员3》中,安迪很痛苦地放弃了他的玩具,但奇怪的是,这让人感到安慰,因为这表明你可以爱一样东西,但仍然需要放手。 《玩具总动员》中的许多玩具都经历了一场生存危机,关于什么是玩具,如何与自己的主人们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玩具角色逐渐明白了他们无法逃避的人生目标,一旦他们接受了这个目标,对被抛弃的恐惧似乎就不再那么可怕了,因为迎来告的那些日子里,他们知道,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Greg..

玩具总动员2

主演: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琼·库萨克,凯尔希·格兰莫,唐·里克斯,吉姆·法尼,华莱士·肖恩,约翰·拉岑贝格,安妮·波茨,韦恩·奈特,约翰·莫里斯,劳里·梅特
简介:《玩具总动员》系列可以说是一个“奇迹”。1995年,《玩具总动员1》上映,很快就拿到了多项奥斯卡提名。此后24年又相继上映3部续集,每一部拿过奥斯卡奖项,第3部和第4部更是夺得“最佳动画长片”。(这一奖项是在《玩具总动员2》之后才设立的) 从统计学来说,一个系列电影连续获得奥斯卡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但是,《玩具总动员》系列做到了。 " 我在重温《玩具总动员》几部动画之后,很是感慨。既感慨于每部电影带来的优秀故事,也感慨于创作团队的精神。要知道,很多电影续集的出现只是为了“叫座”,为了赚钱。而《玩具总动员》续集的首要目标则是“叫好”,“叫座”的成功是随之而来的。正如《三傻》的理念,追求卓越,成功必然相随。 那么,《玩具总动员》系列高水准故事的秘诀在哪里?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有什么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呢?这一回,咱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一)故事技法 分析《玩具总动员》系列,和常规的电影分析有所不同。我之前分析单部电影的故事性,常常会提到很多故事技法,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但对《玩具总动员》系列来说,故事技法可能只是它最不起眼的成功因素。尽管如此,《玩具总动员》系列的故事技法依旧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咱们在这里简单提几个要点。 " 《玩具总动员》系列每一部的片长都不长,大都在90分钟左右。不过,每一部电影的节奏很快,没有赘余的场景。这些紧凑的节奏体现在每一个场景的对白台词。 一方面,《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对白没有废话。如果不是为了推进剧情、刻画人物,那通常就是为了营造喜剧效果。另一方面,《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对白蕴含了大量的潜台词,它们表达了角色的喜好、欲求、态度等。丰富的潜台词,使得电影信息密度很大,从而让人感觉剧情很紧凑。 同时,《玩具总动员》系列每一部的三幕结构都很清晰。第一幕的激励事件打破主角的生活平衡,第二幕的新旅程、新朋友、新发现、新敌人,第三幕的高潮与成长。不得不佩服主创团队的创意和想象。 " 在《玩具总动员》系列中,每一部的激励事件、主角渴望和目标、电影主题、对抗力量都是不同的。这不像《007》系列的商业片套路。邦德总是在拯救世界,敌人虽然不同,但是邦德的目标和渴望始终如一,电影主题也没有什么变化。对比之下,《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处理,则需要更多大胆想象和创新。 此外,讲好故事的关键,不仅在于主角的欲求,还在于对抗力量。《玩具总动员》系列每一部的对抗力量、矛盾冲突都在不断升级。需要注意,矛盾冲突和对抗力量其实是一码事。 " 以《玩具总动员3》为例,起初的矛盾冲突是被遗弃,众多玩具被丢进袋子后决定离开这个屋子。随后,在幼儿园里,对抗力量又升级,以抱抱熊为首的玩具团伙在幼儿园建立了一个“监狱”,玩具们都没了自由。最后,玩具们面临垃圾场的死亡威胁,主角也面临是否和大家分道扬镳的两难选择。 可以看到,《玩具总动员3》的矛盾冲突经历了「心理感受→人身自由→生命安全→人生命运」的层层升级。如此一来,故事就能循序渐进的推向高潮。而这样的故事技法,在《玩具总动员》系列每一部中都有所体现。 (二)人物群像和主角 关于《玩具总动员》系列每一部的故事技法,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但如果一一分析的话,区区几千字是不够写的。因此,本次影评的重点,是将《玩具总动员》系列当成一个整体来分析。一些细枝末节,咱们暂且放一边。 作为系列电影,其风格必然是统一的,并且会有一个受观众欢迎的ip贯穿始终。《007》系列看的就是邦德拯救世界,《速度与激情》系列看的就是几个主要人物的赛车,《驯龙高手》系列看的就是主角与龙的故事。可以发现,人物和设定是电影续集ip的关键。观众喜爱这些角色和世界设定,因此想要看更多的续集,了解更多关于人物的故事,了解更多电影中的世界——这是续集电影的需求根源。 " 然而,如何处理这些ip,就成了续集电影的难点。比如《无敌破坏王》,破坏王和小女孩赛车手、游戏角色拟人化的设定吸引了观众,观众想要知道更多故事。于是,《无敌破坏王2》就出现了。但《无敌破坏王2》没有处理好这一ip,因此口碑不太好。 表面上看,《无敌破坏王2》也是破坏王和小女孩的冒险故事,也有各种转折起伏。但深入探究会发现,电影故事的视野变得狭隘,由「游戏角色拟人化的世界」变为「破坏王和小女孩的关系」。在第一部,观众看到了很多游戏角色,他们对自己的遭遇、经历有不同的观念和行动,即便是反派也有自己的执念。这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且丰富的观念和行动构成了内容充实的精彩故事。 " 而《无敌破坏王2》这一续集,尽管大闹互联网,登场了很多角色,但他们都没有自己的观念,只是“工具人”角色。电影没有针对“游戏角色拟人化”的设定进行创新的想象,于是就变成破坏王和小女孩的情感纠葛,看起来有些单调重复,没有新鲜感。这是《无敌破坏王2》续集不够优秀的重要原因。 理解这一点后,再来看《玩具总动员》系列,你会发现其丰富的人物群像。每一部续集都加入了新的玩具,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念,大大丰富了「玩具拟人化的世界」这一设定。 在第2部,女牛仔被主人抛弃过,她宁愿不再感受被小孩玩的美好,她认为爱得越深,被伤得越深。而矿工从来没有被小孩玩过,他愤世嫉俗,想在博物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在第3部,抱抱熊曾被主人遗失,努力回到家后,他发现主人又买了个同样的玩具替代。这让他心理扭曲,认为玩具的结局就是被当成垃圾,因此他蔑视其他玩具的价值,毫无心理负担的建立了监狱式的玩具大家庭。 " 在第4部,女娃娃认为自己不被小孩喜欢,是因为自己的发声盒坏了。事实上,她只是没遇到对的人。牧羊女也经历了相似的事情,但她却主动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由,不再以拥有主人为人生唯一价值。 " 可以看到,每一部续集都在讲述不同的“玩具的故事”。丰富的人物群像构筑了一曲交响乐,不仅满足了观众的新鲜感,而且还丰富了「玩具拟人化的世界」这一ip设定。 与此同时,《玩具总动员》系列还紧紧围绕胡迪牛仔这一主角来讲故事。《玩具总动员》系列之所以吸引人,除了丰富而有趣的玩具世界,还因为主角的形象具有较高的移情作用。如果将4部电影同时看完,你会发现胡迪是个很复杂的主角。他害怕失宠、被抛弃、一无是处,但他也珍惜同伴大家庭、忠诚于主人、很有使命感、性格坚韧。 " 每一部续集,《玩具总动员》系列都深入挖掘主角的性格,寻找他的不足、恐惧、焦虑、渴望、欲求。一次又一次的让主角正视自己的内心,让主角成长,人物弧光非常清晰。第一部,主角学会了不嫉妒他人;第二部,主角学会了陪伴的意义;第三部,主角学会了众乐乐,不再享受独宠;第四部,主角学会了放下执念。也正为如此,《玩具总动员》每一部单独拿出来,都是佳作。 相比之下,《无敌破坏王2》则没有挖掘主角新的欲求和不足。第一部中,破坏王想当个好人,受其他人喜爱,这一强烈的渴望驱动了整个故事。而第二部的破坏王,只是想和小女孩玩得更开心,无形中就落了下乘。 简而言之,《玩具总动员》系列对ip续集的把握是很到位的。如果说每一部的故事技法保证了电影基本水准,那么丰富的人物群像和深刻的主角形象则保证了系列电影的统一风格,每一部都原汁原味。倘若有朝一日,国漫也有大ip续作,不妨从人物群像来挖掘世界观设定的可能性,从人物维上挖掘主角的深度。 (三)主题升华和新续作的困难 有人可能不喜欢《玩具总动员》系列,认为那是孩童的想象,显得幼稚。但是,这未免有些狭隘。实际上,《玩具总动员》系列的故事是很有寓意和深度的。我在《玩具总动员》系列看到了一个微缩的人类社会,电影中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喻。 以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玩具的价值就是被玩、有孩童归属,但这就是玩具价值的全部吗?《玩具总动员4》给出了新的回答。是否被玩、孩童归属都不能决定玩具的价值,玩具的价值由自己决定。类比人类社会,难道真的能通过是否成功、财富多少、是否有人爱等,来判断你的人生价值吗?他人和外物不能决定你的价值,就像玩具的价值不是天生注定的,你可以选择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价值。 " 以情感的角度来看,当玩具被主人抛弃、遗失、替代等,玩具就只能暗自伤神吗?《玩具总动员》系列中,很多玩具面对情感上的创伤,都有不同的态度和行动。他们的这些态度,和人类社会颇为相似。亲子关系、恋人关系、婚姻关系等,情感受伤了可以怎么办?封闭自我,拒绝新的亲密关系;仇恨他人,否定自我;主动寻找新的关系……《玩具总动员》系列给了我们很多回答。 以幸福的角度来看,《玩具总动员》系列也有智慧的比喻。很多玩具之所以不幸福,正是因为执着。电影中的玩具,有的执着于归属,有的执着于一个令人愤怒的遭遇,有的执着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他们放下执念,他们往往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在灵修、佛家思想中,执念正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 你在《玩具总动员》系列中可以看到人生百态。所以说,这绝非幼稚的孩童想象,而是富有深度的故事。罗伯特·麦基认为,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玩具总动员》系列做到了。 " 《玩具总动员》系列是否还会有新的续作,不知道。但可以想象,续作的难度会比之前更高。在《玩具总动员4》,主角与巴斯光年等玩具分道扬镳,放下了“玩具要有主人才有价值”的执念。这是质变的成长,第四部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但是,在此前四部,胡迪牛仔和巴斯光年都是男一男二,观众也习惯了那群玩具同伴的人设。因此,如果有新的续作,如何处理巴斯光年等配角是一个难点。如果配角全换一遍,那可能少了原来的味道。此外,故事主题的深度如何进一步提升也是难点。对我来说,如果没有更创新的想法,我宁愿只有这4部。 结语 《玩具总动员》系列不仅好看,故事优秀,而且富有深度和启发性。那么多的奖项,实至名归。同时,作为非常罕见、成功的系列电影,其本身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希望未来能见到更多这般优秀之作。 -end- 如果你想更深度的认知电影,欢迎关注我~
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琼·库萨..

玩具总动员3

主演:汤姆·汉克斯 蒂姆·艾伦 吉姆·法尼
简介:《玩具总动员3》:续集的典范,记忆的延续(“旧文”新帖) " 这是端午节的晚上,也就是《玩具总动员3》首映的那天,我和魔力兄弟之间的对话。三天后的周末,我也去影院观看了此片。尽管魔力兄弟事先再三地给我打了“预防针”,然而在观影时,我的眼泪还是特别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玩具总动员3》海报 一般而言,好莱坞电影在拍续集时的常用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让前一部的内容在续集中进一步升级,造成一种更强烈的效果。典型的例子如《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另一种是,在前一部的人物和故事的基础上构架一个全新的故事,引发新的矛盾冲突。典型的例子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相比之下,后一种方式显然要比前一种难度更大,因为它需要一个良好的基本作为支撑。此次皮克斯推出的第三部《玩具总动员》,兼用了上述的两种方式,可以说是续集电影的典范,更是前两部记忆的延续。 升级 前文已经提到,续集电影的常用手段之一是让前一部电影的内容进一步升级,造成一种更强烈的效果。比如在《变形金刚2》中,迈克尔·贝为观众呈现的是“更多机器人、更多追逐、更多爆炸”,加上165分钟的片长,完全使得《变形金刚2》成为了第一部的“加量不加价”版,足以保证能让观众们安坐在电影院里耐心看完银幕上螺丝打螺母的视觉暴力大餐;类似的做法还可以参照去年的另一部续集电影《博物馆奇妙夜2》:导演肖恩·利维把《博物馆奇妙夜2》的故事搬到由19个博物馆组成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群”,其策略是“博物馆更大,展品更多,复活的方式更古怪”,做到了这一点,便进一步地挠到了观众的胳肢窝,足以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坐在影院里更升级地爆笑90分钟。 新老角色齐登场  有了以上的“参照物”,我们回到主题,来看一看皮克斯是如何让《玩具3》升级的。首先当然是“更多的玩具”:在第二部里,由于胡迪到过了“艾尔玩具城”,于是后来那里的小马红心、女牛仔翠斯、芭比娃娃等等成为了他和巴斯的新伙伴;而到了11年后的第三部,随着胡迪他们进入“阳光幼儿园”,影片中玩具的数量更是有了几何倍数的增长。除了胡迪和巴斯这些“老朋友”以外,小奶油、大块头、肯尼、犀牛特蕾西、八爪章鱼、大块头宝宝、书虫、还有最大的反派抱抱熊……这些新面孔使观众们应接不暇;其次是“更惊奇的冒险”:除了玩具数量的增长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部中,玩具们的冒险指数也有了大幅度的升级。在《玩具总动员》第一部中,胡迪冒着可能粉身碎骨的危险从将要爆炸的火箭上救出了被绑着的巴斯;第二部中,巴斯投桃报李,在飞机起飞的前夕救回了胡迪和翠斯,避免了他们被送往日本去展览;然而这些经历比起这一次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在决定从阳光幼儿园“越狱”之后,玩具们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还遭遇了掌控一切的大反派大熊,在终于跨过种种阻隔之后来到废品场,历经分类、粉碎等环节大难不死后,却不得不面对焚化炉的烈焰。泛着红光的废品场、高高燃起的熊熊烈火、玩具们手牵手面对死亡,胡迪和伙伴们互相扶持的友情在这里达到了最高点,最后有惊无险地被抓斗机所救……这么多的玩具,共同经历了惊魂一刻甚至命悬一线,如此的“升级”使影片具备了足够的张力,足以让观众们的心绪跟着玩具们的命运一块儿跌宕起伏。 成长 再来看看续集电影的第二种常用手段。《玩具总动员3》在前两集的基础上构架了一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重要主题便是“成长”。其实“成长”同样是很多好莱坞电影,尤其是续集电影中经常触及的一个主题。仍然以《变形金刚2》为例,在《变2》中,男主角山姆·维基要去上大学(其实这跟《玩具3》的设置一样),他不无遗憾地对大黄蜂说:“抱歉伙计,我不能带你一起去”,这句话引来了大黄蜂的一串眼泪,同时也引来了观众的一片笑声。可惜的是,《变形金刚2》并未对“成长”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作为一个以破坏为己任,以爆炸为快感的导演,迈克尔·贝只要让汽车人和霸天虎从头打到尾,让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影片的视觉和特效方面做到极致(即刚才说的“升级”),就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地“卖拷贝”了。然而《变形金刚2》可以只用“升级”这一招,因为它只是一部爆米花电影,除了炫目的场面和特技之外,它不需要有层次、不需要有逻辑,更不需要有情怀。但同样是续集电影的《玩具总动员3》就不行。道理很简单,因为主角只是“玩具”而已,不管其数量再怎么增加、也无论其冒险指数再如何升级,一堆玩具在银幕上能给观众造成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刺激,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巨人级”的机器人金刚们相提并论的。这一点,想必皮克斯和导演李·安魁克心知肚明。因此,除了“升级”之外,《玩具3》在“成长”的主题上做足了文章,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影片赢得了一致的赞誉。 玩具们的主人安第已经长大   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其实在《玩具总动员2》中,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关于“成长”的铺垫和伏笔。比如翠斯在回忆了自己被主人冷落的过程以后说:“艾米莉、安第,你不会忘了那些孩子们,可他们会忘了你。”再比如那个也算是“反面人物”的邋遢矿工彼得语重心长地对胡迪说:“能维持多久呢?安第会带着你去上大学,会带着你去度蜜月?孩子们会长大,你对此无能为力。”而胡迪对此的回答是:“你说得对,我无法阻止安第长大,可是我不想错过他的童年。”以上这些对话似乎都预示着,在接下来的续集中,胡迪和他的同伴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他们的主人安第将无法继续陪伴他们了。果然到了第三部中,这一主题得以延续,影片进一步渲染了这种与离别相关的伤感气氛。在影片的开头,我们发现安第家里的玩具少了几个:第二部里在营救胡迪的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画板”、被胡迪救过的那只会唱歌的企鹅“吱吱”、甚至连胡迪最爱的牧羊女“宝贝”都不见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被卖掉或者送人。更明显的一个标志是,安第家的那只小狗“巴斯特”在第二部中还可以一听到口哨声就立刻像战马一样飞快地出现在胡迪面前准备战斗,而到了这一部中,当年的小狗已经变成了老狗,当胡迪再一次吹响口哨时,它只是耷拉着脑袋,缓缓地挪到了胡迪的面前……而后来安第在整理房间时说出的那句“这些玩具都已经老掉牙了,没人会愿意买”更是让玩具们感受到了可能被抛弃的凄凉。作为《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完结篇,玩具们的归属一直都是观众们关注的焦点。当主人渐渐长大,已经不能再陪伴主人的玩具们最好的去处是什么呢,是被束之高阁还是被捐赠甚至变成废品,《玩具总动员3》把一切的可能性都一一呈现。不要以为“废品场大战”之后,《玩具总动员3》就已经画上句号,重头戏还在后面。 《玩具总动员3》结尾十分感人 在影片的最后十分钟,马上就要离开家的安第最后决定把玩具们送给一样喜欢玩具的邦妮,向邦妮一一介绍这些陪伴自己长大的伙伴的时候,安第早已经忘记自己曾经说过这些玩具都“老掉牙”。他欣喜地举着每一件玩具,讲述自己赋予他们的故事。这段年度催泪大戏相信让不少与“玩具”系列一路走来的观众和我一样的潸然泪下,伴随着这些玩具们一起成长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主人安第,还有我们这些观众们。《玩具总动员3》以安第和玩具一起玩乐的录像为开始,并以安第口述与玩具在一起度过的点滴作为终结,首尾呼应的结构清晰可见。过往的那些片段伴随着那安第的回忆和极具画面感的语言,走马灯一样地再度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短短十分钟的催泪指数,比之去年的《飞屋环游记》中卡尔爷爷回忆自己与妻子相识相知相爱相伴的十分钟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很显然,皮克斯没有原地踏步,“成长”主题的延伸,是远远比“升级”更有力的武器,让《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拥有了一个完美的收官。 配音 对我来说,《玩具总动员》系列是一个特别的情结,不仅仅因为电影,也因为配音。当年童自荣老师配音的胡迪警长、程玉珠老师配音的巴斯光年伴随着“我的靴子里有条蛇……”和“飞向太空,宇宙无限!”的台词一起,成为了我童年的记忆。因此15年后,当《玩具总动员3》回归大银幕的时候,已经长大的我拒绝看原版的“时尚”,仍然选择在配音版中搜索属于自己的记忆。作为国内老牌的译制机构,上海电影译制厂一如既往地为我们呈现了优秀的配音。 童自荣老师为胡迪警长配音   对于配音爱好者而言,本片的最大看点,当然是继续由童自荣老师代言的胡迪警长。尽管在影片译制之前,童老师曾在电话中淡然地对我说:“毕竟我也已经老了,只要能跟胡迪这个角色贴,哪怕《玩具总动员3》不是我来配也没关系”,不过,迪士尼片方为了保持声音方面的一贯性,仍然在影片译制保持了前两部的配音阵容(《玩具总动员2》并未在院线公映,但上了电影频道,也是由童、程两位老师主配)。不可否认,随着年华老去,已经66岁的童自荣现在的声音比起15年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老化,更不比30多年前的“佐罗”,尤其是尾音部分明显能够听出一些颤音。但他的音色基本上没变,仍然一听就清晰可辨,还是那个华丽的、高贵的、明亮的声音,其状态在总体上瑕不掩瑜。更重要的是,童老师在配音过程中台词的力度非常很到位,依然饱含激情、点送清晰。作为贯穿整个系列的主角,胡迪性格方面最大的特点便是对主人一如既往的忠诚。当别的玩具纷纷心灰意冷想去寻找新出路的时候,只有胡迪还表示:“伙计们,这是个误会,安第从来没有丢下我们,他是想把我们放到阁楼上去!”、“好吧,这儿是不错,可我们是安第的玩具!”、“我是有主人的,我必须回到他的身边。”在处理这些台词时,童老师并没有刻意地去“秀”自己华丽的声音,而是用一种平和中透着坚定的语气,试图劝服同伴们,并且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立场。至于后来在营救行动的关键时刻与“抱抱熊”的对话,更是透露出一种压倒对手的气势:“慢着,那黛西呢?你们曾经形影不离对吗?她并没有抛弃你,只是不小心把你弄丢了,是你被取代了,你认为她只属于你!”这段话成为了交手双方心理上关键的“胜负手”,为剧情的转换提供了依据。作为整部影片中唯一一位“殿堂级”的配音演员,童老师的配音依稀让观众们领略了当年“配音王子”的风采,也让我们的回忆和期待得到了延续。 程玉珠老师为巴斯光年配音   程玉珠老师在本片中也继续为巴斯光年配音。作为现在上译中生代的骨干力量,程老师的戏路一直比较宽广,和童老师一样,他也从当年的第一部开始就一直为巴斯代言。在《玩具总动员2》中一个人同时为两个“真假巴斯”配音,尤其是那段“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戏令人印象深刻。相比前两部,巴斯在这一部中的戏份偏少,可以称得上亮点的倒是那段在被调回“出厂模式”以及修理不当之后莫名其妙地大秀西班牙语和大跳拉丁舞,并且与翠丝频频“来电”的戏,引发了观众的一片笑声。不过,根据译制片“只译配一种外语”的原则,这段戏用的是原声,不用配。在其它的时候,巴斯光年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稳干练,哪怕被迫当了恶人的“帮凶”,也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卫兵。程老师此次的配音基本不过不失,有点可惜的是角色本身被相对地弱化。 刘风老师为抱抱熊配音   比较值得一提的倒是刘风老师配的“反面人物”抱抱熊。身为“阳光幼儿园”的玩具领袖,外表貌似和善的他却总是欺负新来的玩具,不仅把他们丢给不会玩玩具的低龄儿童,还在幼儿园里设下重重关卡,对玩具们灌输被主人抛弃的观念,迫使他们臣服于自己。抱抱熊并非生来就是邪恶的,也曾经获得主人喜爱的他因为被主人不小心弄丢而心生怨恨,最后变成了想让所有玩具都得不到主人宠爱的偏执狂。刘风在配这个角色的时候体现了前后的两种反差: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声音很温柔,很贴心,俨然一副“幼儿园家长”的模样:“欢迎你们来到阳光幼儿园,我带你们去参观你们的新家”、“这里都是一些被主人抛弃的玩具,在这里你们会有很多新的伙伴,有很多孩子陪你们玩儿,等孩子们长大后还会有新孩子进来,你们不会感到寂寞,再也不用担心被抛弃。”然而,当他发现胡迪他们想要逃跑的时候,便露出了一副阴森的、甚至有些狰狞的面孔,声音和语调也变得很怨恨起来:“你们想干什么?想回去找你们的主人?”、“你以为自己很有魅力吗警长?你只是一堆塑料,随时可能被抛弃!”尤其是最后当所有的玩具都命悬一线,期待着他能拉下按钮拯救大家的时候,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这个时候,你们的主人在哪里?!”这句话,把角色内心的那种受伤感、那种“我得不到,你们也都别想得到”的怨恨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抱抱熊”相比胡迪和巴斯算不上是主角,但这个角色无疑是整部影片中最有色彩,前后起伏最大,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角色。 本片译制导演狄菲菲老师   另外一个赚分的角色无疑就是已经长大了的小男孩安第。为这个青年安第配音的邬洛奇曾经在《地心历险记》、《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中为差不多年龄的小男孩配音。当玩具们历经重重艰险平安地回到安第的家时,巴斯问胡迪:“你还担心吗?”胡迪:“担心安第?不,他是个好孩子!”巴斯:“我为你骄傲,牛仔!”胡迪:“再说等他长大了,我还有老巴斯光年和我作伴,直到永远!”两位主角的这段对话,无疑为最后的煽情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最后,安第来到邦妮家,一个个地介绍他心爱的玩具:“这是小猪储蓄罐,你可以把零花钱放在里面。另外他还是邪恶的猪排博士。这是蛋头先生和蛋头太太,你千万别让他们分开,因为他们非常相爱。这是翠斯,西部最疯狂的女牛仔……这是巴斯光年,他的手臂能发出镭射激光,他是最好的太空骑警,他一直致力于维护宇宙的和平。这是胡迪,自我记事起他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很勇敢,就像真正的牛仔。而且善良、聪明。不过胡迪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让你失望,从不,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跟你在一起。你可以替我照顾他吗?”尽管之前我的朋友再三地给我打预防针说叫我“千万别哭”,尽管此时此刻我可以如此“理性”地来解析这部电影,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在影院里听到这段话时,我的眼泪便完全不听使唤地流个不停……作为整部影片最重头的煽情大戏,这段台词将安第对玩具们的恋恋不舍和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怀念与眷恋合盘托出,也使得主人与玩具之间的感情有了呼应。其实就配音本身而言,这次邬洛奇的表现算不上有什么太大的特色,最多只是“本色演出”,但关键是这个角色沾了原片内容太多的光。有煽情的内容和吸引人的台词,自然使人过耳不忘。 其他角色也都基本不过不失。杨梦露配的翠斯与第二部时一样堪称女中豪杰,语气干脆利落;秦川和曾丹配音的蛋头夫妇在挣扎中另有一丝搞笑;狄菲菲老师配音的妈妈一如既往地慈爱;桂楠配音的电话机如同“军师”一般地为胡迪指点逃跑路线;吴磊配音的肯尼是个痴情小伙子,一句“打死我也不说”引发笑声一片;詹佳配音的芭比娃娃为了拯救朋友大施美人计;迪士尼的总监张云明老师配的邦妮家的小丑把抱抱熊的身世向胡迪娓娓道来,录音师张拯老师客串的几只绿色外星人用非常“q版”的声音操作着抓斗机拯救所有玩具于焚化炉边……可以说,上译年轻的配音演员们在前辈面前的表现毫不逊色,本片配音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每一个角色,都个性鲜明,声音层次错落有致,人物性格也演绎得非常到位。其实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只要是国内正规的译制机构的配音,其配音质量都不差,现在很多人之所以本能似的“排斥”配音,只是因为他们无从接触到优秀的配音而已。本片的观众当中有不少是孩子,加上童老师的知名度,此次《玩具总动员3》观看配音版的观众有所增加,希望本片可以是提升中国译制片认可度的又一个典型。 走出放映厅去归还3d眼镜的时候,影院的工作人员盯着我看了很久,觉得我差不多缓过劲儿来了才从我手里接过眼镜并退还给我押金。我想,当时的我,脸上的泪痕一定清晰可见。而与此同时,一群孩子们嬉笑着从我身边走过,他们的年龄大概与我当年看《玩具总动员》时差不多,甚至还更小一些。我想工作人员可能会感到奇怪:同一部电影,不同的观众观后居然引发了两种如此截然不同的效果。那一刻我才明白,感动我的,不仅仅是影片最后那煽情的处理,还有记忆。这记忆,属于《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属于留存在我内心深处多年的童自荣老师和程玉珠老师那经典的声音,属于我的童年,属于整整15年的青春时光。当安第逐一向他心爱的玩具们告别的时候,也是在向他的童年告别;而我作为观众,也和安第一样,伴随着影片的落幕,告别过去的记忆。事后我的朋友对我说:“流泪就流泪吧,想流泪的时候自然就会流下来,这才是真性情的表现,如果刻意地压抑着也挺难受的。”是啊,现实的残酷、生活的压力……渐渐长大并走上社会的我,已经有点淡忘自己上次被感动得流泪是什么时候了,也许只有在电影当中,我才可以纵容自己的泪水,才可能如此真切地被感动。这,也许就是电影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毫无疑问,因为这份感动,《玩具总动员3》绝对是一部可以被打上高分的电影。我只希望,今后这样的感动和美好能够更多一些,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 感谢 中国配音网论坛 的朋友们共同整理的《玩具总动员3》译制名单—— 《玩具总动员3》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进口、发行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电影译制厂 译制 剧本翻译:刘大卫 译制导演:狄菲菲 导演助理:陆瑶蓉 录音合成:杨培德 录音助理:钟 鸣  主要配音演员: 胡迪警长——童自荣 巴斯光年——程玉珠 大熊——刘 风   安第——邬洛奇 翠斯——杨梦露 蛋头先生——秦 川  弹头太太——曾 丹  泡泡龙——谢天添 肯尼——吴 磊   芭比——詹 佳  火腿——陈兆雄 弹簧狗——张小亲 其他配音演员: 桂 楠 狄菲菲 张云明 武向彤 张 拯 陆瑶蓉 于智馨 张铁凡 徐 徐 戴逸晨
汤姆·汉克斯 蒂姆·艾伦 吉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