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萍

最新好看的“吕丽萍”的搜索结果推荐

HD国语

假装没感觉

主演:吕丽萍,孙海英,郑振瑶,周文倩
简介:  故事发生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阿霞(周文倩 饰)的父亲(刘家桢 饰)背叛了她的母亲(吕丽萍 饰),母亲一怒之下决定离婚,并且带着阿霞离开了家。无处可去的母女两人只得选择投奔娘家。可是,阿霞的外婆(郑振瑶 饰)是一个思想非常传统的女人,她坚定的认为离婚是一桩丑事,并且冷酷的将母女两人逐出门外。  之后,阿霞的母亲遇见了老李(孙海英 饰),两人带着各自的孩子组成了新的家庭,遗憾的是,阿霞在这个新家里备受欺侮,完全没有获得任何的温暖,最终,这个家也不能待了。此时,阿霞的父亲回心转意,希望妻子能够原谅自己,和自己再续前缘,但是阿霞对于父亲失望透顶。
吕丽萍,孙海英,郑振瑶,周文倩
已完结

大脚马皇后

主演:吕丽萍,唐国强,马仑,高虎
简介:国庆长假,我在今日头条上看电视连续剧《大脚马皇后》。 然而从第十集开始,我却愕然地发现,连续剧中多次出现错误。 "网图 《大脚马皇后》是由辽宁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现代艺术电影公司联合摄制,周晓文执导,吕丽萍、唐国强、马伦、高虎、林静等联袂出演的古装历史喜剧。 这是一部十几年前曾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演员们的演技没的说,当真是堪称一流。尤其是吕丽萍,将马皇后的善良贤德及幽默诙谐,刻画的入木三分。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吕丽萍每次说到嫔妃(正确读音:pín fēi)两个字的时候,就读成了(bīn fēi)。 但在第十三集宋敬妃和马皇后的一段对话中,宋敬妃有一句台词里面就有嫔妃两个字,而宋敬妃读的就是正确读音嫔妃(pín fēi)。 可马皇后稍后说的一句话:“在后宫嫔妃(她读的是bīn fēi)中,你是个才女……”两人的台词前后相差时间不到一分钟,难道就没有人发觉吗? 甚至,在后面剧情中,由唐国强扮演的朱元璋,以及其他的演员在说到这两个字时,也都是读的正确读音。 那么至少证明,不管是唐国强,还是饰演宋敬妃的演员张定涵,都是知道这两个字的正确读音的。 可他们却并没有纠正吕丽萍的错误读法,而是任由吕丽萍的错误,在长达30集的电视连续剧中反复出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按说,吕丽萍不是圣人,我们无法要求她做到尽善尽美,但这是在全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而且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按说编剧会反复检查,怎么会让这么明显的错误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难道这样的错误就真的没人看出来吗? 我相信,这样的错误不是没有人看出来,而是有的人看出来了,也不敢纠正,或者说在他们看来,名人是不会出错的,错误的是自己。 我就此事和网友展开了探讨,网友说:“或者因为吕丽萍是名人,别人看到错误了也不敢指出来,你一个普通的观众,又何必这么较真?” "网图 朋友的话,令我想起曾经听到的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两个美术爱好者,慕名去拜访一位成名画家。画家指着一幅他刚完成的《群蝶戏牡丹》的水墨画,要两人给点意见。 两人受宠若惊。看着画,心里都认为画得虽好,但那几株牡丹下面的几笔重墨点染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许是两人聪明太过,尽想到名人一般讲究惜墨如金,这幅画别的地方着墨不多,而在这里却重墨点染,显见,这几笔非同反响,意义深远…… 于是两人指着画中那几笔重墨大声叫起好来!一个说到底是大家手笔,果然与众不同。另一个也随声附合,那知那位大画家听了他俩的高论竟笑的前仰后俯。 原来右下角那几笔浓墨并非他有意点染,而是他孙子趁他上卫生间时涂上去的…… 这个故事中的那两个美术爱好者,其实一开始就看出了那几笔浓墨甚为不雅。可他们却被名画家的名气所惑,把本来简单的事情想的过于复杂了。 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那么一些人,把名人看得过于完美,盲目推崇,甚至明知有错,也以讹传讹! 不知道若干年后,嫔妃(pín fēi)这样正确的读法,会不会被错误的读法嫔妃(bīn fēi)所代替? 我不得而知,也实在不敢妄断,但如果从人们对名人作品的态度,引申到工作中去,那就不得不令人担忧了! 试想想:如果在工作中,下属对领导也采取这种态度,唯唯诺诺,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也视而不见,那不能不是领导,甚至是国人的一大悲哀! 我希望,有关部门看到我的文章,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将剧中多次出现的这种错误纠正过来,以免继续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网图
吕丽萍,唐国强,马仑,高虎
HD国语

蓝风筝1993

主演:吕丽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宝昌 , 易天 , 丁嘉丽 , 吕中 , 郭冬临 , 张丰毅
简介:" 蓝风筝 (1993) 导演 田壮壮 豆瓣评分 8.7 " 时代的悲剧,背后其实是人性的悲剧。好的时代激发的是人性善的一面,坏的时代,激发的是人性恶的一面。 " 有人承受悲剧,自然就有人制造悲剧。群体的选择由一个个个体的选择构成,个体的选择都是趋利避害和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当自己不受到伤害,或是自己是受益者的时候,其他人的苦难好像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可以感觉得到,但并没有太强的感同身受和恻隐之心,即便有时候事情的发展是不正确的。 " " 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其实是没有很强的自我思考意识和害怕承担责任的,潜意识里会不自觉的渴望一个权威来进行引领,在一个既定的主题和规则框架下来进行生存和活动会舒服得多,这样也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动思考以及承担责任和后果。类似的群体多了,集体主义和民粹运动就会有很大的存在空间。 " 影片中铁头的三个父亲遭受的死亡是因为群体的原因导致,是这一个大环境下的受害者。而文工团朱英所遭受的灾难则是个体的行为和意愿所导致。掌握权力的人,以权谋私,以运动中的权力为名,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种情况相信在那个时代不在少数,古往今来也不在少数。影片中始终没有明确指出朱英为什么会突然复原,又为什么被突然关起来进行改造,她说自己也说不清楚,但能隐隐感觉到。其实很明显,就是让她陪首长跳舞,不愿意就治你罪,其背后的故事影片没有细说,但只是单纯跳跳舞,朱英会因为这个就甘愿被冤枉,甘愿去受苦,很显然并没有那么简单。李鸿章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如果掌握了权力的人,心怀叵测,这是很可怕的。若反抗便会遭殃,若顺从,接下来就是无尽的恶性循环。 " 许多抗争的结果可能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但它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会告诉后面的人,什么应该珍惜,什么应该摒弃。 " 乌鸦乌鸦在树上 乌鸦真能飞 乌鸦老了不能飞 围着小鸟叫 小鸟每天打食回 打食回来先喂母 自己不吃忍耐着 母亲曾经喂过我 " "
吕丽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已完结

来来往往

主演:濮存昕,吕丽萍,许晴
简介:故事开始于文革时期,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康伟业暗恋上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比他长三岁的女主角戴晓蕾,戴晓蕾对他的痴情给予了超越右倾的回报,使康伟业第一次尝到了异性的温情,经历了上山下乡回城的康伟业经人介绍认识了军区高干子女,现役军人段莉娜开始,康不属于段,但经段的软硬兼施和不懈努力,康与她结为夫妻,一步步走进生活的步调之中。   80年代中期,改革的浪潮中康伟业下海经商成功,在工作中他与总公司派来指导工作的林珠接触频繁并产生了强烈的感情碰撞。最后,林珠因段莉娜的自杀未遂而离去,给康伟业留下了美丽而痛苦的回忆,但他并未因此而走回破裂的家庭,机缘使他遇见了与女青年时雨蓬。   处于身心极度矛盾的康伟业该何去何从?   该剧是根据著名女作家的同名小说改编   三年前,小说《来来往往》首次发表,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好评。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来来往往》以与社会现实的贴近性和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而备受观众的喜爱。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成功男人和三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经历,写的是移情别恋,它描述了在变革的年代,不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互相冲突,人们在这个转型期的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情感生活故事。这部电视剧在一定层次上反映了当前正发生在许多家庭中的故事,经济力量对家庭和情感结构的渗入,以及对现实男人困境的表现等问题。作品都充满了普通老百姓身上的那种平民化的、积极向上的感人精神:人最重要、最可贵的东西是生命力,是人在对抗和接受命运中所表现出来的尊严和勇气。   影片在结构上,完整有序,不同性格和时代特征的女性相继出现,阐释主人公心路历程更丰富;在演员上,《来来往往》阵容强大。濮存昕、吕丽萍和许晴三剑合璧出任主演。《来来往往》正因为有了濮存昕、许晴等人表演扎实,使之锦上添花、好评如潮。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池莉剧本撰写的细腻独到,不得不赞叹这才子佳人式的完美组合。   《来来往往》贴近生活,表现了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让人看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与平凡、冷漠与阴险,流水账般的商业小说脱胎换骨般变成了精良的影视作品,这充分显出立体表现手法的魅力,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品位,也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影响。
濮存昕,吕丽萍,许晴
HD中字

西洋镜

主演:杰瑞德·哈里斯,夏雨,邢宇飞,刘佩琦,吕丽萍,王景明,方青卓,李滨
简介:" 《西洋镜:中国早期艺术史》(上下册)》(【瑞典】喜仁龙 著,赵省伟 主编,陆香 郭雯熙 张同 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对梁思成、林徽因影响至深的发轫之作众多珍贵文物和名胜古迹惨遭破坏、消失前的珍贵影像900余幅海内外博物馆、私人藏家珍藏的文物和名胜古迹照片 " 关于本书 全书由《中国早期艺术史》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中国早期艺术史》初版于 1929 年,是西方汉学界系统研究中国早期艺术史的发轫之作。全书分四卷: 汉朝之前、汉朝、雕塑、建筑,共收录海内外博物馆、私人藏家珍藏的文物和名胜古迹的照片900余幅。如今,这些文物和名胜古迹相当一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消失不见了,足见本书之价值。 附录部分《中国景观:喜仁龙的摄影及见闻》初版于1937 年,收录喜仁龙在中国旅行时拍摄的各地建筑、园林、风俗照片157 幅。原书为丹麦语,仅发行600部,是喜仁龙印量最少的著作。 关于作者 " 喜仁龙 (osvald sirén,1879—1966):20 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瑞典国家博物馆绘画与雕塑部主任馆员等职。1916年起,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的诸多名校讲学。1920年起六次来华,曾在末代皇帝溥仪陪同下拍摄故宫,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研究极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中国雕塑》(1925)、《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1926)、《中国早期艺术史》(1929)、《中国绘画史》(1929—1930)、《中国园林》(1949)等。 目录 上册 001 喜龙仁与中国艺术 002 前言 第一卷汉朝之前 002 1 史前时期 009 2 殷商 016 3 周朝 3.1 史料记载——陵墓 3.2 陶器和青铜器 3.3 周朝青铜装饰 3.4周朝青铜器的制造和材质补记 3.5 玉器 040 4 楚秦时期 050 图片索引 第二卷汉朝 124 1.汉朝 1.1 史料记载——陵墓 1.2 青铜器、漆器和丝织品 1.3 陶器 1.4 玉器 168 2.两晋和六朝时期 179 图片索引 第三卷雕塑 266 1 秦汉时期的雕塑 278 2 六朝陵墓雕塑和陶俑 284 3 北魏时期的佛教雕塑 294 4 北齐和隋朝时期的佛教雕塑 301 5 唐朝时期的佛教雕塑 308 6 隋唐时期的兽形雕塑和泥塑 314 7 唐朝之后的雕塑 323 图片索引 下册 第四卷建筑 418 1 引言 419 2 城墙 423 3 祭台、平台和台阶 428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和特征——木质建筑 4.1 屋顶 4.2 重檐殿、塔 4.3 牌楼、勾栏和门廊 444 5 泥、砖、石结构建筑 5.1 砖塔 5.2 石塔和其他石建筑 5.3 石桥 461 6 关于建筑的历史演变 473 图片索引 附录中国景观:喜仁龙的摄影及见闻 594 1.前言 596 2.圣山、祭坛、祖庙 613 3.城墙、城门和街道 625 4.寺庙和宝塔 633 5.佛教石窟和神兽 640 6.杭州和苏州 649 摄影照片 " 序:喜龙仁与中国艺术 任教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芬兰艺术史学者米娜?托玛(minna torma)的专著《陶醉于罗汉:喜龙仁的中国艺术之旅》(enchanted by lohans: osvald sirén's journey into chinese art )于2013 年8 月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西方第一本关于中国艺术史研究先驱喜龙仁的传记。韩书瑞称喜龙仁在他的领域里极其有名,而且在今天仍备受尊崇。 喜龙仁于1897 年4 月出生于当时附属于俄罗斯帝国的芬兰大公国,年轻时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读书,主修艺术史。在那时艺术史还是一门处于起步阶段的崭新学科。他还是一位诗人,这可能有助于他获得高超的写作技巧。罗多弼称他虽然不懂喜龙仁的专业领域,但是可以看出喜龙仁善于写作。 米娜?托玛在书中引用了喜龙仁著作中一些充满诗意的段落。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前馆长方滕告诉笔者,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很喜欢阅读喜龙仁用英文编著的《中国画论》,常在他喜欢的段落下面做标记。不过方滕称他后来找来中文原文与喜龙仁的英译文对照,发现喜龙仁增添了一些诗意的成分和引语,使得他的译文读来更有韵味。 喜龙仁年轻时就去了瑞典,发表了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史论著,名声大噪,最终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聘为教授。 接近四十岁的时候,他声名卓著,已经成为意大利艺术史权威,应邀去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波士顿美术馆和福格美术馆讲学。但此时他看了关于罗汉的绘画之后,被中国艺术深深吸引。用他自己的话说,他陶醉于罗汉绘画。喜龙仁对于自己的叙述有时候不是那么一致,对于同一事件,有时候会给出相互矛盾的叙述。所以,笔者很难确定他到底是在何时何地开始着迷于中国艺术。但是在各种论述中,他都坚持说自己陶醉于中国的罗汉绘画。那么这一点应该是可信的。转向中国艺术史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不想让学术领域的竞争破坏他和友人伯纳德?贝伦森之间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喜龙仁早在转向中国艺术研究之前就已经对中国文化有好感。 作者对于喜龙仁生平的描述并非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从喜龙仁在紫禁城里的摄影活动开始。当喜龙仁在1922 年拍摄紫禁城时,紫禁城的大部分还是由溥仪占据。他晚年的时候告诉一位朋友,当他在溥仪居住的区域及其周围拍照时,溥仪突然闯进来,要求他摘掉眼镜。后来在溥仪的要求下,他又向溥仪展示照相机如何使用,并把相机拆开给溥仪看。不过溥仪左右的人突然宣布会见结束,喜龙仁只好把拆得七零八散的相机零部件装在口袋里,向后退着离开宫殿——他不能把背部朝向天子。 " 紫禁城太庙前景 但是喜龙仁在早年发表于《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中称,在他的摄影活动中溥仪更像是一位助手,会提醒他节省胶卷,因为还有更好的景点,也会在摄影的角度和地点选择方面给他提供建议。 我们可能会好奇,他是如何进入溥仪居住的紫禁城内廷的,这可能是通过庄士敦。另外,喜龙仁也可能在溥杰的帮助下获得了进入内廷的许可。在进入紫禁城内廷摄影之前,喜龙仁已经认识了溥仪的弟弟溥杰,并且曾经在溥杰的王府中摄影。溥杰可能向溥仪展示了喜龙仁拍摄的园林的照片,这些照片可能激发了溥仪的兴趣。根据喜龙仁发表的文章,溥仪对摄影很感兴趣,还让喜龙仁检查内廷里面的一些照相器材。喜龙仁看了之后建议送到城里最好的摄影店修理。 很难确定喜龙仁最初接触到中国艺术是在何时何地。但喜龙仁在第一届弗利尔奖的获奖演说中声称他最初是在波士顿美术馆看到中国画尤其是罗汉绘画,并一见倾心。 1910 年左右,喜龙仁因为他在意大利艺术方面的研究开始获得国际认可,1914年,应邀前往耶鲁大学演讲。在同一时期,他也在波士顿地区的波士顿美术馆、福格美术馆和哈佛大学发表演讲。 他有很多机会去美国,要么是讲学,要么是研究美国收藏的意大利美术品,并且给这些艺术品编目。他在美国的旅行让他有机会见到美国博物馆收藏的很多了不起的中国艺术品。特别是波士顿美术馆通过菲诺洛萨和冈仓天心的积极收购,在西方世界中收藏了最好的中国艺术品。 米娜?托玛认为喜龙仁由西方艺术史研究转向中国艺术史研究可能是渐进的过程,并非像他自己后来所叙述的那样突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很多研究西方艺术史的学者都对中国艺术充满兴趣。喜龙仁的师友伯纳德?贝伦森在波士顿美术馆看到罗汉绘画后也颇为震撼,因此也开始收藏中国艺术品。只是他们并未因为这些,像喜龙仁那样在年近四十岁时放弃熟悉并有所建树的领域,而转向一个完全崭新和陌生的领域。 在当时的西方世界中,查尔斯?弗利尔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者,是当时西方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私人收藏家。喜龙仁曾写信给弗利尔,请求去看他的藏品。他在1916 年就想去看弗利尔的藏品,但是并没有如愿。1917 年,他再次给弗利尔写信,终于如愿以偿,应邀去底特律的弗利尔家中看他收藏的中国艺术品。 根据弗利尔的建议,喜龙仁决定去日本参观日本收藏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1918年初,他去了日本,在那里住了好几个月。日本给他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在日本期间,他参观了名胜古迹以及日本的博物馆、寺院和私人收藏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在这期间,他以日本为基地,曾前往朝鲜和中国。他在1918 年4 月和5 月考察了北京、洛阳及周边地区、开封、苏州和杭州。回到瑞典以后,他用瑞典语写了一本题为《金阁寺》的书,是游记、旅游手册和学术著作的融合体。该书的插图中有很多是他自己拍的照片,其中将杭州的照片和日本收藏的马远、夏圭的绘画放在了一起。这本书出版以后,反响极好。他的著作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诗人”喜龙仁——米娜?托玛引用的很多段落都充满诗意。 " 苏州拙政园月亮门前 东亚对于喜龙仁的吸引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难以抗拒。他很快又回到东亚,不过这次他的目的地是中国而非日本。在到中国之前,他与奥维尔?卡尔贝克(orvar karlbeck)取得了联系。卡尔贝克是一位住在安徽蚌埠的瑞典工程师,但是他对于考古有浓厚兴趣,在当地帮助瑞典王子收购中国古董。 这是激动人心的考古大发现时代。喜龙仁也想参与这些新的发现,但是在安徽寿县发掘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他又从上海出发,在洛阳和渑池稍作逗留,然后坐骡车前往西安。其实,行程的大部分时间他都跟着骡子步行,这样既可以避免颠簸,又有利于沿途拍摄。在那个时代,一个外国人这样旅行并非没有危险,幸运的是他安然抵达了西安。西安这座古都让他着迷,尤其是古城墙。他在这座古都住了将近一个月,参观了当地的各种名胜古迹,如碑林、大雁塔、关帝庙、城隍庙、文庙、东岳庙等。在考古发掘的请求遭到冯玉祥的拒绝之后,他决定立即离开西安。回到上海之前,他又访问了洛阳、嵩山、郑州、安阳和开封,再度造访杭州并拍下了大量照片。他对杭州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又于1922 年和1930 年重访杭州。 他还发现山东青州的古城墙和北京的园林特别美。 喜龙仁年轻时是文学和美学的痴迷者,并且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文人画的理想境界是诗与画的结合,一幅好的画作里面一定有诗的存在。照相机之于喜龙仁正如笔之于诗人画家,他的摄影和文章中都充满诗情画意。正如米娜?托玛指出的那样,喜龙仁拍摄的大部分照片如同绘画。米娜?托玛也指出,20 世纪早期很多西方人在中国拍摄的照片,特别是那些关于荒凉景物的照片,今天看起来都像绘画一样。当时的实际情况可能未必如此,只是照片里的历史沧桑感使得很多老照片如同绘画。但是对于喜龙仁来说,他内心深处的那位诗人和艺术史学家在有意识地努力使他拍摄的照片如画,或者说,使得自己的摄影作品美如绘画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 根据中国传统艺术批评的理论,最好的艺术杰作是那些看起来不见努力痕迹的很自然的作品。喜龙仁的照片有时使我们觉得是毫不费力地按快门的摄影。但是在喜龙仁那个时代,快门照相还没有出现,照相相当耗时耗力。 喜龙仁是个完美主义者。在1930 年对喜龙仁的采访中,就有关于他摄影过程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喜龙仁往往会为一幅照片耗费很多心血。 一位不高不矮的中年优雅男子,穿着熨烫平整的棕色或者黑色西服,带着相机、笔记本和测量工具,常常出现在北平某一座巨大城门上或者紫禁城一个角落的阴影里。他等待阴影到达恰当的地点、足以唤醒创造了这些伟大的纪念性建筑的中国艺术精神时,就在那个时刻,喜龙仁博士按动相机。这样,全世界就可以通过照片分享一部分北京之美。有时他对摄影环境不满意,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回来,直到光影和色彩的互动能够以最清晰的形式传达出最初的建筑师、雕塑家、画家或者艺术家的思想讯息。 有些批评者说喜龙仁的很多书看起来像是图画书,可能确实如此。高居翰声称,喜龙仁主要是一位编纂家、收集者。这也不无道理。然而,喜龙仁拍摄的那些中国古城墙和园林,如今大部分已荡然无存。幸亏有喜龙仁当年辛辛苦苦、费尽心血拍摄的照片,我们才得以从中一窥旧时风貌。那些雅致的古城墙和古园林也得以永远存活在喜龙仁的照片中,为此我们不能不对喜龙仁心怀感激。 他被中国城墙、园林、宫殿、雕塑和绘画的美深深打动,以至于宁愿放弃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职位来探索中国艺术。他在中国流连忘返,一再推迟归期,并且告诉斯德哥尔摩大学,如果不能够延长他的假期,他情愿放弃教授职位。期间的好几年时间,他是一位没有职位的独立学者,却继续研究中国艺术,撰写相关著作,收集中国艺术品。 喜龙仁并非来自富裕之家,他一定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暮年时,他变得很小气。高居翰说喜龙仁对他的助手很不好,让助手过度劳累,酬劳又太低,也没有让助手从出版的著作中分享适当的荣誉。以至于喜龙仁去世后,在整个斯德哥尔摩几乎找不到一个足够尊重喜龙仁的人为他撰写讣告,而最后写出来的讣告也非用心之作。当然,高居翰的说辞可能有些夸张。 喜龙仁的主要问题是他想把大量时间投入中国艺术研究,只想抽出部分或者一半时间来工作。他的一些朋友如安特生(j. g. andersson)等对他说这种期望不切实际。 他最终获得了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馆员职位,而且出乎意料地发现工作日程还是他能够忍受的。从1926 年10 月起,他一直是瑞典国家博物馆馆员,直到1945 年退休。在这段时间内,他依然四处旅行,但是不再像以前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时那样经常请长假了。 当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中国艺术后,他开始学习中文,甚至在大洋中乘船旅行时,他还坚持自学。但彼时他已经快四十岁了,而且中文并不好学。他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感到绝望,不得不主要依靠助手和翻译来利用中文资料。其中一位翻译杨周翰后来成为北京大学很有名望的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 传记也讲述了喜龙仁与中国艺术品商人和鉴藏家的来往。其中提到的喜龙仁和王衡永的来往,最令我感兴趣。我发现过去不少中文文献都提到了王衡永(有时提到他时,用的名字是衡永、完颜衡永、衡亮生、衡酒仙、寸园酒仙等)。此人是崇厚的三子、民国初年北京第一大收藏家完颜景贤之叔、恽毓鼎的亲家、溥雪斋的连襟。溥仪、郑孝胥、恽毓鼎、许宝蘅的日记中都提到过他。他也出现在章士钊、邓之诚、傅增湘、滕固、张伯驹、启功、王世襄和李铸晋的著作中。李铸晋在《鹊华秋色——赵孟頫的生平和画艺》中还以为衡永和亮生是两位收藏家,其实是同一人。 " 史前时代陶器,出土于甘肃 衡永旧藏吴镇《渔父图卷》现存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赵氏一门三竹图卷》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刘熊碑》拓本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崇厚使法日记》稿本现存河北省图书馆。 米娜?托玛一开始打算写作一本更加全面的传记,但后来决定集中写喜龙仁的几次东亚之行。她认为喜龙仁的意大利艺术史研究的权威成就应该单独写一本书,而对于喜龙仁中国艺术研究的批判性评价也应该单独写一本书。 喜龙仁档案现存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但并不是很有条理。米娜?托玛着手研究喜龙仁时,对档案做了一些分类整理工作。喜龙仁档案大部分是英文和瑞典文的,也有一些是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中文的。米娜?托玛是旅居英国的芬兰人。瑞典语是芬兰的国语之一,而且北欧小国比较重视外语教学,很多北欧人都懂得多种语言。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档案馆的柯斯廷?伯格斯特龙女士告知笔者喜龙仁档案大约有一半为英文。 我觉得米娜?托玛在中文文献的发掘方面显得太过薄弱。书中只有两处提及杨周翰,其实杨周翰的一篇回忆录中至少有几段谈喜龙仁,但是这本传记没有利用。 另外,胡适日记中有多处提及喜龙仁,虽然胡适在日记中曾经把osvald sirén 翻译成西伦,但是osvald sirén 就是喜龙仁是毫无疑问的。从胡适日记记载看,胡适对喜龙仁的印象还不错。喜龙仁还曾经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演讲的翻译就是胡适。《北京大学日刊》还有一则启事通知关于这场演讲的消息,不过在启事中把喜龙仁称为“西冷”。桑兵在《国学和汉学》中称喜龙仁为喜龙士。还有不少地方把喜龙仁称为喜仁龙。 杨周翰曾经去瑞典帮喜龙仁翻译资料,明确称其为喜龙仁。民国十八年“内政部”的一份指令中也称其为喜龙仁。黄宾虹和张大千的函件中亦称其为喜龙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雷强先生曾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亦称其为喜龙仁。喜龙仁曾经下过不少功夫学习中文,喜龙仁这个名字即使不是他自己起的,至少也是得到他自己认可的。 "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根据胡适日记手稿本,胡适1925 年在伦敦曾经与喜龙仁一起参观博物馆。喜龙仁称博物馆中的玛雅文物与中国文物很相似,胡适不太相信。喜龙仁对东方神秘主义有兴趣,而胡适对东方神秘主义是没有什么好感的。这可能是后来他们没有什么来往的原因吧。 鲁迅在致莫斯科著名的犹太人艺术史学者帕维尔?艾丁格尔的书信中给予喜龙仁的专著《中国早期绘画》极高的评价。鲁迅后来还寄赠这位莫斯科犹太人艺术史学者一本喜龙仁编著的《中国画论》。据笔者研究,张元济、蔡元培、黄宾虹、张大千、庞元济、袁同礼等也与喜龙仁有交往。 喜龙仁多次造访北京,有时住的时间还比较长。美国近代来华传教士、收藏家和艺术史学者福开森在喜龙仁逗留北京期间也一直在北京。而且两人跟美国收藏家弗利尔以及曾经与美国女诗人艾米?洛威尔一起翻译中国诗歌的爱诗客很熟,两人都认识胡适,因此两人在北京没有碰过面是不可能的。福开森在1929 年《中国科学美术杂志》第11卷第5期发表了《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书评,1936年曾经在英文《天下》月刊第三卷发表喜龙仁所著《中国画论》的书评。根据书评中的文字判断,福开森和喜 龙仁不仅认识,而且很熟悉。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前馆长罗覃在回复笔者的一封电邮中这样描述他见过的喜龙仁:“当读到关于喜龙仁的资料时,我想起了我跟喜龙仁的唯一的一次见面。那还是很多年以前,我还是哈佛一个年轻的研究生,当时喜龙仁来借用福格美术馆的鲁贝尔研究图书馆的研究设施,我惊讶地发现喜龙仁很矮,但是穿着很整洁。本杰明?罗兰教授把我介绍给喜龙仁,他跟我握手之后,又匆忙地回到跟他的研究相关的书架。” 喜龙仁的西方同行也有对他不好的评价。高居翰告诉方滕,对于他们那一辈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来说,喜龙仁就像一位穿过黑莓地的人采摘了所有容易采摘的黑莓,而让他们后来者采摘那些难以采摘的。 这个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不过高居翰晚年所做的关于中国绘画发展的讲座中亦推荐喜龙仁的著作并对喜龙仁做专门介绍。 喜龙仁通过不知疲倦的开拓性的摄影、记录、研究、著述和出版,保留下大量关于中国古城墙、园林的珍贵记录,而这些城墙和园林如今只存在于喜龙仁的照片中。 在传记的最后一章,作者称喜龙仁西方艺术史的方法论可能限制了他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不过,在喜龙仁那个时代,艺术史是门崭新的学科,而大学里面根本没有中国艺术史课程。而且受到过西方艺术史训练对于研究中国艺术史来说未必不是好事。有了西方艺术史的知识和方法论,他可以拿这些跟中国艺术史做比较。喜龙仁在中国艺术史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肯定懂得中国艺术史的很多方面跟西方艺术史很不一样。 何炳棣受到的是欧洲史的训练,但是对于他后来研究中国史却提供了不少启迪。高居翰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任教时常去听西方艺术史和其他区域艺术史的同事的授课,自称受益良多。 余英时称,现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人实际上有意识无意识地都拿中国历史文化跟西方历史文化做比较。这种与西方做比较和借用西方理论和方法,只要不生搬硬套,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有诸多好处。余氏本人自述治学历程时,亦称他在哈佛时主修中国史,副修欧洲史,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参照体系和欧洲史研究的可资借鉴之处。 对于喜欢研究西方汉学史或者中国艺术史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对于喜龙仁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叶公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本文为201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来华艺术史学者研究(15yjc760117)”的阶段性成果。 "
杰瑞德·哈里斯,夏雨,邢宇飞,刘佩..
完结

激情燃烧的岁月

主演:孙海英,吕丽萍,吕晓禾,黄海波,陈丽娜,唐以诺,李祥林,高一玮,丁海峰,田小洁,陈星旭
简介:经过惨烈漫长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古老的中华大地总算迎来和平的曙光。经历了血雨腥风的解放军战士们从容入城,接受百姓对他们的礼赞。在这人声鼎沸之中,某团团长石光荣(孙海英 饰)第一次见到了日后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褚琴(吕丽萍 饰)。出身贫寒切身世凄惨的石光荣在战场屡立战功,但个人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他向褚琴展开粗鲁蛮横的追求,并最终占有了这个出身书香门弟如丁香花一般的美丽女孩。天下初定,小家建立,习惯了戎马生活的石一时无法适应和平的生活,而与褚琴本质上的区别又让这对本就没有感情基础的夫妻矛盾丛生。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涓涓细流般的百姓生活,悲喜交叠……   本片根据作家石钟山的同名小说改编。
孙海英,吕丽萍,吕晓禾,黄海波,陈..
全54集

天地民心

主演:梁大维,成泰燊,袁弘,修庆,杨烁,杨旻娜,杨明娜,吕丽萍,宋佳,王绘春,孙海英,王洛勇,赵鸿飞,许还山,郑伟,王虎城,卢星宇,林雨申,卢勇,刘恩佑,李欣凌,王茂蕾
简介:清嘉庆年间,17岁的祁隽藻才华横溢。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家难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为人,如何为读书人这一严峻的问题。通过跟随张观藜,年轻的祁隽藻树立起“以民为本”、 “致君尧舜”、“使民小康”的人生信念,重回“科考”,最终金榜题名。 在清王朝走向末路的时候,祁隽藻亲手处决了视为骨肉的“贪官”义弟--元白;在暗箭密布的政治波澜中,他用性命保护情同手足的“钦犯”义兄--怀义;而在个人的心灵深处,他珍藏着终生的挚爱--含黛。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祁隽藻为自己的政治理念付出了他的全部--生命、爱情、亲情和财富,但他更看重的是“道”,这个“道”,正是天下良臣和文人志士们所共同追求的“道”,这便是“天地民心”!
梁大维,成泰燊,袁弘,修庆,杨烁,..
超清

极限速递

主演:万国鹏,贡米,李子雄,吕丽萍
简介:近日,演员贡米携新电影《极限速递》回归大荧幕,一席波点连衣裙俏皮亮相电影首映礼。 " 喜剧爱情电影《极限速递》围绕热爱跑酷的大学生集体,讲述了躁动青春的成长岁月。贡米饰演的陈小美是音乐系的学生,活泼靓丽、楚楚动人,与韦立锋(万国鹏饰)因误会相识并一同经历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逐渐体会青春成长。 据悉,电影《极限速递》已于1月16日在全国公映。故事精彩有趣,情节跌宕起伏,跑酷情节让观众身临其境,牢牢地吸引住眼球。《极限速递》不仅聚集了电影《我是路人甲》的主演万国鹏等实力派新人演员,更有演技派老将——吕丽萍和李子雄的助力客串,期待贡米在新电影中绽放别样魅力。
万国鹏,贡米,李子雄,吕丽萍
完结

十三格格

主演:李小璐,吕丽萍,傅彪,李晨
简介:也许美人们都有同样的眉眼,这句话在娱乐圈中尤为常见。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10对长得很像的女明星,她们或者因为资源等利益方面的争夺,常年陷入battle之中;有些还会“惺惺相惜”,生出友谊。 " " 不过尽管长着相像的脸,她们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1.周迅vs李小璐:都曾主打“灵气十足” 李小璐do脸之前,确实有几分周迅的风韵。 " 她比周迅小7岁,但是出道却比周迅还要早: 因为是童星出身,父母又是文艺工作者,所以在16岁时就因为出演陈冲执导的电影《天浴》斩获“金马影后”。 " 而这时的周迅发展也不错,她也凭借娄烨执导的《苏州河》摘得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国际影后。 " 可以说两人的起点都很高,但是李小璐胜在背景和初出茅庐的灵气;周迅则赢在天赋和运气。 " 从此李小璐顶着“小周迅”的名头开始了自己冲击“初代偶像剧女主角”的旅程,陆续拍摄了《都是天使惹的祸》《十三格格》等。 " 但是2007年她凭借《奋斗》重回事业巅峰时,却被发现悄悄do了脸,且日后越来越“疯狂”,所以与周迅之间的相似度也渐渐减少,直到消失不见。 " 日后的李小璐结婚生子,又历经了“做头发”事件。 周迅则一直活跃于荧幕,屡获大奖的同时,还经历了不下10次恋爱,并且也与美国华裔高圣远闪婚又离异。 " 如今的李小璐已被全面封杀,再无重回荧幕可能,但48岁的“周公子”则好戏不断,且面孔一如年轻时灵动、优雅。 " 2.白百何vs王珞丹:“暗战”多年没有赢家 白百何与王珞丹之间的“嫌隙”可能要追溯到2008年,两人一起在一部赵宝刚执导的《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狭路相逢。 " 观众在看剧过程中就发现了,两个女孩长得如此相像,连赵宝刚都说: “白百何的出现,对于王珞丹来说是个威胁。” " 从此之后,这俩人就明里暗里地较劲,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 白百何出现之前,王珞丹凭借在《奋斗》中的表现,一跃成为当红小花,还与杨幂、刘亦菲和黄圣依一起被评为四小花旦,事业风生水起。 " " 但是白百何在生完孩子之后重回娱圈,并且于2011年拿出了爱情电影《失恋33天》,狂揽3.5亿票房,也因此被称为“小妞电影”第一人。 " 面对大众对于她与王珞丹“撞脸”,白百何首先开撕:“从来没有一个导演,跟我说我跟谁长得像”; 而王珞丹则直言:“我觉得她可能会比我更尴尬一点,因为不是我像她”,言下之意是“我是前辈”。 " " 不过这句话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在之后的battle中,她一败涂地。 白百何在日后相继拿出《被偷走的那五年》《私人订制》《捉妖记》等作品,票房累计超过50个亿。 " 而王珞丹尽管也没闲着,陆续拍摄了《搜索》《边境风云》《烈日灼心》等作品,但是均是戏红人不红。 " 直到2017年,白百何因为陷入“泰国一指禅”事件疑似出轨,导致事业尽毁,尽管另一边的王珞丹显得喜上眉梢,但是却并未因此重回巅峰。 " 她甚至还在社交平台留言称自己“已经退圈了”,被经纪人火速辟谣。 3.章子怡vs童瑶:“碰瓷”一方后来居上 2002年,17岁的童瑶出道,出演了电视剧《林海雪原》,尽管该剧不火,但是童瑶却因为和大名鼎鼎的“国际章”撞脸,一夜之间迎来关注。 " 当时的章子怡已经凭借《我的父亲母亲》《卧虎藏龙》《尖峰时刻Ⅱ》等作品冲进好莱坞,成为继巩俐之后的新晋“国际巨星”。 " 所以当时的童瑶确实有“碰瓷”章子怡的嫌疑,因为接受采访时她直言自己入学之后就被老师认可为“小章子怡”,甚至自己还接到广告公司的电话,以为“子怡是我姐”。 " " 多年之后,当童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便开始改口称“做自己更好”。 " 而另一方面也曾经传出章子怡因为不满自己被拿来给另一个人“铺路”,还私下里封杀过童瑶,但是这个传闻并未被证实。 " 童瑶在出道之初也曾经因为被张国立的儿子暴打,陷入事业的发展瓶颈,多年之后还遇到万资本的老公王冉,才开始转运。 " " 她于2016年出演《如懿传》,后来又参演了《大江大河》《三十而已》等爆款剧,事业一下子翻红。 " 而反观如今的章子怡,嫁给汪峰之后仿佛事业心大大不如从前,自从2019年拍完《攀登者》之后,就主动降维出演电视剧《上阳赋》,却因为强行装嫩,导致被群嘲。 " 2020年章子怡二胎生子,之后再无新作,而童瑶却一路高歌猛进,资源不断。 去年两人同时出席了星动之夜的活动,两人登台领奖,童瑶拿到的是“年度最卓越演员”,章子怡却只得到了“新人奖”。 两人还在颜值上进行了pk,有网友直言:“如今的章子怡不如童瑶美”。 " 4.董璇vs佟丽娅:感情上的“难姐难妹” 来自新疆的美女佟丽娅长得很有特色,浓浓的异域风情使得她看起来非常与众不同,但是却也因为与来自黑龙江的董璇长得像,成就一段姐妹情深。 前几天,两人还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并配图,照片中的她们依旧美丽,而且宛如双胞胎姐妹,让网友傻傻分不清楚。 " " 她们相识于拍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当时的董璇早已因为拍摄《雪花女神龙》成名已久,但是后期的发现却陷入瓶颈,出现的作品反响平平。 " 而当时的佟丽娅在名气上并不如董璇,之前在各种影视剧中只是重复饰演单调的花瓶角色,直到因为这部《北京爱情故事》走红,同时也与该片的导演陈思诚擦出火花。 " 随后她顺利嫁给了陈思诚,也开启了自己的走红之路,而董璇则在拍摄这部戏的同一年,嫁给了男演员高云翔。 " 日后两位亲如姐妹的“同脸”女星,在感情生活上有着殊途同归的经历。 " 董璇在结婚生女之后,事业更加大不如前,但是其丈夫高云翔的发展却越来越好,陆续参演了《芈月传》,并开始和范爷合拍古装宫廷剧《巴清传》。 但是,到了2018年,随着他踏上澳洲拍摄偶像剧《阿那亚恋情》,随后就卷入了xing侵事件。 " 一年半后,董璇在高云翔陷入事件之后始终为其奔走,最终对方在2020年3月被判罪名不成立,但是董璇却在前一年与之分手。 " 而佟丽娅则在婚后不久就怀孕了,正在她待产之时,其夫陈思诚频繁被拍到夜会不同的神秘女子,但佟丽娅对此始终默默忍受。 " 也是2018年,她与对方在合作拍摄了《远大前程》前程之后,便开始肉眼可见地蜕变了。 去年520当天,陈思诚和佟丽娅双双发文,官宣离婚。 " 5.杨颖vs文咏珊:“嫩模鼻祖”较量多年 作为“嫩模鼻祖”,你没办法去判断,到底杨颖和文咏珊混到现在,谁的名气更大、事业更成功,毕竟她们都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 " 两人相识于微时,彼时的杨颖还是18线小模特,初出茅庐——她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香港,14岁便走上的嫩模的道路。 " 与她同岁的文咏珊则一直被母亲当做“小公主”一样培养,所以一身文艺细胞等待有人慧眼识才。 " 文咏珊也是14岁因为被星探发掘,从此签约了模特,但是在其家庭的影响之下,还是选择先以学业为重。 2008年,两个20岁的少女终于相遇,还一起创建了潮牌“choice”捆绑合作。 " 她们因为十分相像的美丽脸庞,也曾经在港圈掀起一股“嫩模风潮”,但是最终因为影响不佳被许多观众声讨。 不得已之下,杨颖开始寻求别的出路,并于次年结识了彼时的“华谊一哥”黄晓明,两人一拍即合,开始恋爱,杨颖也因此一举成名,资源从天而降。 " 文咏珊则在同一年签约了“天王”黎明的经纪公司,但是发展始终不温不火。 在杨颖逐渐成为新晋的“国民女神”期间,文咏珊则死磕演技,先后因为出演了《赤道》《寒战2》等作品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 2014年,文咏珊与“富三代”吴启楠相恋,五年后获得了一场低调又奢华的古堡婚礼,男方对她恩爱有加,更为难得的是尊重她的事业,允许她重新回到娱乐圈,再次圆自己的表演梦。 " 去年,文咏珊资源大好,先后出演了《唐探3》《天龙八部》《误杀2》等爆款作品,尽管反响一般,但是颜值依旧能打。 " 而杨颖则在文咏珊结婚的同一年开始了自己的婚姻危机,与黄晓明之间频传离婚,随后又被传资源下降。 今年年初,黄、杨两人官宣离婚,但是杨颖目前的资源尚可,不过再和文咏珊对比起来,似乎已经输了。 " 以上5对“撞脸姐妹花”,你觉得哪一对最像,傻傻分不清楚呢? 或者,在你眼里,她们根本就完全不同,只是被强行放在一起对比? 欢迎留言。 以上内容为【扒点半】账号独家原创,抄袭必究! "
李小璐,吕丽萍,傅彪,李晨
HD国语版

二十四城记

主演:吕丽萍,陈冲,赵涛,陈建斌
简介:来源:央视军事 结婚9个月丈夫奔赴战场 一别70余年 妻子无儿无女守候一生 …… 央视军事的报道感动无数网友 登上热搜榜 " 这背后是一群人 为了让英雄不再“无名” 帮烈士寻亲 的不懈努力 结婚9个月丈夫奔赴战场 妻子无儿无女守候70余年 2022年1月11日 临近新春之际 为帮无名烈士“回家” 山东省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寻亲小组踏上旅途 这次他们一共带来了18条线索 确认有直系亲属的烈士有3位 分别在烟台的招远、海阳和牟平 " 烟台海阳朱吴镇上孙家村 孙学通烈士的妻子张淑卿 今年94岁了 时间过去太久了 她只记得丈夫孙学通 离家的日子是六月初五 那天,雨下得很大 他们结婚才刚刚9个月 张淑卿老人说 她一直等,等到现在…… " 孙学通,1929年7月生人 1947年7月参加革命 1948年8月失踪 1958年8月被追为烈士 留下妻子张淑卿一人 无儿无女守候了一辈子 她说: “我要是能看见他真人 我真想掐他两下 为什么留下我自己 我就觉得他对我还挺好的” " 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 告诉张淑卿老人 “在清明节前后 要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 给孙学通烈士立碑 这是政府部门给的慰问金 您拿着” 张淑卿老人却说 “我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 我的心愿是把钱捐给最困难的人” " 从未感受父爱 “快要入土,又看见父亲了……” 烟台招远蚕庄镇彦后村 张兆庆烈士的女儿张辉兰老人 几天也没睡好 她说 “眼看就要入土的人了 又看见父亲了 我一辈子也没得到过父爱” " 张辉兰老人76岁了 她不到3岁的时候 父亲张兆庆就离开了家 前往战场 自此便没了消息 " 当年,张辉兰的叔叔在通讯班 父亲在炮兵班 叔叔说曾在行军休息时遇见她父亲 父亲拿出一块怀表给他 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牺牲了 叔叔说不要 自己也不一定能活着 …… 70多年过去了 张辉兰老人身边 只存留着一张烈士证 这是她想念父亲的唯一寄托 " dna技术助力寻亲 让烈士“有名” 让英雄“回家” 山东省济南市烈士陵园内 有一处“无名烈士”园区 这里安葬着解放济南战役时 牺牲的790名无名烈士 " 1948年9月16日 华东野战军向济南发起攻击 经过8个昼夜的攻坚作战 于9月24日 解放了敌人重兵守备的济南城 取得了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 " 在8天8夜的浴血奋战中 5000多名将士血洒泉城 其中有790位“无名”烈士 安葬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 “帮烈士找到家,圆亲人一个梦” 2021年开始 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利用dna技术 提取了685份“无名”烈士的dna样本 截至目前 一共找到了45位烈士的信息 寻亲之旅的印记 留在了烟台、威海、德州、济宁 等8个地市20多个区县 " 信息不准确、区域规划调整 这些都给寻亲之旅添了不少困难 有些烈士十几岁参军 比较年轻、没有成家 村里人也不是很清楚 掌握的信息少、查找的难度大 需要做大量的对接工作 很多烈属年龄大了 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 都无法确定牺牲亲人的安葬地 …… 但对于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来说 这项”抢救式“的工作不能等 让“无名”烈士变“有名” 帮他们和亲人“团圆” 这趟寻亲之旅,还将继续下去! 网友纷纷向烈士及烈士家属致敬 """""
吕丽萍,陈冲,赵涛,陈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