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m

最新好看的“Liam”的搜索结果推荐

HD中字

地狱捷径

主演:William Bishop,伊薇特·维克斯,罗伯特·艾弗斯,耶奥甘·约翰逊,马尔温·维,Jacques Aubuchon,彼得·鲍德温,理查德·黑尔
简介: "作者:ginger rogers 副标题:my story 出版社:it books 出版年:2008-8-1 20世纪30年代,命运多舛的好莱坞雷电华公司已然在竞争中尽显疲态。 1933年,雷电华公司濒临倒闭最后依靠梅里安·c·库珀merian c. cooper(1893-1973)和欧内斯特·b·舍德萨克ernest b. schoedsack(1893-1979)联手导演的《金刚king kong》(1933)才起死回生。 到了1935年,雷电华公司再次走到破产边缘,这一次,力挽狂澜的是一部充斥娱乐性的歌舞片《礼帽top hat》(1935)。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礼帽》(1935)中的影像 影片的剧情很老套,讲述一名舞者与一名美女互相仰慕,但后者误会前者已有家室,两人在一连串误会中兜兜转转,最后依旧喜结连理,皆大欢喜的故事。 虽然在艺术上本片并无亮点,但这并不妨碍它用一大堆流行元素,把自己打造得流光溢彩。 为了丰富影片层次,片中穿插了大段歌舞表演,插曲《脸对脸cheek to cheek》至就此迅速窜红。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礼帽》(1935)中的影像 不仅在当时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热门歌曲,更是在美国流行史上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 《礼帽》上映后,掀起观影热潮,投资62万美元的影片,最终收益达到惊人的300万。 这个成绩仅次于“电影皇帝”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1901-1960)主演的《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1935),在1935年的票房纪录上排名第二。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礼帽》(1935)中的影像 除此之外,《礼帽》还是雷电华公司三十年代最卖座影片。 而《礼帽》的两位主演是当时在好莱坞享有歌舞片“金童玉女”之称的“一代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1899-1987)和“一代舞后”琴吉·罗杰斯ginger rogers(1911-1995)。 《礼帽》是弗雷德·阿斯泰尔和琴吉·罗杰斯联手合作的第四部歌舞片,他两总共合作了十部歌舞片。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礼帽》(1935)中的影像 提起琴吉·罗杰斯,大多数人立刻就会想到好莱坞黄金年代鼎盛一时的歌舞片。 琴吉·罗杰斯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好莱坞舞后,以至于这样太过于深入人心的形象,使人们忘记了其实琴吉·罗杰斯不仅会跳舞,她还是一名出色的演员。 "2岁时的琴吉·罗杰斯 【童年劫难及其姓名来历】 琴吉·罗杰斯的母亲莱拉·e·罗杰斯lela e. rogers(1890-1977)17岁时结识一位名叫威廉姆·麦克马斯william mcmath的苏格兰青年,彼此相爱,二人于1909年秋在犹他州的盐湖城结婚。 但他们的结合并非幸福。结婚当天莱拉·e·罗杰斯即发现威廉姆·麦克马斯欺騙了她,他们二人不是同龄,威廉姆·麦克马斯比莱拉·e·罗杰斯竟大了12岁。莱拉·e·罗杰斯虽然仍爱着威廉姆·麦克马斯,但心灵深处从此笼罩上一层阴影。 "琴吉·罗杰斯和母亲莱拉·e·罗杰斯(右) 年后,莱拉·e·罗杰斯喜分娩,不幸因难产致婴儿未能成活。不久,莱拉·e·罗杰斯再度怀孕。威廉姆·麦克马斯是个游手好闲的人,竟丢下妻子离家出走。 莱拉·e·罗杰斯于1911年7月迁到密苏里州独立市。为了生计,她怀着9个月的身孕前往桑德公司应征秘书职位,并答应分娩后在8月的第一个星期内就能开始工作。 "电影《天堂的机会chance at heaven》(1933)剧照,琴吉·罗杰斯 影坛一代舞后琴吉·罗杰斯在1911年7月16日凌晨两点平安降临人世,是一个眼珠碧蓝、皮肤白皙、重7磅的女婴。 后来母亲告诉琴吉·罗杰斯说,她一直祈祷着生一个女儿,果然如愿以偿;而且在怀孕后期经常感到女儿的足尖在顽皮的“舞蹈”着。 母亲给可爱的女儿起名为弗吉尼亚。半个月后,莱拉·e·罗杰斯于8月1日如约来到桑德公司报到开始了秘书工作。 "电影《女子精修学校finishing school?》(1934)剧照,琴吉·罗杰斯 由于没人在家里带孩子,莱拉·e·罗杰斯只好每天带着女儿上班,把她放到办公室外的草坪上,用木栏杆围起来,里面铺上毯子,让孩子自己玩耍。母亲透过玻璃窗不时望着小弗吉尼亚。 一天,惊人的事发生了,在围栏里玩的小弗吉尼亚忽然不见了。虽然公司老板和警方四处查找,均无丝毫线索。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良辰美眷having wonderful time?》(1938)中的影像 说是命运也好,说是机缘也行,事情的演变竟如此的富有戏剧性。莱拉·e·罗杰斯一方面在精神上得到科学基督教义的支持和鼓励,使她坚信仁慈的上帝必助她战胜邪恶、找回女儿;另一方面,她也积极地想方设法寻找。 一天,当她由密苏里州追踪到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时,在火车站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出租汽车司机对她说,昨天正有一个男人抱着标致而神情紧张的婴孩乘他的车去附近一个人家。 " 莱拉·e·罗杰斯分析这婴孩就是弗吉尼亚,于是请求司机协助她夺回孩子,司机慨然相允,把莱拉·e·罗杰斯带到那家门口。母亲冲进屋,趁在场人还没弄清发生了什么事,抱出弗吉尼亚,乘原车飞奔而去。 原来,这起劫案的策划制造者正是弗吉尼亚的生父威廉姆·麦克马斯。他原想把孩子劫走后,换个名字,送进一个宗教学校,使莱拉·e·罗杰斯无处找寻。 "电影 《上层世界upperworld》(1934)剧照,琴吉·罗杰斯 两年后,威廉姆·麦克马斯再次企图劫走弗吉尼亚,但被莱拉·e·罗杰斯发现,将他扭送法庭,受到严厉惩处。莱拉·e·罗杰斯最终办妥与威廉姆·麦克马斯的离婚手续,而且以后再没见到他。 1915年莱拉·e·罗杰斯去好莱坞,弗吉尼亚和她不足周岁的小表妹海伦都住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外祖父家中。海伦漂亮可爱,弗吉尼亚把她当做会走路的洋娃娃,很喜欢和小表妹玩。 " 有趣的是,海伦不会发“v”音,而把弗吉尼亚叫成ba-din-da,后来简称din-da,又变成 ginga,最后一直发出琴吉的音。于是,琴吉成为弗吉尼亚的正式名字了。 1918年莱拉·e·罗杰斯参加美国海军陆战队,被派到华盛顿特区,任报纸时事评论员。一次,她偶遇刚刚切除肺叶康复出院的约翰·罗杰斯john rogers。两人情投,坠入情网。 "琴吉·罗杰斯(右)和母亲及继父合影 莱拉·e·罗杰斯并不因约翰·罗杰斯只有半个肺而影响对他的爱恋。 两人终于1920年5月在密苏里州的自由市缔结良缘,然后回到堪萨斯城与家人见面。 约翰·罗杰斯对9岁的琴吉·罗杰斯非常疼爱,视为亲生女儿;琴吉·罗杰斯也非常喜欢约翰·罗杰斯,亦视为亲生父亲。 "《生活》周刊1940年12月9日封面,琴吉·罗杰斯在电影《女人万岁》(1940)中的剧照 在经过了坎坷磨难的童年时光后,这位日后风靡全球的影坛舞后终于从名到姓都完成了脱胎换骨。 【订婚不到半月悔婚】 要知道琴吉·罗杰斯的母亲其剽悍程度比起女儿不遑多让, 她是一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首批女性成员,后来追求个人兴趣到好莱坞做了编剧和剧评人,从高大上的福克斯公司领薪水。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摘星梦难圆stage door》(1937)中的影像 莱拉·e·罗杰斯既有眼光又有策略, 虽然女儿5岁时已参演商业广告, 并利用在她工作的剧院里等她下班的时间学会了舞蹈和歌唱, 但母亲还是不让她过早入行,直至14岁时才"放行"。 充足的前期准备让琴吉·罗杰斯正式亮相后的演艺生涯顺利而持久, 片酬常年高居好莱坞前十, 76岁还依然活跃在百老汇舞台上。 "琴吉·罗杰斯和凯瑟琳·赫本在电影《摘星梦难圆stage door》(1937)中的影像 莱拉·e·罗杰斯除了做编剧,评论电影, 她还开设演艺培训学校,简直是上马能战、下马能治。曾经红极一时的女明星露西尔·鲍尔lucille ball(1911-1989)和贝蒂·格拉布尔betty grable(1916-1973)都是这间学校出来的。 在母亲的护航下,17岁的琴吉·罗杰斯于1928年在百老汇的舞台剧《极速》中获得了一个角色,从而能够和派拉蒙公司签订协约。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活泼的小姐vivacious lady》(1938)中的影像 琴吉·罗杰斯第一次成名,是因为她的婚姻,当时年仅18岁的她和《纽约客》杂志著名编辑哈罗德·罗斯订婚,两人18岁的年龄差距成为当时电影界内的热门话题。 结果订婚不久,琴吉·罗杰斯立马悔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她和演员杰克·佩珀jack pepper(1902-1979)于1929年3月29日结婚,这速战速决的婚姻让很多人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詹姆斯·史都华和琴吉·罗杰斯在电影《活泼的小姐vivacious lady》(1938)中的影像 进入好莱坞后,琴吉·罗杰斯立马凭借自己姣好的面容和歌舞方面的实力,成为歌舞片新星。 值得一提的是,琴吉·罗杰斯的第一次婚姻两年后就分崩瓦解,她于1931年7月11日和杰克·佩珀正式离婚。 " 不过在1930年早期,她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影片中饰演小角色,多数时候都是充当花瓶,直到1933年,她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合作主演了《飞到里约flying down to rio》(1933),这部影片标志着琴吉·罗杰斯在好莱坞电影事业的真正开始。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海上恋舞》(1936)中的影像 要知道《飞到里约》是琴吉·罗杰斯出演的第20部电影,而对于弗雷德·阿斯泰尔而言,这只是他的第2部电影。 "《生活》周刊1938年8月22日封面,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 【六年的黄金搭档】 从1933年到1939年,她与弗雷德·阿斯泰尔合作的九部歌舞片全部大卖特卖,作为黄金搭档,两人一起步入了事业的高峰期。 1933年,好莱坞歌舞片逐渐步入成熟阶段,代表作品主要是《第四十二街42nd street》(1933)和《1933年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3》(1933)。 而这两部电影琴吉·罗杰斯都有参与。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第四十二街》(1933)中的影像 这两部影片都是由华纳兄弟出品,巴斯比·伯克利busby berkeley(1895-1976)为两部影片中奢华的舞蹈担纲设计,他是百老汇音乐剧导演出身,其作品几乎主宰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歌舞片。 尤其是《1933年淘金女郎》讲述了一个不屈而又有些犬儒讽刺的后台故事。一群“淘金”的合唱团女郎琴吉·罗杰斯、琼·布朗德尔joan blondell(1906-1979)等人必须重新寻找工作而展开。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1933年淘金女郎》(1933)中的影像 影片有一种异想天开的基调,而在其中还隐藏了一系列社会经济议题,从失业到卖淫一应俱全。 这些问题作为潜藏的主题与歌舞片应有的“逃避主义”修辞形成对比,提供了充分的社会评论语境。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飞到里约》(1933)中的影像 早期琴吉·罗杰斯主演的电影对其自身的定位始终是模糊的,她既不像性感女郎也不像物质女孩,但她骨子里还是透着一些乐观和狡黠。 于是公司开始试着让她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飞到里约》中合作。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罗贝尔塔roberta》(1935)中的影像 之前不是没有人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合作过,只是没有人比琴吉·罗杰斯更能吃苦,她要与舞王做同样复杂的动作,而且是踩着七分跟的高跟鞋! 弗雷德·阿斯泰尔这样回忆:“每天大量的训练后,琴吉·罗杰斯是唯一没有哭的。”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罗贝尔塔roberta》(1935)中的影像 要知道从1939年的《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1939)和《娃娃从军记babes in arms?》(1939)开始,米高梅在20世纪40年代主宰了歌舞片这一类型。 不过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是属于雷电华的时代,主要是因为它出品了一系列弗雷德·阿斯泰尔和琴吉·罗杰斯合作的影片,尤其是《柳暗花明the gay divorcee》(1934)、《罗贝尔塔roberta》(1935)、《礼帽》、《海上恋舞follow the fleet》(1936)、《摇摆乐时代swing time》(1936)以及《随我婆娑shall we dance》(1937)。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海上恋舞》(1936)中的影像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海上恋舞》(1936)中的影像 虽然这些作品不像巴斯比·伯克利为华纳兄弟掌镜的几部影片一样拥有那么杰出的舞台设计和充满变化的摄影,弗雷德·阿斯泰尔和琴吉·罗杰斯两人的天才和个人魅力却充分弥补了这一点,使影片拥有与众不同的品质,同时也一直受人效仿。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摇摆乐时代》(1936)中的影像 弗雷德·阿斯泰尔那总是充满活力、无拘无束的歌舞主角形象,和搭档琴吉·罗杰斯聪慧有天赋的居家形象完美平衡,而这一对情侣情感发展的歌舞仪式也成为好莱坞20世纪30年代末歌舞片的拍摄传统。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摇摆乐时代》(1936)中的影像 固然弗雷德·阿斯泰尔和琴吉·罗杰斯的角色设置及情感桥段可以被模仿,他们两个人却是无法替代的明星。 明星气质最为重要,因为歌舞片是和明星制度关系最紧密的一种类型。其实对于任何一种影片程式来说,演员都是一种具象化的象征,代表了特定的价值、态度和行为。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随我婆娑》(1937)中的影像 但是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1899-1957)饰演的侦探,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1899-1986)和爱德华·罗宾逊edward g. robinson(1893-1973)饰演的黑帮分子、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1904-1986)和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2003)饰演的神经喜剧情侣,甚至连约翰·韦恩john wayne(1907-1979)饰演的西部英雄都不像歌舞片演员那样要承载如此重要的内在意义,尤其是像弗雷德·阿斯泰尔、琴吉·罗杰斯、金·凯利gene kelly(1912-1996)以及朱迪·嘉伦judy garland(1922-1969)这四大歌舞巨星,他们都能唱能跳。 " 演员的性格魅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原因当然是影片中涉及的剧情和表演范围越来越广,对歌舞演员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琴吉·罗杰斯曾出演过四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为国家电影登记处的电影,而这四部电影均是她早期的歌舞片,它们“在文化、历史或美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十二街》、《1933年淘金女郎》、《礼帽》和《摇摆乐时代》。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海上恋舞》(1936)中的影像 "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影《海上恋舞》(1936)中的影像 【片酬最高的女影星】 琴吉·罗杰斯不光只是会跳舞,离开弗雷德·阿斯泰尔之后,她的演技大爆发,1940年就凭故事片《女人万岁kitty foyle》(1940)获得了1941年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后的桂冠。 《女人万岁》讲述的是关于女性选择的问题,琴吉·罗杰斯在影片中所饰演的主人公凯蒂所面临的选择是:你究竟是选择一个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女人万岁》(1940)中的影像 当然,凯蒂最后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抛开过去,与深爱自己的男人结婚。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女人万岁》算不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情节有些类似于电视中上演的肥皂剧。 "琴吉·罗杰斯在电影《女人万岁》(1940)中的影像 不可否认的是,改变戏路的琴吉·罗杰斯在影片中的表演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一生一直让她津津乐道的就是当年她打败了和她同时获得提名的凯瑟琳·赫本的《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蓓蒂·戴维斯bette davis(1908-1989)的《香笺泪the letter?》(1940)、琼·芳登joan fontaine(1917-2013)的《蝴蝶梦rebecca?》(1940)和玛莎·斯考特martha scott(1912-2003)的《小城月夜our town》(1940)。 "琴吉·罗杰斯在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现场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942年琴吉·罗杰斯终于荣登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影星宝座。 但是有很多人希望她能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再度合作,毕竟他两在银幕上的合作是没人超越的,尽管弗雷德·阿斯泰尔在银幕上换过几个舞伴,但都不如他和琴吉·罗杰斯那么舒服。 "电影《金偻帝后》(1949)宣传照,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 不过毕竟岁月不饶人,1949年,在与弗雷德·阿斯泰尔终于重逢在《金偻帝后the barkleys of broadway》(1949)中,这是他两合作的第十部作品,也是最后一部,38岁的她已经从“灵巧的小姑娘”变成了“健硕的老女人”。 "1967年琴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在电视上重新合体 琴吉·罗杰斯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与弗雷德·阿斯泰尔在银幕上的合作非常默契,而且合作关系非常友好,但她和弗雷德·阿斯泰尔从来都不是银幕下的知心朋友,“我们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兴趣。我们只是电影里的一对。” "作者:sheridan morley副标题:the life of ginger rogers出版社:st martins pr出版年:1995-12 在1976年,英国电视台采访人迈克尔·帕金森michael parkinson问弗雷德·阿斯泰尔,他最喜欢的舞伴是谁,弗雷德·阿斯泰尔回答说:,“对不起,我必须说是琴吉·罗杰斯。你知道我有过很多银幕舞伴,但合作好不好你是在银幕上无法知道的……我只想向琴吉·罗杰斯致敬,因为我们一起拍了那么多电影,相信我,拥有那个女孩绝对很值得……她的表现真的太棒了!”。 "电影《活泼的小姐vivacious lady》(1938)片场,詹姆斯·史都华和琴吉·罗杰斯,他两曾有过恋情 【结过5次婚无子女】 对于琴吉·罗杰斯来说,虽然她一直是相信爱情,勇敢寻找真爱的女人,然而她一生都没有找到在生活中能够跟她像弗雷德·阿斯泰尔那样配合的如此默契的男人。 可见爱情这个问题,实在是比舞蹈要复杂得多。她一生结过5次婚,无子女。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她只有18岁。 "琴吉·罗杰斯与第二任丈夫卢·艾尔斯lew ayres结婚时合影 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她一生都向往着爱情和家庭生活,然而她没有找到。她的丈夫一个比一个年纪小。 她的第4个丈夫甚至比她整整小了16岁。作为一个旁观者,人们理所当然的会怀疑这些当时是职业或者非职业青年男演员追求琴吉·罗杰斯的动机。 "琴吉·罗杰斯与第二任丈夫卢·艾尔斯 然而琴吉·罗杰斯则无疑是一个相信美好爱情并且肯为止奋不顾身的女子。对于爱情,她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互相凝望着的,他们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的。 "琴吉·罗杰斯和第四任丈夫雅克·贝格拉克jacques bergerac于1953年2月7日结婚 她的5次婚姻都持续了不到10年。她最长的婚姻是她与威廉姆·马歇尔william marshall(1917-1994)的最后一次婚姻,婚姻持续了八年。她从未有过孩子。 "这是琴吉·罗杰斯第五任丈夫威廉姆·马歇尔,他两1961年3月16日结婚 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琴吉·罗杰斯在银幕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日渐势弱,她逐渐把自己的工作转到百老汇的舞台,作为保守的共和党人,她的所作所为就远不如银幕上那么可爱了。  "68岁的琴吉·罗杰斯在电视台接受采访时的影像 事实证明,她与母亲莱拉·e·罗杰斯的亲密关系是永恒的。琴吉·罗杰斯去世后埋葬在奥克伍德公墓,此公墓也正是弗雷德·阿斯泰尔的坟茔所在地。琴吉·罗杰斯与她的母亲合葬,她们共用一个简单的墓碑,上面刻了两朵玫瑰。 " 索菲娅·罗兰再获最佳女演员奖,如今88岁有两大憾事未能如愿 前花心男友为她自杀,名声遭诋毁,导致事业低迷,生活却幸福 连续十年赢得“票房皇后”的美誉,她改变了奥斯卡的投票程序 童年被父亲家暴,曾恋大28岁的导演,61岁的"苔丝"仍渴望爱情 她在好莱坞大胆转型,从演员到导演都很成功,和老公结婚12年
William Bishop,伊薇..
HD中字

恶魔玩具:小丑盒袭击

主演:Taylor Abigail Rice,Sean Ramey,Carson Polish
简介:A young orphaned girl without the ability of speech finds that she has been gifted with the notorious Jack in the Box from the Demonic Toys.
Taylor Abigail Ri..
HD中字

金丝雀谋杀案

主演:William Powell,Louise Brooks,Jean Arthur
简介:"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中的影像 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曾专为早古的一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die büchse der pandora》(1929)写过一篇评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从银幕上认识一颦一笑的露易丝·布鲁克斯louise brooks(1906-1985),但瞬间过后仿佛感觉银幕从未横亘在之间;她的出现让我们忘掉电影本身的魔魅,邀请我们自愿与她本人一起疯癫。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迷失少女日记》(1929)中的影像 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亨利·朗格卢瓦henri langlois(1914-1977)也曾发出感叹:“没有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1905-1990)!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1901-1992)!只有露易丝·布鲁克斯!” 这位露易丝·布鲁克斯是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默片时代最具传奇性的女星之一。关于她的传闻数之不尽,尤其是她的性取向。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金丝雀谋杀案the canary murder case 》(1929)中的影像 她以在20世纪20年代的默片中轻松自如地扮演放荡堕落角色而闻名,她是默片时期最妖艳最有灵气的女孩,还凭借标志性的波波头和直直的眉毛,作为那个时代与时尚的缩影,同时她也是一位公然在性方面和其社会属性上较劲的女星,这样的做派,自然不受好莱坞的待见。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欧洲小姐》(1930)中的影像 【“地狱之猫”寻找机遇】 露易丝·布鲁克斯1906年11月14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和谐的美国家庭——她的母亲是一位缺少性感,令男人提不起兴趣的平庸妇女,她的父亲则以娘娘腔远近闻名。 在他93岁高龄时,言谈举止还跟小姑娘似的。她在这点上很随她的父亲,她对性的好奇不久就给她带来了麻烦。 "12岁时的露易丝·布鲁克斯 "13岁时的露易丝·布鲁克斯 在她9岁那年,她遭到了一个45岁的油漆匠的性骚扰。14岁时,她就委身于一位为她拍摄人体照的摄影艺术家。 15岁时,她参加了一家现代舞剧团,并同剧团里的宣传员打得火热,这位宣传员亲昵地称她为“地狱之猫”。 不久之后,传闻四起,没过多久,她便神秘地消失了。 "1924年露易丝·布鲁克斯在乔治·怀特的斯堪德尔斯剧团 她来到了百老汇,出现在乔治·怀特george white的斯堪德尔斯剧团中,如同后来闻名的齐格菲尔德歌舞团一样,这里的姑娘们以衣着暴露而闻名。 露易丝·布鲁克斯不久就吸引了许多戏剧导演的注意,并且她还参加了乔治·怀特为剧团中的姑娘们有机会结识有钱人而举办的舞会。 "露易丝·布鲁克斯拍摄于1925年 “1924年,在纽约市,成群的标致女郎接到邀请参加为金融界和政界的大人物们举行的舞会,”路易斯·布鲁克斯在后来的传记中写道。 “我们事先受过良好的培训,要求我们要绝对地自重——以免这些大人物们受到新闻媒介的骚扰和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讹诈。我们被警告说不要随随便便地同舞会上的某个男人上床。但是,如果我们那样做的话.....你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得到。”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中的影像 【成为查理·卓别林的情人】 无论台上台下,露易丝·布鲁克斯总是给人一种“衣不蔽体”的感觉。比方说,她的一条裙子本来就是裸背的,在前面还有一条狭长的开口从颈部直达肚脐。 她后来回忆道:“当我坐在酒店或夜总会的吧台旁,总能感到男人赤裸裸的目光围着我转来转去。” 露易丝·布鲁克斯过于暴露的着装和有失体面的行为遭到了阿尔冈昆的指责。最终她悄悄离开了斯堪德尔斯剧团。 "1925年露易丝·布鲁克斯在齐格菲尔德歌舞团 之后她加入新成立的齐格菲尔德歌舞团,由于露易丝·布鲁克斯的花边新闻太多,小佛罗伦斯·齐格菲尔德florenz ziegfeld jr. (1867-1932)认为不值得花高价请这样一位被桃色丑闻笼罩的女孩。 剧作家汤斯德·马丁建议她去别的地方试试运气,并把她推荐给正在长岛拍戏的著名制片人杰西·拉斯基jesse l. lasky(1880-1958)。 "电影《美利坚的维纳斯》(1926)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美利坚的维纳斯》(1926)中的影像 在面试过程中,杰西·拉斯基问她:“你凭什么认为你可以在银幕上征服观众?” 她脱掉外套,向他展现了自己无可挑剔的身体。杰西·拉斯基同她签了合同。 她主演的第一部影片《美利坚的维纳斯the american venus》(1926),是以竞选美国小姐的壮观场面为背景摄制的,这部影片为那些意欲在银幕之上一展青春的姑娘们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同时也使露易丝·布鲁克斯以性感明星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美利坚的维纳斯》(1926)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和福特·斯特林ford sterling 在好莱坞,对露易丝·布鲁克斯而言最具非凡意义的事件是她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1889-1977),并与之来往达三个月之久。 露易丝·布鲁克斯回忆道:“他是一位老练的情人,对女孩子们很感兴趣,尽管当时他被丽塔·格雷lita grey(1908-1995)缠住了,但他深信凭借自己导演的地位及有能力捧红任何一位新人的本领是不难吸引小姑娘的。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中的影像 【切换中的结婚和离婚】 1926年,露易丝·布鲁克斯与华纳公司签约出演《古老的战争游戏it's the old army game》(1926)一片时,该片已婚导演a·爱德华·萨瑟兰a. edward sutherland(1895-1973)深深地爱上了她。 合作期间a·爱德华·萨瑟兰便迫不及待地向她求婚,但露易丝·布鲁克斯还是接受了他的求婚。 "导演a·爱德华·萨瑟兰 然而,就在他们筹备婚姻的时间里,她却爱上了24岁的男演员威廉姆·考利尔william collier jr.(1902-1987)。 在《只是另一个金发女郎just another blonde》(1926)一片中,威廉姆·考利尔是她的搭档,被露易丝·布鲁克斯称为“惟一令我动心的男演员”。 "电影《只是另一个金发女郎》(1926)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和威廉姆·考利尔 尽管威廉姆·考利尔当时还同另一位默片女影星康斯坦斯·贝内特constance bennett(1904-1965)保持着关系,但当他同露易丝·布鲁克斯一起联袂主演《只是另一个金发女郎》一片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把老情人抛在一边。 在拍摄时,露易丝·布鲁克斯和威廉姆·考利尔简直是如胶似漆,面对摄像机镜头,他们毫无羞涩地做着各种热情的动作。 "威廉姆·考利尔 a·爱德华·萨瑟兰对露易丝·布鲁克斯和威廉姆·考利尔的关系一无所知。 当时他正在加利福尼亚海滨拍片,他飞回纽约同她举行了婚礼。蜜月仅有两天时间,然后a·爱德华·萨瑟兰便飞回加州。 如释重负的露易丝·布鲁克斯继续肆无忌惮地从事她的不忠行为。她的下一部片子叫做《爱上他们,离开他们love 'em and leave 'em》(1926)。 "电影《爱上他们,离开他们》(1926)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和dorothy mathews 由于工作需要,露易丝·布鲁克斯同他的丈夫长期两地分居。但并不意味着她的私生活就很单调。 她与佩吉·菲尔思page firth、葛丽泰·嘉宝等人关系密切,在夜晚经常与她们混在一起。 后来她将葛丽泰·嘉宝描述为非常具有阳刚气,而且是一个“迷人和温柔的情人”。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生活的乞丐beggars of life》(1928)中的影像 尽管如此,她认为自己既不是同性恋也不是双性恋。 露易丝·布鲁克斯与杰克·碧克馥jack pickford(1895-1933)的一夜风流被声名狼藉的长舌妇帕比·莱德诺撞见了。 第二天早晨,好莱坞的每个人——包括a·爱德华·萨瑟兰以及杰克·碧克馥当时的第二任妻子玛丽莲·米勒marilyn miller(1898-1936)——都知道了这件事。 "杰克·碧克馥 a·爱德华·萨瑟兰抱怨说对露易丝·布鲁克斯的不忠行为,他无能为力,只能求助于精神病医生的开导。 就在此时,露易丝·布鲁克斯要求与他协议离婚。a·爱德华·萨瑟兰气得想要自杀但最终活了下来。 她临走前扔下一句话:“不妨多参加几次舞会,再找几个漂亮妞儿,这样或许对你有所帮助。”然后她便投人到了导演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1891-1975)的怀抱。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迷失少女日记》(1929)中的影像 【露露的最佳诠释者】 露易丝·布鲁克斯主演影片的票房收入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她本人的名声却因“不可靠”及“难于与之共处”而逐步下降。 她在默片时代崭露头角. 但以情色电影为主。她从没饰演过好女人. 她塑造的角色坏得坦荡无邪. 是无声电影时代当之无愧的大众情人。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金丝雀谋杀案the canary murder case 》(1929)中的影像 当她与派拉蒙公司合同期满时,恰逢有声电影悄然兴起,同时全国正处于广泛的经济萧条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演员们的日子也愈发难过。 一天,派拉蒙公司老板本·斯尔伯格b. p. schulberg(1892–1957)找到露易丝·布鲁克斯对她说,如果她肯接受每周750美元薪金的话——这一薪金只有当时好莱坞另一位著名女影星克拉拉·鲍clara bow(1905-1965)收入的十分之一,那么她可以继续留在公司里。 "电影《生活的乞丐》(1928)宣传照,露易丝·布鲁克斯 她对此不屑一顾地说:“这点钱还是留给你自己做点儿什么吧。” 她已经接受德国表现主义导演g·w·帕布斯特georg wilhelm pabst(1885-1967)的邀请前往柏林出演,《潘多拉的魔盒》一片,他提供的薪金是每周1000美元。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中的影像 露易丝·布鲁克斯并非第一位来欧洲寻求发展的好莱坞影星,在她之前,另一位美国姑娘乔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1906-1975)在《巧克力少年》一片已让欧洲观众领略到美国姑娘的风采。 导演g·w·帕布斯特当时为寻找主演露露这一角色的合适人选,耗时两年时间,筛选过1600名应试者,但无一中选。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中的影像 导演甚至拒绝了玛琳·黛德丽的毛遂自荐,也未相中葛丽泰·嘉宝,尽管葛丽泰·嘉宝在1921年已崭露头角。 后来,玛琳·黛德丽成为超级巨星后,还对此事无法释怀:“当年g·w·帕布斯特完全可以请我演露露,但是他却找了露易丝·布鲁克斯。” "电影《港口女郎》(1928)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和维克托·麦克拉格伦victor mclaglen 当g·w·帕布斯特看到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1896-1977)执导的影片《港口女郎a girl in every port》(1928)中,由露易丝·布鲁克斯扮演的女主角那种性感风骚的形象时,他知道他已经找到了他的露露。 在电影摄制过程中,有很多男女主角亲密的场面都是由g·w·帕布斯特一个人亲自动手拍摄的。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中的影像 在《潘朵拉的盒子》中,比利时女演员艾利斯·罗伯兹alice roberts(1906-1985)扮演的女伯爵试图和露露亲热,这是电影史上首次公开亮相的女同性恋场景,比1931年的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穿制服的女孩m?dchen in uniform》(1931)要早两年。 "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和艾利斯·罗伯兹 然而,该片的最终审核遇到了麻烦。尽管这部片子是在法国进行最后审核的,可是由于该片公开描写的很多场景让人感到过于成人化,结果,三分之一以上的镜头被剪掉了。 该片最后在美国公映时,如预期所料,这部片子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迷失少女日记》(1929)中的影像 【23岁就失去了工作】 露易丝·布鲁克斯一回到好莱坞,派拉蒙公司老板本·斯尔伯格便出价一万美金要求她将无声电影时代她主演过的影片重新拍摄一遍并配上声音,她一口回绝了。 做为报复,本·斯尔伯格四处散布谣言说露易丝·布鲁克斯的声音不适合配音。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迷失少女日记》(1929)中的影像 露易丝·布鲁克斯再次回到欧洲,准备参加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1898-1981)编剧的影片《欧洲小姐prix de beauté》(1930),然而,她到达巴黎后才发现该片还未获得拍摄许可证。 不久,露易丝·布鲁克斯又看上了一半是英国,一半是瑞典血统的男孩埃斯克摩。 "电影《欧洲小姐》(1930)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 尽管如此,导演g·w·帕布斯特还是请她主演下一部影片《迷失少女日记tagebuch einer verlorenen》(1929)。 在《迷失女孩的日记》这部影片中,露易丝·布鲁克斯扮演一位神女,在一家少年教养院院长的教导下,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家教养院的院长实际上是一位性情忧郁的女同性恋者,这一角色由瓦勒斯卡·格特valeska gert(1892-1978)主演。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迷失少女日记》(1929)中的影像 在实际生活当中,露易丝·布鲁克斯和瓦勒斯卡·格特也开始成双成对地出入于同性恋者俱乐部,这使g·w·帕布斯特大为恼火。 这部片子在审核过程中同样被剪去许多暴露镜头,同时该片也未引起评论界和大众的注意,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对无声电影已丝毫提不起兴趣了。本片甚至没有在美国公映。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迷失少女日记》(1929)中的影像 虽然露易丝·布鲁克斯后来如愿以偿地主演了《欧洲小姐》一片,但是也遭到了类似的冷落。 被好莱坞拒之门外,又不会说德语和法语,在有声电影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时代里,露易丝·布鲁克斯还能做点儿什么呢?她根本找不到工作。 走投无路之下,她只好再次回到美国。尽管她年仅23岁,尽管她依旧美丽迷人,但她再也不能在影片中担任主角了。 "电影《欧洲小姐》(1930)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和georges charlia 【离开好莱坞转战其他行业】 有人看到露易丝·布鲁克斯又去找前夫a·爱德华·萨瑟兰,甚至有传闻他们有可能复婚。 但不久,又有人看到她与许多人鬼混在一起,这群人中,男的、女的都有。 其中一个人叫保罗·博恩paul bern(1889–1932),他在与珍·哈露jean harlow(1911-1937)婚后不久突然自杀了。 "珍·哈露和保罗·博恩 最后,露易丝·布鲁克斯本来可以有机会与哥伦比亚公司签约的,但却因为拒绝与公司老板哈里·考恩harry cohn(1891-1958)睡觉而丧失了最后的希望。 她眼睁睁地坐在哈里·考恩办公室外,看其他的女孩往来穿梭于哈里·考恩的办公室,得到角色后欣然离去。 "哈里·考恩 露易丝·布鲁克斯的朋友这样评价她:她的麻烦在于,她虽已经堕落到可以和好莱坞里的每个人乱搞,但还未堕落到和世界上所有的人乱搞的地步。 她拒绝在影片中扮演那些一闪而逝的小角色。后来,她终于在罗斯科·阿巴克尔roscoe 'fatty' arbuckle(1887-1933)制作的影片中得到一个角色。 "罗斯科·阿巴克尔 其实与罗斯科·阿巴克尔合作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没过多久她便感到身心憔悴。 1932年,她破产了,依靠乔治·马歇尔的资助维持度日。 绝望之中,为挽回颓势,她又求助于芝加哥有名的花花公子威廉·迪林·戴维斯william deering davis并同他于1933年10月10日结婚。 "露易丝·布鲁克斯宣传照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他俩的婚姻在两人合开的第一家俱乐部经营失败后不到一周时间里便宣告结束了。 “我憎恨婚姻。”露易丝·布鲁克斯说,他们两人以后再也没见过面。从此她再也没踏进婚姻的殿堂了。 "电影《黄金劫案》(1938)剧照,露易丝·布鲁克斯 露易丝·布鲁克斯最后一次在银幕上露面是在《黄金劫案overland stage raiders》(1938)中,之后她离开了好莱坞,回了老家。 但在老家没呆多久,就受不了周围人的眼光,回了纽约。在这期间,她曾经做过电台演员,八卦专栏作家,销售小姐,甚至还做过交际花。 "电影《黄金劫案》(1938)宣传照,后排左一约翰·韦恩john wayne,左二露易丝·布鲁克斯 【在自传中指出行业黑幕】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默默无闻中生活了很多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她剩下的电影被重新发现,赢得了极大的赞誉。她作为伟大的女演员和电影美女之一的地位一直延续到今天。 "露易丝·布鲁克斯和詹姆斯·卡德 1956年,她被纽约“东方人电影中心馆”馆长詹姆斯·卡德james card说服开始撰写回忆录,成就了她后来风靡世界的《露露在好莱坞lulu in hollywood》一书。 "作者:louise brooks 副标题:expanded edition 出版社: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出版年: 1957年 詹姆斯·卡德努力的为露易丝·布鲁克斯重新竖立大明星的地位,在馆内不断放映她的电影。 外界传言俩人一定结婚,但是詹姆斯·卡德不愿离开自己的妻子,最终他与露易丝·布鲁克斯分手。 "1958年2月法国《正片》杂志封面,露易丝·布鲁克斯 而露易丝·布鲁克斯本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未感觉后悔,“我骑马、唱歌、跳舞,甚至烹饪都一败涂地!作为妻子、情人、荡妇或是朋友也都谈不上成功,可是我从不用‘未曾尝试’作为借口来逃避,以上每一件事,我都全心全意试过。”她在自传里如是说。 "露易丝·布鲁克斯1976年接受采访时的影像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露露在好莱坞》一书中道破了自己曾经糜烂的性生活和电影行业的放荡与堕落。 "左:丽莎·明奈利liza minnelli在电影《歌厅》中cos露易丝·布鲁克斯的造型 "乌玛·瑟曼在《低俗小说》中的经典扮相正是对露易丝·布鲁克斯的致敬 后来,露易丝·布鲁克斯只是偶尔作为时尚符号被提及,但她那时尚的发型不断被后辈们复制重现,如乌玛·瑟曼uma thurman、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鲁妮·玛拉rooney mara等身上都可见到,显然这些造型来源于露易丝·布鲁克斯。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她是好莱坞所有女明星中最性感的一位。露易丝·布鲁克斯1985年死于心脏病发作,终年79岁。 "露易丝·布鲁克斯在电影《潘多拉的魔盒》(1929)中的影像 敢于挑战男性权威的琼·克劳馥,为了成功饱尝人生的艰辛 中性先锋玛琳·黛德丽:不为公众、不为时尚,更不为男人 演活居里夫人的葛丽亚·嘉逊,35岁才拍片,40岁成米高梅女皇 两个嘉宝:发生在好莱坞的一出乌龙悲剧,其中一个活到100岁 "好莱坞舞后"被生父绑架两次,五次婚姻都失败,身后与母亲合葬
William Powell,Lo..
HD中字

格林家杀人事件

主演:William Powell,Florence Eldridge,Ullrich Haupt
简介:密室推理——在大部分推理迷眼中,这四个字能完美概括他们喜欢推理小说的原因:神秘的气氛、浪漫的主题、严谨的结论,以及敢于创新的魄力。 几乎所有推理作家也都有撰写密室诡计的梦想,即便很多时候并无现实可行性,但一旦有前人没有写过的密室诡计闯进脑海,便会迫不及待写出来。而原本就已经元素饱满、结构丰富的推理小说,很多推理作家也总想在里面加上哪怕一个尚算合格的密室诡计,好像这样一来,自己写的这本“本格推理小说”,才算完整,才算名正言顺。 可以说,密室推理就是推理小说界的明珠,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能让写作技巧、人物情感、诡计可行性等暂时让位。在近两百年的推理史中,诞生了大量优秀的密室推理作品和作家,但这些作品和作家,归根结底,统统绕不开一个叫做约翰·迪克森·卡尔的人。 换句话说,所有的密室诡计,不是在有意模仿卡尔,就是在试图超越卡尔。而后者寥寥无几,但凡能做到,就是经典名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密室之王”约翰·迪克森·卡尔,看他如何凭借“密室”这一种武器,写到极致,成为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齐名的“黄金时代三巨头”。 长篇推理的黄金时代 在卡尔正式登场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他所处的时期。 我们常说推理史有过一次“黄金时代”,也就是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个时期是推理小说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侦探遍地走,神作天天有,而这一时期更为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欧美推理长篇黄金时期”。 1920年之前,推理小说已经发展出短篇的黄金时代,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和杰克·福翠尔的“思考机器”凡杜森都是短篇时代的经典侦探形象,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侦探当然还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短篇黄金时代催生大量推理小说爱好者,也影响很多日后即将大展拳脚的推理作家。 市场繁荣之后,短篇推理小说“一个故事一个诡计”的模式很难再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他们的审美在提高,要求也在改变,于是,长篇推理应运而生。192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版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从此叩开长篇推理时代的大门。此后几年间,阿加莎和一群长篇推理的先驱以每年出版数本的平均速度来巩固推理长篇的地位,阿加莎本人也在这一时期做了大量风格变化上的尝试,如《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是彻底放弃“冒险元素”的本格作品,而《褐衣男子》、《七面钟之谜》等作品又回到当年流行的谍战冒险领域,期间,除了长篇推理,她也同时创作数量惊人的短篇,这些都是黄金时代刚刚开始时期作品风格标志。 当然,长篇推理小说的魅力和规则也在这一过程中迅速确立,1928年,同样颇具地位的推理作家范达因出版了《格林家杀人事件》,同时正在撰写《主教杀人事件》,这两本作品将是他整个职业生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因此此时的范达因自信满满,对外发表了撰写长篇推理小说应该遵守的20条规则,即“侦探小说20守则”。 " 《格林家杀人事件》(1929)海报。 如今我们回头看这二十条规则,每一条都被打破了,但不能因此就否认他的价值,在那个时代,这种强调规则的做法和推理小说独特的游戏性非常契合,就像现在我们经常科普这本书是“社会派”,这本书是“本格派”,其实好书不管流派,也不应有所谓的写作规则,只不过对于一个大众认知度还不够的文学类型来说,这样的基础教育和风格宣传是必要的。 于是,自1920年开始,经过一些作家的不懈努力,推理小说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类型正式确立了。如果说1920年是叩开黄金时代大门的一年,那么十年后的1930年,属于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彻底来临了。几乎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大半经典欧美经典推理作品,都诞生于1930年至1950年这短短二十年内。 首先是作品数量的大幅增加。当时美国有本杂志叫《书评文摘》,类似于咱们的《新京报书评周刊》,上面专刊刊载一些针对书籍、文化的评论性文章。有人对《书评文摘》的犯罪小说数量做了一个有趣的统计,发现1914年时,针对侦探小说的评论文章不超过12本,到了1925年,黄金时代初期,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97本。1937年,黄金时代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数字变成了217本。 当然,这个数字并不代表实际的推理小说出版数量,不过如果以十年为线,我们将黄金时代分割成“黄金时代前”、“黄金时代始”和“黄金时代中”,可以很明显看出无论是推理小说的出版数量,还是大众的讨论度,都是翻好几倍在增加的。 1930年之后,推理小说数量与质量的大爆发,很大的功劳要归于三个人,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此时已经来到创作巅峰,塑造了笔下另外一位经典侦探形象马普尔小姐,除此之外,有两位新人作家出道,他们一个是逻辑之王奎因,另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密室之王约翰·迪克森·卡尔。 "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1990)中的侦探波洛。 解释奇迹之人 1906年,约翰·迪克森·卡尔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他的父亲是一名众议院q议员。受到父亲的影响,卡尔小时候就对社会案件及法律庭审非常感兴趣,并且很早就展示出过人的写作热情。11岁时,卡尔就已经可以独立撰写法庭庭审的报道。 这些从小就耳濡目染和不断练习的基础知识,之后也将被他运用到推理小说的创作中去,如《燃烧的法庭》目录就分为指控、证据、辩论、总结、定论五章,将法庭审理和推理小说的主线剧情紧密结合,《犹大之窗》中,卡尔更是将侦探进行最终推理揭晓罪犯的舞台直接设置到了法庭上,这本书是卡尔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读者除了能在其中欣赏到极为精妙的密室诡计,也可以领略法庭舌战是如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卡尔在1925年进入哈维佛学院,入学后第二年,他就在校刊上发表自己撰写的小说和诗歌。毕业后,卡尔离开美国,到巴黎大学深造,但在留学过程中,他依然在哈维佛杂志上连载自己的小说。 " 约翰·迪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1906年11月30日—1977年2月27日),美国推理小说家。卡尔是推理小说黄金时期一位重要作家,和阿加莎·克里斯蒂、艾勒里·奎因并称“黄金时期三巨头”。 到了1930年,这个推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卡尔将他在大学杂志上连载的小说修改后正式出版,这本名为《夜行》的小说,标志着密室之王和黄金时代正式来临。 《夜行》作为卡尔的出道作,并不是他所有作品当中最好的,但在当时依然引起了轰动,出版两个月之内就加印七次,卡尔凭借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已经在推理文坛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卡尔就借主人公侦探贝克林之口,阐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凶手没有藏起来……没有暗门,你可以站在任何一扇门里检查一下是否与邻近房间完全隔离。掀开地板或天花板,你只会看到邻近房间的地板或天花板……简而言之,没有秘密通道,凶手也没有隐藏在房间的任何地方,他不可能从窗户出去,也不可能从客厅大门出去……但是凶手却是在那里杀了人,这个案件里,我们最清楚的就是死者并非自杀。” ——这就是卡尔从出道一开始就贯彻始终的风格:硬碰硬的密室之谜。仿佛奇迹一般的谜团,而唯一能解释这一奇迹的,就是卡尔本人。 " 《夜行》英文版书封。 除了密室诡计之外,卡尔的写作风格也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文笔是当时惊悚小说领域很受欢迎的“哥特风”。 推理小说的鼻祖埃伦·坡也是哥特恐怖小说的高手,不过与坡崇尚的“效果统一”理论相比,卡尔更像是在“利用”哥特。因为小说的最核心谜团是看似无解的密室,为了营造这种不可思议的气氛,于是卡尔采用了最搭配、也是广受欢迎的这一风格。 卡尔的哥特风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象表达和环境描写上。意象上,女巫、墓地、棺材、传说……这些都是卡尔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元素,并且总能配合密室的谜面写出最合适的意象,在谜底尚未揭晓之前,读者会一直被不知名恐怖所支配。而环境描写上,卡尔将故事的舞台设置在荒郊野外和月黑风高之夜,他本身是美国人,但为了更好地营造这种哥特风,他的故事总是发生在英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误以为卡尔是一个英国作家的原因。 不过在1932年,卡尔和一位英国女子坠入爱河,婚后便定居于英国,从此沉底成为了“英式推理作家”。英式推理作家和美式推理作家,在当时最大的区别就是英国作家更偏向谜团的浪漫、继承最原本的推理小说旨趣,而美国作家则逐渐偏向犯罪、冷硬等更为现代的风格。 1936年,卡尔加入了英国侦探俱乐部,他也是这个俱乐部中仅有的两位海外成员之一。 密室讲义 卡尔真正意义上成为推理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在1933年,那一年,他出版了新作《女巫角》,除了将之前就确定的哥特风格、奇迹一般的密室诡计更加升级之外,还推出了全新的侦探形象——菲尔博士。 菲尔博士是一个胖乎乎的学者,抽海泡石烟斗,有夸张的强盗式胡子,他的原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卡尔崇拜的推理前辈切斯特顿。 切斯特顿作为短篇时代最具有声望的作家之一,创作的布朗神父系列中贡献了无数新颖的诡计,相较于其他作家,切斯特顿的重诡计和气氛渲染的风格显然更对卡尔的胃口。 一年后,卡尔以卡特·迪克森为笔名出版《瘟疫庄谋杀案》,再次推出崭新侦探角色:亨利·梅利维尔,这是一名律师兼医生,多重精英身份彰显他博学多才,《犹大之窗》的精彩法庭推理正是为了律师身份量身定做。 尽管梅利维尔在聪明才智上不输菲尔博士,也是多本名作的主角,但说起卡尔最具代表性的侦探,依然是菲尔博士,有一个原因至关重要:卡尔将他最重要的“密室讲义”交给了菲尔博士发表。 1935年,推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三口棺材》出版,在这本书的第17章,卡尔用整整一个章节借菲尔博士之口发表了经典的“密室讲义”,讲义中总结了几乎所有密室诡计的原理,并且细致地分门别类。这一章单独拎出来,也是永不会过时的单一诡计类型集成与研究。 就是这样一份把卡尔所能想到的密室创作思路全部囊括的讲义,约等于把密室推理的创作难度直接提升至了究极难度,当然,作为专供密室推理的创作者,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卡尔本人。但卡尔不仅在《三口棺材》之后的内容中漂亮地给出了新颖的解答,而且在之后的作品中也总能给出高质量的解答。这种给自己上难度,给同行上难度,但总能完美解决的热血与天赋,我认为是卡尔作为推理小说狂热爱好者和推理史上留名作家的重要基石。 " 《三口棺材》,约翰·迪克森·卡尔著,辛可加译,新星出版社2019年3月。 《三口棺材》直接将卡尔推上了大师的地位,之后也有不少密室爱好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致敬、讨论他的“密室讲义”,直到今天,对这段近百年前文字的讨论依然在持续着。如克莱顿·劳森,作为卡尔同时代的诡计大师,他本人就和卡尔进行过推理比赛,针对胶带密室这一限定主题创作,分别留下了名篇,在劳森的作品中,就引用过“密室讲义”,并且进行了自己的增补。上一期专栏介绍的《江户川乱步诡计集成》中,也对讲义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此外,二阶堂黎人《恶灵之馆》、我孙子武丸《8的杀人》、有栖川有栖《魔镜》、大山诚一郎《密室收藏家》、时晨《黑曜馆事件》、今村昌弘《尸人庄谜案》、青稞《钟塔杀人事件》等等当代的优秀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致敬过卡尔的“密室讲义”,并且增加了新的理解。 哦对了,电影《唐人街探案3》中,主人公秦风也阐述了一份“密室讲义”。以上总总,都是直接对密室讲义的致敬,而根据密室讲义产生新的灵感、写其他类型的讲义等作品,更是不计其数。 卡尔本人也一直在挑战密室这个难题,1980年,有过一次“十大密室推理”票选,投票者由推理作家、编辑、评论家和读者组成,在这个榜单中,卡尔占了四个名额。第一名《三口棺材》的得票数甚至是第二名的两倍,另外三本《歪曲的枢纽》、《犹大之窗》和《孔雀羽谋杀案》也都是推理史上举足轻重的密室推理名作。 卡尔的职业生涯都在挑战同一个谜面——密室,但是他钻得够深、想得够广,让一个原本只是推理小说中的一个专属谜团,变成了一个庞杂又影响深远的类型。正如卡尔吸取了埃伦·坡的哥特、切斯特顿的诡计,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开拓长篇的黄金时代一样,现在的很多作家也在继承着卡尔这一脉的创作思路,本格不会凋零,诡计永远新鲜。 " 《唐人街探案3》剧照。 黄金时代落幕 阿加莎如此评价卡尔:“现在很少有侦探小说能够困惑我,而卡尔总能。” 来自同样“诡计多端”的侦探女王之所以能够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因为卡尔几乎以一己之力确定了“密室”这个诡计种类在推理小说中的王道地位,也因为他们这群人的彼此竞争、共同扶持,才让欧美黄金时代如此熠熠生辉。 但是,任何时代终有谢幕的时候,1950年之后,“三巨头”的创作逐渐低迷,阿加莎仍然保持不俗的写作速度,但年纪渐长,再也难以回到三十年代每年都有惊世杰作的水准。“逻辑之王”奎因此时也已进入职业生涯的后期,他们赖以成名的“国名系列”和“悲剧系列”早已完结,在好莱坞电影的浪潮下奎因兄弟开始改变风格撰写更为流行的小说。而卡尔则是在1951年身体出现问题,一直和病魔纠缠到1954年,才完全康复。 " 《犹大之窗》,约翰·迪克森·卡尔著,蔡妙译,新星出版社2019年6月。 但是本格推理的颓势已经很难再挽回,不仅是这些推理作家离开了巅峰期,更重要的是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原本的理性和秩序已被打破。二战是推理小说发展的分水岭,宁静的庄园、针对个人的犯罪,为了一个细节首发而绞尽脑汁的行为、爱情和财产的犯罪动机……这些统统都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复杂和现实的难题,一整个国家的命运,一大群人的生存现状,一言不合的暴力。传统本格的黄金时代就此落幕,美国冷硬派和日本社会派开始崛起,推理小说,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 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卡尔再也没能写出更为华丽的密室。1962年,卡尔获得mwa终身大师奖,这是欧美犯罪小说领域至高荣誉。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缅怀、回望黄金时代,但我认为,每一个时期都是由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造就的时期,比如此后的三十年,是社会派的黄金时代,下个三十年,是新本格的黄金时代。每一个时代都不可复制,也诞生出各自领域的大师和杰作,正是这种不停地迭代更新,才让推理小说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怀念,更要好好珍惜我们现在正处的这个“黄金时代”,至于卡尔,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推理史上留下了绝对无法抹去的痕迹。 毕竟,不管什么时代,只要写的是密室推理,都会被读者拿来和卡尔一较高下。 " 撰文/陆烨华 编辑/宫子 李永博 青青子 校对/王心
William Powell,Fl..
HD中字

叛军岭

主演:亚伦·皮埃尔,大卫·丹曼,艾莫里·科恩,Oscar Gale,安娜索菲亚·罗伯,Reid Williams,史蒂夫·齐西斯,Daniel H. Chung,戴纳·李,桑·杰赫,唐·约翰逊,C.J.勒布朗,马修·里
简介:" netflix即将上映的动作惊悚片《叛军岭》继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首次评论后,该片在烂番茄上获得了惊人的评分。 《叛军岭》有望成为今年最好的动作片之一,目前烂番茄评分为 95%,评论家对导演杰瑞米·索尔尼尔和主演亚伦·皮埃尔大加赞赏,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前海军陆战队员与腐败的小镇警察部队对峙的故事。 collider的 chase hutchinson对《叛军岭》的炒作可能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他将这部动作片与《兰博》和《侠探杰克》等影片相提并论。 “这部惊悚片兼具兰博和侠探杰克的风格,还融入了亚伦·皮埃尔的元素,它自信地走进小镇,惊险刺激,然后仅仅在这儿或那儿有些许划痕。” " 与此同时, rogerebert.com的布莱恩·塔勒里科 (brian tallerico ) 大加赞赏电影制片人杰里米·索尔尼尔 (jeremy saulnier) 为动作惊悚片类型带来的“艺术性” 。 “《叛军岭》提醒我们,观看具有这种艺术水平的流派作品是多么令人激动。” thewrap的威廉·比比亚尼 (william bibbiani) 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称《叛军岭》提醒我们,只要全心投入,制作“令人兴奋、引人入胜、刺激的娱乐节目”,就能取得怎样的成就。 “像《叛军岭》这样的电影提醒我们,你可以沉浸在激动人心、引人入胜、刺激的娱乐活动中,同时还能保持大脑完全处于运转状态。” jeremy saulnier 和 aaron pierre 凭借 rebel ridge 创造了“爆炸性成果” " " " " flickering myth 的robert kojder 称赞 aaron pierre 称这位演员“毫不费力地冷静,即使身处屈辱的境地,也拒绝表现出非人性的迹象。他还有一种潜伏的、令人生畏的 it 因素,为高潮的决战增添了令人振奋的宣泄。” joblo 的chris bumbray 表示同意,并补充道:“这是 aaron pierre 打造明星动作角色的典范。saulnier 迄今为止最容易理解的角色。精干而凶悍。” 可悲的是,有一位评论家对整个过程泼了冷水,好莱坞报道的卡琳·詹姆斯 (caryn james)称《叛逆岭》只不过是一部“合格且值得一看”的作品。 “它确实看起来非常吸引人……还有橙色地平线的美丽宽阔视野。不幸的是,影片本身在地平线处很平淡。” 然而, slashfilm的克里斯·埃万杰利斯塔 (chris evangelista)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对索尔尼尔和皮埃尔都表示赞赏,并敦促观众不要让《叛军岭》在不断增长的流媒体洪流中迷失。 “《叛军岭》完美地展示了导演和主演的技巧。索尔尼尔非常非常擅长他所做的事情,皮埃尔也是如此,他们两人的合作产生了爆炸性的效果。不要让《叛军岭》从 netflix 的漏洞中溜走。” 《叛军岭》由杰瑞米·索尔尼尔 (jeremy saulnier) 编剧并执导,主演有亚伦·皮埃尔 (aaron pierre)、唐·约翰逊 (don johnson)、安娜索菲亚·罗伯 (annasophia robb)、大卫·丹曼 (david denman)、埃默里·科恩 (emory cohen)、史蒂夫·齐西斯 (steve zissis)、扎尼·杰赫 (zsane jhe)、达娜·李 (dana lee) 和詹姆斯·克伦威尔 (james cromwell),您可以查看下面的官方概要。 “特里·里士满来到谢尔比斯普林斯镇执行一项简单但紧急的任务——为他的表弟交保,并将他从迫在眉睫的危险中拯救出来。但是,当特里一生的积蓄被执法部门不公正地没收时,他被迫与当地警察局长桑迪·伯恩及其战斗力十足的警员正面交锋。特里在法庭书记员萨默·麦克布莱德身上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盟友,两人陷入了这个偏远小镇的一场根深蒂固的阴谋。随着赌注变得致命,特里必须利用他神秘的背景来打破该部门对社区的控制,为自己的家人伸张正义——并在这一过程中保护萨默。” 《叛军岭》 计划于 2024 年 9 月 6 日由 netflix 发行。
亚伦·皮埃尔,大卫·丹曼,艾莫里·..
HD中字

恶魔综合征

主演:查尔斯·科蒂尔,Dirk Hunter,Amy Ingram,约翰·诺贝尔,Michael Tuahine,Liam Wallace,Tobie Webster,Christian Willis
简介:" 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教授斯蒂芬·特莱赛和他的新书《病毒贱民》。 (资料图/图) 多年前,我心血来潮想减肥,午饭吃得过于简单。下午下班时饿了,开车仅依据惯性,忘了看速度。在一条两旁豪宅林立的路上,我被警察追上,吃了罚单。当然,这并非蓄意超速,是没看到车速在富人区减了五英里。靠房产税活着的市政管理者,降低了限速;同样被房产税供养的警察,在这里执法更严。这里出车祸的概率估计都小很多。你要以为这个世界公平,还不活活气死。没有办法,我只好怪自己减肥惹祸,此后就一蓑烟雨任平生,随他去了,以至后来一直长势喜人,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本来,日光照好人也照歹人。雨水浇鲜花也浇牛粪。大自然本不管人的贫富贵贱,灾难和疾病不长眼睛认人。但人为因素会造成差距,使得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人的寿命和健康。飓风来时,穷人区死人更多。都说水火无情,却对富人网开一面。何也?在建筑设计上,富人区的防洪泄洪措施更好。飓风来时,水往往冲向穷人居住的地区,导致更多死亡。也有学者统计过,从华盛顿特区东南部乘坐地铁去马里兰州的蒙特哥马利县,地铁每走一英里,经行社区人们的平均寿命就增加一岁。原因是华盛顿市中心居住的多为贫苦的黑人,蒙特哥马利县居住的多为富裕的白人。 疾病垂青的还不止是穷人,也有其他边缘群体。2018年,在一次关于艾滋病的会议上,主办人肖恩·斯特莱布(sean strub)发明了一个词语,叫病毒贱民(viral underclass)。西北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斯蒂芬·特莱赛(steven w. thrasher)对这个概念做了扩充,写下一本书《病毒贱民》(the viral underclass,celadon books,2022),将病毒从艾滋病扩大到新冠病毒、乙肝、猪流感等流行病。这些病加上歧视,就形成了所谓“病毒贱民”。得病的人是受害者,本该得到同情和救治,结果却常遭歧视或忽略。书中的歧视和体制性失衡有很多种,包括种族歧视、个人羞辱、资本主义、法律体系、财政紧缩、边境问题、大规模监禁、不平等疾病防控、能力主义、物种歧视等。 例如,移民政策会影响健康。历史上,移民被默认为脏乱差的代表,刚到美国,常常要送到埃利斯岛隔离一段时间。可是解决方案往往会变成问题本身。没病的人到了移民监关一关,也关出病来了。刚到美国的华工,在加州淘金,往往住在帐篷里,人群密集,腺鼠疫传播迅速,这又成了排华法案的原因之一。政策法规、经济条件、疾病传播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染疫后发展为重症以及最终死亡者中,有色人种占比高很多。受冲击最大的工种,是厨师和厨工。后厨通风条件不太好,厨工没有办法在其他地方办公。还有很多得病的人是肉类加工厂工人。他们也一样是低收入阶层,工作环境多是密闭空间。很多工人是非法移民,有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本来可能就有些基础病,得新冠后自然受影响更大。疫情高峰期间,白领工人(白人更多)可居家办公。很多有色人种是“紧要工人”(essential workers),必须在外,从事收银、销售、分拣、装运等差事,得病率和死亡率也更高。 作者认为,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很多人失去了收入来源,濒临饿死,政府本可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对富人和企业的征税。结果,股市大涨,富人财富翻倍——贝佐斯离婚被分走了的一半家产,还在此间涨回来了。 人们不顾这些不公,而疫情期间普通人——尤其是小年轻——办个派对,顿时舆论大哗。媒体制造了一些“新冠派对”的迷思。他们把被病毒所困的个人污名化、妖魔化。除了派对的小年轻外,各地所谓“零号病人”,更是饱受歧视。书中说这是把对美国社会和政府的谴责,转嫁给了受害的个人。一个小孩在学校不幸染上了感冒,很受罪,本应得到家长的关心,但有的大人却在此时对小孩喋喋不休,责怪小孩不注意,穿衣服穿少了,让小孩病上加愁。 美国新冠疫情期间,一位二十来岁年轻人,得新冠后由于没有如实汇报自己的得病情况,继续工作,而遭到逮捕。这位年轻人并无固定工作,只是做一点家教和辅导。他一旦说出实话,雇主也不会再聘他,所以铤而走险继续工作。这都是疫情、病情和社会的不公相互结合,造成的新的不公。这种不公把人像韩国电影《寄生虫》里那样,困在地下室里或是墙壁后,无法见天日。 更大的不公,是大规模的监禁,导致人群过度密集,这也加速了流行病的传播。克林顿竞选总统时,一大竞选口号是打击犯罪。当选后他雇佣了更多警察,把更多人送入了监狱。监狱本身加速了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的传播。犯人出狱后,难以找到工作,更多人成为无家可归者,传播疾病更为迅猛。这些恶性循环,也体现在疾病的防治上,新冠疫苗出来后,低收入的工人往往不容易去打:他们上班时间往往不自由,出去要请假。打针后恐怕反应强烈,会耽误上班和作息。换言之,收入越低,工作就越不自由,获取医疗资源的窗口就越小。 如果再涉及收费,问题就更加严重。特莱赛的思想非常左倾,他力挺推崇全民医保的伯尼·桑德斯,认为全民医保才是正道。没有全民医保,使用补丁上加补丁的现行商业化保险方案,再缝上奥巴马健保,美国医疗还是有点衣不蔽体的模样。 " 本书作者特莱赛(图右)和黑人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后者被捕时,是密苏里州林登伍德大学的明星摔跤手。 (资料图/图) 此书有些地方我不甚理解。书中有一位绰号“老虎”的黑人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携带艾滋病,和多人性交,导致多人染病,结果被捕,被判刑30.5年。特莱赛不同意对艾滋病的“犯罪化”处理。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老虎”坐了五年牢就出来了,放虎归山。特莱赛总说是种族主义和艾滋病的“犯罪化”导致了老虎过重的刑期。不管他怎么解释,我看不出这和种族不公有什么关系。我也不明白,有致命疾病却传给他人,这怎么就不能视为犯罪?作者对同性恋充满同情,写起来也比较放得开。我想一般读者会害怕被扣上“恐同”帽子,不敢批评。 作者的有些看法恐怕有点剑走偏锋。比如在他眼里,从欧洲的希腊到美国的阿帕拉契山区,一度实施的政府干预和财政紧缩,反而造成了传染病的泛滥。在这种立场下,作者骂完了克林顿再骂特朗普,倒也是不拘党派,一视同仁。 但这又是一本非常生猛的书,书里能看到美国的三教九流,包括跨性别群体、“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中出资保释贫苦同胞出狱的机构。形形色色的美国社会问题,被医疗卫生的一根线全给串了起来,也是一种别致的视角。医疗本来就不只是生物、化学等科学层面的问题,也有人文的、社科的维度。 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视角,符合当下颇受重视的健康社会决定论(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这种理论是世界卫生组织也认可的,它认为收入、教育、雇佣、工作条件、住房、视频安全、社会歧视、结构性冲突等诸多社会因素,对医疗卫生的结果有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相关言论,我最早从迈克尔?马尔默特(michael malmot)的《地位综合征:社会地位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the status syndrome: how social standing affects our health and longevity. ny: times books, 2004)一书中就看到过。马尔默特当时问:如果某种传染病大规模爆发,是穷人还是富人首先得到疫苗?在19世纪的小说里,我们经常看到富人的孩子得了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炎。但实证研究会告诉你,穷人孩子得肺炎死亡的机率更大。 从统计学上看,教育程度也决定健康。马尔默特的一位朋友对七十多年来获得奥斯卡奖的人和获得提名但是永远没有得奖的人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前者寿命比后者高出4岁左右。得个奥斯卡奖别的不说,寿命都要增添几年,难怪人们争先恐后!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合理的联系?马尔默特的解释有很多,比如他说这些社会差异,导致人们的自主权(autonomy)、社会参与程度(social participation)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命运的自主权大,那么他的“地位综合征”会减轻,这对寿命的影响是好的,反之亦然。 无论是马尔默特,还是《病毒贱民》中的特莱赛,提出这些社会决定论,均非推动对穷人的歧视。恰恰相反,他们都想推进社会公平。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各方面的不公,让人们的健康都受到影响。社会各界,应该努力消除导致医疗卫生机会不均的隐形或者显性的因素。贫穷已经足够不容易了,社会如果不作干预,听任什么都没有的人再失去健康和寿命,那么人类社会未免也太可悲了。 南桥
查尔斯·科蒂尔,Dirk Hunt..
HD中字

玩偶盒惊魂3

主演:Nicholas Anscombe,Isabella Colby Browne,Lisa Antrobus,Anna Blackburn,蕾欧娜·克拉克,Liam Clear,Georgia Conlan,Jade Groves,Luke Hardwell,Georgina Jane,奥利·梅雷迪思,德里克·尼尔森,Ja
简介:全球最佳电影排名榜 第001名 教父 the godfathertop (1972) 第002名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第003名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第004名 黄金三镖客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il (1967) 第005名 低俗小说 pulp fiction (1994) 第006名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1993) 第007名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 第008名 飞越疯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第009名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1942) 第010名 指环王3:王者无敌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第011名 七武士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9) 第012名 星球大战 star wars (1977) 第013名 十二怒汉 12 angry men (1957) 第014名 后窗 rear window (1954) 第015名 好家伙 goodfellas (1990) 第016名 夺宝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第017名指环王1:魔戒再现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第018名 上帝之城 cidade de deus (2002) 第019名 西部往事 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9) 第020名 非常嫌疑犯 the usual suspects (1995) 第021名 惊魂记 psycho (1960) 第022名 奇爱博士 dr. strange love (1964) 第023名 西北偏北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第024名 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 (1941) 第025名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 第026名 指环王2:双塔奇兵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 第027名 记忆碎片 memento (2001) 第028名 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 (1999) 第029名 日落大道 sunset blvd.(1950) 第030名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第031名风云人物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第032名 黑客帝国 the matrix (1999) 第033名 的士司机 taxi driver (1976) 第034名 七宗罪 se7en (1995) 第035名 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1999) 第036名 现代启示录 apocehlose now(1979) 第037名 迷魂记 vertigo (1958) 第038名 天使爱美丽 fabuleux destin d'am e lie poulain,le(2001) 第039名 这个杀手不太冷 léon(1994) 第040名 无间行者 the departed(2006) 第041名 美国x档案 american history x(1998) 第042名 光荣之路 paths of glory(1957) 第043名 唐人街 chinatown (1974) 第044名 杀死一只知更鸟 to kill a mockingbird(1962) 第045名 m就是凶手 m(1933) 第046名暖暖内含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第047名 潘神的迷宫 laberinto del fauno,ei(2006) 第048名 第三者 the third man (1950) 第049名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1971) 第050名 碧血金沙 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8) 第051名 异形 aiien (1979) 第052名 钢琴家 the pianist(2002) 第053名 巨蟒和圣杯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 第054名 闪灵 shinning (1980) 第055名 洛城机密 la.confldential (1997) 第056名 双重赔偿 double indemnity (1944) 第057名 千与千寻 sen to chihiro no kamikakushi (2001) 第058名 窃听风暴 leben der anderen, das (2006) 第059名 桂河大桥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第060名 帝国的毁灭 untergang, der (2004) 第061名 从海底出击 boot, das (1982) 第062名 马耳他雄鹰 the maltese falcon (1941) 第063名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第064名 落水狗 reservoir dogs (1992) 第065名 梦之安魂曲 requiem for a dream (2000) 第066名大都会 metropolis (1927) 第067名 异形2 aliens (1986) 第068名 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1994) 第069名 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 (1980) 第070名 罗生门 rashomon(1952) 第071名 雨中曲 singin'in the rain(1952) 第072名 罪恶之城 sin city(2005) 第073名 卢旺达饭店 hotel rwanda(2004) 第074名 蝴蝶梦 rebecca(1940) 第075名 终结者2:审判日 terminator 2:judgment day(1991) 第076名 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1936) 第077名 2001太空漫游 2001:a space odyssey(1968) 第078名 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1950) 第079名 热情似火 some like it hot (1959) 第080名 大逃亡 the great escape (1963) 第081名 莫扎特 amadeus(1984) 第082名 第七封印 sjunde inseglet.det(1958) 第083名 码头风云 on the waterfront(1954) 第084名 历劫佳人 touch of evil(1958) 第085名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2007) 第086名 象人 the elephant man (1980) 第087名 致命魔术 the prestige (2006) 第088名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dan candidate (1962) 第089名 大白鲨 jaws(1975) 第090名 骗中骗 the sting(1973) 第091名 老无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 第092名火车怪客sitangers on a train(1951) 第093名 全金属外壳 full metal jacket(1987) 第094名桃色公寓the apartment(1960) 第095名 勇敢的心 brave heart(1995) 第096名 城市之光 city lights(1931) 第097名 蝙蝠侠前传1:侠影之谜 batman begins(2005) 第098名 夜长梦多 the big sleep(1946) 第099名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mr.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 第100名 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一生中能看多少电影? 一年有52个星期,假设一个人一星期至少看一部电影,那么,一个人一年至少要看52部电影;再假设一个人从10岁开始看电影,一直看到80岁,那么,在人的一生中,他至少能看3640部电影。 你喜欢你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吗? 人一辈子看3640部电影,但人不可能喜欢他看过的所有3640部电影。99.9%的可能是,他会根据媒体的介绍,亲戚、同事、朋友的推荐去欣赏电影,甚至盲目、被动地看一部电影…对于一个爱看电影,非常渴望能从电影中获得娱乐、放松、启示、美感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很糟的情况,这意味着:你有可能整整一年——52个星期——都看不到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 " " " " " " " " " "
Nicholas Anscombe..
HD中字

别看恶魔

主演:菲奥娜·道里夫,哈里斯·迪金森,兰迪·韦恩,乔丹·贝尔菲,玛琳·克雷平,William Miller,Ashlyn Boots,Jessie Franks
简介:大yu@影士多 " 本期 · 看点 众所周知,10月30日万圣节是美国的传统节日,因此进入10月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片商推出的题材主打惊悚片。本期大yu准备了一份10月7日上映的惊悚片全片单,相信总有一部能吓到你,够胆往下看吗?! 《危笑》先拔头筹 上周末上映的派拉蒙的恐怖片《危笑》可能充满了恐怖和创伤,但它是票房中唯一的亮点,开盘价为2200万美元,以巨大的优势排名第一。 " 影片的评价也不错,有评论家认为:这是我今年迄今为止在电影院里看到的唯一一部真正可怕的电影。烂番茄和爆米花指数也是不错的。 " 而上映前,片方安排的另类宣传手段包括安排演员在比赛场观众席中站着还原电影里的可怕微笑,看来十分凑效。不少观众表示这是该部电影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的原因之一。 " 电影讲乜: 在目睹一名病人诡异的创伤经验之后,萝丝·卡特医师开始经历一些她无法解释的恐怖事件。当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可怕力量开始占据她的生活,萝丝就必须面对她令人不安的阴暗过去,才能够存活并逃离她充满恐惧的全新现实。 院线电影 no.1 狼狩猎 project wolf hunting (2022) " 导演/编剧: 金泓善 主演:徐仁国/张东润 类型:动作/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上映日期: 2022-10-07(美国) 语言:韩语 片长:122分钟 电影讲乜: 在从菲律宾开往韩国的货船上,为了护送穷凶极恶的罪犯,安全地引渡两国,派遣了很多警力。尽管如此,罪犯们企图突袭并发动暴动,控制了这艘轮船。为了活下来,警察不得不与暴徒们在船上对峙,一时间公海上爆发了血腥混乱的战斗。 " 这次的《狼狩猎》是继奉俊昊导演《汉江怪物》之后,作为韩国电影首次被邀请参加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午夜疯狂”单元的电影,在韩国上映首日便夺得了韩国票房当日冠军。烂番茄评分高达94%。 no.2 别看恶魔 don't look at the demon (2022) " 导演:brando lee 主演:菲奥娜·道里夫/哈里斯·迪金森 类型: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2-10-07(美国) 片长: 93分钟 电影讲乜: 一队超自然调查人员前往马来西亚弗雷泽山的高地,调查一个有着黑暗过去的房屋发生的一系列据称的骚乱事件。 网络电影 no.1 暗夜狼人 werewolf by night (2022) " 导演:迈克·吉亚奇诺 主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劳拉·唐奈里 类型:动作/悬疑/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2022-10-07(美国disney+) 电影讲乜:   “暗夜狼人”本名杰克·罗素,古老家庭诅咒的受害者,他一直在自己的兽性中争取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克终于战胜了心中的恶魔。也在打击威胁地球的黑暗势力。他是正义的使者,阴影的复仇者,他是暗夜狼人。 " 暗夜狼人(werewolf by night)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超级英雄,初次登场于《漫威聚光灯》。本名杰克·罗素(jack russell),受到古老家族的诅咒,变成一名狼人,后来战胜了兽性,成为正义的使者,加入了午夜之子(midnight sons)等超级英雄团队。 no.2 养鬼吃人 hellraiser (2022) " 导演:大卫·布鲁克纳 主演:米·克莱顿/高兰·维斯耶克 类型:悬疑/惊悚/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 2022-10-07(美国网络) 电影讲乜: 经典恐怖片《养鬼吃人/猛鬼追魂》的新版。原版讲述男子frank不慎打开了另一个次元,被著名恶鬼“针头鬼”带领的魔鬼cenobites所杀。而多年后,frank的哥哥larry带着妻子julia,搬到了他已故的妈妈的老宅中,因为一次意外,larry的血让frank的尸体重生,也让恶鬼降临……后成了一个系列。 " 新版将从系列第一部开始重启,据称将在忠于原版的基础上有进化。目前烂番茄的评价还是挺高的。 剧集 no.1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season 1 (2022) " 导演:阿兰·泰勒/基斯·鲍威尔/列万·阿金 主演:雅各布·安德森/萨姆·里德 类型:剧情/恐怖/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22-10-02(美国) 季数: 1 集数: 7 单集片长: 60分钟 故事讲乜: 在2022年,吸血鬼路易斯·德·波因特·杜拉克住在迪拜,并试图向着名记者丹尼尔·莫洛伊讲述他的生活或来世的故事。随着采访在迪拜的继续,莫洛伊发现了路易斯故事背后的真相。 " 该剧是“永生宇宙”第一部剧。该电视宇宙根据anne rice的“吸血鬼编年史-梅菲尔女巫”系列小说打造。剧集播出后,烂番茄指数高达98%。 no.2 午夜故事社 the midnight club (2022) " 导演:迈克·弗拉纳根 主演:伊曼·本森/adia/伊格比·里格尼 类型:剧情/悬疑/惊悚/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首播:2022-10-07 集数:10 故事讲乜: 在一间专门照护绝症青年的临终关怀医疗机构里,八名病人每逢午夜聚在一起分享故事,并约好无论谁先离开,都要从另一个世界传递讯息给未亡者。《午夜故事社》改编自克里斯托弗·派克 (christopher pike) 的1994年同名小说和其他作品。 no.3 生人勿进 let the right one in (2022) " 导演:塞斯·曼恩 主演:德米安·比齐尔 / 麦迪逊·泰勒·拜艾兹 类型:剧情/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首播:2022-10-07(美国网络) 集数:10 故事讲乜: 该系列以马克和他的女儿埃莉诺(eleanor)为中心,灵感来源于最早的瑞典畅销小说和电影。10年前,埃莉诺被变成吸血鬼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2008年瑞典版电影《生人勿进》上映,大获好评。 " 2010年美国翻拍由科洛·莫瑞兹主演,不过不失。 "
菲奥娜·道里夫,哈里斯·迪金森,兰..
HD中字

怪物龙卷风

主演:Danielle Scott,May Kelly,Ben J. Williams
简介: 怪兽片《怪物龙卷风》,《鲨卷风》plus版!各种怪兽片反派集结? 相信有很多朋友早就听说过《鲨卷风》系列电影,the asylum公司出品的这类粗制滥造的怪兽灾难电影,脑洞可谓是突破天际。可意外的是,或许是由于北美市场对于鲨鱼题材电影有特别的感情,以至于该系列能部部叫座,其人气叫人难以想象!所以说,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化,来一个"鲨卷风"plus版,又会如何呢? " 《怪物龙卷风》一场充满各种怪兽片生物的龙卷风电影 电影《怪物龙卷风》如旋风般横扫而来,我们仅仅是通过预告片,就能发现本片简直是“宛如一部震撼的怪兽电影盛宴!”在这部惊悚片中,百慕大三角地区突现龙卷风,风暴中藏匿着众多史前怪物,它们正步步逼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巨齿龙、翼龙、巨型章鱼、鳄鱼等各种怪兽接连登场,使人们陷入了生存危机。 " 酒店中的人群成为这场危机中的主角。当怪物龙卷风席卷城市时,他们被困在这座孤立的建筑中,面临着不断逼近的危险。他们必须团结一心,寻找求生的出路,才能在这场致命的围攻中求得一线生机。这部惊悚片在今年11月14日上线了数字平台,由uncork’d entertainment出品。与《鲨卷风》公司the asylum出品无关。 " 在这部《怪物龙卷风》中,各种怪兽集结,共同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存之战。这部电影将带给你惊险刺激的视觉冲击和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让你领略到真正的怪兽电影魅力?虽然说像这类低成本的怪兽电影,你想要看到如《哥斯拉》,《环太平洋》之类的效果,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 但有趣的是,正如《鲨卷风》可以席卷全球一样,像这类电影即便是山寨和廉价,你原本是嗤之以鼻的,可一旦看起来,却像是有一种特别的魔力一样,尤其洗脑!以至于看到最后你甚至会感觉这些电影居然还有那么点意思……纵然是令人无语,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观众其实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猎奇大烂片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说是带有优越性的调侃心态吧! " 毕竟你去电影院看一部正儿八经的电影,和在家里随便点开一部网大,你的心态都是不同的,一个是奔着看好片,结果败兴而归。一个就是想看看这部片子到底能有多烂,结果你还看到了可取之处。这种心情的反差感,可能也是一种娱乐吧!只能说人心的确复杂,对于这类影片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休闲之余打趣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 最后,这种电影也没什么好说的,导演和演员肯定不能是什么好莱坞有名的大牌。就介绍到这里了,喜欢的话希望能关注我,一键三连,点一个免费的赞,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祝愿大家每天都有好事发生。
Danielle Scott,Ma..
HD中字

逃鲨

主演:朱利安·山德斯,阿历克斯·阿诺,杰克·帕尔,金·斯皮尔曼,艾琳·马伦,Maxime Durand,阿尔洛·卡特,William Erazo Fernández
简介:影片一开始,刚出狱的男子身上只有单薄外衣,说明了被关的时长,也暗示没什么人来探望。果然家人连搬走都懒得通知,至亲的冷漠像在防他什么?怪的是他出狱后想做的第一件事,竟是登门拜访被害者家属。这已够反常了,他还差点强暴死者小脑麻痹的女儿。这是个极恶之人吗?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对她有兽欲的男子,竟然相濡以沫地发展出动人的关系。而当他们两情相悦,却成了外界难以容忍的变态。 观众在黑暗中成为目击者,见证了世俗的庸恶与真正的浪漫。 " 这是韩国导演李沧东在2002年拍的一部电影《绿洲》当中的片段。 它讲述的是社会边缘人不被祝福的恋爱。 李沧东的电影确实自成一格,从影像上来看说不上有什么鲜明的个人印记,但他的电影总是在叩问一个个强而有力(又不见得被拿来经常讨论)的命题上,不表态孰是孰非、而是凛冽的呈现。 " 《绿洲》讲述不健全人的日常与爱恋,突显出韩国的社会议题,不但备受大众推崇,也在国际影展上崭露头角。像《熔炉》《7号房的礼物》都属于这样的电影。 但我还是在《绿洲》则看到较高的艺术性,特有的柔软与温情质感在于使用了白鸽、绿洲等象征,穿插了恭洙幻想的后设拼贴,将生命残缺的沉重轻轻地、浪漫地道出。 " 有的时候,我们不敢正视丑陋病痛的人;有的时候,全然天真的善意,竟使我们困窘。有的时候,我们自以为有礼貌,有同情心,对这满目疮痍的世界维持着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皮笑但肉不笑的关怀;也有些时候,我们从街边拾起流浪动物,只因为它这样孤独弱小,在马路徘徊,遂赋予了我们囚禁它的权力,以爱之名。 " 《绿洲》谈论的就是这种自觉的与不自觉的虚伪,导演安排了两个被社会放逐的人,一个是轻度智力障碍的男人忠都,刚踏出监狱,就因为吃面不付钱被扭送警局,家人明着暗着嫌弃他,视他为家族的累赘,即使他的前科累累中包含了替家人顶罪。 另一个是小脑麻痹的女人恭洙,不但手脚蜷曲不良于行,面容也扭曲无法言语,她被兄嫂遗弃,独居在旧公寓里,她每日凝望着挂在墙上一方织着椰子树、泉水与小象的挂毯,窗外树影映在毯上,把绿洲搞得影影绰绰,常使她莫名地惊惧。 " 观赏《绿洲》宛如凝视深渊,探问着人性的贪婪腐败、丑陋恶意有没有尽头?男主角忠都在寒冷的冬天出狱,身上却只穿着一件不合时宜的衬衫,仅有的一件厚外套,是要留给母亲的;哥哥带着忠都找到一份外送工作。 面对这份得来不易的职缺,忠都却在面试时不合时宜地打断对方说话,只因他全心急切地要到恭洙家送礼。 在《绿洲》,黑暗能有多黑暗,纯洁便能有多纯洁。 " “不合时宜”是忠都宿命般的原罪。 发展迟缓?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医学所能定义的病类或残缺不得而知,是这样未知的存在,挑战着无知人类的良善与道德。 恐惧激出一淌淌臭脓腥血,那是罪恶还是伤口?《绿洲》冷静到几乎残酷地交由观众指认:忠都就是凡间里无法入世的、出格的,那歧路里开出的一朵狂花。 " “本来想出狱后马上过来,但因为不知道你们住在哪。” 在工作之前、在饱暖与淫欲之前、在所有自我需求之前,忠都重归自由后提着果篮、找到车祸死者的家,探望几年前一起车祸的受害家属。 那是忠都第一次见到恭洙。 原本窄仄的老公寓,因为拥挤与狭促的欲望,让空间更贫脊荒凉。恭洙是一名独居的重度脑麻痹患者,哥嫂以每月20万韩元交换邻居供餐,以残障人士保障资源入住高级住宅。 是这样一眼望去,不见生机,孤绝荒芜的沙漠里,忠都见到了恭洙,那天光影倾泻,白鸽眷顾。 " 忠都和恭洙都是在社会上没有适应力,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又在情感上边缘与疏离的族群。 对家人而言,他们是无法全然遗弃、但“你不在我们会过得比较好”的存在。 大概是基于同类的亲密感,让忠都在意起恭洙,送了一大束鲜花,并在某一天悄悄地潜入恭洙房间,试图侵犯。 无神审判之地,野蛮与原始恣意而生,却营养了恭洙内心那块无人问津的死寂荒地。 " “你说我漂亮?”忠都的出现,带给恭洙起源与生机。在忠都干净的眼睛里,恭洙终于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可以和常人一样,搭乘交通工具出游、在餐厅吃饭、到ktv唱歌。 忠都领着恭洙走出死寂荒地,走入车水人龙,在世俗中无所畏惧地唱歌跳舞。 于是恭洙在心里真的好好爱了一回:和忠都并肩在摇晃的车厢、在修车中心里尽兴地撒娇嬉闹。 相爱带来幻觉,却无能用肢体实现。 " 导演以一对边缘人的恋情为明镜,对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伪善。 从男方家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到女方家人自以为是的保护管束,乃至公权力先入为主地未审先判,随着情节发展,手起刀落,许多我们习于视而不见的道德暗角一一现形。 批判力道之猛烈,丝毫不留情面。 " 在所有看过的“畸恋”电影之中,丹麦鬼才导演约阿希姆·赫登的《破浪而出》是我的首选。 一场医院戏:信仰虔诚的精障妻子与瘫痪后提出“跟别的男人做爱”的蓝领丈夫,两人各据病床却无法彼此用体温慰藉对方。 而《绿洲》是唯一能与之比美的电影,以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废人与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的恋爱,戳破了文明世界无所不在的歧视与伪善。 警察说:“怎么会袭击一个那样的女孩呢,我真是不明白,看着她让你兴奋吗?“ 寥寥数语,不齿忠都的同时亦不经意地流露对恭珠视如敝屣的潜在意识。 " 片中魔幻神采的点缀更使本片画龙点睛。 而文学的薰陶也让李沧东的电影总是充满着丰富的符号以及潜台词。 《绿洲》就是一种隐喻,暗喻着二名分别被身体和心灵所囚禁的边缘人,对于追求新生活的渴望与想望。 这样子的爱情,比任何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肥皂剧都要来得美丽和令人揪心。 " 吊儿郎当的忠都在现实里做了许多对恭珠充满无限爱怜的举动,至于恭珠由于身体的不便,无法将爱好好的诉诸语言和行动。 于是乎导演运用幻想情节,来呈现她内心的镜像投射:恭珠模仿电车内情侣组用宝特瓶敲宗都头、在去完ktv等待回程电车从轮椅上站起身的愉悦歌唱云云。 《绿洲》的片名念来有些拗口但其来有自,每当窗外投射的树干被晚风吹抚、影子总在恭珠房间璧毯的绿洲上摇曳,忠都为了安抚每到夜晚就心神不宁的恭珠,胡吹一气的念咒,是心理作用也罢、是歪打正着也罢,影子在转眼间消散。 " 片末忠都的“猎影”计划毋宁是形而上的告白:“即使我无法为你斩除心中千头万绪的阴影,但至少要为你斩除盘根错节的树影吧!” 在支离破碎的现世中,忠都和恭洙共构出专属于彼此的情感宫殿,在宫殿里恭洙是公主殿下,忠都是为爱忠诚英烈的将军。 为了恭洙,忠都偷开客户的车子,挨完棒棍仍能笑着为恭洙晒衣服;在不被接受的家庭聚会里,推着恭洙入席吃饭、合影。 在两人的情感宫殿里,忠都不再是一无所有的败类,只要活着,忠都本身的存在就是恭洙的绿洲。 " 忠都和恭洙并没有就此相濡以沫,随着情节的铺陈堆叠,他们的恋情终于在那一夜——他们潜入彼此身体深处,探知肉身的界限与极限发生了剧变。他们还能拥有什么? 如果拥有一段爱情,或拥有一副全与不全的身体,或拥有性,都不为世所容的话,他们还能拥有什么? 尽管一无所有,忠都还是用尽最后的力气,要为恭洙砍掉带来阴霾的树枝,恭洙将仅有的收音机推向窗边,转到最大的音量,仿佛是在告诉忠都——这是我们的全部了。 就算城倾墙颓、灰飞烟灭,“活着”就是我们想爱、能爱、为爱最大的努力,是我们倾尽所有的浪漫。 " 这电影有三幕是极美的,一是两人在车阵中的旋舞;一个是将军被冤入狱前,去为公主害怕的树影锯树的画面。 那简直像唐吉坷德一样,坚持着不合时宜的情怀。 另一幕则是最后一幕,导演用长镜头,让恭洙在听着宗道从狱中传来的问候时,那公寓里扫进来难得的一整片阳光。 之前公寓的灰蒙变成了魔幻的光晕,显示着“绿洲”还没有消失。 在将军的声音中,公主的幸福还在持续,即便际遇悲惨,但“绿洲”并没有在消失。 " 究竟宗道跟恭洙心里看到的绿洲是真的,还是迷惑我们双眼的海市蜃楼是真的? 李沧东导演用诗的重量拍了一部电影告诉你答案。 如此,才是洗涤人心的上乘悲剧。 然而,批判的刀锋虽然雪亮,本片最精彩之处,却是导演对爱情的细腻描绘,在不经意的魔幻笔触下,幻觉与现实的界线悄悄抹去。 爱情发生时,残疾的女子因而重生,织锦的璧毯绿洲流淌出真实的泉水,在那些恬静又神奇,分不出是梦是真的温柔片刻里,被社会排斥的男人与女人超越了道德判断,回归人与人之间极其单纯又极其动人的爱情与善意,与充满偏见与自私的正常社会形成强烈对比。 " 也使得《绿洲》的批判不单是强烈的控诉,更蕴含了对人性的悲悯与信心。 看《绿洲》不禁让人联想到法国经典文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作家米兰·昆德拉以布拉格之春为背景,描述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男主角托马斯的情感是多元的,灵魂与肉体的爱情分别填补了他不同的需求,而女主角特丽莎则是身灵全然地爱着托马斯,这样负重的关系和托马斯的情妇萨丽娜形成对比,萨丽娜摆脱了国家、家庭与爱情的束缚,一生都在追求“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不同的情感样貌来具现“轻与重”的哲学思考,而在忠都与恭洙的爱情里,我同样看见了轻与重的辩证——生存环境如此艰难,只有在两人的情感宫殿里可以把自己舒坦开来,用自己的样子好好去爱,那样的爱之所以纯粹,在于滤除了外貌魅力、家世背景、才华经济等世俗择偶条件、附加价值——在情感宫殿里,逃脱了阶级权力的束缚,两人全然的理解以及绝对的自由,才得以感受到生命最“轻”的状态。 " 事实上,这段情感有多“轻”,对忠都与恭洙而言就有多“重”。 忠都入狱后写信给恭洙,忠都想像着恭洙独自生活该有多无聊,但为了出狱那一天,一起吃上很多很多好吃的食物,所以要各自保重。 为了那一天,他们没有放弃活着,阳光洒进窄小的房间,恭洙仍然艰难地扭动扫地。 他们给了彼此生命的重量,承受着这份爱情的轻与重,有对方在的世界,就值得再活一天吧。 " 《绿洲》人物简单但感情变化细腻非常,处理不好就会走钟成剥削奇观。 但李沧东并未因小心翼翼而让创作成为卖点。他大胆揭露人性欲望,也不忘提炼良善与温暖。就像“绿洲”既是女主角房间的挂毯,凸显出她的寂寞和想望,也像两人关系的隐喻,甚至在电影尾声和外界现实共织出美丽震撼的影像,张力十足。 作家转任导演的李沧东丝毫不被文字局限,反而开发了笔墨和语言都难以取代的电影感。不难看出某种程度上他还是保有小说家的思维,用很特异的切入面、开放性的结局去探讨生命中难以承受、又不得又承受的“生命之痛”。 " 韩国电影扬名国际的激狂他懂,更多了收笔时的劲道,时隔20余年依旧余味无穷。 #中国式浪漫#
朱利安·山德斯,阿历克斯·阿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