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伯利亚
主演:艾米莉·莫迪默,伍迪·哈里森,凯特·玛拉,本·金斯利,爱德华多·诺列加,托马斯·克莱舒曼,Andrius Paulavicius,艾米利斯·威尔韦斯,Colin Stinton,伊什尼·齐科特,麦
简介: 你对西伯利亚的印象是什么? 遥远?寒冷?人口稀少?流放地? " 西伯利亚,更像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就像我们说的“西南地区”,不是纯粹指贵州。而新西伯利亚,则是一个城市的名称。西伯利亚主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亚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 " " " 可是当夏季里来到西伯利亚的话,这里的一切细节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印象。 " " " 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新西伯里亚的800公里中,一路草原丘陵风光。 " " " 手机拍来完全不用p的桌面。已经看了好几天这样的草原天路了。 " " 这是我们想象中的西伯利亚么?冷空气哪里去了? 这天(2016年6月)我们车外的温度为45摄氏度!!!这就是西伯利亚的夏季! "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这个名称可能来自古突厥语,意思就是“宁静的土地”;也有说法是“鲜卑利亚”,源自鲜卑民族;在中国古地图上,西伯利亚被称为“罗荒野”;亦有说法表示“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来自于蒙古语“西波尔”,意为“泥土、泥泞的地方”,古时,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地方,住在这里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这个地方取了名字,当俄罗斯人来时,将此音译为“西伯利亚”。 " " " 风光依然类似内蒙古,只是更多了一些森林,广大的草原竟然看不到多少放牧,感觉绿草茵茵就是纯粹为了看的! " 经过的小村镇交通秩序井然。 " 公路边随便找一家小餐馆,都感觉到相当温馨。 " 这是在途中的快餐的一种,通常是烤肉、沙拉和饮料,这一份也就十几块钱。 " 穿越新西伯利亚的的公路基本上是与西伯利亚铁路平行的,所以在途中多次交汇。 " 日落前终于赶到新西伯利亚,这里与北京两个小时时差。 " 进入城市后,发现这里保留着大量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 " 西伯利亚是古代不少强悍民族的摇篮。匈奴、鲜卑、突厥、鞑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种民族都是从西伯利亚崛起的。 " 这里的人还有很多喜欢开老爷车,车车们几乎到了可以进博物馆的年纪。 " 在俄罗斯遇到国产车也是可以见到的。 "这种拉着大木桶的方式才是卖格瓦斯的最传统的境界。 " " 在交公站看了好久,没见到人们上车刷卡,也没发现有售票员,没明白是怎么付费的,过两天试试。 " 在俄罗斯的大些的城市很容易找到虽餐馆,但中餐在当地算消费比较高的餐饮了。 " 公路周边的村镇,到处都是这样尖尖的农舍,但还没能找机会去进瞅瞅。 " 几个废弃的轮胎,就是圈出一片绿草坪!这里的人真心守规矩。 " 在俄罗斯,许多车上都贴有这样“山”字型的标志,猜猜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在该贴最后!) " " 从进入新西伯利亚的城区的那一刻起,铁路似乎就时刻伴随着我们了,公路边就是铁路,没有任务隔挡,甚至要多次跨过铁路,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 西伯利亚铁路 西伯利亚铁路,总长9288公里,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跨越8个时区,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线之一。 " 所以来到新西伯利亚,一定要去亲近下下铁路。这里有一个铁路博物馆,距市区二十多公里。市中心还有火车站,可以通过过街天桥直接欣赏车站内的风光。 " " 这里的浅绿色建筑就是新西伯利亚的火车站,车次相当频繁。 " " 火车站的夜景也相当漂亮。 " " 这是侯车室。直接通过天桥进入到各站台。 " " 是不是在这里可以买到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呢? " " 售票大厅里人不多,因为外面有一排的自动取票机,很多乘客都在那里操作了。 " " " 别看火车站外部相当简陋,内站设施还是很先进的,检票系统与我们高铁站相似。 " 整个火车站相当安静,没有大广播、音乐、叫卖,甚至出租车都难见,而公交车相当多,在火车站广场前排着长列。 " " " 在侯车室里有小型的儿童画展,基本为5~16岁的孩子们的作品,主题是1941~1945,而很多内容都是展示与火车元素有关的。 " " " " " " " " 我们在一天内用了十几个小时穿越了这段近千公里的新西伯利亚的一个角落,而相比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所走过的拉斯诺亚尔斯克至新西伯里亚之间已经算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了,但还是能够感觉到俄罗斯的地广人稀,那么其它的地区又该是多么寂寞? " " 你猜对了么? 这个“山”字型的标志在整个俄罗斯地区很常见,主要代表该车用的是雪地胎。因为每到冬季,下雪一周内,就必须换用雪地胎并贴上这个标志,以提醒后车这部车的行驶情况是装了雪地胎以后的效果。而等到雪季过后再换回来并撤掉这个标。 汽车自驾游杂志 编辑_小今 更多自驾游资讯与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今”
简介: 你对西伯利亚的印象是什么? 遥远?寒冷?人口稀少?流放地? " 西伯利亚,更像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就像我们说的“西南地区”,不是纯粹指贵州。而新西伯利亚,则是一个城市的名称。西伯利亚主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亚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 " " " 可是当夏季里来到西伯利亚的话,这里的一切细节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印象。 " " " 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新西伯里亚的800公里中,一路草原丘陵风光。 " " " 手机拍来完全不用p的桌面。已经看了好几天这样的草原天路了。 " " 这是我们想象中的西伯利亚么?冷空气哪里去了? 这天(2016年6月)我们车外的温度为45摄氏度!!!这就是西伯利亚的夏季! "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这个名称可能来自古突厥语,意思就是“宁静的土地”;也有说法是“鲜卑利亚”,源自鲜卑民族;在中国古地图上,西伯利亚被称为“罗荒野”;亦有说法表示“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来自于蒙古语“西波尔”,意为“泥土、泥泞的地方”,古时,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地方,住在这里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这个地方取了名字,当俄罗斯人来时,将此音译为“西伯利亚”。 " " " 风光依然类似内蒙古,只是更多了一些森林,广大的草原竟然看不到多少放牧,感觉绿草茵茵就是纯粹为了看的! " 经过的小村镇交通秩序井然。 " 公路边随便找一家小餐馆,都感觉到相当温馨。 " 这是在途中的快餐的一种,通常是烤肉、沙拉和饮料,这一份也就十几块钱。 " 穿越新西伯利亚的的公路基本上是与西伯利亚铁路平行的,所以在途中多次交汇。 " 日落前终于赶到新西伯利亚,这里与北京两个小时时差。 " 进入城市后,发现这里保留着大量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 " 西伯利亚是古代不少强悍民族的摇篮。匈奴、鲜卑、突厥、鞑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种民族都是从西伯利亚崛起的。 " 这里的人还有很多喜欢开老爷车,车车们几乎到了可以进博物馆的年纪。 " 在俄罗斯遇到国产车也是可以见到的。 "这种拉着大木桶的方式才是卖格瓦斯的最传统的境界。 " " 在交公站看了好久,没见到人们上车刷卡,也没发现有售票员,没明白是怎么付费的,过两天试试。 " 在俄罗斯的大些的城市很容易找到虽餐馆,但中餐在当地算消费比较高的餐饮了。 " 公路周边的村镇,到处都是这样尖尖的农舍,但还没能找机会去进瞅瞅。 " 几个废弃的轮胎,就是圈出一片绿草坪!这里的人真心守规矩。 " 在俄罗斯,许多车上都贴有这样“山”字型的标志,猜猜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在该贴最后!) " " 从进入新西伯利亚的城区的那一刻起,铁路似乎就时刻伴随着我们了,公路边就是铁路,没有任务隔挡,甚至要多次跨过铁路,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 西伯利亚铁路 西伯利亚铁路,总长9288公里,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跨越8个时区,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线之一。 " 所以来到新西伯利亚,一定要去亲近下下铁路。这里有一个铁路博物馆,距市区二十多公里。市中心还有火车站,可以通过过街天桥直接欣赏车站内的风光。 " " 这里的浅绿色建筑就是新西伯利亚的火车站,车次相当频繁。 " " 火车站的夜景也相当漂亮。 " " 这是侯车室。直接通过天桥进入到各站台。 " " 是不是在这里可以买到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呢? " " 售票大厅里人不多,因为外面有一排的自动取票机,很多乘客都在那里操作了。 " " " 别看火车站外部相当简陋,内站设施还是很先进的,检票系统与我们高铁站相似。 " 整个火车站相当安静,没有大广播、音乐、叫卖,甚至出租车都难见,而公交车相当多,在火车站广场前排着长列。 " " " 在侯车室里有小型的儿童画展,基本为5~16岁的孩子们的作品,主题是1941~1945,而很多内容都是展示与火车元素有关的。 " " " " " " " " 我们在一天内用了十几个小时穿越了这段近千公里的新西伯利亚的一个角落,而相比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所走过的拉斯诺亚尔斯克至新西伯里亚之间已经算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了,但还是能够感觉到俄罗斯的地广人稀,那么其它的地区又该是多么寂寞? " " 你猜对了么? 这个“山”字型的标志在整个俄罗斯地区很常见,主要代表该车用的是雪地胎。因为每到冬季,下雪一周内,就必须换用雪地胎并贴上这个标志,以提醒后车这部车的行驶情况是装了雪地胎以后的效果。而等到雪季过后再换回来并撤掉这个标。 汽车自驾游杂志 编辑_小今 更多自驾游资讯与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今”
艾米莉·莫迪默,伍迪·哈里森,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