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李

最新好看的“克里斯托弗·李”的搜索结果推荐

HD中字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主演:彼得·库欣,安德鲁·莫瑞尔,克里斯托弗·李
简介: 文章题目:the case-book of sherlock 作者:christoph huber 来源:cinema scope杂志 译者:james/校对:e-yum, feather 一个多世纪的福尔摩斯 1、“沉默的大多数”的问题 (《福尔摩斯的困惑》sherlock holmes baffled,1900) " 《福尔摩斯的困惑》(sherlock holmes baffled,1900)剧照 一开始几乎没人能认出来,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同时也是史上最多次出现在电影里文学形象)被阿瑟·马文(arthur marvin)在一部30秒的短片里推向了大银幕。 马文拍摄了超过400部作品,其中包括早期d.w.格里菲斯(d.w.griffith)的电影。这部短片大致是说一个身穿睡袍的人在他的房间里碰到了窃贼。凭借梅里爱首创的定格动画技法,小偷消失后重又出现,而主人试着用各种方法无视这件怪事。他点了一根雪茄、徒劳地开了一枪,最后看着刚追回的包从手里消失同时出现在随即从窗口跳出的小偷手里。被抢劫的这位转向摄影机,向上甩了甩胳膊,接下去“困惑(baffled)”起来,不过影片结束得很突然,看不太清楚。 《福尔摩斯的困惑》和亚瑟·柯南·道尔爵士创作的小说毫无关系,它使用里面角色的名字只是为了利用公众对角色的熟悉程度,提前100年就证明了你不必是盖·里奇也能粗鲁地破坏福尔摩斯遗产。尽管如此,虽然不是有意为之,这应该也是对夏洛克化装能力最具创意的描述了,因为如果不是标题,他的身份会是个谜。好玩的是,imdb把这位演员注为匿名,这就让人好奇为什么还没有一个“伟大游戏(the great game)”(它试图让人相信福尔摩斯是一个历史上存在的人物,足够多人也这么信了——也是《神探夏洛克》(sherlock)第三集的名字)的玩家认同这是“真实”福尔摩斯唯一的胶片档案。毕竟,就像他在短篇故事《雷神桥之谜(the problem of thor bridge)》中承认的那样,“现实和想象的混合是我艺术的基础。” 历史没有留下足够多的材料来判断这次迎来了好运的大银幕首秀,与夏洛克·福尔摩斯在1893年的音乐剧《钟台之下(under the clock)》中载歌载舞的舞台亮相相较如何。但不管怎样,《福尔摩斯的困惑》——1968年被再次发现,现在是youtube网上的珍品——算是对逝去的无声福尔摩斯世界短暂的一窥。其他幸存者包括《那些库珀山毛榉》(the copper beeches,1912),八部乔治·崔维尔(george tréville)参与、柯南道尔本人监制的法英联合作品之一,还有阿尔伯特·帕克(albert parker)为当时沉迷于换装术的约翰·巴利摩尔(john barrymore)进行了浪漫化改编的沉闷好莱坞专题片《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 1922)。 "埃尔·诺伍德(eille norwood)和柯南·道尔(conan doyle) 最为重要的是1921-1923年,其间诞生了由那个时代毋庸置疑的银幕福尔摩——埃尔·诺伍德(eille norwood)出演的47部电影。这些电影因为它们的同时代性(共包括4部小说、56个故事的所有小说都是在1887-1927年发表的)依旧让福尔摩斯迷们激动不已。柯南道尔还对埃尔·诺伍德大为赞赏:“他拥有一种不寻常的特质,这特质只能用魔力形容,它迫使你热切注视一个演员,即使他什么都没在做。他拥有那种能激发人期望的忧郁的眼睛,以及无人可比的化装能力。我对那些电影唯一的批评是它们引入了电话、汽车和其他维多利亚时代的福尔摩斯做梦也想不到的奢侈品。”作为改编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普遍方法,这种策略一直沿用到50年代。虽然常常会弱化现代元素,但作者却眼不见心不烦了,因为他已于1930年去世了。 2、一次肖像式的诠释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1939) 由对话来推进情节的发展是许多侦探小说的特征,因此默片在这个方面有其自身的缺陷,而有声片在艰难发展了十年之后,随着巴斯尔·拉斯伯恩(basil rathbone)对福尔摩斯映像诠释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令人好奇的是,许多30年代的电影把柯南道尔迷案的结构改写成了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叙,减弱了夏洛克令人惊叹的推理才能,还暗示福尔摩斯所具有的的那种维多利亚时期的韵味已经不复存在了。 尽管营造了不错的气氛还拥有一位不同寻常的福尔摩斯(雷蒙德·麦斯raymond masse第一次有记载的亮相),《花班带探案》(the speckled band,1931)颇具代表性地陷入了漫无止境的对话场景中。在他的5部电影里(1931-7,有一部丢失了), 阿瑟?旺特纳(arthur wontner)的福尔摩斯通常会遭遇他总是住在廉价的马布斯式的(mabusian)地下住处的死敌莫里亚蒂。旺特纳有自己的粉丝和长相,他的长相完全符合由西德尼·佩吉特(sidney paget)创作、对故事进行了视觉上定义的那些插画,它们出现在早期的《海滨杂志》杂志里(the strand magazine,也译作《斯特兰德月刊》),但他缺少让福尔摩斯的“密码机”运转起来所必不可少的幽默。只有《四签名:夏洛克·福尔摩斯最伟大的案件》(the sign of four: sherlock holmes’ greatest case, 1932)引起了一些无声表现主义上的轰动(可能要归功于制片监制罗兰德·李rowland v. lee)。 然而,幽默却帮助之前曾扮演过华生的雷吉纳德·欧文(reginald owen)在《血字的研究》中(a study in scarlet, 1933)被提拔出演了福尔摩斯。由于除了使用标题之外几乎没得到什么其他权利,这个第一部福尔摩斯小说中的情节被一个《十个印第安男孩(ten little indians)》式的模板替换了——侦探令人困惑地搬到贝克街221a号是在试图遮掩痕迹吗?这些电影大多幸存在质量很差的拷贝上:旺特纳的福尔摩斯首演《沉睡的红衣主教》(the sleeping cardinal,1931)看起来就像是早期的录像术(video art)。尽管如此,由拉斯伯恩和尼格尔·布鲁斯(nigel bruce)主演的14部福尔摩斯电影(以及220个广播剧)广受欢迎(布鲁斯对华生医生的喜剧表演也颇具影响),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影片的修复工作。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1939)剧照 虽然在首演《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的片酬分别只列第二和第四,拉斯伯恩和布鲁斯的迅速成功却催生了唯一一个长期持续的福尔摩斯电影时代。拉斯伯恩为这个角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权威,既传达了福尔摩斯因其超群的智慧而流露出来的傲慢神情,也表现了为渲染他十足的神秘感所不可或缺的冷嘲热讽。同时,不像之后的华生那样笨拙得出名,十分抢戏的布鲁斯为解决了一个持久的难题而受到称赞:他对角色讨人喜欢的诠释把二人的关系以一种类似华生在叙述故事时的那种谦逊得夸张的风格人性化了,并且给了这位医生在没有参与到行动时一些事做,即只是去欣赏他朋友的过人智慧。 因为明显的恐怖片特点,《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一直是翻拍次数最多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拉斯伯恩的版本则一直是最好的版本之一。西德尼·兰菲尔德(sidney lanfield)的导演技法从最好的意义上说也只是工匠式的,就像阿尔佛雷德·沃克(alfred l. werker)在接下去的作品《福尔摩斯冒险史》(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1939)中做的那样。另外,两部电影对维多利亚时期氛围的刻画都值得注意。沃克的这部影片改编自威廉·吉勒特(william gillette)创作并得到柯南·道尔许可的一部轰动一时的舞台剧,讲述的是莫里亚蒂试图偷窃皇冠宝石的故事。而兰菲尔德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除了情节更加紧凑之外基本是忠于原著的;电影还灵机一动地添加了一个可怕的降神会(séance)情节,它之后的各种演变展示了电影还有后来的电视如何重塑了对于经典夏洛克衍生作品组成要素的一般看法。 诞生于1939年的这两部影片一起证明了原著小说对与成功改编福尔摩斯没有什么帮助。依靠完美的卡司和有效的结构、同时娴熟地把把冒险、机智以及对一个看似无法理解的天才所做的丰富的性格研究加以别出心裁的融合。每部电影都呈现了一个极其完整的福尔摩斯世界,向一直面临变成仅仅是亲切传统的威胁的福尔摩斯吹入了新鲜的生命力。尽管在他的第一个故事《波希米亚丑闻》(a scandal in bohemia)中就有过失败和错误,福尔摩斯还是被奉为是绝无谬误的,他明显的阴暗面被人们对一些熟悉的细节怀旧的喜爱之情掩盖了,比如他标志性的配饰(小提琴,波斯拖鞋里的烈性雪茄……),拉斯伯恩处理这些游刃有余。尽管称得上开创了历史上最幸运的电影时代之一,《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结束时他却以同等的自信提到了自己远不那么让人舒服的(吸毒)习惯:“噢,华生——把针给我!” 3、神奇导演的历险 (《绿衣女郎》the woman in green,1945) 40年代版权从福克斯到了环球手里,后者以更低的预算再次启用了拉斯伯恩和布鲁斯,并发布了一份文意委婉的声明:“夏洛克·福尔摩斯,亚瑟·柯南·道尔爵士创作的小说中不朽的角色,是不会衰老、不可征服和恒常不变的。在解决当今时代的重大问题时他还是——就像以前那样——至高无上的推理论证大师。”两人因为当时的宣传任务被移置到了那个年代(布景也更便宜)与纳粹展开斗争,斗争以约翰·罗林斯(john rawlins)愉快的《恐怖之声》(sherlock holmes and the voice of terror,1942) 里从萨尔斯堡的发出的无线电广播开始,电影将福尔摩斯在选定为收尾故事的《最后致意》(his last bow)的著名对白(“东风要来了……”)后移了一个世界大战。 多产而精力旺盛的罗伊·威廉姆·内尔(roy william neill)加入进来担任了接下来的《秘密武器》(sherlock holmes and the secret weapon,1943年内尔的5部作品之一:还有另外3部福尔摩斯,加上一部邪典片的经典之作《科学怪人大战狼人》[frankenstein meets the wolf man!])的导演,并且继续又执导了10部电影;很明显他非常适合在b级片场的环境中留下个人的印记,并很快就又接管了制片大权。内尔的电影使用道尔原著中一两个巧妙的构思却使它们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机敏地混合了尊敬与不敬:在《秘密武器》的开始,化了装的福尔摩斯向元首的特工们兜售 《威廉(wilhelm,德语,原为william)·莎士比亚全集,一个完全属于德国的作家》一书,然后在走向另一个的途中解开了《小舞人》(the dancing men)中的密码。电影里他与莫里亚蒂毛骨悚然的对峙让人难忘(为了打发时间,福尔摩斯提议了一个能残忍地描绘自己死亡的方法)。拉斯伯恩时期经常被认为是古老而迷人的,但表面之下有与之形成对比的黑色电影痕迹。内尔是利用微缩模型唤起恐怖感的大师:在《面对死亡》(sherlock holmes faces death, 1943)的开始,对风中的马斯格雷夫产业(musgrave estate)俯拍的推拉镜头为整部电影注入了阴森的气氛;镜头切换成对工程师加速的手或打翻的脚凳的特写,产生了与《恐怖之夜》(terror by night, 1946)中行进的火车上极度紧张的调查类似的可怕冲击。相反地,被低估的《追到阿尔及尔》(pursuit to algiers, 1945)从一个暗示着半个伦敦都将成为福尔摩斯大戏舞台的绝妙计划开始,迅速发展到这位侦探(假装的)的死亡(布鲁斯背对摄影机,在一个精彩而克制的时刻表达了华生的悲痛之情),之后就都是福尔摩斯反转身份在远航中从容斗智的休闲时刻了。 自由得以传播,宣传责任也不再,这些被电影《蜘蛛女》(the spider woman,1944)用黑色幽默式的视觉笑料(sight gag)加以庆贺:福尔摩斯被困在射击场中的希特勒人形靶里(其他靶子是墨索里尼和裕仁天皇)。后面内尔将这个系列指导得更为接近原著精神,尽管情节上仍然随心所欲:《红爪子》(the scarlet claw, 1944)把福尔摩斯送到了加拿大,他被笼罩在一团猎犬状的雾气里就像刚刚迈出巴斯克维尔大厅一样。由于一把五叉花园割草刀替换了那条恶魔般的猎犬,福尔摩斯不停地说自己被这件怪事弄糊涂了。内尔电影的节奏短而迅速,还有点古怪(倾斜的角度,对阴影和镜子的巧妙运用,聪明的拍摄想法),它们为公众心中福尔摩斯的形象烙下了新的印记。其巅峰作品《剃刀边缘》(dressed to kill,1946)将这个系列自知(self-aware)的特点发挥到了原型后现代(proto-postmodern)的极致:华生开始发表福尔摩斯的冒险故事,然后栽在了他在自己的第一个故事里描述的计谋上——其中被引用得最多的一句话“要是没有我的包斯威尔我将不知所措”直指发生在约翰逊博士博物馆(dr. johnson museum)的图书馆中的大结局,赋予这对伟大搭档的离开以历史意识(historical consciousness)角度的庄重感。 "《绿衣女郎》(the woman in green,1945)剧照 在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绿衣女郎》(the woman in green)中,内尔流畅的舞台调度实现了一次集中了这一系列幻觉特质的梦幻拼接,(合同演员回归扮演不同的角色助了一臂之力:亨利·丹尼尔(henry daniell),这里的莫里亚蒂,曾经出现过两次,其中一次扮演莫里亚蒂的亲信)。《绿衣女郎》将不同的故事合并为一串优雅的催眠(往往确实很催眠)段落,并由布鲁斯的滑稽演出注入轻松的气氛(华生,华生……从没听说过这个人……什么,是我?)。一连串女性被切下食指并杀害;身份高贵的太太和她同样诱人的一池花朵漂浮在“遗忘之水”中;一个无辜的人发了疯,一件由另一个被催眠者发起的虚幻的谋杀;华生自己也经历了纺车幻觉(“当然只有意志薄弱的人才会那样”,他事后这么说,对发生了什么毫无印象);最后,福尔摩斯进入遗忘梦境,任由莫里亚蒂摆布走下悬崖……所有这些都发生在紧凑的68分钟里。 4、荒诞派动画片的历险 (《乌龙侦探》,deduce, you say!,1956) 佩吉特为《海滨杂志》杂志创作的插图中福尔摩斯的猎鹿帽和披风变得如此具有标志性以至于它们成了扮演或者成为侦探的捷径。像所有(卡通片的)原料一样,无所不能的乐一通(looney tunes)对它们加以了最好的利用。其他福尔摩斯动画片也值得注意,包括宫崎骏可爱的《妙犬神探》(sherlock hound,1984-5),以及有的地方看起来——对晚期的迪斯尼而言十分——邪恶的大作《妙妙探》(the great mouse detective, 1986),片中拉斯伯恩客串了一段录音,文森特·普莱斯(vincent price)为恶毒的拉提甘教授奉献了极好的配音(还唱了歌),还有1944年的荒诞剧《奇案之主教的惊呼(the case of the screaming bishop)》,剧中把“头发定型梳”送进了“非自然历史博物馆”。 "《乌龙侦探》(deduce, you say! ,1955)剧照 但是没有哪个角色能和疯狂又喋喋不休的达菲鸭(daffy duck)相比。通过把那个过度活跃的经验主义伟大英雄变成为不活跃就抑郁的侦探,查克·琼斯(chuck jones)显示出了洞察力和喜剧天赋。借助他孩子般的热情,达菲贡献了福尔摩斯傲慢举止的对照。《乌龙侦探》(deduce, you say! ,1955)将它和猪小弟(porky pig)的华生搭档,猪小弟布鲁斯风格的闲扯(“福尔摩斯讨厌装模作样”)一经比较立刻获得了更为有趣的光环。什罗普·斯拉舍(shropshire slasher)的案子里穿插了许多俏皮话(名人都得交税)和典故,这个独特的案件被猪小弟不经意的一句话解开了,而达菲还在英勇而癫狂地在福尔摩斯导致的越来越大的失败中蹒跚前进。最秒的一句台词是对那句杜撰的、只存在于电影里的福尔摩斯标志性台词毁灭的一击:“你在哪种学校学的侦探?”华生问道,“小学,我亲爱的华生,小学。” 5、维多利亚时代的组合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1959)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1959)剧照 当从他们的恐惧大爆发中苏醒过来,汉默电影公司(hammer studios)安排泰伦斯·费希(terrance fisher)来指导他们的福尔摩斯项目,这是一次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天堂(以及地狱)中的组合:夏洛克是他时代理性主义者的终极化身,费希则是描绘其中的不和谐之处的大师。在这位侦探迷路走进电视(比如1954年谢尔顿·雷诺兹(sheldon reynolds)的古怪美国电视剧《夏洛克·福尔摩斯》)的10年后,1959年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hound)将他带回到了大银幕,并第一次使用了刺激强烈的色彩——最难忘的是一系列夺目的红色,很好地配合了影片中对于性和暴力的诱惑的处理。费希轻率地投入了残酷的传奇世界,对巴斯克威尔神话进行了黑暗、时髦、华丽的诠释:纵情声色的一夜让一个恶魔般的贵族在杀死“那个荡妇”——一位无助的乡下女孩儿——后死在了 “巨型猎犬”的毒牙下。在颇具阶级意识的汉默精神里,“巴斯克维尔的诅咒”背后的冲突被按照无法打破的阶级划分重新设定,给了了处于中心的浪漫关系恶意的潜台词:性被设定为在压迫和复仇背后未被说出的永久的驱动力。福尔摩斯在其完全理性的观点遭到挑战的同时对这次对抗从“魔鬼”这一角度重新看待,也预示了费希的代表作《魔鬼出击》(the devil rides out,1968)。那充满活力的影像传递了一次猛烈的浪漫主义侵袭:不可能存在的幽灵的轮廓带来的诱惑和迷雾笼罩的沼泽上的声音,就像妖艳女人吸血鬼式的挑逗那样,必然不会被逻辑的头脑接受——但是福尔摩斯的这一举动却讽刺地平衡了维多利亚时期那失调的状况。(柯南道尔晚年成为了唯灵论(spiritualism)热切的支持者,甚至为之后被证实是伪造的柯亭立精灵(cottingley fairies)的照片奉献了赞美的文字。) 并不害怕因为追求悬念和颠覆而偏离源头,费希怪诞的夏洛克电影最高峰极大地得益于彼得·库欣(peter cushing)冷静有时甚至是无情的诠释(安德鲁·莫瑞尔(andré morell)友善低调的华生也功不可没)。费希对色彩使用和哥特式恐怖片的功力十分出名,这两条在此部影片都得到了充分展示,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还有力地展示了费希另一个被低估了的特长。他对肉欲的关注在其对面部表演的指导中显露无遗,(拍摄面部表情)库欣犀利的眼神和玛拉·兰迪(marla landi)性感的嘴唇的对照结束了整部影片。令人遗憾的是,费希对这位侦探的第二次尝试,由德国制作的《福尔摩斯与死亡项链》(sherlock holmes and the deadly necklace, 1962)的剧本被制片人篡改了,他还找人在演员不知道的情况下为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扮演的福尔摩斯用英语重新做了配音。李十分正确地认为这是他最好的表演之一,结局也让李比费希更为失望。他的老伙计库欣倒幸运些,1968年出演了一部弱化了夏洛克作品严谨风格的bbc连续剧,然后和许多年事已高的同伴一起回归拍摄了他的倒数第二部电影,《死亡面具》(masks of death, 1984)。汉默工作室的另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演罗伊?沃德?巴克(roy ward baker)在外出拍摄一部关于“转瞬即逝(transience)”的两集记录片期间导演了平静得诡异的阿米卡斯(amicus)电影大杂烩《怪兽俱乐部》(monsters club,1981)和上面这部关于忧郁症的感人脆弱的作品。
彼得·库欣,安德鲁·莫瑞尔,克里斯..
HD中字版

爱丽丝梦游仙境

主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约翰尼·德普,海伦娜·伯翰·卡特,安妮·海瑟薇,克里斯平·格洛弗,马特·卢卡斯,斯蒂芬·弗雷,麦克·辛,艾伦·瑞克曼,克里斯托弗·李
简介:有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和姐姐在河边看书时睡着了,梦中她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从而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时而变大时而变小,以至于有一次竟掉进了由自己的眼泪汇成的池塘里;她还遇到了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莫测的柴郡猫、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总是叫喊着要砍别人头的扑克牌女王和一群扑克士兵,参加了一个疯狂茶会、一场古怪的槌球赛和一场审判,直到最后与女王发生冲突时才醒来,发现自己依然躺在河边,姐姐正温柔地拂去落在她脸上的几片树叶——在梦里她把那几片树叶当成了扑克牌。 书中充满了有趣的文字游戏、双关语、谜语和巧智、因此有时是难以翻译的,比如第二章章名里的“tale(故事)”因为被爱丽丝听成同音的“tail(尾巴)”而闹出了笑话。由于开始时是一部给朋友的孩子讲的自娱之作,故事里的很多角色名都影射了作者身边的人,如第三章里的渡渡鸟(dodo)是作者自己(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听起来像dodo这个词)、鸭子(duck)是朋友duckworth、鹦鹉(lory)是爱丽丝的姐姐lorina,小鹰(eaglet)是爱丽丝的妹妹edith。 重要角色简介(按出场顺序): 爱丽丝(alice):故事的主角,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属于儿童的那种纯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儿童的纯真常常会遭到侵蚀。因而,纯真的爱丽丝对儿童、对成年人都极具魅力,且弥足珍贵。 兔子(the white rabbit):一只穿着背心的白兔,在故事开场正要去给女王取东西的它喊着“天哪!天哪!要迟到了!”跑过爱丽丝面前,引起了她的注意,为了追它,爱丽丝才从兔子洞掉进了那个神秘的世界,后来爱丽丝在它的家里又误喝了一瓶魔药而变成巨人。 蜥蜴比尔(bill the lizard):爱丽丝在兔子家里误喝魔药变成巨人,无法离开房屋,兔子以为屋里出现了怪物,派这只小蜥蜴从烟囱进去看看情况,结果不等进去就被爱丽丝踢了出来。 毛毛虫(the caterpillar):一只坐在蘑菇上吸烟斗的古怪毛毛虫,态度有点目中无人,不过它教给了爱丽丝自由变大变小的方法。 公爵夫人(the duchess):一个爱好说教的女人,口头语是“一切事皆能引申出一个教训”。爱丽丝去过她家,正是在那里她才认识了柴郡猫。 柴郡猫(the cheshire cat):一只总是咧着嘴笑(grin)的猫,来源于英谚“笑得像一只柴郡猫(grin like a cheshire cat)”。它帮了爱丽丝几次忙。 帽匠(the hatter):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来源于英谚“疯得像个帽匠(mad as a hatter)”。 三月兔(the march hare):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来源于英谚“疯得像只三月的野兔(mad as a march hare)”。 睡鼠(the dormouse):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总是在睡觉。 红心女王(the queen of hearts):率领着一群扑克牌士兵的扑克牌女王,很容易生气,动辄要砍别人的头,不过其实并没有实行过。 红心国王(the king of hearts):扑克牌国王,不像妻子那么爱动怒,相反给人以受妻子指使的老好人的感觉。 格里芬(the gryphon):希腊神话中的狮身鹰首怪兽,在女王的命令下带爱丽丝去见了假海龟。 假海龟(the mock turtle):女王命令格里芬带爱丽丝去见的角色,它给爱丽丝讲了一个充满文字游戏的莫名其妙的故事。
米娅·华希科沃斯卡,约翰尼·德普,..
HD中字

007之金枪人

主演:罗杰·摩尔,克里斯托弗·李,布里特·艾克拉诺,莫德·亚当斯,赫夫·维勒查泽,克里夫顿·詹姆斯,理查德·洛,吴顺泰,马克·劳伦斯,伯纳德·李,露易丝·麦斯威
简介:最新一集007电影《无暇赴死》的上映依旧遥遥无期,而接替丹尼尔·克雷格成为下一任邦德的人选也始终众说纷纭。007系列电影除了出演男主角詹姆斯·邦德的演员受人关注以外,电影中的配角也对演艺圈的明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几乎每一部007电影中都会有众多重量级的演员加盟,为这部好莱坞历史最为悠久的系列电影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克里斯托弗·李(007之金枪人,1974) 凭借着《指环王》电影中魔法师萨鲁曼的角色而一举成名的英国演员克里斯托弗·李,可以算是电影圈“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在《指环王》电影之前,这位英国老演员已经拍了快六十年电影,其中就包括1974年与罗杰·摩尔搭档拍摄的《007之金枪人》。身材高大并且一脸凶相的克里斯托弗·李极为适合扮演反派人物,在电影《007之金枪人》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杀手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托弗·李有一个其他出演007演员所没有的身份,他还是原著作者伊恩·弗莱明的亲戚。 " 克里斯托弗·沃肯(007之雷霆杀机,1985) 作为罗杰·摩尔时代最后一部007电影,请来了好莱坞重量级演员克里斯托弗·沃肯担任配角。克里斯托弗?沃肯早在1979年便凭借着《猎鹿人》而荣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他也成为首位奥斯卡获奖演员出演007系列电影。 "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007之杀人执照,1989) 在罗杰·摩尔和皮尔斯·布鲁斯南这两个伟大的007时代之间,曾经短暂的出现过两部过渡性的007电影。由提摩西?道尔顿主演的《007之杀人执照》中,我们看到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这位气质另类的性格演员,如今已经愈老愈吃香,而当年那位昙花一现的007提摩西?道尔顿早已成为“昨日黄花”。 " 肖恩·宾(007之黄金眼,1995) 对于大多数国内观众来说,对于007电影的记忆是从皮尔斯·布鲁斯南开始的,作为皮尔斯·布鲁斯南时代的007电影开山之作,《007之黄金眼》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这部电影反派角色006的扮演者肖恩·宾,正是日后《权力的游戏》之中的“北境之王”艾德·史塔克的扮演者,当年颜值与皮尔斯·布鲁斯南有得一拼的肖恩·宾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 朱迪·丹奇(007之黄金眼,1995) 《007之黄金眼》不仅是007电影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而且还具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便是007首次有了一位女上司。著名英国女演员朱迪·丹奇出演了m局长这个007电影中的重要角色,她那一头华丽的白发造型让007看了不寒而栗,让人完全信服这是皮尔斯·布鲁斯南时代的007电影中,除了詹姆斯·邦德以外最为成功的角色。 " 艾伦·卡明&罗彼·考特拉尼(007之黄金眼,1995) 许多人在重温《007之黄金眼》时都会惊喜地发现扮演那位俄国工程师的竟然是艾伦·卡明,他日后凭借着热门美剧《傲骨贤妻》而大红大紫。 " 细心的观众还可以发现另外一个熟悉的面孔,罗彼·考特拉尼。霍格沃茨学校中最为受人欢迎的海格大叔,当年还演过007电影。 " 未完待续 附: 完整解析007电影中的邦女郎形象,丹尼尔?克雷格篇 "
罗杰·摩尔,克里斯托弗·李,布里特..
HD

黑暗阴影

主演:约翰尼·德普,伊娃·格林,米歇尔·菲佛,海伦娜·伯翰·卡特,科洛·莫瑞兹,杰基·厄尔·哈利,约翰尼·李·米勒,贝拉·希思科特,克里斯托弗·李,汉娜·穆雷
简介:美国鬼才导演蒂姆·波顿创造过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从早期的《剪刀手爱德华》到目前正在国内上映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影片的风格多以怪诞与哥特为主,而他的怪诞多从异想天开的想法中展开,让人在一个古灵精怪的世界中找到不同的乐趣。 目前正在上映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改编自兰萨姆·里格斯的小说《怪屋女孩》,虽然只是改编,但是影片的呈现就是一如既往的蒂姆·波顿式美学创想延续,我们在片中看到了很多拥有着不同特异功能的怪异人物。 " 来,跟着小电一起进入蒂姆·波顿的奇幻世界—— "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故事设定与二战有关,其中的一段时间被设定在1943年,而这段时间却是影片最重要的部分。在这部影片里有一座孤儿院,院长是佩小姐,孤儿院的被终止时间就是1943年。而这个1943年在影片中出现了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历史上,这其实也是很重要的时刻。1943年正是意大利于西西里岛宣布投降的时间。历史很残酷,但是电影却是暗黑中充满着幻想。 佩小姐:控制时间 " 影片中的孤儿院院长佩小姐有着主宰本片故事发展的一项特异功能,她有一块怀表,按下这块怀表,时间会循环。在本片中,佩小姐利用这块表将时间倒回孤儿院被炸弹炸毁的前24小时,而这一天被反复倒回,他们就永远存在在这个世界里。时间是蒂姆·波顿在本片中玩弄的最重要的元素。除此之外,佩小姐还可以变形成为一只鸟,加上时间循环的功能,佩小姐可谓是一位实力派的“女鸟人”。 杰克:看见鬼怪 " 阿萨·巴特菲尔德饰演本片的男主角杰克,他本只是一个19岁的普通男孩,在发现爷爷讲述的孤儿院的故事真实存在的时候,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特异功能,他可以看见本片中的大boss,能吃人眼珠的变异怪兽。而普通人是看不见的,连孤儿院中的其他具有特异功能的小孩也不能。他发现了更多的秘密之后,回到孤儿院和他们一起战斗,战胜了大boss。 除了以上对本片起到非常重要影响的两位人物之外,在佩小姐掌控的这座奇幻孤儿院里,还有另外11位小孩(见下图已标明序号),拥有10种特异功能。 " 1 芬利·麦克米伦饰演伊诺克:操控木偶 " 操控木偶,让他们拥有生命是伊诺克的特异功能。在本片中,他曾向杰克展示了两位木偶突然活了起来,互相攻击,并击败对方。这一功能在最后的击败变异怪兽时得到了很好地运用,他让一群骷髅活了过来,牵制住并杀死了其中的一只变异怪兽。 2 艾拉·珀内尔饰演艾玛:氢气女孩 " 艾玛是杰克心仪的女孩,她有一双很重的铁鞋,当铁鞋被打开,艾玛可以飞向天空,她的身体里充满了氢气。在影片中,杰克会从后面用一根绳子牵制住她,他们就像是在放风筝,只是风筝的另一头变成了人。除了飞天,她还可以利用身体里的气,在找到沉船之后,也正是利用她的功能让沉船复活。 3 米罗·帕克饰演休:口吐蜜蜂 " 满嘴蜜蜂的他可以随时口吐蜜蜂。这一功能也在片中最后的大战中运用到了。 4 神秘双胞胎:神秘到石化 " 全副武装的双胞胎一直都不曾露脸,但是他们却拥有一种非常震撼的功能,就是令人石化。当他们受到威胁或者惊吓时,他们会立刻掀起脸前的面具,面具下的那张恐怖的脸能够将对方石化。 5 大力士女孩:力气大 " 这个女孩在影片最开始展现过她的功能,当佩小姐让小萝莉去准备胡萝卜做饭时,⑤号小女孩使用大力拔出了地下十分巨大的胡萝卜。 6 皮格茜·戴维斯饰演布朗:脑洞大 " 另一枚奇怪的小萝莉,看似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但是当她掀开头发后面的脑袋时,一张十分巨大的嘴巴就出现在脑袋后面,可以秒吃鸡腿。 7 乔治亚·彭伯顿饰演菲奥娜:改变形状 " 菲奥娜的特异功能是可以让东西无限变大。在准备晚饭时,她根据需要的数量让地下的胡萝卜无限变大,变到自己需要的分量。 8 海登·基勒-斯通饰演贺瑞斯:播放梦境 " 贺瑞斯的特异功能是可以利用投影播放自己脑海中的梦境片段,而这些梦境片段往往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言。在本片中,他播放的包括邪恶科学家出现,最后的杰克与艾玛接吻都是被应验的。 9 劳伦·麦克罗斯蒂饰演奥利芙:操纵火 " 奥利芙的特异功能是控制火。她在片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点火的功能,比如烧掉房子。 10 卡梅伦金饰演米勒:隐形 " 卡梅伦·金的特异功能是隐形。他在片中的造型是没有头的,那是因为他身体的整体都是看不见的,对人隐形。所以很多时间下,我们根本看不见他的样态,只有当他穿上衣服时,才能够看见他的存在。他在片中因为没穿衣服而引发幽默。 除了以上孤儿院中的孩子,本片中还有一位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邪恶科学家,他所拥有的超能力是可以永生。 " 这些都是蒂姆·波顿新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中所具备独特功能的怪人,尽管来自改编,但是不得不佩服蒂姆·波顿呈现他们的想象力。我们知道,在蒂姆·波顿创造的属于他的世界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无不体现着他的才华。 爱丽丝梦游仙境:树洞 " 蒂姆·波顿执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灵感来源于英国童话大师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和《镜中奇遇记》,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神奇的树洞,主角爱丽丝去参加舞会时,跟着一只小白兔跳进了一个树洞里,再一次来到洞中仙境。仙境里有跋扈嚣张的红皇后,勇敢的疯帽子先生,还有白皇后、双胞胎兄弟以及温暖的白兔先生。 科学怪狗:雷电 " 在蒂姆·波顿将短片改成长片的《科学怪狗》中,他用雷电电击死去的爱狗,并且让它复活了。这只狗在邻居的追赶中,被困在邻居点燃的木屋内,狗将小孩救出,自己却死去。然而主人想要再一次救活他。雷电电击给予了小狗生命,也像另一个版本的《科学怪人》。 僵尸新娘:戒指 " 一枚戒指可以代表婚姻可以代表爱情甚至其他,但是在蒂姆·波顿的电影里,一枚戒指代表着自由。维克多深爱着维多利亚,当他在联系婚姻仪式中用一枚戒指无意中套在了骷髅的身上时,激活的这个僵尸艾米莉,给他带来的不仅是被感动的真爱,还有与男爵战斗后对维克多祝福的捧花。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巧克力工厂 " 旺卡先生有一座巧克力工厂,这座巧克力工厂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旺卡先生在出厂的巧克力中藏着五张代金券,吃到小朋友就可以来参观工厂。这个工厂里有巧克力瀑布,巧克力糖浆做成的河流,满是口香糖和牛奶糖的草地。而通过这种富有的工厂也警示了糖衣炮弹的影像。 剪刀手爱德华:剪刀手 " 这可能是蒂姆·波顿最出名的一部电影作品了。爱德华拥有两样东西,人的情感和一双剪刀手,但是他是机器人。爱情对于他来说,是可触及却不可深陷的东西,遇到金之后的无法自已,都比不上没有一双可以拥抱对方的手时的悲凉。蒂姆·波顿影片中古怪的信号很多,而这种对他电影的爱只能用一句歌词概括:“若你喜欢怪人,其实他们都很美。” 以上只是对蒂姆·波顿所执导影片的简单列举,他的作品《阴间大法师》《断头谷》《黑暗阴影》等等都有着十分怪诞的地方。最新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是目前正在热映的一部,去电影院感受蒂姆·波顿暗黑色彩下的童话故事,就这次机会了。所以,小电准备了《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观影兑换券,等你来领取。 游戏规则:小电的老规矩,截图发给我哦!不知道请后台回复“福利”。 名额:5个 ? 撰文、编辑/结冰
约翰尼·德普,伊娃·格林,米歇尔·..
HD

僵尸新娘

主演:约翰尼·德普,海伦娜·伯翰·卡特,艾米丽·沃森,崔茜·尤玛,保罗·怀特豪斯,乔安娜·林莉,阿尔伯特·芬尼,理查德·E·格兰特,克里斯托弗·李,迈克尔·高夫,
简介: 《僵尸新娘》于2005年9月23日上映的人偶动画电影,由蒂姆·伯顿、麦克·约翰森导演,约翰尼·德普,海伦娜·伯翰·卡特,爱美丽·华生主演的动画电影。电影采用原始的繁复、且耗时耗力的人偶摆放“定格—移动”技术。 拍摄了十年才得以上映。 " 维克特 影片开始是男主角维克特在画蝴蝶,然后将其放生,似乎为结局打下隐喻。19世纪末,家里是暴发户渔业大亨的维克特,将要与没落贵族的女儿维多利亚结婚,他们俩都不愿意结婚,可又不好违抗父母。好在彩排的那天,两人一见钟情,可是维克特由于紧张,在婚礼彩排上错误百出,逃了出来。在阴森恐怖的树林里,他因练习婚礼仪式而误将戒指戴到了形似树枝的骷髅手指上。随后,一个死去的少女出现了。她被维克特感人的婚礼誓言触动,便决心跟随他。她追上了想要逃跑的维克特,带他去了地狱。这下才知道,这个叫艾米丽的死去少女被贪财的恋人杀了。维克多惊魂未定,为了获救,他推说自己需要让父母知道自己与艾米丽的婚姻,于是,在骨奈克老人的帮助下两人回到阳间,而维克特试图去见维多利亚,艾米丽很伤心,维多利亚虽想救维克特却无能为力。巴克斯男爵,为了贪图钱财,趁机向维多利亚的父母提出求婚,却全然不知维多利亚一家虽为贵族,却比他还穷。 " 维克特和艾米丽 维克特的仆人死后来到阴间,告诉他维多利亚要结婚了,心灰意冷的维克特无意听到了骨奈克老人说他必须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喝下毒药,他和艾米丽的婚姻才有效。艾米丽哭着不答应,维克特被感动了,同意了婚事,与鬼魂们一起来到了人间,阴阳相隔的亲人久别重逢,激动不已。巴克斯男爵贪生怕死,想让维多利亚带上钱与他私奔,遭到其拒绝,并得知维多利亚一家其实一无所有。 " 可爱的小骷髅和狗 可是婚礼上,艾米丽看到了维多利亚一人躲在柱子后面暗自伤心,她希望维克特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于是阻止维克特喝下毒酒,希望维多利亚和维克特能在一起。巴克斯男爵不希望到头来是一场空,想要维多利亚和他离开。僵持的过程中,艾米丽认出巴克斯男爵就是当年欺骗与谋害他的男人。维克特勇敢的站出来与巴克斯男爵搏斗,千钧一发时艾米丽为维克特挡住了锋利的刀刃。之后巴克斯男爵误把维克特的毒酒当成一般的红酒喝了,中毒身亡。对二人相爱而满足的艾米丽扔出代表幸福的捧花,并看了他们最后一眼,化成千万只蝴蝶踏破月光飞向远方。 《僵尸新娘》并没有这个题目所宣扬的那样恐怖,它其实更多是传递了温馨的感觉。而且以动画片来表现的故事,原本就有很多可爱的元素,虽然也是在谈鬼论神,但是注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所以这部电影的类型是动画、喜剧和幻想,其实“恐怖”一词只是一种表面意义上的东西,不是电影的主旨。 " 房屋布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电影的风格延续了哥特艺术的传统,但片中出现的僵尸们却很可爱,尤其是当僵尸们来到活人的世界,小孩被老骷髅抱起才发现是自己的爷爷,老奶奶被一个老僵尸吓了一跳却发现是自己死去多年的老公。 影片运用了大量冷灰色和色彩明艳的暖色。将冷灰色用在了活人的世界,却在死人的世界里用了大量的颜色。该片中音乐的使用也如同影片中颜色的使用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影片的音乐很少,或者说是低沉的,甚至有点诡异的,到了地底下,却多有热情奔放的音乐,影片中最温情的歌曲也是出自于那个可爱的僵尸新娘之口。 " 艾米丽化蝶 影片的开头,男主就放飞了一只蝴蝶,一定程度上是与前面的呼应。 最后的化蝶,是她终于不再纠结于过去失败的感情,而且也成全了男主,成全了自己。
约翰尼·德普,海伦娜·伯翰·卡特,..
HD中字

黑暗中的王子

主演:克里斯托弗·李,芭芭拉·谢莉,Andrew Keir
简介:Dracula is resurrected, preying on four unsuspecting visitors to his castle.
克里斯托弗·李,芭芭拉·谢莉,An..
HD中字

弗兰肯斯坦的诅咒

主演:彼得·库欣,哈泽尔·考特,罗伯特·厄克特,克里斯托弗·李,梅尔文·海斯,瓦莱丽·冈特
简介:《科学怪人的诅咒》(The Curse of Frankenstein),又译作《神秘怪尸》,是1957年英国的一部恐怖片,由咸马公司出品。本片基于玛丽·雪莱的同名小说《科学怪人》。本片也是咸马公司的首部彩色电影,影片出品后得到成功并制作了多部续篇,并建立了有哥特意味的品牌形象。
彼得·库欣,哈泽尔·考特,罗伯特·..
HD中字

德古拉之夜

主演:克里斯托弗·李,赫伯特·罗姆,克劳斯·金斯基,玛丽亚·罗姆
简介:西班牙知名B级片导演赫苏斯·佛朗哥(才华多到自己给自己编导的电影配乐,电影很有好莱坞范儿)执导,男主角是跟他多次合作(主要合作了博满洲系列)的克里斯托弗·李。另外, 赫伯特·罗姆(汉默版《歌剧魅影》等)、克劳斯·金斯基(《诺斯费拉图》翻版)、 玛丽亚·罗姆(赫苏斯·佛朗哥电影里的常客),杰克·泰勒这几位跟LEE常常搭档的演员们均有参演!电影的亮点除了布景,演员,就是剧本了。电影剧本很用心思,细节到细微词句变化,相信会是原著党最爱的版本。
克里斯托弗·李,赫伯特·罗姆,克劳..
HD中字

惊恐死神

主演:克里斯托弗·李,玛丽昂·歌迪亚,佐伊·费利克斯,Alexandra Vandernoot,Hervé Ganem,迪基·奥尔加多,贝热尼丝·贝乔,曼努埃尔・布兰科
简介:十三个关于死神死亡的恐怖短片集,以死神翻黑桃扑克牌串联起来。每个故事都会出现一张黑桃扑克牌
克里斯托弗·李,玛丽昂·歌迪亚,佐..
HD中字

惊魂夜魇

主演:苏珊·斯塔丝伯格,罗纳德·刘易斯,安·托德,克里斯托弗·李
简介: 听译/编辑 twy 第二部分:英国电影 《帝国》:埃德加可以起个头,告诉听众为什么今天想聊英国电影。 ew:因为在疫情居家的那个五个月里,在我的《soho区惊魂夜》拍摄复工之前,要知道我收藏了近20年的dvd和蓝光碟,有不少我收藏已久却没看的片子,让我很是羞愧,开始称它们为「咖啡桌电影」——各种经典名作买来不看,只是让来做客的人觉得我很有品味,说:「啊你有这些片子……」 各种厂牌的,英国电影学院家的,cc标准收藏家的,伊瑞卡系列的。于是我就做了一个汇总的片单,去年我大概看了350多部电影,搞定了这个片单里的很大一部分。 "《soho区惊魂夜》 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是马丁·斯科塞斯给一个粉丝列的片单,这个片单在网上被发出来以后火了,当时这个粉丝问他是否有推荐的外国电影,所以斯科塞斯就写了一个入门片单。当时自己也就看了二十来部,所以这次就把剩下的看完了。在疫情居家的时候看很多外语片很棒,就像在家环球旅行一样。【昆汀笑】(赖特导演在这个片单里补齐的片单,见本文末尾) 这份片单让我很感动,虽然我跟斯科塞斯并不熟,也就见过两次打打招呼,但他对我都挺友好的。我从我洛杉矶的邻居阿方索那里问有没有马丁助理的邮箱,因为我想给马丁写一份信谢谢他。而且除了电影本身,只要马丁有提到的,一般他都有写过相关的文章或者youtube上有视频介绍,所以我会在看完电影之后去瞧瞧马丁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就好像他是我的教授一样,是他带领我进入一场世界电影之旅。 " 所以我写了封很友好的信说自己在疫情期间看他推荐的电影环球世界,很受启发,跟他说谢谢。在这份信的最后我就默默加了一句,出于好奇,因为我认为马丁·斯科塞斯对英国电影的了解和写作水平超过绝大多数的英国电影人或者影评人,有时候你需要一个像者斯科塞斯或者像昆汀你这样的人去评价你自己国家有什么好电影。因为像最佳片单这种东西,到头来上面都是一模一样的几部片子,那种「英国百大」,倒也不是说那些电影不好,但片单列来列去都是那几个常见的。 所以我就问斯科塞斯,好奇他年轻时候最喜欢的英国电影都有哪些,我问他除了他经常讲到的鲍威尔-普雷斯伯格、希区柯克和大卫·里恩以外还有别的什么。所以马丁后来就回了一我一个语音消息,把他整个片单都给我报了一遍,我等下列举一些跟两位聊。 赖特朗读马丁·斯科塞斯的英国电影推荐 ew:(读斯科塞斯的信)「这份片单并不是很全,显然有一些伊灵制片厂(ealing studios)的重要作品像《仁心与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我没有选,但有不少别的作品多年来让我印象深刻,让我接下来给你梳理一些片名吧: ? 赛斯·霍尔特的《撒哈拉六号基地》很值得看看,对我非常有私人意义; ? 有艾德蒙·格里维的《短暂失魂》; ? 还有别的伊灵出品的片子:《中途客栈》和《四十八小时》; ? 另一部赛斯·霍尔特的片《温柔乡》很有意思,还有《保姆》,同样是赛斯·霍尔特的,是我最喜欢的之一; ? 《残月离魂记》和《凤楼魂断》是我的最爱之一; ? 再来点泰伦斯·费希的作品,《逆旅惊魂》,还有早期汉默出品的《郎情似海卿薄幸》和《四面三角》,后者我还是孩子时经常看; ? 大卫·里恩的《一飞冲天》是另一部最爱,然后还有《天伦之乐》; ? 《军人魂》的宽银幕构图、黑白摄影和音效剪辑还有表演都很有意思,约翰·吉勒明导演; ? 《绿色惨案》,阿拉斯塔尔·西姆出演(赖特补充:昆汀给我看过35毫米拷贝); ? 《心灵扭曲》是部很扭曲的片子; ? 还有部泰伦斯·费希的早期作品《公共危险》(to the public danger),片长只有一小时但很精彩,在youtube就有; ? 伊灵出品的《周日总是下雨天》是最爱的之一,相信会让你想到《漫长美好的星期五》(赖特:他猜对了); ? 亚历山大·卖肯德里克的《牙买加的风》很有意思; ? 梭罗德·狄金森的《黑桃王后》绝对值得一看; ? 更多伊灵的片子:《呼声》、robert hamer的《粉红线与封蜡》也很喜欢、《寒夜青灯》、《好人不长命》、亚历山大·卖肯德里克的《无声的崩溃》; ? 有部疯狂的吸血鬼电影叫《吸血夜》你可能听说过,何塞·拉蒙·拉拉斯在1974年导演的; ? 1947年的《孤凤劫》; ? 我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古屋传奇》(赖特:没错,我在短片《don’t》里照搬过【三人笑】); ? 另一部还挺喜欢的是《烧吧,女巫》,在英国的片名叫《鹰之夜》; ? 还有1959年的《窃尸奇谭》; ? 还有一些汉默出品的,1957年的《水下呼吸器》、1960年的《惊魂夜魇》; ? 然后还有1961年《博命》; ? 我相信你听说过《僵尸谷惊魂》,约翰·吉林导演的; ? 1954年的《夸特马斯》,但我最喜欢的是1967年的《火星人袭击地球》; ? 1971年《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妹妹》; ? 1967年的《恶魔出击》; ? 《窒息》(the asphyx, 1974)很棒。 ? 这样就已经有很多了,如果你有一些没看过这个能给你一个起步,顺便还有安东尼·阿斯奎斯的两部非凡的默片:《地铁》和《流星》,剪辑非常厉害; ? 巴兹尔·迪尔登的作品比如《艳尸凶案》,我前段时间重看了还是觉得很好; ? 很短的bbc电影《吹哨吧,我会来找你》,乔纳森·米勒导演; ? 伊灵出品的《死亡之夜》; ? 这一部比较随机的,有部电视迷你剧《凶宅异闻录》让我很着迷; ? 还有《朱迪思·赫恩的孤独感》、《爱撒谎的人》、当然还有《无辜的人》,都是杰克·克莱顿的作品; ? 当然,还有《七重心》和《向夜屈服》……」 qt:你给这么多导演姓名却不提一下j·李·汤普森? ew:《向夜屈服》的导演。不是我没提,是马丁没有提。黛安娜·多丝演技最好的一部。 "《向夜屈服》 qt:嗯嗯,同意。 ew:这部跟《与陌生人共舞》可以搞个连映,因为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故事。 "《与陌生人共舞》 ew:顺便我跟马丁还说了,我给他发了条信息,我说「距离补完您的片单还差5部,然后昆汀·塔伦蒂诺正紧随其后!」【昆汀笑】这其实开启了我们所谓的「英国书屋」计划,其实就是个英国电影节,我们看了以上这些电影,然后还从中又跳进了一个英国电影的大坑里,昆汀可以作证。所以感谢斯科塞斯史上最棒的邮件,而且里面不少如今淡出视野没人讨论的片子。 qt:没错。埃德加跟我分享了片单,于是我也写下来开始一部一部看,这让我也掉进了一个大坑里,因为我被刺激得也想搞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片单!【赖特大笑】埃德加也给我一份我没看过但他觉得值得看的片单,我自己也有一份小的单子,以及之后跟着这个「斯科塞斯-赖特」的无底洞走进去以后发现的。 谈泰伦斯·费希 qt:斯科塞斯的片单里我看的很喜欢的第一部是泰伦斯·费希的这部《逆旅惊魂》(so long at the fair, 1950)。 "《逆旅惊魂》 ew:嗯,我也看了,这部我之前也没看过。 qt:这部电影对我而言特别棒的一点在于,它有一点像《贵妇失踪记》(the lady vanishes, 1938),我倒不一定觉得这部要比《贵妇》拍得好,但最起码让我看得更享受。因为这部电影在讲故事这个方面,让你很他妈想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这不是我应付的解释,但你真的很想弄清楚一切是怎么回事,而且它不像是那种《罗斯玛丽的婴儿》式的猜谜游戏:是这个人疯了吗还是什么…… 不,你很清楚明白他们在骗人。 "《贵妇失踪记》 ew:所以故事的前提大概是这样的:简·西蒙斯和大卫·汤姆林森演的她哥哥去巴黎疯玩了一天,晚上住进酒店,结果第二天,大卫·汤姆林森的角色本人不仅失踪了,而且他前一晚住过的房间也不存在了,但我们观众知道女主角并没有精神错乱,但酒店员工却跟她说她是独自来巴黎的,她哥哥住的房间是子虚乌有,于是,影片就像在那种《失踪的邦妮》(bunny lake is missing, 1965)式的类型下展开…… "《失踪的邦妮》 qt:但你作为观众千真万确地确定是酒店的员工在说谎,但他们的这个谎又特别令人信服,企图让女主角觉得自己真的疯了。这部片让我很意外的一点,是作为泰伦斯·费希的粉丝,但只了解他的那些汉默旗下的片子之外,能和简·西蒙斯这么一个大明星合作拍一部看上去成本很昂贵的片子,还是在四十年代的英国,让我特别震惊。我从没见过他在这么大的场面下工作过,令人佩服。 **** ew:我也有一些泰伦斯·费希的早期片没有看,这个片单里有一部叫《公共危险》让我印象深刻,只有一个小时长,你可以在youtube上搜到,而且据我所知它也没有dvd或者蓝光发行。它是由帕特里克·汉密尔顿的一部广播剧改编的,汉密尔顿写过比如《煤气灯下》(gaslight)、《宿醉广场》(hangover square)和《天空下的两万条街道》(20,000 streets under the sky)这部特别棒的小说。一位风格特别黑暗的作家,也是常常写伦敦背景的作品。 《公共危险》风格也比较残酷,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是非常有力。费希还有些别的,《四面三角》算是部挺奇怪的片子,像是一部更强调了情节剧元素而不是科幻元素的《变蝇人》。 还有一部我很喜欢的是《郎情似海卿薄幸》(stolen face, 1952,直译《偷走面孔》),我对这种一看就跟很多影片互相关联的作品感兴趣,比如说我一直很喜欢《没有面孔的眼睛》和阿莫多瓦的《吾栖之肤》,那当我看到《郎情似海》时我就猜阿莫多瓦一定很喜欢。 "《吾栖之肤》 《郎情似海卿薄幸》讲的是一个整形医生爱上了一位不爱他的女人,然后片子里有个监狱能恢复让毁容的人的面孔,所以这个医生有一天在给一个毁容的女人做手术,结果他把这个女人的面孔恢复成了那个他求婚失败的女人的样子!【三人笑】然后两个女人也都是同一位演员演的。然后这个女演员伊丽莎白·斯科特,在电影的后半段,就扮演那个从监狱里出来长着她的脸的考克尼女人,但声音却是由一个真正的操考克尼腔的演员配的,片子真是太诡异了,挺疯的b级片。 《绿色惨案》 qt:我无比地喜爱《绿色惨案》(green for danger, 1946),以至于我还读了电影的原著小说,还一连把与其相关的一套侦探考克尔系列三本小说都啃了一遍,因为我特别喜欢那个主角,我希望还能再拍四部侦探考克尔为主角的片子,然后让阿拉斯塔尔·西姆出演。 我很喜爱《绿色惨案》的还有一点是因为我当时最喜欢的英国女演员就是莎莉·格雷。我是莎莉·格雷的大粉丝,我也是因为她知道这个片子的,当时因为一连看了很多她出演的片子才找到了这一部。 "《绿色惨案》 谈j·李·汤普森 qt:我很爱《向夜屈服》(yield to the night, 1956),j·李·汤普森导演的,我不认为有任何一部j·李·汤普森拍的英式「厨房水槽」电影是我不喜欢的,每一部都很好。 **** ew:有一部不在马丁的片单里但非常杰出的片子也是j·李·汤普森拍的,叫《街上没有树》(no trees in the street, 1959),是我在写《soho区惊魂夜》的剧本时看的,非常棒,赫伯特·罗姆主演的。我知道你也是汤普森的粉丝,你也把他引介给了我,让我尤其感动羞愧,毕竟他可出身自布里斯托,离我住的地方也就30哩远而已!【昆汀笑】当时我都不知道j·李·汤普森是一位英国导演,因为我默认把他跟查尔斯·布朗森联系在一块。 **** qt:j·李·汤普森的早期作品,两部他最好的:《黄气球》(the yellow balloon, 1953),他的第一部正儿八经的惊悚片,讲一个小男孩目睹了一场凶案,然后被凶手给控制了…… 小男孩演的很好。这是他第一部成功的惊悚片,如果汤普森能成为希区柯克这样的人物,他是有这个能力的,如果他只拍惊悚片的话。 j·李·汤普森的最后一部电影《近距对搏》(kinjite: forbidden subjects, 1989)也很棒,查尔斯·布朗森主演的,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遗作之一。因为j·李·汤普森其实有些变态心理,而他就这么洞察到了他角色的堕落,他让你去关心那些道德模糊的人物,好的坏的两面都触及得到。 "《近距对搏》 与此同时,汤普森的处女作《没有犯罪的谋杀》(murder without crime, 1950)可能是最好的处女作之一,要知道汤普森在从影之前是一位戏剧作家,而这部处女作也是由他自己的舞台剧改编的,是一部有着极佳台词的谋杀案故事。 谈巴兹尔·迪尔登 qt:我这次发现的一部我百分之百特别喜爱的片子,是巴兹尔·迪尔登以爵士题材改编《奥赛罗》的影片《一整夜》(all night long, 1962)。 ew:标准收藏发行过一套名叫「伦敦与地下」的套装,里面就有《受害者》(victim, 1961)、《艳尸凶案》(sapphire, 1959)、《绅士联盟》(the league of gentlemen, 1960)和这部《一整夜》。挺少见的。 "《一整夜》 qt:我是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看了一部那么嬉皮的英国电影,在那个年代。我还没看过《伦敦水池》(pool of london, 1951),同样是巴兹尔·迪尔登拍的,那部是关于从商的黑人水手,将《一整夜》和这部结合起来看,再加上《艳尸凶案》,这让迪尔登成为了当时最有种族意识的导演,在那个时代能和塞缪尔·富勒齐名。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意识的人不过三个:约瑟夫·l·刘易斯,塞缪尔·富勒,巴兹尔·迪尔登,然后才是其他所有人。 ew:马丁的单子很有意思的一点(所以我们才要请教他),因为其中有的导演在如今被提到的其实很少,就像当我听到巴兹尔·迪尔登的名字,我就想到在我年轻时候知道他,他的声誉其实比较温吞,然后再看到他的片子你却又觉得在当时算特别好,比如说《艳尸凶案》和《一整夜》啊这样的片子。《伦敦水池》我也看了,是一部很棒的战后的黑色电影,有点像我们这个片单里的《呼声》(hue and cry, 1947),跟《伦敦水池》都有非常震撼的战后伦敦的纪录画面,因为即便在50年代,在伦敦依旧能看到当年轰炸的废墟,那些场景工作做得非常有力。 "《伦敦水池》 《军人魂》 qt:《军人魂》(guns at batasi, 1964)是斯科塞斯的片单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太棒的电影,也触及到一个很有趣的关于种族的切口,而且愿意去直面探讨它。而且作为一部几乎有点像戏剧的片子(让我有点想到《八恶人》),倒不是说完全像戏剧,75%的情节像个戏剧,而且会是超棒的一部,你可以想象在剧场里看到这些人物在各种门前进进出出的样子,一定会很棒。其次,那宽银幕的画面,片子对宽银幕的使用棒极了。 但在这一切的中心,是理查德·阿滕伯勒至高无上的表演,而且我之前根本不喜欢他作为演员的作品,但我现在喜欢了,在看了这部,还有《一整夜》和《绅士联盟》之后。但在这里真的是杰出,是那种让你特别操心的角色,他演的是一位中士少校,甚至不是一个军官,他旗下的只是一群中尉,是一个端端正正守规蹈矩的军人。但他被认为是军队里的小丑,因为他那种对军队规则的执着,他确实是一个丑角,最起码我们这么看。但在这24小时内,在这么一个军事紧急情况下,正是他这样一个在和平时期被当作丑角的人的所作所为,让他有能力去做任何别人都做不到的正确的选择,让他成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军人。 "《军人魂》 但这个故事的双重性在于主角面对的也不是战争,而只是一个奇怪的持续了24小时的军事动荡,我没法再详细说下去,不然就要剧透了,但它让我很震撼。这部电影在我的录像带架子上躺了45年,我居然一直没有看。 ew:这让我想到很有趣的一点,当然我知道当时你没有看过所以也不是受其影响,电影让我觉得像是舞台剧版的《祖鲁战争》,但它让我想到了《落水狗》或者《血溅十三号警署》,在动作片的边缘徘徊,但并没有像《血溅》一样真的升级为动作片。 qt:是,但它始终威胁着要开战,它始终在那个悬崖边上。 ew:斯科塞斯提到了影片的摄影,我记得摄影指导是道格拉斯·斯洛科姆,曾经拍过《仆人》,后来去拍了《夺宝奇兵》系列。 "《仆人》 《四十八小时》、谈伊灵制片厂的作品 ew:《温柔乡》(nowhere to go, 1959)你是不是还没看呢? qt:嗯,还没有。这部我倒是很想看,感觉会是我的菜。 ew:这部倒是挺有意思的,是赛斯·霍尔特在伊灵拍的最后一部。还有件事斯科塞斯提到的很有意思,因为它(伊灵制片厂)现在在英国影史里似乎有些被淡忘了,而且人们提到伊灵二字,想到的也就是固定的一些作品:《拉凡德山的暴徒》(the lavender hill mob, 1951)、《提特菲德事件》(the titfield thunderbolt, 1953)、《仁心与冠冕》…… 但还有那些伊灵出品的黑色电影拍得也很他妈棒,其中有几部我看的很喜欢的有《四十八小时》(went the day well?, 1942),然后我就想我是怎么做到在拍《热血警探》前没有参考这部片的啊。昆汀,你看了吗? "《四十八小时》 qt:我还没有。 ew:影片是一个虚构的二战故事,假设纳粹入侵了英国本土,然后他们试图伪装成英国士兵占领了一个村庄。然后村里的那些基本上是老妇人的村民后来发现了这些士兵其实根本不是自己人,而是一群纳粹,然后村民们就开始对抗他们,特别精彩。 qt:听着好极了! ew:好看极了,导演是阿尔贝托·卡瓦尔康蒂,他也执导了《死亡之夜》(dead of night, 1945)的一部分,还有一部特别棒的叫《他们使我成为亡命徒》(they made me a fugitive, 1947),特瑞沃·霍华德在里面演的很棒。 英式犯罪片和其短板 ew: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绅士联盟》,这可能是最好的劫匪片之一,所有的演员都太棒了,理查德·阿滕伯勒、杰克·霍金斯、奈吉尔·帕特里克在里面演的太好了。 qt:是的,但我有一个刺想挑,我对这些英国犯罪片的一大意见就是这些电影的最后20分钟我大多都不喜欢,因为我看到这些罪犯和劫匪被绳之以法的样子都太不合理了。如果是部90分钟电影,我很喜欢第一个钟头,但……当然美国电影半数以上也有这种问题,但是在英国片里尤其不合理。在《绅士联盟》最后,他们应该都能逍遥法外,最起码能在当晚逃出国境,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到最后总是有一群警察等在门外什么的…… "《绅士联盟》 ew:可是那个小孩认出了…… qt:没错啊,这就是原因,这他妈就是原因!但我不相信警察会这么突然过来,恰好认出了他们的车牌号,然后就把他们一网打尽了。你写了这么好的一个犯罪故事结果让它以这么累赘的方式收场,那还有什么意义?在你看到片子里那个小孩认出车牌号的一瞬间,你甚至都不用把剩下的电影看下去了,因为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ew:不过我倒是喜欢这部电影结尾的一点,虽然我很久没看了,但我还记得最后的场景,他们最后虽然都一起被抓了关进监狱里但依旧很开心,因为他们这帮家伙终于又聚集在了一起。 qt:倒不再像是一个帮派聚集在一起,更不如说像是军队里的一个班之类的,他们的长官跟下士又走到了一起。总之我不喜欢当罪犯以笨拙的方式被抓获的那种结局,毕竟一般的共识是他们到最后不管怎么样还是会被抓走,因为事情只能这样,但别搞得那么不符合常理。 《帝国》:因为有道德拘束。 qt:确实有道德拘束,但是当犯罪的过程被描绘得如此机智精彩时,就不能把四分之一的天才同样放到描绘他们最后的失败上么? ew:在(马丁的)片单里有好几部片子都是这样很粗旷的,我不知道昆汀你是否看了《好人不长命》? "《好人不长命》 qt:我不喜欢这部。 ew:你居然不喜欢啊? qt:我觉得那部也很不合理。我能了解那些角色是什么意思,实在对那些角色的小故事提不起兴趣,我有些厌烦了,没看完全片。 ew:这部片里的劳伦斯·哈维挺邪恶的。 qt:他我还是喜欢的,还有琼·柯琳斯的第一场戏我也倒觉得挺酷的,但是片子本身不行。 《保险库》 qt:我自己在这次跳进这个大坑后发掘到了一部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片子,而且跟我之前说的不同的是,这部的结尾我非常喜欢,是1962年拍的《保险库》(strongroom),导演是弗农·休厄尔,他拍过一部叫《吸血怪兽》的片子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恐怖片,不过其实是家汽车影院,是我继父带我去看的。 《保险库》是一部银行抢劫片,里面有三个人,然后故事发生在周日,银行关门,接下来周一是个节假日,所以银行在周二之前都是关着。所以这三个人就等着在所有人离开以后闯进银行,用他们的工具撬开保险库。他们需要六个钟头去完成这个抢劫,而且因为银行里没人所以算是小事一桩,然而等他们人一到却发现银行的经理和秘书在加班,不过因为经理手里有金库的钥匙,倒也不是一桩坏事。所以他们想着让经理打开门,把他跟他的秘书绑起来扔在银行里,两天内不会有别人知道,这两人虽然没法上厕所也不吃不喝,但倒也不至于饿死。 然而,后来几个清洁工,几个英国佬婆娘出现了,于是他们的这个计划也泡汤了,因为清洁工会很快发现经理,然后立刻就会报警,很快就会抓住他们。所以他们把经理和秘书锁在了金库里面,当然知道他们在里面恐怕活不了几天(本来觉得周二够呛,但电影后面他们还是在午夜就死了),所以劫匪就打算等事成了以后跑到别的地方用公共电话给警察报信,并在钥匙留在那里,这样警察就能把经理放出来,这计划不错。结果这个去打电话的人出车祸死了。【赖特笑】 ew:我去... qt:所以现在这剩下的两个劫匪知道,金库里锁着这俩人,而且他们要死了,也没有别人能救他们。于是他们现在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直接逃跑,要么回到银行里再花六个小时把金库撬开然后把里面的人救出来。这个故事梗概太他妈棒了,片子你在youtube上就能找到。 《黑桃王后》 " ew:在斯科塞斯的片单里有一部的导演水准让我很惊喜,那就是《黑桃王后》(the queen of spades, 1949)。 qt:这部我接下来也想看。 ew:导演的名字叫梭罗德·狄金森,我之前有看过他导演的《煤气灯下》,这是在英格丽·褒曼的好莱坞版本之前拍的一个英国的版本,也很棒。《黑桃王后》中导演给人一种就像是奥逊·威尔斯在《公民凯恩》或者希区柯克在前往好莱坞之前那种锋芒毕露的感觉。它有种黑色喜剧的感觉,不完全是,但就是有一股脏兮兮的质感。更令人惊讶的是什么你猜?制片大佬大卫·o·塞尔兹尼克在这之后曾经想把梭罗德·狄金森引诱到好莱坞去发展,就像他把希区柯克带去好莱坞拍了《蝴蝶梦》一样,但是狄金森拒绝了这个邀约,所以你开始猜想如果他接受的话会不会变得更加伟大。我不敢相信自己从没看过《黑桃王后》。 《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妹妹》 "《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妹妹》 ew:我已经看过很多汉默出品的恐怖片了,但有部我最近才看的就是《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妹妹》(dr. jekyll & sister hyde, 1971)。 《帝国》:您从来没看过这部? qt:我是小时候在cbs电视台周五晚上的电影频道上看的,70年代的时候。当我后来遇到玛蒂妮·贝丝维克的时候,我能认出她来。1992年我跟蒂姆·罗斯带着《落水狗》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恐怖片电影节时,乔纳森·戴米的前妻伊芙琳·珀塞尔是评委之一(她跟罗姗娜·阿奎特拍过个电影叫《你爱我吗》),然后她最好的朋友就是玛蒂妮·贝丝维克,她也在电影节上,然后整个电影节一周我就跟她呆在一块儿,她可是海德女士! ew:当我看《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妹妹》的时候我留意到了很多拍镜子的镜头。因为拍《soho区惊魂夜》的关系我跟我的团队就看了很多在镜头内完全镜面效果的片子,然后一看《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妹妹》我就发现其中一个用镜子过渡的镜头,拍摄手段却是如此地「低成本」:在电影里有个一镜到底的过渡,当拉尔夫·贝茨第一次变身成为玛蒂妮·贝丝维克的时候,他从实验室里走到自己的书房里去,手持的镜头跟着他,看着贝茨的身体痛苦地扭曲,因为他就要变身,然后摄影机就从他身后看到了前方的一个全身镜。紧接着摄影机特写拍拉尔夫·贝茨在扭曲,此时幕后人员在画外就稍稍地转动了一下镜子的角度,结果当镜头摇回镜子这里,出现的就是正好坐在贝茨身后的玛蒂妮·贝丝维克,一个一镜到底的镜头,太神奇了!而且手段是如此地低成本。 " 我确信这就是为什么斯科塞斯会喜欢它,因为这些后期的汉默家的恐怖片的导演都是那些人到晚年的大师级人物,比如说泰伦斯·费希或者罗伊·沃德·贝克,而且他们都有最终剪辑权。昆汀,这件事你听到估计会疯掉,但有一次我在instagram上晒了一堆电影的蓝光碟,其中就有这些汉默的片子,然后底下有个人评论说「你最近有没有看点库布里克或者大卫·林奇的片,这些片子好是好看,但都是低俗片!」 然后我就回了他一句:「去-你-妈-的!」【昆汀大笑】但我刚刚说的就是我们喜欢这些片,还有马丁·斯科塞斯喜欢它们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制作手艺,打那种名头去这么贬低它们那就太蠢了。 就算它们看着俗气,但是电影的手艺很精湛,这就是比如说为什么人们喜欢马里奥·巴瓦的电影,不仅仅因为他拍的是恐怖片,但却是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导演之一,而且他做的那些东西也会被比如说林奇、斯科塞斯借鉴,连费里尼都在《勾魂慑魄》(译注:费里尼、路易·马勒、罗杰·瓦迪姆三人分别改编爱伦坡作品的短片集)玩了一把巴瓦的招术。 《soho区》的摄影丁正勋在片场拍过一个镜头,当时我还以为要用特效才能完成,但是丁正勋说「这个简单!」,然后就做了个镜头内的花招,我就惊呆了,我怎么会没有想到?就像《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妹妹》里的那个镜头一样,这就是这些精彩手艺打造的电影魔法,就算那些片子本身可能会被人贬低,然而现实中马丁·斯科塞斯才不这么想。 《窒息》 "《窒息》 ew:斯科塞斯的片单上还有一部让我特别惊喜的,我当时回复他说这样的电影我真的一度认为除了我和我哥以外不会有人看甚至提及,更别说推荐了,这部就是《窒息》,一部1972年的恐怖片,罗伯特·鲍威尔主演。剧情介绍就太精彩了,是关于一群维多利亚时期的科学家想要把人死后离开身体的灵魂给捕捉住,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收缩机,然后他们尤其会把那些被处以绞刑的杀人犯的灵魂给收集起来,是这么一种风格的维多利亚式科幻片。 这部电影一开始我是在电视深夜栏目看的。这样的电影在当时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你需要有一个百科全书一样的东西能找到它的信息,不然人家听了会觉得像是你瞎编的一样【三人笑】,所以当我看到斯科塞斯提到它时开心极了,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鬼迷心窍》 "《鬼迷心窍》 qt:这次掉进英国老电影的大坑里,除了埃德加和斯科塞斯的片单以外,我自己去找的片其实都是很随机,我是看到哪个听上去好看我就会去看,看看它们有没有有意思的简介或者有我感兴趣的演员之类的,我就随着这风而去,但后来我会开始比较集中地关注某几个人。其中有一些片子我是此前从未听说过的,里面有部叫《隐藏的房间》,又名《鬼迷心窍》(obsession, 1949),1949年由爱德华·迪麦特雷克执导,故事听着比较有趣,而且莎莉·格雷在里面出演了,我是她的粉丝。 片子是罗伯特·牛顿出演的,在此之前我看到他一直演海盗这样的角色。片子有些很经典的套路,里面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个富有的天才,他发现自己的妻子跟一个年轻人偷情,于是他就预谋要谋杀那个年轻的情人来复仇。我倒也不是很在乎剧情要怎么发展,但是罗伯特·牛顿的角色想出了一个天才般的招数去折磨并毁灭那个情人,在此我想说的是这些四十到五十年代的英国电影,台词都太精彩了,剧情我就不多透露了,但片子就像那部电视剧《神探可伦坡》的一集,只不过主角是杀人犯,你关心的也是杀人犯,即便片子中间也有个像可伦坡一样的侦探角色在那里搞事,打听来打听去,你也知道他最终会把案子破掉,但你不会站在侦探的那一边。 《轮到我的那夜》 "《轮到我的那夜》 qt:《轮到我的那夜》(the night my number came up, 1955)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幻想片,片子里面有一群英国驻香港使馆的高级人士,然后一个军人出现在场鸡尾酒会上,他开始跟别人聊(他甚至不想谈论这件事,因为这令人不安)他前一天晚上做了这个非常离奇的梦。他描述了一个自己的梦,他本人并不在梦中,他只是看着一切发生。梦中有一个航班起飞了,然后迈克尔·雷德格瑞夫的角色就说你当时正在飞机上,但是我前一天晚上刚遇到你,这就是为什么你在梦中。他描述了这次航班发生的一系列非常详细的状况,然后飞机坠毁,所有人都死了。但这是一组非常具体的情节:这是一架特定的飞机,有八位乘客,船上有个贵宾,八名乘客之一是女性,他们在暴风雨中迷失了方向,然后在日本的山区坠毁了。他描述的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东西。紧接着,迈克尔·雷德格瑞夫的角色第二天得坐飞机出行,结果这个家伙在梦中描述的一切都一点一点地开始发生,然后在飞机出发之前。 ew:听着很像《死神来了》的老祖宗。 qt:没错,就是那种感觉,但是是「天堂阶梯」(译注:鲍威尔-普斯伯格的《平步青云》的美国译名)那种感觉的《死神来了》。 赖特的斯科塞斯片单五佳和更多英国电影推荐 qt:在斯科塞斯给的片单里你最喜欢的三到五部是什么? ew:我选个5部。首先很喜欢《逆旅惊魂》,《绿色惨案》我之前看过了就不选了;《军人魂》让人惊喜;《黑桃王后》很惊喜;《粉红线与封蜡》很不错…… qt:整个片单里最英国的名字。【三人笑】 ew:还有一部巴兹尔·迪尔登的电影《中途客栈》,但是跟迪尔登其他的作品都很不一样,而且也不是伊灵出品的,有点像是《荒岛酒池》和《蓬岛仙舞》的奇怪混合体,结尾尤其拍得深刻,有些伤感,有点《平步青云》的即视感。这是第五部。 "《中途客栈》 **** ew:斯科塞斯在他邮件的最后说道,如果他忘了哪些作品,问我如果喜欢什么没在单子里看到,可以补充给他。但你知道,斯科塞斯的观影量可能比在世的任何人类都要多,所以我尽力整理出了一些他没提到的片子: ? 迪尔登的《绅士联盟》;还有《弗里达》,也是迪尔登的,关于一个二战时的德国女人在英国被歧视的故事;还有《受害者》; ? j·李·汤普森的《街上没有树》; ? 《雨天下的迎神会》,理查德·阿滕伯勒杀手锏般的演技; ? 群星璀璨的《地狱司机》,斯坦利·贝克、帕特里克·麦高汉、肖恩·康纳利、还有第一代「神秘博士」威廉·哈特奈尔; ? 《the world ten times over》,1963年的,非常冷门的好片; ? 肯·休斯的《黑社会小流氓》(the small world of sammy lee),算是那个时代的《原钻》; ? 《恐怖之砂》,昆汀最爱的; ? 《滑铁卢路》(1945),约翰·米尔斯和斯图尔特·格兰杰(我奶奶那代人的最爱)出演; ? 《微风轻哨》,布莱恩·福布斯导演,超棒; ? j·李·汤普森的《猛虎湾》(qt:我也是这部的大粉丝); ? 《43号房间的女孩》,最近才发行了蓝光,特别危险的片子,还是迈克尔·凯恩第一次出演电影,当群众演员,没有台词; ? 《the flesh is weak》《bitter harvest》; ? 英国电影学会(bfi)的另类电影(flipside)系列影碟出品的几部,很有趣:《那种女孩》(that kind of girl, 1963)和《快乐女孩》(the pleasure girls, 1965)(译注:都是格里·奥哈拉导演),我之前提到了《叛逆女孩》(beat girl, 1960); ? 《百花小姐》,是cinemascope宽银幕的片子,可惜只有烂画质的dvd; ? 另外,一些在伦敦拍摄的意大利铅黄片,都是我在拍《soho区》前常看的:《索朗芝怎么了?》《披着娘皮的蜥蜴》《梦魇之瞳》。 昆汀的更多英国电影推荐 qt:我这边,不仅仅是斯科塞斯片单里的,包括我这几个月我们发现的英国电影里面的:第一名《军人魂》、紧接着是《一整夜》、《艳尸凶案》和《潘多拉与飞翔的荷兰人》大概在第三和第四之间徘徊…… ew:又名「奈吉尔·帕特里克主演电影大内斗」……【昆汀笑】 qt:那《艳尸凶案》获胜,如果奈吉尔·帕特里克是主要因素的话。但至于第五部嘛,《逆旅惊魂》、《轮到我的那夜》或者《保险库》都很有竞争力,《鬼迷心窍》也不错。但在此我还是想补充更多我之前看过,但是片单里没有的片子,可以让听众们去瞧一瞧。(译注:接下来谈j·李·汤普森的部分挪到了前面聚焦这位导演作品的小章节中)我很喜欢乔治·桑德斯主演的《圣徒》系列,但其中一部在英国拍的叫《圣徒在伦敦》(the saint in london, 1939),是rko在英国拍的,这是《圣徒》系列里最好的一部,是桑德斯和莎莉·格雷演的,这部片让我成了莎莉·格雷的粉丝,他们两人在一起化学反应十足,非常迷人,台词也很幽默,人物刻画绝佳。另外说到奈吉尔·帕特里克,你有没有看过他导演的作品? "《圣徒在伦敦》 ew:没有! qt:他自导自演了一部叫《无名的强尼》(johnny nobody, 1961)的片子,跟奥尔多·雷一起出演。奈吉尔·帕特里克扮演一个乡村牧师,然后在这个村庄里,威廉·本迪克斯——一个我一直不喜欢的演员,演了一个大恶霸,对所有人都很坏,大家都他妈讨厌他,然后在片子里他用一种嘲讽的姿态说:「如果我错了,但愿上帝劈死我!」 然后突然间,一个从未踏足过这个村子的人出现了——奥尔多·雷演的这个角色从小巷里走出来,一枪打死了威廉·本迪克斯。所有人都问他:「你是谁?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回答:「我不知道啊。」 「你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啊。」 「你为什么杀了他?」 「我也不知道啊。」 ew:他就是无名的强尼。 qt:没错。那么,最后一部推荐的作品,是因为我是迈克尔·帕克斯的粉丝,在帕克斯年轻时正要走上星光时,他主演了一部英国电影叫《朱门情恨》(the idol, 1966,直译为《偶像》),丹尼尔·皮特里导演,主演除了他还有珍妮弗·琼斯和约翰·莱顿。帕克斯在里面演了一个很混蛋的美国艺术生,他在伦敦读艺术,这个人很高傲而且有一种自我的很波西米亚的生活作风,他觉得自己是最好的艺术家,比全英国的都好,当然这可能确实,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然后他的一个同学,约翰·莱顿饰演的,把他当作个偶像一样崇拜,但他又是一个妈宝男,完全被珍妮弗·琼斯演的母亲所控制着。所以整部电影就是关于这个男孩的灵魂归属,在那个控制狂般的混蛋好友,还是那个扼制着他的母亲之间要二选一。片子拍得很好,是迈克尔·帕克斯早年还是大美男时我最喜欢的一次表演。 詹姆斯·梅森是个混蛋 ew:说起奈吉尔·帕特里克,我还自创了一种附属类型片,统称为「詹姆斯·梅森是个混蛋」系列电影。【三个都大笑起来】也就是说如果您希望看到您的詹姆斯·梅森冷酷无情的话,他在《七重心》、《凤楼魂断》和《潘多拉与飞翔的荷兰人》里面演得太棒了。 尾声:独属于电影院 ew:最后让我重返主题,讲一个只能在电影院发生的事件。有一次我在soho区的curzon电影院午夜场放了《猛龙怪客3》(death wish iii),我做了个映前简介。要知道,这部片的导演迈克尔·温纳很热衷于拿台灯或者灯罩作为他镜头的前景,在放《猛龙怪客3》前我跟观众说每一次你们看到出现了灯罩在前景的镜头时,我希望你们能冲着银幕鼓掌。这片里的灯罩镜头可他妈的多了。【昆汀笑】这可能是这部电影史上最搞笑的一场放映,因为大家都此起彼伏地鼓掌,我可没跟你开玩笑,足足三十五次! "《猛龙怪客3》 qt:我曾经在戛纳总监蒂埃里·福茂在里昂办的经典电影节上有这么一次经历,我们放了克洛德·勒卢什的《告密者》,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勒卢什也来了,电影院也坐满了人,但你大概知道观众基本都没看过这部片子,是个挺不错的犯罪惊悚片。 在电影的情节里,有一个女的为了要完成一个奇怪的绑架任务,要假装自己是广播广告主持人,有这么一个词组经常被角色说到:「感谢辛卡」(merci simca),辛卡好像在当时是法国的一个品牌,可能是一种咖啡还是甜味剂还是饮料什么的,但总之广告词就是「感谢辛卡!」,然后在影片的这个罪案情节里常常被提到,最后一直被反复说。但是在法国,观众对这种搞笑形式地跟银幕互动的行为并不熟悉,就是我们一开始谈到的。所以这场放映我就跟观众说:每一次只要有角色说出「感谢辛卡!」这个词,我要你们都冲银幕把这个词喊出来——「感谢辛卡!」【赖特大笑】每一次都要。跟观众排练了一下,然后电影开始,我就坐在勒卢什旁边。 然后电影放到一半,「感谢辛卡」开始出现,然后观众也冲着电影大喊「感谢辛卡」。克洛德·勒卢什一生从来没有在自己电影的放映上这么开心过,他从未见过法国人可以对他的电影有如此反应。然后当这个词被喊了十次后,他开始用力锤我的肩膀,他大笑着打我的肩,越打越重,他感觉棒极了,观众们也放声大笑,玩得很开心;而且他妻子还是电影的出演,电影放完以后他25岁的儿子走过来跟我说:「天呐,这是我看我爸的电影最开心的一次,我妈妈也在电影里,这真的太棒了,谢谢你昆汀!」【昆汀笑】 "《告密者》 ew: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应该是潘恩与泰勒(penn & teller,美国魔术师组合)想出来的,当时他们在纽约有个电影俱乐部,然后他们会召集一伙人去看电影,然后他们有某些规矩,其中:如果电影的片名在片中被某一个角色以台词说出来的时候,他们必须起立鼓掌。【昆汀笑】我印象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完美风暴》(the perfect storm, 2000)里面,克里斯托弗·麦克唐纳演的天气预报员说:「这可能就会是那…… 完美风暴。」 全体鼓掌!【昆汀大笑】在《soho区惊魂夜》(直译「soho区的最后一夜」)里,也有一个角色也把「soho区的最后一夜」说出来时,我心里也会小小欢呼一下:喔吼!【昆汀笑】 - fin -
苏珊·斯塔丝伯格,罗纳德·刘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