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众所周知,韩国电影具有改变国家的力量。
实际上,印度电影也是如此:
《厕所英雄》改写了6亿印度女性的命运;
《印度合伙人》成为全球首部聚焦女性生理期的电影。
两者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敢拍。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电影的确起到了改变国家的作用。
不仅促进了印度女性意识觉醒,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而今天要推荐的短片纪录片,虽然不是印度拍的,却和印度这个地方有关。
它,就是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2019)最佳纪录短片——
《月事革命》
短片一开始,几个女孩局促地低着头。
“先问她”
“不要,为什么不是你先说?”
“月经?”
三句话不到,提问的人和姑娘们一起捂着脸,笑了起来。
她们在谈论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的生理期,也就是月经。
但在印度的文化里,月经是禁忌,是羞耻。
面对这两个难以启齿的字眼,他们表现出令人吃惊的愚昧。
一个长辈妇女对女孩们这样说:
“流血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只有神才知道的事情,流出来的是坏血。”
一群男孩被问到时,这样回答:
“听说过月经吗?是的我听过,这是一种病,大部分女生会得的。”
关于月经,女孩、妇女、男孩,给出了三个答案。
女孩羞于说出口,妇女一本正经视为禁忌,男孩将它简单粗暴地归结为病。
紧接着,镜头又对准了羞涩的女孩们,这次的问题更加敏感:
你知道什么是卫生巾吗?
大部分人都说自己并不知道,也有人说在电视里看到过,但是自己用不起。
如果给你卫生巾,你愿意使用它吗?
面对这个问题,所有人好像都松了一口气,也卸下了防备。
她们的说法大同小异,因为没有用过,大家都是一副新鲜又茫然的表情。
在此之前,厂长一直以为卫生巾这种日常用品,早已经全世界普及了。
实在没想到,印度女性使用卫生巾的比例仅有10%。
就像短片里的印度哈普尔区,位于新德里城外60公里的一个偏远村落。
全村的女性几乎从来都没用过卫生巾,甚至还有人不知道月经到底是什么。
而这一切,都源于落后和无知。
因为每个月身体都会流出“坏血”,多的是女孩被迫辍学。
更别提月经期间,一律禁止进入寺庙这样的奇葩规定。
幸运的是,这个国家还有像阿鲁纳恰拉姆这样的人存在,也就是《印度合伙人》里男主的原型。
为了亿万印度女性的健康和自信,勇敢站出来,揭开人人避而远之的遮羞布。
在他的引领下,许多印度女性纷纷投入卫生巾的生产和销售,一支自立自强的女性队伍渐渐壮大起来。
而短片里记录的,就是这样一群印度女性。
她们用一台可以低成本、人工制造卫生巾的机器,解决了一直以来的生理尴尬。
看着棉花被压成条,折叠成块,涂上胶水,听着欢快的背景音乐欢快响起。
厂长才深刻体会到,那就是自由的声音。
女人们因为有了工作,得到了自信和尊严,因为使用卫生棉,收获了健康。
对她们来说,正视月经、使用卫生巾无疑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
纪录片只有短短26分钟,却没有过多地停留在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讽刺上。
相反,它更多地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工作的女人们。
一个女工因为赚到了钱,能为自己的兄弟买衣服而欣喜。
一个女工因为是第一次上门推销卫生棉,感到十分激动和好奇。
还有一个女工赚了钱,打算去支付报考德里警察的培训费用。
不得不承认,她们的积极、乐观、努力,深深打动了我。
每一个人都在跨出自己的舒适圈,为新的生活奋斗着。
就像她们推销的卫生棉条一样,尽管不好看、粗糙,却非常实用。
而这,才是这个国家真正需要的改变。
好的是,在《印度合伙人》和《月事革命》的推波助澜下,印度政府于2018年7月21日正式宣布:
取消卫生巾12%的消费税。
用电影改变国家,听上去荒唐,但印度这个国家,却在艰难的探索之中,不断地努力朝目标靠近。
从《印度合伙人》中,对待月经的不理智,固执地认为哪怕病死,也不要活着难堪。
到《月事革命》里,说到希望自己制造的卫生巾,能摆满德里超市时的骄傲。
这之间的跨越,不仅仅是女性对月经的正确对待,还有她们对自身命运的把握。
换言之,她们不仅要生理解放,还要心理上的解放。
正如阿鲁纳哈拉姆所说的:
神创造的世界上最坚强的生物,不是狮子,大象和老虎,是女性。
所谓的女性扛起半边天,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一声口号。
如果连生理上的正常反应都无法正视,谈何女权和解放?
其实,在嘲笑印度落后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即使现在,在不少落后地区,人们依旧将月经或经血视为污秽。
不止中国,因为女性这个独有的生理现象,世界各地曾惊现过各种各样的性别歧视。
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女寿司师傅,就因为他们认为女人的月经会让味觉失衡。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担心太空中无重力,可能会导致经血倒流。
这个奇葩理由,竟是女性不能成为宇航员的原因之一。
最明显的是,几十年来,电视里播放的卫生巾广告。
几乎没有例外,原本鲜艳的红潮全被替换成了蓝色液体。
有专业人士表明,这跟色彩审美没有多大关系。
主要是因为在80年代初,电视广告刚开始盛行时,多个国家的电视台都增加了一条明文规定:生理期产品里面,不准出现血。
所以,再发达的国家,禁忌就是禁忌,程度不同罢了。
月经二字,仿佛山洪猛兽,人类听到后,会出于本能的逃避、掩盖,甚至妖魔化。
只有极少数的人,去不断打破这个禁忌,身体力行做些什么。
智利艺术家用积攒了五年的经期床单,做成装置艺术,让人们观赏它的美丽。
英国马拉松上,一位女孩经期参加比赛,并拒绝用卫生巾。
还有就是短片里的这群平凡英雄。
她们无畏周围投来的各种眼光,勇敢踏出第一步。
比起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她们更愿意站起来反抗。
即便过程再漫长艰难,也要一点点去奋斗、争取。
因为她们相信,总有一天,现实会告诉她们:
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给今天的文章点个?在看?吧
商务合作qq:293384858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