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作者: 昕升
绘者:马浩然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凤凰空间
常说“民以食为天”,“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可是它们的分类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有多少是原来就有的,又有多少是外来的呢?
这是一本关于农作物的书,讲述了我们现在常见的粮食是如何来到了我们的餐桌上的故事。
粮食的“原住民”
我们地大物博,有很多是我们本土最早或者是特有的,像稻米、茶叶、蚕丝、大豆等等,然而“一粥一饭,一蔬一果”从最初的状态到可以食用到了我们的餐桌都是很不容易的。
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亚洲稻的原产地和世界稻作起源中心之一。早在公元前25世纪稻就开始从中国向外传播了,后来又有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多少人的吃饭问题。现在我们说“北方爱吃面,南方爱吃米,”不挑食的我都爱吃。
茶叶的历史一样悠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传说上古神农时期就有饮茶了,考古也证明了。茶圣陆羽的《茶经》更是世界上第一部茶的专著。
外来的粮食
很多食物并不是本土特有的,我们却没有注意,比如红薯、玉米、辣椒、南瓜、西瓜....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餐桌会暗淡很多,老饕们可能会没有滋味的
比如辣椒,其实传到中国来也就是两百多年。在此之前的川菜主要是用花椒和蜀姜,茱萸都用得较少,有些麻味和甜味,没有辣味。清朝滇、黔、湘、蜀等地都开始盛行吃辣了。要是没有辣,没有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生活一定很无趣
番薯和玉米的产量和人口的关系,是很多穿越小说中的题材。在从美洲、南洋等地引进番薯和玉米后,它们比水稻种植简单,生长周期更短,成为一种补充口粮,在明清之际解决了众多人口温饱问题,但是它们和王朝的兴衰没有必然的关系哦。烤红薯和爆米花现在也不错,大人小孩都喜欢。
花生又叫“长生果”,是我们现在常吃的坚果。原来它也是漂洋过海来到我大明的。最早是到了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江苏浙江一带,品种有很多,有“小粒型龙生花生”、“弥勒大种落地松”、“弗吉尼亚种”美国大花生,花生可以榨油,还可以做成花生糖、花生酱、花生酥等等小吃,都是我的最爱。
有图,有故事,还有通俗易懂的文字,将原本有些枯燥的食物历史,农业知识讲的妙趣横生,也知道了守住“红线”的重要性,是一部值得收藏分享的科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