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回家过年,是被亲戚朋友追问婚事的时节,也是一段长肉的时节,受不住美食诱惑的人们,只能选择默默的长肉。
就再吃一点点就好了冬天长肉这话一点不假,冬天的我们被床死死地困住,很难脱身;冬天的我们很喜欢吃着炸鸡,玩着手机,不想踏出家门半步。
如果你不相信,那我只好拿出证据给你看一下!
这怎么可能!!貌似好像真的是我搞错了,这不是吃出来的身材!而是长出来的身材!
冬天、夏天,都是毛量作怪
这幅狐狸的对比照是冬天、夏天两个季节拍出来的,但对比鲜明并非因为狐狸和我们“过完春节”,然后又“奋斗”到夏天。这一切其实跟脂肪关系不大,都是因其身上的毛发导致的。
如果是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饲料经过精心的挑选,那么这些小家伙的毛不但蓬松,还不易掉毛。夏天的它们更能凸显出体型的差异。
你真的不是在骗我?这些毛皮动物,受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光照时间、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等因素影响,毛绒的成熟日期也会受到影响。春季延长光照,可使冬毛提前生长,毛绒脱换及成熟也随之发生变化。
就因为毛的差异,冬天在动物园中见到它们时,你们也许会说「你们让它吃太胖了!好可怜!」到夏天,再次见到了换毛后的,又会说「怎么瘦了?好可怜!」。然而事实上,动物本身的健康状态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季节,毛发发生了变化而已。
动物管理员:一直被冤枉啊!掉毛不可怕,吃毛才关键
要知道,皮毛动物掉毛是个很正常的现象,但自己吃自己的毛,可就是大问题了。
饿了还不让吃?皮毛动物吃毛被称为食毛症,症状多发生在春秋换毛季节和冬季毛绒成熟前期,在这个时期,皮毛动物需要摄入大量生长毛绒的营养元素,而且肉类饲料和各种饲料搭配要适当,如果营养缺乏,毛皮兽就会啃食自身的毛发来补充自身需要,即发生食毛症。
家养的毛皮动物每年有3%~5%患食毛症,而野生毛皮兽却没有,这是笼舍饲养和野外采食的营养不同造成的。
我要吃!别拦我!遇到这种情况,治疗措施也是很直接,缺乏什么物质就补什么物质,可以适当加大饲喂量,但要防中毒。
据畜产品协会人员介绍,氨基酸缺乏可以用新鲜的肉类、鱼或优质鱼粉高蛋白饲料补充,也可添加水煮羽毛粉、毛蛋、豆面等,或者直接补喂硫氨基酸,尤其是换毛期和生长毛绒的阶段,一定要饲喂优质的含蛋白高的全价饲料,这是预防食毛症的关键。
换毛是一方面,吃毛又是一方面,一年四季的不同,我们照顾它们的方式也不同,感谢那些默默为小动物们付出的动物管理员们!
科学动物园,给你不一样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