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路上有狼

路上有狼 豆瓣评分:0

已完结
  • 分类:韩剧
  • 导演:张元龙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09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4-06-03 05:06
报错 收藏
  • 路上有狼是由谢兰,孙岩,王光辉,郑卫莉,李树生,牛犇,王建国,梁丽,贾二娃,张英红主演的一部韩剧。 邻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近或邻近,二是指住在隔壁另外一家或附近的人。按.. 更多

路上有狼剧情介绍


邻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近或邻近,二是指住在隔壁另外一家或附近的人。按上面的解释,现在在我河西村三队的老家,北东西三面都是我们家搬不走的守望相助的邻居。


"

每次我回到家中,一遇见邻居们就热情地打声招呼,或到他们的家中了解老v家最近发生的事情:庙里大殿修的怎么样了,庙官爷是谁,张家庄的高铁隧道维修得怎么样了,县上或镇上又给村里给了什么富民的好政策和好项目,谁家的娃娃考上大学了,谁家的老人去世了等等,他们就如数家珍地一一告诉我,每句话每件事,使我觉得如一汩汩甘甜的泉水,流入到心头,心里感到十分的踏实,就像一个婴儿又熟睡在母亲的怀抱中。

据奶奶说,我家在解放前住在磨台地,邻居是张之建家,两家是血缘关系最近的党家子。后由于地处偏僻,盗贼经常袭扰,两家就搬离了。我家搬到了前营三队张建邦太爷家,他家搬到了后营一队。五十年代中期,我家在张建邦太爷家南边的空地上打了庄窠,他家就成为了解放后我家最早的邻居,至今成为了既是党家子又是时间最久的邻居。


"

记得小时候我们两家在三队的最南端,我家一副半亩多的土庄窠处在高低不平的庄稼地中。北面是他家的土庄窠,其余三面全是庄稼地。东边是叫马头地的高土台,是二队人的地,栽了八九棵软儿梨和马奶头梨,一到夏天,为防我们小娃娃们糟蹋,常派老人守候果树。南边是块块叠升的土台,有我们两家的自留地。西边也是一块叫旱场的庄稼地,由于靠路边,用低矮的土墙围了起来。总之在我的影响中,家的周围,冬天是满地的灰黑色的土坷垃,春天和夏天是绿油油的庄稼,秋天是满眼黄澄澄的麦穗。由于邻居只有一家,使我们的安全感大大降低,每到夜晚我们小娃娃吓得都不敢出门。天稍一黑,如果家人让到较远一点的人家去借东西或送东西,一定要有人陪伴,自已单独不敢去,深怕马头地的黑黝黝的庄稼地中,突然跑出吃人的狼或跳出青面獠牙的鬼。


"

两家人解放前同住一家。张建帮太爷家是解放前从下庄窠搬到前营的,老人小名叫四斤半,据说出生是体重四斤半,外号叫高癫,可能与老人的直爽的性格有关。在我的记忆中,老人个子较高,常年穿一身黑衣服,留着一个小山羊胡子,背着手,佝偻着腰,说话干脆,办事利落,对我关心,我们爷孙两人经常在大门口闲谈。记得有一次老人给我用针管制作水枪,玻璃把老人的手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血流不止,至今在我的心中还记着。老人于七十年代中期去世。老人与我爷爷们叔侄关系很好,老人的小儿子张之荣与我父亲年龄相差不大,从小住在一家,相处也很好。两家穷帮穷,泥帮水,早出晚归共家同劳动。老人的大儿子张之x,就是在与我奶奶们在一块劳动时,我奶奶眼睁睁地看着,被马步芳派人从地里抓壮丁到七五军服役,解放前夕起义后,留在了阿勒泰地区建设兵团,直至九十年代去世。老人的几个姑娘我们叫姑奶奶,坐娘家时,也到我们家转亲戚。每到大年初一早上,父亲就领着我,拿着年馍,端着炒菜到老人家,给两位老人拜年。两家的关系随老人去世后,由于门外一片共用占场及其它原因时好时坏,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两家就互相不来往了,甚至经常吵架。尽管在党家子的红白理事和清明祖坟一起上坟时遇到,但互不答理,不相往来,直到二0一三年。二0一三年农历蛇年春节,张之荣爷爷过七十三大寿,党家子们派人到我家,请我去给老人贺寿。当时我正在家中,一见到请我的人,我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家的前辈人已去世多年了,我们小一辈人已成家立业,艰苦的岁月都已熬过去了,千年的谷子,万年的縻子,世上没有解不了的结,化不了的怨,在外工作常不在家的我们,不应该把怨传递给下一代,何况尕爱一家多年来与他们相处的也很好,互相帮忙,互相照顾,经常往来,我就拿出400元钱托人送去,我没有去祝寿。从此结解了,怨化了,两家和好如初。从那时开始,每到春节回家,大年三十这天,我就让群之和娅娅拿着酒和糖果给他家送去,拜个早年。他家也宰只鸡给我送来,或年三十晚上请我到他家坐客,三个年龄比我小的叔叔都很尊重我,我也给两位老人一些年钱。平时我有时候回家就去他家,跟爱喝酒的他喝几盅,在夏秋时,两位老人经常拨一些园中的蔬菜,或摘树上的果子让我拿回家。而今老人已耄耋之年,但身体很好,头脑清晰,只是耳朵已聋,不大声说听不见。他每天都喝几两酒,还干农活,家里人也不反对他喝酒,村里人都说酒在养他,我也在很多场合以他为例,说年龄不是老人们戒酒的理由,老人们爱喝酒就让他喝吧。


"

我家邻居的增多是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杨应科家由于弟兄两人,娶媳妇成家后,分家另坐,就把庄窠打在了张之荣爷爷家的隔壁,他家的马家菜园子中,成了我家的西北角的邻居。杨文著和杨文福两人是堂兄弟,家住在三队中间东边,靠近小河沿。虎浪沟一到夏秋常常发洪水,河边没有防洪设施,如果下一场大暴雨,沟里的洪水就像一群脱僵的野马,进入马家营的榆树林,从王家坟地北下,冲毁既将成熟的庄稼,如一伙强盗不顾一切地进入地处河边的三队人家。他们两家深受洪水之害,每到夏秋天,两家人白天黑夜提心吊胆。一旦洪水进入了他们的家里,三队的男人们都去帮忙,排水的排水,挖沟的挖沟,搬运东西的搬运东西,尽量减轻损失,因为那时候冲毁一堵墙,毁坏一件家俱就是家中的重大损失。天晴了水退了,家中的老人和女人们拿着礼品,纷纷前往慰问。七十年代末,在大队的安排下,两家先后住在了我家的东面和西面,成为了我家房连房墙挨墙的邻居。记得他们打庄窠墙和盖房时,父亲放下手中的农活前去帮工,庄窠墙合龙口了,新房盖成了,父亲用饭盘端着十二个又白又大的馒头,早早地前去恭喜。家中的老一代的人们一直关系很好,小时候一到节日,我常跟着奶奶到他们两家转亲戚,他们两家的老人也领着小孩常到我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人们去世后,各家忙各家的生计,来往少了,互相之间不转亲戚了,但经常互相帮忙,彼此照应。2015年我家修建西房,我就主动证求杨文福家的意见,害怕西房楼高影响他们家的阳光。他家同意后,我才修建了西房。

杨保学家在我家的东北角,与杨应平(杨文著老大)家相连,是七十年代后期扩建洪中公路时搬来的。我的太太是他的姑太太,两家是老亲戚,他母亲和我母亲又同是马营乡湾塘村的,我们两家既是邻居,又是亲戚,搬来后两家关系一直很好。他的爷爷杨文元为人豪爽,是远近闻名的法拉,他的父亲性格倔强,晚年放羊,又当庙官爷。现在两家的老人都去世了,保林、保东、保顺已成家另坐,家中住着保学和保山,每次只要回家,我就把尚未成家的保学叫到我家叙家常喝几盅。


"

南福存家和张国元在洪中公路的西面,与我家隔着杨文福家。两人的太爷是李家乡的人,招到我们张家当上门女婿。生养了两个儿子,按照前养一子顶门户的习惯,老大叫张之建,老二叫南吉昌。南吉昌爷爷生两儿一女,老大叫得财,老二叫得福,女儿叫贵香子。之建爷爷儿女病亡后,他的妻子我们叫南家奶奶,孤身一人,就被吉昌爷爷的老二得福叔叔接去赡养。得福叔叔的儿女们都是老人带大的。老人对我们很疼爱,视我们为亲孙子。那时候彼此家庭条件都很差,就常常彼此帮助,不分你我,亲如一家,共渡难关。小时候我们经常到他们两家去玩,就如同自已的家。我家视贵香子如我家的女儿,贵香子出嫁到后营,我们还互相逢年过节转亲戚。八十年代初期清明节时,三家轮换着到彼此的坟上安锅。但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不知什么碟大碗小的事情,三家关系慢慢地疏远了,他们弟兄两人关系也闹得很僵。2015年得福叔叔患重病,我去看望,当着张国元弟兄三人,主动借给他们一千元钱,让他们给老人办后事,等冬天有钱还我。张国元原名南国元,小时候常生病,为了他健康成长,家人按照迷信改南为张,意张之建后人。得财伯伯能说会道,曾跟我爷爷学木匠,会做农村宴席,他在世时,常说我们两家最亲。我上班后常请他到我家吃饭喝酒,并给他一些钱,记得他80岁那年,我到他们家看望他,我说图个吉利,一起给了他800元。他对我家很关心,在家中的事情上常出一些主意。2020年腊月老人生病,我去他家中看望他,春节时不幸病逝,老人去世时已90岁了,属我村的高寿之人了。关于我家与他们两家关系的来由,过去一知半解知道一些,今年年已七十六岁的张成杰叔叔详细地给我说明了缘由,我才更清楚了。

古人云:“好邻居吃茶戴花,坏邻居披麻戴孝。”在过去艰难的岁月中,邻居们逢年过节互相给老人们拜年,谁家宰了猪或做了好吃的,就给老人们送去,谁家农具不够用了,互相借着使用,在红白事上男人们帮忙,女人们帮灶,远方的亲戚们来了,家里坐不下,就到邻居家坐,邻居们就像自家的亲戚一样招待,彼此家的亲戚都互相认识。在农业生产劳动中还经常彼此帮忙,你家没人,我浇完我的田地,把你家的田地也浇完,你家打碾没有马骡,我家喂好料后你家使用等等。

时光不居,岁月静好。转眼间,我家和邻居家的老人们一个个走了,大人们一个个老了,娃娃们一个个大了,奔走远方,每家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低矮的小土房,如今变成了砖混房或小洋楼。唯一没有随岁月变化的是邻居家的位置,我家与邻居家就像手挽手肩并肩的一对对亲兄弟或亲姐妹,在春夏秋冬中迎来朝阳,送走晚霞。

在异地他乡已快40年了,曾遇到好多邻居,早年在平房居住时,只是一间单身房,同事之间经常互相走动,相处得融冾。后随着工作岗位的变迁,居住条件的变化,与邻居们很少来往了,对门而居,不知姓啥名谁,老死不相忘来。现在回想起过去老家的邻居,心中感慨万千,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想老家的邻居们只因为那样和睦相处,一是深受传统文化薰陶,人们善良朴实,更重情义;二是艰难困苦的日子,大家互帮互助,形成了共纾时艰的传统;三是毗邻而居邻居们大多互相之间有血缘或亲情关系;四是居住的环境,虽有自家庄窠,但邻居之间并不封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艰辛的劳作,大家常年在田地里一起春播夏耘秋收,感情深厚。以上的理由使老家的邻居们守望相助,也使我念兹念茲。

身为清代大学士的张英曾给家里写信,留下了“让它三尺又何妨”的百年佳话,为处理邻里关系树立了榜样。邻居是搬不走的,让它三尺、和睦相处才是正理,这是相邻的家与家的相处之道,也是相邻的国与国的相处之道。近邻胜过远亲,家家且行且珍惜。

2023年5月

  • 播放列表
  • 非凡线路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剧情介绍


    邻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近或邻近,二是指住在隔壁另外一家或附近的人。按上面的解释,现在在我河西村三队的老家,北东西三面都是我们家搬不走的守望相助的邻居。


    "

    每次我回到家中,一遇见邻居们就热情地打声招呼,或到他们的家中了解老v家最近发生的事情:庙里大殿修的怎么样了,庙官爷是谁,张家庄的高铁隧道维修得怎么样了,县上或镇上又给村里给了什么富民的好政策和好项目,谁家的娃娃考上大学了,谁家的老人去世了等等,他们就如数家珍地一一告诉我,每句话每件事,使我觉得如一汩汩甘甜的泉水,流入到心头,心里感到十分的踏实,就像一个婴儿又熟睡在母亲的怀抱中。

    据奶奶说,我家在解放前住在磨台地,邻居是张之建家,两家是血缘关系最近的党家子。后由于地处偏僻,盗贼经常袭扰,两家就搬离了。我家搬到了前营三队张建邦太爷家,他家搬到了后营一队。五十年代中期,我家在张建邦太爷家南边的空地上打了庄窠,他家就成为了解放后我家最早的邻居,至今成为了既是党家子又是时间最久的邻居。


    "

    记得小时候我们两家在三队的最南端,我家一副半亩多的土庄窠处在高低不平的庄稼地中。北面是他家的土庄窠,其余三面全是庄稼地。东边是叫马头地的高土台,是二队人的地,栽了八九棵软儿梨和马奶头梨,一到夏天,为防我们小娃娃们糟蹋,常派老人守候果树。南边是块块叠升的土台,有我们两家的自留地。西边也是一块叫旱场的庄稼地,由于靠路边,用低矮的土墙围了起来。总之在我的影响中,家的周围,冬天是满地的灰黑色的土坷垃,春天和夏天是绿油油的庄稼,秋天是满眼黄澄澄的麦穗。由于邻居只有一家,使我们的安全感大大降低,每到夜晚我们小娃娃吓得都不敢出门。天稍一黑,如果家人让到较远一点的人家去借东西或送东西,一定要有人陪伴,自已单独不敢去,深怕马头地的黑黝黝的庄稼地中,突然跑出吃人的狼或跳出青面獠牙的鬼。


    "

    两家人解放前同住一家。张建帮太爷家是解放前从下庄窠搬到前营的,老人小名叫四斤半,据说出生是体重四斤半,外号叫高癫,可能与老人的直爽的性格有关。在我的记忆中,老人个子较高,常年穿一身黑衣服,留着一个小山羊胡子,背着手,佝偻着腰,说话干脆,办事利落,对我关心,我们爷孙两人经常在大门口闲谈。记得有一次老人给我用针管制作水枪,玻璃把老人的手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血流不止,至今在我的心中还记着。老人于七十年代中期去世。老人与我爷爷们叔侄关系很好,老人的小儿子张之荣与我父亲年龄相差不大,从小住在一家,相处也很好。两家穷帮穷,泥帮水,早出晚归共家同劳动。老人的大儿子张之x,就是在与我奶奶们在一块劳动时,我奶奶眼睁睁地看着,被马步芳派人从地里抓壮丁到七五军服役,解放前夕起义后,留在了阿勒泰地区建设兵团,直至九十年代去世。老人的几个姑娘我们叫姑奶奶,坐娘家时,也到我们家转亲戚。每到大年初一早上,父亲就领着我,拿着年馍,端着炒菜到老人家,给两位老人拜年。两家的关系随老人去世后,由于门外一片共用占场及其它原因时好时坏,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两家就互相不来往了,甚至经常吵架。尽管在党家子的红白理事和清明祖坟一起上坟时遇到,但互不答理,不相往来,直到二0一三年。二0一三年农历蛇年春节,张之荣爷爷过七十三大寿,党家子们派人到我家,请我去给老人贺寿。当时我正在家中,一见到请我的人,我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家的前辈人已去世多年了,我们小一辈人已成家立业,艰苦的岁月都已熬过去了,千年的谷子,万年的縻子,世上没有解不了的结,化不了的怨,在外工作常不在家的我们,不应该把怨传递给下一代,何况尕爱一家多年来与他们相处的也很好,互相帮忙,互相照顾,经常往来,我就拿出400元钱托人送去,我没有去祝寿。从此结解了,怨化了,两家和好如初。从那时开始,每到春节回家,大年三十这天,我就让群之和娅娅拿着酒和糖果给他家送去,拜个早年。他家也宰只鸡给我送来,或年三十晚上请我到他家坐客,三个年龄比我小的叔叔都很尊重我,我也给两位老人一些年钱。平时我有时候回家就去他家,跟爱喝酒的他喝几盅,在夏秋时,两位老人经常拨一些园中的蔬菜,或摘树上的果子让我拿回家。而今老人已耄耋之年,但身体很好,头脑清晰,只是耳朵已聋,不大声说听不见。他每天都喝几两酒,还干农活,家里人也不反对他喝酒,村里人都说酒在养他,我也在很多场合以他为例,说年龄不是老人们戒酒的理由,老人们爱喝酒就让他喝吧。


    "

    我家邻居的增多是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杨应科家由于弟兄两人,娶媳妇成家后,分家另坐,就把庄窠打在了张之荣爷爷家的隔壁,他家的马家菜园子中,成了我家的西北角的邻居。杨文著和杨文福两人是堂兄弟,家住在三队中间东边,靠近小河沿。虎浪沟一到夏秋常常发洪水,河边没有防洪设施,如果下一场大暴雨,沟里的洪水就像一群脱僵的野马,进入马家营的榆树林,从王家坟地北下,冲毁既将成熟的庄稼,如一伙强盗不顾一切地进入地处河边的三队人家。他们两家深受洪水之害,每到夏秋天,两家人白天黑夜提心吊胆。一旦洪水进入了他们的家里,三队的男人们都去帮忙,排水的排水,挖沟的挖沟,搬运东西的搬运东西,尽量减轻损失,因为那时候冲毁一堵墙,毁坏一件家俱就是家中的重大损失。天晴了水退了,家中的老人和女人们拿着礼品,纷纷前往慰问。七十年代末,在大队的安排下,两家先后住在了我家的东面和西面,成为了我家房连房墙挨墙的邻居。记得他们打庄窠墙和盖房时,父亲放下手中的农活前去帮工,庄窠墙合龙口了,新房盖成了,父亲用饭盘端着十二个又白又大的馒头,早早地前去恭喜。家中的老一代的人们一直关系很好,小时候一到节日,我常跟着奶奶到他们两家转亲戚,他们两家的老人也领着小孩常到我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人们去世后,各家忙各家的生计,来往少了,互相之间不转亲戚了,但经常互相帮忙,彼此照应。2015年我家修建西房,我就主动证求杨文福家的意见,害怕西房楼高影响他们家的阳光。他家同意后,我才修建了西房。

    杨保学家在我家的东北角,与杨应平(杨文著老大)家相连,是七十年代后期扩建洪中公路时搬来的。我的太太是他的姑太太,两家是老亲戚,他母亲和我母亲又同是马营乡湾塘村的,我们两家既是邻居,又是亲戚,搬来后两家关系一直很好。他的爷爷杨文元为人豪爽,是远近闻名的法拉,他的父亲性格倔强,晚年放羊,又当庙官爷。现在两家的老人都去世了,保林、保东、保顺已成家另坐,家中住着保学和保山,每次只要回家,我就把尚未成家的保学叫到我家叙家常喝几盅。


    "

    南福存家和张国元在洪中公路的西面,与我家隔着杨文福家。两人的太爷是李家乡的人,招到我们张家当上门女婿。生养了两个儿子,按照前养一子顶门户的习惯,老大叫张之建,老二叫南吉昌。南吉昌爷爷生两儿一女,老大叫得财,老二叫得福,女儿叫贵香子。之建爷爷儿女病亡后,他的妻子我们叫南家奶奶,孤身一人,就被吉昌爷爷的老二得福叔叔接去赡养。得福叔叔的儿女们都是老人带大的。老人对我们很疼爱,视我们为亲孙子。那时候彼此家庭条件都很差,就常常彼此帮助,不分你我,亲如一家,共渡难关。小时候我们经常到他们两家去玩,就如同自已的家。我家视贵香子如我家的女儿,贵香子出嫁到后营,我们还互相逢年过节转亲戚。八十年代初期清明节时,三家轮换着到彼此的坟上安锅。但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不知什么碟大碗小的事情,三家关系慢慢地疏远了,他们弟兄两人关系也闹得很僵。2015年得福叔叔患重病,我去看望,当着张国元弟兄三人,主动借给他们一千元钱,让他们给老人办后事,等冬天有钱还我。张国元原名南国元,小时候常生病,为了他健康成长,家人按照迷信改南为张,意张之建后人。得财伯伯能说会道,曾跟我爷爷学木匠,会做农村宴席,他在世时,常说我们两家最亲。我上班后常请他到我家吃饭喝酒,并给他一些钱,记得他80岁那年,我到他们家看望他,我说图个吉利,一起给了他800元。他对我家很关心,在家中的事情上常出一些主意。2020年腊月老人生病,我去他家中看望他,春节时不幸病逝,老人去世时已90岁了,属我村的高寿之人了。关于我家与他们两家关系的来由,过去一知半解知道一些,今年年已七十六岁的张成杰叔叔详细地给我说明了缘由,我才更清楚了。

    古人云:“好邻居吃茶戴花,坏邻居披麻戴孝。”在过去艰难的岁月中,邻居们逢年过节互相给老人们拜年,谁家宰了猪或做了好吃的,就给老人们送去,谁家农具不够用了,互相借着使用,在红白事上男人们帮忙,女人们帮灶,远方的亲戚们来了,家里坐不下,就到邻居家坐,邻居们就像自家的亲戚一样招待,彼此家的亲戚都互相认识。在农业生产劳动中还经常彼此帮忙,你家没人,我浇完我的田地,把你家的田地也浇完,你家打碾没有马骡,我家喂好料后你家使用等等。

    时光不居,岁月静好。转眼间,我家和邻居家的老人们一个个走了,大人们一个个老了,娃娃们一个个大了,奔走远方,每家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低矮的小土房,如今变成了砖混房或小洋楼。唯一没有随岁月变化的是邻居家的位置,我家与邻居家就像手挽手肩并肩的一对对亲兄弟或亲姐妹,在春夏秋冬中迎来朝阳,送走晚霞。

    在异地他乡已快40年了,曾遇到好多邻居,早年在平房居住时,只是一间单身房,同事之间经常互相走动,相处得融冾。后随着工作岗位的变迁,居住条件的变化,与邻居们很少来往了,对门而居,不知姓啥名谁,老死不相忘来。现在回想起过去老家的邻居,心中感慨万千,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想老家的邻居们只因为那样和睦相处,一是深受传统文化薰陶,人们善良朴实,更重情义;二是艰难困苦的日子,大家互帮互助,形成了共纾时艰的传统;三是毗邻而居邻居们大多互相之间有血缘或亲情关系;四是居住的环境,虽有自家庄窠,但邻居之间并不封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艰辛的劳作,大家常年在田地里一起春播夏耘秋收,感情深厚。以上的理由使老家的邻居们守望相助,也使我念兹念茲。

    身为清代大学士的张英曾给家里写信,留下了“让它三尺又何妨”的百年佳话,为处理邻里关系树立了榜样。邻居是搬不走的,让它三尺、和睦相处才是正理,这是相邻的家与家的相处之道,也是相邻的国与国的相处之道。近邻胜过远亲,家家且行且珍惜。

    2023年5月

    猜你喜欢
    暴君的厨师 6分 2025
    暴君的厨师
    林允儿,李彩玟,姜汉娜,崔奎华
    任意依恋 6.5分 2016
    任意依恋
    金宇彬,裴秀智,林周焕,林珠恩,刘五性
    龙影侠粤语 0分 1992
    龙影侠粤语
    李克勤,关礼杰,黎姿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7.3分 2022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曾田陵介,佐藤友祐,中山咲月,押田岳,畑芽育
    保留席位 5.1分 2023
    保留席位
    黃丞邦,陈玹宇
    秘密之家 0分 2022
    秘密之家
    徐夏俊,李英恩,正宪,姜星,李成延,张恒善,方银姬,尹雅真,安勇俊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6.6分 2018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川口春奈,横滨流星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0分 2018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三森铃子,杉田智和,久野美咲,阿部敦,森久保祥太郎,小西克幸,津田健次郎,长岛雄一,小松未可子,小山刚志,黑田崇矢,星野贵纪,置鲇龙太郎,植田佳奈,浪川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