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
(完整版)
一、单选题(29题*2分,合计58分)
1、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
a、行动研究 b、同伴互助 c、微格教学 d、专业引领
2、熊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要想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要做的不能只是帮助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还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熊老师的说法表明( )
a、分数决定孩子的未来 b、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家长
c、教育不能仅追求分数 d、素质教育需要废除考试
3、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间?”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a、不予理解继续上课 b、批评该生上课分心
c、布置学生课外探究 d、解释说作者弄错了
4、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当的是( )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
b、王老师不注重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
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
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b、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c、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d、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6、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
a、不合法,侵犯了沈某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
b、不合法,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c、合法,学校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有对教师进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权利
7、某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儿童居住较为分散,为保障当地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走读学校
b、设置寄宿制学校
c、设置家庭学校
d、设置半日制学校
8、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a、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依法给予刑事制裁
c、依法给予党纪处分
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9、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a、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
b、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
c、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
d、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10、某小学为遏制学生违纪,要求各班主任“重点关照”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要与其他违纪学生的行为区别对待,从重处罚。该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教育管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
b、合法,学校有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的义务
c、不合法,学校不得侵犯未成年学生的教育自由
d、不合法,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11、小学生高某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不慎受伤,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高某父母与学校就事故处理达成了协议,但事后学校拒不履行协议。对此,高某父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依法提起诉讼
b、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c、依法提出申诉
d、依法申请行政仲裁
12、小学生小凡在学校教学楼门口发现一条狗,想赶走它,却不慎被咬伤。经查,这条狗是学生小伟从家里带来的。对于小凡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小凡的监护人和学校
b、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
c、小伟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
d、小凡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
13、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切实的帮助。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
a、长善救失
b、严慈相济
c、因材施教
d、关爱学生
14、刚入职不久的班主任张老师因过失被家长投诉了。此时,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求助领导,要求换班
b、理想家长,批评学生
c、反省自我,积极沟通
d、坚持自我,任其自然
15、江老师十分注重自我学习,却经常不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江老师的行为( )
a、不恰当,自我学习是权宜之计
b、不恰当,学习方式应该多元化
c、恰当,自我学习优于校本研修
d、恰当,校本研修理论价值不大
16、对右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做到严慈相济
b、没有做到尊重学生
c、没有做到循循善诱
d、没有做到公平待生
17、抗生素的发现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滥用也会造成危害。下列选项中,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a、朱既明
b、屠呦呦
c、巴斯德
d、弗莱明
18、在19世纪以前,纺织原料全部采用天然纤维。下列天然纤维中,中国最晚用作纺织原料的是( )
a、棉
b、麻
c、毛
d、丝
19、七巧板是中国民间益智玩具,用正方形薄板分为七块,拼排成多种多样的事物图形。玩七巧板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下列图案中,不属于七巧板拼图的是( )
20、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历史上曾为印第安人的家园,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选项中,发祥于该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
a、拉丁文明
b、玛雅文明
c、爱琴文明
d、波斯文明
21、内流河也称“内陆河”,指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大多分布在大陆内部干燥地区,上游降水或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最终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下列中国内流河中,最长的是( )
a、塔里木河
b、柴达木河
c、尼雅河
d、疏勒河
22、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b、圣埃克苏佩里——《夏洛的网》
c、拉格勒夫——《骑鹅旅行记》
d、卡罗尔——《艾丽丝漫游奇遇记》
23、有的成语与历史人物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与“狡兔三窟”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管仲与齐桓公
b、毛遂与平原君
c、冯谖与孟尝君
d、曹刿与鲁庄公
24、中国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琴名曲的是( )
a、《潇湘水云》
b、《二泉映月》
c、《阳关三叠》
d、《高山流水》
25、苏州园林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造园艺术的典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
a、《豫园》
b、《拙政园》
c、《留园》
d、《网师园》
26、计算机病毒能利用系统信息资源进行繁殖并生存,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编制未完成的计算机程序
b、文件内容已经被破坏了的计算机程序
c、编译不正确的计算机程序
d、被蓄意设计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27、在excel中,要通过扇形面积反映每个对象的一个属性值在总值当中所占比例大小,应该选择的图表类型是( )
a、柱形图
b、折线图
c、饼图
d、xy散点图
28、下列选项中,与“红茶”和“绿茶”的逻辑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a、咖啡——吗啡
b、陈醋——奶茶
c、白酒——黄酒
d、重水——雨水
29、将选项中的图形填入下面空格中,最符合格子中另三个图形的一致性规律的是( )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刘老师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
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埂精心识别,挑选,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大雪过后,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自然。
刘老师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
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俞老师就要求自己做一名孩子们喜爱的班主任
每一届新生入校,俞老师总是从孩子们的“读”“写”等细节入手,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孩子们在体验中逐渐学会了阅读,端正了书写的姿势。
他还带孩子们到超市体验购物,让孩子们学会选择物品,自觉排队;带孩子们乘坐公交车,学会购票,文明乘车;带孩子们到养老院打扫卫生,做小小志愿者……
平时,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是愿意告诉俞老师,一次外出游学,小涛悄悄告诉俞老师自己有时会尿床,俞老师将小涛安排和自己住一个房间,每到半夜尽早提醒小涛上厕所,这成了他两的秘密。
俞老师还在班上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尝试以各种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时候为准备一个实验,俞老师要查阅许多资料,充分准备,让孩子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有收获。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俞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1992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人们开始将鱼投入水中供野生海豚食用。1998年,海豚开始回报人类,它们不时地将鱼扔上码头。在这件有趣的事情里,人类的投食意图非常明显,但动物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早在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认为动物和人类的智力只有程度上而非本质上的区别。在其晚年的著作《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他详细研究了鸟类、家畜、灵长类动物以及不同人的喜悦、爱和悲伤。达尔文对待动物的态度,尽管很容易被那些每天接触狗、马或老鼠的人所认同,但却违背了当时欧洲根深蒂固的理念——动物完全没有思想。这种古老的理念源于17世纪伟大哲学家笛卡尔的学说:人是理智的生灵,与上帝的思想相连,而动物只是肉体机器。笛卡尔的追随者之一,17世纪法国神学家和哲学家马勒伯朗士因此这样描述动物:“不因食物而快乐,不因痛苦而哭泣,成长而不自知:它们无欲无求,无所畏惧,一无所知。”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物学界更忠于笛卡尔而非达尔文的学说。尽管动物行为学的学者们并没有排除动物具有思想的可能性,但是却认为思考这个问题几乎无关紧要,因为它无法回答。人们可以研究动物的输入(如食物和环境)或输出(行为)。但动物本身仍然是一个黑盒子:情绪或思想等不可观察的东西超越了客观调查的范畴。一位“行为主义者”因此在1992年写到:“在任何试图了解动物行为的尝试中,都应当极力避免认为动物具有意识思维,因为这是无法检测且空洞的……”
然而,这些关于动物的狭隘想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1976年,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教授唐纳德·格里芬不畏阻碍,出版了《动物的觉知问题》一书,认为动物确实能够思考,而且这种能力应该受到适当的科学研究。
此后的数十年间,野外和实验室的大量研究工作推动了远离行为主义、接近达尔文观点的共识。然而研究进展仍然艰难而缓慢,正如行为主义者所警告过的,这两种研究类型的证据都可能具有误导性。虽然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是严谨的,但动物在实验室中的表现难免异于野外。野外观察则可能被认为是奇闻异事而不被接受。虽然有的野外观察持续数年甚至几十年之久,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缺乏严谨性的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并不多见。
尽管如此,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有些动物确实以有意识的精神体验方式处理信息和表达感情。他们一致认为:大鼠、小鼠、鹦鹉和座头鲸等动物有着复杂的思维能力;一些物种具有曾被认为只属于人类的特性,例如为物品命名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还有少数动物,如灵长类动物、鸦科(乌鸦家族)和鲸类(鲸鱼和海豚),具有一些人类眼中接近于文化的东西,它们藉此形成了通过模仿和示范向后代传递信息和能力的独特行为方式。没有任何动物能够单独拥有所有的人类心智特性,但是几乎所有单一的人类心智特性都存在于某种动物身上。
(摘编自《动物有思想吗?》,翻译黄森)
问题:
(1)人们对“动物是否有思想”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性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现阶段应如何推进动物心智的研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叫做“诡异谷”的现象:当机器人跟人类的样貌非常接近时,或是电脑生成的人物变得越来越逼真时,反而会给人带来一种不真实、不舒服的感觉。
2001年的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是有史以来第一步cgi(纯电脑生成影像)影片,其中的人物角色全部都是用人造影像合成,几乎无一例外地完美,但是这部影片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批判和市场的失败。
此后,3d动画师们学会了将不完美因素融入设计,创作出的人物也更讨人喜欢。
综合上诉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29题*2分,合计58分)
1、答案:a,行动研究
2、答案:c,教育不能追求分数
3、答案:c,布置学生课外研究
4、答案:b,王老师不注重专业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
5、答案: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6、答案:b,不合法,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7、答案:b,设置寄宿制学校
8、答案:a,给予行政处分
9、答案:d,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10、答案:d,不合法,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11、答案:a,依法提起诉讼
12、答案:b,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
13、答案:d,关爱学生
14、答案:c,反省自我,积极沟通
15、答案:b,不恰当,学习方式应该多元化
16、答案:d,
17、答案:d,弗莱明
18、答案:a,棉
19、答案:d,
20、答案:b,玛雅文明
21、答案:a,塔里木河
22、答案:b,《夏洛的网》作者是怀特
23、答案:c,冯谖与孟尝君
24、答案:b,二泉映月
25、答案:a,豫园
26、答案:d,被蓄意设计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27、答案:c,饼图
28、答案:c,白酒——黄酒
29、答案:c,图案:三角形里有个圆圈
二、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刘老师的行为符合现代教师的行为要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材料中刘老师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间精心识别挑选,刘老师坚持每天背诵课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体现了刘老师作为老师,促进学生的发展。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从教教材转换到用教材,材料中刘老师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间精心识别挑选,大雪过后,他又会兴致勃勃的大孩子们找腊梅,去看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自然,体现了刘老师开发课程,创造性使用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
(3)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中刘老师如饥似渴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体现刘刘老师不断拓展知识量,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效促进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学生,材料中刘老师强调教师给学生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去找腊梅去看苍翠的松树公公,体现了刘老师作为教师,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5)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材料中刘老师如饥似渴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也体现了刘老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总之,刘老师的行为是符合现代教师观的。
31.参考答案:
俞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提倡与学习。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不挖苦,不讽刺,对学生严慈相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俞老师在当班主任之后就立志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班主任,并且他也真正在生活中做到这一点,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愿意告诉俞老师,知道小涛偶尔会尿床之后便让小涛自己一起住,无微不至的关心小涛。俞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俞老师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带学生去超市体验购物,去养老院做志愿者,带着孩子们进行各种实验,在实践活动中教授孩子们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俞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师天职。
最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材料中俞老师总是从细节入手,每次在上课前都会阅读很多资料,进行充分备课准备,为孩子们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对工作高度负责。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的本质要求。
总而言之,俞老师的行为是合理的,值得我们学习。
32.参考答案
(1)三个阶段:
①17世纪到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人们更忠于哲学家笛卡尔学说,即动物完全没有思想;
②19世纪,达尔文认为动物和人类的智力只有程度上而非本质上的区别;
③1976年后,美国学者唐纳提出动物能够思考的观点,随后数十年间大量的野外和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2)在现阶段,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动物的输入(如食物的环境)或输出(行为),来对动物的心智特性进行研究。
①现阶段的研究应该将实验室与野外研究结合起来,避免两者的不足,融合两者的优点。
②利用动物有意识的精神体验方式处理信息和表达感情的特点来对推动动物的心智特性的研究。如对灵长类动物善于模仿和示范向后代传递信息和能力的独特行为方式进行研究等。
三、写作题
33.答题思路
从这则材料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审题:①追求完美与容忍缺陷;②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主流。
因此,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立意:
立意①:可以从世间的任何事都不会真正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们要学会容忍缺陷。学会将追求完美与容忍缺陷有机的结合起来。
立意②:可以换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诸多不完美,很多的“缺陷”,可能在别的领域即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