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不留痕迹

不留痕迹 豆瓣评分:7.6

HD中字版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黛布拉·格兰尼克
  • 地区:美国
  • 年份:2018
  • 语言:英语
  • 更新:2024-04-01 19:16
报错 收藏
  • 不留痕迹是由托马辛·麦肯齐,本·福斯特,Jeffery Rifflard,Derek John Drescher,迈克尔·德雷珀,Peter Simpson,Erik McGlothlin,达娜·米利肯,Alyssa McKay,Ryan Joiner,杰夫·科伯,以赛亚·斯通,主演的一部国产剧。" 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9号秘事》,是一部极具英国特色的黑色喜剧。(图/ 由被访者提供).. 更多

不留痕迹剧情介绍
"

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9号秘事》,是一部极具英国特色的黑色喜剧。(图/ 由被访者提供)

影评人周黎明告诉《新周刊》,当一部文艺作品希望获得更广大的市场时,如果它原本的定位偏高,那么最合理的方法就是降低原来的定位——这是好莱坞翻拍片的惯用手段。

譬如翻拍自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无间风云》,它拿下了多个主流电影大奖,全球影响力高出原版不止一点,但段位却低了不少。

曾令周黎明赞叹不已的《黑镜》系列也未能免俗,从第3季开始接手的netflix提升了它的流行度,却没能守住好口碑。

在此过程中,好莱坞公司的同事向周黎明推荐了bbc出品的《9号秘事》。这部黑色喜剧精准地踩在了他的审美点上,他一看就“爱不释手”。

最高级的英剧,但没有真正“出圈”

才华横溢的编剧兼主演里斯·谢尔史密斯(reece shearsmith)和史蒂夫·佩姆伯顿(steve pemberton)经常剑走偏锋,他们在第2集《静夜》里放弃了台词,用肢体演绎了一出三死一伤、名画失窃的反转好戏。

随着剧集更新,观众发现与剧名呼应的数字“9”每集都会出现。

周黎明认为,这体现了英美“系列剧”(anthology series)用非剧情元素串联作品的特点。

“anthology”意为“集子”,可以是诗歌、小说,或其他文体的集子,按照年代、风格、主题等来划分,但里面的每个作品都是独立的。

周黎明指出,“系列剧”的概念跟这类图书相似,“最大的不同是剧集创作者是同一批人,但每集或每季的故事是独立的,以区别于连续剧”。

一些人觉得,用两位编剧“随便”想到的数字串联全剧有些牵强附会,而周黎明却认为,“9”只是一个由头,轻巧的起因“徒增了一种游戏感,无需做《红楼梦》式的考古”。

“9”的作用不像《黑镜》里的“镜子”意象和《104号房间》里的“房间”场景那么实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为造作的痕迹,呈现出卡尔维诺式的轻盈与莎士比亚式的戏谑。

文艺评论是周黎明从本科到研究生的专业,他后来做了二十余年专业评论,形成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一是艺术性,二是思想性,《9号秘事》两者兼有,而且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在他心目中,该系列是最高级的英剧,乃至最高级的剧集。

因为不采用统一的主题或类型,每集呈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叙事的高妙一以贯之,每个故事都有丰富的层次,可供反复咀嚼和讨论诠释。

然而必须承认,《9号秘事》系列无论在英、美,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没有真正“出圈”。

究其原因,周黎明认为它骨子里很精英,需要相当的文学修养才能充分欣赏。

“它有艺术的高度,但缺乏受众的广度。”

但他不认为这是缺陷,“并不是所有伟大作品都叫好又叫座”。

不久前,该系列第7季面世,中国的忠实剧迷对其烧脑的剧情甘之如饴。第1集播出后,他们在豆瓣上打出了9.2分的高分。

从文学中来,到文学中去

周黎明告诉记者,喜剧(肢体喜剧除外)往往隐含更多的文化差异,而黑色喜剧的门槛则更多体现在美学层面,它处于鄙视链的高端,是一种复杂价值观的体现。

他注意到,《9号秘事》系列的台词里经常出现英国本土梗,但并不影响别国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它的整体剧情架构有相当的跨文化潜力,难点在于定位高,需要观众有足够的文化修养。”

例如戏仿莎士比亚戏剧的第4季第1集,整集采用诸如“日子过得火,命运眷顾我”(oh, happy days! the fates they do conspire)、“他人欲火烧,我就赚大钞”(i'll profit from another man's desire)等诗歌化台词,若无相应的文化背景,你很难捕捉其中的妙处,也就不会觉得好笑。

也正因此,周黎明觉得《9号秘事》系列的黑色风格更具文学性,是打通舞台艺术和影像艺术的范例。

从历史沿革来看,舞台和影像都是呈现戏剧的媒介,而戏剧脱胎于文学。

作为戏剧的一个分支,黑色喜剧的根同样要向文学的土壤中探寻。

人们通常认为,黑色幽默的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法国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eline)1932年发表的小说《茫茫黑夜漫游》则被视为黑色幽默文学的先驱。

20世纪60年代,“黑色幽默”作为文学流派在美国流行开来,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影视领域,黑色喜剧应运而生。

影视发展虽从未脱离文学,但讽刺的是,它始终处在追赶的位置。

直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局面才略有改观,“一般来说,业内公认从《黑道家族》(1999年首播)开始,剧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达到了文学的高度”。

周黎明指出,最近20多年是剧集的黄金时代,整体水准接近并赶超大电影,慢慢靠近小说和戏剧。

在英国,影视创作者除了从他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学经典中汲取灵感、从真实事件中搜集故事蓝本,也在不断延展原创剧本的边界。

以里斯和史蒂夫为例,两人从2000年的《绅士联盟》第2季开始作为编剧和主演搭档合作,此后又联手打造了舞台剧氛围浓厚的黑色喜剧《疯城记》系列。20多年来,他们的才华和成长有目共睹。

这对搭档秉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努力为观众制造惊奇感。

史蒂夫透露:“我们写剧本时,如果其中一个人能提出对方没有想到的点子,令对方感到意外,那就是个好兆头,意味着观众能看到出人意料而精彩纷呈的结局。”

里斯以第3季第3集《斯芬克斯之谜》为例,阐释了自己的理念。

他们没有在结局“单纯拍一些出格又恶心的东西”,而是以希腊悲剧为底色,勾勒出一幅可怕而宏大的、富有哥特风格且震撼心灵的图景,极具文学色彩。

“我们现在的创作在千百年前都能找到影子,”史蒂夫补充道,“那些文学家远比我们伟大,雅克比、希腊文学等是我们的灵感宝矿。其实我们不愿过于血腥,而是想为观众带来心理上的惊奇体验。”

终极规则是描写真实的人性

在观众看来,“死亡”元素通常承担了为黑色喜剧制造恐怖效应的功能。

但周黎明认为,这只是该类型“不遵循大众文艺的大团圆规则”特点的一个切面。

他强调,文艺可以偏重描写人性的“真善美”,也可以深入挖掘人性的“假恶丑”,但文艺的终极规则是描写真实的人性,“英剧要比其他地方的剧集更接近这一目标”。

这一观点可以在《黑镜》系列得到印证。自netflix接手后该剧口碑下滑,致使其预算缩减,篇幅被砍。

然而,这种策略并未有效提高剧作的质量,“三个故事的设定都不算差,都不乏潜力,但都浅尝辄止”。

周黎明认为,英式喜剧相较其他地区的喜剧整体更偏文人化。他不觉得《9号秘事》系列是典型的英式喜剧,因为“里面的喜剧风格花样繁多,《静夜》那集就是卓别林式的”。

即便如此,他仍然坚信:全世界只有英国能出品这部剧。

藏在该结论背后的,是丰富的编剧人才对英美系列剧发展的促进作用。

周黎明表示,编剧中的“神人”是“神剧”的幕后推手,而这种人在英国尤其多,“他们都有着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从小浸淫在莎士比亚(以及世界各地戏剧文化)的丰厚土壤中”。

毕业于英国知名戏剧教育学府布雷顿霍尔学院(后并入利兹大学)的里斯和史蒂夫亦如是。

他们和大多数英国职业演员一样,在接受了莎士比亚戏剧、舞台剧的历练后,才开始进行影视表演与创作。

“编剧才是剧集的灵魂人物,”周黎明说,“而里斯和史蒂夫不仅是编剧,同时还是主演,两人均展现了‘千面’的表演能力。”

因此称他们为“《9号秘事》系列的灵魂”非但不夸张,反而极准确。

有人说“人戏合一”是表演的最高境界,那么编剧、表演和人“三位一体”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来看里斯和史蒂夫被问及片场趣事时的反应:

“我们表现得很专业,完全不存在笑场、大笑、互相打趣——从来没有!”里斯神情严肃,“拍戏的时候我们极其认真,干脆利索,到点了就下班回家。”

语毕,他终于笑了出来,而这时史蒂夫已经笑完了。他若有所思地说:“不过我觉得,坐在一艘开始下沉的脚踏船上(第7季第1集),还是挺刺激的。”

里斯嘀咕:“当然不能跟泰坦尼克号比。”

熟悉他们的人在听到第一句话时就开始发笑,但谁能想到对话会结束在泰坦尼克号上呢?

"

《9号秘事》中的一系列反转让这部剧收获了更多的粉丝。(图/ 由被访者提供)

在雷区中穿行

回到严肃的“你们如何构建故事”的话题,史蒂夫表示,他们没有固定方法,结局、开局、一个绝佳的设定都有可能是一切的开始。

在他们一起写故事的办公室里,有关同一情节的讨论有时会持续好几天。“最后可能没有任何结果,只能放弃。”里斯说,“但这没什么,其中一些可以用在别的故事里。”

史蒂夫表示,他和里斯总是试图在一集里同时编写两个故事,“一个是给你讲的故事,或者你认为你在看的故事;另一个是暗藏在剧情中的故事,随着剧集的发展,它会慢慢浮现”。

“构思剧情犹如在雷区中穿行,”里斯解释道,“我们知道观众可能会有猜想,这样就能避免故事落入俗套,朝新的方向发展。”

在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引导观众的思路走向错误方向的同时,他们还要做到不留痕迹,仿佛在玩一场“误导观众的大型游戏”。这很难,但也很有趣。里斯说:“当你成功的时候,会非常有成就感。”

史蒂夫赞同道:“7季以来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技巧,完成了很多反转结局。我们不想在新一季里急功近利,而是保持故事的趣味性、意外性,不贪图最后一刻的惊天大反转。”

反转是《9号秘事》系列获得忠实粉丝的一大原因,周黎明评价:“一般来说,强剧情是通俗剧的一个特征,被认为是偏低端的,但《9号秘事》的连续反转显然是高智商的一种体现。”

他表示,任何想学编剧的朋友都应该认真研究该剧的剧作,“英国味道是学不来的,但剧作法没有文化壁垒”。

里斯和史蒂夫身上值得学习与称道的品质不止于此,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共情能力也很迷人。

尽管有“我们实际上应该领双倍工资,毕竟一集就有两个故事”这样的玩笑,但两人其实十分理解平台在预算上的难处。

虽然他们因此被退过剧本,但史蒂夫觉得,现实往往能激发创意。

“没法外景拍摄,就努力在一个房间、一个地点将创作本领发挥到极致,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创造一个故事,并充分考虑外界的各种情况。”

在史蒂夫看来,这也是《9号秘事》系列的标志性特色,他们的创作理念不会改变。

周黎明对此赞赏有加:“该剧‘三一律’等场景的局限,是他们把自己逼到墙角,强迫自己构思出不断创新但依然合理的情节,这就好像咱们中国的古典诗歌,从局促和限制中创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境界。”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对搭档始终致力于把每个角色塑造成值得演的好角色。

在选角时,他们从不是唯我独尊的“戏霸”,而是一切以作品为中心,寻求最优解。

有时候,他们自己的角色在剧本创作阶段就能确定;有时候,他们最终出演的角色和一开始预计的完全不同;也有时候,他们乐于把戏份最多的角色交给其他演员。

他们相信,新一批演员加入拍摄,担纲主角,而自己出演配角,能为剧集注入别样的活力和能量。

正如史蒂夫所言:“有时候,给其他优秀演员施展空间是非常值得的。”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HD中字版
  • 剧情介绍
    "

    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9号秘事》,是一部极具英国特色的黑色喜剧。(图/ 由被访者提供)

    影评人周黎明告诉《新周刊》,当一部文艺作品希望获得更广大的市场时,如果它原本的定位偏高,那么最合理的方法就是降低原来的定位——这是好莱坞翻拍片的惯用手段。

    譬如翻拍自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无间风云》,它拿下了多个主流电影大奖,全球影响力高出原版不止一点,但段位却低了不少。

    曾令周黎明赞叹不已的《黑镜》系列也未能免俗,从第3季开始接手的netflix提升了它的流行度,却没能守住好口碑。

    在此过程中,好莱坞公司的同事向周黎明推荐了bbc出品的《9号秘事》。这部黑色喜剧精准地踩在了他的审美点上,他一看就“爱不释手”。

    最高级的英剧,但没有真正“出圈”

    才华横溢的编剧兼主演里斯·谢尔史密斯(reece shearsmith)和史蒂夫·佩姆伯顿(steve pemberton)经常剑走偏锋,他们在第2集《静夜》里放弃了台词,用肢体演绎了一出三死一伤、名画失窃的反转好戏。

    随着剧集更新,观众发现与剧名呼应的数字“9”每集都会出现。

    周黎明认为,这体现了英美“系列剧”(anthology series)用非剧情元素串联作品的特点。

    “anthology”意为“集子”,可以是诗歌、小说,或其他文体的集子,按照年代、风格、主题等来划分,但里面的每个作品都是独立的。

    周黎明指出,“系列剧”的概念跟这类图书相似,“最大的不同是剧集创作者是同一批人,但每集或每季的故事是独立的,以区别于连续剧”。

    一些人觉得,用两位编剧“随便”想到的数字串联全剧有些牵强附会,而周黎明却认为,“9”只是一个由头,轻巧的起因“徒增了一种游戏感,无需做《红楼梦》式的考古”。

    “9”的作用不像《黑镜》里的“镜子”意象和《104号房间》里的“房间”场景那么实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为造作的痕迹,呈现出卡尔维诺式的轻盈与莎士比亚式的戏谑。

    文艺评论是周黎明从本科到研究生的专业,他后来做了二十余年专业评论,形成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一是艺术性,二是思想性,《9号秘事》两者兼有,而且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在他心目中,该系列是最高级的英剧,乃至最高级的剧集。

    因为不采用统一的主题或类型,每集呈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叙事的高妙一以贯之,每个故事都有丰富的层次,可供反复咀嚼和讨论诠释。

    然而必须承认,《9号秘事》系列无论在英、美,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没有真正“出圈”。

    究其原因,周黎明认为它骨子里很精英,需要相当的文学修养才能充分欣赏。

    “它有艺术的高度,但缺乏受众的广度。”

    但他不认为这是缺陷,“并不是所有伟大作品都叫好又叫座”。

    不久前,该系列第7季面世,中国的忠实剧迷对其烧脑的剧情甘之如饴。第1集播出后,他们在豆瓣上打出了9.2分的高分。

    从文学中来,到文学中去

    周黎明告诉记者,喜剧(肢体喜剧除外)往往隐含更多的文化差异,而黑色喜剧的门槛则更多体现在美学层面,它处于鄙视链的高端,是一种复杂价值观的体现。

    他注意到,《9号秘事》系列的台词里经常出现英国本土梗,但并不影响别国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它的整体剧情架构有相当的跨文化潜力,难点在于定位高,需要观众有足够的文化修养。”

    例如戏仿莎士比亚戏剧的第4季第1集,整集采用诸如“日子过得火,命运眷顾我”(oh, happy days! the fates they do conspire)、“他人欲火烧,我就赚大钞”(i'll profit from another man's desire)等诗歌化台词,若无相应的文化背景,你很难捕捉其中的妙处,也就不会觉得好笑。

    也正因此,周黎明觉得《9号秘事》系列的黑色风格更具文学性,是打通舞台艺术和影像艺术的范例。

    从历史沿革来看,舞台和影像都是呈现戏剧的媒介,而戏剧脱胎于文学。

    作为戏剧的一个分支,黑色喜剧的根同样要向文学的土壤中探寻。

    人们通常认为,黑色幽默的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法国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eline)1932年发表的小说《茫茫黑夜漫游》则被视为黑色幽默文学的先驱。

    20世纪60年代,“黑色幽默”作为文学流派在美国流行开来,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影视领域,黑色喜剧应运而生。

    影视发展虽从未脱离文学,但讽刺的是,它始终处在追赶的位置。

    直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局面才略有改观,“一般来说,业内公认从《黑道家族》(1999年首播)开始,剧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达到了文学的高度”。

    周黎明指出,最近20多年是剧集的黄金时代,整体水准接近并赶超大电影,慢慢靠近小说和戏剧。

    在英国,影视创作者除了从他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学经典中汲取灵感、从真实事件中搜集故事蓝本,也在不断延展原创剧本的边界。

    以里斯和史蒂夫为例,两人从2000年的《绅士联盟》第2季开始作为编剧和主演搭档合作,此后又联手打造了舞台剧氛围浓厚的黑色喜剧《疯城记》系列。20多年来,他们的才华和成长有目共睹。

    这对搭档秉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努力为观众制造惊奇感。

    史蒂夫透露:“我们写剧本时,如果其中一个人能提出对方没有想到的点子,令对方感到意外,那就是个好兆头,意味着观众能看到出人意料而精彩纷呈的结局。”

    里斯以第3季第3集《斯芬克斯之谜》为例,阐释了自己的理念。

    他们没有在结局“单纯拍一些出格又恶心的东西”,而是以希腊悲剧为底色,勾勒出一幅可怕而宏大的、富有哥特风格且震撼心灵的图景,极具文学色彩。

    “我们现在的创作在千百年前都能找到影子,”史蒂夫补充道,“那些文学家远比我们伟大,雅克比、希腊文学等是我们的灵感宝矿。其实我们不愿过于血腥,而是想为观众带来心理上的惊奇体验。”

    终极规则是描写真实的人性

    在观众看来,“死亡”元素通常承担了为黑色喜剧制造恐怖效应的功能。

    但周黎明认为,这只是该类型“不遵循大众文艺的大团圆规则”特点的一个切面。

    他强调,文艺可以偏重描写人性的“真善美”,也可以深入挖掘人性的“假恶丑”,但文艺的终极规则是描写真实的人性,“英剧要比其他地方的剧集更接近这一目标”。

    这一观点可以在《黑镜》系列得到印证。自netflix接手后该剧口碑下滑,致使其预算缩减,篇幅被砍。

    然而,这种策略并未有效提高剧作的质量,“三个故事的设定都不算差,都不乏潜力,但都浅尝辄止”。

    周黎明认为,英式喜剧相较其他地区的喜剧整体更偏文人化。他不觉得《9号秘事》系列是典型的英式喜剧,因为“里面的喜剧风格花样繁多,《静夜》那集就是卓别林式的”。

    即便如此,他仍然坚信:全世界只有英国能出品这部剧。

    藏在该结论背后的,是丰富的编剧人才对英美系列剧发展的促进作用。

    周黎明表示,编剧中的“神人”是“神剧”的幕后推手,而这种人在英国尤其多,“他们都有着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从小浸淫在莎士比亚(以及世界各地戏剧文化)的丰厚土壤中”。

    毕业于英国知名戏剧教育学府布雷顿霍尔学院(后并入利兹大学)的里斯和史蒂夫亦如是。

    他们和大多数英国职业演员一样,在接受了莎士比亚戏剧、舞台剧的历练后,才开始进行影视表演与创作。

    “编剧才是剧集的灵魂人物,”周黎明说,“而里斯和史蒂夫不仅是编剧,同时还是主演,两人均展现了‘千面’的表演能力。”

    因此称他们为“《9号秘事》系列的灵魂”非但不夸张,反而极准确。

    有人说“人戏合一”是表演的最高境界,那么编剧、表演和人“三位一体”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来看里斯和史蒂夫被问及片场趣事时的反应:

    “我们表现得很专业,完全不存在笑场、大笑、互相打趣——从来没有!”里斯神情严肃,“拍戏的时候我们极其认真,干脆利索,到点了就下班回家。”

    语毕,他终于笑了出来,而这时史蒂夫已经笑完了。他若有所思地说:“不过我觉得,坐在一艘开始下沉的脚踏船上(第7季第1集),还是挺刺激的。”

    里斯嘀咕:“当然不能跟泰坦尼克号比。”

    熟悉他们的人在听到第一句话时就开始发笑,但谁能想到对话会结束在泰坦尼克号上呢?

    "

    《9号秘事》中的一系列反转让这部剧收获了更多的粉丝。(图/ 由被访者提供)

    在雷区中穿行

    回到严肃的“你们如何构建故事”的话题,史蒂夫表示,他们没有固定方法,结局、开局、一个绝佳的设定都有可能是一切的开始。

    在他们一起写故事的办公室里,有关同一情节的讨论有时会持续好几天。“最后可能没有任何结果,只能放弃。”里斯说,“但这没什么,其中一些可以用在别的故事里。”

    史蒂夫表示,他和里斯总是试图在一集里同时编写两个故事,“一个是给你讲的故事,或者你认为你在看的故事;另一个是暗藏在剧情中的故事,随着剧集的发展,它会慢慢浮现”。

    “构思剧情犹如在雷区中穿行,”里斯解释道,“我们知道观众可能会有猜想,这样就能避免故事落入俗套,朝新的方向发展。”

    在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引导观众的思路走向错误方向的同时,他们还要做到不留痕迹,仿佛在玩一场“误导观众的大型游戏”。这很难,但也很有趣。里斯说:“当你成功的时候,会非常有成就感。”

    史蒂夫赞同道:“7季以来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技巧,完成了很多反转结局。我们不想在新一季里急功近利,而是保持故事的趣味性、意外性,不贪图最后一刻的惊天大反转。”

    反转是《9号秘事》系列获得忠实粉丝的一大原因,周黎明评价:“一般来说,强剧情是通俗剧的一个特征,被认为是偏低端的,但《9号秘事》的连续反转显然是高智商的一种体现。”

    他表示,任何想学编剧的朋友都应该认真研究该剧的剧作,“英国味道是学不来的,但剧作法没有文化壁垒”。

    里斯和史蒂夫身上值得学习与称道的品质不止于此,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共情能力也很迷人。

    尽管有“我们实际上应该领双倍工资,毕竟一集就有两个故事”这样的玩笑,但两人其实十分理解平台在预算上的难处。

    虽然他们因此被退过剧本,但史蒂夫觉得,现实往往能激发创意。

    “没法外景拍摄,就努力在一个房间、一个地点将创作本领发挥到极致,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创造一个故事,并充分考虑外界的各种情况。”

    在史蒂夫看来,这也是《9号秘事》系列的标志性特色,他们的创作理念不会改变。

    周黎明对此赞赏有加:“该剧‘三一律’等场景的局限,是他们把自己逼到墙角,强迫自己构思出不断创新但依然合理的情节,这就好像咱们中国的古典诗歌,从局促和限制中创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境界。”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对搭档始终致力于把每个角色塑造成值得演的好角色。

    在选角时,他们从不是唯我独尊的“戏霸”,而是一切以作品为中心,寻求最优解。

    有时候,他们自己的角色在剧本创作阶段就能确定;有时候,他们最终出演的角色和一开始预计的完全不同;也有时候,他们乐于把戏份最多的角色交给其他演员。

    他们相信,新一批演员加入拍摄,担纲主角,而自己出演配角,能为剧集注入别样的活力和能量。

    正如史蒂夫所言:“有时候,给其他优秀演员施展空间是非常值得的。”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