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怀疑者2009

怀疑者2009 豆瓣评分:5.5

HD中字
  • 分类:恐怖片
  • 导演:Tennyson Bardwell
  • 地区:美国
  • 年份:2009
  • 语言:英语
  • 更新:2024-09-03 04:29
报错 收藏
  • 怀疑者2009是由Tim Daly主演的一部恐怖片。《怀疑者年鉴》讲述的是数学家家族安迪特一家的故事,故事分两部展开叙述,第一部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父亲.. 更多

怀疑者2009剧情介绍

《怀疑者年鉴》讲述的是数学家家族安迪特一家的故事,故事分两部展开叙述,第一部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父亲迈洛·安迪特的故事,第二部则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迈洛儿子汉斯·安迪特的故事。

从篇幅来看,汉斯的故事比父亲迈洛的故事更长,但迈洛·安迪特才是本书毫无疑问的主角,因此我们会看到,在儿子汉斯的故事中,也处处透着父亲迈洛的影子。

或者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是“诅咒”,围绕安迪特家族的诅咒,他们拥有过人的数学天赋,迈洛和汉斯都因此取得成功,迈洛甚至在年轻时就拿下了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

但在荣耀背后,隐藏着天才的陨落,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迈洛·安迪特,没能延续自己的光环,终于一事无成。

"

这是《怀疑者年鉴》讲述的故事,关于一个天才的陨落,关于一场“对自己品德做一次彻底而无惧的检讨”。

苦苦追寻的人生,到底为什么会一事无成?

01.安迪特和斯通纳

《怀疑者年鉴》的简介中将这本书称为是“数学版”《斯通纳》。后者作为一个聚焦于普通人人生的故事,曾引发广泛共鸣。

这两个故事确实有些相同的地方。在《斯通纳》的封面上写着,“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这句话适用于斯通纳,同样也适用于本书主角迈洛·安迪特。

“追求”是斯通纳和安迪特人生共同的关键词。除此之外,二人共同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孤独”。

迈洛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

《怀疑者年鉴》从迈洛的童年开始讲起,他的孤独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沉默就成了他们家的常态。他很爱自己的父母,也知道他们很爱他,但一家三口很少会互相过问,也几乎从不对彼此透露任何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迈洛生活的家庭,他的家庭并非没有爱,只是无话可说。或许正是这种无话可说造成了迈洛后续的性格,也让迈洛将这种无话可说延续到他组建的家庭之中,延续到日后他的子女当中。

在乏善可陈的童年当中,有一件事却成了迈洛深刻的纪念:他用木头做了一条首尾相连的链条。

这是迈洛数学天才最初的昭示,彼时无人察觉,也无人相信,但迈洛已然发现了自己的天才,那条木头链条因此成了迈洛一生的证明,也是他一生的枷锁,见证了数学的诅咒,以及迈洛与诅咒搏斗的故事。

长大后的迈洛在恩师博兰博士的帮助下开始从事拓扑学研究,并在32岁时破解了数学史上最伟大的难题之一——马洛什猜想。

迈洛因此拿下了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

但没人会想到,这将会是迈洛人生的最高点,此后迎接他的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个又一个的麻烦。

获奖后的迈洛再次向另一个难题发起挑战,但却在成功前夕被另一位14岁的天才少年捷足先登,迈洛的付出化为泡影。

事业受挫之时,迈洛与一位有夫之妇的奸情被发现,丑闻曝光之后迈洛被学校开除。

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但似乎已然结束。小说后续的故事以迈洛儿子汉斯·安迪特的视角展开,通过汉斯来还原迈洛后半生的故事,不再有事业上的成功,只剩下情感上的失败。

正如斯通纳在人生尽头求而不得,尽是遗憾,汉斯的结局也是一样,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部分数学家都明白,最后他们其实一事无成。我们追求的恰恰是不愿接纳我们的东西”。

02.“爱无能”的人

《怀疑者年鉴》在某些地方与《斯通纳》有同样的妙处,但事实上两本书的本质是不同的。迈洛·安迪特并不是威廉·斯通纳。斯通纳所代表的是平凡人的故事,而迈洛却是一位数学天才,是菲尔兹奖得主。

"

除了数学天才,迈洛身上另一个鲜明的特征是“爱无能”,他是一个没能力去爱别人,甚至爱自己的人。

作者伊桑·卡宁在刻画迈洛这一特征的时候,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手法。

小说中的迈洛表面上看并不像是“爱无能”的人,他可以游刃有余地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

克莱·韦尔斯,安娜贝勒,海伦娜,奥尔加,故事中的女性人物几乎都和迈洛发生过关系,不管她们是已婚还是未婚。

迈洛最终也因为混乱的性关系而断送了他的事业。

这样一个风流滥情的男人看上去和“爱无能”压根没什么关系。但小说中安娜贝勒一语中的地戳穿了迈洛,“你连感情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没能力去爱任何人,你明白吗?你。没能力。爱任何人。”

这一点或许连迈洛本人都不清楚,但看完整个故事我们会承认这一点。在小说结尾,迈洛的上司海伊也用一段类似的话来描述迈洛,“他非常固执,从来都不愿去纾解任何人的痛苦,包括他自己在内。不对——也许不是固执。他根本没有疏解痛苦的能力,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这正是迈洛人生的一大悲剧,是除数学诅咒之外,另一折磨迈洛一生的诅咒。即便迈洛随后成功组建了家庭,也有了一双儿女,但在那段婚姻和那个家庭当中,迈洛依旧是个爱无能的人,他是个爱无能的丈夫,也是个爱无能的父亲。

于是这段婚姻后来走向破裂,而迈洛的女儿怨恨了父亲一辈子。

03.彻底而无惧的检讨

《怀疑者年鉴》的两位主人公,父亲迈洛和儿子汉斯,两个人在故事中都不讨喜。

迈洛是个风流滥情的人,甚至小说中用“极端利己主义者”来形容他;而汉斯则是一位瘾君子。

选取这样的两个人来讲述这个故事,很容易会让人产生反感,但事实上,这或许是作者故意为之,《怀疑者年鉴》本身就不是一个光明的故事。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对自己的品德做一次彻底而无惧的检讨”。彻底而无惧,在这种视角下,作者对主角父子的所有瑕疵和污点都毫不回避,比起呈现美好和光明,本书更想为我们呈现的是真实。

在真实的原则下,迈洛和汉斯身上的瑕疵都无所遁形。尤其是主人公迈洛,在他身上,除了数学天赋之外,几乎再找不出其他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对自我的检讨,既呈现了迈洛的缺点,同时也引出了本书的主题。

"

早早成名的迈洛在被开除之后一蹶不振,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曾经引以为傲的菲尔兹奖,他破解的马洛什猜想,被其他学者提出了质疑,迈洛的信仰几乎坍塌,所以他说,“我们永远都找不到我们要追寻的东西,我们注定要失败。”

在那一刻,迈洛接受了自己的一事无成的事实,大部分数学家都明白,最后他们其实一事无成。

小说的核心借此引出:数学家始终都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一无所知,他试图去解决的正是他的这种无知。但他们追求的恰恰是不愿接纳他们的东西。

迈洛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孤独的追寻当中,但他追寻的却是无法企及的目标。他痴迷于破解数学迷题,揭示真相。但最终才发现,“那个问题才是我得以存在的唯一理由。”

小说中的这个观点充满了哲学意味。

站在哲学角度,思想代表着一种怀疑,一种不确定性。正如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中所说,“智识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掌握真理,而在于探求新的不确定性。”

没有哪一种思想值得我们深信不疑,在哲学上如此,在数学上同样如此。

这也正是《怀疑者年鉴》开头所引笛卡尔那句话的含义: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HD中字
  • 剧情介绍

    《怀疑者年鉴》讲述的是数学家家族安迪特一家的故事,故事分两部展开叙述,第一部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父亲迈洛·安迪特的故事,第二部则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迈洛儿子汉斯·安迪特的故事。

    从篇幅来看,汉斯的故事比父亲迈洛的故事更长,但迈洛·安迪特才是本书毫无疑问的主角,因此我们会看到,在儿子汉斯的故事中,也处处透着父亲迈洛的影子。

    或者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是“诅咒”,围绕安迪特家族的诅咒,他们拥有过人的数学天赋,迈洛和汉斯都因此取得成功,迈洛甚至在年轻时就拿下了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

    但在荣耀背后,隐藏着天才的陨落,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迈洛·安迪特,没能延续自己的光环,终于一事无成。

    "

    这是《怀疑者年鉴》讲述的故事,关于一个天才的陨落,关于一场“对自己品德做一次彻底而无惧的检讨”。

    苦苦追寻的人生,到底为什么会一事无成?

    01.安迪特和斯通纳

    《怀疑者年鉴》的简介中将这本书称为是“数学版”《斯通纳》。后者作为一个聚焦于普通人人生的故事,曾引发广泛共鸣。

    这两个故事确实有些相同的地方。在《斯通纳》的封面上写着,“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这句话适用于斯通纳,同样也适用于本书主角迈洛·安迪特。

    “追求”是斯通纳和安迪特人生共同的关键词。除此之外,二人共同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孤独”。

    迈洛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

    《怀疑者年鉴》从迈洛的童年开始讲起,他的孤独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沉默就成了他们家的常态。他很爱自己的父母,也知道他们很爱他,但一家三口很少会互相过问,也几乎从不对彼此透露任何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迈洛生活的家庭,他的家庭并非没有爱,只是无话可说。或许正是这种无话可说造成了迈洛后续的性格,也让迈洛将这种无话可说延续到他组建的家庭之中,延续到日后他的子女当中。

    在乏善可陈的童年当中,有一件事却成了迈洛深刻的纪念:他用木头做了一条首尾相连的链条。

    这是迈洛数学天才最初的昭示,彼时无人察觉,也无人相信,但迈洛已然发现了自己的天才,那条木头链条因此成了迈洛一生的证明,也是他一生的枷锁,见证了数学的诅咒,以及迈洛与诅咒搏斗的故事。

    长大后的迈洛在恩师博兰博士的帮助下开始从事拓扑学研究,并在32岁时破解了数学史上最伟大的难题之一——马洛什猜想。

    迈洛因此拿下了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

    但没人会想到,这将会是迈洛人生的最高点,此后迎接他的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个又一个的麻烦。

    获奖后的迈洛再次向另一个难题发起挑战,但却在成功前夕被另一位14岁的天才少年捷足先登,迈洛的付出化为泡影。

    事业受挫之时,迈洛与一位有夫之妇的奸情被发现,丑闻曝光之后迈洛被学校开除。

    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但似乎已然结束。小说后续的故事以迈洛儿子汉斯·安迪特的视角展开,通过汉斯来还原迈洛后半生的故事,不再有事业上的成功,只剩下情感上的失败。

    正如斯通纳在人生尽头求而不得,尽是遗憾,汉斯的结局也是一样,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部分数学家都明白,最后他们其实一事无成。我们追求的恰恰是不愿接纳我们的东西”。

    02.“爱无能”的人

    《怀疑者年鉴》在某些地方与《斯通纳》有同样的妙处,但事实上两本书的本质是不同的。迈洛·安迪特并不是威廉·斯通纳。斯通纳所代表的是平凡人的故事,而迈洛却是一位数学天才,是菲尔兹奖得主。

    "

    除了数学天才,迈洛身上另一个鲜明的特征是“爱无能”,他是一个没能力去爱别人,甚至爱自己的人。

    作者伊桑·卡宁在刻画迈洛这一特征的时候,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手法。

    小说中的迈洛表面上看并不像是“爱无能”的人,他可以游刃有余地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

    克莱·韦尔斯,安娜贝勒,海伦娜,奥尔加,故事中的女性人物几乎都和迈洛发生过关系,不管她们是已婚还是未婚。

    迈洛最终也因为混乱的性关系而断送了他的事业。

    这样一个风流滥情的男人看上去和“爱无能”压根没什么关系。但小说中安娜贝勒一语中的地戳穿了迈洛,“你连感情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没能力去爱任何人,你明白吗?你。没能力。爱任何人。”

    这一点或许连迈洛本人都不清楚,但看完整个故事我们会承认这一点。在小说结尾,迈洛的上司海伊也用一段类似的话来描述迈洛,“他非常固执,从来都不愿去纾解任何人的痛苦,包括他自己在内。不对——也许不是固执。他根本没有疏解痛苦的能力,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这正是迈洛人生的一大悲剧,是除数学诅咒之外,另一折磨迈洛一生的诅咒。即便迈洛随后成功组建了家庭,也有了一双儿女,但在那段婚姻和那个家庭当中,迈洛依旧是个爱无能的人,他是个爱无能的丈夫,也是个爱无能的父亲。

    于是这段婚姻后来走向破裂,而迈洛的女儿怨恨了父亲一辈子。

    03.彻底而无惧的检讨

    《怀疑者年鉴》的两位主人公,父亲迈洛和儿子汉斯,两个人在故事中都不讨喜。

    迈洛是个风流滥情的人,甚至小说中用“极端利己主义者”来形容他;而汉斯则是一位瘾君子。

    选取这样的两个人来讲述这个故事,很容易会让人产生反感,但事实上,这或许是作者故意为之,《怀疑者年鉴》本身就不是一个光明的故事。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对自己的品德做一次彻底而无惧的检讨”。彻底而无惧,在这种视角下,作者对主角父子的所有瑕疵和污点都毫不回避,比起呈现美好和光明,本书更想为我们呈现的是真实。

    在真实的原则下,迈洛和汉斯身上的瑕疵都无所遁形。尤其是主人公迈洛,在他身上,除了数学天赋之外,几乎再找不出其他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对自我的检讨,既呈现了迈洛的缺点,同时也引出了本书的主题。

    "

    早早成名的迈洛在被开除之后一蹶不振,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曾经引以为傲的菲尔兹奖,他破解的马洛什猜想,被其他学者提出了质疑,迈洛的信仰几乎坍塌,所以他说,“我们永远都找不到我们要追寻的东西,我们注定要失败。”

    在那一刻,迈洛接受了自己的一事无成的事实,大部分数学家都明白,最后他们其实一事无成。

    小说的核心借此引出:数学家始终都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一无所知,他试图去解决的正是他的这种无知。但他们追求的恰恰是不愿接纳他们的东西。

    迈洛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孤独的追寻当中,但他追寻的却是无法企及的目标。他痴迷于破解数学迷题,揭示真相。但最终才发现,“那个问题才是我得以存在的唯一理由。”

    小说中的这个观点充满了哲学意味。

    站在哲学角度,思想代表着一种怀疑,一种不确定性。正如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中所说,“智识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掌握真理,而在于探求新的不确定性。”

    没有哪一种思想值得我们深信不疑,在哲学上如此,在数学上同样如此。

    这也正是《怀疑者年鉴》开头所引笛卡尔那句话的含义: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

    猜你喜欢
    死寂 7.9分 2007
    死寂
    唐尼·沃尔伯格,安贝·瓦莱塔,瑞恩·科万顿,迈克尔·费尔曼,鲍勃·冈顿
    女巫清算 5.5分 2020
    女巫清算
    西恩·帕特维,夏洛特·柯克,史蒂芬·威丁顿,乔·安德森,里昂·奥肯登
    别墅灾星 0分 1991
    别墅灾星
    盖克,李波,宋戈,姚橹,里坡,王卫国
    午夜游戏 0分 2025
    午夜游戏
    殷果儿,王楚渝,乐靓,鄢子纶,周玉琦,李泽铭,丛思远,靳庆,黄成朔安,周红,刘增,徐嘉良,刘畅,迟媛,周俊榆,赵聪聪,巩泽光,杨文硕
    梦醒之前 6.7分 2016
    梦醒之前
    凯特·波茨沃斯,雅各布·特伦布莱,托马斯·简,安娜贝丝·吉什,达什·米霍克,斯考蒂·汤姆森,杰·卡尔内斯,兰斯·E·尼克尔斯,考特尼·贝尔
    温柔杀人者的记录 0分 2014
    温柔杀人者的记录
    延济玉,金花雨,葵司,米村亮太朗,白石晃士
    毒魔复仇 7.1分 1984
    毒魔复仇
    Andree Maranda,Mitch Cohen,Jennifer Prichard,Cindy Manion
    新最佳拍档 6.9分 1989
    新最佳拍档
    许冠杰,麦嘉,张国荣,利智,陈雅伦,张耀扬,曹达华,李元霸,黄锦燊,夏志珍,马学生,布拉德·克纳,黛博拉·格兰特,蒙塔蒂普·基奥普拉瑟特,李修贤,袁洁莹,庄泉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