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我们度过的每个日常,究竟是什么。”
央视最近表现不错,制作的节目都相当走心(挺不容易),比如获得好口碑的综艺节目《朗读者》。
《朗读者》一看就是央妈亲生的,装修豪华的舞台,深情款款的嘉宾,讲讲故事,读读文章,感动和泪水在风中飘扬。
▲这个表情有点用力过猛
很温暖,很正能量,很中国梦。
所以让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扎心的就是《朗读者》喽?of course not!
《朗读者》这个节目是不错,但有点像另一版的《艺术人生》,喝了太多央妈煽情牌鸡汤,这回真哭不出来了。
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要说的是一部纪录片,名字叫《中国人的活法》,共两季17集。豆瓣评分8.7,但是相当冷门。
两年过去了,只有173个人标记过,但评分还不错,质量应该不赖。
但是还没看完,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的心就被它戳成渣渣,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中国梦,可真的是央妈亲生的吗?
我可能看了一部假的央视制造。
片子的内容就是跟拍来自各个行业和地区的人,有建筑工人、校长、留守儿童、警察、京剧演员、医生、农民、歌手、画家……
你还会看到一些熟悉的脸庞。
切糕王子阿迪力(微博上的切糕王子就是他)▼
来自山东的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
更多的面孔是陌生的,带着无台本的羞涩感出现在镜头之中,旁白也很少,只有镜头跟着人们移动,将流水线一样的日常铺展开。
但看完之后有个感觉,这部片子是经费不够吗?为什么画风不太一样?
“中国人的活法”,字面意义就是中国人的生活以及生活的态度,按照央妈的调性不拍成《春节联欢晚会》,也得拍成《感动中国》那种吧?然而并没有。
央妈平时拍工地是这样的,哪哪都像鸟巢▼
这个片里的工地是这样的▼
央妈平时拍孩子上学是这样的,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这个片里孩子上学是这样的,家长和孩子都是一脸生无可恋▼
这短短的镜头里已经看到有四个人在打呵欠,真的是毫无新意的新一天啊▼
在北京,有人住着危房(有点像恐怖片了)▼
在河北,老人清晨去帮儿女排队坐车▼
就这么看我们活得可不太好,但这还不是小十君心里不舒服的原因。
什么是纪录片啊,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用艺术的手法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处理。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
▲《心血》一集中布满血迹的手术室小十君是服气的
你说《舌尖上的中国》里中国珍馐佳肴遍地,有人跟你说太多人吃不上饭;你说《航拍中国》里中国美景处处,有人跟你说那是没拍穷山恶水。
这些话说的都对,但是一部纪录片所能呈现出的内容和角度也是有限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编导和剧组脑海中什么是“真实”的模样。
▲《航拍中国》中的镜泊湖
不论是假象还是事实,央视给我们呈现的总是欣欣向荣的中国,但是在这部纪录片里,不论是编导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我看到的是中国的另一面。
一个会对着镜子笑的留守儿童,因为他笑起来像他的母亲,那一刻他会感觉母亲在他身边。
一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在经历两次复杂的手术之后无力回天,医院最终说服家属放弃治疗,病人宣告死亡。
一个独居的老人去医院看病,就算医生连比划带说,她还是没有听懂医生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小十君揣测因为有摄影组跟着,找到建卡处去合并多id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如果这一天没有摄影组跟着呢?
虽然看到了一些“非央视”的画面,但是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一部纪录片。
我们身边的工地不都是那样的吗?学校上下学时周围不都是交通混乱吗?早班地铁上的大家不都是生无可恋脸吗?大街上蹒跚独行的老人不是有很多吗?
换句话讲,这部纪录片实在是太真实了,像在看《焦点访谈》。
而且有个地方很令人困惑,那就是几乎每集都会出现的“黑暗面”。
比如第一季第二集的「想唱就唱」,主人公是来自山东的农民歌手朱之文。
有段时间朱之文出现的频率太高,加上他唱的歌并不对小十君的胃口,对于他小十君实在是喜欢不来。
看过这个纪录片之后小十君发现自己之前的看法全是错的。朱之文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一个大写的生活哲学家。
他的哲学来自一种农民的淳朴,但充满了大智慧。比如在成名之后他不拒绝奇怪的工作,不拒绝歌迷合影的要求,但和领导一起吃饭合影他会坚定拒绝。
他有钱了,给家乡修了路,给幼儿园翻了新,自己的家却是破烂至极。
朱之文出钱翻新的幼儿园▼
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在家吃饺子▼
他有钱了,有人要他出两万块钱帮忙娶媳妇,有人要他出两百万赞助活动,有人说朱之文好个屁,想让我们说他好,那就给村里每人一万块钱再加辆车吧。
人家辛苦挣的钱哎,凭什么给你娶媳妇、买车子啊?做人不能这么厚颜无耻啊!
这一集编导想传达什么呢?是朱之文的大智若愚吗?可能是吧,但他身边围绕的丑恶嘴脸实在难忘,这些人的活法就是臭不要脸。
比如在北京安贞医院,剧组用44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个抢救失败的案例。
因严重的心脏病住进医院icu的武女士,在经过两次复杂的手术、身上插满了仪器之后仍无力回天。家属说我觉得还能努力一下,医院说没用的放弃吧。
当医生说你的亲人救不活了放弃吧,你要怎么办?
看完这集后小十君心情不太好,凡是住过院以及陪过病人的人都懂,医院有时候就是一个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你好像被扔进手术室,看他们努力之后又放弃。医生因劳累而面无表情,家属哭抽过去话都说不囫囵,而你却无能为力。
医生说,患者死亡以后他们也很痛苦,但是作为医生不能追求不死亡,只能尽力去做。话虽没错,但听着怎么这么别扭?
这又在说什么活法呢?是并非所有病都能治好吗?是人各有命生死在天吗?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毫无尊严地死去吗?剧组什么都没说。
小十君不知道,但小十君想知道。
像这样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想成为画家的卡车司机孔龙震,“有时会幻想自己出车祸,最好是只断掉腿,那就可以专心在家画画了”。
what?为什么要幻想自己出车祸?出车祸了你的家人怎么办?
他的生活重心前三位是画画,画画和画画,对梦想的渴望和对家庭的责任始终在折磨着他。
但这集又想说什么活法呢?为了梦想可以放弃家庭责任吗?一个普通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要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吗?
《中国人的活法》用一种非常隐晦的手法将中国人的分裂表现了出来,一边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一边是得过且过和稀泥,有人过的比我差就行。
将两边捏在一起的就是祖传的“中庸”精神。因为“中庸”太多人在家庭、梦想和工作中挣扎,但仁义礼智信,一样都不能少,全都要攥在手里。
卡车司机孔龙震的画作,最喜欢的一幅▼
这样看普通的中国人,活的实在太辛苦,不是没有美好场面,而是不美好的故事太多了。
创业的基本失败,追梦的基本拉倒,孩子没有妈妈,妈妈见不到孩子,生病的救不过来,活得好好的想断条腿。
老铁啊,扎心啊,我们的活法就是这样的吗?但这些全都是真事,是很多中国人的日常,那为什么在电视里看到这些我们会觉得难过和不舒服呢?
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央视固有的风格吗?是因为央视用官方的口气给中国人的活法盖了印章吗?
不知道,我猜连编导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整部纪录片都没看到剧组的看法,所有看法全靠观众自己揣摩,这未免有点太残忍了。
导演刘鸿彦说,《中国人的活法》是为了表述中国梦而诞生的作品。导演,你对“中国梦”有什么误解吗?反正我是没看出来梦在哪里。
那中国人的活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我在揣测了17集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生的价值再微小也要努力去争取,活成炮灰不是你的错,但你有权力去改变它。
至于是不是剧组的看法,小十君就不得而知了。留点疑问也好,毕竟人生有三条道,上坡道,下坡道和没想到。
本文为第十放映室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d:dsfysweixin,
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